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调查与制图完_第1页
环境地质调查与制图完_第2页
环境地质调查与制图完_第3页
环境地质调查与制图完_第4页
环境地质调查与制图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地质调查与制图完第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环境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评价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环境地质区划与制图环境地质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2023/7/152第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9.1环境地质调查一、环境地质调查的任务与内容

环境地质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资源开发与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23/7/153第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一、地质调查的任务与内容

环境地质调查的具体任务是:①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②调查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征、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危害;③分析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④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⑤编制环境地质图系,开展环境地质区划;⑥研究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2023/7/154第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2)区域地壳稳定性:区域性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的活动性,特别是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与地震活动等。

(3)岩土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岩土体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成因类型,岩体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岩组类型等。

(4)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利用程度,环境地质问题。

(5)地表水、地下水特征:地质条件2023/7/155第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6)物理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各种地质灾害的稳定状态、发育规律、危害方式和发展趋势。

(7)环境地质问题:类型、特征、分布危害及发展趋势;重要环境地质问题专项调查与师范研究。

(8)人类工程活动: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及易造成危害和未来趋势,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敏感性和反馈作用。

(9)环境污染源:源、污染物及迁移转化等

(10)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措施:针对现有环境地质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等。2023/7/156第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2023/7/157第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环境地质调查方法

环境地质调查的方法包括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现场试验、室内测试和长期动态观测等。

1.遥感解译

2.地面调查

3.地球物理勘探

4.钻探

5.实验测试

6.动态监测

7.地球化学勘探

8.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2023/7/158第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湖南长沙环江县遥感解译图2023/7/159第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地面调查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地质资料,补允必要的野外调查。重点调查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演化规律、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人类了程活动的类型及其环境地质效应等,同时验证遥感影像资料的解译成果。三、环境地质调查方法3.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球物理的原理,根据各种岩石之间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测量工程区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以了解其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探和测试方法。地震的预报(汞含量)、滑坡调查、土壤改良中的次生盐碱化调查、地下水污染监测、废物处置场的选择等。雷卓翰《地球物理勘探及地球化学勘探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2023/7/1510第1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9.2环境地质评价一、环境质量评价(一)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素质优劣的程度。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质量优与劣的评定过程,有方向性的评定过程。最终的方向是评定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价值关系。2023/7/1511第1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程序:

确定评价因子;选择评价参数及参数标准化;确定评价参数的权系数;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划分环境质量等级,绘制环境质量图件;编写环境质量评价报告。9.2环境地质评价

2023/7/1512第1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环境地质质量评价环境地质质量评价,系指经过人的综合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适当的方法措施,求得环境地质质量的过程。它是环境地质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图13—1)。地质环境的区域性特点,决定了环境地质质量评价的任务就是充分揭示地质环境的区域性差异规律。

地质环境质量,一定程度上,是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的。2023/7/1513第1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通过对所在地区人—地质环境系统中各要素特征、作用、相互适宜程度,定性确定评价区内各要索和总体质量.然后对评价因素进行分解,找出其中的关键性因子,初步确定评价指标和指标值,再通过地质分析、地质反演等方法确定评价要素在质量中的贡献,即确定“权重”,最后确定每一因子指标值。2023/7/1514第1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戴塔根《环境地质学》p2692023/7/1515第1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516第1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环境地质评价方法①定性评价:主要采用地质分析、地质类比、地质反演等方法和手段,对人—地质环境系统中各种因子特征的优劣进行分析,针对人类活动进行适宜性评估,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与正、负效益。地质类比的优点是把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而达到一种认识总体作用效果的目的。②定量评价:如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模式识别法、信息嫡评判法、趋势面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判别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目前,存在的难点是评价因素的代表性指标和指标值难于确定,常采用的方法有专家打分法和数量统计法,具有很大的人为性。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也就是说,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定量评价,充分吸收两者的优势,尽可能弥补对方的劣势。2023/7/1517第1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7/1518第1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环境指数评价法:现状评价①分析、整理数据和资料;②确定所要评价的环境要素及其评价因子;⑧选择评价标准;④评价因子的标准化处理;⑤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⑥建立评价模型;⑦进行环境治理评价,开展环境质量分级和区划。2023/7/1519第1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三、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二)专家评价法组织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两个特点:①评价可以考虑某些难以用数学模型定量化的因素.如社会、政治因素;②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定量估计。有代表性的专家评价法是特尔斐法2023/7/1520第2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9.3地质环境现状评价一、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范畴主要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和有明显地质地貌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有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环境以及矿山地质环境。2023/7/1521第2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一)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目的:为国土规划和国土整治服务。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之能够相互协调发展。重点:

地质环境条件的区域规律、地质灾害、区域地壳稳定性和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四个方面

内容:各种工程建筑活动、开发矿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综合活动和地质灾害等五个方面。2023/7/1522第2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区域地质评价的三个层次①在区域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区域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规划纲要,从宏观上解决区域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治理和保护的重点及应采取的措施;②针对区域的重大工程和经济活动布局,预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对工程项目的适宜性及其影响后果做出评价;⑧对区域内在建和已建的工程建筑活动、开发矿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地质灾害和综合活动等,进行监测和评价,从时间、空间和强度三个方面,不断地进行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2023/7/1523第2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六)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在矿山开发前,要对开发区及其临近区域进行环境地质评价,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和方案,并预测开发过程中地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为矿山合理布局提供规划依据。在矿山开发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掌握环境变化的动态,提出对策,减少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后,仍要对地质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围绕矿山土地复垦,进行环境评价。2023/7/1524第2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9.3地质环境现状评价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要选取众多指标中最敏感、最便于度量和内涵最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使指标体系能够准确描述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未来的变化趋势。2023/7/1525第2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9.3地质环境现状评价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标准要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可选用对地下水质量有决定作用的因子,如氧平衡参数、无机污染参数、有机污染物参数、生物污染指数、毒理参数以及水物理性质参数等。地表污染源、地层地质结构、地貌特征、植被特点、人类开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发现状等因素2023/7/1526第2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527第2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评价标准一是以国家饮用水标难作为评价标准;环境质量评价二是以地区的污染起始值或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地下水污染评价也采用对照值作为评价标准,对照值可以是历史水质数据;或者是研究区内无明显污染水点的地下水水质数据,即基线值;或者是研究区外.与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某些水点的水质数据。2023/7/1528第2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评价方法概括起来有数理统计法、环境水文地质制图法、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等。

1.数理统计法以临测点的检出值与背景值或生活饮用水标准做比较.算出监测样品或监测井的超标率及其分布规律,最后进行污染程度评价。适用于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污染物质比较单一的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的初期使用,与第二种联合使用2023/7/1529第2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环境水文地质制图法环境水文地质制图法是以图件作为环境水文地质评价的主要表达形式,图件大体分为三类:

(1)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图系:包括地质环境分区图、地下水资源赋存条件图、人工环境条件图

(2)单要素地下水污染现状图:采用等值线或指示符号进行污染程度分级,以污染指数表示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

(3)环境水文地质评价图系:包括地下水污染类型图、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图2023/7/1530第3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3.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即前述环境指数评价法。它是为评价某一水井或某一地段地下水中各种污染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便互相对比。以地下水的背景值或污染起始值为标准,污染指数;若以饮用水标准,水质指数。2023/7/1531第3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532第3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5环境地质区划与制图一、环境地质区划

环境地质区划就是根据地质环境结构特征要素和功能性质等进行区域划分,指出各区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使人类活动能充分地利用有利的地质环境条件,合理避开或限制不利条件,建立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环境地质区划资料是进行国土开发利用和编制区域环境整治规划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进行环境管理,保护地质环境重要的科学依据。2023/7/1533第3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一)环境地质区划的原则环境地质区划原则,应是根据地质环境特征、人类活动方式(综合分区)、环境地质问题(重视)和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方向、措施的差异性。一定的预测性10.5环境地质区划与制图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2023/7/1534第3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环境地质区划的内容与步骤(1)地质环境单元的划分按照“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原则每一地质环境单元具有特定的地质构造特征、岩性特征、水文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2)地质环境质量和容量的评价对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承受能力,最大资源量和纳污能力,找出质量最差的环境因子。(3)环境地质问题的评价和预测对单元内已显露的和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作出评价预测,提出防治基本对策

