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巧用中点解决问题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巧用中点解决问题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巧用中点解决问题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巧用中点解决问题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巧用中点解决问题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巧用中点解决问题试题含答案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巧用中点解决问题试题含答案PAGEPAGE13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讲练:巧用中点解决问题试题含答案PAGE

巧用中点办理问题

一、中位线定理

1、三角形中位线界说: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如图,在△ABC中,D、E辩解是AB、AC两边中点,求证DE平行且等于BC。利用全等和平行四边形进行证明。2

重申治解:

1)要把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区走开。三角形中线是连结一极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而三角形中位线是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2)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首尾相接时,小三角形面积等于原三角形的四分之一,这四个三角形都相互全等。

二、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假如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

Rt△ABC中,

∠ACB=90°,D是

AB的中点,求证

CD

AB

2

利用矩形性质进行证明。

总结:

1)当图形中有一此中点的时候考虑倍长中线,当图形中有两此中点的时候考虑连结后用中位线;

2)计算中常常使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特别要留意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1垂足N,且A、28

如,M是△ABC的BC的中点,AN均分∠BAC,且

AB=6,BC=10,MN=1、5,△ABC的周是(

B、32C、18D

BN⊥AN,

、25

剖析:延段BN交AC于E,从而结构出全等三角形,(△ABN≌△AEN),而明MN是中位,从而求出CE的。

答案:延段BN交AC于E。∵AN均分∠BAC,∴∠BAN=∠EAN,AN=AN,∠ANB=∠ANE=90°,∴△ABN≌△AEN,∴AB=AE=6,BN=EN,

又∵M是△ABC的BC的中点,∴CE=2MN=2×1、5=3,∴△ABC的周是AB+BC+AC=6+10+6+3=25,故D。

例2如,以1的正方形的四中点点作四形,

再以所得四形四中点点作四形,⋯挨次作下去,中所作

的第三个四形的周;所作的第n个四形的周

剖析:依照正方形的性和三角形中位的定理,求出第二个,第三个四形的周,从而律,即可求出第n个四形的周。

答案:依照三角形中位定理得,第二个四形的

(1)2(1)2=1,周22,第三个四形的周4×(2)2=2,2222第n个四形的周4·(2)n-1,故答案2,4·(2)n-1。22

利用中点判断三角形形状

示比喻图,在线段AE同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C和△CDE(∠ACE<120°),点P、点M辩解是线段BE、AD的中点,则△CPM是

()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非等腰三角形

剖析:开始依照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CD=CE,∠ACB

=∠ECD=60°,则∠BCE=∠ACD,从而依照SAS证明△BCE≌△ACD,得∠CBE=∠CAD,BE=AD;再由点P、点M辩解是线段BE、AD的中点,

得BP=AM,依照SAS证明△BCP≌△ACM,得PC=MC,∠BCP=∠ACM,则

∠PCM=∠ACB=60°,从而证明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ECD=60°。∴∠BCE=∠ACD。∴△BCE≌△ACD。∴∠CBE

=∠CAD,BE=AD。又点P、点M辩解是线段BE、AD的中点,∴BP=AM。

∴△BCP≌△ACM。∴PC=MC,∠BCP=∠ACM。∴∠PCM=∠ACB=60°。∴△CPM是等边三角形。应选C。

改变三角形结构中位线

示例已知两个共极点的等腰Rt△ABC,Rt△CEF,∠ABC=∠CEF=90°,连结AF,M是AF的中点,连结MB、ME。

1)如图1,当CB与CE在同不停线上时,求证:MB∥CF;

2)如图1,若CB=a,CE=2a,求BM,ME的长;

3)如图2,当∠BCE=45°时,求证:BM=ME。

剖析:(1)如答图1所示,延长AB交CF于点D,证明BM为△ADF的中位线即可;

(2)如答图2所示,作协助线,推出BM、ME是两条中位线;

(3)如答图3所示,作协助线,推出BM、ME是两条中位线:BM=DF,ME=1

22

AG;此后证明△ACG≌△DCF,获取AG=DF,从而证明BM=

ME。

答案:(1)证明:如答图1,延长AB交CF于点D,则易知△ABC与

DB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BD,∴点B为线段AD的中点,又∵点M为线段AF的中点,∴BM为△ADF的中位线,∴BM∥CF。

2)解:如答图2所示,延长AB交CF于点D,则易知△DBC与△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BD=a,AC=DC=2a,∴点B为AD中

点,又∵点M为AF中点,∴BM=1DF。2

辩解延长FE与CA交于点G,则易知△CEF与△CEG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E=EF=GE=2a,CG=CF=22a,∴点E为FG中点,又∵点M为AF中点,∴ME=1AG。∵CG=CF2=22a,CA=CD=2a,∴AG=DF=2a,∴BM=ME=1×2a=2a。2

