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明原因事件
病因调查方法
确定病因的思路……
在事件调查的最初阶段,都应该当作不明原因事件开展工作,结论是从调查的证据中一步步的得出的。是否是疾病(是否适一起疫情)1999年5月底,湖北仙桃市沿长江一条支流旁的一个村庄里,三天时间里发现上万只死鼠;邻县一中学有12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住院治疗;筛查发现在整个乡有5名村民(成年人)出现头疼、无力等症状;当地考虑此事件可能为鼠疫或中毒事件;对整个乡进行了隔离。后经调查及实验证实,此疫情为大规模水利建设改变了鼠生存的栖息环境,大雨造成生活在河床中的鼠大规模迁徙引起鼠间事件所致。邻县中学病人为鼠药中毒;而五位患者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
是否为群发癔病2000年安徽某地一小学校……2001年黑龙江省虎林县一小学校……苯中毒……患者是否为中毒
自1998年8月起,重庆垫江县一个叫大路湾的地方(总共有16户人家)陆续出现不明原因抽搐的患者;最初,医院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季节等诊断患者为乙型脑炎;但1月份以后仍有相同表现的患者出现,医院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会诊,将此批患者诊断为流行性脑膜炎;卫生防疫部门对发病村庄进行消毒处理,但发病并没有控制。2月中旬患病人数急剧增加。流行病学及中毒专家参与调查后方考虑此疫情为中毒事件,经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被迅速控制。后经刑事调查证实此事件为人为多次投毒所致。
致病毒物的种类
2001年7月,河南省郾城县一个乡的5个自然村15名儿童出现以多发脏器损伤为特征的疾病,死亡7人;到10月,发病人数增加到25人,死亡15人;……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1997年河北沧州某个体塑料产品制造企业的10余名工人在数日内先后出现恶心、腹泻、腹痛、头痛、胸闷、四肢无力等症状。后经现场调查发现工厂所用的原材料中有硬脂酸钡,结合生产过程及工人生活习惯考虑患者为可溶性钡中毒。1996年在另一塑料厂出现过类是患者,2人死亡,当时诊断为氰化物中毒。是否为多种毒物广东高要事件1995年广东省高要市出现一起持续一月余、数十人发病的事件;外界猜测为一金冶炼厂排放废物所知;省委派出了调查组,卫生部派出了专家组;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最后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测定发现,样本中除氟乙酰胺外,还有毒鼠强;不排除抗凝血灭鼠剂存在;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中毒事件42人死亡,最终确诊为毒鼠强和氟乙酰胺联合中毒;事件的原因2002年3月12日中午13时30分,广东阳江阳东县某刀具厂工人饮用有异味开水,陆续出现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截止20时,126人被送入医院,36人留院观察。初步判断:亚硝酸盐中毒。阳腾刀具厂共有员工200余人,其中工人100余人。该厂工业用水系统主要是由1.5625g/L亚硝酸钠组成的循环水,用于刀具表面的防锈热处理。另有自来水和储水塔组成生活用水系统。但工业用水定期由自来水和储水塔更新。3月12日中午13时由于工人误操作导致含有1.5625g/L亚硝酸钠工业循环水与生活用水相混合。2000年山西省阳城县一个村庄,100余位村民出现消化道症状……。现场调查的目的在较短的时间,某一单位和地区突然出现许多症状类似病例的情况,称之为暴发。暴发多见于传染病,故也可称为暴发疫情。但也有因非传染病(如中毒)引起的的疾病暴发情况。有时,某一单位和地区疾病发生虽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暴发状态,但其发生数量远高于既往水平,此现象称之为流行。现场调查目的(1)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依据;(2)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流行;(3)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4)评价控制措施效果;(5)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依据;现场调查步骤0.组织准备
组成现场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组应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现场调查组应由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一般应该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组成,必要时还应增加其它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调查组应有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现场调查组在奔赴现场前应准备必需的资料和物品,一般可以包括:相关调查表和调查器材、现场预防控制器材、采样设备和相应的采样试剂、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等,适合的交通工具对于现场调查也必不可少。1.核实诊断
排除误诊和实验室的差错。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复核;对主要的证据和结论复合;了解前期工作及思路;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流行病学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判断。2.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根据基线资料,将观察到的事件数量与之相比较,确定流行的存在同时分析可能什么原因导致报告数量增多。如报告制度是否改变、监测系统是否调整、诊断方法和标准是否改变。对接诊病例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在调查中不仅应询问诊断结果,更应询问病例的症状和体征,这能为获得疾病发生的线索,确定流行的存在提供有力的证据。3.建立病例定义
要素患病者的特征;地点/位置的信息;具体时间临床和/或实验室信息宽松的“定义”(1)确诊病例(confirmedcase)(2)可能病例(probablecase)(3)疑似病例(possible/Suspectcase)4.核实并计算病例数量/病例搜索
尽量采用诊断标准;病例搜索--找到所有病例,同时排除非病例对象发现病例可以通过有系统的方法搜索,如加强已有的被动监测系统,或者建立主动监测系统,提高发现病例的能力。根据疾病本身特点和发生地区情况,查找疾病的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变化。大多数暴发或流行均有一些可辨认的高危人群。有时为发现病例还需要做一些细致的工作,例如医师询问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病原体分离和培养,血清学调查等。资料汇总,表达5.描述性分析(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在适当的间隔时间(X轴)内,描述所发生的病例数(Y轴),用直方图表示,这种直方图称为”流行曲线”。流行曲线对爆发可能的传播途径、流行的大致时间给予了非常深刻的描述.比简单的病例线图要清楚得多。如果疾病的潜伏期是已知的,就能相对准确地区别点源暴露、人传播绐人或是两者混合传播。另外,如果流行在继续,你还可以预测可能发生多少病例。地点分布在暴发或流行现场调查中,地区资料包括居住地(例如通过人口调查追踪)、工作地点、学校、娱乐场所、旅行地点或其他有关资料。同时还需要收集一些更深入描述在这些地区活动的特殊资料,例如在建筑物内部或办公室活动的详细情况,并需了解有关人员在这些地方停留的时间。人群分布患者的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任何有用的描述病例特有的特征。如果发现一个奇异的特征出现,通常会对查找危险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个特异的暴露因素。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定的年龄组或种族;有时患某种疾病的人与职业明显相关。6.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
