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_第1页
第四章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_第2页
第四章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_第3页
第四章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_第4页
第四章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主要学习内容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卫生组织一、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1、概述1946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在纽约成立筹备会,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法。1948年4月7日,该法得到26个联合国会员国的批准并生效。同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和平之都日内瓦日内瓦是国际组织最多的城市1、首先瑞士是世界公认的中立国,许多国际组织设在日内瓦是为了其组织的安全和未来考虑,可以使其组织避免在战争中受损,必要时刻还能在瑞士寻求战争避难2、瑞士也是世界公认的全球少数发达国家,各项福利待遇都相当丰富3、瑞士政府每年不定期的为联合国,科教文卫等组织提供一些财政补贴,这也是大多数国际组织趋之若骛的原因吧,许多国际组织不必为经费发愁,瑞士也可以扬名海外,双方都不吃亏补充一下,瑞士的日内瓦是国际组织最多的城市,其中以联合国驻欧洲办事处“万国宫”最为有名。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最高水平的健康。主要职能包括: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

2、WHO的会徽世界卫生组织会徽是由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该会徽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长期以来,由蛇盘绕的权杖系医学及医学界的标志。它起源于埃斯科拉庇俄斯的故事,古希腊人将其尊崇为医神,并且其崇拜涉及蛇的使用。

3、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机构世界卫生大会(每年五月在日内瓦召开一次)执行委员会(最高执行机构,每年两次会议,32位卫生专家)秘书处(常设机构)目前共有192个正式成员和2个准成员。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72年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出席了该组织历届大会和地区委员会会议。

2006年11月9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上,陈冯富珍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这是中国首次提名竞选并成功当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最高领导职位。

4、WHO的规划经费

一是会员国交纳的会费,构成“正常预算”。二是泛美卫生组织、促进组织志愿基金、儿童基金会、控制药品滥用基金、环境规划署、紧急活动、难民事物告急专员署、救灾署、世界银行等提供的专款及其他收入。

5、世界卫生组织的任务⒈指导和协调国际卫生工作。每年4月7日为世界卫生日,目标是旨在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卫生组织所致力于将全人类健康问题提升到重要地位并予以优先考虑达成共识。是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一度的大事件,每一年都要选择一个受广泛关注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⒉根据各国政府的申请,协助加强国家的卫生事业,提供技术援助。⒊主持国际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业务。

⒋促进防治和消灭流行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⒌促进防治工伤事故及改善营养、居住、计划生育和精神卫生。⒍促进从事增进人民健康的科学和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⒎提出国际卫生公约、规划、协定。⒏促进并指导生物医学研究工作。⒐促进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⒑制定有关疾病、死因及公共卫生实施方面的国际名称。⒒制定诊断方法的国际规范的标准。⒓制定并发展食品卫生、生物制品、药品的国际标准。

⒔协助在各国人民中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FAO)1、概况

1945年10月1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宣告成立。总部在意大利的罗马。

粮农组织的宗旨

提高各国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所有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终消除饥饿和贫困。

2、粮农组织的组织机构粮农组织现有189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组织(欧盟)。两年一度的大会是成员国行使决策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大会休会期间,由49个成员国组成的理事会在大会赋予的权力范围内处理和决定有关问题。粮农组织在总干事领导下,由秘书处负责执行大会和理事会决议,并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3、粮农组织的职能(1)搜集、整理、分析和传播世界粮农生产和贸易信息;(2)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动员国际社会进行投资,并执行国际开发和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项目;(3)向成员国提供粮农政策和计划的咨询服务;(4)讨论国际粮农领域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关国际行为准则和法规,谈判制定粮农领域的国际标准和协议,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磋商和合作。

粮农组织的活动包括四大领域使人们能够获得信息;分享政策专业知识;为各国提供一个会议场所;将知识送到实地。4、粮农组织当前的工作重点

1、加强世界粮食安全。2、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推动农业技术合作。

FAO颁布的饥饿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食品法典一、国际食品法典的发展历史食品法典(CodexAlimentarius)是拉丁词汇的译义,即涉及食品的一套标准和法规。

