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法学习要点德国法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中的主要变化德国宪法的主要特点,其宪法法院制度有何意义德国民法典的基本内容、特征及其对世界法律发展的影响德国法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中的主要变化德国法学习要点德国法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中的主要变化德国宪法的主要特点,其宪法法院制度有何意义德国民法典的基本内容、特征及其对世界法律发展的影响德国法的形成与发展德国法的形成(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962-1806)1、法律渊源习惯法一一《萨克森法典》《士瓦本法典帝国立法一《黄金诏书》《加洛林纳法典罗马法是神圣罗马帝国以罗马帝国的正宗继承人自居,接受罗马法为“理所当然”;二是在德皇与教皇和贵族的争权斗争中,德皇需要用罗马法来支持其拥有最高权力的正当性,因为罗马法是主张君权至上的法律;是在14世纪后,德意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习惯法已充分显露其规范的简陋和不合时宜,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徐升国同志在《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一卷)》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素质,要提高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和文明素质,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同时还指出:“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只有在少年儿童时期形成阅读习惯,才能为成年后阅读奠定基础。”国家对阅读极端重视,建立了全民读书计划,实施了全民读书工程,并开展了系统的读书活动。那么,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扎实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该如何抓好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从我国目前教育的体制看,学校教育仍是“主渠道”,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阅历浅薄,文化积累弱,习惯还没有形成,能力差。在这样一个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现状里,抓好他们的阅读习惯培养难度很大。虽然难度大,可“一张白纸”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来。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学校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一个“支撑点”,那么又该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这个“支撑点”的功效呢?第一,要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加强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一直是心理学的一贯主张,其原因在于它是内在的,是具有诱发力的,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认为:“读”是最佳的载体,常言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换句话讲,书读熟了,懂了,才能真正感受到书中那斑斓的世界,多彩的生活,神秘的幽谷,趣味的人生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学《雪趣》一课时,一定让学生多读几遍,通过读想象文字表现的画面,从而感受冬天的美丽。如果条件允许,走出校门,领学生到现实的环境中感受现实中的冬天的雪。文本与现实的结合更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要交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学生能读不行,必须会读,“会”需要方法的支撑。因此说,要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例如: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要边读边想;可写写画画。不懂的词或句同桌间、同学间可以相互交流交流,也可以问问老师或家长等。这样的方法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培养。第三,编演课本剧。教者可以把一些文本教材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表演,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表演中会加深对文本教材的进一步理解,提升对读文的兴趣和理解水平。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了推动全民阅读工程的实施,全国上下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日”“读书节”系列活动。全国的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开放。阅读风起云涌,势不可挡。由此笔者想到:这些做法学校是否可以借鉴。笔者所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工作,学校的图书室二十四小时对学生开放,上万册图书可免费借阅。全校各班学生自发捐书建立了“读书角”,学校还开展了“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自编自演一个课本剧”的主题活动。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作为阅历不足的低年级小学生,该如何提升这群人的参与呢?其一,选择合适的读物。首先要读好课本中的文本材料。其二,根据教育部推荐的书目,选择通俗易懂的书目推荐给学生。如:《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今年你七岁》等;其三,选择学生喜欢的童话、卡通、语言故事让学生阅读。如:《中国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三字经》《千字文》等。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课上的事,课下的事,校内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事。只有形成全方位多格局的培养策略,阅读才会既轰轰烈烈又深入持久。为了推动我班读书的深入,我开展了“每学期读十本书”的签约活动,其目的要把阅读延伸到社会中去,延伸到家庭中去。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能力不足,家长参与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学生的阅读在家长的参与下会扎实有效地发展下去。笔者认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注意内涵的发展,“读”仅仅是形式。而内在的兴趣,习惯、能力培养是更重要的。三、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机制从心理学、生理学或教育学上看,小学低年级学生“韧性、耐力”均很弱。如何延续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欲望呢?这需要科学的管理。第一,弹性化管理。尽管都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阅读兴趣、习惯、能力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在管理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读多读少一个样,读好读坏一个样,不一刀切,渐进式管理,寻求每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第二、因人而异。在阅读书目上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初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读,不强加于他们,以免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果阅读面过窄可适度引导。,逐渐扩大视野。第三,定期总结。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良好的阅读习惯又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管理。因此,要周密计划,又要实施监测,还要及时总结,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健康的状态。第四,适时奖励。学校或教师可利用儿童“好胜”的心理,发挥奖励的杠杆,无一不是一个良策,但要适时。笔者意思是说不“秋后算账”,笔者更主张“见机行事”,把奖励融于阅读进行中。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的阅读习惯培养,是兴国大业,是造就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最佳举措。抓好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是我们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抓好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需要理性思考、科学行事、坚持不懈。