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县义源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 总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赣县义源教育园区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赣县义源新区项目办公室1.1.3项目拟建设地点赣县茅店镇义源村1.2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赣州同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质证书:工咨丙117201200011.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赣州同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接受赣县义源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1.4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4.1研究依据1、项目承办单位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委托书;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5、《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6、《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实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4号);8、建设部建标〔1992〕245号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院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9、《赣县义源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2020年);10、教育部颁现行相关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1、《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2、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13、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等。1.4.2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概况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总平面布置及建筑结构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节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1.5项目概况1.5.1建设必要性职业教育是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赣县地处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是“千里赣江第一县”和“中国板鸭之乡”。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职业教育面临全国性需求高涨和区域开发人才需求加大的双重机遇。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提升赣县乃至赣州综合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是赣州跻身江西崛起第一梯队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赣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呈现强劲发展的势头,尤其是随着“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战略实施后,赣县经济社会正抢占新一轮发展快车道,职教园建设时机应运而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有的职业学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市委县委、市县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建设赣县义源职业教育园区。1.5.2建设规模与方案根据《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以及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预测,结合三门峡市城市发展规划,拟在陕县张湾乡政府所在地以南建设三门峡市职业教育园区,先期将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三门峡市技工学校、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三门峡市卫生学校、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五所学校整体迁入,并将各校现有校区进行置换。通过职教园区这一平台建设,整合职教资源,做大职教规模,优化提升职教层次和水平。职教园区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逐步配套完善。根据三门峡市城市人口增加幅度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先期拟迁入学校现状和发展规划,初步核算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34000人,各校规模分别为: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14000人,三门峡市技工学校6000人,三门峡市财经学校6000人,三门峡市卫生学校6000人,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2000人。本项目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配备十三项校舍所需的建筑用地、体育设施用地和专用绿地三大项用地指标,并根据相关政策,按照生均占地面积为59m2,全日制在校生规模34000人进行征地,本次新征土地面积为2000000m2(折后3000亩),基本可以满足园区迁入各学校发展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规定,并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对各项规划建筑进行合并,对面积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建设各类校舍800100m2。1.5.3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三门峡市财经投资公司。为做好三门峡市职教园区的规划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了职教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园区规划、设计、报批与项目实施等工作。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工程建设期三年。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08185.24万元,资金来源由项目承办单位多渠道筹措解决。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一 技术指标 1 总占地 亩 3000 2 办学规模 生/年 34000 3 总建设规模 m2 800100 3.1 本次建设规模 m2 497080 3.2 社会化建设面积 m2 303020 4 水电用量 4.1 用水量 m3/d 9886 4.2 装机容量 kW 16924 二 经济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108185.24 2 资金筹措 万元 108185.24 三 评价数据 万元 1 运营期正常年收入 万元 12580 2 运营期正常年支出 万元 3359 3 运营期年均节余 万元 9221 4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年 14.76 5 运营期单位生均功能运营成本 万元 1311 1.8结论与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三门峡市为了贯彻省职教攻坚会议精神,落实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结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提出建设三门峡市职业教育园区,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做好职教园区的建设实施工作,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项目建设,早日投入使用,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三门峡市财经投资公司是经三门峡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不具有金融职能的市属国有独资政策性投资机构,是政府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国有资产出资人,承担三门峡市市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土地、林业资源等市属国有资产的维护、产权管理和资本运营;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及策划;房地产开发业、建筑业等城市建设相关产业的投资。2.2拟迁入学校概况先期拟迁入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学校名称 现有在校生人数(人) 教职工人数(人) 现有占地面积(亩) 建筑面积(m2) 备注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5213 270 72 61200 三门峡市技工学校 2560 106 60 22200 三门峡市财经学校 1625 146 40 25500 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2719 120 50 29900 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 300 43 15 5890 合计 12417 685 237 144690
