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1.gif)
![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2.gif)
![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3.gif)
![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4.gif)
![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0864a48e13680abf894adb2fbd9e4d5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技改项目建设单位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法人代表JaneCatherineHamrle联系人万文娟通讯地址苏州工业园区钟南街450号联系电真88183311邮政编码215123建设地点苏州工业园区钟南街450号立项审批部门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贸易发展局批准文号3205101505840建设性质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2929其他塑料制品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200绿化面积(平方米)依托原厂总投资(万元)21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0.6%评价经费(万元)2.5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4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技改项目用到原辅料包括PC、助剂、色粉,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使用量见表1-1;主要原辅料理化性质见表1-2。表1-1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使用量名称主要成分及含量现有项目年用量t/a增减量t/a技改后全厂年用量t/a存储方式最大储量来源PET/134301343常温常压100tPA已内酰胺:0.1-123520352常温常压30tPC碳酸二苯酯与4,4”-(1-甲基亚乙基)双苯酚的聚合物:60%-100%48011641644常温常压100t碳黑/2060206常温常压20t助剂/12460184常温常压20t色粉有机色粉38410394常温常压30t无机色粉28010290常温常压30tPC/ABS/0582582常温常压50tABS丙烯晴与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聚合物60-100%0198198常温常压20t表1-2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名称理化特性燃烧爆炸性毒性毒理PVC固体粉末,相对密度:1.41TDLo气管内大鼠50mg/kgPET固体,熔点250℃,相对密度:1.4//PC粒状体,颜色清澈,相对密度:1.21,不溶于冷水,分解温度:>630℃//PA固体,熔点:220℃,相对密度:1.135,不溶于冷水/LD50皮肤兔子1410ul/kgLD50皮肤大鼠>5g/kgLD50口服大鼠1210mg/kgLD50未报道大鼠580mg/kgLDLo腹膜内大鼠800mg/kgLC吸入尘埃和雾大鼠300mg/m32小时ABS固体粉末,相对密度:1,不溶解于冷水。//表1-3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车间及生产工段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现有全厂增加量生产车间混料机LOWA52302101SHR-800101SHR-10101VCG-50101SVM-200022磨粉机/101原料预处理再结晶烤箱H6W-36-18101成品后处理烤箱SCTR125490101提升混料机HZD-1800101煅烧炉RX(J)-1-1101清洗挤出机1#原料干燥系统/2021#成品干燥系统/101共混机/303挤出机-909TEX44ɑⅡ-38.5BW-V022表1-4项目主要公辅工程设备一览表类别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现有项目技改项目贮运工程成品堆放场所527m2原料堆放区630m2公用工程给水13121t/a2024t/a排水雨水污水10497t/a1619t/a生产废水经过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接入市政管网,接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消防消防自动控制系统供电37.6万度/年6万度/年园区电网环保工程废气处理2个除尘系统通过15.2m、16.2m排气筒排放依托现有项目废水处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市政管网,接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生产废水硅藻土吸附——生产废水通过预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接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隔声设施————固废堆场一般固废35m2——危险废物34m2——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m3/年)1244燃油(吨/年)无电(万度/年)6燃气(标立方米/年)无燃煤(吨/年)无其它无废水(生产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类别排水量排放口名称排放去向生产废水1120厂排口由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吴淞江生活污水499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公司于2004年2月注册成立于中国苏州工业园区钟南街450号,占地15430平面米,总投资金额500万美元。经营范围:色母料、功能性母料、改性工程塑料及其他塑料颜料、助剂、添加剂、特种分散剂及原料的生产和加工,销售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从事本公司生产产品的同类商品的批发、进出口及相关业务,并提供售后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经董事会决议,决定对项目进行技改。技改项目引进改性工程塑料线2台,运用双螺杆高温混炼、挤出技术,生产改性工程塑料,如PC、ABS、PC/ABS等,年产能2000吨。本项目用于生产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五金、医疗等多个领域。为了扩充本公司产品类型,提高竞争力,故引进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技改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委托苏州新视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组织人员对本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按照环评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提交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2、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表1-5项目产品方案产品名称年设计能力(t/年)产品规格现有项目批复生产能力本次技改量技改后全厂设计能力色母粒PET1953合计:色母粒31330合计:工程塑料20001953合计:色母粒3133,工程塑料20003mm尼龙色母50005003mmPC68006803mm工程塑料PC/ABS06006003mmPC0120012003mmABS02002003mm备注:产品粒径约为3mm,根据客户要求会有所区别。包装方式有包装袋(25Kg)、桶装(~100Kg)、太空袋(~600Kg)。3、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简况公司位于工业园区钟南街450号,属于工业用地;厂区四侧均为工业企业。项目地用地红线距钟南街15m。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另外,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市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的通知》(苏府[2014]68号),道路交通干线两侧红线内25m距离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类,其余执行3类标准。项目地钟南街属于城市主干路,因此本项目地西侧边界噪声执行4a类标准,其余区域噪声执行3类标准。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生产制度:车间年工作260d×24h,详见表1-6;职工人数:新增16人,技改后全厂有职工95人。生活设施:厂内设有食堂,食堂仅提供吃饭场所,不做饭。本次技改,增加两条生产线,通过增加人工和设备来满足技改产能需要。技改项目中的实验室、办公室人员大部分利用原有人员。因此技改后全厂设备和工作时间配置与产能匹配。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一、现有项目概况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各项目建设及验收情况见下表:表1-6公司历次建设项目情况序号项目名称及产量环保批复情况工程验收批复情况监测验收情况1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年生产聚碳酸酯色母粒680.9t/a、对苯二酸盐聚乙烯色母453.59t/a2004年7月26日通过环保审批,档案号0001919002005年12月1日项目通过环保工程验收,档案号00010552013年7月4日2013W环监(气)字第(175)号2013年7月4日2013W环监(声)字第(121)号2013年6月19日2013W环监(水)字第(95)号2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工厂扩建2013年6月9日通过环保审批,档案编号0017610002015年9月29日项目通过环保工程验收,档案编号0007735苏园环监字(2016)第039号3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技改项目2016年12月1日通过环保审批,档案编号002125000产品名称不符,此项目作废。二、现有项目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现有项目与本项目处理工艺一致,仅原辅料不一样,具体工艺流程详见工程分析章节。