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化工有限公司年碱性蚀刻剂3000吨、剥锡铅剂1000吨、清洁剂400吨、光泽剂200吨、棕黑化剂200吨、化学铜600吨、抗氧化剂300吨、消泡剂100吨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目录1.总则 31.1编制依据 31.2周围环境概况 42建设项目概况 62.1工程概况 62.2工程分析 142.2.1生产工艺流程 142.2.2水及物料平衡 143环境风险评价 183.1概述 183.1.1评价目的 183.1.2评价重点 183.1.3评价工作程序 183.2危险识别 203.2.1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203.2.2风险识别内容 203.2.3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253.2.4风险评价内容 253.2.5风险评价范围 253.3源项识别分析 253.3.1风险事故起因分析 253.3.2事件树(ETA)分析 253.3.3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 263.3.4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确定 263.4后果计算 273.4.1爆炸 273.4.2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扩散 293.4.3水环境风险分析 303.4.4风险计算及评价 313.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 323.5.1目前企业采取的防范应急措施 323.5.2风险事故预防措施 353.5.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13.5.4事故应急处理的次生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463.6结论 471.总则××××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万美元,主营:PCB制造业专用蚀刻液,剥锡铅液,清洁剂,光泽剂,棕黑化剂、化学铜,抗氧化剂,消泡剂,显影液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化工有限公司工厂位于××市××镇黄浦江路东侧,见地理位置图。该公司于2005年通过环保项目审批。由于××××化工有限公司为化工行业,使用和生产有毒有害物质和产品,因此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文《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该厂应补作该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工厂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约有职工30人,年工作250天,8小时工作。目前企业实际投资250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工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目前的职工人数为19人。企业生产的产品、所需的原料、设备情况、生产工艺与原环评报告相同。较原环评报告有变化的内容为两项:(1)增加了氨气收集装置。项目将氨气的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改为了有组织排放,收集后经水喷淋吸收后可以达标排放。(2)项目变更了危险废物处理委托单位。原来委托“××金鑫环保公司焚烧“变更为“××市利群固废处置中心”。企业于2007年试生产开始到现在没发生过事故。1.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案),2000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2008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08年6月5日起施行);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21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苏府〔2006〕62号);1.2周围环境概况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位于××化工区,其周围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如下:表1-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功能要求)空气环境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中二级标准萧墅村村委会办公区西10--居民点1西北42040户居民点2西北北130045户北张家泾东北55090户南张家泾南91020户陆家镇区北3150>1000户文浦桥南1800100户××镇区南2600>1000户石浦社区东南37001000户水环境吴淞江北侧22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质标准,保持现状功能河道南侧100m--2建设项目概况2.1工程概况表2-1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工程名称产品名称成品规格年设计能力年运行时数生产加工车间碱性蚀刻剂2000L运输槽(PE)3000t2000h剥锡铅剂2000L运输槽(PE)1000t清洁剂2000L运输槽(PE)20L桶装(PE)400t光泽剂20L、25L桶装(PE)200t棕黑化剂20L、25L桶装(PE)200t化学铜20L、25L桶装(PE)600t抗氧化剂20L、25L桶装(PE)300t消泡剂20L、25L桶装(PE)100t表2-2公用及辅助工程建设名称能力备注贮运工程原料储存区原料储桶2*10t(氨水);其它原料储存区占地约210m氨水储存位于2层;其余位于一层;室内成品储存区6*10t储