利用上述步骤所获得的信息来说明或推测暴发或流行的来源。假设中应包括以下几项因素:①危险因素来源;②传播的方式和载体;③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④高危人群。特征:①合理性;②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特点);③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7.采取控制措施
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确定控制策略;应根据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疾病的特征确定控制和顶防措施。预防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消除传染源、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防止进一步暴露和保护易感/高危人群,最终达到控制、终止暴发或流行的目的。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群上风向疏散,避免接触;紧急救治措施;8.完善现场调查
必要时开展补充调查;严格掌握;为了完整、准确地评价流行或爆发的流行特征,因为需要找出更多的病例,更好地确定流行强度或评价一个新的检验方法或检出病例的技术,因此可能需要一个更详细的研究。9.书面报告初步报告是第一次现场调查后的报告,它应包括进行调查所用的方法,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初步的病因假设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进程报告随着调查的深入和疫情的进展,还需要及时向上级汇报疫情发展的趋势、疫情调查处理的进展、调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等,这需要及时书写进程报告。终结报告在调查结束后一定时间内,及时写出本次调查的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暴发或流行的总体情况描述,引起暴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鉴别要点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生物因素—传染病化学因素—中毒物理因素—放射与辐射病心理因素—精神心理影响及癔病事件原因调查的目的澄清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危险性评价;是对事件进行的调查,结论是针对事件。不是对每个患者做出结论;现场调查只是病因确定的一个步骤,是证据链中的一个环节;现场工作是病因确定、评价的最基本的工作。突发事件中心因反应精神疾病型神经症癔病精神分裂症身心疾病型失眠、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行为异常违背道德、违法癔病诊断要点情景相关性严重程度与传播的强度成正比群体表现一致性表现具有可诱导性心理治疗有效得到恰当的处理后恢复快传染病基本特征病原体(Pathogen)传染性流行性流行散发暴发大流行季节性地方性免疫性再感染—流感、细菌性痢疾重复感染—血吸虫病、丝虫病复发—疟疾再燃—伤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空气、水、食物接触虫媒土壤易感人群儿童、外来人口、人群分布改变、免疫接种传染病临床特点潜伏期—病原体侵入人体到症状出现。多数在数日内;前驱期—特征表现出现前的一段时间;症状明显期;恢复期;表现特点发热—某些病毒、立克次体所致的疾病发热较短或不明显;发疹其他全身表现—菌血症、败血症、浓毒血症等犯罪性投毒的原因家族(庭)或个人之间的矛盾;情感纠葛;同行生意上的竞争;个人发展的竞争;其他:对社会的仇恨;邪教;需要考虑的几点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或中毒事件的发生过程
(1)同一环境中多人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相继发生类似的综合征,而且不能以常见传染病或地方病解释。(2)接触有毒作业的职业史,或患者不了解所接触到物质的毒性。(3)有接受偏方或非正规医生治疗史。(4)有特殊嗜好,如吸毒、吸有机溶剂等。(5)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会交往等,考虑有无自杀、被谋杀的可能。体格检查(1)皮肤粘膜呈紫褐色,而全身缺氧症状较轻应考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伯氨喹啉、亚硝酸盐、氯酸钾、次硝酸铋、磺胺类、苯丙砜、硝基苯、苯胺等);口唇面颊呈樱桃红色可见于部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脱发见于铊、氯丁二烯中毒;(2)大汗见于有机磷农药、五氯酚钠、二硝基酚急性中毒;多汗见于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无汗见于阿托品中毒。(3)瞳孔缩小见于急性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吗啡、安眠药中毒;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类、甲醇中毒;两侧大小不等、形态改变等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4)有机磷中毒呼出气为大蒜味、硫化氢中毒呼出气为臭蛋味、部分有机溶剂中毒呼出气有芳香味、甲醇或乙醇中毒呼出气有酒味。(5)口腔溃疡、糜烂可见于急性汞中毒、口服腐蚀性毒物。(6)四肢疼痛,四肢呈手套袜子样感觉异常,脚底触痛觉敏感,常见于急性中毒所致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特别见于砷、铊中毒的患者。
现场调查(1)患者的生产、生活环境。(2)周围工厂、仓库的生产情况及释放物。(3)患者地域分布。(4)当地气候、水文资料。(5)患者之间的血缘关系。(6)当地的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
毒物检测(1)根据临床及现场的初步判断取现场可疑的污染物,患者的血、尿、呕吐物及其它生物材料。(2)根据毒物的性质及分析的目的选用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3)实验室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及现场资料综合判断。毒理学试验 对少见或未有报道的毒物引起的中毒,在诊断时需慎重,必要时要有毒理试验在验证。
案例:
一起不明原因事件的调查2000年1月7日下午5:50,卫生部接某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求助,该省某县的一个村庄的一起持续数个月以抽搐为主要特征的事件在当天早上又有2人死亡,总累计发病人数超过30人,死亡14人。此事件给当地带公众来了极大的恐慌。请求卫生部派专家到现场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并将近事件过程简单报告和请示函传到了卫生部。卫生部接到求助报告后,立即指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派专家对事件原因进行开展调查。问题1:如何提出救援请求(会诊),包括哪些内容?应该提供什么资料?具体要求该怎样提?