1、早期的世界历史文献显示一些当权者采用编纂法规的形式来保护消费者不会受到食品销售中不良行为的侵害,亚西利亚、埃及、古雅典、罗马、中世纪的欧洲。2、1897-1911年,奥匈帝国年间,世界上第一部包涵各种类型食品的标准及产品规定的全集--奥匈食品法典(CodexAlimentariusAustriacus)形成了。3、20世纪早期,食品贸易者要求协调不同的食品标准,以促进那些符合规定质量和安全要求的食品的正常贸易。成立于1903年的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从事着国际乳与乳制品的标准化工作,并成为后来成立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制定其制标程序的推动力量。

4、20世纪40年代后期成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之后,有关食品法规的发展方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要点。1953年,WHO的主管机构--世界卫生大会提出,食品中广泛使用化学物质已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建议两个组织应开展有关研究。其中一项是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为研究的重点。5、1955年FAO和WHO召开了第一次食品添加剂联合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与此同时,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建立了许多产品专业委员会。

6、1960年10月,第一届FAO欧洲地区会议提出了一个广泛认同的观点:“作为保护消费者健康,确保食品质量和减少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迅速形成的欧洲共同市场的形势下,需要就基本食品标准及有关问题(包括标签要求、检验方法等)达成国际协定。”此次会议还认为:“协调各种组织不断增加的食品标准计划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1961年11月,FAO第11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成立食品法典委员会,并敦促WHO尽快共同建立FAO/WHO联合食品标准计划。1962年,FAO/WHO联合食品标准会议召开,决定成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CAC)实施该计划,共同制定食品法典。1963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第16次会议也批准了,并且通过了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章程。

CAC一直不断地促进食品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这也是不懈努力制定食品法典的一部分工作。食品法典也就成为食品标准发展过程中唯一的和最重要的国际参考基准。食品法典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在公平贸易的原则下,促进国际食品贸易的发展。

食品法典产生的几个背景

1.人口剧增、环境污染: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人们对食品消费的要求大为提高,全球对粮食需求大大增加。这首先意味着世界需要更多的食品。面对人口巨大的压力,世界各国纷纷培育高产品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刺激素、除草剂、各种抗生素、激素、抗寄生虫病药物及其他兽药,乃至发展各种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食品及农付产品的生产。同时发展减少食品损耗和浪费的技术。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地采用开发更多的耕地、水域发展捕捞养殖等“开源节流”措施,以增加粮食、畜牧、水产、及加工食品的数量。但目前看来,至少带来对自然环境、生态的破坏以及对食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2.食品的质量问题(1)社会进步使人们对自身健康以更多关注。(2)科技发展使人们对食品安全有更多了解。十九世纪食品化学获得信赖,并发展了可靠的方法来测试掺假食品3.食品的国际贸易问题进入19世纪之初,世界食品贸易额由于食品运输技术的改善,先进的食品保藏方法和技术的出现,移民潮和旅游需求的剧增。十九世纪早期,亚培尔

罐装食品;十九世纪中叶,热带地区的香蕉首先运往欧洲;十九世纪下半叶,冷冻肉类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到英国的国际船运。食品贸易的增长,需要加强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卫生、加强食品质量控制。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风险大幅度增加,食品贸易协会开始尝试实用一致的标准来方便国际贸易。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CAC简介: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CAC)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1年建立的政府间协调食品标准的国际组织,受FAO和WHO领导。委员会的章程和程序规则的制定、修订均需经这两个组织批准。宗旨在于保护消费者健康,保证开展公正的食品贸易和协调所有食品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已有180个成员国和欧共体以及众多政府间组织和来自国际科学团体、食品工业和贸易界及科技界以及消费者组织的观察员,其成员国覆盖了世界人口的99%,并且发展中国家的数目已迅速增长并占绝大多数。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组成CAC是由FAO及WHO总干事直接领导下设在罗马的CAC秘书处总体协调,每两年在粮农组织总部所在地罗马(FAO)或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所在地日内瓦(WHO)举行一次会议。大会一般有500人参加。每个成员国的首要义务是出席大会会议,各成员国政府委派官员招集组成本国代表团,代表团成员包括企业代表、消费者组织、学术研究机构的代表,非委员会成员国的国家有时也可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会议。自2001年起,大会开始采用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五种语言作为工作语言;2、食品法典委员会组织和管理委员会每两年开一次大会,在粮农组织总部所在地罗马和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所在地日内瓦之间轮换。执行委员会是法典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区间大会通过的议题向委员会提出决策意见。其成员在地区分布上是均等的,同一国家不得有两名成员。主席和三个副主席的任期不得超过四年。

