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文化常识复习_第1页
【历史】高考文化常识复习_第2页
【历史】高考文化常识复习_第3页
【历史】高考文化常识复习_第4页
【历史】高考文化常识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复习

【雅称】一种美称。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尊称】也叫敬称。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他家房居称“尊府”。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婉称】:家父母称“家严、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先严、先母先慈”,”。

【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古代帝王自称“孤、寡”。古代官吏自称“下官”。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等;自家父母为“家父、家母”。言语交际——尊称、谦称、雅称、婉称文化常识模拟训练姓名称谓1、《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A、谥号、年号、年号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D、尊号、谥号、庙号2、《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27)下令“使黔首自实田”。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下列选项中同属于对百姓称呼的是(

)①黎庶②苍生③优伶④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BA解析:1·中国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1)庙号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如唐高祖、唐太宗等。(2)谥号(shì

hào),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3)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4)年号是封建皇帝在位时纪年用的名号,西汉时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3、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

4.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B.唐朝C.宋朝D.明朝CC5、在中国古代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独尊。以下属于对皇帝尊称的是()①天子②孤③圣上④殿下⑤陛下⑥圣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④⑤⑥6、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他人母亲雅称的是()

A、椿萱B、萱堂C、泰山、泰水D、巾帼7、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称“号”的是()

A、李太白B、杜子美C、苏轼D、青莲居士

BDC1.求天干的方法。用公历年减3除10的余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

2

3

4

5

6

7

8

9

10

2.求地支的方法。用公历年减3除12的余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根据求天干的方法,2011年的余数是8,天干为辛;根据求地支的方法,余数是4,地支是卯;最后得出2011年是年辛卯(兔年)。【天文历法】1、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我国喜迎奥运。2010年世博会又将在我国上海召开。2010年是农历()A、丁亥年B、己丑年C、庚寅年D、辛卯年2、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材料中的“乾隆二十二年”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A、帝王纪年B、年号纪年C、干支纪年D、公元纪年

CB【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年号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3、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一姚姓夫妇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这位“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A、蛇B、马C、羊D、猴

4.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岁首。中国古代历法最早把正月作为岁首是()

A.夏小正B.太初历C.大衍历D.授时历

CB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近代)民国纪年法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很方便,民国换成公元,只要民国年数加上1911即可。如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8+1911=1919年,即公元1919年;相反,公元换成民国,只要公元年数减去1911即可。

(现代)公元纪年法

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

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我国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初期、中期、后期。

这些时间属于模糊时间。一般一个世纪中,最初20年称“初期”,最后20年称“后期”,中间60年称“中期”。时节纪月法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

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我国古代纪时法(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丑寅卯辰巳

23-0101-0303-0505-0707-0909-11

午未申酉戊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在学史过程中,经常碰到“关东”、“关中”、“西洋”等一些历史地理概念。下列选项中属同一历史地理概念的是()①《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②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③《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A【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江左】即江东。【江表】长江以南地区。【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中原、关中、江南、岭南、塞北。中原:“中原”一词原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后来发展到专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从东晋南北朝以后,每一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区的地理范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关中:“关”指古代的函谷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现代,人们习惯上认为仪陇以东至黄河西岸、秦岭以北的泾河和渭河流域为关中地区。明清以后,“关”主要指山海关,今东北三省称为关东、关外。江南:“江”指长江。由于长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东北,因此古代以这段江为界,来区分东西或左右。古代的江东或江左,,指长江下游江苏南部一带;江西或江右,指长江下游现在安徽省中部地区。江南现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岭南:岭指五岭,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外。

塞北:塞北即长城以北地区,其自然条件比较差。塞北亦称塞外、口北、口外等。

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官职科举

1、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A、隋朝、唐朝、南宋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D、隋朝、唐朝、北宋2.明朝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B.时事政治

C.诗赋D.算术、法律

DA(六)文史典籍1、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2、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曾经热播,使纪晓岚(即纪昀)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纪晓岚在我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是()A.著述了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B.编撰了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C.主持编篡了一部庞大的类书D.主持编篡了一部最大的丛书CD3、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谥号命名;以书斋命名;以作者字、号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号命名等。下列古人的诗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

A、《杜工部集》(杜甫)B、《范文正公集》(范仲淹)C、《饮冰室合集》(梁启超)D、《梦溪笔谈》(沈括)

A(七)其它常识1.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A.

以民为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2.国庆节,即国庆纪念日,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它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美国——7月4日——《独立宣言》B.法国——7月16日——大革命爆发

C.加拿大——7月1日——《大不列颠北美法案》D.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DB(八)开心辞典之《开心学国学》

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A、忠义B、孝悌2.“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