现有项目包含实验室项目,实验室主要是针对产品进行检测,主要利用分光光度计,来判断成品是否符合业主要求,并模拟业主生产工艺进行打样。工艺描述:主要是将成品放入设备中进行加热并挤出,挤成丝状的。过程中只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和颗粒物,由于只进行少量的打样,产生的有机废气和颗粒物不进行定量描述,成卷的样品供企业参观。产污工序1、废气:(1)颗粒物现有项目主要是在混料工段时加料和取料以及挤出工段时的加料产生的颗粒物。颗粒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色粉的使用,其余的工程塑料粒子由于粒径较大,不容易有颗粒物的产生。一期项目主要采用的是将原料送入混料机进行混料后,再投入成型机中。期间一直由人工负责加料和取料,产生的颗粒物浓度较大;二期项目混料机是一体机,直接利用吸管将原料吸至混料机中,进行混料。期间设备均未密封,故产生的颗粒物浓度较低。产生的颗粒物收集处理后通过排气筒排放。收集率和处理效率均是90%。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混料工段和基础工段产生的颗粒物约占原辅料的千分之一。非甲烷总烃现有项目主要在挤出工段中,所用原料粒子加热温度设置在200-300℃,未达到其分解温度,塑料粒子不会分解,无分解废气产生。但塑料原料在受热情况下,塑料中残存未聚合的反应单体挥发至空气中,从而形成有机废气。由于注塑时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塑料原料允许的范围内,且加热在封闭的容器中进行,产生的单体仅有少量排出,产生大气污染物G2,污染物可按非甲烷总体计,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的非甲烷总烃通过两个管道进行排放,根据实际监测数据以及业主提供资料进行推算,非甲烷总烃的年产生量约为0.037t。年排放6000h。一期项目产生的颗粒物通过1#排气筒进行排放,废气设备运行260d,每天4h;二期项目产生的颗粒物通过2#排气筒进行排放,废气设备运行260d,每天4h。一期项目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通过3#排气筒进行排放;二期项目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通过4#排气筒进行排放。两期项目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时长均为6000h。表1-7现有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风机风量m3/hmg/m3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处理效率排放去向1#排气筒颗粒物300001.02696.60.19750.102790%过滤吸附处理后由15.2m高排气筒排放2#排气筒颗粒物30000581.80815.80.1740.180890%过滤吸附处理后由16.2m高排气筒排放3#排气筒非甲烷总烃70000.670.0280.674.7×10-30.028/通过12m排气筒排放4#排气筒非甲烷总烃20000.750.0090.751.5×10-30.009/通过12m排气筒排放无组织排放颗粒物//0.315//0.315/大气非甲烷总烃//0.004//0.004/废水:(1)生活污水现有项目员工79人,人均用水150L/d,年工作260d,年用水量3081t/a,损耗量按照20%计算,则污水产生量约为2465t/a。生产废水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生产废水主要含有冷却水、真空水以及清洗废水,真空水主要是使用真空泵时产生的废水。根据业主提供资料,生产废水的使用量约为10040t/a,损耗量按照20%计算,则污水产生量约为8032t/a。通过硅藻土过滤后排放。硅藻土过滤以硅藻土为主要介质,利用硅藻土颗粒的细微性和多孔性去除水中悬浮颗粒、胶体等杂质进行过滤。噪声现有项目噪声源经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后厂界能够达标。固废危险废物:废粉:在混料过程中利用除尘系统收集剩下的粉末,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废粉的年产生量约为3t。树脂废料: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树脂废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树脂废料的年产生量约为36t。硅藻土: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硅藻土,年产生量约为1t。生活垃圾:现有员工人数79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kg/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0.5t/a。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表1-8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汇总表(t/a)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排放情况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气颗粒物2.8352.55150.2835非甲烷总烃0.03700.037废水生活污水水量246502465COD0.862700.8627SS0.739400.7394氨氮0.073900.0739TP0.012300.0123生产废水水量803208032COD3.21281.60641.6064SS1.60640.80320.8032固废危险固废废粉330树脂废料36360硅藻土110生活垃圾20.520.50现有项目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未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拟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根据大气排放情况,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苏州处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区的东部,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距上海仅80km。项目所在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钟南街450号,属于工业用地范畴(具体位置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地形地貌苏州在地貌上属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高程在3.5~5m,苏州西部地势较高,并有低山丘陵,如天平山、七子山等,东部地势相对低洼,且多湖泊,如阳澄湖、金鸡湖等。项目所处的苏州工业园区主要为开阔的湖积平原,水网密布。厂址地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太湖冲击平原区,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据区域资料,场地属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区。3、地质概况苏州工业园区为冲积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互交层或夹层,较有规律。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及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地震办[1992]160号文,苏州市50年超过概率10%的裂度值为Ⅵ度。4、气候气象苏州工业园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季风盛行,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雨季为6~7月份。根据苏州市气象台历年气象资料统计:(1)温度年平均气温:15.8℃;最热月平均温度:28.5℃;最冷月平均温度:3℃;极端最高温度:38.8℃;极端最低温度:-9.8℃。(2)湿度年平均湿度:76%;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3%。(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SE;夏季主导风向:SE,S;冬季主导风向:NW,N。(4)风速年平均风速:2.5m/s。(5)气压年平均气压:1016hpa。(6)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076.2mm;年最大降水量:1554.7mm;日最大降水量:343.1mm。(7)积雪厚度最大积雪厚度:26cm。(8)冻结深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8cm。5、水文苏州工业园区为江南水网地区,河网纵横交叉,湖荡众多,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等水体造就了园区独一无二的亲水环境。河网水流流速缓慢,流向基本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据大运河苏州站多年的观测资料,苏州地区年均水位约2.76m(吴淞标高),内河水位变化在2.2~2.8m之间,地下水位一般在-3.6至-3.0m之间。本项目污水的最终受纳河流吴淞江距项目选址大约5.8km,其评价河段中的斜塘—甪直段(长约7km),河面较宽,平均宽度145m,平均水深3.21m。该河流中支流主要有斜塘河、青秋浦、清小港、浦里港。6、植被与生物多样性本项目所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植物生长迅速,种类繁多,但人类开发较早,因此,该区域的自然陆生生态已为城市生态所取代,由于土地利用率高,自然植被已基本消失。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经济概况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是苏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78km2,其中,中新合作区80km2,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同比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亿元,增长10.2%;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00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均保持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亿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5万元,增长9%。