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处负责简洁陈述FAO/WHO标准的进展为委员会提供行政支持与会员国食品法典联络处联系执行委员会主席3个副主席7个地区代表技术附属机构包括:综合主题委员会、商品委员会、区域协调委员会和政府间特设工作组。目前已有6个地区性协调分法典委员会,9个综合主题委员会和11个商品委员会,及3个政府间特别工作组。食品法典委员会一般问题法典委员会商品法典委员会区域协调委员会特设工作组食品添加剂(中国)食品标签(加拿大)食品污染物(荷兰)分析采样方法(匈牙利)农药残留(中国)食品进出口检验和出证(澳大利亚)兽药残留(美国)营养与特殊膳食用食品(德国)食品卫生(美国)油脂(英国)可可制品与巧克力(瑞士)鱼和鱼制品(挪威)肉类卫生(新西兰)乳和乳制品(新西兰)天然矿泉水(瑞士)加工水果蔬菜(美国)糖(英国)新鲜水果蔬菜(墨西哥)植物蛋白(加拿大)谷物与豆类(美国)一般原则(法国)非洲亚洲欧洲近东拉美及加勒比海北美及西南太平洋生物技术食品1999-2003,2005-2009(日本)速冻食品处理和加工2006-(泰国)抗生素抗性2006-(韩国)执委会FAO/WHO秘书处2、食品法典委员会

组织和管理地区协调委员会负责解释本地区的问题和回应本地区的要求协调委员会没有设主办国家,经委员会同意需要特别研究解决的事宜

,由该地区的成员国共同召开会议研究,国际上共有6个地区协调委员会—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北美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近东地区综合主题委员会:因其工作与所有商品委员会有关,故通常也称之为一般专题委员会,他们的工作也涉及所有商品的标准,一般专题委员会有时也被称为“水平委员会”,一般专题委员会的工作包括:明确所有涉及食品的概念并制定准则,包括一般食品、特殊食品和某一类食品;认可检查法典食品标准的相关食品方面的内容,接受科研组织专家建议及有利于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建议。

法典系统

有九个这类的委员会:(1)一般准则委员会,由法国主办(2)食品标签委员会,由加拿大主办(3)取样和分析方法委员会,由匈牙利主办(4)食品卫生委员会,由美国主办(5)农药残留委员会,由荷兰主办(6)食品添加剂,由中国主办(7)进出口食品检验和出证系统委员会,由澳大利亚主办(8)特殊饮食食品营养委员会,由德国主办(以营养为目的的一般委员会)(9)食品兽药残留委员会,由美国主办商品委员会商品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特殊食品标准并对食品分类,出于它们的特殊职责并为了区别于

“水平委员会”,它们常被称为“垂直委员会”。

法典系统有13个这样的委员会:

(1)脂肪和油类委员会,由英国主办(2)鱼和鱼类产品委员会,由挪威主办(3)奶和奶制品委员会(前身是FAO/WHO奶和奶制品法典准则政府专家委员会)(4)新鲜水果和蔬菜委员会,由墨西哥主办(5)可可制品和巧克力委员会,由瑞士主办(6)糖类委员会,由英国主办(7)加工的水果和蔬菜委员会,由美国主办(8)植物蛋白质委员会,由加拿大主办(9)谷类和豆类委员会,由美国主办(10)加工的肉类和禽肉制品委员会,由丹麦主办(11)汤和肉汤委员会,由瑞士主办(12)肉类卫生委员会,由新西兰主办(13)天然矿泉水委员会,由瑞士主办设政府间食品法典特别

工作组有:生物科技生产的产品日本主办动物饲料丹麦主办水果与蔬菜汁巴西主办国家食品法典联络处的功能:秘书处与成员国间的关系成员国国内所有相关法典活动的协调验收所有最终法典文本(标准,指南,咨询文本)3、CAC的战略目标是达到对消费者最高水平的保护,包括食品安全和质量。

具体目标为:(1)建立良好的法规框架。(2)促进科学原则与风险分析获得最广泛一致的应用。(3)促进食品法典和多边法规基本原则及公约的衔接。(4)促进食品法典标准在国家和国际间都能获得最广泛的应用。

