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1古典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课件_第1页
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1古典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课件_第2页
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1古典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课件_第3页
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1古典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课件_第4页
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1古典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林仕彬Managementtheoryandprinciple、HypothesisofHumanNature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林仕彬Managementtheory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等早期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了解新经济形势下管理创新的内容;重点掌握泰勒及其追随者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及梅奥的“社会人”概念和他的人际关系学说。技能目标:要能分析法约尔的管理原则对当时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及在今天的适用性;掌握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技能。能力目标:能够阐明“管理理论丛林”的性质并具有分析各管理学派的贡献及局限性的能力;熟练掌握团队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具有分析某一组织的典型的管理模式的特点的能力。返回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等早期代表人2第2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1早期管理思想◊2.2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

◊2.3当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在18世纪中期及下半叶,一些人为了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难题,从各种角度对管理活动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其中对后期的管理思想有较大影响的有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和查尔斯·巴贝奇等。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人能合群”的组织管理学说2)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与策略3)关于“士气激励”问题4)关于能力和使用人才问题2.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2)罗伯特·欧文3)雨果·闵斯特伯格4)查尔斯·巴贝奇第2章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1早期管理思想1.中国3福特传奇:流水线思想福特传奇:流水线思想4戴尔的泰勒式流水线戴尔的泰勒式流水线5引例:戴尔的泰勒式销售流水线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戴尔继承的不仅是福特冰冷的流水线,还继承了上个世纪初冷酷无情的“流水线思想”。但是,戴尔不要忘记,海兰公园工厂所体现的“人是工具”思想,既是大量生产方式成功的原因,也是后来美国汽车业衰落的原因。因为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个人价值、才能与思想的尊重遁于无形,人只不过是流水线的自然延伸。在这里,任何对象都需要用流程标准去加以衡量,人与人之间连起码的信任都哪难以建立。引例:戴尔的泰勒式销售流水线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戴尔继承的不62.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人类有组织的活动源远流长,人类的管理活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专门的研究,只有近百年的历史。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一书,标志着管理学的创立和企业管理学的诞生。一般认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古典时代、行为科学时代、管理科学时代。2.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人类有组织的活动源远流长,人类的管理72.2管理科学的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classicalmanagement)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behavioralscientificmanagementtheory)

--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modernmanagementtheory)

--20世纪60年代至今2.2管理科学的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classicalm82.2.1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2.1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9一、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美国人曾任学徒、组长、工长、车间管理员、技师、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持续研究操作方法和动作时间而形成科学管理理论体系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阐述科学管理理论。一、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01.泰勒的三大实验:金属切削试验搬运铁块试验铲具试验1.泰勒的三大实验:金属切削试验11(1)金属切削试验前后共花了26年的时间

15万美元的费用仅形成的切屑超过80万吨发明了高速钢,获得了专利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取得了丰富资料——(1878-1897年在米得维尔钢铁厂期间,实验之后给工厂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1)金属切削试验前后共花了26年的时间12伯利恒钢铁厂:“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铁锹试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

伯利恒钢铁厂:“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13(2)搬运铁块实验59吨,1.85$实验后成功的经验:精心挑选工人;让其了解其中好处,以接受新方法;训练;按科学方法工作会节省体力。

12~16吨,1.15$实验前时间—动作分析计件工资制(2)搬运铁块实验59吨,成功的经验:12~16吨,时间—14(3)铁锹实验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实验发现21磅时效率最高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计划和执行分离;标准化管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3)铁锹实验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计划和执行分离;标准15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效率之上;标准化管理:(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工作环境);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效率之上;163.泰勒管理理论的基本管理制度-1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

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3.泰勒管理理论的基本管理制度-1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174.泰勒管理理论的基本管理制度-2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5.管理和劳动分离。

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4.泰勒管理理论的基本管理制度-2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18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1古典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课件19讨论内容:

谈谈你对科学管理原理的评价,它在现代是否仍是有效的管理方法?课堂讨论讨论内容:课堂讨论205.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引起社会舆论的注意美国国会在1912年曾就泰勒的科学管理举行了听证会《科学管理原理》的出版标志着系统化管理理论正式形成,管理正式成为一门科学。泰勒因此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生铁搬运科学如此高深,一个人具有搬运生铁的体格而傻到心安理得地以此作为职业的程度,那他就不大可能理解这门科学。”——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5.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引起社会舆论的注意“216.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泰勒制”仅解决了基层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把人当经济人。6.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22二、亨利·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HenryFayol,1841-1925),法国人1860年从一矿业学院毕业进入采矿冶金公司工作从采矿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30年)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府、教会、慈善团体和军队二、亨利·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HenryFayo2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企业的基本活动(2)管理的五种职能(3)管理的14条原则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41.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

经营1.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252.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divisionofWork

权力与责任authorityandResponsibility.纪律discipline统一指挥unityofCommand统一领导unityofDirection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subordinationofindividualinteresttogeneralinterest人员报酬remunerationofemployees2.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division263.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2)集权centralization

等级链chainofcommand秩序order成员明确其岗位公正:equity对下属仁慈、公平保持人员稳定stabilityofpersonnel.

首创精神initiative团队精神teamspirit3.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2)集权centralizati274.简评法约尔一般管理思想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提出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提出14项管理原则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4.简评法约尔一般管理思想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28三、马克斯·韦伯与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德国人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他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向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组织理论之父—韦伯三、马克斯·韦伯与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Webe29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发了伟大的“管理运动”弗雷德里克·泰勒马克斯·韦伯亨利·法约尔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大先驱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发了伟大的“管理运动”弗雷德里克·泰勒30三位“现世神明”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杜克海姆EmileDurkheim1858-1917韦伯MaxWeber1864-1920三位“现世神明”马克思杜克海姆韦伯31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1)实现劳动分工(2)责、权、利统一(3)培训和晋升相匹配(4)任命而不是选举(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而非兼职(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财产所有者(7)按规则、纪律和程序办事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321.权力与组织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组织的责、权、利“等边三角”(铁三角)关系责权利1.权力与组织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332.社会组织的三大基础等级制度权力形态行政制度2.社会组织的三大基础等级制度343.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理性的)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3.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354.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人员的使用:培训、教育、考评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4.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明确的分工365.简评韦伯科层管理思想韦伯行政组织理论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连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强调制度、能力、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理性的管理体制5.简评韦伯科层管理思想韦伯行政组织理论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37

古典理论是古典的,然而也是现代的,古典管理的精华永存。本节点睛古典理论是古典的,然而也是现代的,古典管理的精华永存。本节38复习题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有哪些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谁?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局限性?复习题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有哪些流派?392.2.2行为科学理论主张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行为科学理论是西方主要的管理理论。关注的领域: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企业中的人性问题;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领导方式问题。2.2.2行为科学理论主张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40行为科学理论一、梅奥与人际关系学说二、马斯洛等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三、麦格雷戈的人性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一、梅奥与人际关系学说41一、梅奥与人际关系学说梅奥(GeorgeMayo,1880-1949),美籍澳大利亚人,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Hawthorne)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试验的初衷是想通过改变工作条件和环境,找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并由此诞生了人际关系学说一、梅奥与人际关系学说梅奥(GeorgeMayo,188422.霍桑试验(HawthorneExperiment)照明实验(-)福利实验(-)发现照明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微不足道访谈实验(+):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发泄机会,士气提高。2.霍桑试验(HawthorneExperiment)照43群体实验大部分工人都故意限制产量工人们对待他们的不同层次的上级态度不同成员中存在着一些小派系派系规范:不要干得太多、不要干得太少、不要跟主管打小报告、不得孤芳自赏、自吹自擂。原因:一怕定额提高,二怕失业,三要保护同伴群体实验443.梅奥的“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人是“社会人”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重视提高工人的满意度。除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和心理等需求。工人的情绪对生产率有直接的影响,管理者要重视提供机会让工人诉说内心不满。为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群体,具有特定的规范和规则,影响组织的运行和员工,影响生产率的提高。管理活动要重视。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善于倾听和沟通工人的意见,真正了解员工的行为特别是集体行为。理解、激励,满足需求,提高满意度,使人们的情感与需求发生转变。3.梅奥的“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人是“社会人”除物质需求外45简评人际关系学说修正了古典管理理论的缺陷,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现代行为科学奠定了基础发现了霍桑效应:即由“受注意”所引起的效应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简评人际关系学说修正了古典管理理论的缺陷,开辟了管理理论46补讲:心理学的行为主义VS管理学的行为科学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1904-1990)

