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伦理五论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引言企業倫理的中心課題,就是要1.建立企業的理性倫理秩序、規範2.指引企業的經營行為及發展。2本章將這些理念及建議之綜合成五個主要的理論──
(1)企業社會責任論(2)企業利害關係人論(3)整合社會契約論(4)康德企業倫理
(5)儒家企業倫理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企業發展簡史組織公司的原則中的一個具有革命性的原則:有限責任原則(limitedliability)˙這個原則將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商業行為轉變為一個企業法人的行為。˙它意味著企業成員對企業負債的財務上的責任,只限於他們所投資的金額(例如:現在的有限股份公司)。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另一個具革命性的組織原則公司化(incorporation)˙意思為合併組成公司,這是經歷一段演化而逐漸形成,從最早期或有皇室特許狀才可組成公司,到現在只要填好申請表格及附上所需的費用,任何人都可以成立一個公司。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企業的性質˙在美國發生一場有關企業性質的論爭,這個論爭中有兩個主要的意見。1.財產是屬於個人的,個人可以從其財產的運用而獲取一切利益及利潤。公共組織
(publicorganization),不只是一個私人組織,企業因此要承擔一些社會的目標。6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企業在社會中必須取得一個合法的地位,受該社會法律的約束。˙企業雖然是一個生產組織,沒有像人一般有意識、有生命,但企業在法律上被視為一個法人(legalperson),要承擔法律責任及擁有法律權利。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第1論:企業社會責任論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企業責任」(“corporateresponsibilities“)或˙「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ies,CSR")是企業倫理的核心觀念,同時亦是一個
爭議性的觀念(contestableidea)。
8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企業社會責任究竟指什麼?管理學界對這個理念常見的定義如下:
「企業責任就是認真考慮企業對社會的影
響。」「社會責任就是(企業)決策者的義務,在保護及改善本身利益的同時,採取行動來保護及改善整體社會福利。」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社會責任這個理念假定企業不只只有
經濟及法律的義務,同時有超出這些義務的一些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融合了商業經營與社會
價值,將涉利者的利益──所有受到公司行為影響的-整合到公司的政策及行動之內」(Connolly2002)1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社會責任金字塔論
˙管理學者卡爾路(Carroll1996:35-37)
將企業的社會責任類比於一個金字塔,責任金字塔包括了四個部分,分散在一個金字塔的四個不同層面之內。11圖6-1企業社會責任的金字塔
慈善責任倫理責任法律責任經濟責任12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以下將為四個部分做解說:
1.經濟責任(economicresponsibilities):企業為社會提供一些合理價格的產品與服務,滿足社會的需要。此責任為所有責任的基礎。2.法律責任(legalresponsibilities):社會通過一套管制商業活動的法規,規範公司應有的權利與義務,給予公司一個社會及
法律的正當性(legitimacy)。公司若要在社會上經營,遵守這些法律就是公司的責任。1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3.倫理責任(道德責任)(ethicalresponsibilities):在法律之外,社會對公司亦有不少倫理的要求及期盼,包括公司應該做些什麼,不應該做些什麼等(消費者、員工、股東及社區相關的權利、公義等訴求)4.慈善責任(裁量、自願、博愛責任):
法律沒有規定企業非做善事不可,企業參與慈善活動是出於自願。雖是自願,但動機不一定相同。
˙依卡爾路,慈善責任相等於做一個好的企業公民(beagoodcorporatecitizen)。1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企業社會表現模式
˙卡爾路整合以上不同的社會責任構思,提出企業社會表現模式(corporateperformancemodel)。˙這個模式有三大面向──
▓社會責任▓社會回應▓社會問題
每個面向分別有不同的次面向,產生了一個包含三大面向96項的立體社會表現模型。1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三大面向連同其不同的次面向構成了一個4x4x6項目體:
(1)社會責任面:經濟、法律、倫理、慈善
(2)社會回應面:事前準備(前瞻性行為)(proaction)、包容或吸納性行為(accommodation)、防衛(護)性行為(defense)、事後回應行為(reaction)
(3)社會問題面:股東、工作安全、產品安全、歧視、環境、消費者問題16圖6-2企業社會表現模型1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對責任金字塔論的批評
˙單從經濟責任與法律責任的關係而言,明顯忽略法律的優先性,一家企業之所以能經營,首先要得到法律的許可,取得合法經營的地位。
˙將慈善責任與倫理責任分為兩類責任有點奇怪,既然倫理責任包括了做一些應該的事,那麼做
慈善一般都會納入企業應做的事於內。18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企業三重責任論
˙歷史的角度而言,將社會責任分為三層:
(1)社會責任(socialresponsibility)(2)社會回應(socialresponsiveness)
(3)社會品德(socialrectitude)
1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費特烈:
˙社會品德是指企業人的一些誠信、剛正不阿的品格。˙社會品德包含了作出的行為及制訂的政策之道德正確性。它的價值內容是一組有時含含
