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经济生活》(上课)_第1页
第二单元《经济生活》(上课)_第2页
第二单元《经济生活》(上课)_第3页
第二单元《经济生活》(上课)_第4页
第二单元《经济生活》(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内容解说】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问题,主要解决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主要包含的内容是:生产的作用、制度保证;劳动(企业经营与发展、劳动者就业与权益);投资(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的选择。

【考点】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①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①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②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六课投资与融资:①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②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③融资。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的选择股票、债券和保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考点一:生产与消费

3、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①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发展生产力。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1)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来看,生产是起点,它提供了用于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2)生产与消费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是生产的动力,并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重难点: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决定生产?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社会再生产大力发展生产力本框结构①为什么②怎么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改革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生产的目的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原因、意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三、【易错易混点分析】

误区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点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误区2:消费决定生产。

【点拨】生产决定消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误区3: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由自己决定。

【点拨】是生产决定消费。误区4: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先进技术。

【点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只指发展先进技术,还包括其他的,如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因素的人的素质,我们也必须全面提高。知识点一生产与消费考点一:生产与消费1.当前,扩大农村消费,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归根到底要靠()

A.转变农民消费观念B.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C.大力发展生产力D.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

2.“今天你低碳了吗?”成为当今最前卫的问候语。低碳消费成为一种时尚,由此带动了低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这表明()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②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③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对生产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CA3.201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从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供给、完善鼓励消费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提出这些措施是因为()

A.目前我国消费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4.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CB5.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2010上海)“制造成本价”“批发价”“零售价”,这些“价”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的环节分别是()

A.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交换、分配

C.生产、消费、消费D.生产、交换、交换

【解析】“制造成本价”对应的是生产环节,“批发价”“零售价”对应的是交换环节。BD

7.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家电下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政策实施以来,总体进展顺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阶段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进一步推进落实“家电下乡”政策。按照政策规定,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等产品,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资金补贴。据测算,仅这4类补贴产品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依据。(9分)

【参考答案】(1)财政具有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家电下乡”补贴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刺激消费,拉动内需。(3分)(2)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家电下乡”补贴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刺激消费增长。(3分)(3)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家电下乡”补贴能够刺激农村的消费需求,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良好的拉动作用。(3分)

【方法总结】“依据类”主观性试题解答,一般应从多个角度分析,每个角度采用“基本原理+分析”模式回答问题。8、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对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我国为什么以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参考答案】(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加快科学支柱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9.2010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从社会再生产角度,谈谈我国该如何扩大内需?(10分)

【参考答案】①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2分)②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生产决定消费。要扩大内需,一方面要调整经济结构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以扩大消费需求。(2分)③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培育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尤其建设中西部、农村的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4分)④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2分)

1、公有制为主体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①国有经济是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②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将进一步发展。考点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3)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

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现阶段,个体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

(3)外资经济

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区别

①内涵不同。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劳动群众集体占有。它是关于一定的生产资料由谁(国家或集体)所有的问题,是公有制是本质属性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是在已明确公有资产所有关系的基础上,如何占有、支配和使用的问题,是具体的技术操作问题。②领域不同。公有制是从社会宏观的角度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进行界定,即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考查公有资产具体的存在形式。③特点不同。公有制的性质是稳定不变的,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其性质不会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而且是可以变化的。

(2)联系

都是所有制关系的范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具体的存在形式,公有制正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借以存在和不断发展壮大的。重难点1: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区别。

“主导作用”是就国有经济而言,

“主体地位”是就整个公有制经济而言。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当前国有经济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联系。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难点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误区1: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

【点拨】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还包括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民成分和集体成分。

误区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

【点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表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计命脉并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保证公有资产的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但这种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误区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点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资产不等于公有资产。误区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国有经济越多越好。

【点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误区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拨】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易错易混点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①构成②地位、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本框结构①构成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②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知识点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2011高考江苏卷8)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在投资总量中,三种经济成分都占相应的比例,体现C;A、B观点正确,但题干没有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观点错误。DC3.2010年11月5日,人民网载文指出,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已占有我国总体经济的40%左右。再过5-1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80%左右。这意味着混合所有制()