2.2.1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是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近年来,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三门峡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校企联姻、订单培养、扶贫助学的办学新模式,着力加强技能培训,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为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学校200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被国家教育部先后确定为“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全国百所“半工半读试点学校”和“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是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先进单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现有在校生5213人,教职工270人。设立了计算机、理工、电子、音乐、美术、财经、高中等7个专业部,开设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数控技术、工民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技术、电子技术、焊接、音乐、幼师、游戏影视动画、建筑室内外设计、电脑工艺美术、装潢电脑设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会计、商务文秘等20个专业。学校现占地面积72亩,有普通教室65个。学校重视专业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成立了实训基地:拥有计算机房7个,共有教学用计算机近500台。有多媒体电教室10个,电子备课室、语音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美术创作室、影视动画设计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电子实训车间、电工实训车间、汽车实训车间各1个,形体舞蹈室2个,琴房10个,钳工实训车间3个。建立有数控专业实训车间2个,配备有普通车床14台,数控车床4台,铣床1台。近年来,三门峡中专发展较快,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学校占地面积过小,不论是教室数量、办公室用房数量,还是教工单身宿舍、学生宿舍、餐厅、浴室等辅助设施,都不能充分满足学校正常办学的需要。按照《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的要求,三门峡中专在今后四年内,要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为建设开放魅力富裕和谐三门峡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三门峡中专急需扩大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2.2.2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三门峡市财经学校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约40亩,隶属于三门峡市财政局。学校拥有一个机构,四块牌子。四块牌子为: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三门峡市财政局干部教育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三门峡分校、三门峡市会计电算化培训中心。学校经市编委批准设置的科室有6个:办公室、学生科、教务科、函授办公室、总务科、电算化办公室。此外,学校根据办学工作的需要设立了8个内部科室:财务科、保卫科、膳食科、团委、基础课教研室、专业课教研室、教科所、招生就业科等。目前,在校生1625名,其中全日制学生23个教学班1316人,函授生309人。学校开设有5个专业: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动画制作、经济信息管理。学校共有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二十多年来,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以其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为三门峡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2.3三门峡市技工学校三门峡市技工学校成立于1986年9月,1996年在技校基础上成立三门峡市工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学校占地面积60亩,在校生2560人,开设的专业有:数控车工、钳工、维修电工、焊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学校现有教室36个,实验室有金工、机械、物理、电工电子、电拖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实习车间有:车工实习车间7个、钳工实习车间3个、维修电工实习车间5个、电子电器实习车间5个、焊工实习车间5个、计算机室4个。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现有条件难以满足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恳请上级领导研究予以解决。2.2.4三门峡市卫生学校三门峡市卫生学校地处陕县原店镇,是1987年3月经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三门峡市唯一一所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2年更名并升格为三门峡市卫生学校,承担着为三门峡市广大农村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建校以来本着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训为一体,且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的卫生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同年学校还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基地。学校现占地3.33万m2(约合50亩),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配套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万m2,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教学实验基础设施有解剖、生理、药理、病理、生化、微生物免疫、基护、诊断、药剂、显微镜等基础实验室和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医学、五官科、护理、推拿按摩等临床实验室。学校现有教职工120名,专职教师80名。2.2.5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于1986年,是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洛阳地区体育运动学校部分项目迁至三门峡,经少政府批准成立的,当时属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分校,为市体育局(原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二级机构,正科级单位。1990年3月升格为副县级单位。2005年8月市政府批准取得独立办校资格。1998年因市政建设的需要搬迁出六峰路体育场校址,几经周折,现位于开发区,系租用向阳村、河西林场房屋和场地办学。学校现开设有:田径、射击、举重、射箭、柔道、摔跤、乒乓球、篮球、跆拳道等9个运动项目,在校学生300余人。学校目前办公楼学训练分为四大块—行政办公、学生住宿系租用向阳村一栋楼房;田径、篮球、射箭和文化课教学集中在风景区门口内,也系租用向阳村场地;举重、柔道、摔跤、跆拳道在风景区租用河西林场场地;乒乓球、射击在六峰路乒乓球馆训练,校园校舍分散,管理难度大。学校核定编制43人,现在编人员41人,其中在编教练员17人,教师12人,行政人员9人,工鄞人员3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0人。由于工作需要,学校聘用和安排了一些临时人员。2.3项目背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在推进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实现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教育,也是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温总理还强调,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多层次人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兼顾,特别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职业教育同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登记评定,就业准入有机的结合起来,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充分的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河南省是人口、农业大省、经济弱省,在实现“科教兴豫”伟大战略目标的征程中,职业教育任重道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的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职业教育无论在规模、层次,还是在专业调整及师资结构上都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出发,基本建成了具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又与普通、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体系框架。