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_第1页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_第2页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_第3页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_第4页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的碰撞与交融):课件上的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特点?学生:分别是19世纪60—90年代的“中体西用”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20世纪初的民主、科学思想。学生:第一则材料:中体西用,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制度、纲常伦理,即利用西学维护传统。第二则材料:托古改制,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即利用传统宣传西学。第三则材料:全盘否定儒家思想,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即否定传统宣传西学。教师:从地主阶级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激进派,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学生:如何处理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他们的分歧在于对东西方文化取舍的程度不同。教师:这在史学研究上称为“中西之争”。他们在取舍时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学生:都将孔子以及儒学抬出来。因为孔子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学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写到: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学生:洋务派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和儒家伦理道德。维新派利用孔子则是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陈独秀否定孔子以及儒家传统则是为了宣传民主和科学,破旧是为了立新。教师:为什么孔子在不同时期地位不同?学生:从主观上,阶级立场不同。客观上,时代背景不同。“中西之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教师:历史是延续的,但永远是变的,因革损益,随时而异。(二)变之原因教师:一种历史解释模式:“冲击—反应”模式(展示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学生:赞成,在西方冲击下近代前期发生嬗变,外因作用显著,强调“西方中心论”。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兴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兴起;甲午战争以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兴起。学生:反对。该观点强调外因,忽视内因。首先,如果没有西方冲击,中国思想仍会发生嬗变。因为早在1840年之前的明清之际,经济上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上产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尽管相当微弱,但毕竟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其次,西方侵略对中国有双重影响:主观上带来灾难,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化进程。如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先后产生。先进的经济基础必然支撑起先进的思想观念,政治上,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推动中国近代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教师:所以近代思想嬗变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催化“内生”,两者互动,共同推动近代中国的思想嬗变。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三)东西之变教师:西方思想解放历程400年左右,而中国近代思想变迁仅仅几十年。中国思想界用几十年走了西方几百年的路。根据材料分析东西方思想嬗变的不同,结合所学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学生:进程不同:西方从容发生,解放彻底;中国仓促进行,比较急躁。西学东渐影响下,西方几百年依次出现的思想在中国几十年倾泻而来,所以,近代中国有社会转型相当缓慢,而思想转型相当神速。学生:背景不同: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中国的思想嬗变很大程度上是“外因”催化“内生”,是民族危机下的被迫选择。学生:主题不同:西方强调个性自由,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以人性为中心,要求将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追求人的彻底解放,矛头对准了封建制度。西方从人性被发现到彻底解放经历了400年左右。中国思想解放的首要任务不是人性解放,而是国家解放,救亡压倒启蒙。学生:影响不同:西方影响深远,推动社会转型;而中国影响微弱。教师: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东西方的国情不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教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当微弱“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传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