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高考第一轮复习课课件2_第1页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高考第一轮复习课课件2_第2页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高考第一轮复习课课件2_第3页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高考第一轮复习课课件2_第4页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高考第一轮复习课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局性掌控选项式诊断诊断判断正误,在诊断一栏内打“√”或“×”√1.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2010·山东高考T12-B)×2.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2010·广东高考T11-B)√3.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护其生理活性(2010·江苏高

考T4-C)×4.1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mol乳酸(C3H6O3)(2010·

北京高考T8-C)×5.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2010·北京高考T8-D)1.“水过鸭背不留珠”指的是鸭子的羽毛不会被水浸湿,这与鸭子羽毛表面的某种有机物有关,该种有机物可能是 (

)A.油脂B.葡萄糖C.蔗糖

D.甘油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0.1%~0.5%)浸泡植物种子.3.(2011·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乙烯和苯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B.只用淀粉溶液即可检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C.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制肥皂D.利用变性后可以再溶解的性质可分离提纯蛋白质4.(2011·皖南八校联考)下列过程中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工业上用油脂和烧碱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肥皂B.生活中用灼烧时的特殊气味鉴别真假羊毛衫C.交警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查司机是否饮酒过量D.医生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3)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________.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1.糖类水解的条件(1)蔗糖:稀H2SO4作催化剂,水浴加热.(2)淀粉①稀H2SO4作催化剂,加热.②淀粉酶(唾液中存在),室温(适宜温度36℃).(3)纤维素①催化剂为90%的浓H2SO4.②小火微热,防止大火加热使纤维素被浓H2SO4脱水炭化.③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为止.2.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应注意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同时还要确定淀粉是否还存在,可以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进行完全,实验步骤如下:现象A现象B结论①未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尚未水解②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水解③出现银镜溶液不变蓝色淀粉完全水解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A现象B结论①未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尚未水解②出现银镜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水解③出现银镜溶液不变蓝色淀粉完全水解1.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是否含有葡萄糖.他的操作如下: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发生.其原因是(

)A.蔗糖尚未水解B.加热时间不够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酸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2)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欲验证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A,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②加热3~4min

③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加入少量稀硫酸⑤加热⑥待冷却后,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则以上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⑤③④⑥②1.油脂和酯的比较类别酯油脂结构特点由无机含氧酸或有机酸与醇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物RCOOR1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甘油酯联系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2.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物质油脂矿物油脂肪油组成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含饱和烃基多含不饱和烃基多性质固态或半固态液态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液态油具有烯烃的性质鉴别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例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C.油脂是酯的一种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3.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油”随处可见.下列油中全部属于酯类的是 (

)A菜籽油地沟油汽油B重油牛油石油C柴油黄油油酸D地沟油牛油菜籽油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做萃取剂B.用热的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C.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形成了沉淀D.生产盐酸和人造脂肪必须用氢气做原料1.氨基酸与蛋白质的比较类别氨基酸蛋白质实例常见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鸡蛋清、淀粉酶、白明胶、结晶牛胰岛素结构特点分子中既有羧基又有氨基由不同氨基酸缩聚而形成的、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类别氨基酸蛋白质主要性质①具有两性,②分子间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①水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②两性,③盐析,④变性,⑤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⑥灼烧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⑦水解生成氨基酸2.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盐析变性概念蛋白质溶液中加浓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析出蛋白质在某些条件作用下凝聚,失去生理活性变化条件浓无机盐溶液受热、紫外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等变化实质物理变化(溶解度降低)化学变化变化过程可逆不可逆用途分离,提纯杀菌,消毒等[例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虽再加入蒸馏水,也不溶解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③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④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显色反应⑤蛋白质溶液里的蛋白质能透过半透膜A.①④

B.①④⑤C.①⑤ D.④⑤.5.(2011·北京市宣武区高三期末质量检测)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类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氨基酸既可以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D.利用盐析、过滤可将蛋白质和NaCl溶液分离.6.绿色荧光蛋白被人称为生命体内蛋白质生物学过程的“直播剂”,而核糖体则被人们称为蛋白质的“合成工厂”.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核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的沉淀不溶于水C.由于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使人中毒D.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一、糖类分类单糖代表物葡萄糖果糖分子式分子结构特点一、糖类分类单糖代表物葡萄糖果糖分子式C6H12O6C6H12O6分子结构特点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一、糖类分类单糖二糖代表物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麦芽糖分子式C6H12O6C6H12O6分子结构特点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一、糖类分类单糖二糖代表物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麦芽糖分子式C6H12O6C6H12O6C12H22O11C12H22O11分子结构特点多羟基醛还原糖多羟基酮无醛基非还原糖

