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5.1结论从本研究对广西两种木薯产业化模式的分析比较得出,广西木薯加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木薯深加工的发展影响着木薯种植业乃至整个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木薯这样一种低成本经济作物通过产业化发展,经济附加值提高了5-8倍。同时,从利润最大化角度来看,广西木薯产业化中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运作。“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实践中证明了其现实性,并且广西木薯产业化也正在沿袭这两种模式开始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发展。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广西木薯产业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然而,实证也表明这两种主导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产业链环节联结中的还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当前木薯产业化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球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广西作为“一轴两翼”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迫切需要广西寻求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而作为新一代燃料的原料——木薯也将作为广西特色产业推向国际。在未来木薯零关税条件下,广西木薯产业无论是在国内或国际都受到挑战,而只有在产业化发展下,广西木薯经济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站稳脚。5.2建议5.2.1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木薯综合利用效率目前广西木薯产业化过程中的基地建设规模小,档次低,配套性较弱从而使得木薯的生产和加工不能衔接,一方面造成农民收入不能提高,一方面抑制了木薯加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对木薯产业化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关于生产基地建设,主要做到以下四点:1.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根据资源禀赋理论,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构成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供给相对充裕、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供给相对不足、价格较为昂贵的商品,以获得比较利益和更有效地利用本国的生产要素。我们尚且把国际间的贸易转化为地域间的贸易,那么对于广西而言,木薯产业本身就是区内特色产业,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的优势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产结构将对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对于木薯产业而言,选择广西作为木薯制成品的生产基地主要是因为60%多的木薯产于广西,在原料产地进行生产基地建设不仅可以及时获得足够的木薯原料,同时还减少了运输成本。在木薯主产区内合理布局各种农产品用地格局,农垦集团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争取把荒山变为适合木薯种植的基地。这样一来解决了粮食用地问题,二来可以提高木薯种植面积。同时,木薯龙头企业要对基地进行技术投入,集中力量因地制宜地建立一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生产基地。2.实施木薯良种化,发挥增产增效的潜力虽然木薯适宜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基本无病虫害,易于管理的经济作物,即使在干旱、贫瘠、酸性的山坡、低谷、边际地区上也可高产,因此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然而,多年来,由于木薯良种化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在一些贫困地区,木薯的种子几乎是自己育种或以传统品种为主,良种覆盖率很低,平均公顷产仅12吨左右,淀粉含量在25%-27%,同时,种植和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较差。而木薯要进行产业化经营,生产与加工所需不符则会导致加工滞后或难以形成深加工。因此,在基地建设上,龙头应对基地进行育种、良种试验,通过对当地环境的了解,研发适宜当地种植的木薯良种,通过成立“示范园”对木薯进行生产基地良种化,从而引导更多的农户进行良种种植。农户也应从整体出发,眼光放远,积极使用良种,学习良种的种植技术,从而提高单位产量以及木薯产品质量。3.建立、健全基地的运行机制由于广西木薯产业化的基地属于以社会力量兴建的基地,那么可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使基地(农户)与企业建立起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对于目前这种产业化经营,加工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经营的农场式基地,即企业将基地作为自己的一个“车间”进行经营,但目前广西木薯产业化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走这样的发展道路,可以先考虑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型基地(这也是目前很多成功案例走的发展方向),即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村或农户签订合同建立生产基地,这种形式的投资少,见效快,克服了资金的瓶颈约束,这种合同约束的方法在J公司的案例中就得以证明。这种方式在目前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中是最有效的,当然还要注重介于农户与公司间的基地运行机制的健全,形成规模经济。到资金有一定的积累时公司可以形成一个集团,从而将生产基地作为自己的研发基地,朝“农场式基地”发展,形成一种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公司建立起稳定的木薯转化方式,推进产后环节的增值部分向产中环节返还。这样一来,农户与公司的利益共同体就形成了。4.完善基地社会服务化体系围绕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重要保证[35](沈光,2001)。因此,在发展木薯产业化时,要健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科研单位和木薯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从良种研发、种苗提供、技术服务、加工、运销、信息等各方面为基地提供服务。对于农民自办组织,可以是合作社或专业协会,由于这些机构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可以亲近农民,了解农民所需,同时这些组织的成立还解决了“公司+农户”的主体地位不对称问题,从而形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以集体力量与公司进行谈判,要求公司给与更全面的社会服务,真正意义上做到产供销、贸工农一条龙的一体化发展。5.2.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木薯龙头企业,推进木薯加工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来确立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及其加工产品,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好坏、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发展木薯产业化时,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对国内国际市场进行需求分析,及时掌握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倾向,从而为企业进行产品生产提供市场信息,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木薯产业化中的市场,尤其要走国际化道路。