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急诊科)高频考点题库附带答案_第1页
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急诊科)高频考点题库附带答案_第2页
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急诊科)高频考点题库附带答案_第3页
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急诊科)高频考点题库附带答案_第4页
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急诊科)高频考点题库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急诊科)高频考点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1.眼球运动正确答案:1.检查者置右手示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2.嘱受检者固定头部,双眼注视指尖,眼球随手指方向移动3.检查者作左→左上→左下运动4.检查者做右→右上→右下运动2.浮髌试验正确答案:1.受检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2.用左手拇指及其余手指分别固定于关节上方两侧3.然后用右手示指将髌骨连续向下方按压数次3.面罩吸氧法氧流量6L/min时,氧浓度可达A、60%~80%B、30%~50%C、50%~70%D、80%~90%正确答案:A4.肝触诊(双手触诊法)正确答案:1.受检者取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位于其右饲2.先教会受检者做较深的腹式呼吸2~3次3.检查者左手托住受检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4.在右锁骨中线上,右手掌与肋缘大致平行平放于受检者右侧腹壁上5.自髂前上棘连线水平右腹直肌外缘稍外处,自下而上逐渐向右季肋缘移动6.嘱受检者进行缓慢而自然的腹式呼吸动作7.吸气时触诊的手应随腹壁被动抬起,但不离开腹壁8。呼气时触诊的手在腹壁下陷前提前下压9.每个部位触2~3次,每次移动不超过1cm10.在前正中线上,以上述方法从脐平面开始;自下而上向剑突下触诊5.脊柱及四肢正确答案:(一)脊柱受检者取坐位或立位。1.脊柱弯曲度(1)检查者用右手示指与中指沿脊椎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即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观察脊柱有无侧弯。(2)从侧面观察受检者脊柱有无前凸、后凸。(3)正常人脊柱有4个生理性弯曲,呈“S“状弯曲,即颈椎稍向前凸;胸椎向后凸;腰椎向前凸;骶椎则有较大幅度的后凸。无过度前凸或后凸现象,也无侧弯。脊柱过度后弯称为脊柱后凸。多发生于胸段。小儿脊柱后凸多为佝偻病引起;儿童、青年多为胸椎椎体结核引起;成年人脊柱后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老年人为骨质退行性变。脊柱过度向前弯曲称为脊柱前凸。见于晚期妊娠、大量腹腔积液、腹腔巨大肿瘤、髋关节结核及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脊柱离开后正中线向两侧偏曲称为脊柱侧凸。姿势性侧凸见于儿童发育期坐、立位姿势不良、一侧下肢较短、椎间盘脱出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器质性侧凸,见于佝偻病、慢性胸膜增厚、胸膜粘连及肩部畸形等。2.颈椎活动度(1)嘱受检者低头,尽量使下颏接近胸骨。观察前屈程度。(2)嘱受检者头部尽量向后仰,观察后伸程度。(3)嘱受检者头部向一侧偏屈,即尽量使右耳接近右肩、左耳接近左肩。观察侧弯程度。(4)嘱受检者水平方向,向左、向右转动头部,即使下颏分别尽量接近左、右肩部。观察旋转程度。3.腰椎活动度(1)嘱受检者主动弯腰,双手尽量触及足趾,观察屈腰程度。(2)主动伸腰,尽量后仰,观察后伸程度。(3)固定受检者髋部让其主动向左右双侧弯腰,观察其侧弯程度。(4)固定其髋部两侧,嘱受检者转向左、右两侧,观察其旋转程度。(5)受检者如不能主动完成以上动作,检查者可协助其进行被动运动以判断颈椎、腰椎活动度。(6)正常脊柱有一定的活动范围,颈椎可前屈35°~45°、后伸35°~45°及左右侧弯45°,旋转60°~80°;腰椎在臀部固定时,可前屈75°~90°,后伸30°,左右侧弯各20°~35°,旋转30°;胸椎活动度很小;骶椎几乎不活动。脊柱活动受限,见于软组织损伤,如颈肌肌纤维炎、颈肌韧带劳损、腰肌肌纤维炎或腰肌韧带劳损。骨质增生,如颈椎、腰椎的增生性关节炎。骨质破坏,如脊椎结核或肿瘤、脊椎骨折或脱位及椎间盘突出。4.脊柱压痛与叩击痛(1)压痛:检查者用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自上而下逐个按压每一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正常人脊柱无压痛。(2)叩击痛:①直接叩诊法。用叩诊锤或手指(右手中指)直接叩击各个脊椎棘突,多用于检查胸椎或腰椎。②间接叩击法。受检者取端正的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掌面放在其头顶,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叩击左手背,检查有无叩击痛。③正常人脊柱无叩击痛。脊柱结核、脊椎骨折、椎间盘脱出时,可有压痛、叩击痛。(二)四肢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上肢,从肩至指尖,暴露双下肢。1.形态(1)以视诊和触诊为主,两者互相配合。注意观察软组织的状态、关节有无变形,有无膝内、外翻及足内、外翻,有无肢端肥大、肌肉萎缩,下肢静脉曲张及水肿,有无杵状指(趾)、匙状指、骨折与关节脱位。(2)腕关节变形常见于腱鞘滑膜炎、腱鞘囊肿、腱鞘脂肪纤维瘤等。指关节变形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亦见于老年性骨关节炎,爪形手见于尺神经或正中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脊髓空洞症及麻风等。膝关节变形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膝内、外翻畸形见于佝偻病和大骨节病。足内、外翻畸形多见于先天性畸形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肢端肥大见于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杵状指(趾)多发生于呼吸系统疾病、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营养障碍性疾病,如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胸腔肿瘤、肺脓肿、脓胸;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吸收不良综合征、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等。匙状指多见于缺铁性贫血。肝掌,即手掌鱼际处深部毛细血管扩张所致的深红色红斑,可见于肝硬化、妊娠及风湿性心脏病等。雷诺(Raynaud)现象:手指每遇寒冷或因情绪激动就变为严重苍白,继而发绀后又转红,见于闭塞性脉管炎。2.浮髌试验若膝关节肿胀时应做此试验,以确定有无关节腔积液。嘱受检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1)用左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固定于关节上方两侧,右手的拇指及其余四个手指分别固定于关节下方两侧。(2)然后用右手示指将髌骨连续向后方按压数次,压下时有髌骨与关节面的碰触感,松开时有髌骨浮起感,即为浮髌试验阳性,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三)运动功能嘱受检者主动进行以下运动,如不能完成,则协助其进行被动运动。1.指关节运动嘱受检者伸开双手手指,弯曲近端和远端指间关节呈爪状,然后握拳。正常各指关节可以伸直,屈时可以紧握成拳。2.腕关节运动(1)嘱受检者伸出双手,掌心向下,呈中立位,嘱其手腕尽量主动向手背部上翻做腕关节背伸运动。(2)嘱受检者伸出双手,掌心向下,呈中立位,嘱其手腕尽量主动向下弯曲,做腕关节掌屈运动。正常腕关节伸30°~60°。屈50°~60°。3.肘关节运动嘱受检者尽量主动屈曲肘关节紧靠上臂做屈肘运动,嘱受检者尽量主动伸直双臂做伸肘运动。正常肘关节屈位,握拳屈腕拇指可以触及肩部,伸直为180°。4.肩关节运动嘱受检者肘关节贴在胸前,用手触摸对侧耳朵,说明肩内收正常;手能从颈后摸到对侧耳朵,表明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活动正常;手能从背后摸到或接近对侧肩胛骨下角,说明肩关节内旋、后伸功能正常。5.髋关节运动(1)嘱受检者主动屈膝,尽可能屈向胸部以检查髋关节的屈曲运动。(2)将受检者的膝、髋各屈大约90°,左手按其膝上部位,右手握其小腿下端踝上部位,以膝关节为中心,向外旋转其足,即表现为髋关节的内旋运动,向内旋转其足即.表现为髋关节的外旋运动。(3)正常髋关节屈曲时,股前部可以与腹壁相贴,外旋与内旋各为45°。6.膝关节运动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压住股骨下端;另一手抬起小腿,使膝伸直。以同法检查另一侧。嘱受检者屈膝屈髋,检查者一手固定其大腿下端;另一手推压小腿下段,使屈膝,直至足跟碰到臀部为止。以同法检查另一侧。正常膝关节伸位可达180°,屈时小腿后部可与股后部相贴。7.踝关节运动嘱受检者做主动的背曲和跖曲,做主动内翻(足底朝向人体中线运动)和外翻(足底离开人体中线的运动)运动。正常踝关节背屈约35°,跖曲约45°,内、外翻各约35°。当以上各关节不能达到各自的活动幅度时,为关节运动受限,见于相应部位的骨折、炎症、脱位、肌腱及软组织损伤。6.战地救护五大技术正确答案:(一)通气技术通气障碍的主要表现有:早期伤员出现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出汗,呼吸呈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或伴有肺部哮鸣音。继而病情加重,口唇发绀,吸气时出现三凹征。此时,呼吸呈浅快样改变,随后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以致于测不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出现昏迷,导致死亡。通气障碍发生后应依据气道阻塞的不同原因用相应的方法以恢复呼吸道的通气。1.异物阻塞咽喉部对于发生咽喉部异物阻塞的伤员,首要为清除阻塞的异物,用手指掏出或者用合适的管子迅速吸出堵塞物,清除伤员口鼻内积存的凝血块、分泌物、碎牙片、碎骨片、泥沙等。同时,立即改变体位,采取端坐前倾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以利于咽喉部的引流,以有效清除分泌物,通畅呼吸道,解除通气障碍。