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1-8_第1页
“竹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1-8_第2页
“竹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1-8_第3页
“竹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1-8_第4页
“竹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以竹林长寿山景区周边居民为调查对象实践主题:探寻“十二五”规划下竹林新农村发展状况实践意义:1、实践中央“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精神;2、在新时期贯彻党的路线,体验农村生活,融入社会,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并通过实践对团队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升华队员思想,增进政治意识;3、投身实践,深入基层,亲临群众,深入了解,反映农村实际情况及发展现状,体味农村生活情况,倾听人民群众之呼声,尽可能为农民增收提一些切合实际的建议;4、结合一线调研资料,总结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能够为竹林镇政府以及相关决策部门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实践目标:1、调查了解竹林镇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2、调查了解竹林镇农村面貌前后变化对比及原因3、对竹林镇“新农村”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实践形式:1、对竹林镇居民进行走访,深入了解竹林新农村建设情况2、与竹林政府相关人员开展座谈,整体了解竹林新农村建设概况3、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学习研究,全面了解竹林新农村建设概况活动相关报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实地照片、录音以及相关文字资料。一、摘要本次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党中央关于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作的号召下,在河南工业大学校团委的组织安排下,由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团委牵头,在院领导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学院7名同学组成的以“党旗飘扬宣讲传,青春建功十二五”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团队,于2011年7月11号前往巩义市竹林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竹林镇实施“两高一带”(企业高度集中,居住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发展战略,先后投资近6亿元,大力推进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服务功能,特别是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投资9000多万元,从32公里外经四级提灌引来了黄河水,彻底解决竹林千百年来严重缺水的问题;大搞绿化美化环境工程,改善居民生存环境,镇区耕地、荒山全部退耕还林,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长足进步。竹林镇在“新农村”建设上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必然有其可取之处。此次我们将竹林镇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就是要通过考察竹林镇先进的社会管理模式,探究竹林镇“新农村”发展之路,总结其先进经验及不足,以此为竹林镇的建设建言献策,助力中原经济共同发展。二、竹林镇农村旧貌20世纪80年代初的竹林还是巩县(即现在的巩义市)的一个远近闻名的一个穷山村。竹林人只能过“种地靠天收,吃粮靠返销,吃水贵如油,花钱靠集体”的艰难日子。“地无三分平,水缺贵如油”这就是对竹林自然环境的生动概括。在竹林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石多土薄,浅山丘陵,不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可以说在未改革前的竹林人完全是靠天吃饭,生活非常贫困。在我们的实践考察中,我们也了解到,竹林人为了饮水打井,有些甚至打到地下800米,依然没有水,竹林人甚至需要到4公里以外去肩挑驴驼,或是接雨水。“有女莫嫁竹林汉”这一句顺口溜就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当时竹林是多么的贫困。在改革前的竹林人名靠天吃饭,只能靠粗放的挖一些矿石卖才能度日,人口只有300余人,人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吃住行教医保完全是一片空白。三、竹林镇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在我们的走访中,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就是“您觉得竹林改革以来的变化有哪些?”每当问起这个问题,竹林镇的居民都会心的笑了,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通过了解,我们知道竹林镇改革所取得了多么重大的成就。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先天落后的经济条件,竹林人民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要急切改变竹林落后的现状。竹林人站起来了,他们开始了为了幸福生活的而奋斗的艰苦历程。1980年2月,赵明恩和李书转当选为竹林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他们发誓,在他们这一届,一定要让穷困落后的家乡变变样,让所有父老乡亲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有钱花的好日子。30年过去了,赵明恩书记和李书转镇长的誓言早已兑现,竹林发生的翻天覆地是的变化,不仅彻底摆脱了贫困,而且在农村改革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惊奇不已的好戏,吸引了近百万国内外各方面人士,包括近30位党和国家等重要领导人前来参观考察。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下面我们就从以上五个方面来分析总结一下竹林镇新农村建设所取得成就:(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只有生产发展了,方能使生活富裕起来。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准。(1)生产发展:竹林镇改革以来,产业上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变,即决定发展集体经济、农业向工业转型、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型。