(3)证明:如答图3,延长AB交CE于点D,连结DF,则易知△ABC

与△DB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DB,AC=DC,∴点B为AD中点,又∵点M为AF中点,∴BM=12

DF。延长FE与CB交于点G,连结AG,则易知△CEF与△CEG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E=EF=EG,CF=CG,∴点E为FG中点,又∵

点M为AF中点,∴ME=1AG。在△ACG与△DCF2AC=DC中,ACG=DCF=45,∴△ACG≌△DCF(SAS),∴AG=DF,∴ME=BM。CG=CF

(答题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直角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6,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则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1B、1C、1D、32442、如图,∠MON=90°,矩形ABCD的极点A、B辩解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此中AB=2,BC=1,运动经过中,点D到点O的最大间隔为()

A、2+1B、5C、145D、552*3、如图,BE、CF辩解是△ABC的高,M为BC的中点,EF=5,BC=8,则△EFM的周长是()

A、21B、18C、13D、15

**4、如图,E、F、G、H辩解是BD、BC、AC、AD的中点,且AB=CD。以下结论:①EG⊥FH,②四边形EFGH是矩形,③HF均分∠EHG,④EG=1(BC-AD),

⑤四边形

EFGH是菱形。此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2

A、1个B、2个C、3个D、4个**5、在正方形ABCD中,P为AB的中点,BE⊥PD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AE、BE、FA⊥AE交DP于点F,连结BF,FC。以下结

论:①△ABE≌△ADF;②FB=AB;③CF⊥DP;④FC=EF,此中结论正确

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6、如图,△ABC的周长为26,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均分

线笔挺于AE,垂足为Q,∠ACB的均分线笔挺于AD,垂足为P,若BC=10,

则PQ的长为。

*7、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刚巧落在菱形的对称核心O处,折痕为EF,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cm,∠A=120°,则EF=

cm。

*8、如图,在△ABC中,AB=AC,M,N辩解是AB,AC的中点,D,E为BC上的点,连结DN,EM。若AB=13cm,BC=10cm,DE=5cm,图中暗影部分

的面积为。

*9、命题:如图,正方形ABCD中,E、F辩解为AB、AD上的点,AF=BE,CE、BF交于点H,BF交AC于点M,O为AC的中点,OB交CE于点N,连结OH。以下结论中:①BF⊥CE;②OM=ON;③OH=1CN;④2OH2+BH=CH。此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如图,直线a、b订交于点A,C、E辩解是直线b、a上两点且BC⊥a,DE⊥b,点M、N辩解是CE、BD的中点。

求证:(1)DM=BM;(2)MN⊥BD。

*11、已知:在△ABC中,∠ABC=90°,点E在直线AB上,ED与直线AC笔挺,垂足为D,且点M为EC中点,连结BM,DM。

1)如图1,若点E在线段AB上,研究线段BM与DM及∠BMD与∠BCD所满足的数目关系,并直接写出你获取的结论;

2)如图2,若点E在BA延长线上,你在(1)中获取的结论能否发生变动?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若点E在AB延长线上,请你依照条件画出相映的图形,并直接写出线段BM与DM及∠BMD与∠BCD所满足的数目关系。

**12、已知:在△ABC中,BC>AC,动点D绕△ABC的极点A逆时针转动,且AD=BC,连结DC。过AB、DC的中点E、F作直线,直线EF与直线AD、BC辩解订交于点M、N。

1)如图1,当点D转动到BC的延长线上时,点N刚巧与点F重合,取AC的中点H,连结HE、HF,依照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AMF=∠BNE(不需证明);

2)当点D转动到图2或图3中的地址时,∠AMF与∠BNE有何数目关系?请辩解写出猜想,并任选一种状况证明。

1、B剖析:∵CD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中线,∴AB=2CD=

2,∵直角三角形ABC的周长是2+6,∴AC+BC=6,两边平方22222得:AC+2AC?BC+BC=6,由勾股定理得:AC+BC=AB=4,∴2AC?BC2,AC·BC=1,∴S△ABC=1AC·BC=1×1=1222

。应选B。

2、A剖析:如图,取AB的中点E,连结OE、DE、OD,∵OD<OE+DE,∴当O、D、E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间隔最大,此时,∵AB=2,BC=1,∴OE=AE=1AB=1,DE=AD22=22=2,∴的最大值2AE11OD为:2+1。

