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管应试考题(一)名词解释味蕾2.胃粘膜屏障3.胃肠内分泌细胞4.小肠绒毛微皱褶细胞6.肠相关淋巴组织7.舌乳头(二)填空牙冠.从外向内由(1)和(2)组成,牙根由(3)和(4)组成。牙的中央为(5)。消化管壁从内向外由(1)、(2)、(3)和(4)四层组成,其最内层又由(5)、(6)和(7)构成。胃粘膜上皮除少量内分泌细胞外,主要由表面(1)组成,该细胞内的分泌颗粒称(2)。胃底腺由五种细胞组成,即(1)、(2)、(3)、(4)和(5)。壁细胞又称(1),胞质内有细胞膜凹陷形成的(2),其游离面有(3)。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它是由(1)和(2)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吸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是由(3)和(4)突出形成的。小肠腺由五种细胞构成,它们是(1).(2)、(3)、(4)和(5)。小肠绒毛内有三种重要结构,即(1).(2)和(3)。食管腺位于管壁的(1),小肠腺位于(2),十二指肠腺位于(3)。(三)选择题味蕾仅见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B.位于固有层内C.细胞为神经元 D.味毛是支持细胞的纤毛舌乳头中菌状乳头数量最多B.丝状乳头数量最少C.轮廓乳头体积最小D.丝状乳头上无味蕾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牙本质内 B.牙髓内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 D.牙釉质内胃底腺主细胞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 B.胞质嗜酸性C.分泌胃蛋白酶原D.分泌内因子胃底腺壁细胞胞质嗜碱性 B.没有细胞内分泌小管C.分泌胃蛋白酶原D.分泌内因子消化管的潘氏细胞位于胃幽门腺底部 B.小肠腺底部C.胃底腺底部 D.大肠腺底部杯状细胞不存在于A-胃B.小肠C.结肠D.阑尾食管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B.有杯状细胞C.无粘膜肌层 D.肌层均为平滑肌小肠绒毛A.表面上皮细胞无微绒毛 B.无毛细淋巴管C.无毛细血管网 D.有散在的平滑肌消化管壁上有多种腺体,其中A-胃底腺位于粘膜下层B.小肠腺位于粘膜下层C.十二指肠腺位于粘膜下层D.食管腺位于固有层结肠带形成于A.外膜局部增厚 B.纵形肌局部增厚C.环形肌局部增厚 D.粘膜下层局部增厚大肠A.无杯状细胞B.无腺体C.无绒毛D.肌层为骨骼肌直肠A.无杯状细胞 B.无腺体C.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D.粘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消化管的外膜有浆膜和纤维膜两种,其中A.食管为浆膜B.回肠为纤维膜C.升结肠为纤维膜D.十二指肠部分为浆膜,部分为纤维膜潘氏细胞分布于小肠腺的底部胞质内充满嗜碱性颗粒分泌酸性磷酸酶有杀菌作用也存在于胃底腺16.参与构成消化管皱襞的结构是A.上皮B.固有层C.粘膜下层D.以上均是胃底腺主细胞数量最多颈部有分泌粘液的细胞C-与胃小凹相连D.以上均对胃底腺壁细胞不具有细胞内分泌小管含发达的微管泡系统分泌内因子分泌胃蛋白酶原小肠粘膜上皮吸收细胞游离面没有纹状缘细胞侧面没有连接复合体胞质内没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细胞表面没有细胞衣胃肠的内分泌细胞只存在于表面上皮内分泌颗粒均靠近细胞的游离面有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分泌固醇类激素微皱褶细胞位于肠壁固有层内是一种分泌细胞位于胃粘膜上皮中D.基底面的凹窝内嵌有淋巴细胞(四)问答题试述胃粘膜屏障的构成及其功能意义。试述消化管壁的一般微细结构和胃、小肠壁的结构特点。试述小肠绒毛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意义。试述结肠壁的结构特点。简述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和功能意义。试述舌的组织结构。试述食管壁的结构特点。试述胃底腺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题解(一)名词解释见本章内容提要•味蕾见本章内容提要・胃粘膜屏障见本章内容提要・胃肠内分泌细胞见本章内容提要•小肠绒毛见本章内容提要•肠相关淋巴组织见本章内容提要•微皱褶细胞•舌乳头舌底面粘膜光滑,舌背部粘膜形成许多乳头状隆起,称舌乳头。舌乳头依其形态结构可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丝状乳头数目最多,遍布舌背。菌状乳头数目较少,多位于舌尖及舌缘,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呈蘑菇状,上皮不角化,顶部的上皮内有味蕾。