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SI-02PAGE第1页共20页设计说明书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SI—02第19页共19页一、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番禺区沙头街大罗塘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下简称本项目)位于广州番禺区沙头街大罗塘村境内,本项目区内主要道路及街道(巷)包括银平路、银平路二街、银平路三街、东约大街北、东约新村大街、中约五街、二街一巷、二街二巷、校前路、东约前街和格田大街一横巷等。银平路呈东西走向,本段东起于市广路,自东往西延伸,长1.48kM,途经大罗塘珠宝首饰集聚区、揽山村住宅区、番禺区博物馆等地;其它街道(巷)主要为珠宝首饰聚集区内银平路的支路,街道(巷)合计2.49kM。各道路均为水泥砼路面,银平路两侧人行道铺设有彩色砼砖,局部砼路面和人行道破损严重,影响正常交通次序。银平路现状设置有路灯、侧绿化带及排水设施等;街道(巷)两侧商铺林立,外立面墙破旧凌乱、无装饰。2、工程规模、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工程规模本项目整治内容主要包括市政道路及外立面墙装饰。银平路道路等级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30km/h,道路红线扩至道路两侧建筑物边线,路线长1.48kM,标准段路幅宽度18或20m。街(巷)按等外道路设计,合计总长2.49kM,标准宽度为5~12m。外立面墙装饰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2)设计范围及内容项目位于番禺区沙头街大罗塘珠宝首饰集聚区范围内,本次改造为结合现状路进行改造,主要整治内容包含以下两部分:a)市政道路部分:对银平路进行加铺沥青罩面,并对道路排水、道路照明和两侧人行道、绿化带进行整治改造,恢复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对银平路以外各街巷加铺沥青罩面,对街巷排水井盖进行整治提升,并恢复道路交通标线,。银平路路线长1.48Km,标准段路幅宽度18或20m。各街(巷)合计总长2.49Km,标准宽度为5~12m,其中二街、三街东约大街北、东约新村大街、中约五街、二街一巷、而街二巷等纳入本工程范围进行实施,共长1.68Km,其余(校前路、东约前街、格田大街一横巷)由村自行实施,不纳入本工程范围。b)外立面装饰部分:新建主入口(银平路与市广路交叉处)特色牌坊及多个广告牌等设施;对大罗塘珠宝首饰集聚区范围内街(巷)两侧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统一的装饰。3、勘察设计过程(1)2015年2月底对本项目全线实施控制测量,平面控制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统。控制测量按初测、定测两阶段进行;(2)测量工作于2015年3月初完成,并进行方案设计等工作;(3)2015年4月底完成方案设计;(4)2015年10~11月建设单位组织会议对方案设计进行评审并确定建设规模及内容后,于12月完成两阶段初步设计。(5)2015年12月底完成两阶段施工图设计;(6)2016年1月按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意见修改出图。4、设计依据(1)番禺区沙头街大罗塘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设计中标通知书;(2)番禺区沙头街大罗塘珠宝首饰集聚区公共服务配套整治工程设计合同;(3)水务局提供的番禺区(沙头街道)排水设施管网普查成果地形图;(4)实测1:500地形图资料;5、采用的相关规范、技术标准(1)道路路线、路基、路面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6)《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14);1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2006);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T79-2012);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2015);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06);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2011);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10-2006);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TF30-2014);1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19)《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30-2005);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20-2011);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2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80/1-2004)。(2)道路排水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50805-2012);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97);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8-2002);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11836-2009);9)《排水检查井》(02S515);10)《雨水口》(05S518);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3)《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S3(2004版);(3)道路交通工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50688-201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D81-2006);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D81-2006);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F71-2006);7)《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D82-2009);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5768.1-200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12)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广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2014年12月);13)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广州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设计技术指引》(修订)(2013年9月)(4)照明工程(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4)《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5)《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CIE-115);(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9)《广东省地方标准-LED路灯》(DB44/T609-2009)。