2005年全省共有各类大中专院校、职业中学1025所,其中中高职业院校、职业高中、成人教育942所,另外还有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781所。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人才供应能力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层次更加合理。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是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在当前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为新世纪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实现我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证。2.4建设的必要性1、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作为位于亚欧大陆桥承东启西的结合部,职业教育面临全国性需求高涨和区域开发人才需求加大的双重机遇。就全国而言,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呈现出大好形势。这是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必然要求。从区域开发的角度讲,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数量是巨大的,领域是广阔的,时间是长远的。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的职业教育水平。2、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一是围绕开发需求,把握特性,把中职教育做大做强,培养技术型人才。要充分利用“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力量,不断扩大中职招生。要认真吸取中等职业教育长时间不能摆脱传统教育办学模式、导致办学吸引力不强的教训;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定向性、面向地方性、办学开放性、培养目标技术性等特点,用全新的观念设置专业,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办出中职特色,为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培养文化基础好、技术含量高、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技术骨干。二是突出实用特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对当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发展的重点。3、建设职教园区是三门峡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从城市发展前景看,三门峡市自1986年升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市区人口迅速增加,由1986年的不足7万人发展到目前的30万人,净增23万余人,根据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近期(2004-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5万人,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为65万人。而三门峡市区职业学校规模比较有限。虽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区职业学校均进行了扩建,但因空间有限,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仍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4、建设职教园区是加快三门峡市职业教育发展和调整教育结构的需要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看,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人才强国的指导思想和2008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战略突破口,要求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特别是从2007年秋季开始,国家财政对职业学校在校生中的农村籍学生及城镇低保学生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生活费,使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了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对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在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政策措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会后,三门峡市市长杨树平同志和省政府签署了攻坚目标责任书。为了落实省职教攻坚会议精神,三门峡市于2009年元月召开了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印发了《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根据此计划,规划建设三门峡市中等职业教育园区,使中等职业学校聚集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综上所述,为了贯彻省职教攻坚会议精神,落实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建设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三门峡市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势在必行。第3章 园区选址及建设条件3.1园区场址选择3.1.1选址原则1、突出学科特色,立足学校发展。园区选址必须充分考虑保持和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壮大。2、符合城市规划,推进校市互动。园区选址必须尽可能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同时,园区的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使之成为当地的形象建筑和城市亮点。3、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园区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减小投资风险。4、凝聚师生力量,体现众志成城。园区选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愿望和要求,最大限度地给学校师生营造优美、舒适、便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3.1.2选址评价因素选址工作,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园区发展目标,对建设选址方案进行了分析、决策,避免选址决策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园区建设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影响学校选址三大方面的因素,即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3.1.3选址比较根据三门峡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园区选择大致分为两处场址,第一选址位于陕县张湾乡政府所在地以南,第二选址位于快速通道旁边,紧邻三门峡库区。具体比较如下:两地块主要技术条件比较表序号 项目名称 第一选址 第二选址 备注1 区域位置 张湾乡政府以南 快速通道旁边 2 规划用途 教育文化用地 城区规划设计用地 3 地形、地质及发展余地 地形规则,地势平坦,具有扩建余地。 地形规则;可扩建余地较大,周边为新城区 4 占用农田及拆迁情况 为建设用地, 为建设用地, 5 交通条件 临近310国道, 周边均为城市规划路网 6 市政配套设施 区内市政配套设施安装便利, 区内市政配套设施基本具备, 7 地价 10万元/亩 12万元/亩 3.1.4推荐方案在对两处选址多次实地查勘和综合考察后,通过比较看出,虽然两选址某些条件相同,但由于第二选址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地价高和拆迁工作量大,不利用发展需要,故本项目推荐第一选址方案。该选址有利条件: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方向。2、该场地地势平坦,环境适宜,既可以满足学校环境安静和拓展空间的要求,又可以实现多所学校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有利于学校之间交流和共享,体现了当今世界教育科技社会性、综合性、智能化、网络化的特性。3、规划用地面积能满足职教园区发展建设的要求,并为今后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4、交通便捷。该规划区临近310国道,有利于学生集散、人才引进以及开展对外教学科研的交流研讨活动。3.2建设条件3.2.1气象条件三门峡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南不同,形成湿热干旱、炎热干旱、雨涝三种天气。秋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少,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气候凉爽,雨水减少。主要气象条件如下:(1)气温:极端最高温度 43.2℃极端最低最温度 -16.5℃ 全年平均温度 13.9℃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冬季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2.5℃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128天(2)降水量:小时最大降水量66.