1904年3月20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上,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他从小就爱制作各种小玩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后,又发明并改造了很多动物实验的装置。像许多心理学先驱者一样,斯金纳在1922年进汉密尔顿学院读书时,并未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而是专修英文,打算成为一名作家。在毕业后的两年内,从事于写作,结果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于是攻读生物学。在这个过程中,他读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补讲:心理学的行为主义VS管理学的行为科学斯金纳(Burrh47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ИванПетровичПавлов)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ИванПетровичПа48斯金纳还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对人的研究,他认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人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奖惩来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行动,因此,人既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也没有任何的尊严,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斯金纳还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对人的研究,他认为,人是没49二、人类需要层次论(1943)马斯洛(Maslow,1908-1970),著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需要等级论,即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作《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二、人类需要层次论(1943)50二、人类需要层次论马斯洛(Maslow,1908-1970),著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需要等级论,即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作《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二、人类需要层次论51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1古典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课件522.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人的需要是按一定层次排列的,人的行为动机是为了满足他们未满足的需要。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产生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2.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人的需要是按一定层次排列的,人的行为533.需要层次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了解和分析员工的真正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满足员工的真正需要:物质、精神激励,如领导示范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等。3.需要层次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了解和分析员工的真正需要。54补讲:奥尔德弗的ERG理论(1973)

奥尔德弗简介:耶鲁大学毕业,重组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使之和实证研究更加一致。经他修改的需要层次称为ERG理论(ERGtheory)。补讲:奥尔德弗的ERG理论(1973)55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研究所56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1古典管理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课件57人的3种核心需要:

Existence

生存---关系到有机体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报酬、福利、安全条件等。

Relatedness

相互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信任、尊重和建立良好人际。

Growth

成长发展---指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人的3种核心需要:Existence生存---关系到有58区别马斯洛严格阶梯序列,较低层次的需要先满足注重满足需要的层次

奥尔德弗三种需要同时发挥作用,如果高层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受挫--回归)。三种需求对每个个体的重要性可能不同(启示:多重需求,同时满足)区别马斯洛奥尔德弗59(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966)(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966)601.赫茨伯格(FrederickHerzberg)简介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咨询师,通过对2000多位工程师和会计人员,就职业满意度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提出了关于员工工作态度的“双因素”理论。

1.赫茨伯格(FrederickHerzberg)简介美61保健与激励的因素赫茨伯格将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保健与激励的因素。保健因素好似物质激励,而激励因素好似精神激励。如果一个人的积极性按100%计算,用物质激励只能提高其60%的积极性,而另外40%的积极性要靠精神激励。保健与激励的因素赫茨伯格将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保健与激励的因621.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

hygienefactors

引起职工不满的因素。主要有公司制度、政策、薪水、安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管理监督。1.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hygienefact63激励因素motivationfactors

