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门静脉高压症_第1页
终稿-门静脉高压症_第2页
终稿-门静脉高压症_第3页
终稿-门静脉高压症_第4页
终稿-门静脉高压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学

门静脉高压(gāoyā)症

苏州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rénmín)医院肝胆外科

第一页,共八十六页。编辑课件概述(ɡàishù)门静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PH):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xuèguǎn)压力升高,临床表现为脾大、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以及腹水。

正常门静脉压约在1.27~2.35kPa(13~24cmH2O)之间,平均为1.76kPa(18cmH2O)左右。门静脉高压时,压力大都增至2.9~4.9kPa(30~50cmH2O)。第二页,共八十六页。2编辑课件在我国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肝窦变窄或闭塞。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外科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和脾功能亢进。1980年以来,肝移植已经成为(chéngwéi)外科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存活率已超过75%。但对那些不能或不愿接受肝移植的病人,仍需要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进行治疗。第三页,共八十六页。3编辑课件对门静脉高压(gāoyā)的描述可追溯到17世纪,1883年意大利病理学家Banti提出PH原发于脾脏,此后,有人将这类原因不明的脾肿大使脾血流量增多所致的PH命名为Banti综合征(Banti’ssyndrom)。1902年Gilbert和Carnot首先使用PH这一名词,沿用至今已一个世纪。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PH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PH所致的消化道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等仍然是晚期肝病的主要死因。第四页,共八十六页。4编辑课件解剖(jiěpōu)概要肝有双重血供。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后者又收集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液。门静脉主干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二支,分别进入左、右半肝,其小分支和肝动脉小分支的血流汇合于肝小叶(xiǎoyè)内的肝窦,然后流入肝小叶(xiǎoyè)的中央静脉,再经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门静脉系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一端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肝的毛细血管网(肝窦)。第五页,共八十六页。5编辑课件第六页,共八十六页。6编辑课件肝动脉缓冲(huǎnchōng)反应当门静脉血流增加,肝动脉血流就减少;如门静脉血流减少,肝动脉血流即增加,这种关系称做肝动脉缓冲反应(fǎnyìng),当门静脉入肝血流量发生变化时,以维持肝窦内血液灌注的相对稳定。第七页,共八十六页。7编辑课件门静脉(jìngmài)系与腔静脉(jìngmài)系的交通支

1.胃底、食管下段交通(jiāotōng)支门静脉血流经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通过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的分支吻合,流入上腔静脉。第八页,共八十六页。8编辑课件2.直肠下端(xiàduān)、肛管交通支门静脉(jìngmài)血流经肠系膜下静脉(jìngmài)、直肠上静脉(jìngmài)与直肠下静脉(jìngmài)、肛管静脉(jìngmài)吻合,流入下腔静脉(jìngmài)。

第九页,共八十六页。9编辑课件3.前腹壁交通(jiāotōng)支门静脉(左支)的血流经脐旁静脉与腹上深静脉、腹下深静脉吻合(wěnhé),分别流入上、下腔静脉。第十页,共八十六页。10编辑课件4.腹膜(fùmó)后交通支在腹膜后,有许多肠系膜上、下静脉分支(fēnzhī)与下腔静脉分支(fēnzhī)相互吻合。第十一页,共八十六页。11编辑课件第十二页,共八十六页。12编辑课件

病因(bìngyīn)

PH病因很多,主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变,占80~90%。 在我国、东南亚、南非等以肝炎后肝硬变为主。西方国家(guójiā)以酒精性肝硬变为主。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时更易致肝硬变。第十三页,共八十六页。13编辑课件病理(bìnglǐ)生理

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常是PH的始动因素。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可将PH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肝内型又可分为窦前、窦后和窦型。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肝窦和窦后阻塞的常见病因。增生的纤维(xiānwéi)索和再生的肝细胞结节挤压肝小叶内的肝窦,使其变窄或闭塞。汇管区的肝动脉小分支和门静脉小分支间的许多动静脉交通支,在肝窦受压和阻塞时即大量开放,压力高8~10倍的肝动脉血流直接反注入压力较低的门静脉小分支,使门静脉压力更加增高。