糊糊或表達不清,然而是一些組成倫理文化且為人所深刻堅持的道德信念。2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具有社會品德的企業,費氏稱為CSR3企業(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ies,CSR)
˙由社會責任、社會回應及社會品德的
行使或落實,分別塑造了不同的企業
行為,及型態各異的企業。21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具有社會品德的企業有以下的特性:
承認倫理位於管理決策及政策的核心,非邊緣。僱用及培訓那些將倫理視為中心地位的經理。擁有一些精緻的分析工具,幫助偵測、或可能
預見及應付影響公司及僱員的實際的倫理問題。將目前的計畫及未來的政策與公司的倫理文化
中的核心價值互相配合起來。22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社會責任3P模式
˙此模式(Wood1994)將企業社會責任分成三個界面,並於每個界面分三個細項說明:
(1)原則(principles):正當性、公共責任、管理酌情權
(2)過程(process):環境經營偵測、涉利者管理、議題管理
(3)效果(effects)或產品(products):內部涉利者效果、外部涉利者效應、外部制度效應2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原則界面包含了三個要素:(1)正當性(legitimacy)
包含那些令企業被容許經營的企業與社會之關係(2)公共責任(publicresponsibility)
公司依其原則而行為的過程及結果相關的責任(3)管理酌情權(managerialdiscretion)
經理依企業社會責任原則針對具體情況做對的事2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過程界面就是實際的執行,包括了三個要素:(1)環境經營偵測(environmentalscanning)
資訊蒐集及傳遞相關的資訊到組織各個部門,協助未來的規劃
(2)涉利者管理(stakeholdermanagement)
了解相關涉利者關係,同時平衡及回應有關的關注
(3)議題管理(issuemanagement)
制訂及執行政策回應社會議題2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效果或產品面包括三方面:
(1)內部涉利者效果(internalstakeholdereffects)
包括檢測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行為守則(如何影響員工日常工作、相關的招聘、擢升及獎懲制度)
(2)外部涉利者效應(externalstakeholdereffects)
有關CSR的執行對外部涉利者,包括環境的正負面影響(3)外部制度效應(externalinstitutionaleffects)對商業整體,包括立法的影響26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3P模式主要是一個CSR描述式模式,從三方面來更具體地展示CSR在一家公司的執行。˙經過重構,這個模式其實亦可以成為CSR規範式模式,為企業提供指引。2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單薄企業社會責任論
(Thethintheory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主要代言人: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
米爾敦費烈民(Friedman1962,1970)˙引用的文章「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加利潤」(TheSocialResponsibilityofBusinessistoIncreaseProfit)˙可以說是單薄論的經典代表作,反映了當時美國右派的自由經濟學派在商業倫理的一個標準論點。28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費烈民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
「在一個〔自由〕的經濟裡,企業有一個而只有一個社會責任,只要在遊戲規則──即在公開與自由競爭,沒有欺騙或作弊的情況下,使用資源及作出一些目標是要增加利潤的行為……」2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若一個企業的執行者做了包括以下的行為,並無照顧到雇用他的企業主之利益:
為了抑制通漲而壓抑公司產品價格上升(調高價格會為公司多賺一點錢)。
動用超出法律所規定或對公司有利的限
額的資源,來降低污染。
為了解決社會失業,減低貧窮,僱用了不合資格,工作效率低的工人。
3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對單薄社會責任論的批評˙費氏論點表面上很有說服力,但內含不少的困難。
˙費烈民的論證其實並沒有完全否定企業要負道德責任或社會責任,他要求企業要不欺騙、不做假,遵守法律,在實質上無疑等於要求企業要遵守社會責任。31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厚實社會責任論
(Thethicktheory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厚實論不只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對象上比單薄論多元化,而關懷的領域亦比單薄論廣闊。˙厚實論要求企業採取主動前瞻性的行為及思維來管治企業。32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單薄論與厚實論之比較˙單薄論所產生的管理模式是一種主要關心企業如何可以避免犯上官非,要企業避免觸犯法律,是一種「遵守型商業倫理」(ComplianceModelofBusinessEthics)˙厚實論重點在發揮企業的自主性來做好事,不單只是守法,同時要主動為善,造福社會,是一種「自律型商業倫理」(AutonomousModelofBusinessEthics)
3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第2論:利害關係人企業倫理
引言企業的經營環境不是社會真空,而是有一個彼此緊密聯繫及互相依存的複雜社會系統。涉利者倫理(stakeholderethics)
就是以此為基礎論述企業倫理,主要理念是,企業所涉及有關個人或組織的利益都構成企業倫理的要素。3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利害關係人是什麼?