(5)绿化工程1)《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GJJ67-95);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T82-99);4)《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二、设计概要1、道路整治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序号指标名称银平路街(巷)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等外道路2计算行车速度30km/h/3荷载标准汽车荷载:城A级4人群荷载人群荷载:3.5KN/m25净空高度机动动车道≥4.5m自行车、行人≥2.5m6车道宽度一般路段车道宽度为3.5m,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宽为3.5m(或适当压缩为3.25m)7路拱横坡行车道1~2%,人行道1.0%8抗震设防标准按地震基本烈度七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9设计洪水频率1/10010坐标及高程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2、线路平面本工程根据现状道路路面加铺沥青罩面,银平路整治与现状道路轴线保持一致,设计东起于市广路,路线自东向西经大罗塘珠宝首饰集聚区、揽山村住宅区、番禺区博物馆等地,路线全长约1.48km。各街(巷)沿现状道路整治,线路合计总长1.68km。3、纵断面(1)纵断面控制标高1)现状道路标高本项目属旧路改造工程,根据建设要求在现状道路基础上加铺沥青罩面,纵断面设计原则上尽可能按现状道路增加加铺沥青罩面厚度进行设计,局部因不均匀沉降情况而引起的加铺厚度增加,通过设置调平层进行处理。沿线相交的路口或支路按现状道路进行接顺处理。2)沿线建筑物高程本项目基本位于建成区,项目周边存在密集建筑。其中小部分道路紧邻建筑物,大部分道路与建筑物之间存在人行道。大部分路段建筑物与道路高差在18~30cm之间,可满足旧砼路罩面后加铺人行道。部分路段建筑物与路面高差在10~15cm之间,人行道改造后标高略高于现状建筑物出入口时,通过调整距离人行道1m范围内加铺沥青厚度进行调节,确保改造后的人行道与建筑出入口连接顺畅。3)满足排水要求和管线布设及埋深要求。4)满足设计规范要求。(2)纵断面设计1)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路面标高。2)道路纵断面原则上按旧路加铺沥青罩面厚度进行设计,局部路段受制于现状道路标高,为避免对现状道路加铺厚度过大而造成与现状建筑物无法接顺,局部路段的道路纵坡无法达到规范要求0.3%。4、交叉口竖向设计本项目为旧路改造项目,银平路沿线交叉口主要为与街巷(等外道路)相交,交叉口加铺沥青罩面标高控制原则为:以银平路为主,街巷为次。即先按银平路设计标高加铺沥青罩面至路幅边缘,街巷按现状道路进行接顺处理。5、横断面设计(1)路基标准横断面银平路标准段路基标准横断面一:18m=1.5m(人行道)+15.0m(行车道)+1.5m(人行道);银平路标准段路基标准横断面二:20m=3m(人行道+侧绿化带)+14.0m(行车道)+3m(人行道+侧绿化带);各街巷标准段路基标准横断面三:M=1.5m(人行道)+9.0m或7.0m或12m(行车道)+1.5m(人行道);全线(银平路)人行道拓展至商铺及建筑物边线。6、银平路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表2-1银平路主要技术标准表序号项目单位规范值采用指标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20303行车道宽度m3.5/3.253.254路缘带m0.5/0.250.255净空高度m4.54.56车行道横坡%1~21.57停车视距m30308平面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m//不设设超高最小半径m300950圆曲线最小长度m25539纵断面最大纵坡推荐值%7.03最小纵坡推荐值%0.30.3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2358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4004139最小坡长m8511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4410地震动参数g(基本烈度)0.1(Ⅶ)注:以上技术指标为银平路全线技术指标。三、道路工程1、路基工程(1)路基设计要点1)路基宽度:按现状路基宽度。2)路拱横坡采用1~2%,按现状路拱坡度。2、沥青路面结构(1)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30km/h、20km/h;3)设计标准轴载:BZZ-100;4)路面设计累计轴次:25×106;5)设计使用年限:沥青路面10年。(2)沥青砼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1)加铺厚度9cm≤H≤16cm4cm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黏层5~12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铣刨现状砼路面,下封层+玻纤网。2)加铺厚度16cm<H≤19cm4cm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黏层5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黏层7~10cm厚粗粒式沥青砼(AC-25C)铣刨旧砼路面,下封层+玻纤网。3)各街巷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乳化沥青黏层铣刨旧砼路面。(3)设计要点1)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要点①行车道新建沥青砼路面上面层采用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中面层采用中粒式沥青砼(AC-20C)。②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抗滑层干集料拌合时掺入沥青混合料重量0.3%的木质素纤维。③各结构层设计弯沉值见下表3-1示。表3-1设计弯沉值结构层设计弯沉值(0.01mm)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8.93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0.3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2.8④沥青混凝土面层各技术指标见第(4)点沥青面层技术指标及材料要求。表3-2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计算参数结构层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MPa)7d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压实度(%)基层10000.43.5≥97(4)沥青面层技术指标及材料要求1)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计算参数见表3-3示。表3-3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计算参数结构层材料规格适用层位抗压模量(MPa)(20℃)抗压模量(MPa)(15℃)劈裂强度(MPa)压实度(%)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表面层140020001.4≥98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120018001≥982)沥青面层原材料的技术要求①沥青面层用基质沥青采用道路重交通沥青AH-70,沥青应满足下表3-4要求。