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编(2017年历史中考范围和考点)
主题一苏联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包括第1课和第2课)
考点1俄国十月革命
(1)原因或背景(必须了解):①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②二月革命推翻
了沙皇专制统治,但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进行世界大站,
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或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②领导者:列宁
③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④结果(注意识记划线之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十月革命胜利,俄国建立了工人士
兵苏维埃政权一一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或作用):①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
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地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维埃俄国由此诞生。②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
(4)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及采取的措施(必须了解)
①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②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
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上:周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1918年3月,迁都莫斯科
(5)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6)苏俄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措施(注意识记划线之处)
①军事上:经过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
②经济上:为了集中全国力量,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内站中,有效地集中了全国人民的人力和物力,最终战胜了
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力
下降,社会不稳定。
③结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温馨提示: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易混淆。(注意识记划线之处)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
十月革命——目的是推翻费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一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称作苏维埃俄国)。
考点2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方面: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实施)
①背景(注意识记划线之处):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面临的首要
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不适
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②中心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③目的:恢复发展经济。
④作用: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⑤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⑥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直接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⑦地位: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⑧启示: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2)政治方面:1922年底,成立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注意识记划线之处)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至
仝另盟共和国。
(4)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①实施新经济政策,②1922年成立苏联。
考点3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经济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①工业方面(注意识记划线之处):19287937年,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
发展重工业。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结果: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
国防力量大大加强。
②农业方面(注意识记划线之处):实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2)政治上(民主法制上)(注意识记划线之处):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宣布苏
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种模
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3)作用或评价(必须了解):积极: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积极作用,对苏联工业化
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弊端:第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第二、片面
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损害农民利益;阻碍农民生产积极
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五、严重阻碍了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①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要协调发
展;②制定政策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政治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
(6)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制定。
(7)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①经济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
集体化;②政治上或民主法制上:1936年制定新宪法。
(8)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是(必须了解):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
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9)苏联前期实行的政策
政策名称时期特点看法(必须了解)
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战胜
敌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但这
战时共产1918-1920年三
经济上的高度集中一政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进入和
主义政策年国内战争时期
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趋显露,阻
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同市场直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促进了国
新经济列宁探索社会主
联系起来,大力发展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策义建设时期
商品经济
斯大林斯大林探索社会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违背客观政治经济规律,弊大于利,
模式主义建设时期体制因此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有。
主题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战后至二战前)
(包括第3课和第4课)
考点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含义(注意识记划线之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结为
一体,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史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2)巴黎和会
A时间和地点:1919年1月至6月,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
B操作和会的三国和三巨头:法国总理克理蒙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
尔逊。
C主要内容或目的:惩罚战败国,协调战胜国之间的关系。
D结果(注意识记划线之处):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以及与其他战败国签订
的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凡尔赛体系。
E《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必须了解)
①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万;莱茵河
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⑤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F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
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G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身份是:战胜国。地位是:完全无权。
H《凡尔赛和约》里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殖民地问题。
I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总体影响是:所签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
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华盛顿会议
A背景(注意识记划线之处):①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
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②美法英三
国海军军备竞赛。
B时间:1921——1922年
C目的(主要内容):调整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D参会国(注意识记划线之处):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美英日起
主要作用)。
E结果(注意识记划线之处):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确立
了华盛顿体系。
F华盛顿会议中最大受害者是:中国。最大受益者是:美国。最大限制国是:日本。
G华盛顿会议的总体影响:所签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
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的时间:二战的爆发。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或影响或评价是: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
的矛盾。②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会长久。
(7)为什么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①该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②但该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
义之间的矛盾,不会长久。
(8)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①性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
脏会议;②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③都对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影响。