固有层内富含毛细血管,故外观呈红色。轮廓乳头有10余个,位于界沟前方。形体较大,顶部平坦,乳头周围的粘膜凹陷形成环沟,沟两侧的上皮内有较多味蕾。固有层内有浆液性味腺,导管开口于沟底。味腺分泌的稀薄液体冲洗味蕾表面的食物碎渣,以利味蕾不断接受新的物质刺激。(二) 填空题(1)牙釉质;(2)牙本质;(3)牙骨质;(4)牙本质;(5)牙髓(1)粘膜层;(2)粘膜下层;(3)肌层;(4)外膜;(5)上皮;(6)固有层;(7)粘膜肌(1)粘液细胞;(2)粘原颗粒(1)主细胞;(2)壁细胞;(3)颈粘液细胞;(4)干细胞;(5)内分泌细胞(1)泌酸细胞;(2)细胞内小管;(3)微绒毛(1)上皮;(2)固有膜;(3)细胞膜;(4)细胞质(1)吸收细胞;(2)杯状细胞;(3)内分泌细胞;(4)干细胞;(5)潘氏细胞(1)中央乳糜管;(2)毛细血管网;(3)纵行平滑肌(1)粘膜下层;(2)粘膜层;(3)粘膜下层(三) 选择题1.A2.D3.C4.C5.D6.B7.A8.A9.D10.C11.B12.C13.D14.D15.A16.D17.D18.D19.C20.C21.D(四)问答题见本章内容提要•胃粘膜屏障见本章内容提要•消化管壁的一般微细结构・胃壁的结构特点•小肠壁的结构特点见本章内容提要•小肠绒毛•结肠壁的结构特点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其管壁粘膜表面光滑,在结肠袋之间横沟处有半月形皱襞。上皮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固有层内有稠密的大肠腺,呈单管状,含吸收细胞、大量杯状细胞、少量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粘膜下层的结缔组织内有成群脂肪细胞。肌层由内环行外纵形两层平滑肌组成。内环行肌节段性局部增厚,形成结肠袋;外纵形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外膜除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后壁为纤维膜外,余均为浆膜。见本章内容提要・胃肠内分泌细胞见本章内容提要•舌的组织结构见本章内容提要•食管的结构特点见本章内容提要・胃底腺(李盛芳)消化腺应试考题(一)名词解释泡心细胞2.肝巨噬细胞3.窦周隙4.储脂细胞肝腺泡6.门管小叶7.门管区(二)填空题大唾液腺有三对,他们是(1)、(2)和(3)。组成唾液腺的腺泡有三种,即(4)、(5)和(6)。腮腺只含(1)性腺泡,故为(2)性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中有两种腺泡,即(3)和(4) ,故为(5)腺。纹状管是一种(1)管,其管壁为(2),细胞核(3)形,位于细胞的(4),胞质呈(5) 性,细胞基部有明显的(6)。人胰岛主要有(1)、(2)、(3)、(4)和(5)五种类型的细胞,它们分别分泌(6)、(7).(8)、(9)和(10)。肝小叶是肝的(1),为不规则的(2),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3),肝细胞向周围呈放射状排成(4)。
肝细胞呈(1)形,核圆位于(2),胞质呈(3)性,细胞器(4)。肝细胞构成肝板,肝板之间有(5)。肝窦周隙是指(1)细胞与(2)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内有散在的(3)和(4)。肝贮脂细胞分布在(1)内,电镜下可见其胞质内有许多(2),其中储存大量(3)。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可见到并列走行的三种主要的管道,即(1)、(2)和(3),故此区称(4)。(三)选择题浆液性腺细胞的胞质内含粘原颗粒B.糖原颗粒酶原颗粒D.脂肪颗粒2.纹状管在下颌下腺最发达B.舌下腺最发达C.腮腺的最发达D.三种唾液腺均发达闰管A.不与腺泡相连 B.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C.有分泌功能 D.腮腺和胰腺的闰管较长胰腺的泡心细胞是A.有收缩功能的细胞B-脱落的腺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闰管上皮细胞胰岛A.均匀分布在胰腺内 B.胰尾部较多C.胰头部较多 D.只存在于胰尾人的肝小叶A.为圆柱体B.为多角棱柱体C.为方形棱柱体 D.为梭形体肝板由几排肝细胞构成,无孔由几排肝细胞构成,有孔由单排肝细胞构成,无孔由单排肝细胞构成,有孔8.肝小叶内没有A8.肝小叶内没有A.胆小管B.网状纤维C.C.贮脂细胞D.淋巴管肝细胞呈立方形B.椭圆形C.多边形D.柱状肝小叶内的肝板两侧的血窦不相通胆小管壁为肝细胞膜窦周隙与胆小管相通肝板不分支肝贮脂细胞位于窦周隙内B.位于肝窦内C.不位于肝小叶中D.位于小叶边缘的结缔组织内肝血窦的A.内皮无孔,基膜较厚 B.内皮有孔,基膜较厚C.内皮无孔,无基膜 D.内皮有孔,无基膜胰腺外分泌部A.由粘液性腺泡组成 B.腺泡无泡心细胞C.闰管较长 D.腺泡有肌上皮细胞人胰岛内分泌细胞中A细胞位于胰岛周边,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位于胰岛周边,分泌胰岛素D细胞数量最多,分泌生长抑素B细胞位于胰岛中央部,分泌胰高血糖素肝细胞不能A.合成胆汁B.