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生物碱-课件_第1页
第十章-生物碱-课件_第2页
第十章-生物碱-课件_第3页
第十章-生物碱-课件_第4页
第十章-生物碱-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lkaloids生物碱1ppt课件

内容提要:一、概述

(一)定义(二)分布概况(三)生理活性(四)存在形式二、分类方法三、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四、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方法(二)分离方法2ppt课件

五、生物碱的检识

(一)理化检识

(二)色谱检识

六、实例介绍

延胡索乙素

3ppt课件一、概述(一)含义:生物碱是一类来自生物体内含氮有机物,大多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分子结构复杂,多呈碱性,具有强烈生理活性。

(二)分布概况:

1、存在科属

2、存在部位

3、存在形式(三)生理活性下一张4ppt课件二、生物碱的分类

分类方法(如下5种)

1、按植物来源分类法

2、按生物碱的生源途径分类法

3、按生物碱的溶解性进行分类

4、按分子结构中氮原子处的状态进行分类

5、按生物碱氮杂环基本母核分类

下一张5ppt课件三、生物碱的理化性质I、物理性质

1、性状

2、旋光性

3、溶解性II、化学性质

(一)碱性(二)沉淀反应(三)显色反应6ppt课件四、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I、总生物碱的提取

(一)酸水提取法(二)醇类溶剂提取法

(三)亲脂性溶剂提取法

II、生物碱的分离

7ppt课件五、生物碱的检识

I、理化检识

II、色谱检识

(一)薄层色谱检识(二)纸层色谱检识(三)高效液相色谱检识(四)气相色谱检识8ppt课件六、生物碱的结构测定(一)化学法(二)光谱法

1、紫外光谱

2、红外光谱

3、核磁共振

4、质谱9ppt课件(一)麻黄(二)黄连(三)延胡索(四)乌头、附子七、实例介绍结束10ppt课件生物碱按照氮杂环的基本母核分类,可分为如下类型:(1)吡咯烷类生物碱(2)莨菪烷类生物碱(3)哌啶类生物碱(4)喹啉类生物碱(5)吖啶酮类生物碱(6)喹唑酮类生物碱(7)咪唑类生物碱下一张11ppt课件(8)异喹啉类生物碱(9)吲哚类生物碱(10)嘌呤及黄嘌呤类生物碱(11)大环类生物碱(12)萜类生物碱(13)甾体类生物碱(14)有机胺类生物碱上一张12ppt课件

a、简单吡咯烷类吡咯类衍生物

b、吡咯里西啶类

a、哌啶和吡啶类哌啶类衍生物

b、喹喏里西啶类13ppt课件异喹啉类衍生物

(一)苄基异喹啉类(二)双苄基异喹啉类(三)阿扑菲类和异阿扑菲类(四)原阿扑菲类(五)原小檗碱类(六)普托品类(七)吗啡类

14ppt课件吲哚类生物碱

(一)色胺吲哚类(二)半萜吲哚类

15ppt课件萜类生物碱

(一)单萜类(二)倍半萜类(三)二萜类(四)三萜类16ppt课件甾体类生物碱

(一)孕甾烷类(二)环孕甾烷类(三)胆甾烷类

(四)异甾体类17ppt课件(一)碱性

1、呈碱性原因(酸碱质子理论、Lewis电子理论)

2、共轭酸碱概念及碱性强弱表示法

3、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关系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与碱性关系(2)电效应与碱性关系(3)空间效应和碱性关系

(4)分子内氢键和碱性关系18ppt课件1、性状:

多为晶形,味苦,有焦灼感。颜色--多为无色,因分子中饱和度大。少数具有黄色。如小檗碱:呈色的生物碱一般为:(1)季铵碱;(2)分子中具有共轭双键;2、旋光性:

多数具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而具疗效。下一张19ppt课件3、溶解性:

(1)游离亲脂性生物碱:

--可溶于苯、乙醚、氯仿尤其在氯仿中溶解度大。不溶于水。

(2)游离亲水性生物碱:

I、结构特点

a、季铵型生物碱---为离子型生物碱。

b、具有半极性NO配位键。

c、小分子生物碱,如麻黄碱、菸碱。

II、溶解性:--可溶于水、甲醇、乙醇,在正丁醇有一定溶解度。难溶于亲脂性强有机溶剂。下一张20ppt课件(3)生物碱盐类: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因成盐的酸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其规律是:

无机酸生物碱盐水溶性

>

有机酸生物碱盐

小分子有机酸生物碱盐

>大分子有机酸生物碱盐

含氧酸生物碱盐

>卤代酸生物碱盐

HCl〉HBr

〉HI

H2SO4、HNO3H3PO421ppt课件(二)生物碱的沉淀反应

生物碱酸水液+沉淀剂生物碱复合物

1、沉淀反应的意义:

(1)生物碱成分预试(2)生产中检查生物碱提取是否完全(3)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精制(4)生物碱的鉴定

下一张22ppt课件2、生物碱沉淀剂;可分为三类

I、碘化物复盐

碘化铋钾碘-碘化钾碘化汞钾

II、重金属盐类

氯化金氯化铂

III、大分子酸类

苦味酸硅钨酸磷钼酸雷氏铵盐下一张23ppt课件3、反应条件---生物碱沉淀反应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4、杂质干扰及排除方法;

(1)干扰杂质----蛋白质、多肽、鞣质可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产生沉淀而导致出现假阳性。(2)排除方法24ppt课件氮原子的三种杂化方式与碱性强弱:

SP<SP2

<SP325ppt课件电效应和碱性关系---凡是能影响N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电子云密度分布的因素,称电效应。

1、诱导效应电效应

2、诱导---场效应

3、共轭效应26ppt课件诱导效应对碱性的影响:

---供电子基团使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

NH3CH3--NH2CH3--NH--CH3

pKa9.75pKa10.64pKa10.7---

使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减少,碱性减弱:例1:苯异丙胺麻黄碱去甲麻黄碱

pKa9.80pKa9.58pKa9.00例2:士的宁碱伪士的宁碱新士的宁碱

pKa8.23pKa5.60pKa3.80下一张吸电子基团27ppt课件诱导效应的特点-----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影响逐渐降低。具氮杂缩醛结构的生物碱易质子化,呈强碱性。例--阿替新

醇胺结构的生物碱形成稳定的季铵型而呈强碱。28ppt课件诱导---场效应---当分子中不止一个N原子时,其中一个N原子质子化,应就形成了一个强的吸电子基团,它对另一个N原子产生两种降低碱度的效应。即: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称为诱导---场效应。

场效应----通过空间直接传递,随空间距离增长而减弱。例:吐根碱:N1N2pKa7.56pKa8.93

无叶豆碱:11.403.30

29ppt课件共轭效应:---

——

在生物碱分子结构中,如氮原子的孤电子对与有

电子的基团相连时,可形成

P—共轭体系。

——

常见的P—共轭体系有三种类型;

1、苯胺型例1:苯胺环已烷

pKa4.5810.642、酰胺型例2:吴朱萸碱毒扁豆碱

3、烯胺型

下一张30ppt课件——在共轭效应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的轴必须与共轭双键的P电子轴处在同一平面,若不在同平面,则共轭效应减弱,碱性发生变化。例3N,N-二甲基苯胺;邻甲基N,N-二甲基苯胺——

共轭效应的特点

---不随碳链的增长而减弱。

上一张31ppt课件空间效应;---

例1;苯胺N,N--二甲基苯胺

pKa4.58pKa4.39

例2:2,6-二甲基2-甲基-6-叔丁基

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

pKa4.81pKa2.93

例3:茛菪碱东茛菪碱

pKa9.65pKa7.5032ppt课件分子内氢键与碱性的关系---当生物碱氮原子孤电子对接受质子生成共轭酸时,如在其附近存在基团,

并处在有利和生物碱共轭酸分子中的质子形成氢健缔合,

增加了共轭酸的稳定性,碱性增强。

例1例233ppt课件蛋白质、多肽、鞣质酸水萃取酸水萃取34ppt课件生物碱分布概况:

主要分布在植物界低等植物...较少高等植物...多

(1)双子叶植物----多如防已科、茄科、罂粟科、夹桃科、毛莨科、豆科、茜草科等。

(2)单子叶植物-----较少如百合科、石蒜科、兰科等35ppt课件生物碱存在部位:

不同植物均可存在于各个部位,在同一植物往往只集中于某一器官。如:黄连------根长春花------花麻黄------茎罂粟------果实黄柏------树皮巅茄-------叶36ppt课件生物碱的存在形式:

(1)游离状态-----弱碱性生物碱(2)与酸结合成盐-----强碱性生物碱(3)成酯或苷的形式37ppt课件38ppt课件39ppt课件下一张40ppt课件41ppt课件下一张42ppt课件43ppt课件44ppt课件下一张45ppt课件46ppt课件47ppt课件48ppt课件49ppt课件50ppt课件51ppt课件52ppt课件下一张53ppt课件下一张54ppt课件下一张55ppt课件56ppt课件下一张57ppt课件58ppt课件59ppt课件下一张60ppt课件61ppt课件62ppt课件63ppt课件下一张64ppt课件65ppt课件66ppt课件67ppt课件68ppt课件69ppt课件下一张70ppt课件下一张71ppt课件72ppt课件73ppt课件74ppt课件下一张75ppt课件76ppt课件77ppt课件78ppt课件79ppt课件80ppt课件下一张81ppt课件82ppt课件83ppt课件下一张84ppt课件85ppt课件86ppt课件87ppt课件88ppt课件89ppt课件90ppt课件下一张氮杂缩醛结构91ppt课件pKa12.992ppt课件93ppt课件94ppt课件异叶乌头碱型R`=H乌头碱型阿替生型维替碱型下一张95ppt课件96ppt课件97ppt课件98ppt课件99ppt课件L--麻黄碱(1R,2S)D--麻黄碱(1S,2S)麻黄碱伪麻黄碱100ppt课件101ppt课件苯胺pKa4.58N,N-二甲基苯胺

pKa4.39102ppt课件pKa4.85pKa2.93103ppt课件苯胺环已胺酰胺104ppt课件碱性--近中性--实例强碱105ppt课件106ppt课件107ppt课件工艺流程108ppt课件小檗碱的三种互变体109ppt课件110ppt课件111ppt课件基本母核112ppt课件113ppt课件杂化方式与碱性的关系SP2杂化SP3杂化pKa5.25114ppt课件115ppt课件1.76整个分子近中性116ppt课件117ppt课件从上式可知;Kb值大或pKb值小,碱性强;反之碱性弱。下一张118ppt课件表示碱性强弱的统一标准:----pKa值从上式可知,pKa值大,Ka值小,碱性强;反之碱性弱。碱的共轭酸(共轭酸的解离常数)119ppt课件

生物碱的生理活性:

1、镇痛作用----吗啡、延胡索乙素

2、抗消炎菌作用-----黄连素

3、抗肿瘤作用----喜树碱、美登木碱

4、止咳作用----可待因120ppt课件根据生物碱的溶解性,可分为两类

1、亲脂性生物碱

2、水溶性生物碱

水溶性生物碱的结构特征:(1)季铵型生物(2)具有半极性NO配位键生物碱;如苦参碱(3)小分子生物碱;如麻黄碱、菸碱121ppt课件实例一麻黄(一)性味功能

性--热,味----辛、苦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二)临床应用:

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无汗、咳喘水肿等(三)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

1、麻黄碱(又称左旋麻黄碱、l-麻黄碱):

——具有收缩血管,兴奋中枢作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强汗腺分泌和类似肾上腺素作用。

2、伪麻黄碱(右旋麻黄碱,d-伪麻黄碱)

——

药理作用与麻黄碱相同,但较弱。(四)结构与性质

1、结构类型----属有机胺类生物碱

2、理化性质下一张122ppt课件(五)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提取分离

1、提取方法(1)溶剂法-----水、酸水(2)水蒸汽蒸馏法

2、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离(1)分离的依据

a、利用两者生物碱盐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麻黄碱--草酸盐——

难溶于水伪麻黄碱--草酸盐——易溶于水

b、利用两者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不同进行分离

————

离子交换树脂法(2)工艺流程

下一张123ppt课件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理化性质:

1、不具生物碱的一般通性

2、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特性;(1)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2)不与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3)其游离碱可溶于水,也可溶于有机溶剂