˙就字面意義,即為涉及利益的人˙根據費民,利害關係人就是:「任何受一個組織的行動、決策、政策、行為目標所影響的個人或團體,或任何影響一個組織的行動、決策、政策、行為或目標的個人或團體。」3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另兩個意義相當接近的定義是:「與公司有交往,及在公司有一定的
既得利益的個人或團體。」「那些對企業的活動的程序或/及實質方面有正當的利益(legitimateinterests)
的個人或團體。」
36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以「能影響」(“affect”)及「為組織所影響」("affectedbyorganization“)的個人或團體來定義「涉利者」是否過廣?因為,可能影響一組織目標的達成的個人或組織可以是很多的。請問一個意圖勒索巨額贖金的犯罪組織應否被視為該公司的涉利者?
思考題3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不是活著的東西是否能成為公司的涉利者。例如,公司傳統、公司文化,或企業精神?後代子孫?或人製造出來的產品,包括房屋、汽車、電腦等的物品,是否應被視為涉利者?思考題:擴大涉利者範圍38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利害關係人企業經營原則˙企業社會責任的辯論中出現了兩個不同主張:
(康德倫理學、效益論)(1)企業必須關心企業主(私有產權的主人)的權利與義務,及行使私有產權時對他人權利的影響(2)管理人資本主義的效應及現代企業對他人福
祉的影響3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依芬及費民企圖將權利及後果做一個平衡的協調,提出兩個原則作為探討企業倫理的初步指引:
企業權利原則──企業及其管理者不能
侵犯涉利者決定自己未來的正當的權利。
企業效應原則──企業及其管理者要為其行為對他人的影響負責任。
4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應用涉利者觀念來作為企業經營的理念的企業必須行使兩個管理原則:
企業正當性原則企業必須為其涉利者:客戶、供應商、東主、員工、在地社區利益為依歸。
此原則是根據企業的權利原則及企業效應原則的精神來重新界定公司目的。41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利害關係人代理人原則管理人與涉利者有代理關係,必須以涉利者的代理人身分來維護他們的利益、企業利益及維護每一團體的長線利益。此原則界定了管理人員有義務確認涉利者的正當性的訴求,尤其是有義務維護企業的長線利益。
42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公司如何實行利害關係人原則˙這兩個原則要配合公司法的改革及其他公司治理機制的改革才能將涉利者管理有效地落實。˙依芬及費民(EvanandFreeman1993:83)等提出要設立一個涉利者董事會。4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利害關係人分析方法
˙利害關係人分析可以幫助企業辨認有關的涉利者。˙費民(Freeman1984:53)認為:一家企業的利害關係人,必須是一些具體
的個人、組織、團體或社群,而不應泛指一些無法辨識的個人或抽象的組織、團體、社群的涉利者。
4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將利害關係人分析視為策略管理,涉及三個層次:
(1)辨識誰是利害關係人,並建立涉利者圖表
(2)了解組織管理與利害關係人關係的過程或程序
(3)了解組織與利害關係人互動及交換的方式及過程4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
˙企業的利害關係人可分為兩類:主要的利害關係人
企業的擁有人(或股東)僱員顧客供應商
次要的利害關係人
其他有關人士與組織政府消費者媒介競爭對手法庭民間團體社會46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利害關係人分析要處理以下九個主要問題(Freeman1984:242):
1.誰是公司目前的利害關係人?將來可能的利害關係人?利害關係人分別怎樣影響公司?4.公司怎樣影響每一個利害關係人?5.對公司每一個行業或部門,誰是利害關係人者?4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策略有什麼假定?目前影響公司及公司的利害關係人的環境因素(通貨膨脹、GNP、利率、人民對商業的信心、企業身分、企業在媒介的形等)?怎樣量度以上的每一個因素?這些因素對公司及公司的利害關係人的影響?怎樣紀錄公司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
48圖6-3涉利者企業模型
企業顧客員工企業主供應商本地社區管理層4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企業內部門的利害關係人倫理
˙市場推廣及營銷部經理:站在企業的最前線,經常與顧客接觸。
