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民事诉讼根本原那么论第一节民事诉讼法根本原那么概述一、民事诉讼法根本原那么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民事诉讼法所确立或表达的、反映特定国家、特定时期民事诉讼法的本质和根本内容的根本行为准那么。特征:〔1〕标准性〔2〕本原性不仅自身是行为标准,还是其他具体行为标准的源泉〔3〕始终性效力上的全面渗透性和贯彻始终性〔4〕指导性〔5〕概括性〔6〕稳定性问题:〔1〕民事诉讼法根本原那么是否具有标准性?〔2〕民事诉讼法根本原那么是否具有强制性?二、民事诉讼法根本原那么的功能1、立法准那么的功能2、行为准那么的功能3、表征民事诉讼模式的功能4、创造性司法的功能5、监督司法的功能6、弘扬司法理念的功能第二节民事诉讼法根本原那么的体系与分类一、民事诉讼法根本原那么的体系是一个由假设干原那么组成的整体或统一体,它形成一个如同板块结构式的制度框架,在特定价值目标的支配下相互牵制、支持、制约。反映了特定国家民事诉讼法的根本精神面貌,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民事诉讼法根本原那么的分类1、以由什么样的法律加以规定为标准,分为〔1〕由?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所确立的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根本原那么,包括: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原那么;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的原那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那么;对于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那么;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那么;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补充或变通规定的原那么〔2〕由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仅适用于民事诉讼的根本原那么,即民事诉讼法中的特有原那么,包括:诉讼权利平等原那么法院调解原那么辩论原那么处分原那么检察监督原那么支持起诉原那么人民调解原那么2、依根本原那么是否具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性为标准,分为立法明定的根本原那么和学理概括的原那么3、依原那么的反映内容是政策还是公理,可分为公理性诉讼原那么和政策性诉讼原那么4、就原那么的功能而言,可分为决定民事诉讼模式的根本原那么和不决定民事诉讼模式的根本原那么5、从价值目标角度,可分为实体真实主义原那么与正当程序主义原那么6、从原那么的层次角度,可分为核心原那么、根本原那么与具体原那么第三节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那么一、审判独立的根本含义?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民事诉讼法?第6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独立审判包含三项:1、民事诉讼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2、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独立行使3、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二、我国审判独立的特点及完善1、我国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那么的特点〔1〕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2〕绝对的审判独立与相对的审判独立〔3〕司法独立与审判独立2、完善途径〔1〕修改宪法及法律的有关规定,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不受任何机关干预,不为其他任何机关干预司法留下缺口;确立“法官独立审判和中立裁判〞原那么〔2〕建立独立于地方行政权力支配的地方法院体制〔3〕严格法官的任职资格和选用程序,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解决法官的后顾之忧〔4〕理顺审判监督制度与审判独立之间的关系第四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那么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那么的根本含义?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只能以法院认定的客观事实为根据、根底,而不能以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作为审判依据,更不能以主观想象、主观臆断的事实为依据进行审判以法律为准绳: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依照民事实体法和民事程序法的有关规定作出裁决二、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以事实为根据〞的事实指法律事实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根底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的再现或反映,法律事实以客观事实为追求目标,用于认定事实的审判程序、证据规那么以及其他法律手段,除为实现其他特殊的政策或价值外,均是以追求客观真实为目标。三、“以法律为准绳〞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否冲突?是否排斥?第五节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那么一、该原那么的法律根据?宪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开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开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宪法?第134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民事诉讼法?第11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二、确立该项原那么的意义1、有利于切实维护和实现各民族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和合法利益2、有利于人民法院查清事实,适用法律,做出公正的审判3、有利于对各民族群众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4、同我国已经参加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相一致,有利于保护人权。三、该原那么的含义和具体要求1、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不管他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还是作为其他的诉讼参与人2、各民族公民都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答复法官的询问,在法庭上进行辩论,发表意见,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书写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上诉书、申诉书及其他诉讼文书等3、如果诉讼参与人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人民法院有义务免费指定或者聘请翻译人员为他们翻译,以保证各诉讼当事人参与人在诉讼中消除语言文字障碍,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对案件的审理,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及其他诉讼文书,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他们送达的诉讼文书应当用他们所通晓的文字或者聘请翻译人员,向他们翻译诉讼文书的内容。