合成脂蛋白C.合成球蛋白D.灭活激素正常肝的窦周隙内没有A.血浆 B.红血细胞C.贮脂细胞D.网状纤维(四)问答题试述三对大唾液腺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试述胰腺外分泌部的组织结构及功能。试述胰岛的微细结构及功能。试述肝小叶的微细结构。试述肝窦和窦周隙的微细结构。题解(一)名词解释泡心细胞胰腺的腺泡腔可见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胞质着色浅,核卵圆形。泡心细胞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此为胰腺腺泡的结构特征之一。见本章内容提要•肝巨噬细胞见本章内容提要•窦周隙贮脂细胞贮脂细胞又称窦周细胞或间质细胞,位于窦周隙内,形态不规则,有突起,常附于血窦内皮细胞外表面及肝细胞表面。电镜观察显示,贮脂细胞的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脂滴,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贮脂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储存维生素A,还能合成胶原,形成网状纤维。在肝纤维性病变时,贮脂细胞增多,并生成大量网状纤维。见本章内容提要•肝腺泡见本章内容提要•门管小叶门管区在相邻肝小叶之间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结缔组织中,汇集着从肝门进出的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的分支,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故这个小区称门管区。(二)填空题(1)腮腺;(2)下颌下腺;(3)舌下腺;(4)浆液性腺泡;(5)粘液性腺泡;(6)混合性腺泡(1)浆液;(2)浆液;(3)浆液性腺泡;(4)粘液性腺泡;(5)混合腺(1)分泌管;(2)单层高柱状上皮;(3)圆;(4)顶部;(5)嗜酸;(6)基底纵纹(1) A; (2) B; (3) D; (4) PP; (5) D1; (6)高血糖素;(7)胰岛素;(8)生长抑素;(9)胰多肽;(10)血管活性肠多肽(1)基本结构功能单位;(2)棱柱体;(3)中央静脉;(4)肝板(1)多面体;(2)中央;(3)嗜酸;(4)发达;(5)肝窦(1)肝;(2)血窦内皮;(3)贮脂细胞;(4)网状纤维(1)窦周隙;(2)脂滴;(3)维生素A9(1)小叶间动脉;(2)小叶间静脉;(3)小叶间胆管;(4)门管区(三)选择题1.C2.A3.D4.D5.B6.B7.D8.D9.C10.B11.A12.D13.C14.A15.C16.B(四)问答题1.见本章内容提要•三对大唾液腺的结构特点见本章内容提要•胰腺外分泌部见本章内容提要•胰岛见本章内容提要•肝小叶见本章内容提要•肝血窦•窦周隙(李盛芳)呼吸系统应试考题(一)名词解释肺小叶2.终末细支气管3.呼吸性细支气管4.肺泡管5.肺泡囊6.肺泡隔7.尘细胞8.心力衰竭细胞9.气血屏障10.II型肺泡细胞11.支气管树(二) 填空题1.气管管壁可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1)、(2)和(3),前者由(4)和(5)构成。上皮为(6)上皮,由(7)、(8)、(9)、(10)和(11)五种细胞构成。(12)层内含有较多的气管腺。肺段支气管以下的导气部依次称为(1)、(2)和(3),呼吸部包括(4)、(5)、(6)和(7),其共同特点是都有(8)。肺泡壁薄,由(1)和(2)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3),内含丰富的(4)、大量(5)及(6)细胞。气血屏障由(7)、(8)、(9)、(10)和(11)构成。肺的血液供应有两个来源,即(1)和(2),前者是肺的(3)血管,后者为(4)血管。(三) 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气管管壁可分为三层,由内向外分别是A.粘膜、肌层和外膜 B.上皮、固有层、粘膜肌C.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 D.粘膜上皮、粘膜肌和外膜气管粘膜上皮包括下列细胞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Clara细胞、小颗粒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壁细胞、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气管粘膜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纤毛细胞 B.小颗粒细胞C.基细胞 D.刷细胞气管粘膜上皮内与传入纤维形成突触的细胞是A.纤毛细胞 B .小颗粒细胞C.基细胞 D.刷细胞一个肺小叶的组成是细支气管及其所属分支至肺泡肺泡管及其所属分支至肺泡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分支至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分支至肺泡肺内各级支气管中,管壁内环行平滑肌形成完整环行层的管道主要是小支气管 B.