A.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式

C.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将成为我国各种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解析】部分学生错选了C项,原因是没有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才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因此A、C两项可排除;D项表述错误。

4.(2010年高考·江苏卷8)《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这是为了()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②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③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BC5.2009年9月5日,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在杭州公布。500强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31家,占总数的66.2%,所占比重比上年略有上升。这表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

B.国有经济应在各个经济领域占支配地位

C.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D.国有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6.2009年上半年,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58.47亿元,同比增长14.7%,比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快1.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9.0%。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显著发展的原因是,非公有制经济()

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B.在国民经济中逐渐起主导作用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适应了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7.国家要实现到2010年央企减少至80家到100家的目标,这是为了()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扩大国有资本的控制力

C.提升国有经济的控制力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CDC8、目前,在GDP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约在40%左右。全部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量的贡献已超过60%,已经形成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预计15年以后,到2020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可能在GDP的构成中达到50%左右的水平,甚至超过5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1)国家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国家应怎样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1)①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以及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都具有重大意义。(2)①抓紧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②进一步研究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办法。③在投资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④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改进服务和监督,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⑤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其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3)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的类型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3)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①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只有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②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考点三: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3、公司的组织机构

(1)公司的组织机构①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②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③监督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2)实行公司制的优点和作用

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结构名称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总经理及其助手监事会性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职能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监督

4、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2)公司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总之,经营好公司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除以上三点外,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起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机制;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优化组织结构,实现生产的集中和优化;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提高决策者素质;等等。

5、企业兼并和破产

(1)企业兼并

①含义。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

②意义。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企业破产

①含义。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②意义。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兼并破产联合含义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经营不善、企业效益差的企业。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联系经营的目的是利润,兼并的核心是竞争。兼并、破产与“强强联合”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利益。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股东人数必须由50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不得少于法定最低人数,应当有5人以上为发起人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东仅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东表决权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一股一票原则公司财务不必向全社会公开上市公司必须向社会公开规模大小最低资本限额10-50万元不等注册资本额比较高,不低于1000万元重难点1: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新的《公司法》2006年1月1日,我国新的《公司法》颁布,允许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即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万元,股东应当以此贵客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好处: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迅速筹集资本;由于等额股份是以股票的形式加以表现的,而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转让、自由流通,因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身份相对自由。

重难点2:自然人、法人、企业法人、法人企业、非企业法人、法人代表

自然人:以生命为其存在特征的单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人。

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是法律上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企业法人:是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法人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数额,有组织章程、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企业法人和法人企业含义相同,只是提法不同)

非企业法人: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他们是法人,但他们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

法人代表:只是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法人代表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简称法人代表。法人代表仍然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不能等同于法人。

误区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唯一的组织形式。

【点拨】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但并非唯一形式。除公司外,还有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误区2:公司的资本都必须划分为等额的股份,所有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点拨】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酱不必划分为待客股份;而且只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才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误区3: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决定素质是建立现代企业制,提高经营者的素质。

【点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是影响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要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性因素有: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等。

误区4:企业只要经营不善就可以兼并、破产。

【点拨】企业的兼并、破产不是随意的,企业的兼并必须根据价值规律和自身条件的需要进行的。企业的破产是有条件的,只有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才能按法定程序破产。三、【易错易混点分析】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组织形式①作用②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类型经营与发展本框结构①有限责任公司②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①组织机构②优点和作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兼并和破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公司制知识点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考点三: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1.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在于()①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②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③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④公司具有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3)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

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解析】根据题干,因为没有品牌,我们加工的产品利润微薄,这说明了自主品牌的重要性。A项符合题意;B说法不妥,因为把出口盈利水平的高低完全归结为核心技术,是片面的;C说法也是以偏概全;D说法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A。DA

3.(2011高考海南卷3)H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王某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转移公司财产以逃避公司债务,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对公司债务应()

A.以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B.以法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

C.以个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D.以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

【解析】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因为是股东王某利用法人独立地位欠下的债务,所以要承担连带责任,以自己的个人财产为限。

4.(2010·江苏)某人与几位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下列不符合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的是()

