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挖式基础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掏挖式基础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掏挖式基础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掏挖式基础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掏挖式基础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掏挖式基础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xxxx年月掏挖式基础专项施工方案审批页批 准:年月日审 核: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编 写:年—月—日 年—月—日一、 编制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9《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9《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4-201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9《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10248-2016)《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2013年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试行)(2016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13》;《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Q_GDW_1799.2-201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施工作业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14年版)松林〜大兴110千伏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图及现场踏勘资料二、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从110kV大兴变电站110kV出线构架起,至220kV松林变电站110kV出线构架止。新建线路路径全长2X5.5公里,其中2X4.0公里采用架空方式;2X1.5公里采用电缆架设(本工程不含电缆土建部分)。导线采用JL/G1A-300/2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三跨段采用两根OPGW-48B1-90复合架空地线,其余段采用OPGW-24B1-90复合架空地线。共计使用铁塔16基,其中直线塔2基,耐张塔、终端塔14基;基础形式:其中N2-N13、N15等13基采用掏挖基础(TJJ),N1左、N1右、N14等3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GZZ)。基础工程:线路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境内,沿线地形为丘陵50%,山地50%;沿线地质为岩石38%,松砂石37%,普通土20%,泥水5%;工地运输条件为平均人力运距500m、平均汽车运距8km。本工程有N2-N13、N15等13基采用掏挖基础(TJJ),N1左、N1右、N14等3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GZZ),铁塔和基础全部采用地脚螺栓连接。基础混凝土及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帽及垫层为C15、掏挖式基础及其护壁为C25,钻孔灌注桩基础为C30。气候特点: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区年最低气温为-5°C,最高气温为40.0°C,设计风速:23.5m/s,覆冰厚度:5mm(三跨段导线最大设计按冰厚15mm,地线按20mm),年平均雷电日42天。2.3.2施工条件分析1)基础施工条件分析:本工程基础浇制方量大,基坑开挖较深,施工组织要求高,我施工项目部将全程监管,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优良、工艺美观。我施工项目部目前已全面实行的工程影像资料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将为每个施工队均配备足够数量的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存储设备以及联网设备,对每基基础、每个腿的施工均留下照片记录,尤其是对试块制作、坍落度测试、

支模前检查、基础拆模检查等重要工序,必须留下真实完整的照片,以保证质量过程资料的完整性。本工程掏挖式基础开挖深度在6-8.7米之间,按国网公司的相关文件要求,属于三级风险,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掏挖式(钻孔灌注桩)基础及邻近线路地质情况照片2.2掏挖式基础施工流程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放线―分坑定位T架设支架或电动基座―准备空压机、风镐、渣土提升、照明设备等T开挖50cm后校核基坑直径和垂直度,浇筑锁口;以后每下挖100cm进行基础坑壁的清理,校核基坑的直径和垂直度T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后,由监理工程师和质检人员验收T绑扎钢筋笼T验收钢筋笼T立柱露出地面部分模板架设、校正T校正并固定地脚螺栓T排除孔底积水,经监理工程师和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2.2.1施工准备2.2.1.1平整场地,清除地面附着物、孤石和浮土。2.2.1.2测量定出每腿基础的中心位置,确定开挖的准确位置,并设置控制桩以备经常检查校核;基坑测量定位后,开挖深度达到50cm时,通过塔位中心桩和控制桩对桩孔位置再次进行校核,误差控制在士5mm以内。2.2.1.3在进行分坑定位测量时,必须核对《基础配置表》中的高差数据是否准确,以校核基础露高是否合适;基坑开挖深度必须严格按照《基础配置表》的数据进行控制。2.2.1.4孔口周围浇筑混凝土锁口,其高度高出地面20〜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2.2.1.5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恶劣天气时搭好孔口雨棚;2.2.1.6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2.2.1.7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避免增加孔壁压力和影响施工。2.2.1.8暂停施工时孔口四周架设0.8米高的硬质围栏并加盖硬质盖板,并悬挂醒目的标志牌。2.2.2挖掘施工2.2.2.1开挖前向每个操作小组作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的一般方法。2.2.2.2每个孔由一个固定的小组负责施工,每个施工点的井下、井上均应有人操作,并明确井上人员对井下操作人员应负的安全责任,上、下之间有良好的联络信号。当坑深超过2米后,坑内有人作业时,坑口应有专人监护。2.2.2.3土方开挖采用人工进行,石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卷扬机提取吊桶。为缩短工期,在工作面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开挖多个基坑。2.2.2.4本工程所有掏挖式(钻孔灌注桩)基础严禁进行爆破施工。2.2.2.5作业人员上、下孔采用软质爬梯,上下时系好安全绳,严禁乘坐运料吊篮;上、下孔时要与孔上人员联系,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上、下孔。2.2.2.6挖孔时,要注意安全。