桶及储存区占地约225m储存位于2层;其余位于一层;室内装卸区占地约8m位于一层;有雨棚空桶放置区占地约30m位于一层;有雨棚公用工程给水2883吨/年(其中纯水296吨/年)市政给水管网已建成(外购)排水雨污分流;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收集管网市政雨水、生活污水管网已建成供电17000千瓦时/年市政供电已建成环保工程生活污水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安装应急闸;已通过环保验收消防水池(事故应急水池)共计3个水池,体积10立方已通过环保验收废气氨气收集装置,水喷淋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已通过环保验收噪声选用先进的设备、低噪声的设备,加强设备的维修及保养;采取局部隔声措施已通过环保验收固废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已通过环保验收废溶剂、废抹布等已通过环保验收建设项目原料、产品的名称及数量表2-3原料、产品的名称及数量产品名称能力原料名称年用量包装规格最大库存量存储方式运输方式碱性蚀刻剂3000t/a氯化铵750t50kg15t袋装汽车、陆运氨水850t10t15t桶装汽车、陆运氯化钠570t50kg5t袋装汽车、陆运自来水831.767t管道市政给水管网剥锡铅剂1000t/a硝酸铁170t25kg1t袋装汽车、陆运氯化铁85t30kg2t桶装汽车、陆运自来水745t管道市政给水管网清洁剂400t/a硫酸99t25kg0.5t桶装汽车、陆运OP乳化剂5t25kg0.5t桶装汽车、陆运纯水296t50kg2t桶装汽车、陆运光泽剂200t/a硼酸12.5t25kg1t袋装汽车、陆运蛋白胨8.1t25kg2t袋装汽车、陆运十二烷基硫酸钠4t50kg1t袋装汽车、陆运自来水175.4t管道市政给水管网棕黑化剂200t/a亚磷酸钠41.5t25kg5t袋装汽车、陆运自来水158.5t--管道市政给水管网化学铜600t/aEDTA332t25kg8t袋装汽车、陆运硫酸铜50.5t25kg1t袋装汽车、陆运三乙醇胺26.7t25kg2t袋装汽车、陆运氢氧化钠72.5t25kg1t袋装汽车、陆运聚乙二醇3.5t25kg0.5t袋装汽车、陆运自来水114.8t管道市政给水管网抗氧化剂300t/a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99.5t20kg5t袋装汽车、陆运醋酸33.6t20L0.5t桶装汽车、陆运自来水166.9025t管道市政给水管网消泡剂100t/a聚氧乙烯甘油醚17.6t25kg2t桶装汽车、陆运自来水82.4t管道市政给水管网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4。表2-4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类型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材质生产搅拌槽(配套搅拌泵)5000L个2PP搅拌槽(配套搅拌泵)3000L个3PP搅拌槽(配套搅拌泵)2000L个3PP搅拌槽(配套搅拌泵)1000L个1PP搅拌桶(配套搅拌泵)1000L个1PP化验设备-套1--AA分析仪GS-800AA套1--贮运原料储存桶10t个2PE成品储存桶10t个6PE20L、25L个--PE液压叉车--台1--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的理化特性见表2-5。表2-5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理化特性表名称理化性质健康危害燃烧爆炸性毒性毒理氯化铵英文:ammoniumchloride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成、凉;微有引湿性;熔点(℃):520;密度:1.53;饱和蒸气压(kPa):0.133;溶于水和甘油、液氨,微溶于乙醇;在350℃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诱发肝昏迷,造成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健康人应用50g氯化铵可致重度中毒,有肝病、肾病、慢性心脏病的患者,5g即可引起严重中毒。口服中毒引起化学性胃炎,严重者由于血氨显著增高,诱发肝昏迷。严重中毒时造成肝、肾损害,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同时支气管分泌物大量增加。职业性接触,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灼伤。慢性影响:经常性接触氯化铵,可引起眼结膜及呼吸道粘膜慢性炎症。前苏联MAC(mg/m3):10美国TLVTN:ACGIH10mg/m3[烟]美国TLVWN:CGIH20mg/m3(烟)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LD50:1650mg/kg(大鼠经口)氨水英文:ammoniawaterUN编号:2672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液体;密度:(氨含量:10%~35%)0.91;饱和蒸气压(kPa):1.59(20℃);具有弱碱性;易挥发,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氯化钠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结晶粉末,味咸;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58.44;相对密度:2.165(25℃);熔点(℃):801;沸点(℃):稳定性:稳定大量食入会有反胃,呕吐症状本品不燃,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LD50:3000mg/kg(大鼠经口)LC50:23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硝酸铁英文:ferricnitrateUN编号:1466淡紫色单斜晶体;密度:1.684;熔点(℃):47;易溶于水,微溶于农硫酸;可用作媒染剂、铜着色剂,并供试剂、医药等用。