第十四页,共八十六页。14编辑课件

第十五页,共八十六页。15编辑课件肝前型:常见病因是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脐炎、腹腔内感染如急性阑尾炎和胰腺炎、创伤等)、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或海绵样变等)和外在压迫(转移癌、胰腺炎等)。肝后型:常见病因包括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右心衰竭等。

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单纯(dānchún)脾静脉栓塞多继发于胰腺炎症或肿瘤,此时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压力正常,左侧胃网膜静脉成为主要侧支血管,胃底静脉曲张较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显著。第十六页,共八十六页。16编辑课件病理变化1.脾肿大(splenomegaly)、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肿大。可见(kějiàn)脾窦扩张,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和吞噬红细胞现象。除脾肿大外,还有外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第十七页,共八十六页。17编辑课件

2.交通(jiāotōng)支扩张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它离门静脉主干和腔静脉最近,压力差最大,因而经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显著。距食管、胃交界处5cm长的远端食管,其静脉主要是位于固有层而不是在粘膜下层,这是形成曲张静脉的组织(zǔzhī)结构基础。第十八页,共八十六页。18编辑课件门静脉高压时血管内血容量增加,引起食管曲张静脉管壁张力不成比例地大幅度增加。肝硬化病人常有胃酸反流,腐蚀食管下段粘膜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或因坚硬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以及咳嗽、呕吐、用力排便、重负等使腹腔内压突然升高,可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导致致命性大出血。其他(qítā)交通支也可扩张,如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引起继发性痔;脐旁静脉与腹上、下深静脉交通支扩张,可引起前腹壁静脉曲张;腹膜后的小静脉也明显扩张、充血。第十九页,共八十六页。19编辑课件

3.腹水(fùshuǐ)

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液生成增加,促使液体从肝表面、肠浆膜(jiānɡmó)面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门静脉高压症时虽然静脉内血流量增加,但中心血流量却是降低的,继发刺激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钠、水潴留而加剧腹水形成。

第二十页,共八十六页。20编辑课件4.门静脉高压(gāoyā)性胃病约20%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大约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5%。门静脉高压时,胃壁瘀血、水肿,胃粘膜下层(xiàcéng)的动-静脉交通支广泛开放,胃粘膜微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胃粘膜防御屏障的破坏,形成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第二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1编辑课件5.肝性脑病门体血流短路或手术分流(fēnliú),造成大量门静脉血流绕过肝细胞或因肝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致使有毒物质(如氨、硫醇和γ-氨基丁酸)不能代谢与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对脑产生毒性作用并出现精神神经综合征,称为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或门体性脑病(portosystemicencephalopathy)。自然发展成为肝性脑病的不到10%,常因胃肠道出血、感染、过量摄人蛋白质、镇静药、利尿剂等而诱发。第二十二页,共八十六页。22编辑课件

临床表现和诊断(zhěnduàn)

症状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发展缓慢。主要症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或黑便、腹水。非特异性全身症状:疲乏、嗜睡、厌食。曲张静脉破裂急性大出血,呕吐鲜红色血液。出血不易(bùyì)自止。大出血引起肝组织严重缺氧,易导致肝昏迷。第二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3编辑课件体征体检时能触及脾。严重者有黄疸、腹水和前腹壁静脉曲张(jìngmài-qūzhāng)等体征。如能触到质地较硬、边缘较钝而不规整的肝脏,肝硬化的诊断即能成立,但有时肝脏硬化缩小而难以触到。慢性肝病的其他征象: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等。