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上下时系好安全绳。提取土渣的吊桶采用软质工具(建筑用胶桶),不宜采用坚硬的材料(如用轮胎材料的容器),绞架刹车装置应可靠;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要经常进行检查。提土机构应有防倒转机构。2.2.2.7基础开挖深度达到1m时,施工班组通知施工项目部对现场地质条件进行确认,如开挖地质为砂岩、页岩等岩石时不需要进行护壁施工;如开挖土质差、地下水位高、渗水严重时必须进行护壁,护壁在掘进过程中逐段在孔内捣制,护壁的高度一般取100cm;当通过地质条件差的土层或强透水层时,每段高度应降为50cm左右。基础坑护壁示意图2.2.2.8护壁混凝土应密实早强,坍落度为3.5〜5cm。挖孔时及时浇注混凝土护壁,防止坍孔,每挖掘0.8〜1.0m深时,即支模灌注混凝土护壁,厚度10〜15cm。为保证护壁的质量,施工时要经常检查模板尺寸、孔径、模板竖直度及护壁厚度,护壁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漏水等现象,严禁用插入振动器振捣,以免影响模外的土体稳定。2.2.2.9上下护壁间预埋纵向钢筋加以联结,使之成为整体,并确保各段联接处不漏水。当挖孔孔壁为土质或较松散的岩层时,护壁混凝土采用配筋。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个工序必须连续作业,尽量减少中途停顿时间,以防坍孔。2.2.2.10对较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对,即验收,即灌注护壁混凝土,要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避免渗漏。2.2.2.11如孔内有地下水,要在孔边设置集水坑,用水泵排水,并经常检查排水用具的完好状况。2.2.2.12对少量流沙的桩位,先将附近无流沙的桩孔先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集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上方,用水泵抽水时,将桩孔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状态下施工。2.2.2.13使用风镐开挖的岩石基础,孔下操作人员应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2.2.2.14基础施工时每下挖1m就要检查1次孔的垂直度;在开挖深度距设计深度1.5m时,开始进行扩大段的开挖,开挖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形状、尺寸进行。2.2.2.15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护壁,应有防止孔口坍塌的安全措施。孔内挖出的土石料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堆土高度不应超过1.5m。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清除孔底松土、沉渣、杂物、积水,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2.2.2.16如遇地质为土质,且开挖完成后不能立即进行浇筑时,孔底应掏挖式基础施工方案预留20〜30cm的土层暂不开挖,待准备浇筑施工前再开挖,以保持基底土层稳定性。2.2.2.17当孔深大于3m以上时,应用小型鼓风机向孔下进行机械通风,加强空气对流。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意观察桩孔下人员情况,预防安全事故发生。2.2.2.18施工时应及时验槽,若发现实际地质与施工图地质状况描述有出入时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2.2.2.19如果塔位地形、地质条件与施工图不符或埋深、出露不满足设计要求应立即通知设计。2.2.3终孔检查及处理2.2.3.1桩孔深度严格按照《基础配置表》中的数据进行控制;孔深达到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嵌入岩层符合设计要求。2.2.3.2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若与设计资料不符,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2.2.3.3如地质复杂,应用钢钎探明孔底以下地质情况,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查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2.2.3.4成孔后,桩位、孔径、孔底标高、孔的倾斜度等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2.3.5成孔的允许偏差应满足:桩径^设计尺寸,垂直度0.5%,桩位士50mm。2.2.3.6孔深达到设计标高后,扩大头部分应在钢筋绑扎的前一天进行。2.2.3.7成型后的孔洞不立即浇筑,应在四周架设0.8米高可靠遮拦,悬挂醒目的标志牌,并加盖牢固的盖口。2.2.4钢筋骨架的制作及安装2.2.4.1钢筋由公司统一采购制作好的成品钢筋,在施工现场绑扎成型。2.2.4.2钢筋进场要验收,要有质保单,并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才能启用。2.2.4.3钢筋笼绑扎严格按设计尺寸进行,主筋间距允许偏差士10mm;箍筋或螺旋筋螺距允许偏差士2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士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士50mm。2.2.4.4加颈箍宜设在主筋外侧,加强对钢筋笼的箍子作用,且不会增加施工难度。2.2.4.5注意钢筋笼的标高,到达设计位置后应采用工艺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2.2.4.6注意钢筋笼保护层的支垫。2.2.5模板支护2.2.5.1本工程的掏挖式(钻孔灌注桩)基础露出地面部分必须支模。支模前进行场地平整,保证模板安装符合要求,禁止在模板下方使用装土的塑料袋进行找平。2.2.5.2在基础施工前,应对各个基础的露高进行统计。根据不同直径基础的数量和露高提前定制专门的模板,以便于进行施工。模板制作时内径不能出现负误差。2.2.5.3模板位置严格按照基础根开表的尺寸进行控制,误差控制在士5mm以内,地脚螺栓中心与基础立柱中心的偏心控制在8mm以内。对设计有偏心的基础必须校核地脚螺栓中心的偏心距符合设计要求。2.2.5.4模板位置确定后,应进行固定,特别是基础露高超过0.5m的,应做好支撑,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捣固时发生位移。2.2.5.5按设计要求基础立柱露出地面高度^0.8m时需设置攀爬措施。2.2.6浇筑混凝土2.2.6.1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基础配置表》、《基础根开表》、《基础结构图》再次核对基础型号、钢筋规格数量、基础根开、地脚螺栓规格、地脚螺栓根开、基础立柱露高、立柱高差等数据。浇筑中和浇筑完成后必须校核根开和各腿顶面高差数据。2.2.6.2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必须连续进行,不得形成断桩。2.2.6.3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坑内杂物、散落的土石和积水。2.2.6.4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按照配合比的比例上料;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浇筑首盘混凝土前必须进行塌落度测试,并符合要求。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使用。2.2.6.5混凝土浇筑时,使用串筒下料,串筒应对准孔中心;串筒底部距孔底的高度必须小于3m,混凝土在串筒中自由坠落。2.2.6.6井下操作人员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混凝土,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插入形式为垂直插入。插点间距约40〜50cm,并且做到“快插慢拔”。振捣时避免碰到钢筋,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2.2.6.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柱顶面抹平工作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避免终凝后二次抹面出现起层等现象。2.2.6.8夏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覆盖、浇水等养护措施。2.2.6.9按本工程《检验试验计划》的要求做混凝土试块。