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D•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的A.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B.管壁内无平滑肌纤维腺体很少 D.管壁上有肺泡开口心力衰竭细胞是指A.功能活跃的淋巴细胞 B.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中性粒细胞C.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D.吞噬红细胞之后的巨噬细胞肺表面活性物质是A.磷脂,可提高肺泡表面张力 B.磷脂,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糖脂,可保护肺泡上皮 D.糖蛋白,可提高肺泡表面张力肺导气部从肺内支气管起,到A.细支气管止 B.终末细支气管止C.呼吸性细支气管止D.肺泡管止肺呼吸部包括
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肺泡管、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是管壁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杯状细胞消失,无腺体,无软骨片管壁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平滑肌分散,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无软骨片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有软骨片,平滑肌层较厚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杯状细胞,有腺体,无软骨片,环行平滑肌完肺泡管管壁完整,单层立方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纤维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但无平滑肌纤维管壁不完整,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纤维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上皮下有少量平滑肌纤维14.11型肺泡细胞内有A.异染性颗粒BA.异染性颗粒B.嗜锇性板层小体C.嗜酸性颗粒D.嗜银颗粒15.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为立方上皮B上皮为立方上皮B.上皮内有杯状细胞C.C.上皮为扁平上皮由大量肺泡围成(四)问答题试述气管壁的微细结构及各种微细结构的主要功能。试述肺导气部的微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试述肺呼吸部的微细结构。试述肺泡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题解(一)名词解释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其各级分支及末端的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每叶肺约有50〜80个肺小叶。临床上常见的小叶性肺炎即指发生在小叶范围内的炎症。终末细支气管为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径约为0.5mm,内衬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无杯状细胞,管壁内无腺体和软骨片,平滑肌为完整的环行层。呼吸性细支气管是终末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壁上有散在的肺泡开口,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在肺泡开口处,为单层扁平上皮。上皮外有薄层弹性纤维及散在的平滑肌纤维。肺泡管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分支,其管壁有大量肺泡开口。管壁自身的结构仅存在于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此处常呈结节状膨大。肺泡囊与肺泡管相连,是几个肺泡共同围成的一个囊状结构,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没有结节状膨大。相邻肺泡上皮之间有薄层结缔组织,称肺泡隔,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大量弹性纤维及肺巨噬细胞。肺泡隔内弹性纤维的存在使肺泡在吸气时充分扩张,呼气时充分回缩。