表3-4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46T0606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T062010℃延度,不小于cm15T060515℃延度,不小于cm100T0605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25℃),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T0605②改性沥青设计建议采用通过权威部门认可并有生产经验的生产厂家的改性沥青,改性沥青应在施工现场加工生产,采用SBS改性剂,掺入量5.5%,改性沥青应满足表3-5的技术要求。表3-5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SBS类(I—D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T0604延度5℃,5cm/min,不小于cm20T0605软化点TR&B,不小于℃60T0606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T0662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T0661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T0604延度5℃,不小于cm15T0605③沥青面层用粗集料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粗糙、有棱角的优质石料,必须严格限制集料的扁平颗粒含量;粗集料采用优质微风化玄武岩材料轧制的碎石,面层沥青结构层用矿料级配组成要求如表2-17,粗集技术指标应满足表3-6及表3-7要求。表3-6矿料级配组成要求级配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的质量百分率(%)类型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13C10090~10060~8030~5320~4015~3010~237~185~124~8AC-20C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AC-25C10090~10070~9060~8251~7340~6524~4814~3210~247~186~144~103~7表3-7沥青面层采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022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28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6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2.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1015181015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表3-8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雨量气候区1(潮湿区)试验方法粗集料的磨光值PSV,不小于表面层42T0321粗集料和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表面层5T0616其他层次4T0663④沥青面层用细集料应采用坚硬的机制砂,也可以从洁净的石屑中筛取4.75~0.3mm部分作为机制砂使用,严禁使用天然砂。相关技术指标满足下表3-9技术指标要求。表3-9沥青面层用细集料技术指标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2.50Τ0328坚固性(>0.3㎜部分)不小于%12Τ0340含泥量>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3Τ0333砂当量不小于%60Τ0334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Τ0345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Τ0346⑤沥青面层用矿粉应满足下表3-10技术指标要求:表3-10沥青面层用矿粉表技术指标指标质量要求试验方法视密度不小于(t/m³)2.50Τ0352含水量不小于(%)1Τ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0.15㎜(%)<0.075㎜(%)10090~10075~100Τ0351外观无闭粒、不结块亲水系数不大于1Τ0353塑性指数不大于(%)4Τ0354⑥沥青面层混合料技术要求对于沥青路面层,除要求其使用的重交沥青、改性沥青、矿料等原材料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外,施工单位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关于热拌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提供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的沥青混合料。上面层AC-13C采用改性沥青,其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见表3-11。对于改性沥青混泥土要求马歇尔试验温度提高10~20℃。同时,要求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能等试验,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3-12的要求。表3-11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不使用改性沥青使用改性沥青马歇尔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T0702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两面击实50次T0702空隙率VV%3~4T0705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17.0T0705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不大于VCADRCT0705沥青饱和度VFA%75~85T0705稳定度不小于kN5.56.0T0709流值mm2~5-T0709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不大于0.2不大于0.1T0732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或浸水飞散试验%不大于20不大于15T0733表3-12马歇尔试验有关技术指标试验项目技术指标备注AC-13C水稳定性试验: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5%>80%弯曲试验破坏应变(-10℃,50㎜/min)>2500μ∈车试验动稳定度(60℃,0.7MPA)>2800次/㎜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4级渗水系数<120mL/min试验参数,不做竣工验收用⑦表面层抗滑技术指标按下表3-13的要求执行。表3-13表面层抗滑技术指标年平均降雨量(mm)交工检测指标值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m)>1000≥54≥0.55⑧AC-13C中的纤维稳定剂选用木质纤维,纤维应能承受250℃以上高温条件,不变形、不变质、不脆化,化学稳定性好,使用纤维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纤维必须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能充分分散均匀。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由棚盖的地方,松散纤维在运输剂使用中过程中应避免受潮、不结团。AC-13C中木质纤维的掺入量为0.3%,纤维掺入量的允许误差不宜超过5%,其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3-14的要求。