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067.6毫米年最大积雪深度20厘米(3)气压:年平均气压 100.7千帕月平均气压 97.12千帕(4)相对湿度:年最大相对温度71%年最小相对湿度49%(5)风向:年主导风向及频率东风19%夏季多东风,冬季多西风全年平均风速3.3米/秒最大风速17米/秒(6)风荷载:基本风压值0.35千牛/平方米雪荷载基本雪压值0.2千牛/平方米(7)土壤冻结度:土壤冻结度平均20厘米土壤冻结度最大达50厘米3.2.2地形地貌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地貌单一,海拔高程在438-513米之间,地势较为平坦,东南高、西北低,多为黄土丘陵。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三门峡地区地震烈度为Ⅷ度,建筑物按Ⅷ度抗震设防。3.2.3水文土壤流经三门峡市区的河流主要是黄河和青龙涧河。黄河水位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由于三门峡黄河水库的建设改变了黄河原有的自然水文条件,每年10月份水库关闸蓄水,库区水位逐渐上升,高程可达320米。6—9月份开闸泄洪,水位标高保持在305—310米。青龙涧河为间歇性河流,河床坡度大约1%,辖区内流域面积48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2.42立方米/秒,枯水期有时断流。在三门峡水库蓄水期,黄河水可倒灌涧河口几百米处。三门峡市地下水的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分为四层,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流向是从东南向西北,地下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主要依靠黄河三门峡水库蓄水期的侧渗。园区区域内的土质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3.2.4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区域为Ⅷ度地震烈度区3.3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条件三门峡市交通发达,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310、209国道在境内纵横交汇,正在建设中的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穿越全境,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和运三高速公路连接豫晋两省,黄河水运直达潼关,成为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园区紧临310国道,交通便利。2、给排水园区生产、生活用水纳入三门峡市城市自来水管网,由自来水公司供水为主,可以满足用水需求。园区内设有雨污排水系统,雨污水经管道排入园区外市政管网。3、供电园区架设专门供电线路,保障园区建设和运行用电需求。4、供热纳入全市集中供热系统3.4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由三门峡市建筑材料市场供应。第4章 建设规模与方案4.1建设方案4.1.1依据1、《三门峡市“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3、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4.1.2建设原则1、合理规划、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土地和投资。职教园区不仅仅是一些学校的简单集合,应从多个角度加强学校间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并共享这些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地形,科学规划,做到既节约用地,又保留规划弹性。资源要素的宏观调配和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约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园区可以把节约的资源、资金投放到用以提高教学质量等其它方面。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2、育人优先的原则。建立与规划职教园区的目的是利用学校集聚的优势,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有效运行,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其根本是形成优化的育人环境,培养一批名师和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共享机制的设计中应树立“育人优先”的原则。3、差别化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并非意味着消除各学校的传统和差异,相反,唯有保持和形成各学校迥异的教学风格、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较强的优势互补性,职教园区才能获得预期的集聚效应。所以,职教园区建设坚持资源共享和整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避免专业设置趋同,尽可能凸显各学校的办学特点和优势,形成专业渗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平台。4、政府协调、分层管理的原则。职教园区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的集聚区,但从行政隶属关系上,园区各学校仍然是独立建制、自主办学,仅靠学校间的相互协调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政府在职教园区规划建设和教学资源共享配置中的管理和协调的角色不可缺失。同时,需要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平等、自愿、协调合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实行分层管理。成立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的校长联席会议,下设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校的学科建设、学生管理、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就业创业辅导等工作。5、效益原则。职教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需要政府、学校、市场的结合。要使这三者的结合成为可能,必须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设计,使得政府愿意通过政策、土地和财政上的支持,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学校到职教园区办学比到其它地方办学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共享机制设计中应树立“效益原则”,并且这种“效益原则”是职教园区建设取得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4.1.3建设方案根据《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以及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预测,结合三门峡市城市发展规划,拟在陕县张湾乡政府所在地以南建设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先期将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三门峡市技工学校、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三门峡市卫生学校、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五所学校整体迁入,并将各校现有校区进行置换。通过职教园区这一平台建设,整合职教资源,做大职教规模,优化提升职教层次和水平。园区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逐步配套完善。建立职教园区建设和管理保障机制,为保证教学资源共享的公平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职教园区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在经费筹措、专业设置、人才引进、学籍管理、技能鉴定等方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职教园区内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努力争取和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园区内学校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体系,协商制定并形成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第二专业“学分互认”、公选课资源共享,互派教学督导、考工考级资源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制度体系,明确权力、权益和义务。园区内各学校在互相选课、相互承认学分的基础上,可以互开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可以互聘教师,互借图书;可以开放实践教学资源,共建教学督导资源,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由点到线的延伸、由线到面的扩展。同时实训基地应面向各校开放、面向企业开放、面向行业开放、面向社会开放,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向纵深方向发展,构建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立体结构。