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粉尘对眼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皮肤接触其浓水溶液或粉尘可造成灼伤。对消化道有腐蚀性,大量口服引起呕吐、头痛、头晕、紫绀、休克和惊厥,重者可致死。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大量铁在体内蓄积可引起胃痛、恶心、便秘等。与可燃物的混合物易于着火,并会猛烈燃烧。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LD50:3250mg/kg(大鼠经口)氯化铁英文:ferrictrichlorideUN:1773棕黑色晶体或六角形薄片;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162.22;相对密度:2.898(25℃);熔点(℃):282;沸点(℃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乙醚和丙酮,难溶于苯。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长期口服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LD50:1872mg/kg(大鼠经口)硫酸英文名:sulfuricacidUN号:1830纯品是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工业品如含有杂质,则呈黄、棕等色;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98.07;相对密度(水=1):1.834相对密度(空气=1):3.4;熔点(℃):10.49;沸点(℃):338;饱和蒸汽压(Kpa):0.13(145.8℃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中国MAC(mg/m3):2
前苏联MAC(mg/m3):1
TLVTN:ACGIH1mg/m3
TLVWN:ACGIH3mg/m3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LD50:214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乳化剂根据缩合的氧化乙烯分子数目的逐步增加,从稀薄油状逐步变粘以至成为蜡状半固体;一种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作水相乳化剂。主要用作农药乳化剂和印花涂料扩散剂。氢氧化钠英文名:sodiunhydroxideUN号:1823无色透明晶体;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40.01;密度:2.130;熔点(℃):318.4;沸点(℃):1390;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溶于乙醇和甘油;固碱吸湿性很强,露置在空气中,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有强碱性,对皮肤、织物、纸张等有强腐蚀性。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必须贮存在铁罐或玻璃瓶中。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中国MAC(mg/m3):0.5前苏联MAC(mg/m3):0.5美国TLVTN:OSHA2mg/m3美国TLVWN:ACGIH2mg/m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硼酸英文名:boricacid无色微带珍珠光泽的三斜晶体或白色粉末,无臭;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61.83;密度:1.435;溶于水、乙醇、甘油和乙醚。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用于玻璃、搪瓷、医药、化妆品等工业,以及制备硼和硼酸盐,并用作食物防腐剂和消毒剂,还可作杀虫剂和催化剂、肥料等。工业生产中,仅见引起皮肤刺激、结膜炎、支气管炎,一般无中毒发生。口服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继之发生脱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有高热、肝肾损害和惊厥,重者可致死。皮肤出现广泛鲜红色疹,重者成剥脱性皮炎。本品易被损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慢性中毒:长期由胃肠道或皮肤吸收小量该品,可发生轻度消化道症状、皮炎、秃发以及肝肾损害。前苏联MAC(mg/m3):10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蛋白胨蛋白质分解产物。市售产品以淡黄至棕黄色粉剂为主。其分子量约2000左右。往往是多肽混合物,可溶于水,过热不凝固,在饱和硫酸胺中不发生沉淀但可为蛋白质沉淀剂所沉淀。十二烷基硫酸钠英文名:sodiumlaurylsulfate白色或奶油色结晶鳞片或粉末。有特殊气味。在湿热环境中易分解。1g该品溶于10mL水,溶于热乙醇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LD50:2000mg/kg(小鼠经口);1288mg/kg(大鼠经口)亚磷酸钠英文名:Phosphonicacid同义名:磷酸二氢钠白色结晶粉末或颗粒,无味,微吸湿。属微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氧化磷和氧化钠烟雾。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LD50:8290mg/kg(大鼠经口)-EDTA无臭无味、无色结晶性固体;熔点(℃):240(分解);不溶于冷水和普通有机溶剂,微溶于热水;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用于络合金属离子和分离金属,也用于洗涤剂、液体肥皂、洗发剂、农业化学喷雾剂等。硫酸铜硫酸铜英文名:coppersulfate五水物:蓝色三斜晶系晶体,无水物:绿白色粉末。