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阳光与土壤(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阳光与土壤(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阳光与土壤(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阳光与土壤(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阳光与土壤(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阳光与土壤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发生反光的黑板 B.明亮的月亮C.正在播放的液晶电视 D.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2.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因此,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A.黏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 D.以上三种都可以3.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镜子 B.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正常工作的电脑显示器4.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 B.正月十五明亮的月亮C.正在播放节目的液晶电视 D.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5.在草原地区滥挖发菜、冬虫夏草和甘草等药用植物或珍稀食用植物的行为会对土壤造成的危害是()A.化学污染 B.生物污染 C.盐渍化 D.水土流失6.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紫外线的应用的是()A.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B.日光浴C.鉴别纸币的真伪 D.电视机的遥控器7.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太阳的影子 B.太阳的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像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立竿见影B.日食、月食C.小孔成像D.早晨,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却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太阳9.农民们常说“盐碱地种庄稼,十年九不收”。从植物生长的需要看,盐碱地不适宜种庄稼的根本原因是()A.盐碱地中的无机盐不能被植物吸收B.土壤溶液浓度过小,植物吸水过多C.土壤溶液浓度过大,不利于根对水的吸收D.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吸水过多10.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A.涵养水分 B.增加有机物的积累C.加速岩石的风化 D.增加空气的比例11.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12.如图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条彩色的光带,以下有关现象分析不符合事实的是()A.该现象是光的色散 B.太阳光为入射光线C.太阳光发生光的反射 D.红光偏折程度小于紫光13.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原因是()A.太阳很大,发出的光都是平行的B.太阳离地球很远,而且地球比太阳小得多C.太阳离地球较近,而且地球比较大D.以上说法均正确14.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轮船困在南极冰层中,用黑炭、煤炭铺在冰面上,可使船安全脱险,其合理解释是()A.黑炭、煤炭燃烧产生热量,使冰熔化B.黑炭、煤炭的颜色是黑色的,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使冰熔化C.黑炭、煤炭跟冰反应,使冰熔化D.没有什么科学依据15.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abcd B.acd C.ab D.cd16.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 B.C. D.17.据《湘江晚报》报道:“湘江河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一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光源有几种色光源()A.7种 B.5种 C.3种 D.1种18.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 D.先变长,后变短二、填空题19.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位置。(填相应数字)(2)月球在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月球挡住了太阳光。(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20.旱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形成“霉根”。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均填字母)A.壤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砂土类土壤21.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1)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防晒伞。属于紫光外侧光线应用的是(填序号)。(2)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底边偏折,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对于同一凸透镜,(选填“红光”或“紫光”)的焦距更大。22.将完全相同的四块金属片甲、乙、丙、丁,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若将甲表面涂成白色,乙、丙、丁表面涂成黑色,则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温度,并回答:(1)比较甲、乙,温度较高的是,判断依据是。(2)比较乙、丙、丁,温度最低的是,判断依据是。(3)比较甲、丁,温度较高的是,为什么?。23.如图所示,太阳光是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24.某校双减课后服务的社团活动中,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杆子,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2年3月22日正午时刻杆子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1)图中杆影OA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传播。杆影从O到A指向方。(2)今天正午,该校天气晴好,此杆影长度将比55.7cm(填“长”、“短”、“一样长”或“无法判断”)。25.为了测定土壤成分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表:空气水粉砂粒砂粒黏粒有机物25%25%14%16%15%5%(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2)该土壤的通气性(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填“有利”或“不利”)。26.图为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1)土壤的组成:A为空气,B为,C为,D为。(2)土壤中的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土壤中的多集中在表层,它在土壤中含量并不高,却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答案1.C 2.B 3.D 4.C 5.D6.D 7.B 8.D 9.C 10.B11.B 12.C 13.B 14.B 15.A16.A 17.C 18.B19.(1)3(2)沿直线传播(3)大气20.C;B21.(1)②(2)红光22.(1)乙;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热辐射(2)丙;丙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热辐射量最小(3)不能确定;实验有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变量,无法比较23.色散;各种色光24.(1)直线;北(2)短25.(1)壤土类土壤(2)较好;较好;有利26.(1)水分;矿物质;腐殖质(2)矿物质;腐殖质

解析1.C【解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发生反光的黑板、明亮的月亮、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都不会自己发光,而是反射其它物体发出的光,故A、B、D不合题意;正在播放的液晶电视能够自己发光,属于光源,故C符合题意。2.B【解析】砂土类土壤的特点是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从题干中可以得出该泥土应该是疏松,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强,所以B符合;