(4)根据地质环境的基本状况,结合人类经济技术活动的类型与强度,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性质、程度,提出不同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2023/7/1535第3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环境地质区划分级

①一级区划:主要为全国性的国民经济建设布局和国土开发利用与整治等宏观规划与决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人口的现状及潜力的基础上进行分区。②二级区划:主要为地区性区域规划与开发利用服务。在综合考虑所在地区地质环境条件、环境地质问题、地质构造背景、人类活动类型、人口、能源、矿产与土地分布的前提下,为制定较具体的地质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而进行的分区。③三级区划:针对具体区、段的人类与地质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适宜性评价。主要考虑人类活动类型组合、地质环境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基本方向而进行。2023/7/1536第3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5环境地质区划与制图二、环境地质制图

环境地质图的编制是环境地质学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环境地质图是环境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研究成果。环境地质图是将环境地质调查结果,以可被广大非专业人员所能理解和应用的图件形式表示出来,其与传统地质图件的不同之处是,后者以表现地层和地质构造为主,而前者以充分表达受地质作用影响的环境因素为特征,例如,表达地形、地下水、地质灾害、自然资源、人工运河、有害废物、土地资源等。2023/7/1537第3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环境地质制图的原则与内容

(1)制图目的有针对性:关键在于能为规划决策者服务。

(2)实用易读原则:图画简洁、文字简明扼要、结论确切;公众易于理解的术语,不能太专业。

(3)系统性原则:环境地质图系(环境地质主图外,一系列专题图或单因子图)。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环境地质图系由以下七种图组成:地势起伏图、地形倾斜度图、水系和洪水泛滥范围图、土壤图、地质矿产图、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图和工程地质图(4)深加工原则:环境地质图除某些反映背景条件的基础性图件外,大部分图件都是综合性的,是通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的综合分析,深加工而成。反映地质环境现状相特征的图;解译图(专门目的的评价性认识);整体地质环境的评价和预测图(参与规划的决策性认识)。(5)广泛性原则10.5环境地质区划与制图2023/7/1538第3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环境地质图系应反映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人类活动的适宜性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10.5环境地质区划与制图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地质环境(包括地质资源)的基本条件,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作用,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的状况;②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③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④各类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⑤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及对地质环境的污染;⑥开发利用地质资源与保护地质环境的对策措施。2023/7/1539第3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反映了天然地质环境要素的背景值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第一级图组(实测、调查固)地貌类型图、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环境地质监图第四系地质图、染源分布图、…第二级图组(分析评价图)

地基承载力图、工程地质岩组图、地震动参数图、水文地质图、环境污染图、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第三组(区划图)建筑场地适宜性图、废物堆置场区划图、水源地规划图、环境地质综合区划图、·第四级图组(规划图)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地质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主要为环境地质专业人员所利用:提供给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人员以及政府决策者使用。2023/7/1540第4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环境地质基础图系也称为环境地质条件图系。环境地质基础图系主要反映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的基本状况,注重突出反映那些有利于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条件。如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图、地貌与外动力地质现象分布图、水文地质要素图等等。总体要求是为评价、预测提供充分依据。戴塔根《环境地质学》P2762023/7/1541第4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环境地质评价预测图系是基础图件和开发与保护图件之间的过渡性图件,是后者实现之前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最主要的内容。它一方面对现有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地质环境质量和容量进行评价,对其有更深的认识;另外,对现在还没有暴露出来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为环境地质开发与保护图系服务,以便采用正确的措施和对策。

(3)环境地质开发与保护图系是环境地质图系中实用性最强的最高层次的总结性图件,是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环境开发与保护的重要地质成果。客现存在地质条件的反映和可能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等已不是该类图系的主要内容,它的重点是指出具体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对策。2023/7/1542第4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543第4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544第4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23/7/1545第4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地质图件

