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江流域综合规划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简要稿)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流域概况(1)1.1自然概况(1)1.2经济社会概况(3)第二章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4)2.1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4)2.2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6)2.3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7)第三章总体规划(9)3.1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9)3.2规划范围与任务(9)3.3规划目标(10)3.4规划控制指标(10)3.5规划总体布局(11)第四章防洪减灾规划(14)第五章水资源供给与保障规划(19)5.1水资源评价(19)5.2水资源配置(19)5.3供水规划(21)5.4灌溉规划(23)第六章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24)6.1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24)6.2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25)6.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26)6.4水土保持规划(28)第七章水力发电与航运规划(29)7.1水力发电规划(29)7.2航运规划(32)第八章流域综合管理规划(34)8.1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34)8.2流域水行政事务管理(34)8.3管理能力建设(37)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39)9.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目标(39)9.2规划方案分析(39)9.3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0)9.4环境保护措施(42)9.5评价结论与建议(43)第十章规划实施(45)10.1近期实施安排(45)10.2保障措施(48)10.3规划效益分析(48)10.4今后工作意见(48)第一章流域概况1.1自然概况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西江、北江、东江汇入珠江三角洲后,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形成“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特点。流域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km2,其中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km2。珠江流域的主流为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的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4省(自治区),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思贤滘与北江汇合后流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及贺江等;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涉及湖南、江西和广东3省,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与西江汇合后流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主要支流有武水、连江、绥江等;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桠髻钵山,由北向南流入广东,至东莞市石龙镇汇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主要支流有新丰江、西枝江等;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水道纵横交错,主要河道近100条,其中入注珠江三角洲的中小河流有流溪河、潭江、增江和深圳河等。珠江流域还有较大的高原湖泊,均位于云南省境内,主要有抚仙湖、阳宗海、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大屯海和长桥海等7个。珠江流域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4℃~22℃,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200mm~20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3381亿m3(地表水资源量)。珠江流域暴雨强度大、次数多、历时长,主要出现在4月~10月。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的时间与暴雨一致,多发生在4月~10月,流域性大洪水主要集中在5月~7月;洪水过程一般历时10d~60d,洪峰历时一般1d~3d。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西江高要站、北江石角站、东江博罗站断面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0.288、0.127、0.104kg/m3珠江河口潮汐属不规则混合半日潮,为弱潮河口,潮差较小。八大口门平均高潮位为0.44m~0.74m,平均低潮位为-0.88m~-0.41m,平均潮差为0.85m~1.62m,最大涨潮差为2.90m~3.41m。21世纪之后,随着用水量的大幅度提高,2002年后连续6年枯季干旱和地形演变的影响,咸潮强度增强,咸界明显上移,危害越来越大,其中以生活用水影响最大。珠江流域北靠南岭,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和东部为低山丘陵盆地,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西部的云贵高原区地势最高。流域内山地、丘陵面积占94.4%,平原面积仅占5.6%,珠江三角洲是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约占流域内平原面积的80%。珠江流域广泛分布着红壤、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黄壤、石灰土等,一般按地带规律分布。森林覆盖率(含疏林)为51.4%。珠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85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2%,在全国7大江河中仅次于长江;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887m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3381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99.9%。流域水量充沛,河流自然落差较大,水力资源较为丰富,理论蕴藏量3969万kW,年发电量3477亿kW·h。