该事件已经持续了数个月,当地各级医疗、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因为事件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秩序,所以当地政府从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出发,迫切希望尽早解决。省卫生行政部门在半年时间里4次组织调查组对事件进行了调查,曾经先后考虑此疫情为病毒性脑炎、传染性脑膜炎、钩体病、家族性遗传病等。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在接到求助报告后,立即将任务分派到微生物、食品卫生、中毒控制的三个部门,要求各派专家一名前往某省对事件进行调查。7日晚11点,各部门上报的参与调查人员名单报到了院某办公室。办公室为三位参与调查的人员购买了1月8日的11时航班,并约定第二天在首都机场机场入口的左侧会合。问题2:不明原因疫情现场调查组应该怎样组成?在赴现场前应做哪些工作?3人调查组于8日10时在首都机场会面,因来自不同的部门,均为第一次认识。下午1时许,飞机到达某省省会,晚7时到达事发地的县城。晚8时省市县有关专业人员对事件发生情况进行了介绍。具体情况如下:自1999年7月,A村庄开始出现以呕吐、抽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多人,患者发作时两眼上翻、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多数患者3~5分钟后缓解,部分重症患者抽搐呈持续状态,很快死亡。当地医院按“散发性脑炎”处理,并对儿童开展了预防接种,但治疗效果不明显。到1999年12月中旬,死亡人数已达8人。后又请某省医学院传染科教授会诊,根据发病时间、流行特征、临床表现等资料,诊断此次事件是“非典型性流行性脑膜炎”,并对所有住院患者按流行性脑膜炎进行了治疗,卫生防疫站到发病村庄进行了消毒。持续难以控制的疫情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恐慌,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生活,群众普遍有严重的恐惧心理,封建迷信有所抬头,部分病家认为是住房建在了龙头上而将花了数年心血建成的住房拆掉,部分群众开始弃家远走他乡。12月底以来,发病人数明显增多,重症病人增多,并连续出现数位患者死亡。问题3:如何对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如何认识传染病疫情、中毒等疾病特征?
发病区域的总体情况除疫情发生的村庄外,相距100余公里的另外一个城市也有类似疾病的散发,如在相距约150公里的一个村庄有7人发病,1人死亡。发病村均较偏僻,交通不便,发病村落间村民无交往。调查区域的资料A村是一个自然村,是属于X村的一部分,距X村村委会在地1500米,原为一片坟地。随着X村中人口的增加,70年代末,X村民逐渐开始在A地建房居住问题4:调查前要了解什么情况?明确到现场要对什么内容进行核实容?问题6:患者三间分布在调查中的重要性?如何规划和制图表?特殊人群调查外出人口调查A村村民李志艺在两个儿子和妻子10月病死后外出打工,一直未回村,身体健康;A村村民覃怡军两个儿子自1996年在广东打工,身体健康。10月份回村后发生抽搐住院治疗,在控制病情后直接从医院回到广东打工,没有再发作;二儿子一直在广东打工,无任何不适;A村现存活且在当地居住的8例患者发病后到市医院住院,在2~4天内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其中三例控制后回村5天再次发作;现8例患者居住在医院病房中有一月余,未作任何治疗,均未发作。问题7:特殊人群、特殊情境详细情况调查在事件调查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谱系调查问题8.谱系调查如何开展?如何排除遗传性疾病?牲畜发病情况
发病家里近年所饲养的猪、鸡在尚未养大就死亡,所以病家不再养家禽家畜,相邻的其他农户均养有猪、鸡、鸭等,当地对家禽家畜均为放养。村里的猪、鸡近年常出现不明原因死亡,病猪死亡前表现为呕吐、狂躁、抽搐、口出血等表现,此现象病家和其他村民家均有发生。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曾经考虑病牲畜为“巴氏杆菌病”。病死的生畜多为农户自家及亲戚、邻居分食或在集市上出售,首例发病者为在进食不明原因死亡的狗肉后发病。问题9.牲畜发病情况对病因判断的意思?食用病牲畜后迅速发病在病因判定中的意义?临床资料应用
患者多为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抽搐、两眼上视、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抽搐持续3~5分钟不等,能自然缓解,清醒后对发病情况无记忆;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直接出现抽搐;部分患者呈癫痫持续状态很快死亡。发作后部分患者体温升至38℃左右。有近半数的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轻到中度增高。20例中19例脑脊液基本正常。有9例患者作脑电图检查,1例为重度改变,其他均为轻中度改变。有4例患者进行了脑CT检查,3例正常。6例病人血清弓形体抗体及钩体凝溶实验结果均为阴性。问题10.临床表现对判定病因中的重要作用?病理共有四例患者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显示除一例发现肺组织有间质性改变外其余大体观均未发现异常。问题11.病理解剖在病因判定中的作用?如何应用病理解剖结果?问题12.特征性表现结果在病因判定中的重要性?四个发病现场均以农业生产为主,无乡镇企业,周围无化工企业,除农业生产以外,农户进行一些农产品粗加工、采石等劳动。生产资料及农药的采购多以生产小队或家庭为单位进行。问题13.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在病因查找中的重要性?食物
农户所食用的粮食及蔬菜多为自家生产;食用油、盐、酱油及其它调味品到附近集市购买,有时也在送上门的游商处购买;肉均在村中肉铺购买。病家所食物品与其他农户无明显区别。问题14.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和食物来源调查在查找病因的重要性?农药使用情况当地农户常用的农药有杀虫剂甲胺磷、呋喃丹、乐果、代森胺等,灭鼠药有磷化锌及其它各种成份不详的鼠药。农药一般储存在住房的一角,有些户的农药和粮食储存容器无明显分界,有一农户竟将鼠药放于食品柜的最上层。灭虫药多到农资公司购买,灭鼠药由各户自行到集市购买,所买灭鼠药多仅有商品名,标名成份。问题15.化学品接触情况调查对提供线索中的作用?特殊习惯部分患家有进食霉变白薯干的历史。当地农户均无保存药物的习惯,有病到附近的乡村医生处看病就医,病家均无保存药物。问题16.发病人群的特殊习惯或嗜好对查找病因的作用?初步判断(假说)此疫情为家庭生活环境中某一致病因素所致。致病物经饮食进入体内引起人体发病。致病物为一种化学物,首先考虑为农药,但不排除霉菌毒素。问题16.初步病因假说提出的时机?如何通过现场、临床等资料提出并因假说?紧急控制措施加强农药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管理。不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牲畜。不食用变色、有异味、变质食品。对发病24小时以内的病人均要给予催吐、彻底洗胃、导泄治疗。在严密观察下可试用鼠药解毒剂治疗。加强对症治疗。对死亡病例要争取尸检,并取样化验。问题17.如何根据调查得到的线索,提出下一步工作规划?病因假说提出后,什么时机、以什么形式提出控制措施?及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明确病因、控制事态发展的作用?毒物鉴定检测将现场的环境样品和患者的尸检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胃内容物中毒鼠强浓度47.1g/g,肝组织中毒鼠强浓度10.6g/g;鼠药中检出毒鼠强浓度110.8g/g。尸检样品及鼠药中未检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及其它当地常用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乐果等)。问题18.病因确定中,实验室毒物鉴定检测的重要性?如何看实验室结果?动物毒性试验
用当地使用的灭鼠剂,经检测为毒鼠强动物的反应LD50:96ug/kg问题19.动物毒性实验在现场处理使用的方式?动物实验在病因判定中的作用?干预