第二十四页,共八十六页。24编辑课件辅助(fǔzhù)检查1.血常规脾功能(gōngnéng)亢进:血细胞计数减少,以白细胞计数<3×109/L和血小板计数<(70~80)×109/L,最为明显。出血、营养不良、溶血或骨髓抑制都可以引起贫血。第二十五页,共八十六页。25编辑课件

2.肝功能检查(jiǎnchá)

血浆清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清、球蛋白比例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超过(chāoguò)正常值的3倍,表示有明显肝细胞坏死。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升高,表示有瘀胆。在没有输血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血清总胆红素超过51μmol/L(3mg/d1),血浆清蛋白<30g/L,说明肝功严重失代偿。乙型肝炎病原免疫学和甲胎蛋白检查。第二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6编辑课件

3.腹部(fùbù)超声检查可显示腹水、肝密度及质地异常、门静脉扩张;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血管开放情况,测定(cèdìng)血流量,但对于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的诊断精确性稍差。

第二十七页,共八十六页。27编辑课件4.食管(shíguǎn)吞钡X线检查在食管为钡剂充盈时,曲张的静脉使食管的轮廓呈虫蚀状改变;排空时,曲张的静脉表现(biǎoxiàn)为蚯蚓样或串珠状负影。第二十八页,共八十六页。28编辑课件内镜检查(jiǎnchá)胃镜检查:观察食管(shíguǎn)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肠镜检查:门静脉高压性大肠病。第二十九页,共八十六页。29编辑课件6.腹腔(fùqiāng)动脉造影腹腔(fùqiāng)动脉造影的静脉相或直接肝静脉造影,可以使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显影,确定静脉受阻部位及侧支回流情况,对于预备和选择分流手术术式等有参考价值。

第三十页,共八十六页。30编辑课件诊断(zhěnduàn)依据病史:肝炎或血吸虫病史,饮酒史。临床表现: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呕血或黑便、腹水。实验室检查(jiǎnchá):血常规、肝功能。其他辅助检查:超声波、食管钡餐、内镜、血管造影。第三十一页,共八十六页。31编辑课件第三十二页,共八十六页。32编辑课件第三十三页,共八十六页。33编辑课件第三十四页,共八十六页。34编辑课件

治疗(zhìliáo)

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主要(zhǔyào)是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第三十五页,共八十六页。35编辑课件

1.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pòliè)出血的治疗肝硬化病人仅有40%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约有50%~60%并发大出血。因此,对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没有出血的病人,不宜作预防性手术,重点是内科的护肝治疗。外科治疗在于紧急制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jìngmài)破裂所致的大出血,治疗方案要依据门静脉(jìngmài)高压症的病因、肝功能储备、门静脉(jìngmài)系统主要血管的可利用情况和医师的操作技能及经验。第三十六页,共八十六页。36编辑课件手术风险(fēngxiǎn)评估评价肝功能储备,可预测手术(shǒushù)的后果和非手术(shǒushù)病人的长期预后。目前常用Child肝功能分级来评价肝功能储备。第三十七页,共八十六页。37编辑课件Child分级(fēnjí)1964年由Child等提出。该分级设有5项临床上易得的指标,即血清(xuèqīng)总胆红素、白蛋白、腹水、肝性脑病和营养状态等。每项均按好中差分A、B、C3个等级。5项中最差1项所属的级别即为该病人肝功能的总定级。A级属肝功能良好,手术危险性小;B级中等;C级肝功能差,属手术禁忌。第三十八页,共八十六页。38编辑课件肝功能评级(píngjí),Child分级ABC胆红素(mmol/L)<34.234.2~51.3>51.3白蛋白(g/L)>3.53-3.5<3腹水无少量大量脑病无轻有营养优良差第三十九页,共八十六页。39编辑课件Child-Pugh分级(fēnjí)1973年,Pugh等对Child分级法进行改良,用“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秒数”替代“营养状态”这一指标,并改变了原分级中以1项定全局的评级法而代之以评分法,即以5项指标的总得分来综合评定肝功能的好坏,因此(yīncǐ)较Child分级法更客观、合理。总分<7分者肝功能良好(A级);7~9分者中等(B级);>9分者肝功能差(C级)。1989年,国外学者又将“凝血阳原延长时间”改为“凝血酶原比率”即活动度。第四十页,共八十六页。40编辑课件Child-Pugh肝功能分级(fēnjí)

