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中和反应( 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中和反应( 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中和反应( 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中和反应( 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中和反应(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敦夕中和女疫

【真题演练】

【例】(2019•山东)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进行了如图1探

究:

10mL氢氧化钠溶液红色无色

图1

(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实

验,则X溶液是°

(2)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

图2。通过分析可知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B

图2

(3)丙同学为了验证上述实验,也将盐酸滴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

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o

取变质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醐,变红;加入足量的氯化钢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红色没有褪去,则取变质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为(写化学式)。

(4)为了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

置。己知分液漏斗中装有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图3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3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关闭K和电,向B装置中加入100.0g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忽略原装置内空气中二氧

化碳对实验的影响)。

③打开向锥形瓶内滴加盐酸,直到B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④打开凡关闭及,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固体质量为5.0g。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A装置的作用是。

②若缺少步骤④,则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利用实验数据,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真题演练】

1.化学中有很多“一定”“不一定”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金属一定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③取样,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样品中一定含CO:

④合金一定是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

⑤盐不一定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也可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⑥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⑦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A.2个B.3个C.4个D.5个

2.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目前世

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也是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之一;G是大理石的

主要成分;I可用作干燥剂。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

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A---------------->B-------------►C

।II

---------------E---------------F

f__________।I

G----------------►H---------------►T

(1)写出化学式:D,1

(2)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3)写出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E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探究【】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

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小张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

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蒸镯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储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时间/s

汨20.7

znn

£20.5

01020304050

时间/s

(1)由图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

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填离子符号)两种离

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

【实验探究H】

(1)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献试液,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

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颜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

变成红色。同学们对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猷除外)进行再探究。

查阅资料:酚醐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pH<14的溶液中呈红色。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hNaOH

猜想三:NaCkNaOH和Na2cO3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取样,滴加,无气泡产生,猜想三错误.

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NaOH,加热蒸发,当溶液的pH在范

围内,溶液的颜色变红。

总结反思: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献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_______(填

“一定”或“不一定”)变红.

4.(2021•山东)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

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Cl+AgNO,=AgClJ+NaNO,

(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酥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如图一)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图一实验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生的现象一。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

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三描述了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

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一:验证»

思路二: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烧杯中反应后的溶质成分产生兴趣,对其成分进行猜想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hNaOH;猜想三:。

(实验与验证)

步骤现象结论

步骤I: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铜溶液—猜想二成立

步骤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成立

(评价与反思)

I.有同学认为,仅通过步骤II中出现白色沉淀,就得出“猜想三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

II.在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猜想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的是

5.(2021•吉林)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

酸碱盐为专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是某同学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操作正确的顺序为。要配制1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

化钠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克。

(2)为了探究中和反应,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图中甲、乙、丙分别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酸溶液中的一利,,则通过分析可知试剂

丙为其中的溶液;

②实验结束后小明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认为最终所得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和酚醐,小

红看到后提出了不同意见,小红认为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除氯化钠和酚酬外,可能还有氯

化氢,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1猜想2

酚醐、NaCl酚献、NaCKHC1

(设计实验)实验一:取样,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实验二:取样,加入足量铁粉。若猜想二

正确,则实验一、实验二均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o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I、为了防止中和时稀盐酸过量,在加稀盐酸操作时应注意;

II、下列试剂单独使用也可以探究反应后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是:(填序号);

A适量硝酸银溶液B适量氢氧化镁C适量氢氧化钠溶液1)适量氧化铜固体

III、小红为理解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

6.(2021•四川)酸碱的研究是重要的课题。

(1)氢氧化钠俗称.、火碱、苛性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

皂、造纸等工业。分别配制20.0g5%、10%和20%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前,在天平左、右两个托盘上分别垫两张滤纸,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

B.用20mL量筒量取水并仰视读数

C.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为细口瓶且贴上标签

(2)在生活、生产中改良酸性土壤、中和废水、治疗胃酸过多等均是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

具体体现。在实验课上,发现有部分中和反应现象并不明显。

(提出问题)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为例,如何证明它们发生中和反应了呢?