根据对病因的判定,调查组提出了如下控制措施:加强鼠药管理和安全使用知识的教育,对曾有此类患者出现的家庭,停止食用所有家中现存食物(包括粮食、蔬菜、调味品、零食等),不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牲畜,以及对发病患者按毒鼠强中毒治疗。问题20.现场干预措施对疾病控制中的作用?现场干预结果对确定病因中的作用?治疗方案对发病24小时以内的病人均要给予催吐、洗胃、导泄。止痉:及时应用苯巴比妥钠、安定等控制抽搐;对难以控制的抽搐可试用其它止痉疗法。应用脱水剂控制脑水肿。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呼吸循环衰竭。现场干预效果问题21.治疗方案如何确定?如何评价干预效果?结论此事件为毒鼠强所引起的一起群发中毒事件判断依据:1.四个现场患者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与文献报导的毒鼠强中毒相吻合。2.现场调查显示此疫情为化学物质中毒可能性大。3.当地农户所能接触到的化学物质主要为农药,接触其它有毒化学物质的机会极小。……问题22.不明原因疾病病因确定的步骤?如何确定病因?第三节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2大考点书法大家启功自传赏析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偏‘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起臭。【赏析】寓幽默于“三字经”,名利淡薄,人生洒脱,真乃大师心态。1.实用类文本都有其鲜明的文体特征,传记的文体特征体现为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传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物表现的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2.在实际考查中,对传记中段落作用、细节描写、人物陪衬以及环境描写设题较多,对于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也常有涉及。3.考生复习时要善于借鉴小说和散文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抓住传记的主旨、构思以及语言特征来解答问题。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考点一分析文体特征从哪些方面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一、选材方面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
突出的人物。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
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
较强的说服力。3.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知能构建]二、组材方面1.从时序角度思考。通过抓时间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
把握人物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演变过程。2.从详略方面思考。组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
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
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
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三、句段作用和标题效果类别作用或效果开头段内容: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表明情感。结构: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与下文某处文字呼应,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与结尾呼应。中间段内容:如果比较短,它的作用一般是总结上文,照应下文;如果比较长,它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结构:过渡,承上启下,为下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结尾段内容: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启发思考。结构: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标题①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表现了传主的精神或品质。④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的情感。⑤运用修辞,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四、语言特色角度分析鉴赏传记的类别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语意和句式句子中的关键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等,整句与散句、推测与肯定、议论与抒情、祈使与反问等特殊句式,往往有着不同一般的表现力。这些都是分析语言的切入点。修辞的角度修辞一般是用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抓住修辞特点,就能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加以体味。语言风格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朴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复等。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即学即练]朱东润自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相关链接】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语言特色。解答时,要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文体特征、内容的侧重点、内容表达的特征。本文作为一篇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偏重学术经历,介绍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将自己的生平与学术结合起来,尤其是为张居正写传原因的解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己家庭的情况,更是呈现出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在行文方面,语言平易自然,穿插“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我写谁呢?”等口语,语言平白如话,就像面对面闲谈一样。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1.一般和具体结合我们在对文本的一般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富有个性的“具体”的特征。[思维建模]分析文体特征2要领2.注意效果解读