三掏挖式基础混凝土浇筑控制标准序号检查项目性质合格优良1岩石性能关键符合设计要求2地脚螺栓与钢筋规格、数量关键符合设计要求3混凝土强度/Mpa关键N设计值4底板断面尺寸/%关键-1-0.85基础埋深/mm重要+500,-50+100,06立柱断面尺寸/%重要-1-0.87底板断面尺寸/%重要-1-0.88钢筋保护层厚度/mm重要-59混凝土表面质量重要符合规》第5.213条表面平整10整基基础中心位移/mm顺线路重要3024横线路302411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重要10812回填土重要符合《规范》第4.0.74.0.84.0.9条无沉陷,防沉层完整美观13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0一般±2±1.614同组地脚螺栓中心与立柱中心偏移/mm一般10815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高度/mm一般+10,-516基础顶面高差/mm一般5四掏挖式(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安全注意事项4.1从事挖孔作业的工人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安全作业培训且考察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挖孔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赤脚、赤膊、酒后上岗作业。4.2基础施工设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孔内有人时,必须有人监护,不得擅离职守。4.3吊装设备基础要稳固、电刹要安全可靠并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施工时随时检查,并经常对钢丝绳磨损情况及支架螺栓等进行定期自检,以保证人员及机械安全。4.4挖孔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施工时孔上孔下各一人,每2小时孔上孔下人员交换一次。4.5挖孔作业时孔底需设置应急软梯,其设置必须安全可靠,保证孔内作业人员的安全。4.6吊筒使用塑料、橡胶等软性材料;上下运料时,孔内作业人员必须靠边,以防发生意外。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禁止位移吊斗正下方。4.7地面孔周围不得摆放铁锤、锄头、石头和铁棒等坠落伤人的物品。每工作2h,井下人员和地面人员进行交换。4.8孔上孔下人员必须随时保持联系,当孔深达到喊话无法听清的情况时,需在卷扬机的吊绳上(孔口外)安装“响铃”,当孔内作业出现紧急情况时,孔内人员通过摇动吊绳来带动“响玲”向地面人员发出警报,及时进行沟通。地面人员应注意孔下发出的联络信号,反应灵敏快捷。经常检查支架、滑轮、绳索是否牢固。下吊时要挂牢,提上来的土石要倒干净,卸在孔口2m以外。4.9在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殖质等附近挖坑时,应设专人监护,在挖深超过2m的坑内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戴防毒面具、向坑中送风和持续检测等。监护人应密切注意挖坑人员,防止煤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及沼气等可燃气体爆炸。4.10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配电箱、电开关、灭火器及孔下照明等设施,所有电气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孔内照明采用防水灯并设防护罩,以保证其安全。4.11孔顶出土机具应有专人管理,并设置高出地面的围栏。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开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遮拦,加挂警告标示牌,夜间挂红灯。4.12井下人员应注意观察孔壁变化情况。如发现塌落或护壁裂纹现象应及时采取支撑措施。如有险情,应及时发出联络信号,以便迅速撤离。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4.13孔口开挖时,施工弃土严禁堆放在基坑周围2m范围内,并随时清理基坑周围杂物、碎石及其他重物,以确保施工安全。4.14从基坑开挖至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前,若遇雨天等特殊气象条件时,应及时采取搭雨棚或修建临时排水沟,以防止基坑泡水后坍塌。4.15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风等所配电气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供电线路要用三蕊橡皮线,电线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上。并经常检查电线和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4.16从孔中抽水时排水口应距孔口5m以上,并保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4.17需浇筑护壁的基坑,要做到当天挖孔,当天浇注护壁。人离开施工现场,使用盖板把孔口盖好并固定,或在孔口四周设置0.8m高的可靠围栏,并设立明显的警戒标志。4.18挖孔过程中,发现孔下有腐烂物质,造成作业人员如果感到呼吸不畅或刺鼻气味时,必须采取通风或抽风措施,同时停止作业报项目部。4.19本工程掏挖式基础底部均为扩大头设计,底部扩大部分必须在扎筋前一天开挖完成,避免提前开挖造成坑壁坍塌。4.20工作区围栏应用固定硬质措施,防移滑。4.21本工程掏挖式(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禁止进行爆破施工。

五、风险等级及控制措施本次掏挖式基础施工作业风险等级最高涉及三级,为了有效的控制,特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见下表(按最高等级控制):序号工序作业内容危险因素固有风险级别预控措施到岗到位监护人员1掏挖式基础基坑开挖N2-N13、N15底盘扩底基坑清理坍塌中毒3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有无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底盘扩底及基坑清理时应遵守掏挖基础的有关安全要求。在扩孔范围内的地面上不得堆积土方。坑模成型后,及时浇灌混凝土,否则采取防止土体塌落的措施。李金书、毛卫东、罗东、杨勇、田兴华2掏挖式基础基坑开挖N2-N13、N15深度大于5米的开挖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3深度大于5m的开挖配备良好通风设备。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有无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上下基坑时不得拉拽,不得在基坑内休息。人工开挖深度超5m时,要采用混凝土护壁,应对护壁进行验收。未采用混凝土护壁风险为四级。设置盖板或安全防护网,防止落物伤人。坑底面积超过2m2时,可由2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规范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安全通道(梯子)。设置安全监护人和上、下通讯设备。坑模成型后,及时浇灌混凝土,否则采取防止土体塌落的措施。李金书、毛卫东、罗东、杨勇、田兴华