3、C剖析:∵BE、CF辩解是△ABC的高,M为BC的中点,∴在

Rt△BCE中,EM=1BC=4,在Rt△BCF中,FM=1BC=4,∴△EFM的周22

长=EM+FM+EF=4+4+5=13。应选C。

4、C剖析:∵E、F、G、H辩解是BD、BC、AC、AD的中点,∴EF

=1CD,FG=1AB,GH=1CD,HE=1AB,∵AB=CD,∴EF=FG=GH=2222

HE,∴四边形EFGH是菱形,∴①EG⊥FH,正确;②四边形EFGH是矩形,过错;③HF均分∠EHG,正确;④当AD∥BC,以以以下图:E,G辩解为BD,AC中点,∴连结CD,延长EG到CD上一点N,∴EN=1BC,GN=1AD,∴EG22=1(BC-AD),唯有AD∥BC时才能够建立,而本结论中AD与BC很2明显不屈行,故本结论过错;⑤四边形EFGH是菱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⑤,共3个正确。应选C。

5、D剖析:∵正方形ABCD,BE⊥ED,EA⊥FA,∴AB=AD=CD=BC,∠BAD=∠EAF=∠90°=∠BEF,∵∠APD=∠EPB,∴∠EAB=

DAF,∠EBA=∠ADP,∵AB=AD,∴△ABE≌△ADF,∴①正确;∵AE=AF,BE=DF,∴∠AEF=∠AFE=45°,取EF的中点M,连结AM,∴AM⊥EF,AM=EM=FM,∴BE∥AM,∵AP=BP,∴AM=BE=ME,∴∠EMB=∠EBM=45°,∴∠AMB=90°+45°=135°=

FMB,∵BM=FM,AM=FM,∴△ABM≌△FBM,∴AB=FB,∴②正确;∴∠BAM=∠BFM,∵∠BEF=90°,AM⊥EF,∴∠BAM+∠APM=

90°,∠EBF+∠EFB=90°,∴∠APF=∠EBF,∵AB∥CD,∴∠APD=

FDC,∴∠EBF=∠FDC,∵BE=DF,BF=DC,∴△BEF≌△DFC,∴FE=CF,∠FEB=∠CFD=90°,∴③正确,④正确;应选D。

6、3剖析:∵BQ均分∠ABC,BQ⊥AE,∴△BAE是等腰三角形,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点Q是AE中点,点P是AD中点(三线合一),∴PQ是△ADE的中位线,∵BE+CD=AB+AC=26-BC=26-1016,∴DE=BE+CD-BC=6,∴PQ=1DE=3。27、3解:连结BD、AC,∵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C平分∠BAD,∵∠BAD=120°,∴∠BAC=60°,∴∠ABO=90°-60°=30°,∵∠AOB=90°,∴AO=1AB=122

×2=1,由勾股定理得:BO=DO

3,∵A沿EF折叠与O重合,∴EF⊥AC,EF均分

AO,∵AC⊥BD,∴EF∥BD,∴EF为△ABD的中位线,∴EF=1BD=1×22(3+3)=3,故答案为:3。

8、30cm2剖析:连结MN。∵M,N辩解是AB,AC的中点,∴MN是△ABC的中位线,∴MN∥BC,且MN=1BC=5cm;过点A作AF⊥BC于F。则2

AF⊥MN,AF=12cm(勾股定理)。∵图中暗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的底长都是5cm,且高的和为12cm;∴S暗影=12×5×12=30cm。2

9、①②④剖析:∵AF=BE,AB=BC,∠BAD=∠ABC=

90°,∴△ABF≌△BCE,∴∠BCE=∠ABF,∠BFA=∠CEB,∴∠BEC+

BCE=∠BEH+∠ABF=90°,∴∠BHE=90°,即BF⊥EC,①正确;∵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O⊥AC,BO=OC,由题意,正方形ABCD中,∠ABO=∠BCO,已证∠BCE=∠ABF,∴∠ECO=

∠FBO,∴△OBM≌△OCN,∴OM=ON,即②正确;③∵△OBM≌△OCN,∴BM=CN,唯有当H为BM的中点时,OH等于CN的一半,故③过错;④过O点作OG笔挺于OH,OG交CH于点G,在△OGCOCG=OBH

与△OHB中,OC=OB

GOC=HOB

,故△OGC≌△OHB,∵OH⊥OG,∴△OHG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HG2OH,CHHGCG2HBH,因此结论

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

10、证明:(1)∵BC⊥a,DE⊥b,∴∠CBE=∠CDB=

90°,∴△CBE,△CDE为直角三角形,∵点M是CE的中点,∴DM=BM=1

2

EC,∴DM=BM;(2)∵DM=BM,∴△MDB为等腰三角形,又∵N为BD

的中点,

∴MN为BD边上的中线,∴MN⊥BD(三线合一)。

11、解:(1)结论:BM=DM,∠BMD=2∠BCD。

原由以下:∵BM、DM辩解是Rt△EBC、Rt△DEC的斜边上的中线,∴BM=DM=12

CE;又∵BM=MC,∴∠MCB=∠MBC,即∠B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