密度:2.286(五水),3.606(无水);熔点(℃):200(无水);溶于水和氨水;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水的杀菌剂,饲料添加剂,并用于镀铜。本品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误服引起恶心、呕吐、口内有铜性味、胃烧灼感。严重者有腹绞痛、呕血、黑便。可造成严重肾损害和溶血,出现黄疸、贫血、肝大、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和鼻、眼刺激,并出现胃肠道症状。前苏联MAC(mg/m3):0.5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毒性:LD50(mg/kg)大鼠经口330,对人畜比较安全,皮肤接触不致中毒,但误食以后会产生急性中毒。三乙醇胺英文名:triethanolamine无色粘稠液体;密度:1.1242;熔点(℃):20~21;沸点(℃):360;闪点(℃):185;折射率:1.4852;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微溶于乙醚和苯本品对局部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与过敏有关。本品蒸气压低,工业接触中吸入中毒的可能性不大。美国TLVTN:ACGIH5mg/m3遇明火、高热可燃。LD50:5000~9000mg/kg(大鼠经口),聚乙二醇英文名:polyethyleneglycol无色无臭粘稠液体至蜡状固体;溶于水、乙醇和许多溶剂;蒸气压低,对热稳定,与许多化学品不起反应,不水解,不变质。可用作增塑剂、软化剂、增湿剂,并用于制药膏和药物等。本品蒸气压很低,常温下无吸入危害。在生产条件下未发现本品引起的毒性作用。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加热分解产生易燃气体。LD50:348000mg/kg(小鼠经口)[分子量为200时];28000mg/kg(大鼠经口)[分子量为200时],醋酸英文名:aceticacidUN编号:2789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气味;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60.05;密度:1.049熔点(℃):16.7;沸点(℃):118;闪点(℃):57,39(闭式);蒸气压(Pa):1573(20℃);引燃温度(℃):463;临界温度(℃爆炸上限%(V/V):17.0;爆炸下限%(V/V):4.0;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中国MAC(mg/m3):20前苏联MAC(mg/m3):5美国TLVTN:OSHA10ppm,25mg/m3;ACGIH10ppm,25mg/m3美国TLVWN:ACGIH15ppm,37mg/m3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LC50:13791mg/m3,1小时(小鼠吸入)氨英文名:ammonia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蒸汽压:506.62kPa(4.7℃熔
点:-77.7℃;沸点:-33.5℃;相对密度(水=1)0.82(-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2.2工程分析2.2.1生产工艺流程A、碱性蚀刻剂工艺流程:氯化铵、氨水、水、添加剂(氯化钠)氯化铵、氨水、水、添加剂(氯化钠)搅拌储存分析化验B、剥锡铅剂工艺流程:硝酸铁、氯化铁、水硝酸铁、氯化铁、水搅拌分析化验储存C、清洁剂工艺流程:硫酸、OP乳化剂、水硫酸、OP乳化剂、水搅拌分析化验储存D、光泽剂工艺流程:硼酸、蛋白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硼酸、蛋白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搅拌分析化验储存E、棕黑化剂工艺流程:亚磷酸钠、水亚磷酸钠、水搅拌分析化验储存F、化学铜工艺流程:EDTA、硫酸铜、三乙醇胺、氢氧化钠、聚乙二醇、水EDTA、硫酸铜、三乙醇胺、氢氧化钠、聚乙二醇、水搅拌分析化验储存G、抗氧化剂工艺流程: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醋酸、水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醋酸、水搅拌分析化验储存H、消泡剂工艺流程:聚氧乙烯甘油醚、水聚氧乙烯甘油醚、水搅拌分析化验储存2.2.2水及物料平衡(1)水平衡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和实际建设情况,本项目不需要对生产区地面进行水冲洗,只需用抹布擦拭地面,擦拭后的抹布委外处理(目前已经通过环保验收)。项目的空桶回收后不需水清洗,仅用抹布擦拭干净。原料桶区及空桶区均有遮挡雨棚,所以本项目不考虑初期雨水的污染情况。经核计项目用水总量为2882.7695t/a,其中工艺用水2570.7695t/a(外购纯水296t/a,自来水2274.7695t/a),生活用水312t/a。项目外排仅为生活污水,废水量为250t/a。2586.7695t/a250t/a312t/a250t/a2586.7695t/a250t/a312t/a250t/a2274.7695t/a296t/a自来水生活用水生产工艺用水外购纯水化粪池市政污水管网62t/a2882.7695t/a图2-1项目水平衡(2)物料平衡项目的搅拌过程都是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的,仅为化学品的常温下物理性机械混合,而非合成性生产。因此,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工艺废气产生。考虑到化工项目原辅材料的挥发性,主要是物料在装料、卸料、贮存时,挥发性物料向大气环境的泄漏或挥发。根据原辅材料的理化性质分析可得,本项目产生挥发性有机物为氨气和醋酸。