对于有下颌骨骨折移位的必须将骨折复位固定,将舌向前拉,对昏迷的病人应将舌外拉并固定,以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2.血肿、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1)鼻腔插入鼻咽通气导管通气。(2)环甲膜粗针头穿刺通气:病情紧急的可用14~15号粗针头由环甲膜穿刺插入气管内,仍觉通气不足时可同时插入多个粗针头,随后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3)紧急环甲膜切开术:因通气障碍而濒死的病人可行此术,即用尖刀迅速切开皮肤和环甲膜,达到通气目的。病情缓解后再做常规气管切开。(4)紧急气管切开术:仅在非常紧急的情况可以使用,即使用当前可以使用的物品切开气管,维持暂时的通气。具备条件时及时更换正规套管。(5)快速气管切开术:采用快速气管切开器完成手术。为了伤员的安全运送,防止途中发生意外,也可选择性地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术。3.呼吸道误吸及时吸出误吸的血液、涎液及呕吐物,尤其对昏迷、休克的误吸者应迅速做气管切开。对于昏迷病人,有条件时应留置胃管,吸出胃内容物。4.呼吸道烧伤水肿应迅速做气管切开,通过气管套管迅速吸出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5.质量要求(1)掌握通气障碍的表现。(2)对异物阻塞的伤员首先应解除呼吸道的阻塞。(3)熟悉紧急通气术及气管切开术。(4)熟悉几种通气障碍的紧急处理方法。(二)止血技术肢体大血管破裂或其他原因的大出血,在短时间内将危及伤员生命,或者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及时、正确地止血将有效地减少火线伤亡,主要止血方法由以下几种。1.指压止血法主要是用手指压住搏动性出血伤口近侧的动脉,将动脉压在深部的骨骼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时间内控制动脉血流,但因四肢动脉侧支循环较为丰富,指压效果有限,而且无法持久,故随即应采用其他的止血方法。2.压迫包扎止血法一般中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损伤出血可用这种方法止血,将急救包打开后将敷料敷盖在伤口上,用三角巾折叠呈带状或用绷带加压包扎。为火线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无急救包时也可以用清洁的布类织物适当地包扎。敷料要垫厚,血管表浅的部位,也应有敷料的保护,以免绷带加压包扎造成“止血带“效应。包扎压力适当、均匀,包扎范围要大,以保证肢体远侧浅动脉正常搏动为原则,同时应该抬高伤肢,避免静脉回流受阻增加伤口出血现象。3.填塞止血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型敷料加压包扎。用法比较局限,仅限于腋窝、肩部、大腿根部、臀部等用加压包扎难以止血的部位使用。4.屈曲关节止血法多在肘或膝关节以下出血,并且证实无骨关节损伤时才能采用此法,在肘窝或腘窝处垫绷带卷或者棉垫,将肘或膝关节尽可能屈曲固定,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借衬垫压迫动脉达到止血的目的。5.简易绑扎止血法(1)勒紧止血法:在四肢伤口上部用绷带或带状布条或三角巾折叠成带状,勒紧伤肢,第一道为衬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适当勒紧止血。(2)绞棒止血法:紧急情况没有止血带可用三角巾、绷带、纱布条等便捷材料折叠成带状缠绕肢体一圈,两端拉紧打结,绞棒插在圈内并向上提起,边提边绞紧,直至伤口不出血,最后固定绞棒。6.止血粉、止血纸、止血栓止血法依据创面的特性选用不同的止血用品,此法可与压迫止血法合用。7.止血带法(1)使用方法:先在止血带部位用纱布等物衬垫肢体一周,然后扎上止血带。将止血带的头端用一手的拇指、示指、中指夹持,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再绕肢体一周,仍然压住头端,将尾端放至示指与中指中间夹紧,抽出被止血带压住的手指时不能松脱尾端,否则将导致止血过程失败。(2)应用指征:应严格限制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的喷射性大、中血管出血。(3)注意事项:①必须做出显著的标志,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②连续阻断血流一般不得超过1h,如必须继续阻断血流,应每隔1h放松1~2min。③要避免止血带勒伤皮肤,止血带下面应垫有衬垫。④止血带应靠近伤口。8.质量要求(1)对出血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2)熟练掌握几种止血方法的操作。(3)熟悉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三)包扎技术1.包扎材料以急救包为主。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便捷材料进行包扎。2.包扎方法主要由绷带卷包扎和三角巾包扎等方法,绷带包扎有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和帽式包扎等。包扎时要注意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和走行方向顺序。三角巾包扎使用时应先撕开胶合边一侧的剪口,取出三角巾将敷料放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包扎起来。3.注意事项(1)包扎前要充分暴露伤口,动作要轻快,避免增加出血和疼痛。(2)包扎伤口位置要准确。打结时要注意避开伤口。(3)急救敷料尽可能干净,接触伤口的尽量用消毒的敷料。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cm。(4)包扎时动作要轻柔,压力适当,牢靠稳妥,防止滑脱,既要保证敷料固定和加压止血,又不能影响血液循环。(5)伤口嵌入的弹片、弹头和其他异物,一般不要随便取出,有外露污染的骨折端或内脏,不可轻易还纳。4.质量要求(1)熟练掌握绷带及三角巾包扎手法。(2)熟悉注意事项。(四)固定技术1.固定材料常用的有木板、铁丝夹板、标准的预制夹板或石膏夹板、热塑料夹板等。携带的固定物品用完后,也可就地取材。2.固定方法先尽可能地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的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先固定上端,后固定下端,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如无固定材料,也可行自体固定法。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3.注意事项(1)临时固定只要求大体复位,不必追求完全复位。(2)伤口有出血的应该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3)大腿和脊拄骨折时应就地固定,四肢骨折应先固定近端,再固定远端。(4)固定要轻、稳妥、牢靠、松紧适宜。固定器材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应在骨突部衬垫衣物或敷料,防止皮肤受压引起损伤。(5)对开放性骨折,不要把外露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污染。(6)固定后,应给予标志,迅速后送。4.质量要求(1)能够正确、合理选择合适的材料。(2)固定前尽可能对伤肢进行复位。(3)掌握固定范围。(4)熟悉注意事项。(五)搬运技术1.搬运方法(1)单人徒手搬运:主要包括单人匍匐搬运法,单人肩扛、背、拖法,单人牵拖法。(2)双人徒手搬运:坐椅式搬运法可用于头部及胸部损伤,此外还有搬抬式搬运及多人徒手搬运,但脊柱、腹部创伤禁用搬抬式搬运法。(3)担架搬运法:应用制式担架或临时做成担架对伤员进行转移。2.注意事项(1)搬运伤员动作要轻快,搬运前尽可能地做好初步急救处理。(2)搬运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伤员的伤情变化,出现紧急情况要处理后待伤情好转再继续转移。(3)担架后送,伤员脚在前,头在后,便于观察伤情;上坡时则头在前,脚在后,下坡时头部应在后;尽可能保持担架平稳。(4)遇有火力威胁或敌人空袭时,应妥善保护伤员的安全。3.质量要求(1)掌握单人、双人及担架搬运方法。(2)对不同的伤员能选择正确的搬运方法。(3)熟悉注意事项。附:脊柱损伤的搬运1.原则脊柱损伤很容易损伤脊髓,应平稳置于硬板上抬运,始终保持中立位,切忌脊柱扭曲、旋转。2.操作方法(1)使病人两下肢伸直,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2)由3~4人分别托病人的头背、腰臀及双下肢部位,协调动作,使病人成一整体,保持脊柱伸直位,施以平托法移至硬板上。(3)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几条带子(一般4条:胸、肱骨水平,前臂、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各1条)将病人固定在硬板上,避免其左右转动或移动。(4)疑有颈椎骨折或脱位时,须用双手牵引头部使颈椎维持中立位,平置病人于硬板上,在头颈两侧填塞沙袋或布团以限制头颈活动。3.质量要求(1)搬运操作方法正确。(2)能就地取材(木板床、硬质平板担架)。7.导尿术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操作者衣帽整齐,戴日罩。2.准备用物:无菌导尿包、无菌手套、橡胶布及治疗巾、便盆及便巾、检验标本容器(按需要准备)、弯盘、治疗碗(内盛消毒液棉球、血管钳一把)、消毒手套一只。(二)操作方法1.女患者导尿(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向患者解释,说明目的,取得合作,并用屏风遮挡。(2)对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清洗外阴,对不能起床者,应协助其洗净外阴。注意翻开大阴唇清洗。(3)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帮助其脱去对侧裤脚,盖在近侧腿部。患者取仰卧屈膝位,两腿略向外展,将治疗巾及橡胶布垫于臀下。(4)治疗碗、弯盘置于外阴附近,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蘸以2%红汞或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或0.1%氯己定(洗必泰)的消毒液棉球,消毒阴阜和大阴唇,接着以左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顺序为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只用一次。将污染棉球及手套放入弯盘内移至床尾。