˙研究開發部門的經理:主要責任是為公司研製及開發新的高質產品,及改良現有產品性能,降低成本。˙生產或製作部門的經理:主要責任是保障產品服務的品質、安全、耐用5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公共關係部門經理:任務是在社會上推廣公司的形象,責任是與社會上各個有關的團體組織及政府部門建立好良好的關係。˙人力資源(人事)部門經理:主要責任是要為公司招攬、保留、培訓、調任、擢升、評核、解僱員工。這些有關的人力資源管理都涉及了倫理及法律問題。(公平、免受歧視、員工權利、工會集體談判、員工培訓)51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利害關係人倫理的基礎˙費民與菲利浦認為以個人自由主義出發,可以成就一種涉利者資本主義,這個商業體制體現了以下幾個原則:
(1)利害關係人合作原則價值之所以被創造,因為涉利者彼此訂定自願性的協議,聯手滿足大家的需要。自由制訂協議(隱晦性契約、成文或不成文契約)52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接著的二個原則是輔助第一個原則的,主要是用來改正人們對資本主義的誤解。
(2)連續創造原則商業所構成的體制是價值創造的泉源。在與利害關係人合作及由價值所驅使之下,商業人不斷地創造價值的新來源。
5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3)冒現的競爭原則在一個相對地自由的社會出現了競爭,令利害關係人有選擇。競爭在利害關係人之間合作中冒現,而不是建基在一種將對方打倒的原始衝動上。5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界定利害關係人的責任有以下原則:
涉利者責任原則──協議的利害關係人必須接受其行為的結果。當第三者受到傷害時,他們必須被賠償,或要重新訂定新的協議,將所有受到影響的人都納入協議的制訂過程中。(行使自由的相對映責任)5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所有商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們經商全然是唯利是圖。這個商業人性論在涉利者資本主義之下亦得到以下修正:
複雜原則──人類的心理是複雜的,其行為可以源自很多不同的價值及觀點。56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利害關係人倫理的困難˙在本質上沒有一定的倫理傾向性,原則上是可以與不同的倫理配搭或整合的。不能單獨衍生出相關的義務,並確定相關義務。˙利害關係人理論在建構企業的倫理之時,必須替助於一些實質的倫理觀念或理論,如個人自由主義、功利論或康德倫理學。是一擬倫理,沒有實質倫理的注入。
5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第3論:整合社會契約論什麼是社會契約?
˙社會契約(socialcontract)不是指一般的法律契約(legalcontract),而是指一種社會上隱性的契約(tacitcontract)
其內容是關於一個國家、社群、地球村、一群人彼此同意的基本價值、行為規範、共同期盼等。
58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符合倫理的社會契約˙一個符合倫理的契約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平等參與條件實質上所有受到此契約所影響的人或社群都應該有平等參與制訂此契約的權利參與契約的制訂。(2)自由無威壓條件
制訂契約是在自由(free)無強制威迫(un-coercive)並使用自己的自由意志來參與契約的制訂。5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3)知情同意條件參與制訂契約的人應有知情同意,包括當事人的同意是建基在相關及足夠的知識及資訊。(4)公平原則在制訂契約時,所有有關人士的利益與價值都應得到平等的對待,不能出現一種存有偏私或歧視的情況。6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整合社會契約論˙整合社會契約論整合兩類不同類型的社會契約:(1)規範性(normative)契約及
假設性(hypothetical)契約(2)特殊的組織團體及其成員之間的關係而建構成的社會契約。
61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第二類的社會契約與商業的經營運作有直接的關係,其內容是與商業行為有密切的關聯的。˙整合社會契約論比傳統優越的地方,正是其能兼顧現實及普遍兩者。˙傳統倫理很少理會商業倫理的具體應用的場合,將普遍的倫理原則或規範向現實硬套。˙不同國家的各有不完全一樣的價值體系。62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宏觀社會契約、微觀社會契約˙社會契約主要分為兩種:
(1)宏觀社會契約(macrosocialcontract)
(2)微觀社會契約(microsocialcontract)˙參與制訂社會契約的人,彼此同意的
經濟倫理原則就是宏觀社會契約。
6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微觀社會契約是那些針對特殊的社群的契約,它是代表契約參與者就該社群內的特別經濟商業互動所共同同意的道德規範。˙一個社群是指一個自我界定、自我範圍的一群人,這群人在一個共同分享的工作、價值、或目標下彼此互動,並有能力為自己制訂
倫理行為的規範。˙自我界定是指社群的目標、價值、規範等,是由社群成員自己建立,而不是依從社群之
外的標準。
6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宏觀社會契約的四個原則˙宏觀社會契約原則一:
本地的經濟社群可以通過微觀社會