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较好发展。区内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已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基本完成70km2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其中30km2里建成区达到“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限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水准,建设了首期60万kW发电厂、日供45万t自来水厂、日供15万m3燃气厂、日处理35万t污水处理厂和每小时供热340t集中供热厂(苏州工业园区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等基础设施源厂。目前全区整体绿化率已达45%。区内社会事业也在同步发展,具有综合社区服务功能的邻里中心和一批学校、银行、宾馆、商店、公园、医疗诊所、体育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园区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在高起点上发展、方兴未艾。随着近两年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全部教育网络日趋健全,教育设施日趋完善,现已具备适应开发区特点的基础教育、特色教育、高等教育网络,园区已拥有自己的省重点中学、省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幼儿园。2、交通运输园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位于苏州古城以东,东临上海,西靠太湖,南接浙江,北枕长江,距上海虹桥机场约80km。3、公用工程(1)供水:苏州工业园区自来水厂位于星港街和金鸡湖大道交叉口,于1998年投入运行,总占地面积25公顷,规划供水规模60万立方米/日,现供水能力45万立方米/日,取水口位于太湖浦庄。原水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出厂水水质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平均日供水量25万立方米/日。阳澄湖水厂位于阳澄湖畔听波路,于2014年投入运行,总占地面积18公顷,规划规模50万立方米/日,现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日,取水口位于阳澄湖东湖。(2)排水:园区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管汇集后就近排入河道。区内所有用户的生活污水需排入污水管,工业污水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污水管,之后由泵站送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吴淞江。(3)水处理:园区范围规划污水处理总规模90万吨/日。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为35万吨/日。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15万吨/日。园区乡镇区域供水和污水收集处理已实现100%覆盖,污水管网683km,污水泵站43座。(4)供电:园区的电力供应有多个来源,通过华东电网和一些专线向园区供电。高压电经由园区内的数座变电站降压后供用户使用。目前的供电容量为486MW。多个变电站保证了设备故障情况下的系统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突发停电的风险。
(5)供热:
园区鼓励投资商使用集中供热,为此规划并建设了高标准的集中供热厂。目前园区集中供热主要由苏州工业园区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北部燃机热电有限公司和苏州东吴热电有限公司提供。苏州工业园区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从事供热发电业务,负责苏州工业园区除东南部以外区域的集中供热,是国内燃气热电行业领先者和江苏省最大的燃气热电企业。其中蓝天燃机分厂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三区东南部,装机总容量达2×180兆瓦,最大对外供热能力可达每小时250吨。蓝天第一热源厂建有二台德国进口的20吨/时LOOS燃油锅炉;热网系统已实现与燃机分厂的热网联网,热网管线累计达到32公里,最大供热能力将达到340吨/小时。北部燃机热电有限公司位于苏州工业园区312国道以北,占地面积7.73公顷,于2013年5月投入运行。建设规模为2×18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年发电能力20亿KWh,年供热能力100万吨。苏州东吴热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公司从事供热发电业务,负责苏州工业园区东南部集中供热,其热电工程列入苏沪经济合作项目和苏州市人民政府的重点项目。(6)通讯:通信线路由苏州电信局投资建造并提供电信服务。目前已建成的通信网络可提供国际直拨长途电话业务、全国互联漫游(包括部分国外城市)移动电话业务、无线寻呼业务、国内主要城市电视和电话会议业务、传真通信业务、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及公用数据通信业务。其中公用数据通信业务包括分组交换网业务、公用数字数据网(DDN)业务、公用电子信箱业务、中国公用计算机交互网及国际互联网业务。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行政区划278km2,其中中新合作区80km2,下辖四个街道。功能定位:苏州市现代化的新城区,重要的经济载体,主要的高科技基地。园区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围绕建设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总目标,坚持中新合作,努力把园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将积极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发挥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优势,重点培育金融、总部、外包、文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新兴产业:以纳米技术为引领,重点发展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项目所在地为规划中的工业用地。本项目在原厂址技改生产,该项目所在地与当地的工业用地布局是相符的,与当地的总体规划是相容的,这与园区的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和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无污染或轻污染的现代工业为主体的原则也是相符合的。故项目符合工业区的规划。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空气质量:(1)调研数据来源、调研点位及项目为有效了解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研苏州市环保局网站“苏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网址50/HuiMaiReporting/AQIOfDay.aspx)。调研点位:方洲公园监测点,位于项目地西南方向3km处。调研项目:SO2、NO2、PM10的24小时平均值。调研时间:2015年11月14日至11月16日发布的监测数据。(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研及评价根据苏州市环保局网站于2015年11月14日至11月16日发布的数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汇总及评价结果见表3-1。表3-1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物日期SO2NO2PM10COO3PM2.5监测值(小时均值)11.1422ug/m359ug/m3113ug/m31.453mg/m3108ug/m3109ug/m311.1521ug/m364ug/m3107ug/m31.382mg/m3141ug/m3101ug/m311.169ug/m324ug/m364ug/m30.963mg/m377ug/m361ug/m3标准限值(小时均值)500ug/m3200ug/m3450ug/m310mg/m3200ug/m3225ug/m3备注:PM10没有小时均值,取值日均值的三倍。从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各调研常规项目均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目前项目周围大气环境空气状况良好,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二、地表水质量:(1)调研断面设置本项目调研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上、下游3个监测断面,详见表3-3。表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研断面河流名称调研断面断面名称断面功能调研因子功能类别吴淞江W1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0.5km对照断面pH、COD、NH3-N、TP、石油类Ⅳ类W2园区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1km(吴淞江胜浦吴巷)控制断面W3园区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5km(吴淞江胜浦江圩)削减断面(2)调研因子pH、CODcr、氨氮、总磷、石油类。(3)调研时间和频次调研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03月08日和03月10日监测的数据,监测2天,每天2次。(4)采样及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5)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研及评价根据园区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评价结果汇总见表3-3。