4.1.4发展目标三门峡市职教园区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集职业教育与实训、居住、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职教园区按照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原则,共同构建没有“围墙”的职教园区,形成规划整体化、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管理集中化的园区建设管理模式,以此提高办学效益,盘活教学资源存量,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满足市民对职业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立开放、共享的综合实训基地,园区内各学校要破除传统的各校独建独享的教学资源构建壁垒,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建设一个理念先进、装备一流、开放共享、机制灵活、产学研一体的高水平的综合实训基地。可采取自建、校企合建、校校合作、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建成若干个专业配套并与生产一线同步的实训中心和若干个研发中心,这些设施面向园区内所有学校开放,成为学生技能训练与鉴定、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技术开发推广和社会培训的场所,同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中试基地和孵化基地。4.2建设规模4.2.1在校生规模根据三门峡市城市人口增加幅度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先期拟迁入学校现状和发展规划,初步核算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34000人,各校规模分别为:先期拟迁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预测学校名称 现有在校生人数(人) 规划在校生规模(人) 备注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5213 14000 三门峡市技工学校 2560 6000 三门峡市财经学校 1625 6000 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2719 6000 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 300 2000 合计 12417 34000 4.2.2征地规模本项目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配备十三项校舍所需的建筑用地、体育设施用地和专用绿地三大项用地指标,并根据相关政策,按照生均占地面积为59m2,全日制在校生规模34000人进行征地,一次性规划、建设实施。34000人×59m2/人=2000000m2(折后3000亩)。因此,结合三门峡市总体规划和拟征土地的地块情况,本次新征土地面积为2000000m2(折后3000亩),基本可以满足园区迁入各学校发展要求。4.2.3校舍规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近期计划和虑远期安排、分期实施,本次建设按在校生34000人规模进行核算,主要建设内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住宅、教工宿舍、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它附属用房共十三项,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规定,并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对各项规划建筑进行合并,对面积指标进行适当调整。4.2.3.1教室该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制图教室、课程设计教室、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教室、电教教室及附属用房等。34000生×2.52m2/生=76500m24.2.3.2图书馆该部分包括阅览室、书库、目录厅、出纳厅、业务用房、设备用房、办公辅助用房等。34000生×1.64m2/生=55760m24.2.3.3实验室(实训中心)及附属用房该部分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选科研项目需要的各种实验室,各专业所需的各种职业技能实训用房及附属用房等。34000生×6.1m2/生=207400m24.2.3.4风雨操场34000生×0.5m2/生=17000m24.2.3.5行政用房该部分包括党政办公用房、会议室、档案室、教研室、文印室、电话总机房、广播室、社团办公及传达接待等用房。34000生×1.68m2/生=57120m24.2.3.6会堂供师生开会及举行公益、文艺活动用。34000生×0.36m2/生=12240m24.2.3.7学生宿舍该项包括居室、盥洗室、厕所、公用活动室、管理人员办公室等。34000生×6.5m2/生=221000m24.2.3.8学生食堂该项包括餐厅、厨房、附属用房如食品加工间、食品库、餐具间、炊事员更衣室、休息室、沐浴室、厕所等,以及食堂办公室等。34000生×1.30m2/生=44200m24.2.3.9青年教师公寓青年教师按1000人计算。1000人×30m2/人=30000m24.2.3.10教工食堂该部分包括餐厅、厨房、附属用房及食堂办公等。同学生食堂建设内容,可以与学生食堂分标准合建。34000生×0.23m2/人=7820m24.2.3.11生活福利及其它附属用房该部分包括校医院、学生活动用房、教职工活动用房、汽车库、综合修理部、金木泥工修理间、总务仓库、教学仪器库、变电站、水泵房、消防用房、环卫绿化用房、传达警卫室等。34000生×2.09m2/人=71060m24.2.3.12校舍规划面积校舍规划面积一览表序号 项目名称 指标(人均) 建设面积(m2) 备注1 教室 2.52 76500 2 图书馆 1.64 55760 3 实验实训及附属用房 6.1 207400 4 风雨操场 0.5 17000 5 学院行政用房 1.68 57120 6 会堂 0.36 12240 7 学生宿舍 6.5 221000 社会化8 学生食堂 1.3 44200 社会化9 青年教师公寓 30 30000 社会化,按1000人青年教工计算10 教工食堂 0.23 7820 社会化11 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 2.09 71060 合计 800100 4.2.4体育设施体育是开展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设施占地指标为10m2/生,体育设施占地共计34000人×10m2/生=340000m2折合510亩,具体规划如下:1、田径场新校址安排400m跑道标准田径场4个,每个占地31592m2;训练场300m跑道2个,占地18480m2。2、篮球场每250名学生设一个,共设136个,每个占地1378m2。3、排球场每250名学生设一个,共设136个,每个占地730m2。4、网球场每1500名学生设一个,共设22个,每个占地1584m2。5、器械场每500名学生设一个,共设68个,每个占地567m2。其次,根据场地规划,合理设置综合投掷区、障碍物场地若干个。4.2.5园区建设规模一览表根据一次性规划,建设实施的原则,结合园区实际需要以及三门峡市建设情况,本项目主要建设规模为:职教园区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规模 备注1 学生规模 人 34000 全日制在校生2 占地规模 m2 2000000 折合3000亩3 总建筑规模 m2 800100 3.1 本次建设规模 m2 497080 3.2 社会化建设面积 m2 303020 第5章 总体规划5.1规划指导思想园区的规划立意要新,起点要高,要具有超前意识,留有发展余地,通过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体现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使人们在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的需要,使园区规划更具有科学和文化氛围,以高起点建设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具有个性特色的职教园区。1、深入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教育内涵的变化,为教学科研创造优质高效的物质环境,体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与先进性。2、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坚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观念,使教学民主化,教育终身化、职能多元化和结构多样化的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得以充分体现。3、密切结合园区周边环境,在总体结构上把握周边城市用地与职教园区的关系,保持环境的整体性,创造园区的形象特征——标志性,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借助自然山水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突出地域文化特征,建设综合性、开放式、高水准、环境生态园林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化职教园区。4、充分考虑各功能因素的关联性和景观的渗透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证园区建设空间环境与教育模式相适应,营造开放性园区空间。5、充分利用城市的交通系统,缓解园区交通压力。园区规划应与城市公共交通相结合,方便师生出行。6、符合社会、公共事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律,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实现投资经济的合理性、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优化性。5.2功能分区根据本项目的学科组成和专业设置特点,结合地形条件,本设计将整个职教园区分为9个功能区。1、公共教学区该区包括图书馆、科技网络中心、会堂、学术交流中心、学生活动中心、校行政办公楼、公共教室及活动广场等。2、中专组团该区主要以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学科设置为基础,进行规模化和规范化建设而形成的新型教育体系,作为园区相对独立的一个教育园区。3、技校组团该区主要以三门峡市技工学校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在园区内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园区。