单站装机容量0.01万kW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水电站共9473座,总装机容量3837万kW,年发电量1581亿kW·h。流域内经探明的矿物资源有58种,其中矿石储量亿吨以上的有25种,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锰、铁、硫铁矿、钨、铝土、磷、锡等,以及金、铀、钛等珍贵矿藏。流域内河川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名山、秀水、奇峰、异洞等自然风光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漓江的桂林山水、南盘江的路南石林、北盘江的黄果树瀑布群、西江的肇庆七星岩、北江的韶关丹霞山、东江的惠州西湖等,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洪涝灾害是流域内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尤以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甚,滨海区还受台风暴潮的威胁。流域洪水的出现时间与暴雨一致,主要发生在4月~10月,根据形成暴雨洪水的天气系统的差异,可将洪水期分为前汛期(4月~7月底)和后汛期(7月底~10月)。前汛期暴雨多为锋面雨,洪水一般峰高、量大、历时长,流域性洪水及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前汛期。后汛期暴雨多由热带气旋造成,洪水相对集中,来势迅猛,峰高而量相对较小。1.2经济社会概况珠江流域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自治区)46个地(州)市、215个县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中贫困县57个,占26.5%。2008年总人口11723万人(未计港澳,下同),其中云贵、两广、湘赣人口比例分别占17.6、81.1、1.3%;平均人口密度为265人/k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分布极不平衡,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流域城镇化率52.4%,其中广东省城镇化率最高,达72.7%。第二章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2.1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西江水系仍以堤防防洪为主,2006、2007年西江上游的百色和龙滩水库相继发挥防洪效益,但西江大藤峡、柳江洋溪水利枢纽等尚未建设,西江干、支洪水缺乏有效调控手段,防洪工程体系尚不完善,西北江三角洲地区、梧州市、柳州市等重点防洪保护对象的防御能力偏低。东江自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中和80年代初先后建成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水库后,中下游堤库结合的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于20世纪90年代末建成发挥效益,北江中下游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已经形成;北江上游的湾头防洪水库已经建成,乐昌峡防洪水库正在建设,北江上游的堤库结合防洪体系即将形成。自20世纪80年代初选择磨刀门作为珠江河口整治试验工程以来,蕉门、横门等各口门的治理工程已陆续付诸实施,珠江河口的泄洪格局基本成形。目前,流域已建成各类蓄水工程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7.6%。从整体看,流域蓄水工程对天然径流的调蓄控制能力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流域供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96.4%。农业用水量占56%,工业用水量占27%,生活用水量占16%,生态用水量占1%。流域现有耕地面积为12136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84万亩,人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37亩。根据2008年珠江片地表水资源质量年报,流域全年评价河长13886km,其中优于Ⅲ类(含Ⅲ类,下同)水质标准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67.6%,劣于Ⅲ类水质的河长占32.4%。;根据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33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84.9%,劣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15.1%。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包括珠江三角洲和南北盘江,全年期劣于Ⅲ类水质的河长分别占相应水资源二级区评价河长的50.7%和63.2%。高原湖泊除抚仙湖水质较好外,阳宗海、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等4个湖泊的水质均为Ⅴ类~劣Ⅴ类。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省(自治区)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为38.7%、26.7%、21.1%和60%以上;流域内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24处,而利用率则不到1%。据200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6.27万km2,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14.2%,水土流失面积的80%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全流域岩溶面积17.98万km2,目前的石漠化面积达5.21万km2。目前已、正开发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826万kW,年发电量1145亿kW·h,占技术可开发电量的72.4%,占理论蕴藏量的32.9%。珠江水系内河航道初步形成了以西江航运干线(南宁~广州)为主要通道,上连西南水运出海南线(右江)、中线(红水河、南北盘江)、北线(柳黔江)通道,下接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并与左江、桂江、贺江、北江、东江等航道和出海口门航道相连的以Ⅲ级航道为基础的内河航道网。珠江水利委员会是在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东国际河流(不含澜沧江)、粤桂沿海诸河和海南省区域内代表水利部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的流域管理机构。目前,珠江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目前,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减灾体系尚未完善;水情工情变化、气候异常加大了防洪压力;水土流失加重了流域的防洪压力;防洪非工程措施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2)水资源供给与保障能力不足。