表3-3地表水调研数据评价结果(mg/L)监测断面项目pHCODNH3-NTP石油类W1浓度范围(mg/L)7.44~7.5611~140.97~1.140.122~0.1310.005污染指数0.22~0.280.37~0.470.65~0.760.41~0.440.01超标率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W2浓度范围(mg/L)7.42~7.9922~251.35~1.420.174~0.1970.005污染指数0.21~0.4950.73~0.830.9~0.950.58~0.660.01超标率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W3浓度范围(mg/L)7.8~8.1617~181.21~1.320.131~0.1420.005污染指数0.4~0.580.57~0.60.81~0.880.44~0.470.01超标率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标准值(mg/L)6~930由表3-3可知,吴淞江各监测断面pH、COD、氨氮、总磷、石油类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三、声环境质量: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内容,并结合《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市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的通知》(苏府[2014]68号)文的要求,确定项目所在地西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厂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为了解本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引用(2016)环监(委托)字第(A062)号,监测时间为2016.3.29。监测期间,西厂界噪声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其余厂界噪声测点的昼、夜等效声级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具体监测结果详见下表。表3-4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dB(A))监测点位昼间夜间标准达标状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Z157.651.86555达标达标Z256.550.56555达标达标Z354.149.27055达标达标Z453.449.87055达标达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表3-5项目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最近距离规模环境功能级别环境空气亿城新天地S530m3000人GB3095-2012二级水环境吴淞江斜湖桥—青秋浦段S3460m中河GB3838-2002Ⅳ类娄江N290m中河声环境西厂界———GB3096-20084a类其余厂界———GB3096-20083类生态环境独墅湖重要湿地NW7700m9.08km2苏州市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金鸡湖重要湿地NW5300m6.77km2阳澄湖(工业园区)重要湿地N3300m68.2km2对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及《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方案》(2015年版),本项目距离独墅湖重要湿地约7.7公里,距离金鸡湖重要湿地约5.3公里,距阳澄湖(工业园区)重要湿地约3.3公里。项目不在苏州工业园区划定的生态红线一、二级管控区范围内。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2013年本)的要求,也符合《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方案》(2015年本)的要求。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如下表。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因子环境质量标准(μg/m3)依据小时(一次)日均年均SO2500150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NO22008040PM10—15070非甲烷总烃2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注*: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具体第244页。原文如下:由于我国目前没有“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美国的同类标准已废除,故我国石化部门和若干地区通常采用以色列同类标准的短期平均值,为5mg/m3。但考虑到我国多数地区的实测值,“非甲烷总烃”的环境浓度一般不超过1.0mg/m3,因此在制定本标准时选用2mg/m3作为计算依据。(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地纳污水体为吴淞江,吴淞江水质类别为Ⅳ类。表4-2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表执行标准表号及标准污染物指标单位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Ⅳ类水质标准pH无量纲6-9CODcrmg/L30NH3-N1.5TP0.3水利部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四级标准SS60(3)声环境评价标准项目西厂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其余厂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标准表号及级别单位标准限值昼夜《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dB(A)65554a类dB(A)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周围环境属二类区,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排放标准表4-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m)二级监控点浓度(mg/m3)非甲烷总烃6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颗粒物(碳黑尘、染料尘)18150.51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15.2*0.5215.7*0.5616.2*0.59备注*:根据内插法计算出15.2m、15.7m、16.2m依次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污水接管送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排入吴淞江。项目厂排口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污水处理厂排口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以及《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表1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Ⅰ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污水排放标准见下表。表4-5废水排放标准排放口名称执行标准取值表号及级别污染物指标单位标准限值项目厂排口《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PH无量纲6-9CODmg/L500SSmg/L40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等级TPmg/L8氨氮mg/L45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排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pH无量纲6~9动植物油mg/L5SSmg/L10《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表1标准CODmg/L50NH3-Nmg/L5(8)*①TPmg/L0.5注:*①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3)噪声排放标准项目西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其余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表4-6边界噪声排放标准区域名执行标准表号及
级别单位标准限值昼夜西厂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dB(A)7055其余厂界3dB(A)6555总量控制指标总量控制因子和排放指标:本项目选址位于太湖流域,项目所在地属于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根据《“十二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号),结合本项目排污特征,确定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本项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COD、NH3-N、TP,总量考核因子为SS、TN。污染物在园区污水处理厂内平衡。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考核因子为颗粒物。全厂大气污染物在园区范围内平衡。表4-7污染物三本帐汇总表(t/a)污染物名称现有项目以新带老削减量本项目总排放量总量控制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总控量考核量颗粒物0.28350.06750.90680.85240.05440.2704-0.2704非甲烷总烃0.03700.03600.0360.0730.073-生产废水水量8032011200112091529152COD1.606400.4480.2240.2241.83041.8304-SS0.803200.2240.1120.1120.9152-0.9152生活污水水量24650499049929642964COD0.862700.174700.17471.03741.0374-SS0.739400.149800.14980.8892-0.8892氨氮0.073900.015000.01500.08890.0889-总磷0.012300.002500.00250.01480.0148-综合污水水量1049701619016191211612116COD2.469100.62270.2240.39872.86782.8678-SS1.542600.37380.1120.26181.8044-1.8044氨氮0.073900.015000.01500.08890.0889-总磷0.012300.002500.00250.01480.0148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主要产品为工程塑料:PC、PC/ABS、ABS。