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对声音问题的思考记录表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的强与弱、高和低与什么有关?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发声物体我看到的现象我听到的我的想法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在振动橡皮筋发出嗡嗡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钢尺钢尺在振动钢尺发出振动的嗡嗡声轻击鼓面鼓面在振动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敲击音叉音叉在振动音叉发出振动的嗡嗡声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这些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请在表格中写出你的看法,再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共同讨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声音的传播记录表听到的声音传播声音的物质鼓声空气(气体)抓挠桌面的声音桌面(固体)土电话的声音线绳(固体)水中发声物体的声音水(液体)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模拟鼓膜的振动。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模拟“鼓膜”振动实验记录表物体发出的声音“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声音距“鼓膜”的远近不变声音较强时“鼓膜“振动剧烈声音较弱时“鼓膜“振动平缓声音的强弱不变声音较远时“鼓膜“振动平缓声音较近时“鼓膜“振动剧烈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振动物体振幅大小声音强弱钢尺轻轻拨动振幅小声音弱用力拨动振幅大声音强橡皮筋轻轻拨动振幅小声音弱用力拨动振幅大声音强鼓面轻轻击鼓振幅小声音弱用力击鼓振幅大声音强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可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照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地听到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录和描述。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高低振动快慢5-6厘米声音高振动快10-11厘米声音较高振动较快15-16厘米声音较低振动较慢20-21厘米声音低振动慢音高变化柱形图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选取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思考有哪此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并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检验你的预测是否准确。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影响因素音高变化预测试弹结果粗细粗声音低声音低细声音高声音高松紧松声音低声音低紧声音高声音高长短长声音低声音低短声音高声音高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安静状态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每分钟的呼吸次数211823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活动,然后再测量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记录下来。活动慢走20步后快走20步后跳动20次后50米短跑每分钟的呼吸次数23263560比较安静状态和运动之后分钟的呼吸次数,我的发现:人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缓,次数较少;运动之后,呼吸会变快,运动越是剧烈,呼吸越快。第3课测量肺活量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姓名徐加媛张超马丽李子玥赵佳佳肺活量(单位:ml)15001800135016401200第4课一天的食物一天的食物记录早餐蛋炒饭一碗、牛奶一杯、苹果半个午餐煮鱼、红烧肉、蒸鸡蛋、香菇炒青菜、冬瓜海带汤、米饭、香蕉一根晚餐小米粥一碗、红薯一个、半个苹果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植物类食物动物类食物蛋炒饭、苹果、炒青菜、冬瓜、海带、米饭、小米粥、红薯、香菇、香蕉牛奶、煮鱼、红烧肉、蒸鸡蛋、标准二:按熟食和生食来分。熟食生食蛋炒饭、牛奶、煮鱼、红烧肉、蒸鸡蛋、炒青菜、冬瓜、海带、米饭、小米粥、红薯、香菇苹果、香蕉注:胡萝卜既可以直接生吃,又可以烧熟了吃,如炖菜、胡萝卜烧羊肉等。标准三:按肉类、菜类、主食类、水果类来分。肉类菜类主食类水果类煮鱼、红烧肉牛奶、蒸鸡蛋、香菇炒青菜、冬瓜、海带、香菇蛋炒饭、米饭、小米粥、红薯、苹果、香蕉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食物中主要有哪些营养物质,记录在下表中。实验记录表食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馒头√×××马铃薯√×××西红柿×××√牛肉×√√×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咀嚼一块馒头,观察馒头的变化一次三次五次表面被浸湿开始被浸湿变软被浸湿变软第8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根据我们的想法,将食物在人体内各个消化器官“旅行”的过程,画在人体轮廓图中。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过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记录表挂(5)个垫圈时,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大小(垫圈个数)实验次数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小车运动快慢(慢速、中速、快速)测量时间平均时间7154.8慢速24.535913.23.2中速23.5331112.12快速21.931.9我发现: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越(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气球运动方向与气体喷出方向关系记录表实验结论: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正好相反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挂()个垫圈时,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