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试卷及解析10套1教育概论_第1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试卷及解析10套1教育概论_第2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试卷及解析10套1教育概论_第3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试卷及解析10套1教育概论_第4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试卷及解析10套1教育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QQ:854728739绪

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发展简史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为什么?教育现象是科学的研究对象吗?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区别现象水平和问题水平教育问题:从教育现象中概括出的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与先进教师的教育经验教育学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多样化阶段4、深化阶段萌芽阶段(古代社会)

特点:存在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与著作:孔子 《论语》(公元前551-前479)《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由儒家思孟学派撰写。全书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古罗马教育家,演说家,生于西班牙。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演说家,而演说家应具有善良的道德性格,对自由艺术的掌握以及善于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为此要注意早期教育,父母本身要有学问。极力推崇学校教育,主张同时学习各种学科,各学科教学应交替进行。认为教师应有学识,对待学生要如同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反对体罚。培养演说家,应经过从初级学校到文法学校再到修辞学校3个阶段。昆体良(35~96)Quintilianus,Marcus

Fabius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培养》独立形态阶段(资本主义初期)特点: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和著作:英国哲学家培根首先提出人类应该有一门学问,名称为教育学。这是一门教人阅读的学问。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个学科名称。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出版)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几十条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和教师的作用。研究方法:自然类比法夸美纽斯(1592~1670)Comenius,Johann

Amos1776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1724~1804)Kant,Immanuel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此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全书分为:绪

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

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

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他从伦理学出发,提出“教

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以

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

步骤:明了、联合、系统、

方法;强调了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思想。其思想曾风靡全球。研究方法:

哲学思辨赫尔巴特(1776~1841)Herbart,Johann

Friedrich多样化阶段(19世纪50年代-二次大战)特点:

新论迭起、学派林立代表人物与著作: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研究方法:倡导实证的研究方法。实验教育学梅伊曼(E.Meumann,1862-1915)[德国]拉伊(W.A.Lay,1862-1926)[德国]《实验教育学》主张用生物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实验教育学的实验和今天的教育改革实验的区别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

[美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学说反对以赫尔巴特为首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赫:教材杜:经验教师

课堂儿童

活动杜威(1859~1952)Dewey,John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苏联]《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继承了欧洲传统教育思想,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杨贤江

(1895-1931)

《新

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凯洛夫(1893~1978)Kairov,Ivan

Andreevich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清末民初从日本引进教育学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教育学中国教育受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影响的文化基础深化阶段(二战后至今)特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综合与分化、和新的方法论的出现促使教育学理论比以往深化发展。代表人物与著作:)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布鲁姆[美国](B.S.Bloom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教育评价。布鲁纳[美国](J.S.Bruner,1915-

)《教育过程》提出了学科结构理论(学科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Jerome

Seymorr,Bruner

1915-

)赞可夫[苏联](1901-1977)《教学与发展》在十几年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批评了苏联的教学理论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与布鲁纳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追求系统的最大效果。教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学科群,有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通常所说的教育学即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概论是关于教育学一般原理的概要论述。是教育专业的入门课和基础课。国内教育界关于此课的内容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它的内容应考虑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专业课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略)历史法

调查法

实验法

统计法等思考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参考书:1、手中书籍的相关章节。2、大河内一男[日],《教育学的理论问题》P24-373、范国睿:《西方“教育学”研究》;见陈桂生主编:《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书单: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上、下)《忏悔录》裴斯泰洛奇:《林哈德和葛笃德》

马卡连柯:《教育诗》、《塔上旗》苏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