4、CAC的主要职能或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确保公正的食品贸易;促进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在制定食品标准方面的协调一致;通过或与适宜的组织一起决定、发起和指导食品标准的制定工作;解决将那些由其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纳入CAC标准体系;修订已出版的标准1、标准制定原则和协商一致决策1.保护消费者健康;2.促进公正国际食品贸易;3.以科学危险性评价(定性与定量)为基础:JECFA,JMPR,微生物危险性评价专家咨询会议;4.考虑其它合理因素:经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情况等。三、国际食品法典2、标准制定程序1.一般制定程序2.加速制定程序

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促进广泛的社会参与形成一部科学性的标准促进国际食品公平贸易3、法典目标:4、标准制定覆盖范围(1)有关存在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污染物(包括微生物污染物)最高限量的食品安全标准;(2)关于过程及程序以准则形式出现的标准(如业务守则、危害分析与关健控制点);(3)可能与健康有关的标识标准(如过敏原、营养标识),用以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如重量及标准、日期标记),或供消费者参考(如清真、有机标识);(4)商品/产品标准,此类标准是明确说明该商品是什么(如沙丁鱼),或它如何制作以及它可能包含什么(如切达干酪、腌牛肉);(5)作为经常按特性分级的商品标准一部分的质量标识(如不同种类芦笋的颜色)。5、法典标准体系模式横向的通用原则标准(综合主题)

纵向特定商品标准(商品委员会

)横向的通用标准包括食品卫生(包括卫生操作规范)、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污染物、标签及其说明、以及分析和取样方法等方面的规定。纵向的产品标准涉及水果、蔬菜、肉和肉制品、鱼和鱼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植物蛋白、油脂及制品、婴儿配方食品、糖、可可制品、巧克力、果汁及瓶装、食用冰等14类产品6、食品法典的内容(1)第一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2)第一卷第二部分:一般要求(食品卫生)(3)第二卷第一部分: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一般描述)(4)第二卷第二部分: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最大残留限量)(5)第三卷:食品中的兽药残留(6)第四卷:特殊功用食品(包括婴儿和儿童食品)(7)第五卷第一部分:速冻水果和蔬菜的加工过程(8)第五卷第二部分:新鲜水果和蔬菜(9)第六卷:果汁(10)第七卷:谷类豆类(豆荚)和其派生产品和植物蛋白质(11)第八卷:脂肪和油脂及相关产品(12)第九卷:鱼和鱼类产品(13)第十卷:肉和肉制品;汤和肉汤(14)第十一卷:糖、可口产品、巧克力和各类不同产品(15)第十二卷:奶及奶制品(16)第十三卷:取样和分析方法各卷总的包括了一般原则、一般标准、定义、法典、货物标准、分析方法和推荐性技术标准等内容,每卷所列内容都按一定顺序排列以便于参考。如第一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内容如下:1).食品法典的一般要求2).叙述食品法典的目的3).地方法典在国际食品贸易中的作用4).食品标签5).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添加剂的一般标准6).食品的污染物----包括食品污染物和毒素的一般标准7).辐射食品8).进出口食品检验和出证系统食品法典的透明度:7、成员国家对法典标准的接受

食品标准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最大可能地方便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基于此,乌拉圭回合卫生与植物卫生协议措施(SPS)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均鼓励采用一致的国际食品标准。

四、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法典关系

1.建立和加强发展中国家食品控制系统,包括食品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以期按照法典标准建立食品标准;2.召开包括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和农药残留联合专家会议在内的专家会议,向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出建议;3.指导食品加工工厂并举办培训,不仅传递了与食品控制相关的信息、知识和技术,而且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食品法典和委员会工作情况的了解;4

提高实验检测和食品检验能力;5.提供与消费者健康保护和确保安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食品控制的全方位培训;6.向与法典活动有关的各类会议和专题讨论会呈递食品安全质量措施报告;7.扩展对与法典活动直接相关事项指导的范围,比如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对食品生产的安全评估;8.制定和出版一些与食品质量和安全体系运行及相关提议有关的手册和范文;9.帮助和加强对已建立起来的食品控制机构所必需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培训,以确保食品控制机构的有效运行;10.制定有关食品检验、质量和安全保证的培训手册,特别是关于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HACCP)的应用。五、中国CAC工作开展的现状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为CAC成员国。我国的CAC联络点在农业部。国内成立了由与CAC有关的单位组成的CAC协调小组,由卫生部和农业部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组长负责国内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副组长负责对外联络。研究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了解并参与标准的制定,召开了HACCP、危险性等级分析和GMP等各类研讨会,并通过国内协调小组的与联合国的联系、协调工作,筹办了第9届CCASIA(1994)和第32届CCFAC(2000),多次组团,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CAC成员国大会和各类法典会议30多次,加强了与FAO、WHO以及其他成员国的联系。