4、财校组团该区主要以三门峡市财经学校为基础,进行学科建设,形成功能更为强大的财经、管理类教育园区。5、卫校组团该区主要以三门峡市卫生学校为基础,进行学科建设,形成相对独立的卫生教育园区。6、体校组团该区主要以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为基础,进行学科建设,形成相对独立的体育教育园区。7、公共体育活动区该区包括体育馆、游泳池、标准田径场及一定规模的各类球场。8、后勤服务区该区主要是为整个园区正常运营服务的供电、供水、供暖及维修、仓库及生活福利设施集中布置的区域。9、学生宿舍区该区主要为学生生活的集中场所,包括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活动室、公共洗浴设施、超市及部分体育活动场地。10、教工生活区该区包括教工住宅、教工宿舍5.3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采用簇状核心式双轴线布局。园区中部核心区域布置公共设施用地和公共绿地,同时为各校提供服务,体现职教园区开放性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各校强调个性独立,相对紧凑的校区建筑形态与开敞的核心区形成对比强烈而又相互交融的空间环境,在兼顾近期各校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为远期学校整合作好准备。规划以资源共享作为核心功能区,将公共教学区和后勤服务区相对集中布置。职教园区的许多设施都可以让师生和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如园区的体育馆、体育场等体育设施、礼堂等文化设施、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医院等附属设施,以及美丽的校园旅游资源。因此,设立中心区,是实行学校管理社会化的重要手段。顺应地形以及园区发展的走势,中心区呈南北长向布局。并且可以继续向北延伸,与发展用地连成一体。中心区内设规划建设公共教学楼、学生文体活动中心、综合图书馆、实习实训楼、商业服务中心等多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及大片的公园绿地和休息广场,为整个园区提供高效率的资源共享。各所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发展用地均能直接面向中心区,围绕中心区形成簇状布局,在使用功能上,方便社会化后勤服务、教育资源共享、土地的集约利用;在生态意义上,相对紧凑的校区建筑形态与开敞的中心区形成相互交融的空间环境;具有张弛相济的特质。职教园区的主入口处保留大片开阔的绿地和树林,仿佛要涤净都市里的那份焦灼与喧嚣,进入一个安静脱俗的读书胜地。结合绿地、树木、广场、景观大道,将入口处的盎然绿意一直延伸到中心区,并且渐显开阔与自由。中心区内既有开阔的广场、波动水面、活泼的出水平台、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形体围合成的明快的集会区域,也有美丽的风景林、低缓的小山坡营造出的清幽的休息区城。不同性格的景致为师生们提供了交往、活动、休闲的多种选择。各校区均有形态完整、各有特色的绿化集会场地,成为相对于中心区次一级的交往场所。校区间摒弃围墙,代之以水系、绿带,形成亲切的自然分隔。环形道路连接各校区、生活区、中心区,加强了各中心之间的联系。将活力和绿意渗透到园区的每一个角落。5.4道路交通组织道路作为园区的骨架,在园区规划中起着统治作用的构成要素,是形态环境的脉络,也是习惯性的动线,构成园区的动态景观和重要交际空间,是形成园区整体感最强烈的部分。具体路网的规划设计,既要科学合理,又要有人情味。1、车道路幅宽度控制。路幅宽度采用三个等级,即主干道12米、次干道9米和支路6米,南北主干道及园区中心网路采用12米路幅,东西次干道采用9米,其余支路为6米,个别支路为4米。以满足职教园区内通行及消防需要。2、人行道。取2~3米。4、转弯半径取主干道12~20米,次干道9~12米,支路6~9米。5、坡度控制,最大纵坡严格控制在8%以内。5.5竖向规划设计5.5.1竖向规划设计原则在总体规划方案阶段,较为详细的考虑了校园的竖向规划。规划的原则是“尊重地形、保护地貌、利用高差、交通合理”。5.5.1.1尊重地形园区东西高差较大,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将带来园区“山水景观”的特色。因此,要本着尊重地形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5.5.1.2保护地貌保留场地中有价值的地形地貌,使园区建设融于原有的地貌,延续环境文脉,营造有地貌特色的风景园林式区域。5.5.1.3利用高差园区地形东西高差起伏较大,这对建筑设计、道路设计、管线设计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将这些困难转化为有利因素是规划设计阶段须解决的问题。在尽量保留原有地形的前提下,规划最大限度的利用高差设计建筑。5.5.1.4交通合理道路系统结合地形有一定起伏,但纵坡均不大于5%,一般不大于3%。在保证消防车能到达建筑近旁的前提下部分步行道设计踏步以适应高差。5.5.2场地平整在场地平整工程中,结合各学校用地选择,分析研究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地形,综合解决了城市规划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使建筑用地与道路之间在竖向上能较好地结合。场地平整主要控制单位面积上的填、挖方,对不可避免的大填大挖,也做出了合理地、经济地组织好规划用地的土石方工程的平衡。考虑到挖、填方的平衡和在经济运行范围内移动。适当地配合地形,使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达到美观大方的要求,做到了利用地形、配合地形、地尽其用。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区域,采用了小台地法,减少了土石方量和深基础。5.6绿化系统规划1、第一层次绿化空间系统以生态核和共享生态带为主体构成园区的第一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是整个园区最重要的生态绿化系统。规划手法上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组织手法,将规划严谨的建筑群体与自由开放的生态绿化空间相结合,整个园区空间显得疏密有致,对比强烈。2、第二层次绿化空间系统由核心教学组团、学生公寓组团与行政办公组团分别围合成的半开放庭院,形成第二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是中心第一层次园林空间的延续,丰富园区景观的层次。3、第三层次绿化空间系统各功能分区内建筑组团的庭院绿化,建筑内部的庭院、天井、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共同构成第三层次绿化空间系统,这一系统为师生在教学生活中创造了更多互相交流和接触自然的机会。4、第四层次绿化空间系统园区车行环道周边绿化与园区周边沿路绿化,构成第四层次绿化空间系统,园区车行环道周边绿化就像一个绿环,串起各个功能区;园区周边沿路绿化则有效阻止城市交通的噪音对园区环境的影响。5.7规划指标主要指标一览表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1 建设用地面积 m2 2000000 3000亩2 总建筑面积 m2 800100 3 建筑物占地面积 m2 200025 6 道路广场占地面积 m2 500000 7 绿化面积 m2 954000 8 容积率 0.40 9 建筑密度 % 10% 10 绿化率 % 47.7 第6章 工程技术方案6.1建筑设计6.1.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普通高等学院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规定及条例;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1.2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根据职教园区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以及各相关专业规范,结合建设方的要求,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结构与功能所谓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结构各要素组织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功能,功能的要求应尽可能由专门履行这些功能的结构加以满足。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地理特点,综合思考现实与未来,整体与局部、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根据总体规划的集中组团布局结构,各个功能区的建筑群落均以细胞式的发展模式扩张,在大的规划格局下力求创造出各单体建筑以及由相邻单体建筑所围合起来的形式多样的室内外空间效果,使这个建筑组群具有一种整体的感觉,其间建筑均用道路、广场加以联系,保证了学校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在这里结构与功能之间是相辅相成的。2、交往与空间空间环境同发生在其间的交往活动是必然关联的。在学校建筑中,环境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媒介而存在,在这里,个人通过教育直接获得的文化信息与环境间接获得的文化信息不断印证并因此得以强化。另一方面,空间为交往互动的发生提供了场所,而这种空间的性质积极与否,直接促进或抑制了交往互动的发生。因此,环境对人的教化功能以及对行为的促发功能必须被有意识地应用到学校设计中来。3、风格与意境建筑风格力求简洁、明快,又不失庄重大方,充分利用墙面与玻璃、实与虚的对比以及不同材料质感与颜色的变化、对比,于简洁、朴实的建筑风格中透出考虑细致、周到的精巧与隽秀。在本案设计中与建筑形态相比较,意境的营造似乎更重要。建筑环境是一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空间,因此,除了要满足前述的人际交往和空间使用的需要之外,它还是人们进行审美体验的一个场所,也是一个适宜人们思索的场所。这就要求环境给人的感受不是直面的,而是含蓄的,有含义性的。空间的层叠渗透,景物的组织经营都不离这个宗旨。6.1.3建筑设计1、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色彩除了美学上的要求外,同样应具有反映特定建筑性质方面的功能。新建建筑设计采用简捷、明快的手法,力图体现工整严谨,庄重大方的风格。立面开窗以横向扁窗为主,窗间墙设装饰壁柱,入口采用混凝土雨蓬,墙面采用花岗岩石材,虚实对比强烈,衬托出现代与庄重的气质。整栋建筑主题突出,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在空间设计上,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科学合理安排各功能用房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进行了诠释。