分析文体特征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而必须懂得去对它们做“效果”分析。对“效果”的分析不外乎从这样的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这个方面去考虑,看他采用这样的方式会给他的表达带来怎样的好处;二是从阅读者这个方面考虑,看他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咀嚼经典高考题目提升审题答题技能高考曾经这样考品答案,悟技巧,不丢分1.(2014·辽宁卷)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侯仁之:城市的知音》)①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②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④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做铺垫。(答出1点给1分,2点给3分,3点给5分,4点给6分)2.(2013·福建卷)文章已有“《梦里京华》”一例,为何还要例举“委曲求全”?请简要分析。(4分)(《那一种遥远的幽默》)①增强说服力,进一步突出王文显剧作别有一番幽默,肯定他喜剧创作的能力和影响。②引出下文对王文显任代理校长时行事风格的叙写,形成对比,以突出王文显治校的持重务实,一丝不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2012·新课标全国卷)12(1)选项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谢希德的诚与真》)本选项考查对文体特征的理解,涉及文章的选材、文本的主要内容与主题等内容。(正确选项,3分)因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达技巧比较接近于小说和散文,可以说文学类文本的表现手法都与传记相通。由于传记的文体特征,需要格外注意其他人物对传主的映衬、细节描写、引用和议论等方面。考点二分析表现手法3题型(一)叙述1.顺叙的作用(效果):思路清晰,结构条理。2.倒叙的作用(效果)[知能构建](1)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2)强调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放到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3)表达了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关系)。(4)深化了主旨(与主旨的关系)。(5)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3.插叙的作用(效果)(1)内容上:①(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话,或是传主自己的话、书信等)突出了传记的真实性,使文章内容更充实。②深化了文章主题。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④(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话等就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了传主的……⑤(如果插叙的语段拿传主和其他人对比)通过对比,衬托出了传主的……(2)结构上:①避免了结构的平铺直叙,使行文起伏多变,使结构更加紧凑集中。②对……做了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二)描写(主要是细节描写)1.描写的三种作用(1)让传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传主形象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只表现其伟大的一面,而不展现其普通的一面,人物就不能立体化。
(2)让人物真实可信。要把人物写好,就要写其普通的一面,因为读者是普通的公民,他愿意接受伟人身上普通的一面。这样的人物会让读者觉得真实亲切,易于接受。(3)符合读者心理需要。对于大人物诸如政治家、艺术家、影视明星等,读者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一些他们在本行业内的成就、事迹。对于传记作品,读者更渴望了解一些花絮。因此,一些细节正能解决这一问题。2.两种答题方式(1)如果是写人物的细节,可以这样:①思维趋向:写人物的细节=细节内容+独特形象+表现主题+读者心理。②答题方式:通过描写……细节,……刻画出一个……形象,突出……(主题思想),给读者……感受。(2)如果是场面细节,可以这样:①思维趋向:场面细节=细节内容+读者感受+表现主题。②答题方式:通过对……的描写,传神地写出在场人……的心情,烘托了……的现场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真实性和感染力都很强。真实地反映了……表达了……的情感倾向。(三)议论的作用1.内容上: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评论性文字既是对
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2.结构上:①用在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
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②用在文章
的结尾,一般是为了加深对所写人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
题思想,凸显所写人物的品格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③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
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1.从侧面表现传主通过写与传主相关的人、事、物,从侧面表现传主的道德性格、特点、品性等。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可以塑造丰满的传主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2.内容和情节的需要不交代其他相关的人、事、物,内容情节就不完整,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传主。只有把传主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他的行为、性格才显现其合理性。这样写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内涵,增强文章文化底蕴等。3.由点及面,深化主题作者要揭示某种社会道理或者一个大的群体,比如整个民族的某种品质,光凭传主一个人无法全面地展现,就必须拓展,传主再加上其他的人、事、物,点面结合,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4.增强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等等。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传记中,引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引用内容引用效果直接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以及传主的话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烘托传主的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即学即练]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注】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2.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结合文章第③⑤⑥段进行分析,写梁思成主要是从侧面表现朱启钤,让读者对传主有一个全面的、立体的了解。答案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所选事例及分析: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3.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文章两次提到大雨分别在第①段和最后一段。应注意从内容、结构和表现人物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开篇写雨是为了引出人物,结尾写雨是为了营造落寞氛围,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有力地表现了传主。答案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②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的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两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思维建模]分析传记表现手法及作用4角度1.传主角度: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的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2.