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这种叙述方式是()

A.插叙B.倒叙C.平叙D.顺叙

2.《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

3.以诗境空灵淡远而著称的我国现代诗人是

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闻一多

4.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

5.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B.韩愈C.刘禹锡D.杜甫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现代医学认为,田七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作用,还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

B.周立波到兰心大剧院演出,还没开演,剧场里就坐满了观众来看演出。

C.汽车竟然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了,这是他当初始料未及的。

D.泰州市出台《关于加强泰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制度。

7.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第一人是()A.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白

8.《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9.中国第一首咏物诗是()

A.《湘夫人》B.《橘颂》C.《桃夭》D.《采薇》

10.朱自清《论气节》是一篇()

A.演讲稿B.社论C.文艺评论D.抒情散文

11.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A.操吴戈兮被犀甲B.旌蔽日兮敌若云C.车错毂兮短兵接D.矢交坠兮士争先

12.下列名句的作者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A.李白、王维、李商隐、白居易

B.王维、李白、李商隐、白居易

C.王维、李白、白居易、李商隐

D.李白、李商隐、王维、白居易

13.《张中丞传后叙》中抨击的人物是

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

14.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A.A.散曲B.套数C.诸宫调D.杂剧

15.杜甫诗歌的基本风格是()

A.沉郁顿挫B.飘逸奔放C.新奇壮丽D.苍凉悲壮

16.提出诗歌要讲求“三美”的是()

A.郭沫若B.鲁迅C.胡适D.闻一多

17.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与北海若

18.《报刘一丈书》主旨是

A.赞美刘一丈B.讽刺官场腐败C.讽刺“才德称位”D.赞美“上下相孚”

19.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仕途失意B.羁旅行役之苦C.伤春惜别D.怀古叹今之悲

20.《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

A.讽刺嘲笑B.严正庄重C.幽默诙谐D.清新淡雅

二、填空题(10题)21.《诗经》包括风、雅和___________三部分。

22.屈原是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其代表作_________表现了其进步的政治理想、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23.徐志摩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

24.李煜,字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

25.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__。

26.庄子,名____________,后世将他与____________并称“____________”。

27.陶渊明,又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

28.《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9.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_________,其后期词多写个人身世哀痛和河山破碎的感慨。

30.“十家租税九家毕,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31.《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2.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3.《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4.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5.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从这段文字看,贾政为什么要训斥宝玉?

37.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38.这一语段的主旨及其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A.为张巡辩诬,叙议结合、叙议结合

B.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C.为张巡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D.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这段文字分为几层?各层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

40.文中“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1.(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36~38小题:幸福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它使我们由衷地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义,人生是多么美好。因此,幸福的体验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人整个一生的,因为它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很幸福时,他的心中就会响起这样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而又说自己幸福,那就是滥用了大字眼。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结,而是灵魂的愉悦。幸福只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苦难与幸福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有灵魂的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能是一个精神事件,却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那它一定具有某种精神价值。快感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完全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两者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幸福是生命意义得以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观:因为苦难与幸福并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当然,在更多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但是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领悟悲剧需要有深刻的心灵,人生的艰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生遭遇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从第一段的文意看,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就是一种什么呢?

六、作文(1题)42.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出生不久,孩子就染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个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竞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也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请依据以上材料,题目自拟,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B

6.D

7.B

8.A

9.B

10.A

11.BA、C、D项均是近景动态描写,B项为远景静态描写。

12.A

13.D

14.D

15.A

16.D

17.C

18.B

19.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

20.C

21.颂颂

22.《离骚》

23.诗人

24.重光;李后主(南唐后主)

25.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26.周;老子;老庄

27.陶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

28.曹雪芹

29.李清照

30.虚受吾君蠲免恩

31.Y

32.Y

33.N

34.Y

35.N

36.因为宝玉讨厌贾雨村这类贪赃枉法的“禄蠹”,他不愿走仕途道路。

37.一是秋水暴涨的景象,一是大海无边的景象。二者是对比关系,用来说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这是课文的第一段,写河伯观念的变化。初与百川比,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是天下最大的了。后与北海若比,河伯才知自己并非天下最大。

38.标准答案:D

39.分为四层,每句话为一层。第一层,着眼于整体,说明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和“玩”。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热闹情况。第三层,从多种感觉的角度,描写庙里的红火情景。第四层,从听觉角度,表现声响的嘈杂。

大纲要求“分析昔日香市热闹场景一段的描写层次,并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本题就体现了这一考点,注意本段文字分为四层。

40.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

41.使人感到活着有意义,人生很美好。

42.项目

类别A内容B语言C篇章评分细则一类卷

(45~50)中心明确

见解深刻行文流畅

语言准确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二类卷

(37~44)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文从字顺

语言基本

准确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获本类卷最高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三类卷

(30~36)中心明确

内容尚充实语言通顺

有个别病句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以3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基本具备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