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流域径流调节能力低;咸潮影响、水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极端天气引发的区域干旱频发。3)水环境形势严峻、局部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形势严峻;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4)水力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流域管理薄弱,难以满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2.2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1985年将珠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8年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策的导向保证了流域经济的稳健发展。1980年~2008年,珠江流域总人口从7105万人增加到11723万人,年均增长率1.80%。期间,流域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全流域城镇人口从1117万人增加到6146万人,城镇化率由原来的15.7%提高到52.4%,其中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980年~2008年,珠江流域GDP从284亿元(当年价)增加到38954亿元(当年价),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率为13.0%,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西部地区,全流域人均GDP增长了18.6倍,GDP占全国的比例由6.4%提高至13.0%。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各省(自治区)之间很不平衡,大体呈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处于东南沿海的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的省份之一,而云南、贵州、广西和江西又远低于全国发展水平。未来二十几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流域国民经济将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流域总人口、城镇化水平、GDP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经济结构也将优化调整。综合分析流域各省(自治区)经济发展趋势,经预测,2020、2030年珠江流域总人口将分别达到12785、13469万人,城镇化率分别为61.25、67.25%;GDP将达60347、113103亿元(2000年可比价,下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8387、52481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分别达到4526、4589万亩。2.3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时期,也是流域东部地区实现现代化,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大,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这些给珠江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防洪保安日显重要;供水安全面临挑战;水资源保护与生环境修复任重道远;流域管理体制、模式、协调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等4个方面。第三章总体规划3.1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的总体目标,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统筹协调流域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科学制定珠江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为建立与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与保障、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和流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规划原则为四个坚持: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与利用;坚持开发与保护统一、强化管理;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3.2规划范围与任务本次规划修编的范围为珠江流域我国境内区域,面积44.21万km2。行政区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自治区)。规划任务:1)西江流域干流宜良以上河段的治理、开发任务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宜良至黄泥河口以发电为主,结合供水;黄泥河口以下以发电为主,结合水资源配置和航运等综合利用。区域的保护任务以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治理、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环境修复为重点。西江干流中段的治理、开发和保护任务以防洪、发电、水资源配置为主,结合航运和灌溉以及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等。西江干流下段的治理、开发与保护任务以防洪治涝、航运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发电、水环境及水资源保护等。2)北江流域的治理、开发与保护任务以防洪、水资源配置、航运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灌溉、供水、城市水景观和水资源保护等。3)东江流域的治理、开发和保护任务以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配置为主,结合发电、航运,兼顾灌溉和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等。4)珠江三角洲的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任务是以防洪(潮)、供水、航运为主,结合水生态修复、灌溉等。3.3规划水平年及规划目标规划水平年:2008年为基准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规划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和保障、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和流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性缺水与中小河流治理等薄弱环节建设,统筹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防治水害的关系,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提高流域管理水平,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4规划控制指标选择干支流主要控制断面非汛期生态流量、断面水质要求作为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的控制指标。