文本角度: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文化底蕴。3.结构角度:照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映衬,总结上文,深化主旨,彰显品格。4.读者角度: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传记的阅读价值。答题模板:特点+作用①+作用②+作用③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咀嚼经典高考题目提升审题答题技能高考曾经这样考品答案,悟技巧,不丢分1.(2013·福建卷)13题D项: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王文显旧居周边的环境与情景,营造了肃杀悲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王文显的深切怀念与沉痛哀悼。(×)(《那一种遥远的幽默》)本选项考查传记中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文中的描写意在表现王文显当年的住处如今已发生巨大变化,并非“肃杀悲凉”,表达的情感是“深切怀念”而非“沉痛哀悼”。(错误选项,2分)2.(2011·广东卷)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梁宗岱先生》)(1)夸张手法。(1分)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强健的体格。(1分)(2)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擅长且喜欢辩论,辩论的技巧出众,辩论时激情洋溢的性格特点。(1分)3.(2011·湖北卷)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6分)(《才子赵树理》)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赵树理在一个寻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从,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显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意趣横生。这个细节描写体现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每点3分)一、品悟经典课文:《贝多芬:握住命运的咽喉》以本为本,知能迁移——从教材中寻求解题突破[经典聚焦]手法运用作用及效果精雕细刻肖像烘托传主个性,为写命运做铺垫。大量的内心独白细腻地展示传主内心情感,直接体现人物精神,使文章具有真实感。引用传主书信直接展示传主精神,增强感染力。他人的话从侧面突出传主性格,使作者的评述更加客观全面、真实可信。对比以传主一生的种种不幸突出其性格的坚忍执着。以与歌德交往相处不和谐突出传主倔强的个性。叙述中插入议论抒情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化作品的主题,使作品更加真实深刻、更具表现力。细节描写:陌生的手替他阖上眼睛暗示不认识他的人也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二、重温经典手法1.本文是一篇由传主本人口述的自传,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本文语言朴实,用词巧妙,富有特色。作为党的领袖和政治家,毛泽东在叙述经历的过程中,把革命斗争中一些常用的政治术语融入家庭琐事的描述当中,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而幽默。如:①“我的不满增加起来了,辩证的斗争在我们的家庭中不断地发展着。”反映了毛泽东的叛逆精神,而且体现了他反抗意识的不断提高。②“在这个情形之下,双方互相提出要求,以期停止‘内战’……”“内战”通常指国内各军阀之间的战争。这件事体现了毛泽东在反抗父亲时已经开始采取一定的策略,与父亲交换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获取胜利。这种策略性的反抗也反映在毛泽东后来的革命斗争中。2.本文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事件更真实可信;自传贴近人物心灵,字里行间流露着自然、亲切与真实,传主在回忆中叙述饱含情感,易打动人,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语言个性色彩更浓厚,所叙事情多含自谦意味。3.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多,试找出两三例与传主逃学有关的细节描写,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逃学的细节:①关于小孩子打架的细节;②关于爬山、翻筋斗的细节;③关于划船的细节;④关于下河洗澡的细节;⑤关于赶场集的细节。(2)这些细节描写,把传主逃学中所经历的人和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使读者在“饱览”了如此丰富多彩而又新鲜的生活的同时,可以深刻地领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对作者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到“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4.作者为什么从杨振宁获诺贝尔奖及其在颁奖仪式上的演讲写起?《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一上来就抓住读者要急于了解杨振宁何以会获此大奖的心理;②通过演讲的内容透出杨振宁的自豪,点出了杨振宁获奖的原因;③紧紧扣住题目“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训练提升]不朽的贝多芬罗曼·罗兰①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②贝多芬!多少人颂赞他艺术上的伟大。但,贝多芬远不只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他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这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③贝多芬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他在《致不朽的爱》一信中有言:“当我有所克服的时候,我总是快乐的。”《致韦格勒》一信中又说:“我愿把生命活上千百次……我非生来过恬静的日子的。”他还分赠我们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他仿佛在和大自然不息的沟通之下,竟感染了自然的深邃的力。申德勒说:“贝多芬教了我大自然的学问,在这方面的研究,他给我的指导和在音乐方面没有分别。使他陶醉的并非自然的律令,而是自然的基本威力。”格里尔巴策对贝多芬钦佩之中含有惧意,在提及他时说:“他所到达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犷野与古怪的元素混合为一。”舒曼提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贝多芬的密友申德勒赞叹:“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④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目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水气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两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合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⑤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系拿破仑1805年12月大获胜利之地)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的那句豪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选自《贝多芬传》,傅雷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1.