成分配比不一样,工艺流程一致,详见下图。工程塑料生产工艺:备注:N-噪声;W-废水;G-废气;S-固废图5-1工程塑料生产工艺流程图工程塑料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混料:根据实验室试验的数据,将树脂、色粉、助剂三种原料按照比例放入混料机进行混料。混料前无过筛、过滤等前处理,少数原料如PET需干燥,干燥期间不产生污染物。少数原料如PET需将原料磨碎后使用,需经过磨粉机预处理后再使用。混料过程产生的颗粒物G1。在混料机的上方设集气罩,产生的颗粒物经过集气罩收集后进入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通过16.2m排气筒排放。挤出:将混匀的原料放入挤出机,进行加热。根据不同的材料,加工温度不同,温度范围:150~280,10s左右,成型后挤出。加料的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和加热期间产生非甲烷总烃统称G2。利用煅烧炉针对挤出口进行清理,期间还会产生一些料块S1,能回收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处理,不能回收的作为危废委外处理。水冷:挤出的塑料通过水冷成型,期间会产生冷却水W1,冷却水循环使用;切粒:将挤出的条状塑料进行切粒,因为粒径较大,期间产生的颗粒物较少,本环评不进行定量描述;筛分:将切好的粒子进行筛分,不合格的产品返回挤出工序重新加工。共混:使成品塑料粒子更加均匀。少数原料如PET共混后,分子内部结构混乱,需要进入再结晶烤箱,进行光线照射,以便于其稳定化。包装:将共混后的成品进行包装出库。二、主要污染工序:2.1污染工序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为1、废气:(1)颗粒物技改项目主要是在混料工段时加料和取料以及挤出工段时的加料产生的颗粒物。产生的颗粒物收集处理后通过2#排气筒排放。收集率为90%,通过压力控制,控制布袋除尘的处理效率,布袋除尘处理效率取值94%。通过本次技改,将抽料过程进行相对密封可以减少发尘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混料工段和基础工段产生的颗粒物约占原辅料的万分之五。产生的废气通过2#排气筒进行排放,废气设备运行260d,每天2h。图5-1除尘系统工艺流程图除尘器结构形式为沉流式结构。其除尘器利用粉尘下沉特性,机体设计为沉流式结构.其内部所有零部件严格按气流运动力学原理进行设计研究试验,使其设备在保证处理风量下,运行阻力为最小。更换除尘滤筒时,只需在洁净空气室操作,无需进入尘室,保障安全。一人维修慨念,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及减少维修成本。每部除尘器之设计均可独立操作,当其中一部需要维修时,不会影响其它机组操作。沉流式工作原理:粉尘通过风机产生的负压气流经管道进入含尘室,通过滤筒过滤分离到洁净室经风机作用完成。粉尘则被滤芯阻拦在其表面上,当被阻拦的粉尘在滤芯表面不断沉积时,滤芯里外的压差也同时不断加大,当压差达到预先设定值时,控制压缩空气的电磁阀被打开,压缩空气经管道流入反吹清扫系统,通过清扫机构的清扫管瞬间喷向滤芯内表面,使得沉积在滤芯上的粉尘颗粒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脱离滤芯表面掉落,使得整个滤芯表面都得到清扫。净化后的空气由风道、经风机排出。弹匣式除尘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5-2除尘系统工作原理非甲烷总烃技改项目主要在挤出工段中,所用原料粒子加热温度设置在200-300℃,未达到其分解温度,塑料粒子不会分解,无分解废气产生。但塑料原料在受热情况下,塑料中残存未聚合的反应单体挥发至空气中,从而形成有机废气。由于注塑时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塑料原料允许的范围内,且加热在封闭的容器中进行,产生的单体仅有少量排出,产生大气污染物G2,污染物可按非甲烷总体计,根据前期项目进行类比分析,非甲烷总烃的年产生量约为0.036t。年排放6000h。表5-1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风机风量m3/hmg/m3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处理效率排放去向2#排气筒颗粒物3000058.10.90683.50.10460.054494%经过布袋除尘器后由16.2m高排气筒排放4#排气筒非甲烷总烃70000.860.0360.860.0060.036/12m排气筒排放无组织排放颗粒物//0.1008//0.1008/大气非甲烷总烃//0.004//0.004/废水:生活污水技改项目新增员工16人,人均用水150L/d,年工作260d,年用水量624t/a,损耗量按照20%计算,则废水产生量约为499t/a。生产废水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生产废水主要含有冷却水、真空水以及清洗废水,真空水主要是使用真空泵时产生的废水。根据业主提供资料,生产废水的使用量约为1400t/a,损耗量按照20%计算,则污水产生量约为1120t/a。通过硅藻土过滤后排放。硅藻土过滤以硅藻土为主要介质,利用硅藻土颗粒的细微性和多孔性去除水中悬浮颗粒、胶体等杂质进行过滤。硅藻土助滤剂主要通过下列三种作用将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粒子截留在介质的表面及沟道当中,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一、筛分作用这是一种表面过滤作用,当流体流经硅藻土时,硅藻土的孔隙小于杂质粒子的粒径,这样杂质粒子不能通过而被截留下来,这种作用被称之为筛分作用。实际上可以把滤饼的表面看成是一个具有等效平均孔径的筛面,当固体粒子的直径不小于(或略小于)硅藻土孔隙直径时,固体粒子便会从悬浮液中“筛分”出来,起到表面过滤的作用。二、深度效应深度效应是深层过滤的阻留作用。在深层过滤时,分离过程只发生在介质的“内部”,部分穿过滤饼表面的比较小的杂质粒子,被硅藻土内部而曲折的微孔沟道和滤饼内部更细小的孔隙所阻留,这种微粒往往小于硅藻土的微孔,当微粒撞到通道的壁上时,这就有可能脱离液流,但它是否能达到这一点,决定于微粒受到的惯性力和阻力的平衡,这种截留与筛分作用在性质上是类似的,都属于机械作用。滤除固体粒子的能力基本上仅与固体粒子和孔隙的相对大小及形状有关。三、吸附作用吸附作用与以上两种过滤机理截然不同,这一作用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动电吸引作用,它主要取决于固体粒子与硅藻土本身的表面性质。当那些硅藻土内部孔隙还小的颗粒碰撞在多孔硅藻土内部表面上时,被相反电荷所吸引,还有一种是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形成链团而粘附在硅藻土上,这些都属于吸附作用,吸附作用比前两种作用复杂,一般认为,比孔隙直径小的固体微粒之所以被截留。图5-3技改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a)图5-3全厂水平衡图(单位:m3/a)表5-2技改项目废水污染源情况废水类型废水量(t/a)污染物产生情况排放情况采取的措施排放去向排放规律污染因子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生活污水499COD3500.17473500.1747-市政污水管网连续SS3000.14983000.1498NH3-N300.0150300.0150TP50.002550.0025pH6-96-9生产废水1120COD4000.4482000.224ALAR污水处理器SS2000.2241000.112pH6-96-93、噪声技改项目新增生产设备置于车间内,噪声对外影响不大。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为除尘系统和空压机等。表5-3技改项目新增噪声排放情况生产线/设备名称数量(台)声级值dB(A)所在车间治理措施降噪效果dB(A)距厂界位置m除尘系统175机加工消声、隔声、减振2515(S)空压机170隔声、减振2015(S)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废粉:在混料过程中利用除尘系统收集剩下的粉末,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废粉的年产生量约为1.6t。树脂废料: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树脂废料。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树脂废料的年产生量约为24t。硅藻土: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硅藻土,年产生量约为1t。生活垃圾:技改员工人数16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kg/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2t/a。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技改项目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具体情况见表5-4。