激励积极性的因素。包括领导对员工的赏识、工作成就感、高水平的要求、工作上的责任感、晋升和发展。

启示扩大工作范围轮换工作岗位充实工作内容激励因素motivationfactors启示64二因素构成的四种情景高保健因素-高激励因素

最理想的工作环境,员工有较高的工作热情高保健因素-低激励因素

员工没有不满,但也没有工作的热情低保健因素-高激励因素

高工作热情,很多不满低保健因素-低激励因素

无热情,怨气多二因素构成的四种情景高保健因素-高激励因素最理想的工作环65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研究所66麦格雷戈的X—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M·McGregor,1906-1964)是美国的管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安第奥克学院院长。他在1957年11月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M·67X理论人性假设人生来好逸恶劳,常常逃避工作;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不喜欢负责任,而宁可让别人领导;大多数人天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人习惯于保守,反对改革;大多数人不怎么聪明,易于受骗,作出一些不适宜的行为;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X理论人性假设人生来好逸恶劳,常常逃避工作;68“X”理论-管理方式管理者应以利润为出发点来考虑对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运用;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要加以指导、控制并纠正其不适当的行为,使之符合组织的需要;管理者把人视为物,把金钱当做人们工作的最主要的激励手段;严格管理制度和法规,处罚和控制是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鞭子抽的越响,管理效率就越高”。

“X”理论-管理方式管理者应以利润为出发点来考虑对人、财、物69“Y理论”人性假设人并非生性好逸恶劳,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一般人在适当的鼓励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一般人能够进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对其控制、惩罚并不能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大多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Y理论”人性假设人并非生性好逸恶劳,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70“Y理论”相对应的管理方式管理的重点:创造使人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不是指挥者或监督者,而是起支持、辅助者作用;激励方式: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他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责任;管理制度: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Y理论”相对应的管理方式管理的重点:创造使人发挥才能的工71人性假设:X理论vs.Y理论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寻求安全雇员:天生勤奋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人性假设:X理论vs.Y理论雇员:雇员:72人性假设与管理方法管理方法:胡萝卜加大棒专制式管理管理方法:尊重人,把人当作组织最宝贵的资源,民主式管理人性假设与管理方法管理方法:管理方法:73X理论与Y理论比较X理论Y理论假设不喜欢工作,逃避要求工作强制、处罚控制和处罚不是唯一手段逃避责任责任感强,乐于承担责任简简单单,安于现状,反对改革富于想象力、创造力,寻求改变应用车间工厂、大量生产;生产工人专业服务、知识劳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方式独裁式、强硬管理参与式、柔性管理X理论与Y理论比较X理论Y理论假设不喜欢工作,逃避要求工作强74【观念应用2-2】上班迟到不处罚分析提示:该厂领导认为,工人早晨上班时要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交通的拥挤是造成工人上班迟到的直接原因。特别是路途较远的职工,常常提前一、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可还不能保证按时到厂。如果迟到一会儿就要受罚,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这样的规定,使工人体会到领导的关心,事实上不但没有出现人人迟到、天天迟到的现象,而且生产积极性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观念应用2-2】上班迟到不处罚分析提示:该厂领导认为,工人75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是复杂人。Y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应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工作性质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古代孟子的智慧。

教师评论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是复杂人。教师评论76四、群体行为理论列温“群体动力学理论”,主要思想:群体处于一个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运动过程。群体是一个非正式组织,三个要素:活动、相互影响、情绪。群体的结构:领袖、正式成员、非正式成员、孤立者。目标和规范。领导方式:专制、民主、自由。规模:一般不大。四、群体行为理论列温“群体动力学理论”,主要思想:77小结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韦伯的管理学代表作及其管理理论。行为科学阶段。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ERG理论;列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小结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韦伯的管理学代表作及78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第一讲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第二讲八十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