若弹性纤维的弹性减弱,就会影响肺的换气功能,导致肺气肿。肺巨噬细胞分布广泛,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可吞噬进入肺泡的细菌,尘粒及细胞碎片。吞噬灰尘颗粒后的肺巨噬细胞称尘细胞,常位于肺泡隔及各级支气管附近。心衰患者发生肺淤血,肺泡隔内毛细血管扩张,血细胞渗出,肺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并将其中的血红蛋白分解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这种吞噬红细胞后的肺巨噬细胞称心力衰竭细胞。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中的CO2与肺泡腔内的O2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气-血屏障,也叫呼吸膜。气血屏障包括下列几层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有的部位没有此层)、肺泡上皮基膜、I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II型肺泡细胞是肺泡上皮的一种,散在于I型细胞之间。细胞为立方形或圆形,核圆,细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胞质中含有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结构,称嗜锇性板层小体,小体内含磷脂,蛋白质和糖胺多糖。板层小体成熟后,将其内容物释入肺泡腔,在肺泡上皮表面铺展,形成一层薄膜,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若这种物质减少,可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大,引起肺不张。见本章内容提要•市的一般结构(二)填空题(1)粘膜;(2)粘膜下层;(3)外膜;(4)上皮;(5)固有层;(6)假复层纤毛柱状;(7)纤毛细胞;(8)杯状细胞;(9)基细胞;(10)刷细胞;(11)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12)粘膜下(1)小支气管;(2)细支气管;(3)终末细支气管;(4)呼吸性细支气管;(5)肺泡管;(6)肺泡囊;(7)肺泡;(8)肺泡(1)上皮;(2)基膜;(3)肺泡隔;(4)毛细血管网;(5)弹性纤维;(6)肺巨噬;(7)毛细血管内皮基膜;(8)薄层结缔组织;(9)肺泡上皮基膜;(10)1型肺泡细胞;(11)肺泡表面液体层(1)肺动脉;(2)支气管动脉;(3)功能性;(4)营养性(三) 选择题C2.A3.C4.D5.A6.C7.D8.D9.B10.B11.B12.A13.C14.B15.A(四) 问答题1.见本章内容提要•气管和主支气管管壁的结构•气管黏膜上皮见本章内容提要•肺导气部的微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见本章内容提要•肺呼吸部的微细结构4.见本章内容提要•肺泡(武玉玲)眼和耳应试考题(一)名词解释1.角膜缘2.巩膜静脉窦3.小梁网4.视杆细胞5.视锥细胞6.MuLLer细胞7.视神经乳头8.黄斑9.壶腹嵴10.位觉斑11.螺旋器(二)填空题眼球壁自外向内可分为(1)、(2)和(3)三层,视网膜盲部包括(4)和(5)。角膜从前至后分为5层,即(1)、(2)、(3)、(4)和(5)。角膜的营养来自(6)和(7)。巩膜主要由(1)组织构成,在与角膜交界的部位,巩膜向前内侧伸出一较短的环形突起称(2),巩膜与角膜移行处称(3)。虹膜由前向后可分为(1)、(2)和(3)三层,睫状体借(4)与晶状体相连。视网膜光镜下的10层结构,自外向内分别是(1)、(2)、(3)、(4) 、(5)、(6)、(7)、(8)、(9)和(10)。6.晶状体由(1)、(2)及(3)三部分构成。晶状体实质由(4)构成,包括外周的(5) 和中央的(6)。7.外耳由(1).(2)和(3)构成,中耳由(4)和(5)组成,内耳由(6)和(7)组成。内淋巴由(8)产生,外淋巴则来自(9)和(10)。骨迷路由(1)、(2)和(3)三部分构成。内耳位觉感受器包括(4)、(5)和(6),听觉感受器是指(7)。眼球的屈光介质有(1),(2),(3)和(4)。虹膜的瞳孔扩约肌和瞳孔开大肌都是由(1)分化而来,支配它们的神经分别是(2)、(3)。(三)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下列关于角膜的叙述,错误的是角膜不含血管,其营养由房水和角膜缘血管供应角膜上皮富含神经末梢,使角膜感觉敏锐角膜基质(固有层)中的胶原原纤维都是平行排列的角膜内皮参与后界层的形成与更新瞳孔括约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开大主要是因瞳孔开大肌舒张由睫状体围成由虹膜围成在视网膜中,A-双极细胞与节细胞之间易发生剥离视细胞内节是合成蛋白质部位,外节为感光部位视杆、视锥细胞所含视蛋白的结构相同MuLLer细胞是视网膜中特有的中间神经元老花眼是由于A.晶状体变扁,弹性减弱B.晶状体调节聚集能力增强C.晶状体变混浊 D.