A.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B.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C.公司财务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D.股份转让须征得其他股东同意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公司类型的理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其他选项均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DB

5.我国著名的饮料企业王老吉原先的广告词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缺乏个性的广告语没有让销售有多大起色。后来,王老吉提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新广告词,专业定位于“消火”,销量于是猛增。由此可见()

A.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重视企业形象

B.成功的企业经营离不开正确的经营战略

C.企业经营必须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

D.恰当的广告语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

6.(2010·上海)河北钢铁集团以19亿元人民币收购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80%股权,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收购”“海外并购”的直接结果是()

A.产品质量的提升B.企业资产的重组

C.市场供求的平衡D.产业布局的调整BB7.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寒流,使我国广大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一些出口主导型企业随着出口的锐减,面临更大的压力。为此,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结合材料说明,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参考答案】(1)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的一系列扶持政策;(2)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3)要重视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4)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5)要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6)要面向市场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7)在力保国际市场的同时,重视国内市场的开拓。

(只要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给6分,学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8.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9分)

【参考答案】①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②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在生产经营中注重节能减排。③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竞争优势。④企业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⑤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共9分。只要能答对其中3点都可以给满分)9、“今天的汽车产业,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包括应对新兴市场的扩大,应对美国企业平均燃效法案、欧洲二氧化碳限排案等层出不穷且越发严厉的环境法规,进而解决全球范围的环境、能源问题等。为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现在必须对哪些是需要改变的、哪些是需要坚持的逐一做出准确判断。”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如果你是汽车巨头该如何“自救”?

[参考答案](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对不断提高的油价和环保门槛,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为了应对公众日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企业必须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做到既保持和提高汽车的动力,又提高产品的“效能”,进一步降低油耗,贯彻节能减排策略。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高油价时代,企业要落实节能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汽车行业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10.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甲组同学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尽管具有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同学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乙组同学找到这样一则材料,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国外专家把电动汽车的发展寄希望于燃料电池。而中国比亚迪汽车企业则打破常规,将原来自己的手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运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比锂电池性能更优异的高铁电池。丙组同学则认为,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这些经济问题,还应该在汽车文明上做文章。并指出,随着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能源等矛盾日益显露;汽车文明的缺乏更是纵容了醉酒驾驶、疲劳驾驶等“马路杀手”。

(1)图1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13,分析图12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2)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意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8分)

(1)图1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13,分析图12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2)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意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8分)

【参考答案】(1)①中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2分)②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加,是因为与传统汽车相比耗能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是因为在价格,续航里程方面不占优势。(2分)(2)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推动电动汽车的消费需求,促进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分)

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等手段,降低成本;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4分)

个人:进一步转变消费观念,倡导求实消费和绿色消费。(2分)

1、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作用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考点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2、如何促进就业

(1)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

(2)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劳动者的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原因。

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

(3)如何维权。

①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③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1)方针: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2)途径:

①国家:

A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B统筹处理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C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政策,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

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②劳动者:

A在思想上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B加强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重难点1: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方针和途径(措施)重难点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含义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不断增加意义或要求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那些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会拥有更多就业机会,才会获得更优厚的报酬。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1)国家: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监察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2)用人单位: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者: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难点3: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的手段通过法定程序维权。(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3)珍惜自己的权利,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据理力争,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可以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仲裁,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拓展深化: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误区1:劳动者各项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

【点拨】劳动者各项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劳动权。误区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点拨】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误区3: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能否就业关键依靠政府。

【点拨】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但能否实现就业关键依靠劳动者自身,劳动者要自主就业、竞争就业。误区4: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点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是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三、【易错易混点分析】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与就业①劳动的作用②就业是民生之本③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如何促进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本框结构①党和政府②劳动者①原因②劳动者的权利③如何维权A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C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考点四:新时代的劳动者1.“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者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实际上可能有四五千万的劳动力需要就业。上述材料说明()