根据项目的环评报告及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可得,本项目物料平衡如下表:表2-6产品物料平衡分析输入方输出方物料名称投入量(吨/年)产品废气氯化铵750碱性蚀刻剂氨气氨水8503000吨/年1.767吨/年氯化钠570水831.767合计3001.7673001.767物料名称投入量(吨/年)产品硝酸铁200剥锡铅剂氯化铁1001000吨/年水700合计10001000吨/年物料名称投入量(吨/年)产品硫酸120清洁剂OP乳化剂6400水274合计400400物料名称投入量(吨/年)产品硼酸15光泽剂蛋白胨10200十二烷基硫酸钠5水170合计200200物料名称投入量(吨/年)产品亚磷酸钠50棕黑化剂水150200合计200200物料名称投入量(吨/年)产品EDTA400化学铜硫酸铜60600三乙醇胺30氢氧化钠85聚乙二醇4水21合计600600物料名称投入量(吨/年)产品废气十二烷基苯并三氮唑120抗氧化剂醋酸(气、挥发)醋酸403000.0025水140.0025合计300.0025300.0025物料名称投入量(吨/年)产品聚氧乙烯甘油醚20消泡剂水80100合计100100合计5801.76955801.7695备注:(1)氨气排放为有组织排放,表格中的排放量是根据竣工监测结果核算氨气实际排放量。(2)醋酸雾为无组织排放,上述排放量参考环评报告中内容。3环境风险评价3.1概述在本项目实施后,全厂在正常生产、使用和贮存有一定量的易燃、易爆、有毒物料,部分物料具有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料泄漏等突发性风险事故的可能性。为了避免和控制事故的发生,需对整个工厂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3.1.1评价目的依据《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及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本次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的主要目的为:(1)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对全厂的生产、物料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因素进行识别;(2)针对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分析,预测有毒、易燃、易爆物质泄露到环境中所导致的后果(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应采取的缓解措施;(3)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处理计划和应急预案,完善安全设计,以此以指导设计和生产,减少或控制本工程的事故发生频率,减轻事故风险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安全生产;(4)制定适合本项目特点的事故应急预案。3.1.2评价重点本次评价主要以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大气、水环境污染而对周围居民的危害和环境质量影响程度为重点。3.1.3评价工作程序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结合该项目的特点,技术工作程序大体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及应急计划等内容。评价工作程序见图2-1。对象方法目标储存物质储存装置综合评价法确定危险因素确定风险类别已识别的危险因素已识别的风险类型类比法确定最大可信事故确定其风险水平最大可信事故伤害损失计算确定风险值确定可信接受水平最大可信事故风险风险评价标准体系等级评价法确定风险值确定可接受水平可接受风险水平不可接受风险水平—危害分析—确定减少风险措施事故现场周围影响区类比法事故损失减至最少步步骤否否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风险可接受水平风险管理应急措施预案图3-1风险评价程序3.2危险识别3.2.1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3.2.1本次环境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1)本项目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指整个厂区内的生产装置区、及其它物料仓库等其它公用工程。(2)根据本项目所使用的主要原辅料、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情况,确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为:氨水、氨、氯化氨、醋酸3.2.1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机械破损、物体摔落、交通事故、腐蚀性物质喷溅致残、有毒物质的泄露引起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排放等,其中,后三种可以导致具有严重后果的危害。因此,本次环境风险评价和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①火灾;②爆炸;③有毒物泄露,如有毒气体、液体的释放等。具体源项识别见后。3.2.2风险识别内容3.2.2根据下表3-1(引自《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1)作为识别标准,对前面所确定的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表3-1物质危险性标准物质类别等级LD50(大鼠经口)mg/kgLD50(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有毒物质1<5<1<0.0125<LD50<2510<LD50<500.1<LC50<0.5325<LD50<20050<LD50<4000.5<LC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_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2易燃液体_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3可燃液体_闪点低于55℃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备注:(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通过对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品进行危险性识别,具体判定依据详见表3-2。