表3-14木质纤维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冷却称量(5)下封层和粘层沥青下封层采用1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集料规格和用量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6.2.1规定;粘层采用乳化沥青,其规格及用量见表3-15。施工时可先进行试验,经总结施工工艺和沥青用量后慎重确定用油量。表3-15沥青下封层、粘层及透层油规格用量表名称材料用量下封层乳化沥青1.8~2.0(1.0~1.2)(kg/m2)粘层、透层乳化沥青(PC-3)0.3~0.6(L/m2)注:括弧内为第2次用油量。(6)玻璃纤维格栅的技术指标按下表的要求执行:表3-16玻璃纤维格栅技术指标指标内容指标要求测试温度(ºC)抗拉强度(kN/m)不小于5020±2最大负荷延伸率(%)不大于320±2网孔尺寸(mm×mm)12×12~20×2020±2网孔形状矩形20±2耐温性(ºC)不低于170(7)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1)施工准备①按图纸设计要求确定沥青路面施工范围。②在施工前应确定施工配合比,应做50~100m沥青路面铺筑试验路段。2)混合料的拌制①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②集料与沥青混合料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从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时必须在设置取样台分几处采集一定深度下的样品。③集料进场宜在料堆顶部平台卸料,经推土机推平后,铲运机从底部按顺序竖直装料,减小集料离析。④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⑤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随时检查沥青泵、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清洗。⑥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出厂温度为170°~185°,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⑦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⑧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3)混合料的运输。①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辅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②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③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宜设水池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

④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mm~300m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辅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在有条件时,运料车可将混合料卸入转运车经二次拌和后向摊铺机连续均匀的供料。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⑤沥青混合料在运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有沥青结合料沿车厢板滴漏时,应采取措施易于避免。4)混合料的摊铺①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摊辅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②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③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宜放慢至1~3m/min。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④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或基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层根据情况选用找平方式。直接接触式平衡梁的轮子不得粘附沥青。铺筑改性沥青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⑤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压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⑥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当不得不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⑦在雨季铺筑沥青路面时,应加强气象联系,已摊铺的沥青层因遇雨未行压实的应予铲除。5)沥青路面的压实及成型①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②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③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表3-17的规定。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表3-17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压路机2~343~563~66轮胎压路机2~343~564~68振动压路机2~3(静压或振动)3(静压或振动)3~4.5(振动)5(振动)3~6(静压)6(静压)④对路面边缘、加宽及港湾式停车带等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作补充碾压。⑤沥青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如发现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拥现象,应复查其级配是否合适。⑥碾压轮在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清洁,有混合料沾轮应立即清除。对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但严禁刷柴油。当采用向碾压轮喷水(可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方式时,必须严格控制喷水量且成雾状,不得漫流,以防混合料降温过快。轮胎压路机开始碾压阶段,可适当烘烤、涂刷少量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也可少量喷水,并先到高温区碾压使轮胎尽快升温,之后停止洒水。轮胎压路机轮胎外围宜加设围裙保温。⑦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6)接缝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l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l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7)开放交通及其他①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O°C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②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8)路缘石与新铺沥青面层接触的侧面以及各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PC-3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用量为0.6L/m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未硬化时,应在其上面喷洒PC-2沥青作为透层油,用量为1.5L/m2。