1分2分3分血清胆红素(umol/L)<34.234.2~51.3>51.3血清白蛋白(g/L)>3528~35<28凝血酶原时间延长(s)

1~44.1~6>6肝性脑病无轻度中度以上腹水无少量、易控制中等量、难控制I级≤6分;II级7-9分;III级≥10分第四十一页,共八十六页。41编辑课件我国肝功能分级(fēnjí)标准198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在武汉召开第一次全国门静脉高压症专题讨论会,我国学者(xuézhě)根据我国国情,参照国外标准,制定出我国的肝功能分级标准。肝功能分级为Ⅰ、Ⅱ(A,B)级的病人,可考虑手术,而Ⅲ(C)级病人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应禁忌手术,经加强护肝治疗,待肝功能改善后再考虑手术。第四十二页,共八十六页。42编辑课件门静脉高压(gāoyā)症肝功能分级法第四十三页,共八十六页。43编辑课件凡ChildA,B级和中华医学会Ⅰ、Ⅱ级病人(bìngrén)可较安全地耐受手术,ChildC级和中华医学会Ⅲ级病人(bìngrén)的手术危险性较大,一般不宜手术。

各种外科手术的病死率与肝功能分级有密切关系,有报道ChildA级、B级和C级病人(bìngrén)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5%、10%~15%和超过25%。故对C级病人(bìngrén)应从严掌握手术适应证。第四十四页,共八十六页。44编辑课件手术(shǒushù)与Child分级ABC手术死亡率0-5%10-15%>25%手术√√X第四十五页,共八十六页。45编辑课件(1)非手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尤其(yóuqí)是对肝功能储备ChildC级的病人,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第四十六页,共八十六页。46编辑课件药物(yàowù)治疗初步处理:输液、输血、防治休克。血管加压素:使内脏(nèizàng)小动脉收缩,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常用剂量:每分钟0.2~0.4U持续静脉滴注,出血停止后减至每分钟0.1U,维持24小时。使门静脉压力下降约35%,一半以上的病人可控制出血。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可以减轻血管加压素的副作用。生长抑素: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对控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与血管加压素效果相似,但无后者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第四十七页,共八十六页。47编辑课件内镜治疗(zhìliáo)硬化剂治疗:选用鱼肝油酸钠直接注射到曲张静脉腔内、使其闭塞,其粘膜下组织硬化,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预防再出血。对于急性出血的疗效与药物治疗相似,长期疗效优于血管加压素和生长抑素。主要并发症是食管溃疡、狭窄或穿孔。食管穿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发生率仅1%,但病死率却高达50%。套扎术:比硬化剂疗法操作相对简单和安全。方法:经内镜将要结扎(jiézā)的曲张静脉吸入到结扎(jiézā)器中,用橡皮圈套扎在曲张静脉基底部。硬化剂疗法和套扎术对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无效。