(5)导尿包放于病人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人小药杯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6)用无菌注射器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用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前端,以左手分开并固定小阴唇,露出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钳夹消毒棉球再次自上而下由内向外消毒尿道口与小阴唇,每个棉球只用一次,用过的血管钳、棉球置碗盘内移出无菌区。然后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6~8cm,见尿再插入1cm左右,将尿引入治疗碗内。(7)须做细菌培养者留取中段尿于无菌试管中送检。(8)导尿毕,将导尿管夹闭后再徐徐拔出。须保留导尿管者,依留置导尿法用三叉胶布固定或向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0~20ml。外端以止血钳夹闭,管口以无菌纱布包好,或导尿管末端接~次性尿袋。2.男患者导尿(1)同女患者导尿。(2)对能自理的病人嘱其清洗外阴,对不能起床者,应协助其洗净外阴,注意翻开包皮清洗。(3)操作者站在病人右侧帮助其脱去对侧裤脚,盖在近侧腿部。病人取仰卧,两腿屈膝外展,露出阴部,将治疗巾及橡胶布垫于臀下。(4)用血管钳夹住消毒液棉球消毒阴囊及阴茎(自阴茎根部向尿道口擦拭)接着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以显露尿道口,自尿道口由内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并注意包皮和冠状沟的消毒,每个棉球只用一次。(5)将导尿包放于病人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入小药杯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6)用无菌注射器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用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前端,左手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成60°,将包皮向后推以露出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钳夹消毒棉球如前法再消毒尿道口一次,然后夹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15~20cm,见尿再插入2~3cm,将尿引入治疗碗内。(7)(8)同女患者导尿,保留导尿管者可用蝶形胶布固定。(三)注意事项1.用物必须无菌,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2.保护病人自尊,耐心解释,操作环境要遮挡。3.为女病人导尿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换管重新插入。4.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5.对膀胱高度膨胀且以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为膀胱内突然减压,引起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四)质量要求1.病人体位及冲洗清洁操作正确,女病人应翻开大阴唇,男病人应翻开包皮清洗。2.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正确。3.插入导尿管操作正确。4.留置导尿管操作方法正确。8.鼻正确答案:(1)鼻外形:观察受检者鼻部皮肤颜色和外形,有无斑点或斑块,鼻外形有无鞍鼻或蛙状鼻、酒渣鼻等。(2)鼻翼扇动:观察受检者有无吸气时鼻孔开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高度呼吸困难的病人。(3)鼻通气状态:①以右手拇指压闭受检者右侧鼻翼嘱其吸气。检查左侧鼻道通气状态。正常通气良好。②然后用右手示指压闭受检者左侧鼻翼嘱其吸气,检查右侧鼻通气状态。(4)鼻前庭:①嘱受检者头稍向后仰,检查者将左手拇指置于受检者鼻尖,其他手指置于额部,用拇指上推鼻尖。②右手持手电筒照射鼻前庭,观察鼻中隔是否居中,有无穿孔;鼻黏膜有无充血、分泌物;有无疖子、毛囊炎等。(5)鼻窦:①上颌窦检查。双手置于受检者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检查有无压痛。②额窦。双手置于受检者头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左右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向上按压,检查有无压痛。③筛窦。双手置于受检者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受检者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内后方按压,检查有无压痛。鼻窦炎时可表现头痛、鼻塞、流脓涕和鼻窦压痛。9.霍夫曼征正确答案:霍夫曼征10.浅表淋巴结正确答案:1.检查部位及顺序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2.检查方法被检查部位的皮肤和肌肉尽量松弛,检查者以示指和中指的指腹紧贴被检查部位进行滑动触诊,即轻轻加压,并作柔和、缓慢的滑动及旋转动作,滑动是指皮肤与其皮下结构之间滑动,而不是手指与皮肤之间滑动。(1)耳前淋巴结:双手分别置于两侧耳前区(耳屏前方)同时触诊。(2)耳后淋巴结:双手分别置于两侧耳后区(乳突表面、胸锁乳突肌止点处)同时触诊。(3)枕后淋巴结:双手同时置于枕部触诊(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4)颌下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低,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两侧下颌骨内侧(下颌角与颏部之中间),以屈曲的手指同时触诊两侧颌下淋巴结。.(5)颏下淋巴结:以右手屈曲的手指置于颏下中线处触诊。(6)颈前、颈后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检查者双手同时或先以右手检查左侧,然后左手检查右侧,触诊两侧颈前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颈后淋巴结(位于斜方肌前缘)。(7)锁骨上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向前屈,稍耸肩,再放松,检查者以左手触受检者右侧,右手触左侧,同时检查两侧锁骨上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之间的交角处)。(8)腋窝5群淋巴结:①检查者以左手抬高受检者左上肢,右手置于其腋窝顶部,再将受检者手放下,触诊尖群;②然后手指掌面转向腋前壁触诊前群;③转向内侧,轻轻向下滑动触诊内侧群;④再次将受检者上肢抬高,将手重新置于腋窝顶部,然后手指掌面转向后方触诊后群;⑤转向肱骨,沿肱骨内侧面向下滑动触诊外侧群;⑥以右手抬高受检者右上肢,左手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腋窝淋巴结。(9)滑车上淋巴结:检查者左手扶托受检者左前臂使肘关节屈曲,看清肱二、三头肌之间的肌沟,右手示指、中指和无名指从上臂后方伸至肌沟内自上而下触摸。同样以右手扶托受检者右前臂,以左手示指、中指、无名指进行触摸(滑车上淋巴结位于肱骨内上髁上3~4cm处)。(10)腹股沟淋巴结:双手分别置于两侧腹股沟区同时触诊沿腹股沟韧带下方排列的横组和沿大隐静脉排列的纵组。(11)有;腘窝淋巴结:嘱受检者双下肢屈曲,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两侧腘窝处同时触诊。3.检查内容各部位淋巴结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粘连融合情况,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及溃疡或瘘管等。正常各部位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可见于急、慢性淋巴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链霉素过敏反应等。11.眼正确答案:(1)视力:用近视力表,在距离眼睛33cm处,进行检测,先左后右分开检查(若无视力表,可用书刊等印刷材料让受检者阅读以粗略估计其视力)。(2)眉毛:观察受检者眉毛有无过于稀疏或脱落,眉毛外1/3的脱落见于黏液性水肿,腺垂体功能减低症、麻风病。(3)眼睑:观察受检者眼睑有无下垂、水肿或闭合障碍,有无包块,内、外翻及倒睫等。睑内翻见于沙眼。双侧眼睑下垂见于重症肌无力、先天性上睑下垂;单侧上睑下垂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外伤等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双侧眼睑闭合障碍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单侧闭合障碍见于面神经麻痹。眼睑水肿常见原因为肾炎、肝炎、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等。(4)结膜、巩膜;①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双下睑中份,嘱受检者向上看,同时向下翻开下睑边缘观察两侧下份球结膜、穹窿结膜、下睑结膜及巩膜。②置双手拇指于双上睑中份,轻轻向上牵拉,嘱受检者向下看,观察两侧上份球结膜及巩膜。③用右手示指和拇指捏住左上眼睑中部的边缘,嘱受检者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开,观察左上睑结膜。用左手以同样方法检查右眼。注意观察结膜有无充血、苍白、出血点、颗粒及滤泡等。充血见于结膜炎、角膜炎;颗粒与滤泡见于沙眼;苍白见于贫血;出血点可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观察巩膜有无黄染,两内眦部有无黄色斑块。(5)眼球:①观察受检者眼球外形,注意有无突出,下陷。②检查眼球运动。检查者置右手示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嘱受检者头部固定,双眼注视指尖,随检查者手示方向做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运动。③检查眼球震颤。嘱受检者眼球随检查者手指所示方向(水平或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单侧眼球突出,多由于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所致,偶见于颅内病变。双侧眼球下陷见于严重脱水;单侧下陷,见于Horner综合征。