有醛基还原糖

一、糖类分类单糖二糖多糖代表物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分子式C6H12O6C6H12O6C12H22O11C12H22O11分子结构特点多羟基醛还原糖多羟基酮无醛基非还原糖

有醛基还原糖

一、糖类分类单糖二糖多糖代表物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分子式C6H12O6C6H12O6C12H22O11C12H22O11(C6H10O5)n(C6H10O5)n分子结构特点多羟基醛还原糖多羟基酮无醛基非还原糖

有醛基还原糖

含有几百~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含有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每个葡萄糖单元含3个羟基葡萄糖化学性质(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蓝色溶液(2)氧化反应①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②生理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4)发酵葡萄糖果糖化学性质(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兰色溶液(2)氧化反应①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②生理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4)发酵(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兰色溶液(2)氧化反应:(发生醛酮互换)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葡萄糖果糖蔗糖化学性质(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兰色溶液(2)氧化反应①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②生理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4)发酵(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兰色溶液(2)氧化反应:(发生醛酮互换)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1)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2)无还原性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化学性质(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蓝色溶液(2)氧化反应①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②生理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4)发酵(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蓝色溶液(2)氧化反应:(发生醛酮互换)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1)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2)无还原性

(1)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2)有还原性,氧化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化学性质(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兰色溶液(2)氧化反应①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②生理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4)发酵(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兰色溶液(2)氧化反应:(发生醛酮互换)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1)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2)无还原性

(1)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2)有还原性,氧化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1)水解反应:可得二糖或单糖(葡萄糖)(2)无还原性(3)遇碘(I2)显蓝色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化学性质(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蓝色溶液(2)氧化反应①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②生理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4)发酵(1)多元醇性质①酯化反应②跟新制的Cu(OH)2反应显绛蓝色溶液(2)氧化反应:(发生醛酮互换)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3)还原反应:与H2反应还原成已六醇(1)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2)无还原性

(1)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2)有还原性,氧化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1)水解反应:可得二糖或单糖(葡萄糖)(2)无还原性(3)遇碘(I2)显蓝色(1)水解反应:可得葡萄糖)(2)无还原性(3)酯化反应(制硝化纤维、醋酸纤维)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制法淀粉水解——从甘蔗及甜菜中提取淀粉水解从植物果实、根、茎中提取从棉花木材、亚麻中提取用途

营养品制镜瓶胆镀银医药

营养品

食用

食用

食用、制葡萄糖、酿酒、造醋、印染工业

造纸、制炸药、电影胶片、粘胶纤维

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A、乙醇 B、乙醛C、乙酸 D、葡萄糖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B、化学性质相同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不同D、属于同一类有机物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论两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质量不变的是( )

A、乙炔和丙炔 B、乙醇和乙酸

C、甲醛和葡萄糖 D、乙酸和乙酸乙酯将3.42g蔗糖与3.24g淀粉混合并完全水解,若生成mg葡萄糖和ng果糖,则n:m为()(A)1:3(B)1:5(C)5:1(D)3:14.能证明淀粉部分水解的试剂是下列的(

)A.淀粉碘化钾溶液

B.银氨溶液C.碘水

D.碘化钾溶液5.哪些物质可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答案】甲酸酯类、甲酸盐,糖类中的麦芽糖二、油脂1、概念:油和脂肪的统称。2、通式:o‖‖R1C–OCH2‖oR2C–OCHR3C–OCH2o——3、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不溶与水,易溶与有机溶剂。4、化学性质:水解氢化酸性水解碱性水解—皂化反应5、肥皂的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一些比较3、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的是()A、油酸和SO2都能使溴水退色B、福尔马林和葡萄糖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C、苯、CH3CH2OH、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浓HNO3反应D、烧碱和硬脂酸钠的溶液都显碱性二、蛋白质1、氨基酸:氨基酸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1)官能团:氨基、羧基 (2)常见的氨基酸:

(3)性质

①两性: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②成肽反应:脱水缩合成二肽、三肽、环肽等③缩聚反应成多肽或蛋白质2、蛋白质:蛋白质就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互相结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天然蛋白质所含的都是ɑ-氨基酸)

(1)分子结构特点: 不同的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2)性质:①溶于水时形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性质②两性 ③水解反应:蛋白质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全部是ɑ—氨基酸)④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浓的轻金属盐或铵盐,会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盐析是可逆的,是物理变化;盐析后的蛋白质依然具有生理活性;利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⑤变性:在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苯酚、紫外光照射、加热等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析出。变性是不可逆的变性后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⑥颜色反应: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沉淀变黄色。⑦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4.由两个氨基酸分子消去一个水分子而形成含有一个—CO—NH—结构的化合物是二肽,丙氨酸与苯丙氨酸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二肽共有(

)(A)2种

(B)3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