实验次数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小车行驶距离(远、中等、近)测量距离平均距离1015052近2553531517070中等2713682018890远291392我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第4课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记录表物体名称估测力的大小实测力的大小科学课本4.5N3.5N笔袋2N1.7N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5N4.9N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的记录表搬运重物(纸盒)的方式拉力的大小(填垫圈个数)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直接滑动10111311使用“滚木”8788使用轮子5455我发现:搬运重物时,直接滑动,产生的摩擦力最大,使用的拉力最大,使用“滚木”,产生的摩擦力比较粘,使用的拉力比较小,使用轮子,产生的摩擦力最小,使用的拉力最小。第6课运动的小车撞击实验记录表实验结论: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快),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大)。第7课设计制作小车(一)所需材料:动力方式气球()橡皮筋()材料数量硬纸盒2个气球3个橡皮筋5根轮子4个连接轴2个吸管2根胶带1卷胶水1瓶剪刀1把小组分工:姓名任务赵佳佳准备材料庄嘉玲绘制设计图马涛组装小车、调试小车周一航组装小车、调试小车徐媛媛介绍交流小车设计图从正面看从侧面看从上面看教学反思:《热传导》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的首课。本课主要通过生活中热传导事例的再现,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揭示热传导的过程和特点,认识热传导的概念。课前,我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设计,实验的改进和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尽力做到顺学而导。通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几下方面做的比较不错:1.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准学习的起点。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泡温泉生活事例为导入,聚焦生活中的热传递的现象,充分暴露出学生的前概念,找准学生课堂学习的起点。随后又补充了暖手宝、哈哈气这两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在对这三个生活事例的深层分析与讨论中,采用归纳法揭示热量转递的规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热传导发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必须有接触,一是必须有温度差。最后总结出热传导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任意两种形态之间发生。2.深挖概念内涵,精选生活事例。本节课,老师要帮助学生建构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就是热传导。热传导这一新的科学概念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热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另一个温度较低的物体;另一种是一个物体内部(这个物体指的是固体),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热传导这一清晰、完整的科学概念,本课精心选择了泡温泉,暖手宝,哈哈气这三个生活事例,对概念的阐述进行有效补充——固体、固液、固气等,有助于学生理解“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3.注重实验设计,培养探究能力。在设计和操作“加热铁片”的分组实验中,注重对学生设计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的严谨性。同时,对实验中观察要点有明确地指引,对探究性实验中所用材料的作用也分析的很到位。如,在实验材料中准备了两块铁板和黄油,在设计和分析实验时,对黄油的作用的分析,对有豁口铁板两边黄油融化情况的分析等。除此之外,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很多不足:1.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不足。课堂较多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显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培养不足。可以采用提供一组信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传热的共同点;设计实验时,可以用一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怎样设计、注意事项、实验材料的作用。2.教学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如:表示热量传递对象的“手——哈气”,哈气是动作,不是物体,应把“哈气”改成“热气”。再如,在教学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个别地方把温度和热量进行了混淆。3.对核心概念内涵的把握还够准确。在生活中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创新题及答案
- 如何进行跨国专利申请试题及答案
- 启东医疗面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证书考前准备试题及答案
- 酒店洁具合同协议
- 海滩保洁合同协议
- 煤炭补充合同协议
- 派遣公司外包协议书
- 解除配送合同协议
- 矿石抵账协议书范本
- 课题申报参考: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
- GB/T 45211.7-2025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第7部分:蚜虫
- 新时代青年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研究
- 杜邦分析体系下泸州老窖公司盈利能力研究11000字
- 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才引进8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大学网站介绍》课件
- 口腔癌预防科普
- GST200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介绍说明手册
- 游戏情感化设计研究-洞察分析
- 《食疗与慢性病》课件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