当动眼、滑车、展神经三对脑神经麻痹时,就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并伴有复视。自发的眼球震颤见于耳原性眩晕、小脑疾患等。(6)角膜:观察受检者角膜的透明度,有无云翳、白斑、软化、溃疡及新生血管等。角膜周围血管增生,可为严重沙眼所造成。(7)虹膜:观察受检者虹膜有无纹理模糊或消失,颜色是否变淡,有无裂孔或形态异常等。正常虹膜纹理呈放射状排列。纹理模糊或消失见于虹膜炎症、水肿和萎缩。虹膜形态异常或有裂孔,见于虹膜前粘连、外伤、先天性虹膜缺损等。(8)瞳孔:①观察受检者瞳孔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圆、等大。正常瞳孔为圆形,双侧等大,直径3~4mm。②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光源自外侧迅速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同侧瞳孔。正常人瞳孔受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③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左手隔开两眼,光源自外侧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对侧瞳孔。正常人当一侧瞳孔受光线刺激后,对侧瞳孔也立即缩小。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④集合反射(调节反射、辐辏反射):嘱受检者注视1m以外的手指(检查者以右手示指竖立,指尖向上与双眼同一高度)。然后将手指迅速移近眼球(距眼球约10cm处),观察瞳孔有无缩小(调节反射),双侧眼球有无内聚(辐辏反射)。正常人瞳孔应逐渐缩小,同时双侧眼球向内聚合。病理情况下,瞳孔缩小见于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类农药、毒蕈中毒)、药物反应(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瞳孔扩大见于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瞳孔不等大,常提示有颅内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中枢神经梅毒、脑疝等。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动眼神经功能受损时(虹膜麻痹),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均消失。12.踝阵挛正确答案:1.受检者取仰卧位,髋关节与膝关节稍屈曲2.左手托住受检者小腿,右手握住足掌前端3.用力使踝关节背屈,并维持之4.同法检查另一侧13.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正确答案:(一)适应证原因不明的肝脾大或肝功能异常;原因不明的黄疸且已排除肝外胆道梗阻者;慢性肝炎随访病情或判断疗效;疑有弥漫性肝病或全身系统疾病或肝外疾病累及肝。(二)禁忌证重度黄疸,大量腹腔积液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充血性肝大;一般情况较差,或右侧胸腔及膈下有急性炎症。(三)用品Menghini穿刺针,针上另套有一可用以控制穿刺深度的套管。4%甲醛溶液约5ml,或根据特种检查要求另备固定液。(四)方法1.术前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有异常者应肌注维生素K4mg/d,共3d,或至上述指标接近正常时方可进行穿刺。2.通过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穿刺方向和深度,一般选在腋前线或腋中线第8~9肋间,术前须禁食6h以上。3.患者取仰卧位或稍向左卧,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行浸润麻醉至肝包膜。将穿刺点皮肤切开,然后将穿刺针沿麻醉方向推进至肝包膜,将注射器抽成负压,嘱患者呼气后屏气,迅速将针刺入肝内并迅速拔出,进针深度一般为2~2.5cm。将标本放入固定液后送检。4.穿刺部位盖无菌纱布,扎以腹带,患者绝对卧床24h。(五)注意事项1.术前须备血。2.必须预先训练患者屏息动作,以配合操作。穿刺针进入肝后绝对不得搅动。3.穿刺后初24h内,每30min测脉搏、血压1次,如无变化,改为每小时1次,共6次。如有出血征象,应考虑输血,必要时请外科会诊。(六)质量要求1.熟悉适应证。2.穿刺前定位正确。3.消毒、铺洞巾、局部麻醉、无菌操作正确、规范。4.活检操作方法正确。5.熟悉注意事项。14.颈前、颈后、锁骨上、滑车上淋巴结检查正确答案:1.颈前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检查者一手置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触诊,同法检查另一侧2.颈后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检查者以一手置于斜方肌前缘触诊,同法检查另一侧3.锁骨上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向前屈,稍耸肩,再放松,检查者以一手置于其锁骨与胸锁乳突肌所形成的夹角处触诊,同法检查另一侧4.滑车上淋巴结:检查者左手托扶受检者左前臂使肘关节屈曲,以右手示、中及环指从上臂后方伸至内侧,在内上髁上方3~4cm处,肱二、三头肌之间的肌沟内自上而下触诊,同法检查另一侧5.检查者以示、中及环指的指腹紧贴被检查部位进行滑动触诊,即轻轻加压,并做柔和、缓慢的滑动(指皮肤与其皮下结构之间滑动,而不是手指与皮肤之间滑动)及旋转动作15.生育史正确答案:包括妊娠分娩次数、流产(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次数,以及有无早产、死产、手术产、计划生育状况等。16.气管切开术正确答案:(一)适应证1.咽喉部或者气管上段发生阻塞、水肿、痉挛或烧伤等引起明显的呼吸困难。2.下呼吸道由于外伤、神经系统病变、烧伤等引起的分泌物堵塞。3.下颌、口腔、咽、喉等部做大手术时,常常需要切开气管,防止血液、分泌物或呕吐物进入下呼吸道,保持手术中呼吸道的通畅,避免术后因喉部水肿或气管塌陷而发生呼吸困难。(二)术前准备1.了解病情,进行颈部触诊,了解气管位置、颈前有无影响手术的肿块。必要时拍颈部正、侧位X线片,了解气管位置及病变情况。2.儿童或严重呼吸道阻塞者,可预先插入麻醉插管或气管镜。3.手术需要良好的照明,有效的吸引器,完整的手术器械包。特殊器械包括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和弧形尖刀。(三)操作步骤1.体位通常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使下颏、喉结和胸骨上切迹在一条直线上,以保证气管在中间位置。2.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自甲状软骨的下缘至胸骨上切迹处的正中线行局部浸润麻醉。窒息的病人可以不经麻醉直接进行手术。3.切口有直切口和横切口两种,通常取直切口,直切口于颈前正中部位,自环状软骨下缘到胸骨上切迹上一横指处切开皮肤、皮下和筋膜组织。横切口在颈前软骨下3cm处沿颈前皮肤前皮纹做4~5cm切口。4.分离气管前组织于正中线上将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分开,甲状腺拉钩要用同等力量牵开,术中保证气管的正中位置不会被牵拉移位。5.处理甲状腺峡部如果甲状腺峡部影响气管的暴露,可以在甲状腺前筋膜下缘与气管前筋膜之间稍加分离,然后向上牵开峡部。若牵开峡部有困难或暴露气管环仍然不满意,可用血管钳在完全分离的峡部两旁钳夹,自中间断开并缝扎。6.切开气管在非紧急情况下,可用注射器经气管环间隙刺入,回抽为气体时注入数滴1%丁卡因,以防止气管受刺激后剧烈咳嗽。用尖刀片从正中自下而上挑开2~4气管环。7.插入套管用气管扩张器或弯血管钳撑大气管切口,将合适的带管芯气管套管,沿扩张器弧形自气管切口插入气管内,迅速取出扩张器,拔去管芯。用棉絮检查是否从套管内呼出气体,在确定套管位于气管内后,将内管放入套管。8.创口处理在缝合切口时应固定好套管,防止脱出。切口过长时可用丝线缝合上端1~2针;切口下端无须缝合,以减少皮下气肿的发生以及引流的不畅。将套管系带在颈部打死结,其松紧度以可放置1~2个手指为宜。(四)注意事项1.对于非急危病人,应摆好合适的体位,便于术中操作。2.对于病情特殊或危重,气管切开有一定难度时,最好在气管插管后再行手术。3.分离组织要居中,防止偏斜,双侧的拉钩用力应均匀,气管前筋膜不应分离过度。4.在套管系带未固定前,应始终用受固定套管,防止脱出。(五)质量要求1.熟悉适应证。2.患者体位正确。3.消毒、局部麻醉操作正确、规范。4.切开操作方法正确。5.术后处理正确。6.熟悉注意事项。17.甲状腺前面触诊法正确答案:1.甲状腺峡部检查者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同时嘱受检者做吞咽动作2.甲状腺侧叶(1)检查者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2)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计(3)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4)同时嘱受检者做吞咽动作(5)同法检查另一侧18.吸氧术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用物:氧气装置1套(氧气筒、板钳、氧气表、湿化瓶)、鼻导管、棉签、胶布、氧气面罩、漏斗、治疗碗(内盛冷开水)等。2.检查:氧气筒上是否标有“有氧“或“空“标志。3.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二)操作方法1.装表(1)打开总开关清洁气门,迅速关好总开关。(2)接氧气表并用板手旋紧。(3)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4)检查给氧装置:①关流量表小开关;②开总开关;③开流量表小开关;④用水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⑤关流量表小开关。2.给氧(1)鼻导管法:①携用物至病床处,查对并向病人解释;②用湿棉签清洁鼻腔;③将鼻导管湿润后,自鼻孔轻轻插入鼻咽部,长度约为鼻翼至耳垂的长度;④将鼻导管用胶布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⑤按需调节流量连接鼻导管。(2)口罩法:①同鼻导管法;②以漏斗代替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距离皮肤约为3cm,用绷带适当固定。(3)面罩法:①携用物至病人床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以取得配合;②检查各部功能是否良好;③放置面罩,使之与病人面部密合,以松紧带固定;④调节流量,将氧气接于氧气进孔上。(4)鼻塞法:①同鼻导管法;②擦净鼻腔,将鼻塞塞入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③调节好流量,连接鼻塞。3.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4.