规划2030年珠江流域水功能区点源污染物COD、氨氮入河控制量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作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依据。规划至2020年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0%,至2030年实现水功能区全面达标。3.5规划总体布局1)西江流域按照“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的防洪方针,在完成堤防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与已建的龙滩、飞来峡等工程联合运用,构成西北江中下游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郁江老口、柳江洋溪与落久、桂江斧子口与川江、小溶江、黄塘等防洪水库,完善郁江中下游、柳江中下游和桂江中上游的防洪工程体系。实施“润滇工程”、“滋黔工程”,以大、中型水库为重点,规划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在与红河、长江接壤的周边缺水地区实施滇中引水、黔中调水、牛栏江调水等跨流域调水工程,配套改造蒙开个、五化、曲靖等灌区。规划建设大藤峡等骨干水源工程,构建以西江龙滩及大藤峡、北江飞来峡等水库为骨干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建设左江、大藤峡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青狮潭、右江等灌区。流域外的北海等地区考虑自西江长洲水库库区的北流河口取水,跨流域调水入南流江及九洲江,自郁江调水至钦江、大风江。大力开展生态屏障建设、石漠化治理、坡耕地改造,增强蓄水保土能力;修复与保护高原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水电梯级开发,对水环境的干扰较大,需实施水库生态调度,提供鱼类产卵期所需要的流速和水环境;逐步建设辅助过鱼设施,疏通鱼类洄游通道,并使用人工鱼类增殖手段,扭转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下游河段规划实施近自然的河堤建设、管理与维护,保持水域与陆地生态系统过渡的连续性和可渗透性,促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规划以南盘江柴石滩和天生桥一级、红水河龙滩、北盘江光照、右江百色为龙头水库,充分发挥其洪、枯水调节能力强的特点,提高防洪、发电、水资源配置、航运、供水、灌溉及水环境等综合效益;其它主要干支流河段,可结合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径流式梯级开发。西江内河航道布局以西江航运干线、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等国家高等级航道为核心,以左江、南盘江等区域重要航道为基础,以一般航道为补充,并与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相通,逐步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发展相协调,干支相通、通江达海的航道体系。3.6.2北江流域北江流域重点完成乐昌峡防洪水库的建设,配合已建的湾头水库及韶关、乐昌等城市堤防工程的达标建设,完善中上游防洪工程体系;加强源头的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护和水源工程建设。北江中下游的飞来峡水利枢纽、潖江蓄滞洪区、芦苞涌和西南涌作为西北江防洪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为北江下游及西北江三角洲提供防御北江洪水的安全保障;飞来峡水利枢纽配合西江骨干水库调度,保障西北江三角洲枯水期的供水安全。北江干流为地区重要航道,为适应航运发展的需要,可考虑适时扩建干流已建梯级的船闸规模,研究建设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的赣粤、湘桂运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6.3东江流域上游山区,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护和水源工程建设;中游区,调整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等已建水库的功能,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与枯季径流调节能力;下游地区,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调整工业和农业结构,控制水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完成中下游梯级工程建设,保证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自东江调水至深圳和香港及深圳东部供水工程的水量、水质要求;完成西枝江调水至大亚湾、稔平半岛供水工程。东江(河源至石龙)干流河段为区域重要航道,为适应航运发展的需要,在完成中下游梯级工程建设的同时,需相应建设通航设施。3.6.4珠江三角洲西北江三角洲由堤防、西江干流的龙滩水电站和大藤峡水利枢纽以及北江干流的飞来峡水利枢纽构成的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承担。东江三角洲由堤防与东江干流枫树坝及支流新丰江、白盆珠水库构成的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承担。珠江三角洲滨海防潮保护区由滨海防潮堤承担,辅以清、退、拦、导、疏等河道(河口)整治措施。加强西、北江大藤峡、飞来峡等流域骨干水库统一调度、实施东江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三大水库以水资源配置为主要任务的调度方式转变,在此基础上,重点建设珠海、东莞、深圳等城市的江库联网工程,不断完善当地供水体系,扩大调蓄库容,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构筑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以丰补枯、以江补库,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蓄、引、提、调水能力。统筹研究东、西、北三江水资源合理配置,缓解珠江三角洲经济重心和水资源重心东西错位的矛盾,加快珠江三角洲西水东调工程方案论证,研究思贤滘、南华等主要节点控导工程对改善供水条件的作用。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和排污管理,狠抓节水与减污、降耗,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力度;对污染严重的河流(河段),采取削减污染负荷及净化河道等措施,逐步修复水生态环境。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以“三纵”、“三横”、“三线”为建设重点,辅以泥湾门等区域重要航道,以及白沙河、鸡鸦水道等一般航道,构筑较为完善的区域航运网络。珠江三角洲沿海以广州港出海航道、铜鼓航道、高栏进港航道等13条重要航道为骨干,以珠江电厂航道、南北台航道等17条其它深水航道为南北通道,以大铲航道等58条其它中级航道为补充,形成珠江三角洲出海航道网架。