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_第1页
2023年《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_第2页
2023年《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_第3页
2023年《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_第4页
2023年《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2023年《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尝诗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教学重点: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文学常识:“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的,具有

、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覆盖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词或词。

二、写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折回成都,投奔严武。原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关心,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其次年四月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三、解题:

旅夜书怀: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四、整体感知诗意:

首联: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

颔联:诗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好像相接了,天涯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淌而浮荡着。

颈联:名声莫非应由于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由于年老多病而退休。

尾联:“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宽阔天地飞行的一只沙鸥罢了。

五、赏析

(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请找一下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意象有:细草、、岸、、舟、、平野、、江。

画面:(景)--孤弱的细草在微微的风中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景)--星空低垂愈显原野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2、前两联勾画的画面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艺术手法?

答:远处,低垂,平野;近处,月影,大江。在这苍茫的背景下,诗人所处的一叶扁舟,显得更加的与;在大自然的景象之前,人生命运更显。

此处用“平野阔”、“大江流”与“孤舟”形成,突出孤舟的与,这也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了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这使他的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

3、大笔勾画,写得真实细腻,制造出一种但又的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因夜景之广漠寂寥而起身世之深悲。景中见情,景与情融。

艺术手法:。

(二)、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3、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答:这两句诗运用了的表现手法。一句否定,一句确定,其实意思正好,即“名因文章著,官老病休”。志向未酬,反而因而扬名,实非己愿,流露出因政治抱负不得实现的,读来令人心沉。“官应老病休”看似自我解慰,实乃之语。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虽然此时确已老病,但休官主要缘由是。以此示意心中的不平,揭示晚年的主要缘由。立意含蓄,悲愤更深。

艺术手法:

(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用的手法,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以自比,自伤飘泊;宽阔的“天地”,衬托一微小的“沙鸥”,愈显出自己的可悲与可叹。

(四)、小结:

此诗前半部分极力渲染描绘旅夜江上之景,后半部分尽意宣泄的悲怀。

天地虽大,却无自己之处,景色宽阔,却反衬出诗人的心境。

主旨:通过旅夜所见星变、月涌的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

的感慨。

六、拓展练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诗意理解:

首联: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四周的远景。

这渺远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不正面写楼高而见。

颔联: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似乎被--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

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想像,有独创性。

颈联: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的状态,这好像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

尾联:楼高风急,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自如,情调何等伸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2、请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景色;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最终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人的心情,交融成一个似似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不同。

在艺术风格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