由此可见,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物料为可燃、易爆、有毒物质,最终筛选出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因子为:氨水、氨气。PAGE56表3-2物质风险识别表3.2.2.2重大危险源识别根据所用化学品情况,划分功能单元。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本次项目所用的主要设备有搅拌槽设备等(详见表3-3)。表3-3主要设备一览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材质搅拌槽(配套搅拌泵)5000L个2PP搅拌槽(配套搅拌泵)3000L个3PP搅拌槽(配套搅拌泵)2000L个3PP搅拌槽(配套搅拌泵)1000L个1PP搅拌桶(配套搅拌泵)1000L个1PP原料储存桶10t个2PE结合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根据前面识别出的重大危险物质——氨水、氨,判别存在该类物质产生的生产系统、贮存运输系统、相关的公用工程和辅助系统等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风险导则附录A.1中的危险物名称及临界量情况,氨被列入其中,具体判别依据见表3-4。表3-4危险物质名称及临界量物质名称临界量(吨)氨(气)10由工程分析可得,本项目全年产生的氨气约1.767吨,小于氨气的临界量。因此,根据所识别出来的重大危险物质结合厂内各装置的实际情况,确定出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3.2.3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以上所确定的危险物质和重大危险源情况,结合本项目所处地区的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最终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详见表3-5。表3-5评价工作级别判定表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3.2.4风险评价内容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TJ/T169-2004的要求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判定本项目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3.2.5风险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判定,本项目风险评价为一级,大气评价范围为以所在地为半径5公里范围。地表水评价范围考虑为厂区附近的吴淞江。3.3源项识别分析3.3.1风险事故起因分析(1)由于停电、设备损坏、生产运行不正常、检修、气温过高等造成大量原辅料外溢,造成事故污染。比如设备检修或气温过高,造成氨水储罐发生事故并出现事故污染。(2)生产过程中由于管道堵塞、破裂和接头处的破损,会造成大量原辅料外溢,造成泄露污染。3.3.2事件树(ETA)分析对项目运行中潜在事故的事件树(ETA)分析,见图3-2。设备损坏、生产运行不正常、检修、气温过高设备损坏、生产运行不正常、检修、气温过高等原辅料泄露槽、阀门、管道撞击爆裂仪表显示泄漏,立即关闭有关阀门仪表故障,值班人发现,关闭有关阀门值班人未发现或阀门损坏遇明火燃、爆事故自然扩散泄漏污染未造成事故未造成事故图3-2项目运行中潜在事故的事件树示意图事件树分析表明,槽、管道、阀门等设备物料泄漏,可能引发燃爆危害事故或扩散污染事故。3.3.3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来自氨水储桶的事故性泄漏,本项目事故发生概率数据参考同行业发生事故的类比调查统计结果。根据目前的安全技术水平,参考《化工装备事故分析与预防》一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中统计1949年~1988年的全国化工行业事故发生情况的相关资料,国内贮罐物料泄漏的事故概率在0.5~1×10-4。本项目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规范,设有监控系统和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抗事故风险能力较高。参考先进企业的统计数据,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确定为1.2×10-6。3.3.4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确定液体泄漏速率可采用柏努利方程计算,同时类比分析同类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利用经验值进行较正。柏努利方程:式中:QL——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A——裂口面积,m2;P——容器内介质压力,Pa;P0——环境压力,Pa;g——重力加速度。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事故污染物排放量与事故性质、生产工况、破损面积以及防范措施等有关。本评价只对有一定发生机率,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事故进行估算。参照类比调查相关资料设定,泄漏点之上氨水液位高度2m,裂口大小等效于直径50mm圆,内外压力差为0Pa,将上述数据代入得出此时的氨水泄漏速度是0.671kg/s。假设事故持续时间为20分钟。