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件-传质过程导论_第1页
化工原理课件-传质过程导论_第2页
化工原理课件-传质过程导论_第3页
化工原理课件-传质过程导论_第4页
化工原理课件-传质过程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料、中间产品、粗产品等分类非均相混合物均相混合物特点有相界面无相界面单元操作过滤、沉降等吸收、精馏等分离依据不同相的物性差异?人造相界面(制成两相物系)物质在相间的物性差异相界面气相液相SB+AS+A吸收AA脱吸相界面气相B液相B+AS+A相界面汽相液相精馏ABA+BA+B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8.1概述一、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2相界面固相气相B+AC+A干燥A相界面气相水相A(水)B+AAA减湿增湿相界面液相液相B+AS+A萃取A相界面固相液相B+AS+A浸沥(取)固—液萃取AA(或A+S)相界面液相固相S+A结晶A溶解A相界面气相或液相固相CB+A吸附A脱附A§8.1

概述3相际传质的复杂性举例:吸收与传热的区别

①推动力不一样传热是温度差;

传质是浓度差。

②过程的最终状态不一样传热是Δt=0;相际间的传质不是浓度差=0,而是相平衡。传质的推动力:浓度差

§8.1

概述4二、相组成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一般液相用x,气相用y)

相互换算关系:

1.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8.1

概述52.质量比和摩尔比(常见于双组分物系)

质量比

摩尔比换算关系:§8.1

概述63.浓度质量浓度摩尔浓度

换算关系:气体kg/m3kmol/m3§8.1

概述7§8.1

概述8一、基本概念和费克(Fick)定律流体中物质扩散的基本方式:分子扩散:

扩散方式分子扩散涡流扩散作用物流体分子流体质点作用方式热运动湍动和旋涡作用对象静止、滞流湍流扩散:物质在单一相内的传递过程

推动力浓度差物质传递扩散快慢?§8.2扩散原理9费克定律

费克定律的其它表达形式: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扩散传递的物质量§8.2扩散原理10说明:(1)JA,z是相对扩散通量(绝对扩散通量用NA,z表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分子对称面的物质量分子对称面从两侧扩散通过该截面的分子数相等的面§8.2扩散原理11(2)DA,B是物性之一DA,B(气)10-5m2/sDA,B(液)10-9m2/sDA,B(固)<10-10m2/s§8.2扩散原理分子密集12二、一维稳定分子扩散(一)等分子(摩尔)相互扩散JA=-JB对A、B二元物系,P=pA+pB=Const.DAB=DBA§8.2扩散原理又=D如精馏13传质速率(或传质通量)NA: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固定空间传质面积的物质量,单位kmol/(m2•s);等分子反方向扩散中积分得:同理,组分B有若为液相,则有§8.2扩散原理14分压pA、pB

沿扩散路径z的变化为直线函数§8.2扩散原理15(二)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溶质A相界面溶剂S同时S不逆向通过(汽化)如吸收:通过B(单向扩散)对于截面F-F’:传质通量扩散通量总体流动造成的传质通量§8.2扩散原理(bulkflow)164.总体流动与B的扩散运动方向相反Nb2.A、B做等分子反方向扩散的传递运动3.总体流动加快了A的传递速度1.总体流动即JA=-JBNA=JA+Nb(cA/c)NB=JB+Nb(cB/c)=0B为停滞组分。

即有§8.2扩散原理Nb(cA/c)Nb(cB/c)17积分得:§8.2扩散原理18由于B组分在界面与主体间的对数平均分压§8.2扩散原理19与等摩尔相互扩散相比多了一个因子p/pBm——漂流因数。漂流因数反映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p/pBm>1传质速率较大。若pA

p/pBm;反之pAp/pBm≈1§8.2扩散原理20三、扩散系数(一)气体中的D计算:半经验公式,福勒(Fuller)提出§8.2扩散原理21(二)液体中的D计算:经验公式

固体中的扩散系数需靠实验确定。对于很稀的非电解质溶液(溶质A+溶剂S),其扩散系数常用Wilke-Chang公式估算:p11式(8-23)§8.2扩散原理22DE——涡流扩散系数。非物性常数,与湍动程度有关,且与流体质点所处位置有关,很难测定。湍流流体中进行涡流扩散的同时,也存在着分子扩散。湍流:DE占主要地位。一、涡流扩散§8.3流体与界面间的传质层流:D占主要地位;D——扩散系数。在温度压力不变时为Const.23TTWtWt热流体冷流体pApAicAicA气相液相TtGLE二、有效膜模型(1)单相内对流传质过程§8.3流体与界面间的传质241)靠近相界面处层流内层:传质机理仅为分子扩散,溶质A的浓度梯度较大,pA随z的变化较陡。2)湍流主体:涡流扩散远远大于分子扩散,溶质浓度均一化,pA随z的变化近似为水平线。3)过渡区:分子扩散+涡流扩散,

pA随z的变化逐渐平缓。§8.3流体与界面间的传质25(2)有效膜模型

单相对流传质的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一层虚拟的膜层内,膜层内的传质形式仅为分子扩散。3.单相对流传质速率方程(1)气相对流传质速率方程

有效膜厚δG----E到相界面的垂直距离§8.3流体与界面间的传质26——以分压差表示推动力的气相传质分系数(给质系数),

kmol/(m2·s·kPa)。=传质系数×吸收的推动力若推动力以气相摩尔分率表示:§8.3流体与界面间的传质27——以气相摩尔分率表示推动力的气相给质系数,

kmol/(m2·s);∵(2)液相对流传质速率方程§8.3流体与界面间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