停氧(1)拔去鼻导管(鼻塞)或撤去口罩、面罩,擦净口鼻部。(2)关流量表小开关一关氧气表总开关一开流量表小开关放出余气一关好。(3)记录停氧时间。(4)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三)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震、防热。2.治疗过程中,保持导管和呼吸道通畅,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3.用氧时防止损伤肺组织,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停用时先拔管再关氧气开关。4.持续用氧者,应每8~12h更换一次鼻导管,并更换鼻孔插入。5.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5kg/cm[~2.gif],以防再充气时引起爆炸。6.氧气筒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以便使用时鉴别。(四)质量要求1.操作熟练,动作迅速。2.符合操作规程,认真检查。3.根据病情调节氧量。19.气管位置正确答案:1.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两肩等高2.右手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受检者两侧胸锁关节上3.以中指触摸气管或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判断气管有无偏移20.结膜、巩膜检查正确答案:结膜、巩膜检查1.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双下睑中份嘱受检者向上看2.同时向下翻开下睑边缘观察两侧下份球结膜、穹窿结膜、下睑结膜及巩膜3.置左手拇指与示指于双上睑中份,轻轻向上牵拉,嘱受检者向下看,观察两侧上份球结膜及巩膜4.用右手示指和拇指捏起上睑中部边缘,嘱受检者向下看,翻转眼睑观察上睑结膜,同法检查另一侧21.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正确答案:1.受检者取仰卧位2.检查者以右手示指、中指指端放于麦氏点处(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逐渐深压检查压痛3.手指于原处稍停片刻,然后迅速将手抬起检查反跳痛4.询问有无疼痛或观察受检者有无痛苦表情22.腹膜腔穿刺术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用物准备治疗盘、腹腔穿刺包、腹带、安全针、塑料围裙及中单、水桶、手套、无菌试管4~6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酶学、病理细胞学检查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药),如须腹膜腔内注射药物,应备好所需药品,备好急救药品等。2.患者准备嘱患者先排空尿液,以免刺伤膀胱。患者体位:扶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取平卧位或斜坡卧位。腹腔积液量少者,则采取侧卧位。背部铺好腹带,腹下部系塑料围裙及中单。3.医师准备熟记操作方法,戴好口罩及帽子。(二)操作方法1.穿刺部位(1)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常为左侧),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避开腹自线),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3)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延长线交界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4)包裹性分隔积液,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2.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3.用局麻药由皮肤至腹膜壁层做局部麻醉。4.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后穿刺点垂直刺入腹壁,待抵抗感突然消失后,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膜腔,可以抽取少许腹腔积液于无菌管中以便送检。然后可接乳胶管于针栓,放腹腔积液于容器中。放液不宜过快过多,放液中助手应逐渐收紧腹带,不可突然放松,并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等。如出现晕厥、休克应立即停止放液,使其平卧,给予输液、扩容等紧急处理。5.术后处理:拔出穿刺针。用纱布揉压针孔,以闭合穿刺针眼防止腹腔积液外渗,局部涂以碘酒、盖无菌纱布并以胶布固定。如大量放液后须加用腹带。如针孔有腹腔积液渗出,可涂以火棉胶封闭。(三)注意事项1.过多放液可能引起晕厥或休克、水与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丢失等,故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不宜超过3000ml,但在维持大量输入清蛋白的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2.若放出液体为血性者,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3.放腹腔积液时若流出不畅,可稍移动穿刺针或稍变换体位。4.腹腔穿刺放液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至少12h。5.放液前后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及复查腹部体征,以便观察病情变化。(四)质量要求1.术前嘱患者排尿,患者体位正确。2.消毒、无菌操作正确、规范。3.穿刺部位选择正确。4.局部麻醉及穿刺操作方法正确、规范。5.熟悉放腹腔积液注意事项。23.现场心肺复苏术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迅速将患者安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如系软床应在背部加垫硬木板。2.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二)操作方法1.确定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和心跳停止,其主要特征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股动脉、颈动脉搏动触不到;心音消失;发绀。2.呼唤患者,轻推其肩部,观察瞳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3.触摸其颈动脉,并观察面色,判断心跳是否停止。4.证实患者心跳停止后,呼救,并立即抢救。5.施行胸外按压术。(1)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2)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示、中两指横放在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为按压区。(3)操作者将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区,与患者胸骨长轴相平行,另一手掌重叠压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互握翘起,不接触胸壁。(4)按压时双肘关节伸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前倾的力和肩、臂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端下陷4~5cm,按压后应放松,使胸廓弹回原来形状,而使胸内压下降,血液回流。放松孵掌跟部不离开胸壁定位点,以免手移位。(5)挤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并应平稳、规律、均匀地进行,不能间断。按压频率100/min(新生儿除外)。(6)胸外心脏按压每30次做人工呼吸2次(即连续吹气2次,每次持续1s以上,直至病人胸廓升起为止),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或双人操作均为30:2。(7)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胸骨压低胸廓的1/3~1/2,频率100/min。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中指、无名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按压胸骨,胸骨压低至胸廓的1/3~1/2,频率100/min。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30:2,双人操作则15:2。(8)主要有效指标:颈动脉可触及搏动;瞳孔逐渐回缩;发绀减退;自主呼吸恢复;神志逐渐恢复;收缩压在60mmHg以上。6.实施人工呼吸术(1)通畅气道,解松衣领及裤带,清除病人口、鼻腔的异物。(2)开放气道:抬(提)颏法、抬颈法、双手抬颌法。(3)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为例。①病人平卧,操作者一手插入病人颈后向上托,一手按压其前额使头部后仰,颈项后伸用压前额的手的拇指和示指捏闭病人双侧鼻孔,另一手示指和中指抬起病人下颌,使下颌尖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将病人口打开。②术者吸一口气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升起为止。然后放松捏鼻的手,让病人胸廓复原。如有回气声,即表示气道通畅,可再吹气。③如果患者有自主循环(如可触知脉搏),仅需要通气支持,无按压时人工呼吸频率成人每分钟10~12次,儿童每分钟12~20次。(三)注意事项1.按压部位不宜过高或过低,也不可偏于左右侧,切勿挤压胸骨下端剑突处。2.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地猛压或跳跃式按压。3.按压须均匀、有节奏地进行,切忌突然急促地猛击。4.两人操作时,为避免疲劳二人工作可互换,调换应在完成5组30:2的按压吹气后间隙中进行,并应在5s内完成转换。在按压过程中可暂停按压,以核实病人是否恢复自主心搏,应在实施5组30:2(约2min)的按压和吹气后进行。核实过程所用时间不得超过10s。5.两次人工通气后(每次持续1秒以上),立即实施胸外按压。6.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应再次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后,给予第二次通气。