契約為其成員制訂倫理規範。6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為何道德自由空間在制訂微觀倫理規範時是必須的?(1)在制訂契約時,面對不確定的因素,若沒任何的規範可循的話,由這種不確定性而來的代價可能是很高昂的。
(2)契約制訂者在制訂契約條文時,希望契約能反映他們的價值與信念,包括文化、宗教及倫理等。66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宏觀社會契約原則二:
用來制訂規範(norm-specifying)的微觀社會契約,必須以知情同意(informedconsent)為基礎及為退出權利(rightofexit)所支撐。6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真正的倫理規範一條真正的倫理規範N的充足及必要條件是:
1.在一個重複出現的環境S中遵守一條規範N
是一個社群C絕大部分的成員所認可的。
2.在一個重複出現的環境中不遵守一條規範是一個社群絕大部分的成員所不認可的。
3.一個社群中有實質數目(超過五成)的成員,當遇到一個重複出現的環境時,會遵守一條規範。
68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以下一些證據,可以作為顯示一個社群是否存在真正的規範:(1999:105)社群之內很多人相信有這個真正倫理規範,並能用語言來表達其這個規範。-這個規範被包含在一些正式的專業守則之內。-這個規範被包含在企業守則之內。6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這個規範經常在相關的社群的媒體之內被指認為倫理標準。-這個規範經常被商界領袖視為倫理標準。-這個規範在一些合格的意見調查之中視為標準。*專業守則、公司倫理守則、公司理念…等7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宏觀社會契約原則三:
微觀社會契約的規範必須要與超級規範保持一致,才能令人有義務遵守它。規範之能令成員產生遵守它的義務,意思是這些規範有道德的正當性,而符合一些超級規範就是其正當性的來源。
71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超級規範
˙超級規範
包含了一些極為基本的原則反映了人類社會的一些很深厚的倫理經驗是一些較為低層次的規範判準˙因此當諾臣與登菲稱超級規範為「第二序」(“secondorder”)規範
*聯合國跨國企業行為守則、世界人權宣言72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一個原則是否有超級規範的地位,視乎是否有以下證據支持:1.有廣泛的共識支持這個原則是普遍的。2.是一些有名的全球工業標準的成份。3.受到有名望的非政府組織,如國際勞工組織或清明國際所支持。4.受到地區政府組織,如歐洲共同體、OECD,或美洲國家組織所支持。
7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5.國際傳媒一致地指其是全球的倫理標準。6.大家都知道它是與主要宗教的教義一致的。7.受到全球商業組織如國際商會或高斯圓桌會議所支持的。8.與主要的哲學教義是一致的。9.一般受到相關的國際專業組織,如工程師學會或會計師學會所支持。10.與有關普遍人類價值的研究結果一致。11.受到很多不同國家的法律支持。7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宏觀社會契約原則四:(1994:269-270)符合原則一至三的規範若發生衝突時,可在與宏觀社會契約的精神與文字一致的情況下,用以下優先規則來決定彼此的優先次序(Dunfee1991:43-44):1.僅在一個單一的社群內所進行的交易,而沒有對其他個人或社群有不利的影響時,應該受地主國社群的規範所約束。7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2.如果對個人與社群沒有重大的不利影響,應該用社群規範中已有的解決規範衝突的規範來解決衝突。3.一條規範若來自愈廣泛或愈全球性的社群,就應享有更高的優先性。4.一些維持經濟環境穩定,令交易能在其中得以進行所必要的規範,應比一些可能損壞該環境的規範有更大的優先性。76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5.當涉及多條有衝突的規範之時,不同的規範之間的不同組合所產生的一致性模式,是排列優先次序的基礎。6.在一般的情況下,內容精確的規範要比
一般性的規範或內容比較不精確的規範有更大的優先性。※討論案例:印度保證僱用現有員工子女的政策7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由微觀社會契約而制訂的規範的例子如下:在交易中要有誠信。要遵守契約的條文。優先考慮僱用本地人。多用本地的供應商。發展本地社群經濟。維持工作間安全衛生。78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小結
1.宏觀社會契約所制訂的超級規範的基礎上,不同的產業或企業可因應其產業及企業的特性,各自訂微觀契約下的規範2.微觀契約下規範的制訂同時會參考及吸納企業所處社會的文化特殊性3.微觀層面的規範必須要與超級規範一致,才能保證其正當性,並擁有約束力
7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第4論:康德企業倫理學†康德企業倫理學
道德的檢測:康德測試(Kant‘sTest):
康德測試的對象是行為原則或格律,原則或律令必須通過測試。若由通過測試的格律所導引的行為是符合道德的;由不能通過測試的格律所導引的行為是不道德的。