(设计实验)

方案一:甲同学利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证明两者反应,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步骤一、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小烧杯中,滴加2-3滴无色酚献试液;

步骤二、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硫酸,逐滴滴入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看到

现象时,甲同学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了。

(实验反思)

②乙同学取适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继续探究,下列方法能说明两者是否恰好完

全反应的是o

A.再滴一滴稀硫酸,溶液呈无色

B.再滴一滴稀硫酸,溶液呈红色

C.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红色

D.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无色

方案二: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检验是否有硫酸钠生成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的反

应,于是用玻璃棒蘸取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放在酒精灯上蒸干,发现有白色固体析出,从

而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确实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

(提出质疑)

③同学们立即表示反对,白色固体会不会是氢氧化钠呢?大家经过商量决定将白色固体溶

解于少量水中,再检验白色固体成分,下列药品可行的是o

A.CuSO,溶液B.稀盐酸C.FeCk溶液D.稀硫酸

(拓展延伸)还有同学想到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于是利用水的生成来说明酸和碱反应。

(查阅资料)1、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II、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下列三个实验如图。

氢氧化

氢氧化

钠固体

钠固

无水醋

和变

酸和变

硅胶

色硅胶

④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_―」

⑤造成丙中U型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的原因有: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或者

(再次探究)某同学提出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他

用图1装置,使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

2和图3。

温度t

PH传

V体积,ml

图3

(3)图1烧杯中盛放有溶液8mL,滴定管中溶液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

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为

(4)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则实验中所用硫酸的浓度最接近;

A.4.9%B.9.8%C.19.6%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B.图2中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C.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6)丙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

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肯定不可行的是o

A.无色酚酥试液B.氯化钾溶液C.氯化钢溶液D.氢氧化镁固体

(7)实验后丁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所用硫酸的浓度不能太大,原因是

(反思总结)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终于找到了证明中和反应发生的方法,主要通过三条途径:

①证明反应物被反应掉了;

②证明有新的物质生成;

③通过是否有热量变化来判断。

7.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资料:①KOH与NaOH化学性质相似②KO)3与Na£Os化学性质相似

(演示实验)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直接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

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小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pH试纸测的pH变化如图所示,小红是将溶液滴向

溶液中,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点的阴离子有o

(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①B点表示的含义是o

②C点溶质。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小明同学通过图1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

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明同学继续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针对疑问,太家纷

KOH溶液

图1

猜想一:只有&S0,猜想二:有K2sol和H60,猜想三:有KzSO,和H2soi和KOH

其他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O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选用BaClz溶液、生锈铁钉,进行如下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加入生锈铁钉滴加BaCb溶液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zSO,,相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l

O

小芳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有一个方案是不合理的,理由是O

(反思交流)小花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看到了气泡,她很想知道这瓶氢氧化钾

溶液的成分,你能帮她设计实验方案吗?方案:。

(请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8.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小聪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

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

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那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Na2s04猜想二:溶质是Na2so4和NaOH猜想三:

溶质是

【查阅资料】Na2s04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聪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猜想一正确

方案一酚酥不变红色

滴入几滴无色酚献溶液猜想二不正确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方案二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正确

滴加BaCL溶液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方案三—猜想三正确

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聪的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

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o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

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或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9.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献溶液,此时溶液呈

_____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可能是Na2s。4和NaOH

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

甲同学方案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成立

试管中滴加BaCL溶液,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

乙同学方案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

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

丙同学方案—猜想二成立

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B、倒入废液缸

【真题演练】

【例】(1)无色酚酰试液(2)放出(3)CO2+2NaOH=Na2CO,+H,ONaOH>Na2CO3

(4)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偏小

解:设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Na2CO,+2HCl=2NaCI+H2O+CO2T,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彼反应:CO2+Ba(OH)2=BaCO,J+H2O,

可得关系式:Na2c。3〜CO?〜BaCOs;

Na2co3~CO2~BaCO3

可得:10644197

lOO.Ogr5.0g

106lOO.Ogx

----=.............-69%

1975.0g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69%o

1.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