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诗意的探寻-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_第1页
第一单元 诗意的探寻-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_第2页
第一单元 诗意的探寻-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_第3页
第一单元 诗意的探寻-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_第4页
第一单元 诗意的探寻-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诗意的探寻专题01:品鉴古典叙事感受爱情悲歌——《氓》——《孔雀东南飞》了解作品(一)《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这些诗歌分为“”“”“”三大类。(二)《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沈归愚称为“”,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及“”。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2)编《玉台新咏》卷一,题为《》。《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原题为《焦仲卿妻》。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饰。二、了解相关背景(一)《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其抛弃。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当时社会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反映。(二)《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建安时期。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主要原因。三、知识链接——《诗经》“六义”所谓《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就其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其表现手法而言的。(1)风:。“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2)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31篇,“”74篇,共105篇。(3)颂:,内容多是。(4)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5)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6)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四、课文内容梳理明确字音1.《氓》氓()淇()愆()筮()咎()徂()靡()隰()蚩()将()垝()垣()汤()渐()罔()咥()载()葚()泮()2.《孔雀东南飞》徘徊()箜篌()公姥()伶俜()萦()腰襦()葳蕤()蹑()玳瑁()拊()掌窈窕()便()言否()泰渠()舫()龙子幡()婀娜()踯躅()青骢()马赍()晻晻()摧藏()(二)通假字1.《氓》:(1)无食桑葚——无:同“”,。(2)犹可说也——说:同“”,。(3)隰则有泮——泮:同“”,2.《孔雀东南飞》:(1)终老不复取——取:同“”,。(2)吾今且报府——报:同“”(3)蒲苇韧如丝——纫:同“”,。(4)摧藏马悲哀——藏:同“”,。(三)重点句翻译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4.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6.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四)文意梳理1.《氓》::;:;:;;;;2.《孔雀东南飞》:第一部分(第1-2段):。第二部分(第3—12段)——。(一)(第3—7段):。(二)(第8—10段):。(三)(第11—12段):。第三部分(第13—21段):。。(一)(第13—18段):。。(二)(第19—20段):。。(三)(第21段):。。(四)(第22-23段):。。第四部分(第24—31段):。。第五部分(第32段):。。文本研读形象分析篇目诗句女主人公形象特征《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三岁食贫”“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孔雀东南飞》①“十三能……十六诵诗书”②“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③自请谴归离别前告知仲卿留下嫁妆离别前打扮“事事四五通”拜母别姑逼婚不允相约黄泉相见、毅然殉情(二)艺术手法赏析1.对比手法在《氓》这首诗中有较突出的体现,请作具体分析。篇目对比手法《氓》①人物形象的对比:女主人公善良、真诚而深情;“氓”则虚伪、自私而绝情,两相对比,个性鲜明。②男女不同境遇的对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③人物自身在婚前婚后的对比:“氓”始而蚩蚩,终而暴戾;女主人公始而快乐,终而凄苦。“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的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特点和感情变化,深刻地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反映出男女地位的不平等。2.赋、比、兴是古典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这一手法在这两首诗中是如何运用的。篇目艺术手法诗歌内容《氓》赋①第一、二章讲述故事,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两人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情深;②第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女子婚后的不幸;③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相恋时,男子“信誓旦旦”,可在女主人公年老色衰时就厌弃她。比①第三、四章比、兴结合皆以桑树起兴,从女子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女子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用“诫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诫女无与士耽”。②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喻女主人公的忧愁痛苦没有尽头,比中有兴,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兴《孔雀东南飞》赋“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遗汝嫁,谓言无誓违。”比“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奠定全诗了凄恻缠绵、哀婉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总结(一)《氓》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此诗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二)《孔雀东南飞》此诗共三百五十七句,一千七百八十五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全诗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末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鸳鸯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专题02:跨越千年诗歌探寻高洁人格——《离骚》一、了解作者——屈原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秭归县人,芈姓屈氏,名,字;又自云名,字。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倡导“美政”。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二、了解——“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体”即“骚体诗”,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三、了解作品——《离骚》《离骚》共二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余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浪漫主义抒情诗。《离骚》可分前后两部分:前半篇侧重于对斗争历史的回顾,后半篇侧重对于未来道路的探索。全诗抒发了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怀,对腐朽势力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表现了对进步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离”,通“”,“遭遇”;“骚”,“忧愁、忧患”。“离骚”,即“遭遇忧患”的意思。四、了解背景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在《报任安书》中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汉人对此无异辞。据此,《离骚》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后,有说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写作时间当在秋天。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五、课文内容梳理明确字音苗裔()孟陬()揆()肇()扈()搴()汩()阰()骐()骥()谇()诼()侘()傺()溘()鸷()鸟圜()诟()皋()(二)文言知识(通假字、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归纳)1.通假字(1)通假字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来吾道夫先路道:同“”,偭规矩而改错错:同“”,。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同“”,。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进不入以离尤兮离:同“”,。芳菲菲其弥章章:“”,。(2)词类活用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动用法,使……步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形——动,加高。长余佩之陆离长:形——动,加长。固前圣之所厚厚:形——动,推崇。哀民生之多艰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鸷鸟之不群兮群:名——动,合群。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名,淫荡,纵欲之事。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3)特殊句式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无标志词。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介词“于”。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谣诼谓余以善淫状语后置。介词“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状语后置。介词“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一词多义虽: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虽然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修:余独好修以为常美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改(5)古今异义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无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出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六、文本研读(一)从诗中找出能体现诗人内在品格的诗句并做分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语言赏析——诗中大量运用了修辞的手法,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四句,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诗人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诗中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七、总结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专题03:赏浪漫飘逸之景悟深沉悲壮之情——《蜀道难》——《蜀相》一、了解作者(一)李白(701—762),字,号,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诗人,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二)杜甫(712~770年),字,尝自称。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宋以后被尊为“”,与李白并称“”。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二、了解写作背景(一)《蜀道难》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二)《蜀相》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三、课文内容梳理(一)明确字音噫吁嚱()鱼凫()秦塞()石栈()猿猱()扪参()抚膺()巉()岩飞湍()喧豗()砯()崖万壑()峥嵘()崔嵬()吮()血咨嗟()(二)结构内容1.《蜀道难》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第三节:摩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2.《蜀相》第一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第二部分(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又蕴含着诗人。四、文本研读(一)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作用: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在此基础上突出蜀道之艰难。(二)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1.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2.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3.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4.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5.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三)杜甫在《蜀相》一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特点?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符合杜诗典型的风格——“沉郁顿挫”。五、总结《蜀道难》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蜀相》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专题04:赏承平盛世之美感劫后孤城之凄——《望海潮》——《扬州慢》一、知人论世(一)柳永柳永,代词人。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绘歌妓生活、城市风光以及失意文人羁旅行役的生活等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