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检验技术-病毒的其他鉴定技术(微生物检验课件)_第1页
病毒检验技术-病毒的其他鉴定技术(微生物检验课件)_第2页
病毒检验技术-病毒的其他鉴定技术(微生物检验课件)_第3页
病毒检验技术-病毒的其他鉴定技术(微生物检验课件)_第4页
病毒检验技术-病毒的其他鉴定技术(微生物检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病毒鉴定的方法

1、病毒增殖后导致细胞形态变化:①细胞病变效应(CPE):细胞肿大,变圆堆积成葡萄状,细胞溶解出现空斑。2②多核巨细胞和包涵体。

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胞浆内或核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等;

2.红细胞吸附:血凝现象。

3.细胞培养液pH的变化。34.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1)空斑或蚀斑形成试验

空斑是指在单层细胞中被病毒感染引起死亡的细胞区域,周围被活细胞包围。一般而言,一个空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颗粒感染所引起的。4蚀斑(plaque)测定蚀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unit,PFU)病毒的数量与病毒毒力测定。(2)50%感染量或50%组织感染量(ID50或TCID50)测定

:用来估计病毒感染的强弱程度。54.其他实验

(1)干扰现象:

某些病毒间存在着干扰现象,如某些型别的鼻病毒能干扰以后进入的副流感病毒的增殖,从而阻抑后者的红细胞吸附作用。6(2)耐酸试验

肠道病毒对酸有耐受力,而鼻病毒在酸性环境下易被灭活。

(3)乙醚敏感试验病毒外围如有类脂包膜,则易被乙醚破坏,而失去感染性,不能感染细胞。可作为病毒是否具有类脂包膜的依据,也可用氯仿或去胆酸钠代替乙醚进行试验。7

一、血清学诊断方法

(一)抗原的检测:

病毒抗原是病毒特异性的标志,通过免疫学技术检测标本中特异性抗原存在,可以早期诊断病毒感染。病毒血清学诊断及其他快速诊断方法81.免疫荧光技术适合于型别少,细胞培养难以成功的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等。肝活检组织中的肝炎病毒、神经组织中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组织中的狂犬病毒或其他脱落细胞和活检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检测。92.酶免疫技术

有酶免疫组化和酶免疫吸附(ELlSA)试验法。测定标本中游离的抗原或抗体。如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HIV感染病人的P24抗体等。103.其他技术

如固相放射免疫技术、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胶体金标记的免疫层析技术等。11●标本采集时间、急性期单份血清IgM、双份血清IgG●常用血清试验原理和用途

1、中和试验

(二)抗体检测

2、补体结合试验3、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4、免疫荧光试验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6、免疫印迹实验7、固相免疫放射测定12早期抗体检测

检测病毒感染机体后产生的早期特异性抗体,如测定特异性IgM可以快速明确诊断各种病毒引起的新生儿先天性感染,测定HAV感染后抗HAV的IgM抗体可以明确诊断HAV等。13

二、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只要有完整的特异基因片段存在,就可进行诊断。14(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斑点杂交法

将待测的DNA或RNA直接点在杂交滤膜上,变性后,用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杂交。用32p或131I同位素标记的探针通过放射自显影,可直接观察。现用地高辛、生物素等非同位素物质标记,然后采用酶反应或酶免疫技术进行检测,已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广泛使用。152.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在细胞原位暴露DNA或RNA,加入标记特异核酸探针进行杂交。通过显色技术可显示特定杂交探针在细胞内的位置和核酸的数量。16

3.Southern印迹和Northern印迹法

Southern印迹法用于DNA的杂交。提取DNA,用内切酶切割后,进行琼脂糖电泳按分子量使DNA分开,将DNA移至硝酸纤维膜上,用标记探针进行杂交。可以检测病毒DNA特异序列。

Northern印迹法用于RNA杂交分析。将琼脂糖电泳后的RNA移至DBM膜上,用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于检测RNA或mRNA。17

(二)聚合酶链反应(PCR)

选择病毒的特异保守片段作为靶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和扩增可诊断病毒性感染。(1)DNA病毒:可直接进行PCR扩增其特异片段。(2)RNA病毒:可通过RT-PCR技术,将RNA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PCR扩增。18(3)定量PCR技术:对扩增的产物进行原始标本定量,对病毒感染的诊断起到了量化的作用。同时,对研究病毒和机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19(三)基因芯片技术将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