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摘要目的:为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在简要回顾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当前急需研究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道地性”研究及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等3个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我国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但还存在不足和误区。结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在当今“人类要回归大自然”思潮的影响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受到各国的关注;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且应用中草药历史悠久的国家,自然更加受到重视。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迎接即将来的21世纪。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当前急需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1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果的回顾
建国49年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己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的研究和汗发的特点,取得了显着成果。
1.1药用植物的调查和整理经过30余年的考察,已查明我国高等植物约3万种,居世界第3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1],相继出版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着作,如《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新华本草纲要》、《中国本草图录》、《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等,使我国在药用植物的调查、整理和总结工作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2药用植物的引种裁培
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就有150多种,种植面积已达440多万亩,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组织培养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据初步统计,49年来由野生转为家种的药用植物不下60种[2],主要的有防风、龙胆、柴胡、甘草、辽细辛、五味子、半夏、山茱萸、何首乌、天麻等,引种国外药用植物约30余种,重要的有颠茄、丁香、毛花洋地黄、古柯、安息香、大风子等。这些药用植物的引种成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了我国人民保健事业用药的需要,促进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丰富了引种驯化理论宝库[3]。
1.3重要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对全国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整理的基础上,对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多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如50年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利用植物分类与化学分类原理,找出萝芙木,取代了进口降压药利血平;根据《本草纲目》关于青蒿治疟记载,从该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野生薯蓣的活性成分,生产了治冠心病药“地奥心血康”,其年产值1992年近1.3亿元[4];此外在罗布麻、沙棘、灵芝、绞股蓝、芦基、西洋参、天麻、三七、千层塔等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着的进展[5]
从上述可以看到,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家底清查”和“重要资源开发”,这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植物药品和产品提出了“安全、有效、可控、稳定”的更高要求,其核心就是要求提高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这也就必然涉及药用植物资源中的“道地性”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加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构成了当前及今后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谨对这些问题加以讨论。
2.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再生,是对立和矛盾的,如果处理很好,它们也是相辅和统一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认识不足,以致一些地区不同程度上对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采收,加之违反自然规律的不适当垦殖和其它一些原因,使一些药用植物丧失了合适的生态环境,减弱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致使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濒临灭绝[6]。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编写《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一书,收保护物种388种,药用的约102种,其中属于常用中药约33种[7]。因此,如何进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使之能持续开发利用是21世纪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第一命题。
首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资源的保护工作放在战略地位加以考虑,保护药用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种类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地区以及政策、立法、管理体制、科学研究、经济贸易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有综合性的保护对策。其次,必须明确哪些植物属于稀有濒危药用植物的范围及如何判断和评价各种药用植物的稀有濒危程度和保护价值。对此,已有不少学者开展这方面的讨论。王年鹤、袁昌齐等从药用价值、分类学意义、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率、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及综合性开发现状提出了初步定量化的评价标准[8],随后贾敏如[9]也提出对药用植物濒危程度的评价标准和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常用中药物种10种,二级38种,三级64种等,这些建议还需进一步地研究讨论。因为对濒危植物的看法还存在区域性的不同,如国际传统医学把印度产的水蓄蒲、莲等列为濒危植物,而水蔓蒲和莲在我国分布很广不会提出列为濒危植物。因此决定是否濒危植物需从全国实际情况多方面考虑,避免可能带有的偏见和局限性。最后是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质的保存方法的研究,目前主要有就地保存,迁地保存和种质库保存,从战略眼光看,我们必须很好地保存每一种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因为种质资源的消失,就现代的科学技术来说,是不可能再创造的,因此筹建药用植物的基因库和种子库,将是根本性的战略措施[10],是21世纪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研究方向。在这里还需克服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一旦大面积栽培,其濒危程度就得到缓解。事实上近20年来研究表明,栽培植物遗传基础狭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如玉米小斑病致美国1970年全国玉米减产15%,问题出在大部分玉米细胞质的一致性,这正证明多样性的重要,依靠个别种还不够,需要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尤其是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研究门。
3.药用植物资源“地道性”的研究
“道地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保证药材的货真质优,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至今仍然对指导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如何用现代科学理论来阐明药材道地性的科学内涵,使之在指导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第二个命题。