(4)特有的显色反应:

a、茚三酮显色反应

b、硫酸酮--氢氧化钠显色反应

c、二硫化碳--硫酸酮沉淀反应124ppt课件125ppt课件实例四川乌、附子一、性味功能性---热、味---辛,苦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回阳救逆之功效。二、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虚脱、风湿、神经痛三、药理作用川乌---镇痛、麻醉、消炎、降压作用附子---升压、强心、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四、主要活性成分乌头碱美沙乌头碱通称乌头生物碱次乌头碱

dl-去甲乌药碱---具强心作用甲基多巴胺盐酸盐---具升压作用下一张126ppt课件五、结构与性质(一)结构类型(二)理化性质

1、具有生物碱的一般通性

2、乌头生物碱的特性(1)可水解性(2)异羟肟酸铁反应(酯型生物碱的特殊反应)(3)乌头生物碱的盐酸可溶于氯仿六、乌头生物碱毒性与结构的关系及其炮制的意义

——分子中的酯键是产生毒性的关键水解

双酯或单酯乌头生物碱

氨基醇类生物碱(功效不变)(剧毒)(无毒)下一张127ppt课件七、川乌、附子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一)提取方法及原理(二)工艺流程八、乌头生物碱的检识(一)理化检识

1、生物碱沉淀反应

2、异羟肟酸铁显色反应(二)薄层检识

薄层条件:吸附剂---碱性氧化铝展开剂---正已烷:醋酸乙酯(1:1)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128ppt课件实例三、延胡索(元胡)一、性味功能:

性寒,味苦具有活血化瘀、利气止痛之功效二、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内脏锐痛及冠心病三、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

1、镇痛作用---延胡索乙素(dl-四氢巴马丁)

2、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去氢紫堇碱四、结构与性质

1、结构类型---异喹啉类生物碱

2、理化性质(1)具有生物碱的通性(2)延胡索乙素的特性:

a、易氧化性

b、特有的显色反应下一张129ppt课件五、延胡索乙素的生产方法

1、人工化学合成法

2、从植物原料中提取(1)元胡——dl-四氢巴马丁(含量十万分之三)(2)黄藤——巴马丁——dl-四氢巴马丁(3)华千金藤——l-四氢巴马丁(山乌龟)(颅通定)130ppt课件131ppt课件操作步骤132ppt课件实例二、黄连

一、性味功能

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二、临床应用

---抗菌消炎

三、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

抗菌作用——小檗碱

四、分布概况:

小檗科---小檗属、十大功劳毛莨科---黄连防已科---古山龙属芸香科---黄柏下一张133ppt课件(1)具有生物碱的一般性质(2)小檗碱的特性:

a、小檗碱与酸结合脱去一分子水成盐,其盐酸盐的水溶性小。游离小檗碱水溶性〉小檗碱盐酸盐(1:20)(1:500)

b、小檗碱水溶液+过量NaOH——〉沉淀

c、特有的检识反应

I、与丙酮的加成反应

漂白粉

II、小檗碱酸不液————〉樱红色

或通氯气五、结构与性质

1、结构类型

---异喹啉生物碱(季铵型——水溶性)

2、理化性质下一张134ppt课件六、小檗碱的提取和分离

1、自黄柏中提取盐酸小檗碱

2、从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和小檗胺135ppt课件136ppt课件(一)酸水提取法(适用于亲脂性、水溶性生物碱提取)

1、原理:---利用生物碱与酸成盐易溶于水的性质,采用酸水提取。

2、常用的酸:HCl、H2SO4、HOAc

浓度:0.1--1%3、工艺流程

4、酸水提取法优缺点:

优点---(1)溶剂价廉,易得(2)操作简便,安全无毒

缺点---(1)提取液体积大,浓缩耗能(2)容易发霉变质(3)水溶性杂质多,过滤困难137ppt课件(二)醇类溶剂提取法(适用于亲脂性、水溶性生物碱提取)

1、常用的醇类----甲醇、乙醇

2、提取方法(1)渗漉法(2)回流提取法(3)连续回流提取法(4)浸渍法

3、工艺流程(三)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只适用于亲脂性生物碱提取)

1、常用的溶剂

---苯、氯仿、二氯甲烷

2、工艺流程

138ppt课件139ppt课件140ppt课件141ppt课件

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双键、苯基、羟基、酯基、醚基、羰基142ppt课件一、提取提取分离工艺流程见p224

黄藤粗粉100克置1000ml烧杯中,加入600ml0.5%硫酸冷浸24小时,过滤。药渣再加入400ml0.5%硫酸冷浸24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约800ml)二、碱化、盐析

按提取液总量的10%加入精制食盐,搅拌使溶解后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