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理论基础-课件_第1页
传热学理论基础-课件_第2页
传热学理论基础-课件_第3页
传热学理论基础-课件_第4页
传热学理论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设备热设计第二篇传热学基础理论1ppt课件热设计的基础理论导热

导热及其基本规律;导热的基本方程;热阻及热电模拟关系;导热问题的方程求解对流换热

对流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对流换热基本规律;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对流换热的实验关系式;辐射换热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形状系数的确定;灰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遮(隔)热板的效用;

2ppt课件传热学基本概念温度:物体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结果(平均动能的标志)热量:表征物体内能变化的物理量。

内能内能的表现形式温度场:某个瞬间,空间各点的温度分布。它属于数量

场。如温度,密度,电位场……等。

3ppt课件等温面:在温度场中,同一时刻温度相同的各点连线

称为等温线。由等温线构成的面为等温面。温度梯度:沿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增量与法向距离之比的极限。

称为温度变化率(与面积垂直)

稳定温度场与瞬态温度场:4ppt课件导热因物质的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随机运动而导致的从高能级→低能级的一种能量传输过程。简单地说:导热的产生必需具备二个条件:和相互接触。

1822年法国数学家J.Fourier,研究了固体的导热现象后,提出:物质在纯导热时,通过垂直于热流方向的面积(dA)的热流量(dQ),与该处的温度变化率(梯度)成正比,方向与温度梯度相反。5ppt课件导热基本定律(conduction)=-k•A•t/n(w)q=-k•t/n(w/m2)在纯导热问题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面积的热量与该点的温度梯度及垂直于导热方向的截面积A成正比。

K—材料的导热系数W/m•oC

导热特性影响因素:

材料种类、温湿度、结构形式、密度、比热等

ñtq6ppt课件不同材料的导热特性

材料名称导热系数(20℃)W/(m·℃)

密度(20℃)kg/m3比热(20℃)J/(kg·℃)铝2042707921金29219272126铜3308939385铁737898452银41910524234尼龙0.17~0.411211075环氧树脂0.41041Diamond1600~23007ppt课件

单层平壁——

平壁的厚度

多层平壁

R=R1+R2+…..Rn

单层及多层圆筒壁的导热问题导热基本定律8ppt课件三维导热方程假定:①温度随时间变化;②内部有热源()

③物性(常量)为常数;④材料各向同性等(导温系数)

与导热系数有别

9ppt课件稳态导热与瞬态导热稳态、内部无热源瞬态导热

即许多电子设备在起动、停机、变负载时出现的导热问题LPA法(LumpedParameterAnalysis)

将物体中连续分布的质量和热量均视为

集总于一点10ppt课件瞬态导热影响因素例如:一个物体表面被突然加热或冷却,物体各点温度的变化取决于二个因素:

a.固体表面与周围环境的换热(辐射)条件;b.固体内部的导热性能用一个无量纲数来表示:

11ppt课件影响因素:

实际接触点的总面积及分布规律;接触表面粗糙度;非接触间隙平均厚度;间隙介质的种类;接触表面硬度;接触表面间压力;接触面氧化程度与清洁度;

接触热阻12ppt课件接触热阻实例13ppt课件图2.3接触热阻与压力关系

接触热阻与压力的关系Mpa14ppt课件在材料厚度为2.54mm(100mil)、接触压力为0.7kg/cm2(10psi)的条件下,导热橡胶垫所呈现出的额定导热率几乎比空气高出60倍以上,比起常规采用的印刷电路板材料(例如环氧玻璃丝布板)高出6倍以上。这种弹性材料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按尺寸切割,适于在接触压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进行表面接触。接触热阻实例15ppt课件导热问题的数值分析技术参见“热分析技术”专题16ppt课件对流换热定义:流动的流体与其相接触的物体(固体、流体、汽体),由于温差的原因所产生的能量与热量的传递过程。

条件:a.质点的宏观位移(流动);

b.两个物体间有存在。

特点:对流换热是包括对流和导热二个过程同时存在,它既有流体分子之间、流体与固体间的导热作用,又有流体本身的对流作用,受到导热、对流两种规律的支配。17ppt课件对流产生的原因①

靠自然力——密度差引起。(与的强度、流体的性质、空间、大小、壁面的大小等因素有关。)②受强制力(如风机、泵)推动而引起的流动。(推力的大小、(压差)、流体的性质、流道的尺寸大小等阻力因素有关