此外,立面设计重点考虑了对总体环境的尊重,使建筑形象上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的整体关系,并突出特点,构成独具个性的建筑风貌。2、主要建筑用料做法主要建筑用料做法序号 名称 选用材料 采用部位1 屋面 合成高分子涂膜防水(II级防水) 所有屋面2 楼面 水磨石楼面 实验实训楼 地砖地面 综合楼、宿舍、厕所、门厅、走廊教学楼等4 外墙 外墙面砖 主要外墙面 外墙涂料 装饰色块5 内墙 仿瓷涂料 主要墙面、墙裙、顶棚 内墙釉面砖 盥洗间、卫生间6 门 木门 内门 不锈钢全玻门 建筑入口外门7 窗 塑钢窗、中空玻璃 所有窗及部分明框玻璃幕墙8 玻璃幕墙 半隐框玻璃幕墙 建筑物局部外墙9 吊顶 铝合金交骨、矿棉板吊顶 门厅、计算机室及所有需要吊顶的房间6.1.4建筑消防说明1、防火分区建筑物防火分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面积范围,设置防火分区,每个分区至少两个安全出口。2、安全疏散建筑物内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宽度、数量、走道和楼梯宽度均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疏散门开向疏散方向,一层楼梯间均能直通室外。6.2结构设计6.2.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建筑设计方案;9、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划及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规定及条例;10、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2.2结构选型本工程学生宿舍楼采用砌体结构、实训车间为钢结构、其余均为全现浇框架结构,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为0.1g。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6.2.3结构材料1、砼强度等级C20、C252、钢筋HPB235fy=210KN/m2HRB335fy=300KN/m23、框架结构墙体室内地坪以上外墙均为250厚加气砼填充墙,内墙为200厚加气砼填充墙。砌体结构墙体均采用240厚承重粉煤灰砖。6.2.4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本工程根据甲方提供的参考地质资料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框架结构建筑物荷载较大,该场地地基承载力较低,不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及变形的要求,宜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处理,处理后采用钢筋砼独立基础。砖混结构拟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后的钢筋砼条形基础。6.3给水系统6.3.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3.2设计原则根据职教园区总体规划和道路情况,合理预测需水量,按各单体、用户用水要求合理分布于供水全区,在满足用户用水量、水压的要求及考虑施工及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配水管线的总长度。给水系统应根据生活和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经综合评判方法而确定。6.3.3用水量分析根据职教园区总体规划,园区用水量,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200升/人•天,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0%计,学校总日用水量为9886m3/d,供水小时变化系数取1.5,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069m3/h。消防用水量按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一次,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量20L/s,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20L/s,火灾持续时间即连续用水时间2h计算,消防用水量:288m3/h。6.3.4敷设方案沿职教园区内主要规划道路敷设给水干管,形成环状供水管网,在各建筑单体前预留DN200支管及Ф1200阀门井;二期单体建筑给水可直接从职教园区给水管网DN300给水管道的支管引接。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职教园区内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在环状给水管网上,各主要路口及主要建筑单体前,沿道路一侧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干管上两个阀门井之间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4个。给水管敷设于道路一侧,埋深为-1.0m,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可做适当上弯和下弯。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由室内环状消火栓给水管网、阀门和室内消火栓组成。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不分区,其为独立系统,消火栓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每层按规范设置消火栓,每根消防立管每层设置SN65室内消火栓和直接启泵的消防紧急按钮各1个,消火栓口距地面1.10m,水枪喷嘴口径采用DN19,水龙带选用DN65,长度25m的长麻质水龙带,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为扑救初期火灾,每个消火栓箱内再设一D25水喉。6.3.5饮用开水系统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物各层设开水间,由电热水器提供开水,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6.4污水系统6.4.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5、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4.2设计原则根据职教园区总体规划和道路情况,合理预测污水量,合理计算雨水量,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地收集输送校园污水,同时尽可能考虑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6.4.3污水量分析根据职教园区总体规划,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给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量为7909m3/d。6.4.4敷设方案职教园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排水系统将污水、废水收集后,排向室外排水管网。生活粪便污水设化粪池处理;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实验室废水经中和池处理初步达标后;通过室外排水管网排向职教园区外市政污水管网。室内排水主管系统一般采用主通气立管系统,以改善通水条件,排水立管管径为DN110,排水出口管管径为DN160,室内排水管采用双螺旋PVC—U管,按规范设置清扫口,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地漏。沿职教园区内主要规划道路敷设污水干管,采用DN300管径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干管上每隔30m设置Ф1000检查井,在各主要路口和建筑单体前予留Ф1000的污水检查井。污水管敷设于硬化路面以下,最小坡度i=0.003,考虑到各单位建筑的出户管标高不尽相同,污水干管做相应深埋。因职教园区的地下水水位普遍偏高,须对园区内的钢筋混凝土污水管做相应的防腐处理。6.5雨水系统6.5.1系统选择园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为满流制。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将雨水排至室外地面,室外设置雨水管网,雨水口为边沟式雨水口,设置在道路两侧道牙内,在交叉路口应适当增加雨水口与检查井的数量,同时应满足雨水口的间距在25~50m内。雨水经管网管收集后,直接排入围墙外雨水管网。6.5.2敷设方案沿职教园区内主要规划道路敷设雨水干管,以DN300的支管收集校园内雨水,最后汇入校园外城市雨水主干管。雨水干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PVC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至室外地面,经院内雨水排放管网收集后,排放到市政雨水管中。室外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Ф1000雨水检查井,每个检查井以DN300的混凝土排水支管与两个雨水口相连,最小坡度i=0.008,以收集附近区域的雨水,雨水口为边沟式雨水口,设置在道路两侧道牙内,在交叉路口及地形平坦区域应适当增加雨水口与检查井的数量,同时应满足雨水口的间距在25~50m以内;同时考虑到地下水位较浅,也应对钢筋混凝土雨水管做相应的防腐防锈处理。6.6供配电系统6.6.1设计依据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6;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6、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6.2设计原则根据职教园区总体规划,合理预测用电量,配置变配电设施,电线、电缆的敷设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及环境特征等因素确定。