则假设事故的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表3-6假设事故的污染物排放量及持续时间事故污染物排放速率(kg/s)持续时间(min)排放量(kg)储桶裂口氨水0.67120805.2发生该假设事故情况下,根据氨水中氨含量:10%~35%计算,则扩散到空气中的氨气污染物源强如下表3-7泄漏最大可信事故污染物源强假设事故类型污染物名称泄漏源强(kg/s)泄漏释放时间(min)排放源特征氨水贮桶破裂造成物料泄漏溢出并挥发进入环境空气中氨气0.23520面源(10m*10m)3.4后果计算3.4.1爆炸氨水泄露会挥发出氨气,氨气可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灾害类型主要表现为爆炸冲击伤害。(1)氨气的蒸发量通过前面计算,扩散到空气中的氨气量为:282kg(2)爆炸当量式中:Wi——可燃气体的TNT当量或丙烷当量,kg;1.8——地面爆炸系数;α——可燃气体蒸气云当量系数,统计平均值为0.04;W——蒸气云中可燃气体质量,kg;Q——可燃气体燃烧热,J/kg,氨为18.6×106J/kg;Qi——TNT燃烧热或丙烷燃烧热,J/kg;QTNT=4.52×106J/kg,QP=50.4×106J/kg;由上式计算可得,本项目氨气泄漏WTNT=83.53kg;丙烷当量Wp=7.44kg。(3)死亡半径R1、重伤半径R2、轻伤半径R3①死亡半径是指人在冲击波作用下头部遭受撞击致死的半径,其内径为0,外径记为R1(0.5),代表处于该处的人员如果缺少防护,其遭受冲击波作用的死亡概率为50%。死亡半径:R1(0.5)=1.98Wp0.447②重伤半径指处于死亡半径与该半径之间的人员如果缺少防护,则绝大多数人员将遭受严重伤害,极少数人可能死亡或受轻伤。其内径就是死亡半径,外径记为R2(0.5),代表该处人员因冲击波作用而耳膜破裂的概率为50%。重伤半径:R2(0.5)=9.187Wp1/3③轻伤半径指处于重伤半径与该半径之间的人员如果缺少防护,则绝大多数人员将遭受轻微伤害,少数人将受重伤或平安无事,死亡的可能性极小。该区内径为R2(0.5),外径记为R3(0.01),表示外边界处耳膜因冲击波作用而破裂的概率为1%。轻伤半径:R3(0.01)=17.87Wp1/3经计算,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分别为:R1(0.5)=1.98Wp0.447=4.85mR2(0.5)=9.187Wp1/3=17.82mR3(0.01)=17.87Wp1/3=34.65m爆炸评价结果见表3-8。表3-8爆炸评价结果表影响半径评价结果m影响区域评价结果m死亡半径R14.85死亡区0~4.85重伤半径R217.82重伤区4.85~17.82轻伤半径R334.65轻伤区17.82~34.65安全区34.65~+∞数据表明:项目的伤害半径约34.65m。项目的死亡半径位于本项目厂区的范围内,重伤半径及轻伤半径可能影响到隔壁的工厂(××市新杨五金制品公司和××腾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本项目现有职工19人,其中车间生产人员13人。3.4.2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扩散最大事故概率——氨水储桶泄漏,从而造成氨气在大气中扩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预测结果分析如下表。表3-9在微风(风速1m/s)条件下氨气的预测结果(单位:mg/Nm3)(0.235kg距离下风向预测浓度距离下风向预测浓度100324.318001.40120098.7419001.27430046.7820001.16940027.3421001.16950017.5722001.013.60012.2323000.95387008.99824000.90428006.89925000.86209005.45726000.825510004.42627000.793611003.66128000.765212003.08029000.739813002.62730000.716614002.26835000.623615001.98040000.554316001.74645000.499817001.55650000.4556根据预测结果,区域内100米范围内氨气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30mg/m3)。100米以外地区氨气浓度低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30mg/m3),但是高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7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0.20mg/m3)。根据现场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发生事故时,敏感点均将受到影响(在不定的风向下),出现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加强风险防范措施,杜绝风险事故的发生。3.4.3水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假设发生氨水泄漏,氨气爆炸引发火灾。氨水泄露速度是0.671kg/s,事故持续时间为20分钟,共计泄露氨水805kg。企业立即用清水冲洗泄露氨水,并开启2个消防拴灭火。冲洗水量按8L/s,共计冲洗至少15分钟(参考人体皮肤接触的急救措施: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则本次共计产生8005kg冲洗废水。结合本项目情况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的要求,假设事故发生灭火时间为0.5小时,消防用水量按50L/s计,则项目消防用水量共计90m3。且本项目是事故应急池兼做消防池。为所以要求本项目设置的应急(消防)水池最小不得小于98.005m3。目前本项目现有应急水池(消防水池)仅本项目一旦出现原料泄漏,应急小组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在最短的时间放下雨水管网应急闸板。泄漏的氨水应及时用水冲洗并收集进入应急池,消防水全部收集进入应急池临时储存,事故废水则不会通过雨水管网直接进入周围水体。待事故排除后再将收集的事故(消防)应急水池内的废水委托××利群固废处置中心处理运出处理,不对周围的水环境产生影响。该企业已经与××利群固废处置中心达成委托协议。