5、人民法院有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义务。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原那么一、该原那么的立法依据?宪法?第4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宪法?第116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民事诉讼法?第17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枉法的原那么,结合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自治区的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规定,报省或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二、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变通补充规定原那么的含义从主体上说,只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对民事诉讼法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从内容上说,该原那么所包含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所享有的权力,包括两方面:制定变通规定的权力和制定补充规定的权力从程序上说,民族自治地方作出的变通或补充规定,需要经过有关的机关批准或者备案。从性质上说,民族自治地方所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必须表达出民族特点,并不得同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根本原那么、精神相抵触。第七节诉讼权利平等原那么一、该原那么的理论来源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理论来源:1、民事实体法上的私权平等和主体地位平等2、民事诉讼法上平等原那么是宪法上平等原那么的具体表达3、民事诉讼法上的当事人平等原那么是程序公正的根本要求二、平等原那么的含义1、民事诉讼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诉讼地位2、诉讼当事人双方所享有的权利所承担的义务是同等的或对等的3、对当事人双方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4、人民法院应当保障诉讼当事人双方平等权利的实现三、对于平等原那么的理论争议及其完善修改民事诉讼法应注意问题:1、完善法律的相关规定,使当事人双方在诉讼中切实享有平等的地位与权利,如被告辩论失权制度2、完善民事诉讼法上的各项保障性制度,确保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那么得到真正落实,如法律援助制度和诉讼费用缓、减、免制度第八节同等与对等原那么一、同等原那么?民事诉讼法?第5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那么第一款,确立了同等原那么。第二款,确立了对等原那么。二、对等原那么见?民事诉讼法?第5条第二款平等原那么是一项积极的诉讼原那么,对等原那么是一项消极的诉讼原那么。对等原那么既可能表现在单方面的诉讼领域,更可能表现在相互之间的司法协助领域。第九节法院调解原那么一、我国调解制度的变迁?民事诉讼法?第9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那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从历史到现实,我国调解制度被重视依赖的原因首先,从文化的视角看,调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相联系。其次,从纠纷所处的领域来看,调解与私法自治原那么、当事人处分原那么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再次,从民事诉讼目的论上看,调解与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是一致的。最后,从调解自身的优势看,通过调解解决纠纷比通过诉讼或审判解决纠纷,更加彻底、灵活,而且更加节省本钱。二、调解原那么的主要内容1、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2、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那么进行调解。3、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各个阶段4、调解和判决都是人民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它们之间难分优劣5、由于民事权利具有可处分性的特点,人民法院对大多数民事案件都可以进行调解,但是有一些特定的案件由于本身性质上的特点不适宜采用调解的方式。6、法院调解与诉讼外的调解相比,具有不同的要求和性质,法院调解应当查明事实。三、调解原那么理论探讨与完善学术界主要问题:1、法院调解是否属于民事诉讼法的根本原那么?2、调解原那么是否与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相冲突?3、调解原那么是否与现代社会观念相协调?完善调解制度把握的几个关键:1、调解必须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根底之上2、调解必须遵循合法的原那么进行3、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调解与判决的关系第十节辩论原那么一、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那么的含义?民事诉讼法?第12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辩论原那么包含几项内容:1、辩论原那么存在的前提是当事人辩论权的享有2、辩论原那么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3、当事人辩论的内空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4、辩论可以由本人行使也可以由代理人行使,辩论既可以通过言辞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书面的方式进行。5、人民法院必须保障当事人双方充分进行辩论二、我国辩论原那么与大陆法系辩论主义的区别1、二者所依附的诉讼模式不同大陆法系的辩论原那么依附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是当事人的主导作用在审理对象问题上的反映。我国辩论原那么最初规定在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中,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的辩论原那么,现行民事诉讼法虽然弱化了职权因素,但是离当事人主义仍有相当大的距离。2、大陆法系的辩论主义是约束性的辩论主义,而我国的辩论原那么是非约束性的辩论原那么。大陆的辩论主义要求法官作出的裁判必须以当事人在辩论中提出的诉讼资料为根底,法官必须尊重当事人对审理对象所作的选择,不得在当事人所主张的证据与事实之外,主动收集证据提出事实。我国的辩论原那么没有规定当事人的辩论对法官作出裁判的效果,也没有规定法官审理的对象只能以当事人在辩论中提出的事实和证据为限。三、完善我国辩论原那么的途径1、明确规定法院的裁决只能根据双方当事人辩论的请求和事实作出,不能超越当事人辩论的内容作出裁决,即规定当事人辩论内容对法院裁决的约束性。