A.我国劳动力素质比较低

B.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况

C.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D.我国的就业结构不合理

2.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面对“用工荒”必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但政府不能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②错误。选C。CC3.(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6)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先要看设问是“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这就限定了角度。①说法正确,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可以缓解“招工难”的现状;②正确,这也是一种思路,因为本地的劳动力资源不足,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去办厂;③与设问不符合,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障碍,要靠政府,企业自身无法解决这个问题;④文不对题,“招工难”反映的是劳动力资源数量不足,南昌提高员工的技能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一个是量,一个是质,二者不是一回事。A4.(2010·全国Ⅱ文综)就业是民生之本。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就业市场的稳定。为了稳定就业,企业可采用的措施是()

A.与员工协商薪酬B.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C.提高生产效率D.缩短劳动合同期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就业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薪酬协商可以增加企业与劳动者的沟通,避免因为工资过低引起的员工流失,也可以在企业经营困难时减轻企业压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从而减少企业裁员或由于企业破产导致的失业。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应是政府的责任,故排除B。提高生产效率与稳定就业无直接关系,C不选。缩短劳动合同期限可能会加剧就业的不稳定性,故D不选。A5.2010年8月,美国《福布斯》撰文,对美国9大亿万富豪的第一份工作进行了点评。卖核桃、卖爆米花、送报纸、专给汽车加油是一些亿万富翁的第一份工作,他们成功路上的第一步原来如此不起眼。这给就业者的启示是()

A.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B.要扩大就业规模

C.树立职业平等观D.树立竞争就业观

【解析】A、B两项属于政府行为,不符合题意,不选;题中所说的亿万富翁的第一份工作是不起眼的工作,启示就业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故选C项,排除D项。

6.2010年某网站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表(部分)如下CA目的地北、上、广、深内陆二线城市中等城市农村总数人数1066623607613175942156855比率68%23%8.4%0.6%100%

调查结果启示()

A.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B.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C.政府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D.要完善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7.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查合理的报考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146万人。尽管公务员招录职位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个,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削减,招录比例甚至达到93:1,堪称“百里挑一”。材料告诉我们,个人实现劳动就业应该()①将高薪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8.(2009·江苏,9)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故劳动者要获得权利、维护权益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故D项符合题意;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CD9.材料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1949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只有1533万人,仅占全国就业人员的8.5%,绝大部分劳动者在乡村就业,而到2008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已经达到3021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了39%,到2008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2008年,在全部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由1982年的0.9%上升到6.7%,文盲及半文盲由28.2%下降到5.3%。材料二:今后10年,正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问题至关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新要求,明确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政府努力把就业这项民生事业做好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镇就业比例迅速上升,城乡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提高,高素质人才比例上升。我国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5分)(2)①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分)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2分)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完善各项就业政策,搞好就业服务。(2分)④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2分)(其他建议,若合理可酌情给分)

方法总结:对“怎么办?”的问题回答应从多角度下手:(1)政府;(2)企业;(3)劳动者。解题时应注意审题。10.表一: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在1000万人以上,2010年共有160万大学生毕业生等待就业。人保部门表示,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今年将力争使2010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

表二:我国2010年的人才供需对比硕士生及其以上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用人单位需要情况20%46%34%劳动力的供给情况19%59%24%

注:我国每年大约有大专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表三:近5年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数据比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0.8%1.2%7.6%8.1%8.6%

注:2010年12月,深圳人才交流中心对3000名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在首选单位中,愿意就职传统的白领占68%、传统的蓝领占27%、新兴行业的只占5%。

(1)上述表一、表二、表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信息?(6分)(2)“有人认为,国家促进就业就能解决就业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分)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408495559611630

【参考答案】(1)①表一反映出近5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体就业形势严峻。(2分)②表二反映出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本科毕业生的供给过多,专科生的供给不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太多,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却很大。(2分)③表三反映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增加,但总体增幅不大,且所占就业率的比重仍较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2分)(2)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应该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应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门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完善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就业和再就业。因此国家促进就业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3分)②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规模。(2分)③劳动者应自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转变就业观念,乐于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就业或自主创业。(2分)④进一步强化市场调节就业,搞活就业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各高校也应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因此,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2分)11、某校组织一个班的学生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社区劳动力现有劳动力2032人。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95人。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405人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163人,约占42%。初级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306人,约占73%。实现再就业就业企业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就业领域工厂83人,服务行业218人。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某些服务工作岗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2)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