通过严格遵守、及时适时地调整镇政府的政策方针,改变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竹林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镇经济迅速壮大,综合实力快速增强。目前,竹林镇产业规模已由原来的3个村办耐火材料小厂,发展成为拥有82家工商企业,一家上市公司的经济强镇,产业涉及到耐火材料、生物医药、电子科技、食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十几个领域。生产的快速发展,为竹林镇地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生活富裕:我们在和竹林镇领导座谈的时候,郭副镇长提到:“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人民服务。”这也契合了竹林镇“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这一发展目标。只有生产发展了,方能使生活富裕起来。竹林的富裕,不是一个人的富裕,也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多数人的富裕。就像竹林精神中的“共富裕”,少数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更多的人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是竹林镇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竹林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就像我们采访一位阿姨是所说的“到哪也都是有贫穷,就像那些有劳动能力,但是不劳动的人,是不会富裕起来的。”(二)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即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在竹林精神中就有一条“讲文明”,竹林镇政府一方面通过加强宣扬竹林精神,来促进竹林人民思想观念上的重要转变,另一方面竹林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积极开展“三评”、“十好”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20多年来,竹林无重大刑事案件、无上访告状、无封建迷信、无修炼“法轮功”、无黄赌毒现象、无重大安全事故。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竹林人民都非常支持“三评”、“十好”,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影响竹林人民的日常行为,通过评出好的典型,以此达到对其他人民的激励作用,促进乡风文明。(三)村容整洁村容整洁主要解决的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是农民看得见的、也是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由于竹林水资源严重匮乏,饮水成为广大竹林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竹林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施了“引黄入竹”工程,解决群众的吃水问题。只有切实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才能够真正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竹林政府通过切实为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人民所关心的问题,实现了村容整洁,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竹林镇政府,一方面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包括吃住行教医保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村容整洁。(四)管理民主管理民主也就是要实现民主政治。竹林开展的“三评”、“十好”活动,就是管理民主的最大体现。“三评”即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群众能够亲身投入到“三评”之中,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三评”评出优秀党员同时还有最差党员,促使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竹林镇党委、镇政府等相关机构的领导人,经常会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了解群众的需求,听取群众的意见,最终实现了管理民主,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四、竹林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1、竹林镇通过开展“三评”、“十好”等评比活动,虽然可以加强群众与党员间的关系,但是也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有些居民并没有切身参与到评选的过程中去,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参与进去,并根据现实情况增加一些评选项目等。2、竹林镇在最近几年里已经开辟出一些可供居民活动的广场、花园、公园等,但是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当地居民使用,有些居民想要参加集体文化活动需要进行长距离奔波,很不方便,希望政府在以后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多规划建设一些可供居民使用的公共活动场所。(二)经济发展方面1、“以红色吸引人,以绿色留住人”是竹林镇发展红色旅游经济的口号,旅游业作为竹林的朝阳产业,可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需要一次性投资便可以终生受益,但是现在资金尚未全部到位,很多设施没有开发完整,景区内部尚未完善,还需要加紧景区建设,以便更快地使其应对快速发展的旅游业。2、竹林镇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专注于配套服务业的开发,农家乐成为景区附近的重点发展对象,但是由于其发展较晚,规模较小,布局较为分散,很多农家乐给人带来一种不专业,没有乐的感觉,有些相关从业人员告诉我们,因为这里景区的季节性因素较大,而那些分布在山里的农家乐也只有在旅游旺季时才有生意,平时几乎无人光顾。故此,他们希望政府可以加大景区宣传力度,多吸引游客,从而也为农家乐带来生意。3、竹林镇已经进行了三次产业结构转型,有些群众反映,虽然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经济效益并没有随之增长很多,有些人还是愿意重新回到工厂里去,认为从事第三产业有一定风险。我们政府部门需要对有此心理的居民开展一些帮助行动,打消这种念头,并尽量帮助他们提高收益,得到更多的实惠。(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1、在采访过程中,居民们对竹林镇领导班子给予高度肯定,但是在个别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引起社会反响。我们建议,咱们竹林镇政府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