2、诉讼中的证据只能由当事人自行收集,法院不得主动依职权收集证据。3、民事诉讼中要成认自认的效力,建立自认原那么。4、对辩论原那么的完善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辩论主义,应当吸取西方当事人主义的先进成果。第十一节处分原那么一、处分原那么的含义?民事诉讼法?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原那么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置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二、处分原那么的内容1、处分的对象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对民事权利的处分主要表达在〔1〕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可以自由地确定请求司法保护的范围,并有权选择保护的方法。〔2〕对于诉讼请求,原告一方可以作出放弃、变更,也可以扩大或缩小诉讼请求的范围,被告一方可以全部或局部成认对方的诉讼请求,也可以决定是否就此提起反诉。〔3〕在诉讼进行当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各自的诉讼主张做出让步,进行和解或者接受法院的调解对诉讼权利的处分主要表达在〔1〕诉讼启动选择权,指实体争议发生后,是否选择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完全由当事人来决定〔2〕攻防手段选择权,指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诉讼策略、手段,由当事人自主决定〔3〕程序终结选择权,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通过撤诉、进行和解、申请法院调解等方式终结诉讼程序〔4〕后续程序选择权,是指在一定诉讼程序结束之后,当事人可以决定是否提起上诉,是否申请再审,是否申请强制执行等2、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必须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任何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作出的处分行为,都不能产生行使处分权的效力。这些情形包括:当事人被强迫、受欺诈或者重大误解等3、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违反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那么不得行使。三、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1、当事人处分权是法院审判权的合理制约2、审判权应当指导、监督处分权的行使3、审判权应当保障处分权的实现四、我国民事诉讼处分原那么存在的缺陷与完善在我国,当事人的“处分权〞,仅仅是当事人的一种权利,而这种处分权对法院未必具有约束力。这种缺陷表达在具体制度中有以下表现:〔1〕诉讼的提起并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法院上门揽案的情况在实践中屡有发生,侵犯当事人的处分权。另外,法院和检察院都可以依职权提起民事案件的再审程序,不以当事人申请再审为必要条件。〔2〕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决并不局限于当事人所提出的诉讼请求范围。〔3〕对于认诺和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效力没有明确规定。第十二节支持起诉原那么一、确立支持起诉原那么的意义?民事诉讼法?第15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同侵犯民事权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使他们不逃脱法律的制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2〕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扶助弱小,扶持正义,使合法的民事权益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表达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二、支持起诉的条件和方式1、支持起诉的条件〔1〕支持起诉的案件必须是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案件,也就是说加害人的行为必须是侵犯了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民事权益,构成了侵权行为。〔2〕有权支持起诉的主体只限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包括个人。〔3〕支持起诉的前提条件是利害关系人没有提起诉讼2、支持起诉的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支持起诉的具体方式。实践中,支持起诉的方式主要是启发和鼓励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向法院起诉。同时,当被支持者决定起诉后在正式起诉前,支持的单位可以从道义上、物质上和法律上给予帮助。三、支持起诉原那么的理论争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支持起诉原那么进行规定之时主要是考虑到民事诉讼现实的需要,为了保障当事人能够依靠法律实现自己的权益,而缺少理论上的论证。而且,在民事诉讼的分那么中又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以保障这一原那么得到切实的贯彻,所以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不太显著。四、支持起诉原那么与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制度,又称法律扶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证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得以实现,对需要采用法律救济手段保卫自己的法定权利不受侵害,但又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和法律效劳费用的当事人以及某些特殊案件的当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环保施工监管合同3篇
- 2024年度高端摩托车租赁服务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武汉地区记账代理业务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绿色施工与节能要求3篇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材料与工艺(陶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水利工程围板定制与水利设施保护协议3篇
- 2024年标准个人借款与连带责任担保协议版B版
- 2024年版智能交通系统研发与实施合同
- 2024年度实习培训生岗位实习协议书模板集锦2篇
- 2024年度室内木门行业联盟合作发展合同3篇
- 环境工程的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
- 道路运输达标车辆客车货车核查记录表
- 儿童诗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共3页)
- 五笔常用字根表3746
- 新生儿肺气漏
- 气管切开(一次性气切导管)护理评分标准
- 保安工作日志表
- 姜太公钓鱼的历史故事
- 数控车床实训图纸国际象棋图纸全套
- 电子政务概论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