表5-4技改项目副产物产生情况汇总表序号副产物名称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预测产生量(t/a)种类判断固体废物副产品判定依据1废粉废气处理固体PP等粉末1.6√《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2树脂废料生产固体PP等料块24√3硅藻土废水处理固体硅藻1√表5-5技改项目固废产生源强固废名称属性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危险特性鉴别方法危险特性废物类别废物代码技改项目产生量t/a废粉危险废物废气处理固体PP等粉末《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THW12900-255-121.6树脂废料危险废物废气处理固体PP等料块THW13261-036-1324硅藻土危险废物废水处理固体硅藻T/IHW12900-299-121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办公等固体生活垃圾——99——4.2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种类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m3产生速率kg/h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排气筒颗粒物58.11.74380.90683.50.10460.0544通过16.2m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0.860.0060.0360.860.0060.036通过12m排气筒排放无组织颗粒物//0.1008//0.1008大气非甲烷总烃//0.004//0.004水污染物类别废水量m3/a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排放去向生活污水499COD3500.17473500.1747通过市政管网直接排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SS3000.14983000.1498NH3-N300.0150300.0150TP50.002550.0025pH6-96-9生产废水1120COD4000.4482000.224经过预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排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SS2000.2241000.112pH6-96-9固体废弃物种类产生量t/a处理处置量t/a综合利用量t/a外排量t/a废粉1.61.600树脂废料242400硅藻土1100生活垃圾4.24.200噪声类别名称声功率级dB(A)降噪后声级dB(A)厂界噪声生产除尘系统7550达标空压机7050达标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在原厂址技改,对厂界外生态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为原厂址技改工程,不涉及建筑施工过程,建设期主要为设备进场,安装以及调试,因此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为设备安装过程产生的噪声和安装人员少量生活污水。安装噪声历时短、安装工程结束便随之消失,影响较小。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现有污水管网排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全厂无组织排放废气,非甲烷总烃:0.008t/a,颗粒物:0.4158t/a。综上述所,无组织废气排放见下表表7-1无组织废气排放参数表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排放量t/a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面源高度m车间非甲烷总烃0.008120506颗粒物0.4158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全厂无组织废气排放源为车间。需要在废气无组织排放单元周围设置大气卫生防护距离。无组织排放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规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m为环境一次浓度标准限值(mg/m3),Qc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r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L为工业企业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m),A、B、C、D为计算系数,在标准GB/T13201-91中选取。测算结果列于下表:表7-2无组织废气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污染物名称污染源位置Qc(kg/h)Cm(mg/m3)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m非甲烷总烃车间0.0423500.0211.850.840.019颗粒物0.0680.45*1.867备注*:颗粒物没有小时浓度,取日均浓度的三倍作为评价标准。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按Qc/Cm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卫生防护距离;但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c/Cm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提高一级。经计算后,全厂需设置以车间开始,周围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范围。综上所述,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项目地处工业区,100m范围内均为工业企业,无居民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上述废气无组织排放,需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是指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污染源与居住区之间设置的环境防护区域。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型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如下。表7-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表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名称Qc(kg/h)Cm(mg/m3)面源有效高度m面源宽度m面源长度m大气环境防护距离L(m)生产车间非甲烷总烃0.002253020无超标点颗粒物0.0680.4553020无超标点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可确定,本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无超标点,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2、地表水影响分析1、排放源强本技改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市政管网,直接进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水污染物总量符合总量控制要求。生产废水经过预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直接进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水污染物总量符合总量控制要求。2、地表水影响分析本项目的生活污水水质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SS、NH3-N、TP,生活污水可直接由厂排口接入市政管网,进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达标后排入吴淞江。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预处理之后接入市政管网,进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达标后排入吴淞江。针对项目接管的可行性分析如下:一是时间上:本项目预计投产期为2017年4月,而园区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已建成使用,从时间上是可行的。二是空间上(污水管网):本项目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钟南街450号位于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收水范围之内。本项目产生的污水可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为此,从污水管网上分析,能保证项目投产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三是水量上: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污水处理污水能力为10万t/d,目前一期已经基本达到满负荷运行,二期10万t/d已于2006年初投入运营,目前污水处理厂的总处理规模为20万t/d。现有接管量约17万t/d,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46.6t/d,园区第一污水厂二期处理余量约为3万t/d,所以本项目污水只占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余量的0.16%,因此从水量上看,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完全有能力接纳本项目产生的污水。四是水质上:本项目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TP。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水质简单、可生化性强,预计不会对污水厂处理工艺造成冲击负荷,不会影响污水厂出水水质的达标。因此,本项目废水排入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是可行的,项目废水经污水厂处理达《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放,预计对纳污水体吴淞江水质影响较小。3、噪声:本项目新增的生产设备均置车间内,经过隔声减震处理后对外影响不大,再经过隔声、减震和一定的距离衰减后厂界可达标排放。4、固体废弃物:废粉和硅藻土委外处理;职工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表7-7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评价表序号固体废物名称产生工序属性(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待鉴别)废物代码产生量(吨/年)利用处置方式利用处置单位1废粉废气处理危险废物HW12900-255-121.6委外有资质单位2树脂废料生产危险废物HW13261-036-13243硅藻土废水处理危险废物HW12900-299-1214生活垃圾办公等生活垃圾/4.2委外园区环卫5、环境风险简述(1)风险识别项目生产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为原料聚乙烯塑料粒子及成品塑料包装制品放置不规范,遇明火而发生火灾事故。此外,本项目原料或成品发生火灾后可能引发燃烧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人体不适(头痛、神志不清及窒息等症状),燃烧烟气异味刺激人眼、鼻,灭火而产生的消防废水。因此应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必要时建设事故池或消防尾水池,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确保企业安全生产。