六、应急预案6.1应急救护体系6.2危险性分析根据掏挖式基础施工的特点,坑洞内作业范围侠小,但作业点多、面广、堆土、临边等情况,施工人员或管理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坠坑、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事故。6.3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组织管理人员名单及联络方式部门职务姓名联系电话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应急值班室值班员/组员施工队队长/组员6.4预防与预警6.4.1危险点监控1) 由安全人员负责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 对基坑扩孔作业和深度大于5米的掏挖式(钻孔灌注桩)基础开挖危险作业安排专人进行监护。3)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监控。并根据施工进度及时制定危险点预控措施和相应的安全指导文件。4) 施工项目部严格执行到岗到位的要求并留存相关资料。6.4.2预警行动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各施工班组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6.4.3信息报告与处置1) 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2) 现场负责人用最快速度通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做出响应,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救援人员依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3) 若发生死亡和重伤事故或事故发生后如事态继续发展扩大,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将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名称和数量、人员伤掏挖式基础施工方案亡情况、可能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上报公司应急办公室。6.5应急预案6.5.1坠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坠坑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现场发现人员立即电话“120”给急救叫中心,由安全员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其他人员协助送伤员外部救护工作。(1)防止坠坑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发生坠落事故等特定危险施工的同时,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凡身体不适合从事坑下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坑下作业。从事坑下作业的人员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步300—400mm,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正确扶梯。同时现场要准备一付软梯应急。(2)发生坠坑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坠坑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发生坠坑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a)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b)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c)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6.5.2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伤害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基坑周边不得堆放土方,并应设置挡土板。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6.5.3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根据安全用电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2)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a)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闸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b)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c)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d) 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e)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f)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得进入断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a) 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b) 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c) 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d)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e)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口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6.5.4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坍塌是指施工基坑坍塌、边坡坍塌、基础桩壁坍塌等。(1)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必须认真贯彻建设部“重申防止坍塌事故的若干规定”和“关于防止坍塌事故的紧急通知”精神,在项目施工中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工程土方施工,必须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土方坍塌。按设计要求进行护壁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护壁,对土质条件差的塔位,每开挖0.5米即进行护壁,有必要时加护壁钢筋;浇筑护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降水处理对工程标高低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再进行施工。基坑边堆土距离符合规范要求,严禁在坑边堆放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杜绝“三违”现象。(2)发生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当土方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