第二次吹气仍失败时应直接进行胸部挤压。7.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推荐每次持续1s以上,以使患者胸部起伏。8.避免快速或者用力吹气。(四)质量要求1.患者背部垫硬板。2.按压的位置正确。3.按压动作正确。4.按压频率和胸骨下陷深度正确。5.注意保持患者气道通畅。6.按压与吹气比例正确。7.每次吹气持续1s以上,并使患者胸部起伏。24.脾触诊(平卧位)正确答案:1.受检者取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位于其右侧2.先教会受检者做较深的腹式呼吸2~3次3.检查者左手自受检者腹前方绕过,手掌置于受检者左胸下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4.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侧肋弓垂直5.自脐平面向上逐渐移向肋弓6.嘱受检者进行缓慢而自然的腹式呼吸动作7.吸气时触诊的手应随腹壁被动抬起,但不离开腹壁8.呼气时触诊的手在腹壁下陷前提前下压9.每个部位触2~3次10.每次移动不超过1cm25.下列不属于心包腔穿刺术常用穿刺途径的是A、经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穿刺B、经胸骨左旁第5肋间穿刺C、经由心尖搏动处穿刺D、经剑突下穿刺正确答案:A26.全身状态检查正确答案:1.体温(1)口测法:将消毒过的体温计置于舌下,紧闭口唇,不用口腔呼吸,测量10min后读数。正常值为36.3~37.2℃。(2)肛测法:受检者取侧卧位,将肛门体温计头部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肛门体温计一半为止。测量5min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3)腋测法: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测量5min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发热的临床分度如下,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体温低于正常称体温过低,见于休克、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2.脉搏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进行触诊,至少30s,以30s脉搏数乘以2即为脉率。注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检查桡动脉时,可检查颞动脉、耳前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正常成人脉搏60~100/min,节律整齐,强度相等。脉率大于100/min,即为脉搏增快,病理情况下见于甲亢、发热、心衰、贫血、休克等。脉率<60/min,为脉搏减慢,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高血压、二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脉率与心率不一致,脉率少于心率,见于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等。不整脉见于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等。交替脉、奇脉、水冲脉、脉搏紧张度、动脉壁的情况见血管检查。3.呼吸观察受检者胸壁和腹壁的起伏,一呼一吸算一次。计数呼吸30s,乘以2为呼吸频率。注意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成人呼吸12~20/min,节律均匀,深浅适宜。呼吸频率超过20/min,称呼吸增快,可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功能不全;呼吸频率低于12./min,称为呼吸减慢,见于呼吸中枢受抑制,如药物中毒(巴比妥、吗啡等)或颅内压增高等;呼吸深度受限,见于呼吸肌麻痹、较严重的腹腔积液以及肺气肿、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等;呼吸加深,称为Kussmaul呼吸。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等;潮式呼吸多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如脑膜炎、脑出血、脑炎、脑肿瘤等)、中毒(如巴比妥类)及其他临危疾病;间停呼吸临床意义与潮式呼吸大致相同,但更为严重,常在呼吸完全停止前发生;双吸气主要见于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前期。4.血压(1)测量前嘱受检者安静休息至少5min。测量时取坐位或仰卧位。(2)受检者手臂(一般以右上肢为准)裸露伸直并外展45~,掌心向上,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第4肋软骨,仰卧位与腋中线同一水平)。(3)将血压计气袖展平,驱尽袖带内的气体,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肘窝线2~3cm,不可过紧或过松,以恰能放进一手指为宜。开启水银槽开关。(4)检查者左手指于肘窝上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动处(不要接触气袖,更不能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右手握气球关闭气阀以适当速度向气袖内打气(打气前,要明确压力计读数为0,即气袖内空气全部排出),边打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使汞柱徐徐下降(以每秒2mm为宜)。(5)注意音响的变化及注视汞柱上的刻度,从无声至听到第一声响,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读数,继续放气,汞柱降至声音消失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方法再测定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为血压值。(6)测量后,排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气门,整理袖带,放回盒内。将血压计向水银槽倾斜45°同时关闭水银槽开关。(7)记录血压结果。正常人血压变动范围较大,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正常成人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30~40mmHg。成人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称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正常值与高血压之间者,称为临界性高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者称为低血压。高血压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病、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和髓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等。低血压常见于休克、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脏压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脉压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病、主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脉压减小常见于低血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心功能不全等。5.发育通过观察受检者的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发育正常与否。成人正常的指标为:头部长度为身高的1/7~1/8,胸围约等于身高的一半;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长度,体重(kg)=身高(cm)-100。年龄与智力、体格成长状态关系均衡即为发育正常。6.营养通过观察受检者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营养状态。营养状态分三等。(1)良好:黏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2)不良: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减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有条纹或凹陷,毛发稀疏,无光泽。(3)中等:介于两者之间。营养不良多见于摄食不足、消化吸收不良或消耗过多等。肥胖常见于单纯性肥胖或继发于某些内分泌疾病等。7.意识状态一般多用问诊检查,通过对话,来了解病人思维、反应、情感活动、定向力等,同时还要做痛觉试验、瞳孔反射、角膜反射、肌腱反射等以测定意识障碍的程度。(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病理的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或语言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但反应较迟钝,回答问题简单而缓慢。停止刺激后可再入睡。(2)意识模糊:是较嗜睡更进一步的意识障碍,定向力部分或完全障碍,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可有错觉与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3)昏睡:是一种较严重地意识障碍。病人处于熟睡状态,接近于人事不省,难于唤醒。在强刺激下唤醒后很快又入睡,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4)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①浅昏迷。意识大部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光、声音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或防御反应但不能唤醒。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均存在。②中度昏迷。