(2)风险防范措施建设单位需组建安全环保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通过技能培训,承担该厂的环保安全工作。安全环保机构组建后,将根据相关的环境管理要求,结合苏州市具体情况,制定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的生产操作规则和完善的事故应急计划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手段和设施。同时加强安全教育,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1)生产管理防范措施关于生产装置,要注意以下防治措施:①更新选购的设备必须做到有资质的单位购买和制作。②生产装置应定期维修。③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切实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积极推广科学安全管理方法,强化安全操作制度和劳动纪律。④对职工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培养职工要有高度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并且要熟悉相应的业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有关物料、设备、设施、工艺参数变动等的危险、危害知识,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方法。⑤应制定出尽可能完善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应针对事故发生情况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救援设施器具的良好度。2)针对火灾风险措施①杜绝一切火源、热源,严禁吸烟,电气动力、照明采用整体防爆型的装置。②防积累静电引起火花放电。在运输时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槽车要有接地链。3)贮运风险防范措施①存放处应保持阴凉、干燥、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②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货。③库房内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桶及附件损坏。④库房内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保证消防器材完好随时可用。⑤严格限制各危险品的存货量,应尽量缩短物料储存周期,减少重大风险事故的隐患。(3)风险管理控制与消除火源a、工作时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等进入易燃易爆区。b、动火必须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c、使用防爆型电器。d、严禁钢制工具敲打、撞击、抛掷。e、安装避雷装置。f、转动设备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起杂物等燃烧。g、物料运输要请专门的、有资质的运输单位,运用专用的设备进行运输。严格控制设备质量与安装质量a、罐、器、泵、管线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选用合格产品。b、管道等有关设施应按要求进行试压。c、对设备、管线、泵等定期检查、保养、维修。d、电器线路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加强管理、严格纪律a、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b、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通风、管线是否泄漏,消防通道、地沟是否通畅等。c、检修时,做好隔离,清洗干净,分析合格后,要有现场监护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方能动火。d、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工作。安全措施a、消防设施要保持完好。b、要正确佩戴相应的劳防用品和正确使用防毒过滤器等防护用具。c、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d、厂区要设有卫生冲洗设施。e、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八、建设项目拟采取有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废气有组织排放颗粒物布袋除尘达标排放非甲烷总烃/达标排放无组织排放颗粒物、非甲烷总烃增强通风达标排放废水生活污水COD、SS、氨氮、总磷-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生产废水COD、SS硅藻土过滤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废粉委外全部妥善处理处置,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树脂废料委外硅藻土委外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环卫部门统一清理噪声生产设备除尘系统消声、减震达标排放空压机隔声、减震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预期效果本项目在原厂址改建,对厂界外生态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九、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项目概况:公司于2004年2月注册成立于中国苏州工业园区钟南街450号,占地15430平面米,总投资金额500万美元。经营范围:色母料、功能性母料、改性工程塑料及其他塑料颜料、助剂、添加剂、特种分散剂及原料的生产和加工,销售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从事本公司生产产品的同类商品的批发、进出口及相关业务,并提供售后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技改项目引进改性工程塑料线2台,运用双螺杆高温混炼、挤出技术,生产改性工程塑料,如PC、ABS、PC/ABS等,年产能2000吨。2、项目建设与地方规划相容:根据工业园区的规划情况,项目所在地为规划中的工业区。本项目属于在原厂址进行改建,与当地工业用地布局相符。与当地的总体规划相容,与园区的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和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无污染或轻污染的现代工业为主体的原则也是相符合的。同时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对化工企业的达标排放要求,项目拟建地位于现有厂区内,属于项目按计划建设内容的配套设施,符合选址和用地要求。故项目符合工业区的规划。3、项目产品、生产工艺与产业政策相容:经营范围:色母料、功能性母料、改性工程塑料及其他塑料颜料、助剂、添加剂、特种分散剂及原料的生产和加工,销售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从事本公司生产产品的同类商品的批发、进出口及相关业务,并提供售后服务。产品及工艺设备不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本)》中鼓励、限制、禁止类;也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淘汰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亦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修正)、《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本)》中淘汰或禁止类条款,符合地方产业政策。根据《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修订):“准保护区:西至元和塘,东至张家港河(自张家港河与元和塘交接处往张家港河至昆山西仓基河与娄江交接处止),南到娄江(自市区外城河齐门始,经娄门沿娄江至昆山西仓基河与娄江交接处止),上述水域及其所围绕的三角地区已划为一、二级保护区的除外;市区外城河齐门至糖坊湾桥向南纵深2000米以及自娄门沿娄江至昆山西仓基河止向南纵深500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张家港河(下浜至西湖泾桥段)、张家港河下浜处折向厍浜至沙家浜镇小河与尤泾塘所包围的水域和陆域。”《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修订)第二十四条规定规定:准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化工、制革、制药、造纸、电镀(含线路板蚀刻)、印染、洗毛、酿造、冶炼(含焦化)、炼油、化学品贮存和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利用项目;禁止在距二级保护区1000米内增设排污口。本项目不属于上述行业。本项目位于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文件关于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对含氮磷污染物控制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不排放生产性氮磷物质,符合当地相关政策规划。综上所述,本项目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可行的。对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及《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方案》(2015年版),本项目距离独墅湖重要湿地约7.7公里,距离金鸡湖重要湿地约5.3公里,距阳澄湖(工业园区)重要湿地约3.3公里。项目不在苏州工业园区划定的生态红线一、二级管控区范围内。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2013年本)的要求,也符合《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方案》(2015年本)的要求。