18ppt课件流体的流动特征自然对流natural强迫对流forced对流方式层流laminar紊流turbulent流动状态图2.5紊流特征层流:流线有规则,大都发生在贴近

壁面附近的流层。

(导热产生的换热为主)

紊流:层流底层以外(边界层以外)

所发生的流体不规则流动。19ppt课件对流换热基本规律20ppt课件影响对流换热的其他因素流体的物性——换热面的几何条件

几何形状、截面尺寸

进、出口的长度(流道);

表面的粗糙度;④

表面的安装位置和流动空间大小。

21ppt课件对流换热影响因素总结流体流动特征流体的物性参数换热面的几何形状流体的相变条件(沸腾、凝结、升华)以上各影响因素,使得对流换热过程变得非常复杂,要想用数学式来表达非常困难。22ppt课件对流换热基本规律23ppt课件对流换热系数图例24ppt课件对流换热—量纲分析法量纲量纲是物理性能的定性标准

每一种物理性能只有一个量纲,如长度,时间。单位单位是物理性能的定量标准。基本量纲可以直接测量并与其他量纲无关的量纲。

导出量纲不能直接测量的量纲,并与构成该定义

的其他量纲有关。无量纲量

一切量纲或单位都可能相互抵消的

物理量和物理常量。量纲公式用有关的基本量纲次幂的乘积表示的物理定律方程式。

25ppt课件基本量纲与导出量纲物

符号量纲物

符号量纲质量

速度长度

力时间热量26ppt课件白汉金定律如果某个齐次方程的物理变量有m

个,则可以用(m-n)个独立的无量纲的数组来支配。其中n是m个物理变量中的基本量纲数。

换言之:描写物理现象的方程,一定是量纲的齐次方程。而这些齐次方程均可化为一个无量纲的乘积的形式来表示。

一个有r个基本量纲的齐次方程

可以用项无量纲量来表示

27ppt课件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很多,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牛顿方程”来表示:

=-hc

•A•

(tw-tf)

以管内强迫对流为例,hc=f(w,,,cp,k,D)

w—m/s;—kg/m3;

—动力粘度kg/m•s

;=/

运动粘度;

cp—kJ/kg•

oC;k—w/m•

oC;D—m对流换热—量纲分析法k28ppt课件对流换热—量纲分析法kkhc-f(w,,,cp,k,D)=029ppt课件对流换热—量纲分析法hc—f(w,,,cp,k,D)=0(1,2,3)=0如果某个齐次方程的物理变量有7个,其中近4个基本量纲量,则该方程也可以用3个独立的无量纲数组来支配。任选hc=f(w,,,cp,k,D)中的D,,,k为基本变量,可得:kkk×WL30ppt课件对流换热—量纲分析法(1,2,3)=0以上是以管内强迫对流为例,

而自然对流换热遵循不同的规律。Gr

=gD3t/2对流换热系数31ppt课件求解对流换热系数32ppt课件对流换热中的无量纲数名称符号数组物

义努谢尔特数雷诺数普朗特数葛拉晓夫数雷莱数33ppt课件对流换热—定性温度与特征尺寸定性温度选择定性温度没有一定的规则,可取平均的局部温度,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的平均值,或各点流体的平均温度.特征尺寸特征尺寸是一个代表尺寸,该尺寸对对流换热有决定性的影响。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取管内径为特征尺寸;流体横掠圆管时,取管子的外径;纵掠平板时,取其板长;在非圆截面的槽内流动时,取当量直径。槽道截面面积();流体湿边周长(m)。

34ppt课件自然对流换热计算自然对流特征分析流体内各部分温度的不均匀,引起流体密度的不均匀,流体受热密度减小,形成热流体上升,冷流体下降的对流循环。其动力是受热流体上升的浮升力。

流体自然对流有两种流态,即层流和紊流。

35ppt课件自然对流换热计算不同情况下的自然对流换热竖平板及竖柱体水平圆柱体水平板热面朝上水平板热面朝下例题:一个电子设备处于环境温度为25℃的空气中,其表面温度为85℃,设备机箱外壳尺寸为:长,宽,高。试问该机箱顶部表面仅靠自然对流能散掉多少热量?Nu