木薯产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不断扩大,不仅需要开拓国内消费市场,而且亟需打开国际消费市场,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广西木薯产业的生产与经营要以开拓国际市场为中心,选准和创造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并以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培育木薯产业,扩张市场,从而提高品牌的营运能力,要对每一个木薯深加工品种的国内外市场进行调研,制定可行的国际市场开拓策略,在引进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加强木薯产品品质的提高[36](广西木薯产业化课题小组,2004)。当前,广西木薯产业化主要由加工业推动,是一种加工带动型的产业化经营。因此,提高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木薯加工业是木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木薯加工业是木薯产业化的龙头,只有加工业发展,才能带动木薯生产的发展,才能提高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37](罗兴录,2001)。作为木薯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木薯加工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中心环节,木薯加工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服务、流通等方面的实现对生产基地和农民有着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因此,加工企业本身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努力对自身的经营能力进行开拓,在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资金规模时进行双向整合,联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关系,确保产品研发、生产(农业)、加工和营销4个环节的协调发展。龙头企业在产业环节联结中应加强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和储备的引进和改进,形成技术改进与技术研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营销方面要注重引进先进的营销理念、手段和技术,建立和健全企业购销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木薯期货贸易和远期交易,沟通电子交易平台,以避免和减少销售风险。此外,加工企业还应注意对三废进行处理,达到循环利用资源。在广西,木薯产业可谓一种特色产业,在这样一个特色产业中建立龙头企业,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建立木薯龙头企业时,要坚持龙头向外扩张、产品向外销售,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同时,把龙头企业建成生产加工中心、信息、科研、服务中心,对生产基地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完成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心纽带。目前由于木薯产业化程度较低,主要以木薯种植和木薯初级加工品为主,在企业往后的发展中应更注重木薯的深加工生产,从而提高木薯附加值。5.2.3完善木薯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产业化利益共同体实证表明“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适合广西木薯产业化的发展,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使得有效的农民减少了市场风险。目前,广西地区有的地方实施良种木薯优质优价,采取保底价回收的办法,确保木薯加工企业及农户效益的互惠互利。对于“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三章中已经介绍,如何去解决农户与公司之间利益共同体不稳定问题?在纯粹的买卖合同的弱约束力下,整个产业化环节中应该如何保证木薯的顺利流通以及如何去解决双方主体地位问题就要涉及到充当木薯流通环节中的农民组织。在整个产业链中,我们把两个案例实行的模式进行合并,即在超市/加工企业/市场,木薯供应商同小规模农户之间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即合作社。但是我们更要强调这样一个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合作社,对外招聘能人,同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木薯垦区能人加入合作社,培育、扶持流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合作社社员的整体素质。在这样一个桥梁下,合作社在内部可以组织,管理和监督农民的生产过程,在外部统一同超市/加工企业/市场和木薯种植者交易,为家庭农场及农户提供种子、储存、运输、营销、信息等各种服务,从而增强农户的交涉力量。这样的产业化组织的产业化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才是真正意义上以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利益基础为前提的,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流通环节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供应不足问题,还可以提升农民地位,解决产业链环节之间的链接问题。5.2.4创新发展木薯产业化集团化的经营模式,提高木薯的附加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木薯产业化最佳组织形式可谓集团化发展。木薯产业化集团化需要把木薯各种加工企业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如图5-1)。在这种集团化发展下,既能够取得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达到参与市场竞争、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效果,也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最终达到最低交易成本,获得最高平均利润的效果。木薯产业化集团化经营显现的效应,最主要的是拉长了产业链条,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木薯的附加值。因此,现行的小规模加工企业在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应该与同行的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与农垦集团形成淀粉、酒精、饲料、食品等加工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对“公司+农户”进行创新,形成超大模式,实行“公司、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的产业化机制。这种模式可以参考超大集团的做法,即女工月收入350,男工月收入450~500,年收入5000左右[38](王凯,2004)。这样既稳定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图5SEQ图\*ARABIC\s11理想的广西木薯产业化运行机制5.2.5加强政府和其他政策性银行对木薯产业化的扶持,提高木薯产业的竞争力在对J公司的调查时,我们知道政府对木薯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尚浅,企业对农民的种植补贴额成为企业的财政负担,部分补贴急需政府的支持。面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木薯将征收零关税将使得木薯产业受到外国优质木薯品种的挑战。因此,政府应该利用WTO规则允许的“国内支持”政策加大对木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木薯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广西木薯产业要真正成为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政府部门则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加大对木薯科技(包括木薯品种选育与繁殖、产品加工开发研究等),技术培训、推广,市场开拓与营销,信息和流通体制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的治理,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投入,提高木薯生产和深加工的科技含量,创立木薯产品品牌,增强木薯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增加国家创收[39](李惠贤,杨为芳,2002)。