1999年6月新的CAC协调小组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经贸部、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原国家轻工局、原国家内贸局、国家粮食储备局及全国供销总社10家成员单位组成。

2006年7月,第29届CAC大会将国际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拆分为食品污染物法典委员会和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两个委员会,确定由我国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自此,我国成为10个综合委员会主持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2007年4月24至28日,我国卫生部代表中国政府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39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会议。这是我国2006年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后首次举办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对CAC、WTO与我国经济的关系了解欠缺;国内缺乏国家一级的CAC委员会,有协调小组但组织松散;秘书处联络人员不足,日常工作及参会经费无保障;对与法典有关的调查或研究重视与投入不够;对CAC法典标准缺乏全面协调研究缺乏法典专门人才;有很多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法典标准没能参加起草。我国对食品法典的应用也不够。

目前我国食品法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食品法典工作,完善我国食品法典协调组织,加强人员力量,逐步选拔形成一支食品法典专家队伍,解决资金问题,加大对食品法典有关调查和研究的投入。要抓紧对法典标准有计划地进行全面评估;更全面地参与CAC及下属委员会的活动,更多地采用国际法典标准准则及建议,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加强食品法典领域的国际合作。我国参与食品法典工作概况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组织与工作制度国内主要食品法典活动中国在CAC中的活动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1983年卫生部、原农牧渔业部和外交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我国参加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请示》,得到批准,中国成为CAC的成员国。1986年成立了CAC国内协调小组。2004年更名为“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成员单位(9个单位):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国家粮食局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务部全国供销总社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

秘书处设在卫生部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具体工作联络处设在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承担具体工作成员单位(与CAC各委员会对应的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专家组《中国食品法典协调委员会章程》组织与工作制度组织参与CAC及下属机构开展的法典活动研究法典草案,提交我国意见组织编译食品法典有关文件和信息交流研究国际食品法典及贸易有关规定:决策参考组织参加CAC会议,了解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主持或承办会议组织参与其它食品法典活动:论坛或研讨会委员会主要职责处理国内食品法典协调日常事务组织或督促审议法典草案,提出我国意见督促承担任务的国内负责单位或人员按时完成任务,落实有关承诺建立国内外食品法典有关信息库,保管有关档案具体组织编译CAC有关资料,进行信息交流秘书处主要职责对外联络和相关协调CAC有关资料信息登记与分发向CAC秘书处及各委员会通报中国代表团参会情况,负责组团及会议注册向CAC有关机构递交中国对法典草案正式意见与其他法典成员国联络处进行信息交流与秘书处保持联系,协助国内法典协调管理联络处主要职责牵头单位:组织各单位指派专家研究法典标准草案及有关文件汇总审查并提出统一意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的法典研究,提出有关建议向秘书处及联络处提供相关领域的国内信息资料参加单位:安排专家研究审议法典草案及有关文件参加相关领域法典研究与有关活动牵头及参加单位的职责CAC通函各委员会议程中的重要事项,包括标准草案CAC有关官员的选举CAC重要管理政策、评价、计划及财政安排中国拟承担的CAC有关任务:主持委员会,承办会议,担任官员,参加或牵头起草组需形成国家正式意见事项协调组各成员及社会各方面均可提出建议牵头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及专家研究并提出意见提交秘书处和联络处汇总并审核形成初步意见或预案按照权限经有关领导或机构批准形成正式意见或预案形成国家意见的程序国家意见的表达方式以文件方式在会前截至日期之前提交罗马秘书处:对通函的回应或对文件的具体意见,将以会议正式文件印出以文件方式会前截至日期之后提交或在会议期间提交:LIM,CRD会议上口头发言或投票在各种临时工作组或非正式会议上表达参加法典会议程序和要求各成员单位从CAC官方网站了解会议时间联络处接到会议邀请函及时向各成员单位转发各部门应在截止报名日期三十天前将参加人员的名单和简历通告联络处联络处统一向主持国和CAC秘书处报名组成中国代表团:确定团长副团长代表团团长主持召开预备会议参加会议会后2个月内完成总结报告并提交秘书处秘书处联络处信息资料库收集法典有关信息编译法典标准文本和有关资料整理我国参与历届法典会议的有关文档逐步建立食品法典信息库向政府有关部门及食品有关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国内主要食品法典活动情况信息交流在杂志上开辟专栏定期编发《中国食品法典通讯》编译资料《认识食品法典》《国际食品法典应用指南》

