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_第1页
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_第2页
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_第3页
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_第4页
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q\a\vs4\al(其次节\x()地貌的观看)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学问·宏观把握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看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核心素养,引导同学正确把握地貌观看的挨次,不断提高同学的地理实践力。2.通过视频等资料,关心同学把握观看的内容及意义,旨在培育同学的综合思维和区域熟悉的核心素养。一、地貌观看的挨次1.观看地貌(1)地点选择:选择一个视野比拟宽阔的地方。(2)遵循原那么: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eq\a\vs4\al(〔3〕观看,挨次)eq\b\lc\{(\a\vs4\al\co1(先观看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看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终描述河岸、悬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2.帮助观看工具:地形图、遥感影像等。二、地貌观看的内容1.高度eq\b\lc\{(\a\vs4\al\co1(肯定高度: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2.坡度表示影响坡度坡度角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如水土流失、交通建设等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坡向阳坡和阴坡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迎风坡和背风坡3.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4.其他观看内容:地貌的外形、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裂程度等。一、推断题1.地貌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2.在一个区域中地貌类型往往差异不大,没有层次之分。(×)3.在考察时由于实际状况的需要,先观看较小的地貌特征,然后总结出本地地貌综合特征。(×)4.地表的各种形态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5.一般状况下,肯定高度大,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小,可以推断为高原。(√)二、选择题1.以下关于地貌观看的挨次,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观看地貌,宜选择视野宽阔之地B.观看地貌,应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的挨次进行C.一般先观看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看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终描述更小的地貌D.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帮助观看解析:选B观看地貌,应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挨次进行观看。2.以下属于地貌观看的内容的是()①高度②坡度③坡向④面积⑤空间分布状况⑥成因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解析:选A地貌的观看,除了观看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留意观看地貌的外形、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读以下图,完成3~4题。3.在观看该图中的地貌时,我们从宏观上观看到的地貌为()A.平原 B.山地C.盆地 D.丘陵4.我们观看图中的次一级地貌,正确的选项是()A.①—山坡 B.②—河谷C.③—山峰 D.④—山脊解析:3.B4.B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大,群山连绵,为山地。第4题,图中①为山脊、②为河谷、③为山坡、④为山峰。探究点(一)eq\b\lc\|(\a\vs4\al\co1(地貌观看的挨次))————————从生活中学————————一、地理情境激趣是谁带来远古的召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莫非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记的眷恋/哦,我观察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二、核心素养培优1.分析材料中表达了哪几级地貌类型。(综合思维)提示:表达了山地(喜马拉雅山脉)规模较大的地貌,山峰(珠穆朗玛峰)这种次一级的地貌和山脊、陡壁等更次一级的地貌。2.观看该地区地貌的挨次是什么?(地理实践力)提示: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挨次先观看喜马拉雅山脉,再观看和描述珠穆朗玛峰等,最终描述山脊、陡壁等小地貌。————————在探究中悟————————一、地貌观看的挨次二、地貌类型的特征1.宏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地形类型形态特征示意图平原一般海拔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平坦宽阔丘陵一般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稀疏,弯折局部比拟和缓山地一般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形盆地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四周大、中部小高原海拔500m以上,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密集,顶部明显稀疏2.微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地貌类型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峰、示坡线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局部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局部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局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悬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到实践中用————————1.如下图,观看者位于A点,图中各点不在观看者视野范围内的是()A.a B.bC.c D.d解析:选C读图,图中a、b、c、d四点中,只有c点不在观看者的视野内,缘由是b、c间的山丘阻挡了观看者的视线。2.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说明在进行地貌观看时,要选择一个()A.最正确时间 B.最正确位置C.最正确距离 D.