10)当气温在10°C及以下,风力大于5级及以上时,不应喷洒透层、粘层、封层油。(7)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技术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石屑)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均适用于稳定土,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参考水泥掺量为5%,以强度控制配合比。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参考水泥掺量为4%,以强度控制配合比。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基层和底基层集料分别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的3号级配和2号级配。基层集料至少分为4个粒径档次:9.5~31.5mm(碎石),4.75~9.5mm(碎石),0~4.75mm(石屑),天然砂,拌合楼必须配备4条以上传输带。施工单位应根据材料的来源和品质,做混合料组成设计的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8)沥青砼路面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1)沥青砼面层①施工前要做50m~100m试验路段,试验路段应确定以下工作:a、确定拌和温度、拌和时间、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b、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c、确定压实度、压路机类型、压实施工工艺及压实遍数;d、检测试验路段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重新铺筑试验路,直到满足为止。②沥青拌和厂应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的项目和频度检查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如实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单点检验评价方法应符合各相应试验规程的试样的平行试验的要求。③竣工验收时严格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规定与要求进行。3、旧砼路面病害处理旧水泥路面破碎路段的换板修复处理。1)若破碎板的相邻板具有拉杆和传力杆时,可以利用原有的,否则须在相邻板钻孔布设。2)设置拉杆时,在旧路面板侧打入直径16mm的膨胀螺丝,用钢筋与膨胀螺丝焊接。3)若修补面积为连续两块板以上时,应按与旧路对应的板块切割假缝,并设置传力杆。4)若原基层稳定性差(严重松散、破碎等)、强度不够时,应将基层彻底挖除,符合最小机械施工长度(2mX20m)时,回填5%水泥稳定碎石并压实,否则应挖除后浇注C15素混凝土。4、人行道(1)设计要点根据实际情况,需拆除现有人行道路面,并重建。人行道上设置无障碍通道及盲道。在盲道的走向、高度等变化处均需提前布设提示盲道,在盲道起点、终点及交叉位置均需布设不小于导向盲道宽度的提示盲道。人行道和盲道采用不同的铺砌材料和颜色来进行区分,其结构层如下:面层:5cm厚人行道透水砼砖调平层:3cm厚1:3水泥砂浆基层:利用现有基层银平路道路范围人行道面层均采用5cm厚人行道透水砼砖、调平层3cm厚1:3水泥砂浆、现有基层(利用)。(2)施工技术要求①人行道砖表面平整,色彩要求均匀,用材、规格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②人行道砖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35MPa;③实施时,必须先按设计要求试铺30m,经业主、设计及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同意后方可大面积施工。5、道路无障碍设计(1)本项目设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障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人行道上连续铺设,宽度为0.3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行。(2)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的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三面坡缘石坡道的坡率≤5%。坡道下口高出行车道的地面不得大于10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与隔离带处压低高度,以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3)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人行道上行进方向的坡道应≤5%,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车辆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道为1:20,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4)公交车站处在人行道对应的位置设置提示盲道,与轮椅坡道,方便视残者与肢残者候车、上下车。人行道上提示盲道与行进盲道连接,提示盲道设置在行进盲道转折处,并在候车站排一侧设置长度6m的提示盲道。五、排水工程1、排水现状本工程排水系统建成的年代较为久远,且建成时未充分为以后发展预留;本次设计通过雨水计算比较,结合经调查掌握的现有排水管道及水文资料,对全线排水现状进行分析介绍。具体如下:(1)市广路至靠近银建路口位置(桩号:K0+000~K0+450)现状情况介绍及分析:主道路较为平坦,且地势较低,低于两边地势,KO+450~K0+845路段为反坡;市广路至银建路段管道为主管,银平路K0+000~K1+120和整个银建路道路及周边山体等整个区域的污水和雨水均汇入该路段的主管而后排入市广路,因市广路下游丹山河水闸开闸水位高于较银平路连接市广路路段的管底标高,造成暴雨时银平路与市广路交接地段存在雍水的情况,而导致开闸前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存在较为严重的水浸现象;(2)银建路口至银平花园(桩号:K0+450~K0+800)现状情况介绍及分析:道路南侧管道汇水面积较大,主要汇集银平花园等居住区的雨污水,K0+800~K1+120段雨水也汇入该段管道(DN800);该路段坡度较大,汇水时间短,过流流量较大,下雨时不存在明显的水浸现象,此外,该路段雨水篦子存在被尘土覆盖及破损等情况;(3)银建路口至鱼塘位置(桩号:K0+800~K1+120)现状情况介绍及分析:道路北侧主要汇集顺山体流下来的雨水,道路南侧主要汇集揽山村居民居住区的雨水,该段为雨水管道排水起点路段,该段部分井盖存在破损情况,部分雨水口检查井井盖发生损坏,管道存在一定程度的淤积;(4)鱼塘位置(桩号:K1+120~K1+450路段)现状情况介绍及分析:因靠近道路终点有雨水排放口,此路段汇水面积较小,现状管径满足排水要求,排水状况较好。2、排水设计根据本项目特点,本次设计针对对全路段的排水改造如下:①对雨水口间距较大路段作适当的加密处理;②对道路路面加高部分的雨水检查井及雨水篦子进行加高,银平路车行道雨水检查井加高9cm,支巷车行道部分加高4cm,个别根据实际路面标高进行调整;③对破损的雨水检查井、雨水篦子井盖进行更换;3、排水施工要求(1)井环、井盖:车行道上采用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井盖(QT500-7球墨铸铁新型防盗井环盖),要求具备防沉降、防盗、防跳、防噪音、防滑、防意外开启的弹性紧锁等功能;井盖、井环做法详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6),安装好的井面标高必须与恢复后的路面平,确保井盖与路面平顺美观;(2)雨污水检查井内均需按要求设置防坠网;(3)现状地下管线复杂,施工前应充分了解现场地下管线现状,核实无误方可施工。