房水产生过多,眼内压增高在内耳中壶腹嵴感受旋转运动的开始和终止刺激球囊斑感受旋转运动的开始和终止刺激位觉斑不能感受头部静止时的位置螺旋器的指细胞是感受听觉的细胞在耳蜗内A.蜗底的听弦长,感受高频声波刺激蜗顶听弦长,感受高频声波刺激蜗底的听弦短,感受低频声波刺激蜗底听弦短,感受高频声波刺激角膜基质为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有细胞,无血管疏松结缔组织,有细胞,有血管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有细胞,无血管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无细胞,有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能够把合成的黑色素颗粒输送给视细胞可合成视色素可吞噬视细胞脱落的膜盘可提高视细胞的感光敏感度晶状体纤维是A.胶原原纤维B.弹性纤维C.胶原纤维 D.以上都不是内耳螺旋器盖膜由A.毛细胞产生 B.螺旋缘上皮细胞产生C.指细胞产生 D.血管纹上皮细胞产生内耳螺旋器的内毛细胞排列成3〜5列外毛细胞排成一列毛细胞基部有耳蜗神经末梢毛细胞游离面上无静纤毛(四)问答题试述角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简述房水循环途径。试比较两种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同。试述听觉的产生途径。试述视网膜的分层及各层的微细结构。试述视觉和色觉的产生过程。题解(一)名词解释巩膜与角膜的移行处称角巩膜缘或角膜缘。见本章内容提要•巩膜静脉窦与小梁网。见本章内容提要•巩膜静脉窦与小梁网。见本章内容提要•视细胞。见本章内容提要•视细胞。见本章内容提要•放射状神经胶质细胞。见本章内容提要•黄斑和视神经乳头。见本章内容提要•黄斑和视神经乳头。见本章内容提要•壶腹嵴。见本章内容提要•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见本章内容提要•螺旋器。(二) 填空题(1)纤维膜;(2)血管膜;(3)视网膜;(4)视网膜虹膜部;(5)视网膜睫状体部(1)角膜上皮;(2)前界层;(3)角膜基质;(4)后界层;(5)角膜内皮;(6)房水;(7)角膜缘的血管(1)致密结缔;(2)巩膜距;(3)角巩膜缘(或角膜缘)(1)前缘层;(2)虹膜基质;(3)虹膜上皮;(4)睫状小带(1)色素上皮层;(2)视杆视锥层;(3)外界膜;(4)外核层;(5)外网层;(6)内核层;(7)内网层;(8)节细胞层;(9)视神经纤维层;(10)内界膜(1)晶状体囊;(2)晶状体上皮;(3)晶状体纤维;(4)晶状体纤维;(5)皮质;(6)晶状体核(1)耳廓;(2)外耳道;(3)鼓膜;(4)鼓室;(5)咽鼓管;(6)骨迷路;(7)膜迷路;(8)膜蜗管血管纹;(9)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10)骨膜毛细血管渗出液(1)骨蜗管;(2)骨前庭;(3)骨半规管;(4)壶腹嵴;(5)椭圆囊斑;(6)球囊斑;(7)螺旋器(1)角膜;(2)房水;(3)晶状体;(4)玻璃体(1)色素上皮细胞;(2)副交感神经;(3)交感神经(三) 选择题1.C2.D3.B4.A5.A6.D7.A8.C9.D10.B11.C(四)问答题见本章内容提要•角膜。见本章内容提要•房水。见本章内容提要•视细胞。耳是感受听觉的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中耳有收集和传递声波的作用,内耳是位觉和听觉感受器。外耳由耳廓、外耳道和鼓膜构成。由外耳道传入的声波使鼓膜振动,经中耳听骨链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前庭阶外淋巴振动,通过前庭膜引起膜蜗管内淋巴振动。同时,前庭阶外淋巴的振动也经蜗孔传至鼓室阶,使基底膜发生共振,这就使得毛细胞的静纤毛与盖膜接触,刺激毛细胞兴奋,经耳蜗神经传至中枢,产生听觉。见本章内容提要•视网膜光镜下的10层结构。眼是视觉器官,主要由眼球构成,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分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与角膜一起组成眼球的屈光系统。光线从外界进入人眼后,依次通过眼球的各种屈光介质,使光线会聚于视网膜,由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再经突触传给双极细胞和节细胞,最后由节细胞轴突形成的视神经传递至脑,形成各种视觉和色觉。感光细胞又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视杆细胞分布在视网膜黄斑以外的周围部,其感光蛋白称视紫红质,感弱光。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其感光物质称视色素,感强光和颜色。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红敏色素、绿敏色素和蓝敏色素。(石运芝)泌尿系统应试考题(一)名词解释泌尿小管2.肾单位3.肾单位祥4.血管球肾小囊6.近曲小管7.远曲小管8.球旁细胞致密斑10.滤过膜11.集合小管12.