文章开篇写了贝多芬去世时天气的恶劣和“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这一细节,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描写贝多芬去世时天气恶劣,象征贝多芬一生遭受的苦难(或:渲染沉痛悲伤的氛围)。②暗示贝多芬不认识的人也对他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2.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引用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②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性格。③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BYFAITHIMEANAVISIONOFGOODONECHERISHESANDTHEENTHUSIASMTHATPUSHESONETOSEEKITSFULFILLMENTREGARDLESSOFOBSTACLES.BYFAITHIBYFAITH谢谢观看/欢迎下载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renoceptoragonists)*又称为:拟肾上腺素药(adrenomimeticdrugs)拟交感胺类药物(sympathomimeticamines)一、构效关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为-苯乙胺,-苯乙胺由三部分组成:苯环、碳链、氨基。2023/7/231.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属儿茶酚胺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2.非儿茶酚胺属非儿茶酚胺的药物有:间羟胺、麻黄碱、甲氧明、苯肾上腺素(新福林)。1222023/7/233.儿茶酚胺的结构与药物作用强、弱及时间长、短有关。儿茶酚胺药物作用强,维持时间短,易被COMT灭活;非儿茶酚胺药物作用弱,维持时间长,不易被COMT灭活。COMT: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4.碳原子上的氢被-CH3取代后,不被MAO灭活,作用时间长,易被神经末梢摄取,并促进递质释放。如间羟胺、麻黄碱。MAO:单胺氧化酶1232023/7/235.胺基上的氢被不同基团取代后,药物对、受体选择性产生改变。如H原子被-CH3取代后,为肾上腺素,对1受体有活性。H原子被异丙基取代后,为异丙肾上腺素,对1、2受体有活性,对受体无活性。124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受体激动药受体激动药2023/7/23二、分类1252023/7/23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norepinephrine,NE)[体内过程]本品口服不吸收,在碱性肠液中易破坏;不宜皮下及肌肉注射;也不宜静脉注射,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262023/7/23[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对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1受体激动作用较弱对2受体无作用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1272023/7/231.血管激动血管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强度顺序:皮肤、粘膜血管肾脏血管脑、肝、肠系膜血管骨骼肌血管1282023/7/23冠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1)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加,腺苷具有很强的冠状血管舒张作用。这是由于心脏兴奋后,代谢加速,局部组织O2分压降低,心肌细胞内的ATP分解成ADP和AMP5`-核苷酸酶腺苷。(2)血压升高,提高了冠脉灌注压力。(3)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1292023/7/232.心脏激动心脏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引起心率失常。3.血压小剂量NA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血管收缩不明显,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变大。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1302023/7/23[临床应用]1.休克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如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3.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急性肾功能衰竭1312023/7/23
间羟胺
(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为人工合成品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于1受体和1受体。1受体作用较弱。2.间羟胺可被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进入囊泡,置换囊泡中的NA,促进NA释放。1322023/7/23作用特点:1.间羟胺收缩血管作用及升高血压作用比NA弱,因不被MAO灭活,故升压作用持久。为NA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的早期。2.1受体兴奋作用较弱,不引起心率失常。3.本品化学性质稳定,因收缩血管作用较弱,可肌注,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1332023/7/234.对肾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5.快速耐受性,因囊泡内NA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效应也逐渐减弱。1342023/7/23
去氧肾上腺素
(苯氧肾上腺素,新福林)(Phenylephrine,neosynephrine)
甲氧明(methoxamine)作用机制与间羟胺相似,不易被MAO灭活,与NA比较,升血压作用弱而持久,可用于抗休克治疗。静脉点滴、肌注均可。肾血管收缩及肾血流量减少比NA更明显1352023/7/23[临床应用]1.防治腰麻、硬膜外麻及全身麻醉的低血压。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升压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心率减慢。3.扩瞳,为快速短效扩瞳药,常用于眼底检查。兴奋瞳孔开大肌的1受体,使瞳孔扩大。比阿托品作用弱,不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136
肾上腺素
(adrenaline,AD;epinephrine)肾上腺髓质:Ad85%,NA15%NA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AD药用AD为肾上腺髓质提取或人工合成品2023/7/23、受体受体激动药1372023/7/23[体内过程]AD口服吸收很少,口服后在碱性肠液、肠粘膜及肝内破坏。皮下注射吸收较慢,维持1h;肌肉注射吸收较快,维持10~30min。0.25~0.5mg/次,皮下注射极量1mg/次。心内注射:0.25~0.5mg/次,生理盐水稀释10倍。静脉注射或滴注:0.5~1mg/次1382023/7/23[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激动1受体和1、2受体,对受体激动作用强度相等。1.心脏激动1受体,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剂量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1392023/7/232.血管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肠系膜、肾血管收缩。激动2受体:骨骼肌和肝血管扩张。激动2受体冠状血管扩张腺苷作用血压升高,提高灌注压1402023/7/233.血压小剂量AD:收缩压升高: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变大:这是因为骨骼肌血管扩张,抵消或超过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大剂量AD:收缩压、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这是因为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超过骨骼肌血管扩张。