应避免因外部热源、灰尘聚集及腐蚀或污染物存在对布线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应防止在敷设及使用过程中因受冲击、震动和建筑物伸缩、沉降等各种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6.6.3用电负荷照明安装容量按单位面积容量计算,设备用电容量按实际使用估算,用电负荷计算如下:负荷估算表序号 名称 估算负荷(kW) 备用负荷(kW) 需用系数(kc) tg∮ 有功功率(kW) 无功功率(kVar) 视在功率(kVA)1 照明用电 12645.88 17703.59 9736.96 20204.712 设备用电 4215.15 340 0.55 0.75 2131.37 1598.43 2664.113 室外照明 63.75 21.25 0.5 0.55 21.25 11.69 24.234 小计 16924.78 361.25 19856.21 11347.18 22893.05 不可预见负荷 992.8 567.38 1143.46 合计 20849.01 11914.56 24036.516.6.4变压器设置与选择根据职教园区总体规划,结合各单体建筑的用电特点,在负荷较集中的地方设置土建10kV变电站或室外箱式10kV变电站。在变配电所内低压侧进行并联电容功率因数补偿,使功率因数大于0.9。在节能的同时,以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变压器设置应根据三门峡市职教园区总体规划执行。变压器选择S9型节能变压器,并设置相应的配电设施。6.6.5低压配电配电电压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在动力负荷比较集中的区域,采用动力配电箱(屏)进行二次配电。对二类负荷,可采用低压侧环网方式,以增加供电的可靠性。6.6.6线路敷设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内供电线路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根据不同技术要求,采用电缆沟或电缆直埋两种敷设方式,使整个职教园区整齐美观。电缆采用YJV22和YJV型相应电压等级电缆。建筑物内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电源电压为220V/380V。楼内强电及弱电垂直布线采用电缆穿管暗敷以树干式,每层设配电箱,水平干线采用穿管暗敷以放射式,地下采用电缆沟或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实验室内根据实际情况设动力配电箱和插座箱。室内分支线路则采用BV-500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或塑料PVC管沿墙、现浇楼板或地坪内暗敷设。6.6.7人工照明灯具均选用不同型式的节能型灯具。根据民用建筑照明标准,教室、实验室及其它科研教学部门,采用高效节能型日光灯,照度不低于200Lx;办公室等采用高效节能型日光灯,照度不低于150LX。厕所、走道、楼梯间按20Lx设计。其它生活、福利设施建筑、公益设施均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节能灯具,公共照明也选用节能灯具,声光控自动开关控制。并按相应的照度标准设计。室内根据需要配置插座,以满足不同的用电需求。6.6.8防雷与接地6.6.8.1防雷1、本项目中高度在18m以上50m以下的建筑,均利用建筑物的金属体作三类防雷设施,高度超过50m的建筑作二类防雷设施。2、对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弱电机房、中心计算机房、变电所等,还要做防雷电波侵入、感应雷侵入、等电位、防静电或电磁屏蔽等设计。6.6.8.2接地根据规范要求,对不同性质建筑作不同类别的接地设计,如:1、电气工作接地;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2、电气保护接地;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3、防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或20欧姆。4、弱电接地;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欧姆。5、等电位接地,防静电接地或电磁屏蔽接地等。接地系统可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对于单体建筑均应做总等电位连接,其中卫生间及食堂内操作间应做局部等电位连接。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入户管道等均应可靠接地。校园内各个接地装置(或系统)应尽可能地联成一个整体。6.7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6.7.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86)2、《采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7.2通风1、实训室设全室通风设施。全室通风换气次数按5-10次/小时考虑。2、每层卫生间分别设排气扇,通过风管直接排至室外。排气量按15次/时计算,风管采用UPVC管材。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设有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走道面积2%,自然通风排烟。4、所有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6.7.3空气调节系统采用电力作能源,采用分散空调。空调负荷已计入设计用电负荷中。6.8弱电系统6.8.1设计依据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208—93;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50198—94;5、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6.8.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装置职教园区内的大体量的单体建筑如图书馆等,根据消防规范要求,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火灾报警的建筑物按楼层划分报警区域,按独立房间划分探测区域。每一楼层安装楼层显示器,当火灾发生时,发出声光警报信号,同时为消防人员提供灭火的信息指示。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采用集中系、总线结构、模拟量智能探测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以便及时发现火情,迅速扑灭,避免火势漫延造成财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探测器选用模拟量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能自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准确度高,可靠性强。按防火分区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手动报警按钮向消防控制室报警。根据给排水专业提供的消火栓位置,设置消火栓按钮,它直接启动消防泵,同时向消防控制室发送消火栓工作信号。报警系统的信号线选用燃型导线ZR—RV—1.0mm2,直流电源线ZR—RV—1.5mm2;火灾事故广播导线选用ZR—RV—1.5mm2导线;消防通讯线路选用ZR—RV—1.0导线,所有导线均穿钢管暗敷设。6.8.3电话通讯系统根据不同需求安装电话机,如:办公等工作场所可安装直拨电话机,大厅可安装插卡电话机,学生公寓安装201电话等,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及生活。6.8.4计算机网络系统职教园区内设置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方式,既可满足教职工、学生上网学习、收发信息,又可为学校科研及管理提供服务,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强内、外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期刊查阅、上网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研究发展。根据需要可设置计算机中心,并设置若干个计算机用户终端,以便利用现代化科学工具进一步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6.8.5电视系统职教园区内可接入城市有线电视系统,以丰富教职员工的文化生活。信号源采用当地有线电视台的信号,系统采用全频道信号传输设计(48MHZ—750MHZ),信号出口电平70±5dB。同时自设一套闭路电视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化教学工具,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第7章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7.1环境保护7.1.1项目地理位置与现状三门峡市职教园区位于三门峡市西部陕县境内,周围无大型工业厂矿,环境幽静,环境状况良好。7.1.2环境保护标准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3、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4、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标准家电故障维修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货币借贷协议(中文版)
- 2024年股份抵押融资专用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投资基金投资者关系维护合同3篇
- 2024版个人租地合同
- 2024版商业空间装修与设计合同3篇
- 2025届湖北应城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024年租赁协议新模板3篇
- 2024版全新场地租赁协议安全
- 办公用品合同(2篇)
- 工程训练(广东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位似》(1)教案
-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样本
- 矿权收储方案
-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英语试卷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造价年度工作总结
- 护理人员应急预案培训课件:居家病人护理与应急服务
- 液压与气动传动CAI第1章
- 广告传媒行业操作人员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