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河北省邢台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胡振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曰:“君子(社会管理者)之德风,小人(社会的被管理者)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曰:“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上述观点A.强调因材施教的原则B.强调社会管理者的榜样作用C.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D.体现孔子高尚的道德情操2.下列各项最能体现老子学说的哲学精华是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祸兮,福之所倚,祸之所伏”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D.甲——道、乙——墨、丙-—儒、丁——法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痒.死而后巳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5.西汉董仲舒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对此思想的表述中正确的A.把道家思想变成封建的统治思想B.用严峻刑法进行残酷镇压C.宣扬了“君权神授",神化皇权D.实质是“外儒内法”,巩固皇权专制6.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发生的最主要的变化是 A.坚决排斥了阴刚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7.“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D.与“天人感应”学说针锋相对8.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墨家、儒家C.儒家、道家D.法家、道家9、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儒学经世致用的思想10.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11。“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12.中国古代有伟大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司南、活字印刷C.司南、火药、纸、活字印刷D.纸、司南、活字印刷、火药13.南宋河山破碎、偏安江南,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绘画作品特色是A.吴带当风B.以形写神C.残山剩水D.造型奇特1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A.文人山水画B.民间风情画C.风俗年画D.宫廷画15.被称为“百戏之祖”的剧种是A.宫廷乐舞B.昆曲C.汉调D.京剧16.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经典名剧之一《霸王别姬》中饰演西楚霸王角色的是A.武旦B.老生C.武生D.小生17.据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日报道:“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了一份特殊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胡锦涛主席.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A.《五谷丰登》B.《女史箴图》C.《步辇图》D.《开国大典》18.“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19.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天演论》D.《变法通议》20.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吾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21.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李鸿章C.鲁迅D.胡适2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23.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①魏源②光绪帝③赵三多④陈独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据此判断,当时该学堂A.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B.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C.传播了西学,加快了安徽近代化的进程D.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25.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26.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27。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28.有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D.文革期间红卫兵29.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0.西方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4分)材料二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文化的作用"?(4分)据此,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2分)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32.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1分)图一张旭《古诗四帖》图二颜真卿书法图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图四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图五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2分)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分)(2)图三、图四分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2分)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形成两种画风差异的原因。(2分)(3)依据图五,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1分)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2分)33.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如何能有用呢?——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二: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买卖妇女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三: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是什么?(不要摘抄原文)(2分)(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存在?(1分)胡适和李大钊在材料中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4)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邢台一中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