(9)《九国公约》
A时间:1922年。
B内容: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
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C实质:①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②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
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0)国际联盟的建立
(注意识记划线之处)1920年成立,美国未加入国际联盟。实质是英法控制下的维护
凡尔赛体系的工具(1945年解散)。
考点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导火线或标志:1929年10月下旬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2)过程(注意识记划线之处):以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4)危机的影响:①大量工人失业,生活困苦,生产力遭到破坏。②引起了资本主义
国家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③各国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施了
罗斯福新政,而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5)时间:19297933年。
考点3罗斯福新政
(1)背景或原因:19297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
政局动荡。
(2)时间: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3)目的: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4)主要(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注意识记划线之处)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目的是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
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5)特点: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6)作用或评价:①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增强。
提示: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政没有也不
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一一原因是:罗斯福新政没有根除资本主义制度。
(7)罗斯福的贡献和精神:①贡献:实施罗斯福新政。②精神:罗斯福是美国著名的
总统,他具有不屈不挠、勇于战胜困难,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值得学习。
(8)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借鉴(启示):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②发展经济要从国
情出发,要实事求是。
温馨提示:比较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异同点和启示。
(1)相同点(必须了解):①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
的。②都缓解了危机,促进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统治;都带有市场经济的色彩。
(2)不同点(必须了解):
①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而进行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后的经济改革。
②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改革;罗斯
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③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维护资本主义制
度。
④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产品关系来发展生产,国家
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⑤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农业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罗斯福新政是以
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
⑥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罗
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挟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3)启示:①发展经济从国情发出,实事求是;②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政策;③改革
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主题三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包括第8课和第9课)
考点1美国经济的发展
(1)二战后各个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情况表:
时期特点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原因
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①市场: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0世纪繁荣一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②政策:政府加强宏观管理;③环
五六十“黄金荣。境:二战后社会环境稳定;④科技:
年代时代”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
成果。
20世纪受到经济危机严重打击;经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危机
70年代地位下降。引发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20世纪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加调整政策。
调整
80年代重,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然①社会经济改革;②加大发展教
20世纪
新经济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新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
90年代
时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以后
球化。③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注意识记划线之处)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差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
(3)“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总原因
①根本原因: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②主要原因: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有
利的推动力)
③重要原因: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
④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⑤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特别提示:近现代世界历史美国经济发展之路(美国崛起之路)的重要史实:(必须了
解)
(1)1775——1783年,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实现了机器大生产,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3)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
本主义的又一发展障碍。
(4)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横财,一跃变成债权国。
(5)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调
整经济政策;9()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6)二战进一步削弱了西欧,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确立。
(7)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更为迅速,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8)70年代以后,美国的经济遭遇到了一些问题,同时,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
的崛起,也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在削弱,但仍是霸主。
(9)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众多领域的技术突破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10)推行霸权主义——实行冷战政策(美苏争霸;科索沃战争;参加二战及战后争霸。)
启示:①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崛起、发展的重要前提;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③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发展教育;④不断改革和创新。
考点2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状况:①20世纪50年代初,工业生产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
水平。②50~70年代,经济持续繁荣。
(2)二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的援助;②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
势;③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3)“欧洲共同体”成立(简称“欧共体”):
A背景或原因: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都需要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经济,提高国
际地位。
B成立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
C意义: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4)欧洲联盟的成立(时间是:1993年)
A经过(注意识记划线之处):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
欧盟。
B对欧洲人民生活的影响或变化:①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和护照;②欧盟成员国
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③欧洲一体化;④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
调一致。
C意义:①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欧盟成为当今世界
上最大的经济体。
D欧盟的成立对欧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我们的启示:①经济发展需要国际间的联
合与协作;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老点3日本的崛起
(1)基本概况:
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原因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①非军事化政策;②美国扶持;③制
20世纪
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④引进高新的科
50-70年代
大国技成果,发展教育和科技。
20世纪受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
速度缓慢
70年代中期击
20世
经济发展与繁荣“科技立国”政策
纪80年代中期以后
(2)日本崛起的影响:①经济上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政治上动摇了
美苏两极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③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引起了亚洲邻国
的关注和不安。
(3)特别提示:比较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异同点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A相同点:
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持;②都大力引进科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③
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B不同点
①西欧走上经济联合之路。②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占领下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C启示(借鉴):
①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②引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主题四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包括第14课、第15课、第16课和第17课)
考点1美国“冷战”政策
(1)含义(注意识记划线之处):二战结束后差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冷战”信号的发出(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3)开始时间和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4)目的:称霸世界。
(5)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6)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②经济上,制定马歇尔
计划;③军事上,建立北约。
(7)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导致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人类进步和安
全造成威胁。
(8)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或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9)北约①全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建立时间:1949年;③为首是:美国;④
性质:政治军事集团。
(10)华约①全称:华沙条约组织;②建立时间:1955年;③为首是:苏联;④性质:
政治军事集团。
(11)杜鲁门主义①含义(注意识记划线之处):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他要求国会拔款,援助
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②影响:杜鲁门主义出台,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考点2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A时间:五六十年代;B突出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C特点:即
有缓和又有紧张,但优势在美国。
②第二阶段:A时间:七十年代;B突出事件(必须了解):美国从越南撤军,尼克
松访问中国。苏联全面发展军事力量,1979年入侵阿富汗。C特点: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③第三阶段:A时间:八十年代;B突出事件(必须了解):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
军。1991年苏联解体,西欧和日本崛起。C特点:苏联负担沉重,全面收缩,美国遇到激
烈竞争,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2)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A美苏争霸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
来危害;B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3)对霸权主义的认识:①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构成威胁,反对霸权主义,走
和平发展的道路;②珍惜和平,远离战争;③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4)美苏争霸根本原因: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5)美苏争霸的实质:在实力基础上,划分世界势力范围。
考点3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简称多极化趋势
(1)背景: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2)当今世界格局的内容(注意识记划线之处):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
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
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开型。
(3)表现(注意识记划线之处):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
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4)根源(注意识记划线之处):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中,经济实力因素起到决
定性作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5)一超多强:①一超是指:美国;②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
考点4科索沃战争
(1)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注意识记划线之处):
①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
平与动荡并存的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②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A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B霸权主义。
(2)科索沃战争
背景(注意识记划线之处):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
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
胁世界和平。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例。
概况(注意识记划线之处):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
轰乱炸。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影响:①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②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
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③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的表现或事例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
战争。
考点5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必须了解):①条件: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②科技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间、空间距
离;③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生产力的空
间提高,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③生产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95年1月1日成立)(重要表现)
(3)经济化球化的影响(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①利: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②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
地。
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的表现有(必须了解):
A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际转移到发展国家;
B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C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D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困难,
政局动荡。
(4)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①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
政策;③加强国际合作;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必须了解):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
体。
(6)当今世界经济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或趋势是:多极化趋势。
(8)当前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建
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考点6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原因和背景(必须了解):①二战后,战时军事技术迅速转为民用;②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③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④国家政权和国际局势相对稳定。
(2)开始时间及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
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起源于美国。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5)主要成就:①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②生物工程:克隆技术尤为引人关注。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①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
质财富的过程。②科技的各领域之间互相渗透。③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新技术成
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A积极性:①推动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进经济全球
化趋势的发展;②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③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等方式发生重
大变化。B消极性: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核灾难的威胁,温室效
应,高科技犯罪。
(8)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信息化时代。
(9)(注意识记画线之处)国际互联网是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
介,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时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时代。
(10)启示: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徽省高职院校单招《职测》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疗美容行业手术前后效果免责协议
-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节能减排策略方案
- IT行业云计算服务解决方案
- 旅游行业服务流程优化计划
- 云计算服务数据保密免责声明
- 2025年白山驾校考试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感悟小学生视角下的幼儿阅读教育
- 物流公司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呼和浩特货运从业资格证500道题目及答案大全
- 物业充电桩合作加盟协议书范文
- 机械工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11篇)
- 2024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真空灭弧室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附答案)
- 【飞科电器公司基于杜邦分析法的财务分析案例(7700字论文)】
-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试题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六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服务基层行资料(药品管理)
- 安徽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