对周围刺激无反应,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③深昏迷。意识全部丧失,各种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或出现病理反射。机体仅能维持呼吸与血循环功能。(5)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意识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错觉与幻觉、躁动不安及语言错乱等。正常人意识清晰,反应敏锐精确,思维活动正常,语言清晰、准确,表达能力机敏。8.面容与表情观察受检者有无痛苦表情,急、慢性面容,甲亢面容、二尖瓣面容等特征性面容与表情。健康人表情自如,神态安怡,无病容表现。9.体位观察受检者身体所处的状态。(1)自动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2)被动体位:受检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3)强迫体位:受检者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被迫采取某种体位。被动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病人。常见的强迫体位有:①强迫仰卧位,见于急性腹膜炎等;②强迫俯卧位,常见于脊柱疾病;③强迫侧卧位,见于一侧胸膜炎和大量胸腔积液;④强迫坐位,见于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⑤强迫蹲位,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⑥辗转体位,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肠绞痛等;⑦角弓反张位,见于破伤风及小儿脑膜炎;⑧强迫停立位,见于心绞痛。10.步态嘱受检者走动,观察其走动时的姿态。注意有无异常步态:①醉酒步态,见于小脑疾患、酒精中毒或巴比妥中毒;②慌张步态,见于震颤性麻痹;③跨阈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④共济失调步态,见于脊髓结核病人;⑤健康人步态稳健。27.外科手术后拆线法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洗净双手。2.穿上工作服。3.用品: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剪刀、血管钳、镊子、棉签、弯盘。(二)操作方法1.拆线时间。各种伤口缝合后,一般手术后3d换药(更换敷料),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如无感染,一般可按如下时间拆线,头、面颈部伤口4~5d拆线;下腹部、会阴部伤口6~7d拆线;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伤口7~9d拆线;双上肢伤口7~8d拆线;双下肢伤口8~11d拆线;手、足背部伤口10~12d拆线;足底部伤口15~18d拆线;减张伤口14~16d拆线;伤口裂开再次全程缝合者15~18d拆线。2.常规消毒皮肤,蘸洗伤口血迹和缝线线头,使线头不粘在皮肤上。3.用血管钳或镊子夹住线头,轻轻向上提起,露出少许皮内缝线,用尖剪剪断一侧向对侧拉出。4.全部缝线拆除后,用酒精棉球消毒一遍,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三)注意事项下列情况,应考虑延迟拆线:1.年老体弱及婴幼儿患者伤口愈合不良者。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3.严重贫血、消瘦和恶病质者。4.伴有呼吸道感染、咳嗽没有消除的胸腹部切口。5.切口局部水肿明显直持续时间较长者。(四)质量要求1.掌握正确拆线时间。2.伤口处理正确。3.拆线操作过程正确、流畅。4.熟悉注意事项。28.颈部血管正确答案:1.颈静脉充盈情况观察受检者颈静脉有无怒张。正常人平卧位去枕时颈静脉稍见充盈,但在坐位或半坐位(45°)时,颈静脉是塌陷的。如在坐位或半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均为异常现象。颈静脉怒张见于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2.颈动脉搏动观察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有无颈动脉的明显搏动。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颈动脉搏动一般不易看到,剧烈活动后,心搏出量增加时可见颈动脉有微弱搏动,如在安静状态下出现颈动脉的明显搏动,则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及严重贫血。颈动脉搏动触诊:检查者以右手拇指置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动脉搏动处,触诊并比较两侧颈动脉搏动。注意不可两侧同时触诊。3.颈静脉搏动观察受检者有无颈静脉搏动。正常人不出现颈静脉搏动。因动脉和静脉都会发生搏动,而且部位相近,故应鉴别。颈动脉搏动比较强劲,为膨胀性,搏动感明显。颈静脉搏动较柔和,为弥散性,触诊指尖无搏动感。颈静脉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29.通常项目正确答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诉者及可靠程度等。30.穿脱隔离衣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备齐操作用物。2.操作者衣帽整齐,戴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冬季卷过前臂中部即可)并行清洁洗手。(二)操作方法1.穿隔离衣(1)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衣领及隔离衣内面为清洁面),清洁面向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露出肩袖内口。(2)右手持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露出。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手将袖抖上,勿使触及面部。(3)两手持衣领,由领中央顺着边缘至领后将领扣扣好,再扣肩扣、袖扣。(4)解开腰带活结,将隔离衣一边(约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则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注意手不触及衣内面),双手在背后将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以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注意勿使折叠处松散。2.脱隔离衣(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2)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衣袖塞人袖内,然后消毒双手(在20%碘伏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肥皂洗手,在流水中冲洗3次)。(3)解开领扣,一手伸入另一侧衣袖内,拉下衣袖过手(遮住手),再用衣袖遮住的手握住另一衣袖的外面将袖拉下,两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4)一手持衣领,整理隔离衣,挂在衣钩上(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若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后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物袋中。(三)注意事项1.隔离衣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有破洞不可使用。2.已使用过的隔离衣,其正面为污染面,衣里及衣领为清洁面,穿脱时不得互相接触,以保持清洁面不受污染。3.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4.隔离衣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四)质量要求1.取、开、穿隔离衣方法正确。2.操作顺序、方法正确、流畅,无污染。3.洗手正确,刷手时隔离衣未被溅湿。4.脱隔离衣方法正确,处置得当。第2卷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1.腰椎穿刺术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用物准备清洁盘、腰椎穿刺包、无菌试管若干、乙醇灯、火柴,注射用药(按需准备)。2.患者准备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边垂直,头前屈,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用一手帮助挽头,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增宽椎间隙,以利进针。3.医师准备熟记操作方法,戴好口罩及帽子。(二)操作方法1.常选用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作为穿刺点,也可在上一或下一个腰椎棘突间隙进行。2.常规消毒皮肤,带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局部麻醉,达椎间韧带。3.穿刺:用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从棘间隙与脊柱呈垂直方向,针头斜面向上缓慢进针。成人进针深度4~6cm,儿童2~4cm。如触及骨质,将针头后退少许,并稍偏向头部方向摧进。穿过黄韧带及硬脊膜时有突然落空感,此时缓慢拔出针芯即有脑脊液流出。4.立即快速接上测压管测压。可见脑脊液在测压管内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液面随呼吸轻微波动,记录此时的压力值,即为初压。正常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O或40~50滴/min。若做Queckenstedt试验,了解蛛网膜下隙有无阻塞,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1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隙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不升高,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隙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松开后又缓慢下降,示不完全阻塞。