球后毛细血管网(二)填空题在肾的冠状剖面上,可见外周部的(1)和中心部的(2),前者主要由(3)和(4)构成,后者主要由(5)和(6)构成。泌尿小管包括(1)和(2)两部分,前者细长、弯曲,可分为(3)、(4)和(5)三段。肾小体有两个极,分别称为(1)和(2),前者有(3)和(4)进出,后者与(5)相连。每个肾小体主要由(6)和(7)两部分构成。前者是一团蟠曲的(8),后者由(9)起始端膨大凹陷而成,囊壁为双层,外层壁由(10)上皮构成,内层壁细胞特殊,称为(11)。肾单位祥又称(1),由(2)、(3)和(4)三者构成。肾滤过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是(1)、(2)和(3)。球旁复合体位于肾小体的(1)处,由(2)、(3)和(4)组成。肾动脉自肾门入肾后,分支走行在肾锥体之间,称为(1)动脉,其分支呈弓状走行在皮质与髓质交界处,成为(2)动脉,该动脉分支,走行于小叶之间,称(3)动脉,沿途不断分出许多侧支,进入肾小体,称(4)微动脉,该微动脉的分支形成(5),继而汇合成(6),离开肾小体,再次形成毛细血管网,称(7),分布在相应的肾小管周围。(三)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肾的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B.皮质内无髓放线C.髓质内无肾小体D.皮质内无集合小管2.肾髓质内无A.集合小管B.肾小叶C.肾小管D.肾小体3.肾小叶的组成是两条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 B.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肾锥体及与其相连的皮质部分D.集合小管及其周围的髓质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血管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小管肾小体、血管球、肾小管、集合小管肾单位祥包括A.肾小体、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B.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C.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直集合小管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肾单位不包括A.肾小体 B.近端小管C.远端小管7.髓放线内没有D.集合小管A.远端小管直部 B.细段C.近端小管直部 D•乳头管肾小体A.可形成原尿 B.有重吸收功能C.可形成原尿并重吸收水分 D.可形成终尿下列关于血管球的描述,哪项错误A.是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 B.球内血压较一般毛细血管高毛细血管之间有血管系膜 D.毛细血管为连续型下列关于肾小囊的结构,哪项错误具有双层壁,呈杯状包绕血管球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脏层上皮称足细胞,与近曲小管上皮相连足细胞有突起下列关于足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A.有许多突起 B.突起紧贴在毛细血管基膜外面C.突起间有裂孔 D.裂孔处无隔膜肾小体血管系膜细胞的功能是参与基膜的更新及清除沉积在基膜上的沉淀物分泌肾素和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前列腺素功能不祥肾血管球的滤过膜不包括A.毛细血管有孔内皮 B.基膜C.足细胞裂孔膜 D.基膜与足细胞间的结缔组织肾小体血管球内的毛细血管A.介于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 B.是肾内动脉形成的第二次毛细血管C.起营养作用 D.为有孔毛细血管滤过膜不能通过A.多肽B.葡萄糖C.尿素D.红细胞近曲小管上皮细胞A.胞质嗜碱性B.有基底纵纹细胞界限清楚D.没有微绒毛近曲小管由单层立方细胞组成,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由单层立方细胞组成,细胞分界不清,基底部无纵纹由单层立方细胞组成,细胞分界清,胞质嗜酸性由单层锥体形细胞组成,细胞腔面无刷状缘,基底部有纵纹远端小管A.管壁为单层柱状上皮,胞质染色浅 B.核圆,居中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少 D.基底纵纹不明显球旁细胞来自A-入球微动脉管壁上的内皮细胞 B.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匚入球微动脉管壁上的平滑肌细胞 D.球外系膜细胞球旁细胞立方形,内含许多糖原颗粒立方形,内含许多分泌颗粒立方形,胞质内含粘原颗粒立方形,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胶体渗透压较高的毛细血管是A.血管球毛细血管 B.髓质毛细血管C.被膜毛细血管 D.球后毛细血管网肾素来自A.