3.D【解析】根据光源的定义判断。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镜子、月亮、银幕,都不能自己发光,它们都是反射其它物体的光,都不是光源,故A、B、C不合题意正常工作的电脑显示器能够自己发光,属于光源,故D符合题意。

4.C【解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A.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不能自己发光,只会反射光,不是光源,故A不合题意;

B.正月十五明亮的月亮,也不能自己发光,它反射的太阳光,不是光源,故B不合题意;

C.正在播放节目的液晶电视,它自己能够发光,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D.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它不是自己发光,而是反射光,不是光源,故D不合题意。

5.D【解析】土壤保护: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如封山育林、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在草原地区滥挖发菜、冬虫夏草和甘草等药用植物或珍稀食用植物的行为会对土壤造成的危害是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引起地力减退,产量降低;砍伐森林会使落叶减少,土壤的腐殖质变少,影响土壤肥力;D符合题意;6.D【解析】根据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的知识判断。A.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则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故A不合题意;

B.人体照射适量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不合题意;

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因此可以鉴别纸币的真伪,故C不合题意;

D.电视机的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而不是紫外线,故D符合题意。7.B【解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判断。树叶之间存在大量的缝隙,而阳光从缝隙经过时形成小孔成像现象,即地面上的光斑其实是太阳的实像,故B正确,而A、C、D错误。8.D【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立竿见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C不合题意;

早晨,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却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太阳,这是由于空气并不均匀,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9.C【解析】植物细胞液浓度与周围水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时,植物细胞才能完成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则吸水。盐碱地中的土壤溶液浓度较大。

AB选项中未提及盐碱地中的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故均不符合题意;

CD选项中,土壤溶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失去的水越多,故D错,C正确。10.B【解析】土壤中含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以及空气、水、有机物和无机盐等非生物。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所以有机物主要作用是增加有机物的积累。11.B【解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有一天中竿影的移动,时差,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交替现象;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和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正确;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B错误;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C正确;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D正确;12.C【解析】根据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判断。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太阳光为射到三棱镜上的光,为入射光线,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光的折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图片可知,红光的偏折程度小于紫光,故D正确不合题意。13.B【解析】平行光是指光在传播途中其波前始终保持是一个平面的光束。太阳光本来是个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是球面光,是朝各个不同方向的,不是平行光的,但是,因为太阳光传播的距离非常远了以后,比如传到地球上的时候,发散的程度已经很小很小了,近似的可以认为太阳光的每一个光束都相互平行了。

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而且地球比太阳小得多,所以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14.B【解析】黑色会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使得温度升高的快;

黑炭和煤炭的颜色是黑色的,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可以使冰快速的熔化,从而达到脱险的目的;15.A【解析】针孔照相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烛焰上端发出的光线经小孔后照到光屏下端,烛焰下端发出的光线经小孔后照到光屏上端,所以成像是倒立的;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当物与孔的距离大于屏与孔的距离时成像缩小,当物与孔的距离小于屏与孔的距离时,成像放大;因为烛焰的光透过小孔的多少是一定的,所以成像越大越暗,成像越小越亮;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与物的形状相同。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a正确;

b.孔离物的距离大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缩小,孔离物的距离小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放大,b正确;

c.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时,如图所示,像变大,c正确;

16.A【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A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A符合要求;

(2)BC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17.C【解析】(1)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颜料的三原色:红、青、黄。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所以灯管内的三种不同颜色的光源是红、绿、蓝.至少有3种。18.B【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B。关键是了解人从路灯下走过的过程中,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如何变化。19.(1)3(2)沿直线传播(3)大气【解析】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昼夜温差大,月球的引力系数是地球的1/6,月球上有许多的环形山;(1)①是新月,此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满月是3位置,此时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2)月球在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3)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所以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20.C;B【解析】砂土类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砂土类土壤透水性最好,保肥性最差;黏土类土壤保水性最好,所以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C,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B。(均填字母)21.(1)②(2)红光【解析】(1)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根据紫外线的应用知识解答;

(2)当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轴的交点就是焦点,而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根据三棱镜对两种光线偏折能力大小判断。(1)遥控器利用红外线,验钞机利用紫外线,防晒伞利用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那么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②。

(2)根据图片可知,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若,则红光经过凸透镜后与主轴的交点到光心的距离更大,也就是红光的焦距更大。22.(1)乙;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热辐射(2)丙;丙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热辐射量最小(3)不能确定;实验有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变量,无法比较【解析】相同的面积下,黑色吸收的辐射热量多,白色吸收的辐射热量少;控制变量法指的是控制单一变量,除研究的物理量之外的其他因素都相同;(1)比较甲、乙,温度较高的是乙,判断依据是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热辐射;

(2)比较乙、丙、丁,温度最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