当前,农村语文教学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语文教学观偏狭,死扣文本进行解读。教师分析详细全面,讲解深入透彻,可是却无益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起不到指导写作的目的。把语文与历史、哲学、政治等其他文科知识的学习截然分开,导致语文教学呆板、机械,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二是语文教学过分注重过程,忽略了终端目的。语文教学的过程、方式、方法无论怎样变化,归根结底应该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为目的。很多语文教学课文分析了很多,习题也做了不少,但一到实际运用中学生却连最基本的情景对话也完不成。三是农村学生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普遍缺乏阅读兴趣。极少的阅读量造成他们知识面窄、见闻少,对生命、自然、社会、责任、义务的理性思考太少,反过来又影响了语文学习。造成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评价终端的检测缺乏激励性目标。学优生成绩优异,很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学困生思想包袱过重,容易自暴自弃、消极怠惰。受教育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教学目标也未能“量体裁衣”,形成一种“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二是从教师的教来看,农村教学设施陈旧、方式方法单一。广大一线教师仍未能完全从传统教法中解脱出来,反而以一种旧的方法来教新的教材、新的内容。三是从社会方面看,道德的失衡、价值观的多元造成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一、尽快出台与新课标相配套的操作性强的教育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考核办法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广大一线教师不敢对教材作些许调整,依旧“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不敢无视分数去搞创新,这样出台新的教育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紧迫了。就语文学科而言,要尽快改变只重课内忽略课外的教育现状,必须直接面对学生考查听说读写四种基本的语文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会相应增强,“要我学”自然而然地会转化成“我要学”。二、改进教育绩效管理在教育绩效管理上,应该放手让一线教师大胆探索、实践,寻找好的方法施教。多鼓励、提倡教师听一些有新意的课,多组织教师探讨教学艺术,凭借保障机制给教师提供适当的探索机会与条件。把过程管理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与学生,让教学双方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给教师以更大的空间进行新教材教学艺术的尝试与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三、缩小班额,增加对学生个体教育的投入量农村中学95%的班级人数都在50人以上。为了教学过程的统一,教师只能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中等生身上,学优生的提高和学困生的转化和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缩小班额势在必行。四、教师必须下功夫让课堂45分钟活起来、动起来一是要有大语文的语文观。把语文与政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中渗透文史哲等知识,在文史哲的教学中也不忘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样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二是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施教。要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必须较多地采用活动课进行教学。还可以采用课外实际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又增加学生对自然、社会的感性体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是教师要彻底转换角色,甘当配角。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的副手,讲解要少而精,能不讲的绝不去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发现道理,有了疑问提出来共同探讨解决。四是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错位,导致教得吃力,学无兴趣,效率很差。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可以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理解,从不同角度探讨得出结论,并允许有多样的结论,这样,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思维模式也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在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素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德国法的形成与发展德国法的形成(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962-1806)1、法律渊源习惯法一一《萨克森法典》《士瓦本法典帝国立法一《黄金诏书》《加洛林纳法典罗马法是神圣罗马帝国以罗马帝国的正宗继承人自居,接受罗马法为“理所当然”;二是在德皇与教皇和贵族的争权斗争中,德皇需要用罗马法来支持其拥有最高权力的正当性,因为罗马法是主张君权至上的法律;是在14世纪后,德意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习惯法已充分显露其规范的简陋和不合时宜,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罗马法对商品关系的周密系统的规范,以及其内在的严格的逻辑性,足以对当时社会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整。以致罗马法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真理。13世纪时,德国宣布继受”罗马法之后,有两个措施:其一是1495年设立帝国法院,确认罗马法是其适用的主要法律其二是宣布凡是取得罗马法博士头衔的,均可按贵族来对待。地方法一一在局部地区生效的法律一一各封建领地成为独立的邦国,自有一套法律规范体系—一邦法。1555年《符腾堡新邦法》1751年《巴伐利亚刑法典》794年《普鲁士邦法》,城市法有《克伦法》《卢卑克法》等。2、法的特点(1)法律发展的两条线索:封建领主拥■有实际统治权,地方法占主要地位;在整个帝国都适用的法律,被称为“普通法”起着拾遗补阙的作用,据次要地位。2)分散性:各地都有自已的立法和习惯,法律体系也不完整,法律渊源多种多样等(3)法律在确认原有的封建制度及其特性的同时,也有一些近代法的内容,如契约自由、所有权不可侵犯,禁止类推等(4)在皇帝、教会和贵族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形成了一些类似于宪法的法律文件或规范。(二)德意志帝国建立和德国法形成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被迫退位,帝国灭亡。但各邦国仍存在。1834年普鲁士奥地利成立德意志邦国联盟”,向统一走近了一步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工业化浪潮各邦制定一些新法律,如1850年普鲁士宪法、1867年的北德意志联邦宪法、1861年的普通德意志商法典。这些法典的制定,使得德意志各邦的法律逐渐走向统一。81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新型粉煤灰混凝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多功能采暖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SB十二直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偏式挂头不锈钢喉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讲师版
- 仓库内人员流动管理计划
- 出国打工合同
- 动漫行业月度个人工作计划
- 报停启用供用电协议书范本
- 如何做好机关办公楼物业管理工作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手术要点
- 盾构管片拼装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1
- 钢结构工程监理规划(完整版)
-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 印刷机操作规程
- 松江老宅概观
-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 离心式压缩机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模板
- 人教PEP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Let‘s spell 》PPT课件
- 加强钻井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