出球小动脉管壁上的平滑肌细胞 B.球外系膜细胞C.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D.球旁细胞下列关于肾的血液循环特点,哪项错误肾内血流量很大动脉在肾内三次形成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肾血管球时形成滤液球后毛细血管网内的胶体渗透压较高致密斑A.细胞呈立方形,排列紧密 B.上皮细胞增高,呈柱状,排列紧密D.基膜完整CD.基膜完整25.膀胱A.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B.固有层内含较多的腺体肌层由内纵、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组成外膜为浆膜(四)问答题简述肾单位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肾小体的微细结构如何?与原尿形成有什么关系近端小管有什么结构特点?其功能如何?何谓球旁复合体?有何结构特点和功能?肾的血液循环有什么特点?题解(一)名词解释见本章内容提要•泌尿小管见本章内容提要•肾单位见本章内容提要•肾单位祥血管球是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包在肾小囊中,由入球微动脉分支而成。血管球毛细血管属有孔型,孔上无隔膜。血管球内具有较高的血压,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时,大量水分和小分子物质滤出血管壁,进入肾小囊,成为原尿。肾小囊由肾小管的起始端膨大凹陷而成,囊壁为双层,包绕血管球。其外层壁为单层扁平上皮,在肾小体尿极处与近曲小管上皮相连续,内层壁由足细胞构成,两层之间的腔隙为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管腔相通。足细胞胞体大,胞体上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突起互相穿插镶嵌,呈栅栏状。突起之间有20〜40nm的间隙,称裂孔,孔上覆有一层薄膜,称裂孔膜。近曲小管为近端小管的曲部,蟠曲在肾小体附近。其管腔小,管壁由单层立方细胞围成,细胞分界不清。胞质嗜酸性,其游离面有密集排列的微绒毛,构成光镜下的刷状缘,基底部有质膜内褶和线粒体构成的基底纵纹。近曲小管是原尿重吸收的重要场所,原尿中85%以上的Na+、水,全部的葡萄糖、多肽、氨基酸、50%的碳酸氢盐、磷酸盐以及维生素等均在此重吸收。另外,近曲小管还可向管腔内分泌或排泄某些代谢终产物。为远端小管的曲部,下接集合小管,管壁上皮为立方细胞,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少,基底有纵纹。远曲小管可重吸收水、Na+,排出K+、H+、NH3等,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能促进远曲小管重吸收Na+,K+;垂体后叶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球旁细胞是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转化而成。细胞体积较大,呈立方形,胞质内含许多分泌颗粒,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肾素。远端小管在靠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紧贴肾小体一侧的上皮细胞变为高柱状且密集排列,形成一斑块状隆起,称致密斑。一般认为,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腔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维修漏水合同协议
- 甘肃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申请延期签合同协议
- 玻璃幕墙维护合同协议
- 生产供货合作合同协议
- 玻璃钢厂出租合同协议
- 白酒贴牌生产合同协议
- 环评类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疆模板脚手架合同协议
- 盐城到洛阳高速合同协议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 井盖管理应急预案
- 鹌鹑蛋脱壳机的设计
- 行为安全观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复习过程
- 动火作业风险告知牌
- 锅炉专业术语解释及英文翻译对照
- 综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
- 《小石潭记》作业设计
- 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夹具设计说明书
- 旅行社等级评定申报材料完整版
- 大粒种子精播机的设计【玉米、大豆快速精密双行播种机含9张CAD图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