第四十八页,共八十六页。48编辑课件第四十九页,共八十六页。49编辑课件内镜下套扎术第五十页,共八十六页。50编辑课件第五十一页,共八十六页。51编辑课件三腔管压迫(yāpò)止血第五十二页,共八十六页。52编辑课件用法:先向两个气囊各充气约150ml,检查是否膨胀均匀,弹性良好。将气囊置于水下,证实无漏气后,抽空气囊,涂上石蜡油,从病人鼻孔缓慢地把管送入胃内;边插边让病人作吞咽动作,插入50~60cm,抽得胃内容为止。先向胃气囊充气150~200m1后,将管向外拉提,感到(gǎndào)管子不能再被拉出并有轻度弹力时予以固定,或利用滑车装置,在管端悬以重量约0.5kg的物品,作牵引压迫。接着观察止血效果,如仍有出血,再向食管气囊注气100~150ml(压力10~40mmHg)。放置三腔管后,应抽除胃内容,并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观察胃内有无鲜血吸出。如无鲜血,同时脉搏、血压渐趋稳定,说明出血已基本控制。第五十三页,共八十六页。53编辑课件三腔管压迫(yāpò)可使80%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得到控制,但约一半的病人排空气囊后又立即再次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有10%~20%,包括吸入性肺炎、食管破裂及窒息。要注意下列事项:病人应侧卧或头部侧转,便于吐出唾液,吸尽病人咽喉部分泌物,以防发生吸入性肺炎;严密观察,慎防气囊上滑堵塞咽喉引起室息。一般放置24小时,如出血停止,可先排空食管气囊,后排空胃气囊,再观察12~24小时,如确已止血,才将管慢慢拉出。放置三腔管的时间不宜持续超过3~5天,否则,可使食管或胃底粘膜因受压迫太久而发生溃烂、坏死、食管破裂。每隔12小时,应将气囊放空10~20分钟;如有出血即再充气压迫。第五十四页,共八十六页。54编辑课件三腔管压迫(yāpò)止血原理:利用充气的气囊分别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以达止血目的。适应证:通常用于对血管加压素或内镜治疗(zhìliáo)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无效者。三腔:一通圆形气囊,充气后压迫胃底;一通椭圆形气囊,充气后压迫食管下段;一通胃腔,经此腔可行吸引,冲洗和注入止血药。Minnesota管还有第四个腔,用以吸引充气气囊以上口咽部的分泌物。

第五十五页,共八十六页。55编辑课件

介入治疗

1.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O)

经皮经肝穿刺置导管入门静脉并超选择插入胃冠状静脉和胃短静脉,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及栓塞剂,阻断门静脉血流达到止血目的。用于常用治疗方法无效而又不能紧急(jǐnjí)作外科手术的病人。方法:用特别细针(长27cm、内径3mm)自右腋中线第7~8肋间进针,经肝刺入门静脉抽回血并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针在门静脉内[经皮经肝门静脉造影(PTP)],再插导管至胃冠状静脉注射造影剂,待破裂出血的食管胃底静脉显影后,即可注入栓塞物质(无水酒精等)。第五十六页,共八十六页。56编辑课件

2.经气囊导管闭塞法逆行(nìxíng)性静脉栓塞术(B-RTO)

导管经股静脉进入下腔静脉,通过门体侧支或交通支进入门静脉属支,在球囊充分阻断远断血流的前提下,向靶血管内注入足量乙醇胺油酸碘必乐(EOI),并留置30分钟,注射结束5分钟后,开始逐渐地将部分剩余药物回收直至治疗结束,最后(zuìhòu)将剩余的全部药物回收。

第五十七页,共八十六页。57编辑课件3.经回结肠(jiécháng)静脉栓塞术(TIO)1978年由植田俊夫等首次提出。采用右侧腹直肌旁切口进腹,确认回结肠静脉后,插入导管,前端置于门静脉主干内行直接法门静脉造影,可显示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胃冠状静脉,并对曲张(qǔzhānɡ)静脉作栓塞,要特别注意栓塞胃后静脉。

第五十八页,共八十六页。58编辑课件

4.双重气囊(qìnáng)闭塞下栓塞治疗术(DBOE)

1994年森田穰等提出流入道、流出道同时气囊闭塞下栓塞(shuānsè)治疗胃静脉曲张。认为DBOE对于存在大的门体侧支循环通道的巨大孤立性胃静脉曲张伴有肝性脑病病人最为适宜。