最正确天气解析:选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说明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看到的山的形态不一样,这说明景观观赏要在恰当的位置,故B正确。以下图是某同学在青藏高原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3~4题。3.该图中最宏观的地貌类型是()A.山脉 B.高原C.悬崖 D.宽广的山谷4.能正确反映地貌观看挨次的是()A.由远及近,由局部到整体B.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C.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D.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解析:3.B4.D第3题,该照片是某同学从青藏高原拍摄的,故最宏观的地貌类型是高原;山脉和宽广的山谷属于小规模的地貌类型;悬崖属于微观地貌类型。第4题,观看地貌的挨次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探究点(二)eq\b\lc\|(\a\vs4\al\co1(地貌观看的内容))————————从生活中学————————一、地理情境激趣黄土高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约64万km2。暑假期间某中学高二班级组织地理研学团队到黄土高原进行研学活动。图1是黄土高原某处的景观图,图2是该研学团队绘制的黄土高原某地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二、核心素养培优1.分析图2中b、c坡坡度大小,并分析怎样开发利用这两处坡。(综合思维)提示:b坡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实行封坡育林育草;c坡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可修筑梯田加以利用。2.探讨甲、乙、丙三处哪一处适合建窑洞。(地理实践力)提示:主要观看三地的高度、坡度和坡向,可知丙处与甲处相比,丙处位于阳坡,采光条件好;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防寒条件好。丙处与乙处相比,丙处位于山脊,海拔较高,不易积水。所以丙处适合建窑洞。————————在探究中悟————————一、地貌观看与描述二、地貌观看要素的相关计算及影响应用1.高度和坡度的相关计算(1)计算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及温差读出任意两点间的肯定高度(海拔),依据公式:H相=H高-H低,就可计算出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可依据对流层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0.6℃/100m)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差,如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1000m-700m=300m,温差=0.6℃×3=1.8(2)坡度大小表示用tanα=H/L来表示坡度的大小。H表示垂直距离(相对高度),L表示水平距离。2.坡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阳坡和阴坡丘陵、山地中朝着太阳的一坡日照多,称为阳坡,背着太阳的一坡称为阴坡。北半球东西向的山脉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点:①阳坡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霜冻比阴坡轻。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③阳坡热量高,冰川年消融量大,故雪线海拔比阴坡高。(2)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是指迎着风的来向一坡,另一坡为背风坡。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下:①对降水的影响山脉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冷却凝聚形成地形雨。背风坡因空气下沉,气温上升,降水少,成为雨影区。②对气温影响山脉迎风坡因气流被迫抬升而降温,故同一高度,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背风坡这种酷热枯燥的风叫焚风。③对气候影响因山坡方向对气温柔降水产生了影响,使气候类型发生转变。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由于其位于迎风坡,抬升了来自海洋暖湿的东南信风。④对自然带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水分条件优于背风坡,故迎风坡植被丰富且自然带海拔比背风坡高。3.应用——通视问题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状况,可先作简洁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常见有三种状况:(1)假设等高线上密下疏,那么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如以下图1。(2)假设等高线上疏下密,那么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如以下图2。(3)假如穿越沟谷,由于后半局部地势会上升,即使地势再降低,也可能会由于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以下图3。————————到实践中用————————1.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夏季一登山者从山麓地带开头攀登时,其显示海拔为245m,气温为32℃,A.18℃ B.C.35℃ D.解析:选D玉皇顶与动身点的相对高度=1545m-245m=1300m,由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可知,此时玉皇顶的气温=32℃-0.6℃×13=24.2℃≈如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一列大致南北走向的山脉,箭头表示夏季风,答复2~4题。2.图中四点位于背风坡的是()A.a B.bC.c D.d3.图中四点降水可能最多的是()A.a B.bC.c D.d4.图中山地迎风坡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 B.印度洋C.大西洋 D.北冰洋解析:2.D3.B4.A第2题,读图可知,a、b位于迎风坡,c位于山顶,d位于背风坡。第3题,降水的形成需要水汽冷却凝聚,暖湿空气只有上升到肯定的海拔高度,气温才能下降到水汽冷凝的程度,从而形成降水。第4题,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1.地貌是地球外表各种形态的总称,也称为地形。地貌按形态特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积累地貌等。2.观看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拟宽阔的地方,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挨次进行。3.一般先观看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看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终描述河岸、悬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帮助观看。4.地貌观看的内容包括高度、坡度、坡向、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