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审计师培训财政关键部分课件_第1页
高级审计师培训财政关键部分课件_第2页
高级审计师培训财政关键部分课件_第3页
高级审计师培训财政关键部分课件_第4页
高级审计师培训财政关键部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07.20231高级审计师培训财政关键部分26.07.20232财政学的整体框架基础理论市场失灵为什么有财政?财政支出理论财政活动的范围?财政收入理论如何筹集收入?财政管理理论如何管理财政资金?财政政策理论财政如何调控经济?26.07.20233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一)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征内涵: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特征:公共性、非盈利性、调控性、法治性26.07.20234公共财政框架的主要内容收入、支出、债务、管理(一)公共收入体系1、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的税收收入,成为公共收入主体2、调整和归并公共收费3、改善国有资产收入结构26.07.20235公共财政框架的主要内容(二)公共支出体系1、政权建设领域2、事业发展领域3、公共投资领域4、收入分配调整领域26.07.20236公共财政框架的主要内容(三)公共债务结构与规模1、确定合理的公债规模和结构2、加强公债资金使用管理26.07.20237公共财政框架的主要内容(四)预算管理体系1、建立统一规范的预算2、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实行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3、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4、推行政府采购和招标制度26.07.20238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制度保证(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必要性1、财政支出总量不足与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并存2、国家包揽过多,财政不堪承受,供给制分配方式尚未完全打破3、财政支出格局中,“缺位”矛盾相当突出4、财政供养人员膨胀,加重财政支出负担5、分区域看,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差异十分突出6、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尚未健全26.07.20239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特征年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占GDP比重19781132.261122.09

31.06%3645.230.78%19801159.931228.839.51%25.52%4545.627.03%19852004.822004.2563.10%22.24%9016.022.23%19892664.902823.7840.89%15.68%16992.316.62%19902937.103083.599.20%15.73%18667.816.52%19934348.954642.3024.05%12.31%35333.913.14%19945218.105792.6224.78%10.83%48197.912.02%19956242.206823.7217.80%10.27%60793.711.22%200013395.2315886.5020.46%13.50%99214.616.01%200116386.0418902.5818.99%14.94%109655.217.24%200218903.6422053.1516.67%15.71%120332.718.33%200321715.2524649.9511.78%15.99%135822.818.15%200426396.4728486.8915.57%16.51%159878.317.82%200531649.2933930.2819.11%17.29%183084.818.53%26.07.202310图:1978-2001国家财政收支规模变化趋势26.07.202311图: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特征26.07.202312若干发达国家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年度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194018.430.023.119.2195021.339.022.119.9196022.731.929.717.7197027.533.231.221.3198029.141.837.829.3199130.6*39.143.033.6199828.3**40.242.1n.a.26.07.202313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年份低收入国家中下等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发达工业国家197219%15%25%28%198623%27%27%40%26.07.20231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思路(一)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1、国家财政从竞争性投资逐步退出2、清理和规范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范围3、对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制度进行改革26.07.202315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思路(二)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1、财政内部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2、推进行政改革,精简机构3、建立有效的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26.07.202316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思路(三)随着市场经济完善,财政加大社会公共性开支加大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四)强化国家重要产业和领域的财政投资,增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后劲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和发展、促进国有经济发展。26.07.202317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制度保证(一)改革现行分散支付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二)改革基数分配法,实行零基预算(三)引入市场机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四)依法理财,硬化预算约束26.07.202318三、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的职能作用(一)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职能、范围1、强化、支持社会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合理安排投资布局,调节区域产业结构3、支持国有经济发展26.07.202319政府投资在资源配置的宏观导向作用(一)均衡社会投资总量方面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二)注重发挥政府投资调节投资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作用(三)为社会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6.07.202320完善财政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的对策(一)提高国家财力集中度,强化国家财政的投资能力(二)明确国债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国债投资作用1、确定合理国债规模2、优化国债结构,完善国债运行机制3、加强国债投资的管理26.07.202321完善财政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的对策(三)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1、明确各类主体的投资范围2、按照政企分开原则,赋予企业充分投资决策权限3、建立投资责任制和风险约束机制26.07.202322完善财政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的对策(四)合理划分政府投资事权,确定各级政府的投资范围(五)完善财政投资决策,支持和促进国有经济发展(六)财政投资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七)加强财政投资管理,提高财政投资效益26.07.202323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社会救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二)财政与社会保障关系极为密切26.07.202324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一)经济体制转轨的内在要求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国有企业改革(二)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26.07.202325中国社保制度的现状与问题(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制约保障功能的发挥(二)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缺陷,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三)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管理,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四)基金收缴困难,影响社会保障工作开展(五)社会保障尚未纳入法制化运行轨道26.07.20232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思路(一)从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出发,逐步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二)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1、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进一步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3、进一步推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5、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事业6、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6.07.202327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思路(三)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作用1、建立社会保障预算2、加强对社会保障结余资金的管理3、建立社会保障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监督4、开征社会保障税26.07.202328五、中国税收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与税收优化建立一种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又能满足政府财政需要的税制体系。1、税收的效率与公平目标2、最优税收与次优税收26.07.202329增值税的类型和增值税转型原因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原因:P156-P15726.07.202330我国深化税制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方向:1、改革增值税2、企业所得税3、完善个人所得税4、推进税费改革5、适时开征财产税6、加快地方税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26.07.202331税费改革的原则和办法一清二转三改四留26.07.202332税费改革的原则和办法(一)将某些收费改为征税(二)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三)对保留的收费规范管理审批、目录管理、征收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四)税费改革和税收改革同步推进,搞好各种配套改革26.07.202333六、财政黑字和债务政策(一)基本理论1、赤字、债务政策和经济发展2、赤字、债务政策和通货膨胀3、赤字、债务政策和财政风险26.07.202334我国未来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选择(一)把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范(二)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增强国家财政发展后劲(三)完善财政支出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四)优化国债结构,完善国债运行机制(五)建立偿债基金,降低偿债风险26.07.202335七、分税制及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内涵P251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包括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地区间的横向补助。26.07.202336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原因和基本形式原因:1、财力分布上的纵向不平衡2、财力分布上的横向不平衡3、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外部性4、协调各级政府的经济和政治目标26.07.202337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原因和基本形式基本形式:1、一般性转移支付(无条件拨款)2、有条件转移支付(专项拨款)26.07.202338我国现行分税制的状况(一)分税制改革的背景与指导思想(二)分税制改革的内容(三)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思路26.07.202339我国现行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为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1、一般性转移支付计算原则2、调整工资转移支付3、民族地区转移支付4、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5、其他(结算补助)专项转移支付——专项拨款26.07.2023401994、2002、2005年财政转移支付表年份199420022005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支出2389.17351.811473.7税收返还2028.133354144所占比重84.90%45.40%36.10%一般性转移支付02791121所占比重03.80%9.80%专项转移支付36124013517所占比重15.10%32.70%30.70%其他转移支付01336.82691.7所占比重018.20%23.50%资料来源:张志华: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历程,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国际研讨会,2006年7月26.07.202341分税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分税制的问题P2591、各级政府间事权范围和职责划分2、政府间收入划分3、地方税体系不够健全、缺乏主体税种完善:1、事权划分;2、政府收入划分3、完善税制,健全地方税体系4、完善和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26.07.202342转移支付进一步完善思路问题:1、形式过多,不够规范2、有条件转移支付比重过大3、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有限4、省以下转移支付不健全完善:1、简化和整合转移支付形式;2、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3、清理专项拨款,改进拨款方法;4、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5、推进转移支付法制建设26.07.202343八、预算管理制度创新预算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二)克服传统预算管理弊端,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三)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摆脱当前财政困难的要求26.07.202344预算管理改革的理念创新(一)有效政府理念(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责任政府、廉价政府)(二)公共财政受托责任(三)财政透明度理念(四)市场导向与适度竞争(五)结果导向和绩效导向(六)公众参与与民主理财26.07.202345绩效预算改革与实践内涵:

绩效预算是美国在1949年首次提出的一种预算方法,是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以业绩评估为核心的一种预算体制,具体来说就是把资源分配的增加与绩效的提高紧密结合的预算系统。26.07.202346绩效预算与传统预算区别从管人转向管事。从关注预算执行过程到关注预算执行结果从收支核算到成本核算。更好地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以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代替传统的业绩考核。26.07.202347绩效预算构成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财政支出评价体系组织管理体系26.07.202348九、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概念政府各组成机构和部门编制的其在预算年度内收入与支出的预算。26.07.202349部门预算的意义和重要性(一)规范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支出行为(二)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提高预算透明度(三)贯彻《预算法》的要求(四)强化预算观念和约束,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五)贯彻“依法治国”理念26.07.202350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和对策目标:P315对策:1、修改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管理办法2、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3、明晰部门职责划分和完善预算编制流程4、建立健全部门预算基础数据库5、修订相关规章制度(会计、财务等)26.07.20235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是指在政府预算管理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预算收支项目进行划分和归类,准确体现各类收支的性质、运行规律,反映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服务。

26.07.202352政府收支分类与预算管理(一)研究各项预算收支规律,为预算管理服务。(二)通过预算收支分类,体现政府职能,反映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三)通过预算收支分类,设置预算收支科目,直接为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服务(四)通过预算收支分类,全面反映政府预算运行状况,加强预算监督26.07.202353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内涵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作用1、堵塞支出漏洞,促进反腐介廉2、提高财政部门调度资金能力,节约财政资金3、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26.07.202354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思路(一)保障各政府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职责有效实现原则(二)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原则(三)走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原则(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