第四章防洪减灾规划4.1防洪规划4.1.1防洪区划珠江流域受洪水威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的河谷平原、三角洲及南盘江中上游,防洪区总面积约1.91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3%。珠江下游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滨海、西江、浔江、郁江中下游、柳江下游及红柳黔三江汇合地带、南盘江中上游、桂江中上游和北江中上游地区城市化程度高、人口集中、经济相对发达,防洪(潮)任务繁重,规划将这九个区域列为流域重点防洪(潮)保护区。北江的潖江蓄滞洪区为珠江流域唯一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的蓄滞洪区,是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江流域没有大规模的洪泛区。4.1.2防洪标准近期,使国家重点防洪城市广州市具备防御西、北江1915年型洪水的能力,中心城区防洪、潮堤可防御200年一遇洪潮水位;南宁市达到200年一遇、梧州市及柳州市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珠江三角洲的重点堤防保护区达到100~200年一遇,其它重要堤防保护区达到50~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珠江河口区重点海堤达到50~100年一遇、重要海堤达到20~50年一遇、一般海堤达到10年一遇的防潮标准。流域内一般地级城市达到50~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县级城市达到20~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农田达到10~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远期,进一步加强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完善非工程体系,提高防洪工程体系的调度管理水平及应对超标准洪水的能力。4.1.3防洪工程体系根据流域洪水特性、防洪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及规划确定的防洪目标,规划西、北江中下游、东江中下游、郁江中下游、柳江中下游、桂江中上游、北江中上游共6个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规划南盘江中上游、珠江三角洲滨海共2个依靠堤防的防洪工程体系。4.1.4防洪工程规划1)堤防工程规划江堤总长5679km,保护人口2971万人、耕地937万亩。其中规划1级堤防3宗,总长244km,需继续完成达标建设的堤防1宗,需要加固堤长占12%;2级堤防19宗,总长1199km,需继续完成达标建设的堤防10宗,需要加固堤长占43%;3级堤防63宗,规划总长1774km,需要加固堤长占69%;4~5级堤防103宗,规划总长2462km,需要加固堤长占41%。规划海堤54宗总长1394km,保护人口312万人、耕地241万亩。1级海堤2宗总长47km,需要加固堤长占20%;2级海堤8宗总长486km,需要加固堤长占15%;规划3、4级海堤45宗总长861km,需要加固堤长占35%。2)防洪水库工程西、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防洪水库包括西江龙滩、大藤峡和北江飞来峡水库,防洪库容分别为50亿m3(远景70亿m3)、15亿m3、13.07亿m3。目前,飞来峡和龙滩水库基本建成,大藤峡水库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大藤峡水库淹没面积较大,移民数量较多,社会各界对工程开发任务和综合效益关注度高,应进一步加快前期工作论证。东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防洪水库为已建的枫树坝、新丰江和白盆珠水库,三库总防洪库容40.09亿m3。郁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防洪水库包括已建的百色水库和规划建设的老口水库,防洪库容分别为16.4亿m3、3.6亿m3。柳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防洪水库主要为干流的洋溪水库和支流贝江的落久水库,防洪库容分别为7.8亿m3、2.5亿m3。为进一步提高柳州市的防洪标准留有余地,规划保留古宜河木洞水库的防洪功能。桂江中上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防洪水库包括青狮潭、斧子口、川江、小溶江和黄塘水库,防洪库容分别为0.51亿m3、0.89亿m3、0.42亿m3、0.64亿m3、0.21亿m3。其中,青狮潭水库已建,川江和小溶江水库在建。北江中上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防洪水库为湾头和乐昌峡水库,防洪库容分别为0.77亿m3、2.11亿m3。湾头水库已建成,乐昌峡水库正在建设中。3)蓄滞洪区规划潖江蓄滞洪区工程主要为堤防和分洪、退水设施,规划安全区的堤防标准为50年一遇,其它堤防标准为10~20年一遇。4.2治涝规划4.2.1涝区分布珠江流域的易涝区主要分布在上游南盘江平坝区、郁江及浔江沿岸、西江梧州至三榕峡沿岸、珠江下游三角洲4个地区,南宁、柳州、韶关、河源等城区的内涝问题也较严重。此外,贵州和广西的部分岩溶洼地涝灾频繁。珠江流域有易涝面积915万亩,其中得到初步治理的易涝面积744万亩。4.2.2治涝标准南盘江、郁江、浔江及岩溶洼地易涝区农田,规划排涝标准采用自排10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1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抽排5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3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西江农田易涝区采用10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3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珠江三角洲农田易涝区采用10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菜地1d、稻田2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流域内一般城市的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或10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1d排完且城区不致灾,一般城镇采用10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1d排完且城区不致灾。广州市的规划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1d排完且城区不致灾;南宁、梧州、柳州市自排标准采用50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1d排完且城区不致灾,抽排标准采用雨洪遭遇20年一遇年最大24h设计暴雨1d排完且城区不致灾。4.2.3治涝规划珠江流域规划改建、扩建或新建排涝闸2066座,泵站3753座,装机容量110.77万kW(其中新增排涝装机61.46万kW),新增治理面积96万亩。4.3河湖及河口整治规划规划整治河道长度共214.2km。南盘江干流河段的整治标准为安全下泄30~50年一遇洪水,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按50年一遇行洪标准整治。主要整治措施包括险工险段护岸、河道拓宽、炸滩疏浚、分洪、清淤、清障、设置防冲坎及改造桥闸等。规划整治杞麓湖、异龙湖、阳宗海、星云湖。