=C

(Gr*Pr)nGr

=gD3t/2

Ra=

Gr*Pr

36ppt课件自然对流换热计算Nu

=C

(Gr*Pr)n37ppt课件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依据是雷诺数,当时,流动属层流;当时,流动由层流向紊流过渡的过渡阶段;当时,流动属紊流。不同的流动状态有不同的换热规律。管内强迫对流时,入口段流动情况对换热有明显的影响,另外还应注意压力、短管及弯管对换热的影响。

强迫对流换热计算38ppt课件强迫对流换热计算管(槽)内层流管(槽)内紊流定性温度分别为流体平均温度和壁面温度;特征尺寸取管道内径或当量直径。

39ppt课件

流体沿平板流动

流体横掠圆管或管簇强迫对流换热计算40ppt课件说明

自然对流与强迫对流换热的区别是与流体的流动性质有关。由外力(风机)引起的流动是由Re数的大小来表征的,由引起的自然对流是由Gr数(内含浮升力)大小来表征的。

各类资料提供的表达式很多,但各种关系式均是由某些学者根据自己所作的试验结果得出式中的C,m,n等来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因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针对电子机柜中的PCB上之器件的布局复杂性,经试验推导出C,m,n、然后提供有关的换热方程、找出对流关系式是很困难的。因此,选用什么样的方程来近似地表达各电子机柜的对流换热系数值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41ppt课件物性参数的查取物性参数,包括均可以根据定性温度值从“传热手册”查取,但应注意:手册上提供的数值均为扩大了x倍后的结果,具体计算时,需恢复原值。

Pr201000.54.18181.0060.5971.4307.020.18201000.54181.81.006×10-60.5971.430×10-77.020.18×10-3以水为例:42ppt课件强迫对流换热例题43ppt课件强迫对流换热例题44ppt课件强迫对流换热例题45ppt课件对流换热数值分析

参见“热分析技术”一专题。46ppt课件辐射换热基本特征47ppt课件电磁波谱…..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热辐射研究的对象是波长在0.1到100范围内的热射线。它是物体中电子振动或激动的结果。温度是电子振动和激动的基本原因,故热辐射主要取决于温度。

48ppt课件49ppt课件黑体辐射力计算公式50ppt课件热辐射基本规律51ppt课件几个术语52ppt课件基尔霍夫定律任何物体的辐射力和吸收率之比值与物体的性质无关,而恒等于同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力。

53ppt课件辐射换热角系数表面I发出的辐射能落到表面II的百分数,称表面I对表面II的角系数。记为:F1254ppt课件角系数的相对性辐射换热角系数55ppt课件角系数图解56ppt课件角系数的特性57ppt课件辐射换热有效辐射物体的本身辐射和反射辐射之和称为有效辐射。58ppt课件平行平面间的辐射换热两平板的

有效辐射59ppt课件隔热壁图中所示平板III是隔热板,其两侧面的黑度为和

Q

=t/Rt

(热流量=温升/热阻)60ppt课件密闭空间内的辐射换热61ppt课件辐射换热的网络分析62ppt课件辐射换热

的网络分析

两任意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表面辐射热阻(1-1)/1A1(1-2)/2A2

空间辐射热阻:1/A1F12或1/A2F21A2T2

2A1T1

163ppt课件辐射换热64ppt课件混合换热65ppt课件单(多)层圆筒壁的传热66ppt课件肋片换热67ppt课件习题68ppt课件本章教学要求

对各类实际问题中涉及的传热现象、过程、特点、量值应具备敏锐的判断、分析和工程求解的能力。物理量的单位、量刚分析的重要性物理量标识符的使用应该严格、规范。学会对某一实际传热现象画出其物理系统简图。控制体与控制面(由控制面围成的一个固定的空间区域,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均经过这个控制面进行。)69ppt课件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能和机械能进入控制体的速率与能量与能量离开控制体的速率之差,必等于能量在这个控制体内储存的速率。70ppt课件传热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明确已知条件和待求物理量。画出物理系统的简图,如涉及能量守恒定律,用虚线标出控制体(面),用箭头标出相关传热过程。列出全部简化和假设条件。确定全部使用的物理量及其标识符和单位。综合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导热、对流、辐射等热流方程。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分析、概括。71ppt课件习题一直径为D,单位长度电阻为R的导电长杆原来与周围空气和环境处于热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