第三讲管理前沿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第一讲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79第一讲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由于理论分支较多,我们仅讨论其中七个主要的学派。一、社会系统理论二、系统管理理论三、决策理论学派四、经理主义学派五、权变管理理论六、管理科学学派七、经验主义学派第一讲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由于理论分支较多,我们仅讨论其中七80一、社会系统理论理论代表:切斯特.巴纳德理论要点(5点)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他认为,各种组织都是协作系统,都是社会这个大协作系统的组成部分。2、协作系统有三个基本要素:(1)协作的意愿=(诱因牺牲)(2)共同的目标(3)信息联系一、社会系统理论理论代表:切斯特.巴纳德81信息联系的7项原则1)信息联系渠道必须被成员明确了解(习惯化、固定化)2)每个成员都要有一个明确、正式的联系渠道3)联系路线尽可能直接或短捷4)必须经常运用完整的联系路线5)信息联系中心的管理人员必须称职6)当组织执行职能时,联系路线不能中断7)每个信息联系都必须是有权威的信息联系的7项原则1)信息联系渠道必须被成员明确了解823、关于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4、关于经理人员的职能(1)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2)促成个人付出必要的努力(3)规定组织的目标5、关于权力的理论指令的权威性并被接受的四个条件:(1)他能够并真正理解指令(2)他相信指令与组织的宗旨是一致的(3)他认为指令与他的个人利益是不矛盾的(4)他在体力和精神上是胜任的3、关于非正式组织的作用83二、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在特定环境中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卡斯特、罗森、茨威克等人。二、系统管理理论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84系统管理的特征(1)着重目标(2)着重整个系统(3)着重责任(4)着重人系统管理的特征(1)着重目标85三、决策理论代表者,赫伯特·西蒙simen。对决策程序的开创性研究,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决策理论代表者,赫伯特·西蒙simen。86决策理论的要点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三个阶段:(1)搜集情报阶段(2)拟定计划阶段——寻求各种可行方案(3)选定方案阶段决策理论的要点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873、关于决策的准则决策者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决策的原因:(1)变化/资料搜集困难(2)难求全部可能方案(3)决策者知识、能力有限(4)出于经济的考虑3、关于决策的准则决策者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决策的原因:884、关于两类决策西蒙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两大类:(1)例行活动——程序化决策(2)非例行活动——非程序化决策4、关于两类决策西蒙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两大类:89四、经理主义学派

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学派,它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察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

明茨伯格是主要代表人物。1973年出版的《经理工作的性质》是明茨伯格的主要代表作,也是经理角色学派最早出版的经典著作。该书全面阐述了经理角色理论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四、经理主义学派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学派,它以对经理所担任901、经理的概念经理,是指正式负责一个机构或其下属单位的人,拥有正式的权力和地位。1、经理的概念经理,是指正式负责一个机构或其下属单位的人,912、经理工作的共同特点(1)大量的工作,空闲时间极少(2)工作具有简短、多样和琐碎性,肤浅性是经理工作的职业危险(3)倾向于将工作现实、具体、明确、非例行的活动放在优先地位(4)爱用口头交谈方式(5)处于他的组织与外界接触的网络之间(6)经理的职务反映了责任与权力的混合2、经理工作的共同特点(1)大量的工作,空闲时间极少923、经理的角色三类:(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2)信息方面的角色(3)决策方面的角色3、经理的角色三类:934、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要点(1)与下属共享信息(2)自觉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3)由两三个人分担经理的职务(4)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职责为组织目标服务(5)摆脱非必要的工作,腾出时间规划未来(6)以适应于当时具体情况的角色为重点(7)既要掌握具体情节,又要有全局观点(8)充分认识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4、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要点(1)与下属共享信息94五、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是七十年代初期在美国管理理论中的一种流派。权变——即权宜应变。权变理论认为:在管理重要根据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五、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是七十年代初期在美国管理理论中951、关于权变管理的结构(1)环境变数——自变数;(2)管理变数——各种管理观点和技术(因变数);(3)权变关系——独立的环境变数同从属的管理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权变的核心。(4)函数关系——即作为因变量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随着环境自变数的变化而变化。可解释为“如果…就要…”的关系。1、关于权变管理的结构(1)环境变数——自变数;962、关于权变理论的运用2、关于权变理论的运用97六、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方法和统计模式,并把这些模式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也称为管理中的数量学派。六、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方法和98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步骤(1)提出问题(2)建立数学模型(3)从模式中得出解决方案(4)对方案进行验证(5)建立对方案的控制(6)实施方案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步骤(1)提出问题99七、经验主义学派以向资本主义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出发,而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来研究企业管理问题。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彼德·

德鲁克、戴尔、斯隆等。七、经验主义学派以向资本主义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100基本代表作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1909—)。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欧内斯特·戴尔(D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