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_第1页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_第2页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_第3页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_第4页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第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8760”

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全年有8760小时即使糖尿病病人平均每人每年有多达6个小时跟医生会面,仍有8千多小时靠自己。第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管好糖尿病不能只依赖医生、护士,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

全面了解糖尿病、掌握管理糖尿病的技巧,是战胜糖尿病的保证!第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糖尿病数据公布2007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多万。糖尿病发病率9.7%2010年糖尿病患病人数达到了1.139亿人,糖尿病发病率11.6%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第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控制糖尿病需要终身的①合理饮食

②运动治疗

③定期监测

④必要的药物治疗

⑤心理调适等

这些策略必须依赖于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来实现和维持。“糖尿病自我管理”,即糖尿病病人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疾病管理团队的重要成员。

糖尿病自我管理第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教育一、糖尿病病人仅观察血糖就可以了吗?二、糖尿病病人定期检查项目表三、指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第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一、糖尿病病人仅观察血糖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第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糖尿病病人还需监测血脂血压体重眼底等第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糖尿病病人定期检查项目表第1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项目检查频率意义备注尿酮生病或血糖≥14毫摩尔/升立即到医院测量观察有无糖尿病酮症的发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3个月检测一次反映近3个月来血糖平均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每6个月检测一次反映糖尿病肾脏病变程度留取清晨第二次尿液送检生化、血脂正常者每年检查一次,高血脂者每3个月检测一次反映肝肾功能、血脂情况早晨空腹抽血检测眼底检查每6个月一次观察糖尿病眼底病变进展眼底照片每6—12个月一次观察糖尿病眼底病变进展需散瞳四肢多普勒流图(ABI)每6—12个月一次评价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肌电图心电图每3—6个月一次了解心脏情况足部检查每天自查,每6—12个月由专科医生检查一次及时发现足部破溃等,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体重指数每年1—2次体形判断计算方法:体重KG/身高㎡血压至少每月一次了解血压波动情况第1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血糖监测病人常见误区:片面地认为监测血糖并不能降低血糖,对治疗无帮助,且有疼痛感,只需要“偶尔测测”就可以了。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就觉得血糖很好。殊不知无论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不一定有症状。第1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如何决定血糖监测频率?血糖控制平稳的病人:一般一周测7个点血糖(三餐前后及睡前),可以不放在一天测完。血糖监测频率表周一早餐前早餐后周三中餐前中餐后周五晚餐前晚餐后周日睡前第1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每天测4~7次,直到血糖控制稳定为止。1型糖尿病病人:每天测3~

4次。因为1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易出现较大波动。当出现低血糖、生病、感到不舒服或血糖升高时:随时测量血糖,并短时间内增加血糖监测次数,直到血糖平稳。第1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何时监测血糖1.餐前血糖:一般是餐前半小时左右的血糖;血糖水平高或有低血糖倾向者应测。2.餐后血糖:是指从进餐的第一口算起两小时测的血糖值;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达标者应测。3.睡前血糖:是指晚上睡觉前9:00~10:00的血糖,能保证睡眠的安全。第1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血糖测量简要步骤:测试前先洗手,并擦干消毒皮肤,待干(最好用酒精消毒)正确取出试纸后,立即盖紧瓶盖校对好试纸号码采血,滴于试纸相应部位(血量适宜)记录结果,正确处理针头及试纸等废弃物第1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测量血糖中要记住的事情:打开的血糖试纸的保存:不可放在冰箱内或阳光下或受潮。一瓶新试纸3个月内用完,开封后应注明开瓶日期和失效日期。温度过低,血糖仪不能正常工作,应先复温后再用。血糖仪校正码与试纸的号码要一致。偏瘫者请家人协助测量健侧肢体。采血时根据皮肤深浅调节采血笔的深浅度,做到采血量适宜,避免挤压出血,以减少测量误差。第1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

许多病人为血糖时高时低,不易稳定而焦急犯愁。其实血糖受许多因素影响,只要我们加强血糖监测,并有效做好记录,就可以帮助医生,甚至可以自己分析,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自己的血糖出现波动。

饮食:1、如果患者要尝试新的食品,测试餐后2小时血糖并做好记录,以便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2、赴宴、聚餐后,应测量当天血糖,必要时再测量第二天的血糖。3、饮食量增加或吃含糖食物后应测量血糖。第1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运动

运动前血糖①<5.6mmol/L,先进食,后运动②

>13.9mmol/L有酮体的情况下避免运动。③>16.7mmol/L,谨慎运动;如无不适,运动后不要立即测量血糖,应休息30分钟后再测量第1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物如果忘记服药或服药剂量不足时,要注意血糖的波动。忘记注射胰岛素或注射部位吸收不好,当天血糖可能变化不大。但如果长期错误运用将造成血糖控制不佳,应加强监测。第2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情绪波动第2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天气因素

骤然的变冷、风吹、雨淋等都可引起血糖突然升高。第2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病理状况

第2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生理状况

1、外出旅行、出差时,应加强血糖监测。2、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时,血糖可出现波动。

3、怀孕或打算怀孕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应该将血糖控制平稳。

4、妇女妊娠或月经期血糖也可升高。第2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非常多,由于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是慢性的,而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是急性的,严重低血糖若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因此,为减少致命性的低血糖,血糖的控制目标值应因人而异。第2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个体化治疗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完美平衡

有效性(HbA1c,PPG,FPG)安全性(低血糖)个体化治疗第2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特殊人群的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达标”是指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的目标范围内。不同人群血糖控制目标会有所不同,所以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性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对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存期预计在5年以内的患者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第2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空腹是3.3~5.3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HbA1c尽可能控制在<6.0%第2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强调几点:加强血糖监测定时测试血糖,及早察觉低血糖。外出时,带上糖尿病卡、少量糖和(或)食物。预防夜间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可能维持数小时而不惊醒病人,可能导致猝死,如果睡前血糖水平低于5.6mmol/L,表示夜间可能发生低血糖,建议患者在睡前加餐,如喝一杯牛奶等。频繁出现低血糖或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