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河口整治按照河口治导线确定的总体布局进行,整治目标是安全宣泄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对关键分流节点的控导方案初步研究发现,调控思贤滘和天河南华节点分流比能集中西、北江干流枯季径流,使上游来水尽量流经磨刀门水道和沙湾水道出海,提高沿岸水厂的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但短期内对防洪、航运、河道稳定以及改善水环境的效果不太显著。4.4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本次规划纳入集水面积在200~3000km2之间的重点中小河流476条,同时纳入了91条治理需求极为迫切的集水面积在200km2以下的河流,规划河流共计567条,规划项目共1544个,其中县城防洪项目293个,乡镇防洪项目924个,农田防护项目309个,其它防护项目18个。县级城镇的堤防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保护乡镇和农田的堤防防洪标准采用5~10年一遇。4.5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本次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小流域2345条,山洪灾害防治区总面积36.02万km2。威胁县城、大型工矿企业及国(省)道、铁路等交通干线的山洪沟治理工程采用20~50年一遇洪水标准,泥石流沟防治采用20~30年一遇洪水标准;威胁乡镇、村庄和一般农田的山洪沟治理工程和泥石流沟防治采用10~20年一遇洪水标准。谷坊按10年一遇最大24h降水量设计;拦沙坝下游有重要建筑物或其它经济基础设施时,按小型水库进行设计,溢洪道采用20年一遇洪水标准。规划一批山洪灾害防治气象站、雨量监测站点、水文监测站点、泥石流和滑坡监测站点等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制定防灾预案与救灾措施,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常识宣传。第五章水资源供给与保障规划5.1水资源评价珠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85亿m3(含港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381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821亿m3,与地表水资源的不重复计算水量为4亿m3。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河道外可利用量,不含港澳)约795.9亿m3。2008年珠江流域实际供水量为608亿m3(不含港澳,下同),供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河道外用水总量608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338亿m3,工业用水量为167亿m3,生活用水量为99亿m3,生态用水量为4亿m3。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7.9%。人均年用水量为519m3,现状万元GDP(当年价,下同)用水量为156m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为225L/(人·d),农村居民用水指标为120L/(人·d);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0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775m3。珠江流域河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地区水质欠佳。Ⅰ~Ⅲ类水质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67.6%,劣于Ⅲ类水质的河长占32.4%。流域的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水质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水质受到污染。5.2水资源配置5.2.1需水预测1)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预测预测2020、2030年珠江流域总人口将分别达到12785、13469万人,城镇化率61.25、67.25%,GDP分别为60347、113103亿元(2000年可比价,下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8387、52481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分别达到4526、4589万亩。2)河道外需水预测水资源需求预测在用水变化趋势、需水定额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质、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等约束因素,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采用强化节水方案的用水定额,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进行预测。预测2020、2030年50%保证率条件下的珠江流域河道外总需水量分别为637、643亿m3;90%保证率条件下的需水分别为689、692亿m3。香港和澳门的供水与珠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紧密相关。香港2030年需水总量为22.29亿m3;澳门2030年需水总量为1.46亿m3。3)河道内需水预测本次规划选择流域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具有控制性的12个节点,分析计算河道内需水量,其中西江梧州、北江石角和东江博罗站枯水期生态需水分别为1800、250、212m3/s,考虑河口压咸要求的情况下梧州、石角等主要控制站点的下泄流量分别为2100、250m3/s。5.2.2可供水量预测在现有当地工程挖潜配套和合理调配的基础上,流域规划建成大藤峡水利枢纽、牛栏江调水、漓江补水、滇中引水(部分完成)、黔中调水等骨干水源工程,并规划建设一批当地水源工程,2020和2030年流域多年平均可供水量将达到634亿m3和640亿m3。5.2.3供需平衡分析考虑强化节水措施和流域内各规划水平年的供水设施以及流域内外的调水工程,进行供需平衡分析计算,未来珠江流域多年平均缺水量将逐年减少,由基准年的9.50亿m3减少到2020、2030年的3.04、2.97亿m3,缺水率分别为0.48%和0.46%,可认为供需基本平衡。5.2.4水资源配置珠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85亿m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795.9亿m3。经合理配置后,到2030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640亿m3,人均可用水量474m3,万元GDP可用水量57m3,万元工业增加值可用水量34m3,农田灌溉亩均毛用水量664m3。2030年,珠江流域配置河道外多年平均总用水量640亿m3,河道内生态用水量1168亿m3;配置多年平均跨流域调出水量13.95亿m3,调入水量13.13亿m3;配置城镇用水量为271亿m3,农村的多年平均水量为369亿m3,城乡用水结构由基准年的36:64调整为42:58;2030年,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多年平均用水量分别为176.9、346.3、112.4、4.8亿m3,各占总量的27.6、54.0、17.6、0.7%;90%的枯水年份农业用水395.8亿m3。