承担法典文件的中文翻译CAC大会、CCASIA会议在网站建立CAC有关网页各种有关研讨会加入CAC初期(1984-88):了解和学习为主参加部分CAC会议,了解CAC情况召开会议,研究CAC提出的有关问题研究重要法典草案,提出我国审议意见交流CAC有关信息1989-1998年:一般参与参加少数国际法典标准草案的制定1994年主办了第9届CCASIA1999年至今:积极参与,活动加强中国在CAC的活动对CAC工作原则,规划和计划提出建议对重要草案准备我国调查或研究资料参加食品法典标准草案审议讨论参加法典标准起草工作组牵头法典标准起草工作组主办或协办法典会议争取CAC下属委员会主持国中国在CAC中的活动辐照食品试食试验酱油及调味液中的3-MPCD监测结果豆制品分类我国膳食结构及消费某些资料我国淡水鱼和海水鱼的铅含量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和检出限我国食物中毒及病原分析数据我国部分食品丙烯酰胺监测数据准备我国调查或研究资料大米黄曲霉毒素限量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及安全性天然矿泉水标准奶中黄曲霉毒素M1最大限量液体椰子制品标准草案微生物危险性分析新鲜水果初级加工运输卫生规范豆制品分类酱油标准中氯丙醇限量食品法典标准草案审议讨论方便面酱油(3-MPCD限量)豆制品在GSFA食品分类系统中编号人参婴幼儿配方粉卫生操作规范拟议草案新鲜水果和蔬菜卫生操作规范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卫生操作规范其他参加法典标准草案的起草“GSFA的前言”修订“预防和减少树果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生产规范”起草“非发酵豆制品标准”起草牵头法典标准草案的起草协助举办或主办法典会议主办了第九届CCASIA(1994年5月24-27日,北京)协助荷兰举办了第32届CCFAC(2000年3月20-24日,北京)协助挪威举办了第28届CCFFP(2006年9月18-22日,北京)争取CAC下属委员会主持国CCFA主持国CCPR主持国成功举办两届CCFA和CCPR会议正确认识法典标准准确把握国际标准的性质保护健康,促进贸易是否要全盘采纳国际标准可以参考,不能照搬利用好国际标准主动影响,为我所用存在的不足以非发酵豆制品标准的主持起草为例:不熟悉法典委员会的程序和规则尚未充分发动行业等社会力量缺乏稳定、专门的专家队伍缺乏持续深入地跟踪研究参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够法典工作展望构建国际国内相配套的食品法典工作机构加强法典标准的跟踪研究工作加强国内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和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战略本节重点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组成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分支一般议题委员会商品委员会设政府间食品法典特别工作组有国家食品法典联络处的功能CAC的战略目标CAC的主要职能或作用CAC运行机制CAC的运作国际食品法典目标食品法典的内容中国CAC工作开展的现状三、世界贸易组织

(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

1、概况成立于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总部设在日内瓦。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其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WTO的宗旨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4.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WTO的目标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2、WTO的组织机构WTO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会议,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世贸组织日常会议和工作。总理事会设有货物贸易、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三个理事会和十几个专门委员会。WTO的主要职能1.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2.为成员及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提供场所、谈判准备和框架草案;3.解决各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负责管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协议;4.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法规进行定期审评;5.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以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凝聚力和一致性,避免政策冲突。

3、WTO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两个原则;2.世贸组织成员间互惠互利进行贸易;3.扩大市场准入原则;4.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5.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6.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最惠国待遇:在货物、服务贸易等方面,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都必须同时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国民待遇:在民事权利方面一个国家给予在其国境内的外国公民和企业与其国内公民、企业同等待遇,而非政治方面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重要补充。在实现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平等待遇基础上,世贸组织成员的商品或服务进入另一成员领土后,也应该享受与该国的商品或服务相同的待遇,这正是世贸组织非歧视贸易原则的重要体现。国民待遇原则严格讲就是外国商品或服务与进口国国内商品或服务处于平等待遇的原则。

