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讲义6课件_第1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6课件_第2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6课件_第3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6课件_第4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6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知觉、归因与印象管理认识人的行为原因,先必须了解人的认识过程。第一节知觉与社会知觉认识过程:外界刺激——感觉——知觉——记忆——表象——分析——思考一、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的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二者关系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感觉和知觉的内在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之上产生的。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社会知觉类型:1.对他人的知觉。2.人际知觉。3.自我知觉。4.角色知觉。5.因果知觉。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主观因素客观特征情境因素1.知觉者的主观因素(1)兴趣和爱好。(2)需要和动机。(3)知识和经验。(4)个性特征。个人的价值观、对未来的预期、身体状况、自身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对象的客观特征知觉一般遵循如下原则来认识事物:(1)接近律(2)相似律(3)闭锁律(4)连续律3.知觉的情境因素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感受:(1)适应(2)对比(3)敏感化(4)感受性降低错觉四、社会知觉过程中常见的偏差(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二)近因效应:最后或最近印象效应(三)晕轮效应:以点概面效应或聚光灯效应(四)自我投射效应:以己度人效应(五)定型效应:刻板印象效应(六)过宽、过严和居中趋势(导致难以正确评价)(七)对比效应:与最近接触到的人或事相对比。第二节归因要搞好管理,首先就要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恰当的分析。一、归因与归因理论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理论也被称为“认知理论”。归因理论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海德.韦纳等也做出重大贡献。提出时间:1958年(一)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1)因果关系,包括内因和外因。(2)社会推论问题。(3)期望与预测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二)四种归因:一是个人努力的程度二是个人能力的大小三是任务难度的大小四是运气与机会的好坏。(三)归因对行为的影响:(1)把失败归于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2)把失败归因于相对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3)假如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一般不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同时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和持续性行为。(4)假如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外因,则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努力程度和持续性行为。(四)归因理论的实践意义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重视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地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二、归因的维度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一)控制点

包括内因与外因。内控者外控者对控制源来源认识各不相同。韦纳归因模型:能力和努力两项属于内控(内归因),任务难度和运气则属于外控(外归因)。(二)稳定性

能力和任务难度两项比较稳定,其他各项则不稳定。应尽可能地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于不稳定性因素。(三)可控性根据可控性难度,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都是个人无能为力的。三、归因原则

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个体归因时往往遵从以下原则:(一)不变性原则

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二)折扣原则(凯利)

当一种结果是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因此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三)协变原则即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发生,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出现的条件。一般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归因: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以及背景维度。因此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作三维理论。个体归因需要的信息:根据归因理论,个体归因需要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2.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3.一致性信息

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四、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的影响。(二)自我价值保护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成功对其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第三节印象管理一、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是指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二、印象管理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二、进行印象建构。(一)印象管理的动机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指人们想操纵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愿程度。个体印象管理的动机水平决定因素:(1)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2)目标的价值。(3)理想、期望与现实的差异。(二)印象建构

1、概念印象建构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并决定如何去做的过程。印象建构包含两个过程:(1)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2)决定如何去做。2、影响选择传达的印象类型的因素:(1)自我概念;(2)期望或不期望的同一性形象;(3)角色限制;(4)目标价值;(5)现有社会形象。3、如何传达印象高度自我监控的人往往更有可能获得提升,也更有可能流动。三、印象管理的策略在组织中,人们最常使的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两种:1、降级防御策略。(1)解释(2)道歉(3)置身事外2.促进提升策略(1)争取名分(2)宣扬(3)揭示困难(4)联合应该在何时使用何种策略,这取决于个体所面对的情境(如是招聘面试,还是绩效评估,还是提升或培训等)。四、第一印象及其管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叫做第一印象。(一)第一印象的特征1.表面性2.片面性3.类化4.归因(二)第一印象的信息来源直接资料指双方见面时对方的外表与才华。

间接资料指关于对方的背景资料的介绍。研究表明,由于所给的间接资料不同,人们对他的评价就有所不同,形成的第一印象也不同。(三)第一印象的作用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叫做首因效应,也就是先入为主的作用,它影响着以后的交往。管理者要尽可能地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看待别人时要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foundationofsuccessliesingoodhabits42谢谢聆听·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