8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試將康德測試應用到說謊、欺騙、欺壓等行為有關的格律上。又試將測試應用到商業行為,如公司浮報財報這個行為上,你認為這個行為可成為普遍化的格律嗎?思考題:81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合約行為的道德性˙合約其實隱含一種廣義的相互承諾。在商業交易中,假若人人不遵守彼此所簽訂的合約,人人存心不履行合約所隱含的承諾,這是一種自我摧毀
(self-defeating)的行為。
82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偷竊在商業上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顧客、員工、經理都可以是偷竊的主犯。一個容許偷竊的律令是否能不自相矛盾地普遍化?思考題:83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尊重個人原則˙此原則是康德在《道德形上學基礎》提出判別道德的另一個表述方式。˙大意是:「經常將自己及他人視為一目的,而永遠不要只作為一工具」。84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康德認為:一個有道德能力(有道德意識,能作道德思維及行動)的人必須是一個理性的人,而一個理性的人,就是一個能自由選擇一些能通過普遍化測試的格律的人。
85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康德式企業(公司)的經營原則
˙康德式公司是指一個符合康德倫理精神的企業。其必須遵守尊重個人的原則,它與一家只重視結果、績效、利潤、市場或形象的工具性組織
是互不相容的。
86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康德式企業會遵從以下經營原則:
1.公司應考慮所有受到公司決定所影響的涉利者的利益。2.公司在未實行公司的規則與政策之前,應讓所有受到這些規則及政策所影響的人參與決定這些規則。3.在公司所有的決策中,不應有一個涉利者的利益永遠優先於其他涉利者的利益。
87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4.當有一個涉及一群涉利者的利益必須為了另一群涉利者利益而被犧牲時,公司的決策不能建基在人數的多少上(即,被犧牲的一群人的中數少)。5.公司不能接受一個與普遍化原則不一致或違反將人視為一個目的而不僅是一手段的原則。88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6.牟利公司要履行仁愛的不完美義務。
(imperfectdutyofbeneficence)7.每一家公司必須制訂程序,保障涉利者之間的關係是遵守正義規則。這些正義規則的制訂要符合原則1至6,並必須得到所有涉利者的支持,它們必須是可以為公眾所接受的,因此是有康德所要求的客觀性。
89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康德公司的組織結構(扁平)˙層級重重(hierarchical)的威權式管理(authoritarianmanagement)是不符合康德原則。˙不少管理先進的公司,都傾向採取較為扁平的組織結構,放棄了昔日的垂直層級結構。
90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有人批評這種康德式的組織安排太過理想化,不切實際。˙一個組織是否取得絕大多數成員的自願性同意,是其正當性的關鍵所在。
˙在這家公司中,人人會彼此視對方為目的,互相以尊重對待,這個互動的場域好比一個「目的王國」("kingdomofends")一樣91第3章企業倫理五論康德式公司的挑戰˙企業大量裁員是否與尊重個人原則不一致?˙公司要向員工披露多少公司的資訊?˙是否有所有公司的重要決策上都需要員工的知情同意?˙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工程安全试题及答案
- 生产购销合同2025年
- 铝单板采购合同书(2025版)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经典试题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起草2025年
- 商标转让协议2025年
- 离婚协议书车归女方所有2025年
- 快递服务合同2025年
- 2025年单晶生产炉项目建议书
- 人力资源劳务合同2025年
- 高考作文标准方格纸-A4-可直接打印
- 凤县谭家沟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高速公路公司招聘笔试题目
- 福州市大都市航空摄影及1:2000DLG、DOM航测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1010标注)
- 15ZD03 室外箱式变电站安装
- 国家开放大学学生成绩单
- 2022年十堰市丹江口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业余无线电B类资格考试题库
- YD5121-2010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 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 中国尼龙城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