互惠互利原则,又称对等原则。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成员之间相互给予对方以贸易上的优惠待遇,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综合平衡。即任一成员方在享受其他成员方的优惠待遇时,必须给其他成员方以对等的优惠待遇。在多边贸易谈判的实践中,只有遵循平等、互惠互利的减让安排,才能在成员间达成协议,维护成员方之间的利益平衡,谋求全球贸易自由化。

世贸体制所要求的市场准入是有保障的、可预见的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所谓有保障、可预见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就是强调市场准入的信息必须是公开的、持续的和具有约束性的。世贸成员国通过降低关税提供市场准入的承诺以及减少非关税壁垒的承诺都必须按减让时间表兑现。根据《关贸总协定1994》第28条,一旦承诺关税水平,在未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补偿谈判前不得再提高。市场准入原则对有关信息的公开性、持续性和约束性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最高水平的健康。粮农组织的宗旨:提高各国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所有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终消除饥饿和贫困。WTO的宗旨: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保护和维护环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标准化机构,由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其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资源的交流和合理配置,扩大各国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其主要活动是制定国际标准。一、ISO的由来

19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ISO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ISO于1951年发布了第一个标准---工业长度测量用标准参考温度。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

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相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

二、ISO的组织结构

其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局、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1、全体大会

全体大会由官员和各成员团体指定的代表组成。它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其议事日程包括ISO年度报告、ISO有关财政和战略规划及司库关于中央秘书处的财政状况报告。全体大会由主席主持。全体大会建立咨询委员会,称为全体大会的政策发展委员会。2、理事会

理事会由主要官员和18个选举出的成员团体组成,负责ISO的日常运行。理事会任命司库、12个技术管理局的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的主席,决定中央秘书处每年的预算。常任理事国:美英法德日3、政策发展委员会ISO全体大会下设四个政策发展委员会,分别是:合格评定委员会(Committeeonconformityassessment,简称CASCO),产品质量认证;消费者政策委员会(Committeeonconsumerpolicy,简称COPOLCO);

情报服务委员会(Committeeoninformationsystemsandservices,简称INFCO),下设一个情报网(ISONET)。发展委员会(Committeeondevelopingcountrymatters,简称DEVCO),帮助发展中国家。4、技术机构ISO通过它的3183个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TC)共208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共531个,工作组(WG)2378个,特别工作组66个。

管理一个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责任由一个ISO成员团体担任。ISO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制订国际标准达成一致意见提供一种机制。此外,ISO还与450个国际和区域的组织在标准方面有联络关系,特别与国际电信联盟(ITU)有密切联系。ISO的2856个技术机构技术活动的成果是“国际标准”。ISO现已制定出国际标准共10300多个,主要涉及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包括服务产品、知识产品等)的技术规范。5、财政

ISO的财政经费主要用于中央秘书处的活动各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技术工作。其财政来源主要来自成员团体的会费(60%)和每年标准及其他出版物的发行收入(40%)。三、国际标准的形成过程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经过六个阶段形成:

第一阶段:申请阶段

第二阶段:预备阶段

第三阶段:委员会阶段

第四阶段:审查阶段

第五阶段:批准阶段

第六阶段:发布阶段四、ISO90001、ISO9000简介197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1980年ISO正式成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在各国专家努力的基础上,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7年正式颁布了ISO9000系列标准(9000~9004)的第一版。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全称是“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专门负责制定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的标准。2、企业申请产品质量认证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1.中国企业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外国企业登记注册证明。2.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3.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补充技术要求,或符合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标准。4.生产企业建立的质量体系符合GB/T19000-ISO9000族中质量保证标准的要求。(QualityVision,QualityMission,QualityPolicy,QualityObjective

)3、ISO9000认证步骤

知识准备-立法-宣贯-执行-监督、改进。

○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诊断;○任命管理者代表、组建ISO9000推行组织;○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训练;

五、ISO140001、背景介绍: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环境问题已成为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并颁布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2、ISO14000特点注重体系的完整性,是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软件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但对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