对于药材道地性的研究,应该说,在几千种中药当中,是研究得比较多、比较深入的一部分,但距离阐明药材道地性的科学内涵还相差很远。因此,我们应该对过去的研究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本人曾撰文[12]指出关键所在是没有从药材来源于生物这一本质出发进行阐述和研究,认为道地药材的生物内涵实际上是指特定的“居群”,即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由交配和亲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同一个物种的个体群。它的形成是由基因型与环境饰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和药效特征,因此建议用居群生态学和居群遗传学的方法研究上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使研究从药材来源于生物这一本质入手,从而更接近道地药材的本质。揭示道地药材的本质和科学内涵,对于开发和利用优质高效的药用植物资源,指导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令人可喜的是目前已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并设立了生物组,专门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对药材道地性的研究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药用植物质量的控制和评价,对此一直在进行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受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生长年限。贮藏和加工方法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如忏金翼方》卷一云:“夫药采收,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收,与朽木不昧,虚费人工,卒无神益。”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即使同一品种,因采收时间不同,其化学成分含量也有不同。拿薄荷来说,如果以晴天所采挥发油为1计算,则雨后2一3d为1/4,如雨天采,含量甚微,最好的采收时节以天晴1周后,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采含挥发油最高[13];在贮藏时间上,有些中药存放越久,其质量越好,如陈皮、吴茱萸、狼毒等。以陈皮为例,其有效成分橙皮甙当年收为5.07%,4年之后为6.88%,成分含量有明显变化;等等[13]。尤其增加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难度的是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很复杂,包括其赖以防治疾病的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以及无效成分,并且有效成分有其“专一性”,即对某一种疾病为有效,而对另一种疾病则为辅助成分甚至是无效成分。因此,如何解决药用植物质量的控制和评价,将是搞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第三命题。
49年来,色谱学和光谱学的进步,使得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得以广泛深入,发现了许多新结构和新类型的天然化合物,如青蒿素,天花粉蛋白等,积累了浩瀚的文献。但是很多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与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不完全一致的。因此,药用植物质量的控制和评价应建立在化学成分协同作用而产生传统疗效的基础上,要克服众多研究方法和鉴定方法的共同缺点,即未把各药用植物所含特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值的整体与该药用植物的种属和临床疗效全面相关。克服这个缺点要依靠科技进步问[14]。目前,中药质量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就是运用分析化学、药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技术,以中药的传统形态学鉴定为线索,以重视药味协同作用的中药复方理论为指导,在研究阶段用计算机科学把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值的整体与反映其疗效的药理作用相关以确定有效成分及其权重,而在常规应用阶段则仅用各有效化学成分的整体做质量控制指标。现已比较成功地对黄芩、厚朴、龙胆、威灵仙、大黄、人参、牡丹皮等进行了化学模式识别。相信这一方法能成为药用植物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法定方法。
5.几点建议
(1)加强信息资源工作,信息是工作的命脉,建议编制“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志”、“中国植物成分志”及其数据库,并将大量药用资源普查的原始资料,如贮藏量,年生产量,年需要量等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然后可以根据数学模式预测今后发展和需求的趋向[10]。这对药用植物资源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并向社会提供咨询和预测等具有战略意义。
(2)加强濒危药用植物的研究建议成立一个国家濒危药用植物工作组,负责组织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拟定珍稀濒危程度评价标准和种类的确定,制定积极可行的保护措施。
(3)加强药用植物的“道地性”研究对药用植物资源中的“道他性”进行多学科的专题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学、药学、化学等,人员不仅是中医中药系统的学者,还应包括其它行业系统的专家,将其当作一种系统工程来研究。
(4)加强药用植物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研究把有关的研究人员跨学科地组织起来,对药用植物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使其成为对药用植物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的法定方法。
(5)加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广作用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与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分不开的。今后,药用植物开发利用仍然要广泛地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比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引进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发酵工程的技术和手段;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控制需引进GC,GC-MS和HPLC-MC等新技术。
(6)加强药用植物开发成果与市场间的联系为了加快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的速度和有价值成果早日进入市场,克服过去实验室与市场脱钩,产品不能转化为商品的这一弊端,需加强药用植物开发成果与市场间的联系。
(7)加强国内外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合作这将促进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利用加速进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和药用植物产品的外向化。
6.参考文献
1张惠源,赵润怀,袁昌齐,等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中国中药杂志,1995,20:387
2江西中医学院等药用植物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
3陈摸药用植物引种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浅见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
4邓玉诚,李军,华会明,等当前我国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56
5肖培根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1988.1
6袁昌齐,王年鹤,吕晔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势在必行中国中药杂志,1992,17:3
7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8王年鹤,袁昌齐,吕晔,等药用植物稀有濒危程度评价标准的讨论中国中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租房合同协议书
- 2024版股权投资合同标的投资金额及收益分配方案6篇
- 电子设计基础与创新实践教程-课件 【ch09】基于树莓派的图形化在线编程
- 个人汽车买卖合同协议书
- 合资修路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与审计居间合同3篇
- 解除工程合同协议书范本范本完整版
- 小学洗茶具课件
- 矿山合同模板
- 铝合金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合同(2024版)
- 生物海洋学完整版本
- 班组管理论文
- 贵州省黔南州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吃早餐的重要性课件
- 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情节
- 中医消化中心建设方案
- 雄安新区规划展馆
- 30道医院放射科医生岗位高频面试问题附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
- 上海话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