(4)施工现场应做到文明施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管道施工;(5)在路面升级改造过程中,需对损坏及需提升的检查井进行修复及提升并更换检查井盖,需修复及提升的检查井详见相关图纸;(6)设计使用年限及抗震等级1)构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为30年;2)本工程的设防烈度为7度;(7)其余未尽事宜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4、其他建议与说明(1)建议水务局对整个片区的排水系统进行彻底的整体规划改造,解决市广路路段存在的雍水问题;(2)因番禺区水务局已对银平路全路段的管道进行疏通进行了招标,管道疏通工程量不纳入本次设计。六、交通工程1、交通工程概况根据道路在区域中的重要性,本项目银平路道路等级规划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30km/h。其他街(巷)等级为等外道路。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项目的设计。2、交通标志本工程各交通设施按设计车速30km/h进行设计,各警告、禁令、指示标志的规格尺寸均按规范要求选用。(1)板面规格指路、警告、禁令、指示标志的标志板面规格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和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广州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设计技术指引》(2009年10月)要求;(2)板面内容1)标志板内容的规格严格按照《广州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设计技术指引研究》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的要求执行。2)指路标志传递信息的文字包括汉字、拼音字、英文字、阿拉伯数字、拉丁字、少数民族文字等。3)交通标志板文字的要求:①交通标志的字符应规范、正确、工整。按从左至右和从上至下顺序排列。②标志板汉字字体和高度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选用,采用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字体(简体),汉字、阿拉伯数字、拉丁字的样式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有关规定,除特殊规定外汉字应排在其它文字上方。③标志上使用英文,地名用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用名词英文,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根据需要也可全部大写。④指路标志的阿拉伯数字和其他文字的高度应根据汉字高度确定,汉字和其它文字的高度的关系应满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和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广州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设计技术指引》(2009年10月)要求;⑤指路标志的汉字或其他文字的间隔、行距满足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和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广州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设计技术指引》(修订)(2013年9月)要求;标志板文字除所在道路指示字高采用25cm和方向指示汉字字高25cm外,其余汉字字高为h=40cm,字宽=h等。阿拉伯数字和其它文字字高15cm,字宽=0.8h。详见道路道路交通标志板面设计图。(3)构件制作技术要求1)标志底板①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板制作,其厚度要求为:警告标志板、禁令标志板、指示标志板均为2mm,中、小型指路标志板为2.5mm,大型指路标志板为3.5mm。,采用综合性能等于或优于牌号5A02的铝合金板,其板材牌号、规格、力学性能、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3194、GB/T3880、GB5768、GB/T6892、JT/T279等有关标准的规定。②对标志底板的边缘和夹角应适当倒角,呈圆滑状,且须打磨光滑,边缘不得有毛刺。③标志板的尺寸,一般外形尺寸偏差为±5mm,若外形尺寸大于1.2m时,其偏差为外形尺寸的±0.5%,邻边的夹角偏差为0.5°。④标志板应平整,表面无明显皱纹、凹痕或变形,标志板每平方米范围内的平整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⑤标志板不允许有裂纹、明显的划痕、损伤和颜色不均匀;在任何一处面积为50×50cm2的表面上,不允许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总面积大于10mm2的汽泡,不允许有逆反射性能不均匀。⑥当生产大量相同标志(尤其国标警告、禁令、指示标志等)时宜采用丝网印刷。⑦安装在桥梁防撞墙上时,标志板需根据防撞墙侧面弧度加工制作。2)滑槽及加固件①滑槽选用与标志底板性能相当的同类材料,采用铝合金热挤压型材。①2m2以上标志板背后采用宽10cm的铝滑槽,铝槽间隔为50cm,材料性能应符合GB/T6892的有关要求。3)标志面①铝合金板化学成分、板材牌号、规格、力学性能(按国标要求抗拉性强度不低于289.3MPa,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应符合国标的要求。②标志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横梁、法兰盘)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为550g/m2。③螺栓、螺母、垫圈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不少于350g/m2,并应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处理。④标志反光膜a、采用IV类反光膜(微棱镜型结构),称大角度反光膜。外表面应平滑、光洁,不应有明显的化痕、条纹、气泡、颜色不均匀或逆反射性能不均匀等缺陷或损伤。b、反光膜应具有颜色的可印刷性能。反光膜的各种颜色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在下表规定范围内:表6-1反光膜颜色各角点的色品坐标(标准照明体D65,照明观测条件:45/0,视场角2°)角点坐标颜色色品坐标亮度因数x,yx,yx,yx,y白0.350,0.3600.305,0.3150.285,0.3250.340,0.370≥0.27黄0.545,0.4540.494,0.4260.444,0.4760.481,0.5180.15~0.45红0.735,0.2650.681,0.2390.579,0.3410.655,0.3450.02~0.15绿0.201,0.7760.285,0.4410.170,0.3640.026,0.3990.03~0.12蓝0.049,0.1250.172,0.1980.210,0.1600.137,0.0380.01~0.10棕0.430,0.3400.610,0.3900.550,0.4500.430,0.3900.01~0.09c、湿状态下的反光膜在观测角度为0.5°,入射角度为-4°时的逆发射系数不应低于下表中规定值的80%。表6-2IV类反光膜(微棱镜型结构)初始最低逆反射系数值(cd/lx/m²)观察角入射角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0.2º-4º36027065503015º26520248382230º1701353025140.5º-4º15011027211315º1118220169.530º725413106.01º-4º35265.24.02.015º28204.13.01.530º20153.02.01.0d、反光膜的回归反射光度值(最小值)及其他性能技术指标应满足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和《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的要求。