地质工作者通过现场编录及生产勘探取得大量地质原始资料,并经过对这些资料分析研究及综合整理,编制出反映各种地质特征(如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等)、勘探工程和井巷采掘工程的布置情况及其相关资料的图件,称为地质图件。它是编制矿山设计、制定生产计划、指导采掘生产及矿产储量管理等的主要依据。2023/7/1546第4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本章主要介绍与煤矿生产有关的主要地质图件,包括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团、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立面投影图、煤岩层对比图、地层综合柱状图及水文地质图等。2023/7/1547第4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1地形地质图

地形地质图的概念地形地质图是表示研究区的地形特征、地层、矿层分布、岩层产状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

2023/7/1548第4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1地形地质图

地质地形图的内容地形地质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通过地质调查及生产勘探编制成的图件。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地形地质图采用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0或1:5000,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可采用1:2000的比例尺。图中内容包括地形地物、地质界线、勘探工程及其它。2023/7/1549第4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绘制经纬网格线;投放勘探工程;投放隐伏地质点(地层界线点、煤露头点、断层点;分析连线(先连断层线,后连地层线、煤岩层露头线。利用剖面图绘制地形地质图2023/7/1550第5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1地形地质图岩层在地形地质图的表现2023/7/1551第5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岩层在地形地质图的表现2023/7/1552第5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岩层在地形地质图的表现2023/7/1553第5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褶

现2023/7/1554第5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断

现2023/7/1555第5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1地质地形图地形地质图阅图步骤:1.阅读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编制的时间2.阅读图例3.分析图中的地形特征4.分析地质内容5.寻找平面图的剖面位置6.阅读综合柱状图7.综合分析2023/7/1556第5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2地质剖面图

概念:所谓地质剖面图是指沿铅垂方向,将大地切开,反映切开断面上岩层及构造形态的图件,其中沿岩层走向切的剖面叫纵向剖面,沿岩层倾向切的剖面叫横向剖面。生产矿井一般是沿勘探线或主要巷道轴线方向编绘地质剖面图,以反映煤层的构造形态及其与井巷工程之间的关系。2023/7/1557第5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地质剖面图的内容2023/7/1558第5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地质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标高线;地层界线、断层、火成岩侵入体、喀斯特陷落柱;煤层、标志层及其名称和编号,其它有益矿层;勘探工程,并注明钻孔编号、孔口标高、终孔深度、煤层及夹矸厚度;小窑、生产矿井井筒、井巷工程、采空区、井田边界、保安煤柱线及开采水平高程线。地质剖面图应注明剖面线方向、比例尺、图例和图签。2023/7/1559第5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2地质剖面图

地质剖面图的作用:它能直接反映研究区构造特征和煤层赋存情况、地质体的空间特征、反映对煤层和构造的控制和研究程度、为生产设计及实施勘探工程提供依据,同时它也是编制其它地质图件的基础。矿井勘探及生产过程中的地形地质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水平切面图等一般均根据地质剖面图来编制。2023/7/1560第6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利用钻孔资料编制剖面图2023/7/1561第6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确定编图的比例尺、图幅大小、剖面方向2.编制水平标高线3.投放工程点(走向投影法)4.绘出剖面地形线5.绘制剖面上的各勘探工程(煤层底板线、地层分界线、标志层及断层线等。)6.分析连线一般连线次序为:先连基岩界面线再连断区线,最后连地层线和煤层底板线。2023/7/1562第6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岩层在剖面图上的表现2023/7/1563第6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褶曲、断层在剖面图上的表现2023/7/1564第6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3水平切面图

概念: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之为水平切面图。在煤矿生产中,水平切面图是沿某一开采水平进行编制的。2023/7/1565第6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水平切面图的内容

1.地质界线图上要反映该水平所切过的各煤层、标志层、含水层、地层界线、断层的迹线、煤层的厚度及产状、褶曲轴线、火成岩在该水平的分布范围、水平面切过的喀斯特陷落柱边界线等

2.井巷及勘探工程包括:该水平切过的井底车场、运输大巷、石门、煤巷、井筒及钻孔等。2023/7/1566第6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3水平切面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