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验。5.移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常规、生化、免疫学检验,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6.收集脑脊液完毕,插入针芯后一起拔出穿刺针,针孔处消毒后,盖上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7.术后患者去枕平卧或俯卧4~6h,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三)注意事项1.疑有颅内压增高者除急性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宜在腰穿前做必要检查,如颅脑CT、MRI。2.患者如不安、躁动和不能合作可在镇静药或麻醉下进行穿刺。3.穿刺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脉搏、呼吸、面色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予以处理。如有瞳孔散大、呼吸节律改变、意识不清等脑疝症状,立即停止放液,并做相应处理。4.无菌操作及消毒应严格,以免造成人为颅腔及脊髓腔内感染。5.腰椎穿刺后,尤对颅内压增高者,术后12~24h,应注意其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等变化。6.椎管内注药时先放液,再注药,应注意药物剂量及浓度,并不断用脑脊液稀释,等量交换,速度宜慢,以减少颅压波动及药物刺激。(四)质量要求1.患者体位正确。2.穿刺部位选择正确。3.消毒、铺巾、无菌操作、局部麻醉操作正确、规范。4.穿刺操作正确、规范。5.术毕处理及指导患者术后体位正确。6.熟悉腰椎穿刺术注意事项。2.引证核实正确答案:为了收集到尽可能准确的病史,询问者应引证核实病人提供的信息。如果提供了特定的诊断和用药,就应问明该诊断是如何作出的及用药剂量等。例1:病人:“我常有胸痛“。询问者:“请你确切地说明一下是怎样的感受“。例2:病人:“我父母都有冠心病。“询问者:“他们怎样知道得了冠心病?“或“做了什么检查才发现有冠心病?“3.吸痰术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用物电动吸引器、多头电插板、治疗盘内放有盖罐2只(1只盛无菌生理盐水,1只盛12~14号消毒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止血钳;无菌持物镊置于盛有消毒液瓶内、弯盘、床栏上系一盛有消毒液的试管,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2.检查接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吸引导管是否通畅。(二)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病人解释。2.将病人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向后仰,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张口器帮助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以免负压吸附黏膜,一手用无菌止血钳持吸痰管由口腔颊部插至咽部,在患者吸气时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入一定深度时,放松导管末端折叠处进行吸痰。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吸痰。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者,可直接插入。3.吸痰时,吸痰管应自下慢慢上提(插入时捏紧吸管,向上提拉吸痰时放松吸管),并左右旋转,如此反复以吸净痰液。4.一次吸痰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5s,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及呼吸情况,吸痰管取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以免阻塞。5.吸痰毕,关上开关,将吸痰管丢弃或重新消毒,并将吸痰管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6.用纱布擦净病人口鼻分泌物,清理用物,洗手。(三)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2.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以免损坏机器。3.吸痰管每次用一根,不可重复使用,以免感染。4.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日更换一次。5.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引器每次连续使用不超过2h。(四)质量要求1.吸引器装置及使用正确,患者卧位正确。2.吸痰彻底、有效,操作熟练。3.熟悉吸痰术的注意点。4.吸痰无菌观念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4.动脉穿刺、插管及注射术正确答案:(一)适应证重度休克,须经动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及输血等,以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选择性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等;施行某些治疗,如经动脉注射抗癌药物行区域性化疗,行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等;须动脉采血检验,如血气分析。(二)用物准备注射盘、无菌干燥5~10ml注射器及7号针头、标本容器。(三)操作方法1.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做广泛皮肤常规消毒,依据穿刺目的铺或不铺消毒巾单。2.术者戴无菌手套或用碘酊、乙醇消毒左手手指,立于穿刺侧,以左手示指及中指固定欲穿刺的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刺入,如见鲜血直升入注射器,即表示已刺入动脉。此时左手固定原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右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如做动脉插管,可拔出针芯,缓缓退出套针直至见动脉血喷出,迅速插入导丝,确定导丝已进入动脉后,退出套针,并用手压迫穿刺处,以防血液沿导丝周围流出而形成皮下血肿。沿导丝插入导管,拔出导丝,接上三通开关并与含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相连,抽有回血后,注入数毫升肝素溶液使导管肝素化,关闭三通开关,即可操纵导管。3.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5min。(四)注意事项1.局部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2.动脉穿刺及注射术仅于必要时使用(如采血送细菌培养及动脉冲击性注射疗法等)。3.穿刺点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常用穿刺点为桡动脉和股动脉。如行注射,则头面部疾病注入颈总动脉,上肢疾病注入锁骨下动脉或肱动脉,下肢疾病注入股动脉。(五)质量要求1.熟悉适应证。2.穿刺部位选择正确。3。消毒、铺洞巾、局部麻醉、无菌操作正确、规范。4.进针、插入导丝、导管放置、三通开关使用正确。5.熟悉注意事项。5.克匿格征正确答案:1.受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左手持膝关节上方,右手托扶小腿下端踝上部位2.将一侧髋和膝关节各屈曲成直角3.再用右手抬高小腿4.同法检查另一侧6.脓肿切开引流术正确答案:(一)适应证1.表浅部脓肿,触及波动感者。2.深部脓肿诊断性穿刺有脓液抽出者。3.特殊部位感染,虽无脓液排出,但局部张力高者。(二)术前准备1.清洗局部皮肤、备皮。2.局部浸润麻醉,注药时应从脓肿周围向中心注射,但不能注入脓腔。(三)体位依据不同部位脓肿选取不同的体位。(四)手术方法1.碘酒、乙醇消毒局部皮鉴,铺无菌巾。2.切口应选择在脓肿隆起、波动明显和位置较低的部位,以利引流。切口的方向在浅部脓肿应与皮纹平行;深部脓肿应沿浅层肌肉纤维走行方向;关节处脓肿应横行切开。3.浅部脓肿,切开皮肤后脓液即可流出,根据脓腔的大小,再向两端延长切口,直达脓腔边缘。深部脓肿先用一粗针头穿刺定位后,将针头留原处,作为引导,然后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肌层,直达脓腔,并将其扩张。以手指深入脓腔,分开脓腔的纤维分隔,使引流通畅。4.脓液及坏死组织排除后,脓腔内可放凡士林纱布。若伤面有渗血时,应用凡士林纱布稍加压填塞以止血,外用敷料包扎。(五)术后处理1.根据脓液渗出的多少及时更换敷料,引流填塞物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引流。伤口保持口大底小以保证引流通畅并使伤口从基底部逐渐愈合。如脓肿切开后症状不缓解,或体温再度上升,应考虑引流不畅或有新脓肿形成的可能,要仔细检查并及时给予恰当处理。2.脓肿切开引流后创面经久不愈合时,应考虑下列情况:(1)异物或坏死组织存留。(2)脓腔壁硬死,死腔过大。(3)换药技术不当。(4)全身情况不良。(5)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性脓肿等。(六)质量要求1.熟悉适应证。2.术前准备正确。3.消毒、铺巾、切开操作正确、规范。4.术后处理正确。7.气管插管术正确答案:(一)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力Ⅱ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二)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三)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成人一般选LD7.0~8.5mm,小儿按公式:年龄/4+4(mm)选择。鼻插管一般减小1号]、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四)方法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让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术者右手拇、示、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