e、反光膜应粘贴于整个标志面,且超出边缘至少2cm,反光膜贴膜完毕后将多余部分清除。凡标志板的宽度或高度在1.2m以下者,贴用的反光膜不能有接缝。粘贴反光膜应采用叠压接缝,上层反光膜压叠下层反光膜之重叠部分不得小于5mm,并以水平叠接为原则。使用滚筒粘贴或反向贴印反光膜时,可以平接,其间隔不应超过1mm。距标志板边缘5cm之内,不得有拼接。f、对于大面积底膜的贴膜,应采用贴膜机贴膜。4)支撑件及紧固件①交通标志立柱和杆件等支撑件根据具体的支撑形式,可选用角钢、槽钢、钢管、钢板材料制做,其材料特性应符合GB700、GB708的要求。②交通标志的连接件包括连接标志板滑槽与横梁和抱箍和螺栓、螺母,以及连接标志法兰盘与基础的地脚螺栓和螺母、专用不锈钢钢带等件,其材料的外形尺寸和机械性能应符合GB/T1938、GB/T3098等相应标准要求。③单柱杆一般采用的规格:支持1个标志牌的单立柱采用φ76mm钢管制作,支持2个以上标志牌的单立柱采用φ89mm钢管制作。④悬臂式标志杆(L杆)采用八角型钢制作,是标志牌的支持立杆。L杆的悬臂长度应根据实际道路安装交通标志的条件选用范围为6m~11m。⑤钢管顶端应加帽、标志立柱、杆件、螺栓及螺母在热镀锌处理待干燥后需喷涂银灰色热镀锌漆三层。扣件、结合件和连接件等配件应采用与被连接材料相一致的材料,当接触的金属材料不同时,应铺设绝缘材料,以防止电解腐蚀。5)标记①在标志板的背面应有清晰、耐久的标记,内容包括:应用的标准号;制造厂家的名称、商标或其它能代表生产厂的符号;标志板采用逆反射材料的种类、级别;生产的年、月、日。②在标志杆的立柱上有明确标记,内容包括:制造厂家的名称;标志杆编号;立杆日期。③对于每批标志板产品,应有厂方提供的使用说明,内容包括:标志板的装配和安装说明;标志板的使用和维修说明;标志板使用地点限制的说明。④对于每批标志板产品,应有厂方提供的产品质量等级检验合格证。6)结构件①同一块标志板上,标志底板、标志面及结构件(包括支撑件和紧固件等)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应具有兼容性,防止因电化作用,不同的热膨胀系数或其它化学反应等造成标志板的锈蚀或损坏。②立柱采用的钢柱应进行防腐处理,立柱的防腐处理采用热浸镀锌方式。③立柱防腐处理应符合钢结构工程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其质量应符合GB50221中的有关要求。④支撑件和连接件等钢构件须进行热浸镀锌、热浸镀铝等方式的防腐处理,其防腐层质量应符合GB/T18226的有关要求。7)水泥砼基础材料①基础砼采用C25砼。②基础钢筋:直径≤10mm时,采用R235钢筋,标准强度fsk=235Mpa;弹性模量Es=2.1×105MPa。直径>10mm时,采用HRB335钢筋,标准强度fsk=335Mpa,弹性模量Es=2.0×105MPa。并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有关规定。8)安装要求①交通标志采用立柱式支撑方式时或附着于路面结构物立柱时,如信号灯、悬臂式标杆等立柱,安装高度为2000mm~2500mm;安装在隔离带、绿化带等非行人通行的地点时,安装高度不低于1200mm;采用单柱或双柱支撑方式安装的线形诱导标的安装高度为1100~1300mm。②交通标志采用悬臂式支撑方式时,安装高度不应低于5000mm,并应考虑路面维修增高的因素,交通标志采用门架式支撑方式时,应按道路通行净空高度要求来确定,一般应大于5500m。③同一立柱上并设标志板之间的安装间隙一般不大于20mm,在立柱两侧分别安装标志板时,其横向间距为立柱直径的1~3倍。标志分别安装在悬臂和立柱上时,安装间距不受此限。④交通标志应面向来车方向,应尽量减少对驾驶员的眩光。⑤标志安装角度宜根据设置地点道路的平、竖曲线线形进行调整,在平坡或下坡处的高架标志,其垂直轴线应略微向后倾斜。⑥设置路侧式标志时,可与道路中心线的垂直线成一定的角度:指路标志和警告标志为0°~10°,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为0°~45°;道路上方的标志应与道路中心线垂直,并与道路垂直线成0°~10°俯角。⑦标志立柱应保持垂直,其倾斜度不应大于立柱高度的0.5%,且不允许向车行道一侧倾斜。⑧标志板面在6×3m范围内不允许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安装。⑨立柱、杆件等的钻孔、冲孔和车间焊接,应在钢材进行表面防腐处理之前完成。⑩标志立柱、杆件的安装位置应准确,尺寸及位置误差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表面防腐层受到破坏。⑾标志牌在一根柱上时应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9)施工技术要求①路侧设置的柱式标志中标志板内缘距离行车道边缘不小于25cm;悬臂式标志中标志板下缘距路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5.5m。②基础开挖后,基底采用打夯机夯实,基底面以下30cm内土质密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夯实后再铺设5cm厚1:2水泥砂浆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基础,大型指路标志的基础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中、小型指路标志的基础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0KPa。③所有标志立柱和横梁都应焊接柱帽和横梁帽,柱帽和横梁帽用钢板冲压成型。④标志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小心,避免对标志板、反光膜产生任何损伤。⑤铝合金板、铝合金挤压型材与钢材接触的部位,应采用相应的防锈措施。⑥镀锌层在运输、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10)质量检测验收标准①立柱竖直度误差为±3mm/m。②标志牌安装角度误差为±3度。③标志牌下缘与行车道误差为±50mm。④标志牌安装角度误差为±3度。3、交通标线(1)标线类型1)路面的各种交通标线均应符合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2)车行道分界线:划于同向行车道之间,分隔同向交通流,采用白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段长2m,虚线段间隔长4m。3)车行道边缘线:划于路侧或路缘石边,有禁止路边停车路段(不含中央绿化带一侧)采用黄色实线,公共汽车站位置采用白色实线,线宽15cm,靠中央绿化带一侧车行道边缘线采用白色实线。4)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线长300cm,线宽40cm,间距60cm。5)出入口标线均为白色虚线,线宽45cm,实线段长3m,虚线段间距长3m。6)导向箭头,颜色为白色,导向箭头设置次数2~3次,箭头高为3m。7)减速让行线为两条平行的虚线(间距20cm),和一个倒三角形(高3m,底宽1.2m),颜色为白色。单条虚线宽20cm,实线段长60cm,虚线段间隔长20cm。8)车道导流线,白色,外围线宽20cm,线宽45cm,间隔为100cm,倾斜角为45°。9)停止线,白色,线宽30cm,距离人行横道线2m。10)港湾式停靠站标线,白色,线宽45cm,虚线长100cm,间隔100cm。11)减速标线,白色,线宽45cm,长50cm,虚线长40cm。12)其它标线规格和尺寸应满足按国标要求,和按国标要求设置。(2)技术标准1)所有标线均设置反光交通标线,并采用热熔型标线。路面标线涂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T/T280-2004的规定,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2mm。2)热熔型涂料中的树脂必须是热塑性的,要求与各物质相熔性好,酸性低,色泽浅,耐热性和耐候性好。热熔涂料添加剂有增塑剂、防沉降剂、抗污染剂和抗紫外线变色剂等。3)热熔型路面标线涂料采用在固态状态下,涂料中含18%~25%的玻璃珠,在热熔施工时再在涂膜上撒布玻璃珠的涂料。