第五十九页,共八十六页。59编辑课件

5.脾动脉(dòngmài)栓塞治疗术

部分阻断脾动脉血流,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栓塞后部分脾功能丧失,可达到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目的;未被栓塞的脾脏(pízàng)尚可保留其部分免疫功能。是目前治疗PH较为理想的介入治疗方法。

第六十页,共八十六页。60编辑课件6.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fēnliú)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经颈静脉途径在肝内肝静脉与门静脉主要分支间建立通道,置入支架以实现门体分流,展开后的支架口径通常为7~10mm。TIPS与门静脉-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相似,操作更容易、更安全。TIPS适用于食管(shíguǎn)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经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肝功能ChildC级,不宜行急诊门体分流手术的病人。主要并发症:肝性脑病和支架狭窄或闭塞。TIPS一年内支架狭窄和闭塞发生率高达50%,限制了其在预防再出血中的应用。第六十一页,共八十六页。61编辑课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fēnliú)术第六十二页,共八十六页。62编辑课件

(2)手术(shǒushù)疗法可在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急诊(jízhěn)施行,也可为预防再出血择期手术。手术治疗可分两类: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断流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目的。第六十三页,共八十六页。63编辑课件

门体分流(fēnliú)术(portosystemicshunts)非选择性分流(fēnliú)非限制性分流限制性分流选择性分流第六十四页,共八十六页。64编辑课件限制性门腔静脉(jìngmài)侧侧分流术第六十五页,共八十六页。65编辑课件限制性门腔静脉(jìngmài)架桥分流术第六十六页,共八十六页。66编辑课件非选择性门体分流(fēnliú)术将入肝的门静脉(jìngmài)血完全转流入体循环,代表术式是门静脉(jìngmài)与下腔静脉(jìngmài)端侧分流术:将门静脉(jìngmài)肝端结扎,防止发生离肝血流;门静脉(jìngmài)与下腔静脉(jìngmài)侧侧分流术:离肝血流一并转流入下腔静脉(jìngmài),减低肝窦压力,有利于控制腹水形成。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效果好,但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达30%~50%,易引起肝衰竭。由于破坏了第一肝门的结构,为日后肝移植造成了困难。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还包括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桥式”(H形)分流术和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第六十七页,共八十六页。67编辑课件第六十八页,共八十六页。68编辑课件第六十九页,共八十六页。69编辑课件第七十页,共八十六页。70编辑课件第七十一页,共八十六页。71编辑课件

选择性门体分流(fēnliú)术旨在保存门静脉的入肝血流,同时降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代表术式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即将脾静脉远端与左肾静脉进行端侧吻合,同时离断门奇静脉侧支,包括(bāokuò)胃冠状静脉和胃网膜静脉。该术式优点是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但有大量腹水及脾静脉口径较小的病人,一般不选择这一术式。第七十二页,共八十六页。72编辑课件第七十三页,共八十六页。73编辑课件第七十四页,共八十六页。74编辑课件第七十五页,共八十六页。75编辑课件限制性门体分流(fēnliú)

目的是充分降低门静脉压力,制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同时保证部分入肝血流。代表术式是限制性门腔静脉分流(侧侧吻合口控制(kòngzhì)在10mm)和门腔静脉“桥式”(H形)分流(桥式人造血管口径为8~10mm)。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吻合口径可扩大,如同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后者近期可能形成血栓,需要取出血栓或溶栓治疗。

第七十六页,共八十六页。76编辑课件第七十七页,共八十六页。77编辑课件断流(duànliú)手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xtensivedevascularizationaroundthecardia,extensiveesophagogastricdevascularization):最为有效,不仅(bùjǐn)离断了食管胃底的静脉侧支,还保存了门静脉入肝血流。还适合于门静脉循环中没有可供与体静脉吻合的通畅静脉,肝功能ChildC级,既往分流手术和其他非手术疗法失败而又不适合分流手术的病人。第七十八页,共八十六页。78编辑课件第七十九页,共八十六页。79编辑课件第八十页,共八十六页。80编辑课件贲门(bē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