4、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地所在域区大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胜浦江圩断面水质指标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ROMANIV类标准,项目地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5、项目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1)废气全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经相应的处理措施处理后排入到大气中不会降低周围环境空气的功能级别,周围大气环境功能可维持现状。技改后全厂应以车间为界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2)废水厂内生产废水经处理后浓度可达污水厂接管标准,不会对污水厂产生冲击负荷,项目周边道路管网已经铺设完成,污水能够接入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新增公辅工程设备产生的噪声经治理措施治理后能使其达标排放,厂界可以达标,不会降低项目所在地原有声环境功能级别。(4)固废技改项目投产后厂内各类废物分类收集,分类临时存放,危险废物委外处理;职工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表9-1技改项目投产后全厂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三本帐汇总表(t/a)类别污染物名称现有项目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项目技改后全厂排放量技改前后增减量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气有组织颗粒物0.28350.06750.90680.85240.05440.2704-0.0131非甲烷总烃0.03700.03600.0360.0730.036无组织非甲烷总烃0.00400.00400.0040.0080.004颗粒物0.31500.100800.10080.41580.4158废水生产废水水量8032011200112091521120COD1.606400.4480.2240.2241.83040.224SS0.803200.2240.1120.1120.91520.112生活污水水量2465049904992964499COD0.862700.174700.17471.03740.1747SS0.739400.149800.14980.88920.1498氨氮0.073900.015000.01500.08890.0150总磷0.012300.002500.00250.01480.0025综合污水水量104970161901619121161619COD2.469100.62270.2240.39872.86780.3987SS1.542600.37380.1120.26181.80440.2618氨氮0.073900.015000.01500.08890.0150总磷0.012300.002500.00250.01480.0025表9-2“三同时”验收一览表名称奥美凯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增加改性工程塑料线类别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处理效果执行标准环保投资(万元)完成时间废气有组织颗粒物除尘系统94%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执行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30三同时非甲烷总烃//无组织颗粒物加强通风—非甲烷总烃加强通风—废水生活污水COD、SS、NH3-N、TP——厂排口达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依托现有排水设施生产废水COD、SS硅藻土吸附—10噪声生产/公辅设备LAeq隔声、消声、减震—西厂界执行GB12348-20084类标准其余厂界执行GB12348-20083类标准—固废生产废粉委外—全部得到妥善处理,不造成二次污染5树脂废料—硅藻土—生活垃圾环卫清理——达到规范化要求——设置专门的废物贮存区及原材料仓库;仓库符合规范,防火防高温—总量平衡具体方案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园区内平衡;水污染物总量在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内平衡—绿化依托现有绿化体系—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全厂应以车间为界分别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合计—456、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本项目大气污染物纳入园区大气总量指标中。固废分别收集后集中处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建设单位的总量控制指标由建设单位申请,经园区环保局批准下达,并以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形式保证实施。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可在区域内平衡。7、项目采用的设备与选用的工艺符合清洁生产本项目使用的能源为电能,属于清洁能源。采取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物料能耗低,污染物产生量少,末端控制有效,污染物的排放量小。资源和废物在生产过程中或更大范围的循环利用。本项目总体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体现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改前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一致。8、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本项目采用相关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因火灾、爆炸或化学泄漏出现环境风险事故的概率可降低到公众可接受水平。与技改前项目风险防范水平一致。综上所述,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评价以及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认为本项目完成本评价所提出的全部治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后,在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有环境可行性。对策建议及要求:二、要求与建议1.要求⑴上述评价结论是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原辅材料用量及与此对应的排污情况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生产品种、规模、工艺流程和排污情况有所变化,建设单位应按环保部门的要求另行申报。⑵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务必认真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人。公司应十分重视引进和建立先进的环保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职工自身的环保意识。建设定期对废气处理装置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的处理效率。(4)确保绿化率,美化厂区环境。(5)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2.建议建设项目建成后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本项目确保车间内的通风状况良好,以减少对车间内环境以及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2)建设单位应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减少物料、资源和能源的用量,从而达到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目的;项目投产后应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3)对厂内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通过厂房隔声和距离衰减,保证厂界噪声达标。(4)加强员工环境保护意识,操作上应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环保设备尤其是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低碳分布式光储充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2030全球草酸镥水合物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游戏插画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单通道凝血分析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EPROM 存储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3,4,5-三甲氧基甲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代谢物定制合成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低扭矩滚子轴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差速器锥齿轮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压电动车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室内空气治理技术培训
-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DB52T 1167-2017 含笑属栽培技术规程 乐昌含笑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奥数应用题100道(含答案)
-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Epson RC+ 基本指令集教程
- 2023.05.06-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高处作业吊篮工程部分)
- 2023年汉中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详解
-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