4)涂料的品质必须符合如下规定:①密度,g/cm3:1.8~2.3;②软化点,℃:90~125;③涂膜外观涂膜冷凝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脱落及表面无发粘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别不大;④不粘胎干燥时间,min:≤3;⑤色度性能,45/0:涂料(黄色或白色)的色品坐标及亮度因数应符合下表3-6要求,普通材料及逆反射材料的颜色范围应符合JT/T280-2004中图1的规定;表6-6普通材料和逆反射材料的各角点色品坐标和亮度因素颜色用角点的色品坐标来决定可使用的颜色范围(光源:标准光源D65,照明和观测几何条件:45/0)坐标1234亮度因数普通材料色白xy0.3500.3600.3000.3100.2900.3200.3400.370≥0.75黄xy0.5190.4800.4680.4420.4270.4830.4650.534≥0.45逆反材料色白xy0.3500.3600.3000.3100.2900.3200.3400.370≥0.35黄xy0.5450.4540.4870.4230.4270.4830.4650.534≥0.27⑥抗压强度,Mpa,:≥12;⑦耐磨性,mg(200转/1000g后减重):≤80(JM-100橡胶砂轮);⑧耐水性:在水中浸24h无异常现象;⑨耐碱性: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24h无异常现象;⑩玻璃珠含量,%:18~25;⑾流动度,s,:35±10;⑿涂层地温抗裂性:-10℃保持4h,温室放置4h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三个循环后应无裂纹;⒀加热稳定性:200℃~220℃在搅拌状态下保持4h,应无明显泛黄、焦化、结块等现象;⒁人工加速耐侯性:经人工加速耐侯性试验后,试板涂层不产生龟裂、剥落;允许轻微粉化和变色,但应规定的范围。亮度因数变化范围应不大于原样板亮度因数的20%。5)涂料用下涂剂(底油)的品质应符合如下规定:①颜色:无色透明或琥珀色液体;②固体含量,%,:30±5;③涂布量,g/m2,:150~200;④干燥时间,min:≤5;6)玻璃珠的品质应符合如下规定①容器中玻璃珠状态:为无色松散球状颗粒之群体,清洁无杂质,不应含有经轻度冲击仍不崩散的结块物;②密度:按JT/T446-2001标准6.6规定的方法测试,玻璃珠的密度应为2.4~2.6g/cm3;③粒径:按JT/T446-2001标准6.4规定的方法观测,玻璃珠粒径应符合其表1的规定;④成圆率:按JT/T446-2001标准6.5规定的方法测试,有缺陷的玻璃珠如椭圆形珠、不圆的颗粒、失透的珠、熔融粘连的珠、有气泡的玻璃珠和杂质等的质量应小于玻璃珠总质量的30%,即玻璃珠成圆率不小于70%,其中粒径在850~600μm范围内的玻璃珠的成圆率不应小于60%;⑤外观:把少许玻璃珠样品放在载玻片上,用放大倍数不少于10倍的显微镜或投影仪进行观测检查,玻璃珠应为无色透明的球体,光洁圆整,玻璃珠内无明显气泡或杂质;⑥折射率:按JT/T446-2001标准6.7规定的方法测试,折射率≥1.5;⑦耐水性:按JT/T446-2001标准6.8规定的方法测试,玻璃珠表面不应呈现发雾现象;中和所用的0.01mol/L盐酸应在10mL以下;⑧磁性颗粒含量:按JT/T446-2001标准6.9规定的方法测试,玻璃珠中磁性颗粒的含量不得大于0.1%。(3)施工技术要求1)标线涂膜冷却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脱落及表面无发粘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样板差别不大,经12个月试验,涂膜的起皱、斑点、皱纹、脱落及变色等都不应大于标准样板。2)设置标线的路面表面应是清洁干燥、无松散颗粒、灰尘、沥青或油腻堆积,或其他有害物质,雨后路面要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干燥方可施工。3)在水泥路面施加标线需要预涂底油,先喷涂热塑底油下涂剂,按试验决定的间隔时间涂敷涂料,以提高其粘结力,如果路面凹凸严重,深凹中的下涂剂不容易干燥,可考虑喷涂两次。4)路面各种标线的形状、尺寸和规格应符合GB5768-2009规定。5)所有标线应具有光洁、均匀及精巧外观。6)施工有缺陷、尺寸不正确或位置错误的表现均应清除,路面应修补,材料应更换。7)加热熔剂型涂料在施工时,对开桶后的涂料应进行充分搅拌方能使用;且加热熔剂型涂料还必需加热到180℃时才能施工,热熔剂型涂料在釜内加热时,温度应控制在180~220℃之间,同时进行充分搅拌。一般涂料完全融化后,搅拌5~10分钟即可进行涂敷,且热熔型涂料涂敷于路面的温度不应低于180℃,否则会影响涂敷使用寿命。8)涂料的材料应能按GB/T16311-2005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质量检验,并能在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实地试验,以确定材料能否适合使用。9)标划热熔型涂料标线时一般采用包括涂料预热釜、涂敷车、下涂剂喷涂机和旧线消除机等在内的综合性配套机械,其中涂敷车分手动和机动两种。旧线消除机则一般有加热除旧线盒机械磨耗除旧线两种。10)为尽量减少标线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应安排在夜间施工,并做好交通引导以及安全措施。标线施划后注意保护,不让车辆碾压,开放交通前需修剔不合格的标线,收集散落的玻璃珠,清扫干净,避免玻璃珠导致车辆滑行或行人跌倒现象发生。11)涂料施工时应在施工现场设置好各种安全标记、护栏等防护措施,以免车辆将涂料带出或行车车辙。(4)质量检测验收标准1)标线线段长度:6m标线偏差值为±50mm;3m标线偏差值为±30mm,抽检10%;2)标线宽度:偏差值为+8mm~0mm,抽检10%;3)标线厚度:热熔型标线-0.10mm,+0.50mm,抽检10%;4)标线横向偏位:±30mm,抽检10%;5)标线纵向间距:6m标线偏差值为±45mm;3m标线偏差值为±30mm,抽检10%;6)标线剥落面积:检查总面积的0~3%;7)反光标线逆反射系数:白色标线≥150,黄色标线≥100。8)标线相关验收标准未尽事宜按《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及《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研究》和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和要求执行。七、照明工程1、设计技术标准(1)次干道照度不低于10LuX;(2)次干道与支路交会处平均照度值不低于10LuX;(3)支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大于0.7W/m2;(4)照度均匀度不小于0.4;(5)维护系数为0.7。2、设计要求(1)、设计要求(1)路灯布置:将道路右侧原有7m高灯杆拆除,在此基础上新建12米高单臂路灯灯杆,统一把路灯灯具更换为120WLED单臂路灯,经计算后道路平均照度达到14.5lx,人行道平均照度7lx,符合规范要求;(2)配电干线路仍然采用原有路灯配电干线路,并更换所有灯杆内从检修口至灯具的引线;(3)灯具采用压铸铝灯具,灯具横向接口Ф60mm;(4)路灯光源采用120W高效能LED路灯,色温3500-4500K,初始流明不低于20000;150W高效能LED路灯,色温3500-4500K,初始流明不低于14400;(5)光源光效不低于每瓦120流明;(6)本工程路灯电源采用原有路灯电源,控制方式按原有路灯的控制方式控制运行;(7)更换的灯具安装及灯具内导线与灯杆内导线连接处应能满足施工验收要求;(8)原有路灯灯杆及灯具拆除后应运至路灯管理部门指定地点并妥善处理。(2)、主要技术要求1)灯杆①灯杆表面可根据需要进行彩色喷塑处理时,颜色应能满足业主要求,并把灯杆号码与道路名称一同喷在灯杆上面向机动车道一面的显眼位置;检修盖标示道路名称、“有电危险”的红色字样及路灯所维修电话。②杆体材料采用SS400钢材,含硅量低于0.04%;③强度按抗风速40m/s,杆顶摇摆度小于5度,抗震等级达到7级进行受力计算;④灯杆采用热镀锌处理,防腐年限要求大于30年;⑤灯杆、灯具及支架装设应垂直、平正,杆梢允许误差应小于杆高的3%。2)灯具①路灯灯具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②每一灯具内在相线装设相应定值的熔断器,设在灯杆检修口内,采用4A熔丝;③灯具采用配光类型为矩形光斑型LED灯具,显色指数要求大于70;④灯具功率因素不应小于0.92;灯具电源系统效率不应小于88%;⑤LED路灯的额定平均寿命不应低于20000h;⑥LED灯的2000h光通量维持率不小于98%,5000h光通量维持率不小于97%;⑦LED灯具其他具体参数要求需满足广东LED路灯地方标准(DB44T609-2009);3)其他①替换后的LED灯头在施工安装之前应与灯杆整体配套;②对施工中造成的损坏应按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