5.3供水规划5.3.1城市供水安全规划珠江流域现有建制市55个,现状总人口2898万人,总供用水量84.26亿m3。预测2030年流域城镇化率将从现状的52.4%提高到67.25%,总人口增加到472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50040亿元,需水总量将达到161亿m3。55个建制市中因为水资源量不足而供水不安全的城市有12个,规划主要通过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或者蓄水供水工程解决供水问题。水质污染严重的城市有12个城市(区),规划主要通过新建水源工程,建设备用水源,进行流域水资源调配等措施解决供水问题。处在河流下游、水量水质容易受上游来水影响的城市主要有7个城市,规划主要通过新建蓄水工程、增加建设备用水源解决供水问题。供水水源单一的城市主要有3个,规划主要通过建设水库型水源及开拓西江水源解决供水问题。以地下水为主,供水水量不足的主要是广西区河池市,规划通过建设水源工程解决供水问题。供水工程规模不足的城市主要有17个,规划通过改扩建或新建水源工程,配套备用水源工程,解决供水问题。广西的梧州市和百色市供水基本安全,规划水平年配套建设城市备用水源。5.3.2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珠江流域乡镇总数为2366个,总人口7120万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2749万人,占总人口的38.6%。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水质不达标人口为1180万人,水量不达标人口1569万人。2013年全面解决规划内2749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初步建立起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供水水质基本上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2030年,将在饮水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用水保证率及用水定额,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5.3.3重点地区抗旱规划规划珠江流域内新建水源工程760座,引提水工程187项,连通工程34项,可新增年供水能力约71.21亿m3,改善供水条件的人数约2296万人,发展及改善灌溉面积约872万亩,正常来水年份能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县城、乡镇和人口较集中并具一定规模的乡村供水保证率基本达到95%,同时提高农业灌溉用水保证率。5.4灌溉规划5.4.1灌区现状珠江流域现有耕地面积12136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84万亩,人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37亩。流域内现有万亩以上灌区464个,其中超过50万亩的大型灌区3个,为云南的曲靖灌区和广西的五化、达开灌区;30~50万亩灌区有13个,5~30万亩灌区110个,1~5万亩小型灌区338个。5.4.2灌溉工程规划规划以现有30万亩以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乐滩、大藤峡、左江、下六甲、莽山等大中型灌区为重点,并通过逐步完成其它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小片灌区,提高流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农业用水效率。加强旱情监测,及时掌握水雨情变化、当地蓄水量及分布、农田土壤墒情等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干旱。规划在2030年完成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对30万亩以上灌区改造在2020年前完成。流域现有30万亩以上灌区共16个,现状灌溉面积477万亩,续建配套后灌溉面积637万亩,共增加160万亩。规划新建30万亩以上灌区共5个,分别为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大藤峡灌区、左江流域治旱工程、下六甲灌区和莽山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89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252万亩。第六章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6.1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6.1.1地表水功能区划本次规划地表水功能区划范围为珠江流域内集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河流以及重要支流。地表水功能区划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和《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中珠江流域部分的成果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原区划成果进行复核与调整。复核调整后的珠江流域水功能一级区438个,长度21317km。其中缓冲区49个,长度2020.1km;保护区78个,长度2384.4km;保留区121个,长度8751.1km;开发利用区190个(水功能二级区393个),长度8161.4km;珠江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和二级区总计641个。6.1.2入河排污总量控制意见珠江流域规划2020年污染物入河限制排污总量COD为103.37万t/a,氨氮为5.50万t/a;2030年污染物入河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墨坩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人员招聘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分成格的漆器餐盘产品供应链分析
- 耳钉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粘度计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5G战略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真空包装机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保险精算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化妆品研究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装煤机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英语期中复习
- 企业生产部组织架构图
- 《质量管理成熟度》ppt课件
- 小儿肠系膜裂孔疝临床病例特点分析
- 开发利用长江岸线审查流程图
- 维修隐患排查表
- 电力工程专业设计工日定额变电工程 220kV(户内)部分
- 五一劳模励志演讲会教育PPT课程课件
- 社保局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自查报告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