同时,向农业发展银行等的政策性银行也应该通过支持企业,扶持木薯产业化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农发行的支持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自身资金的瓶颈问题,扩大生产规模,一方面可以支持木薯产业做大,增加了农民就业,带动了木薯原料及产品流通等上下游服务业的发展。学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学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在本论文即将交付答辩之际,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与无私指导和帮助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致以真诚的谢意。本论文的研究从选题、框架构思、结构安排中都得到导师**副教授的精心指导。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杨老师所给与我的帮助和知道以及杨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将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此,我对杨老师那种高尚的师德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在实证调查研究中,本研究得到了广西桂平金源酒精公司办公室主任王主任、桂平市建委村镇科副科长冯科长以及当地农户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大学期间,得到了经济管理学院众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同学和所有关心帮助我的朋友。参考文献[1]黄仁好.武鸣县木薯产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博士论文.浙江: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系,2007[2]农业部.农业发展报告(1995-2000),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王书芳.农业产业化:又一次经营制度的创新.探索与争鸣.1997(11):20-23[4]张绍焱,梅德平.中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6[5][6]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版,2000:82-91[7]黄祖辉,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农业经济问题,2002(3):28-31[8]刘斌.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9]张晓山.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经济问题,2006(8):4-9[10]郭晓鸣,廖祖君,付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4):40-47[11]周湘峰.“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广场,2007(8):10-12[12]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和拓宽优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107-109[13]刘金山.市场协调农业产业链:一种探索.上海经济研究,2002(3):32-36[14]王凯.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82-184[15]李晓红.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研究:博士论文.北京:管理工程与科学系,2005[16]罗兴录.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战略.耕作与栽培,2001(4):59-61[17]沈光.广西木薯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热带农业科学,2001(4):24-27[18]罗培敏.我国木薯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耕作与栽培,2002(3):51-52[19]黄洁,李开锦,叶剑秋,等.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研究与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421-426[20][31]张振文,李开绵,黄洁,等.我国木薯产业发展形势与策略——广西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启示.广西农业科学,2006,37(6):743-747[21]唐明.尼日利亚木薯概况及中尼木薯合作前景调研.商务部网站,对外贸易司:/aarticle/subject/ncp/subjectgjsq/200610/20061003500375.html[22]陈立胜,潘瑞坚.木薯酒精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广西轻工业,2007(12):24-25[23]王文泉,李开锦.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东风开拓我国木薯产业新局面.热带农业科学,2003,23(3):34-40[24]曹春梅.发展木薯产业是广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9):18-20[25]KlanarongSrirot.CassavaindustryinThailand:Thestatusoftechnologyandutilization.InternationalSymposiumonCassava,StarchandStarchDerivatives,Guangxi(China),11-15Nov1996,Bangkok(Thailand).2000:169-180[26]Anonymous,AddingValuetoCassava,AppropriateTechnology,2007,34(2):68[27]DeleRaheem;ChrysanthusChukwuma,FoodsfromCassavaandTheirRelevancetoNigeriaandOtherAfricanCountries,AgricultureandHumanValues;18:383-390,2001[28]CIAT,CassavainLatinAmericanandtheCaribbean:ResearchesforGlobalDevelopment,FAOcorporatedocumentrepository,1998[29]F.O.Olasantan,H.C.Ezumah,E.O.LucasEffectsofintercroppingwithmaizeonthemicro-environment,growthandyieldofcassava,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57(1996):149-158[30]PeterNeuenschwander,BiologicalControloftheCassavaMealybuginAfrica:AReview,BiologicalControl21,2001:214-229[32]文玉萍.广西木薯产业的竞争力急待提高//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广西:广西淀粉协会,2004:191-195[33]罗培敏.我国木薯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耕作与栽培,2002(3):51-52[34]胡德春.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73-174[35]沈光.广西木薯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热带农业科学,2001(4):24-27[36]广西木薯产业化课题小组.广西木薯产业国际化对策研究.市场论坛,2004(9):5-8[37]罗兴录.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战略.耕作与栽培,2001(4):59-61[38]王凯.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战略思考.科技与经济,2004,17(1):52-55[39]李惠贤,杨为芳.入世后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广西农业科学,2002(2):97-99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