1412023/7/234.支气管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激动支气管平滑肌1受体,粘膜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消除粘膜水肿。5.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1受体)。6.血糖升高:激动、
受体,促进糖原分解;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胰岛释放。1422023/7/23[临床应用]1.心脏聚停心室内注射(三联针:NA+AD+ISO)2.过敏性休克:AD首选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粘膜水肿,过敏介质释放,呼吸困难。AD:激动激动1、1受体,血压升高。激动激动2受体,支气管扩张,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呼吸困难改善。1432023/7/233.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与局麻药配伍目的:收缩血管,减少局麻药吸收,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局麻药中AD的浓度为1:25000(一次用量不超过0.3mg)。1442023/7/23[不良反应]心悸、烦躁、头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及甲亢患者。1452023/7/23
麻黄碱(ephedrine)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已人工合成。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激动1、2、1、2受体。2.间接作用: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1462023/7/23作用特点(与Ad比较):1.化学性质稳定,口服有效。2.对心脏、血管、血压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弱、慢、持久(维持3~6h)。3.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明显,表现为精神兴奋,不安和失眠。4.快速耐受性,与受体饱和及递质耗竭有关。1472023/7/23[临床应用]1.防治轻度支气管哮喘,对重症急性发作明显无效。2.消除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0.5~1%溶液滴鼻。3.防治低血压状态4.缓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1482023/7/23
多巴胺(dopamine,DA)DA为NA的前体物,药用为人工合成品。[体内过程]1.DA口服易在肠和肝中破坏,口服无效。2.静脉滴注给药,在体内易被MAO和COMT所灭活,作用时间短。3.DA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外周给药无中枢作用。1492023/7/23[药理作用]:与计量有关作用机制:激动1、1及DA受体1.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其作用比NA弱,也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激动1受体,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较小,与AD、ISO比不引起心率失常。1502023/7/233.激动DA受体(1)肾、肠系膜及冠状血管扩张,由于DA激动D1受体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而引起血管扩张。肾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增加,尿量增加,肾功能改善。(2)激动肾小管D1受体,排Na+利尿。1512023/7/23[临床应用]1.治疗各种休克,是理想的抗休克药。因作用时间短,需静脉连续滴注给药,开始滴注速度为2~5ug/kg/min。用药前必需补足血容量。2.可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心功能不全。152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药用为人工合成品[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无效,口服后在肠粘膜与硫酸基结合而失活。2.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3.舌下给药,舌下静脉丛吸收。2023/7/23受体受体激动药1532023/7/234.静脉滴注给药,因不被MAO所代谢,作用时间较长。[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激动激动受体,对1、2受体无选择性,强度相等;对受体无作用。1.心脏激动1受体,其作用比NA、AD强。1542023/7/232.血管激动骨骼肌血管2受体,血管扩张;冠状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3.血压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骨骼肌血管,舒张压下降,总体反应为血压下降。4.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支气管舒张;抑制过敏介质释放。1552023/7/23[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舌下或气雾给药。2.房室传导阻滞,治疗2、3度房室传导阻滞,舌下或静脉滴注给药。3.心脏聚停,比AD作用强,心室内注射。4.感染性休克,应补足血容易。1562023/7/23[不良反应]1.心悸、头晕。2.心律失常,严重时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ISO9000质量认证咨询与质量改进项目合同
- 二零二五年旅游度假村员工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八份企业咨询服务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在线支付安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黄金现货市场数据信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海运货运环境保护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黄沙资源开采、销售及环保责任合同
- 2025年度食品包装运输质量监管与追溯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电缆供应合同
- 二零二五年酒店综合体开发抵押担保合同样本
- YS/T 442-2001有色金属工业测量设置A、B、C分类管理规范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20492-2006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
- 信锐渠道初级认证试题
- CRUISE培训教学讲解课件
- 《工程化学》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考试题库(真题整理)
- 光器件基础知识培训
- 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PPT课件
- 金蝶kis专业版操作手册
-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专项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