3.4.4风险计算及评价(1)风险计算通过计算最大可信事故各种危害,泄漏液体挥发影响预测表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远低于半致死浓度,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从本评价筛选出来的风险类型来看,对项目所在地周边的环境敏感目标不会造成显著伤害,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所规定的接触限值作为评价标准,受影响人群数较少。根据事故状态下影响预测结果,氨水发生泄漏危害性最大,因此选取其作为最大可信事故,并以此计算项目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最大可信事故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R按下式计算:式中:R——风险值;P——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事件数/单位时间);C——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损害/事件)。本项目风险值(死亡/年)=死亡区人数×出现不利爆炸条件概率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和生产区调查可知,项目氨水发生泄漏周围34.65m范围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的安全范围内无集中居住区。取本项目的厂区人口密度作为计算参数进行风险可接受水平分析,项目厂区设定劳动定员19人,实行一班制作业,则平均在厂人数19人。氨水发生汇漏事故死亡最大半径为34.65m,经计算致死百分区内人数为19人。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1.2×10-6,危害为19人/次,因此确定最大可信事故风险为2.28×10-(2)风险评价风险可接受分析将采用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Rmax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L比较。目前化工行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为5.7×10-5,而目前本项目的风险值2.28×10-5小于5.7×10-5,因此定本项目的建设,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3.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风险概率估算和事故后果分析说明存在发生突发性事故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国内外经验说明,及早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将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减轻突发性事故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为达到以上目的,有必要从日常管理上实行全面和严格的对策措施。同时准备周密的事故应急对策,以便应付万一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此,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3.5.1目前企业采取的防范应急措施(1)设置完善的风险防范机构表3-10全厂紧急应变处理编组人员及通讯职责小组职责姓名联系方式总指挥官整个救灾作业状况掌握及指挥救灾工作,指派代表协调厂外支持作业。廖博指挥官协助总指挥工作马建产部负责事故现场的生产系统调度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协助副总指挥,可以对公司内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进行调动刘雪储负责人负责罐区、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的应急救援工作刘雪源57472260安全科长负责指挥事故的报警,情况通报,事故处理工作,负责指挥事故的现场及有关有害物扩散区的清洗、监测、检查工作,污染区处理直至无害刘雪源57472260保卫科长负责指挥因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现场的灭火救助和保卫,负责事故现场划定禁区的警戒指挥工作,维护治安保卫,负责对事故后公司内道路交通管制工作,协调人员紧急撤离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汪建材部负责指挥抢修救援物资的供应调配工作邵增勤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工作,负责对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组织工作邵增输部负责抢险、抢修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组织邵增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市消防大队57703119××市××镇消防队57461266××市××镇政府安全科57471392××市环保局57532010××市疾病防治中心57369205紧急应变指挥中心设于公司办公楼会议室,若应变指挥中心处于危险状况,由总指挥官另行决定设置临时指挥中心。应变指挥中心功能:①评估灾情的严重性;②评估已经采取的行动;③依据优先级,决定进一步的行动;④分配资源(人员与工具)到现场;⑤安排通知外界机构;⑥与现场协调人保持密切联系。应变指挥中心具备有下列设备及资料:①紧急应变预案;②工厂内制造、公用、消防等机械流程图;③工厂配置图及邻近地区地图;④工厂内、外参与应变工作之人员及组织的电话、住址资料;⑤紧急照明;⑥个人防护设备清册资料;⑦急救设备清册及位置资料。(2)防雷措施整个厂区建立防雷避雷网。根据苏州市防雷中心××检测站2007年7月9日的检测:本项目防雷装置符合GB50057-94(2000)规范的要求,防雷装置合格。(3)应急处理装置企业设置消防栓、泡沫灭火器、喷淋(员工急救时用)、事故水池(消化水池)等。具体情况如下表3-10表3-10企业现有的应急处理装置序号名称数量规格位置1消防栓10个50L/s生产区2个;成品区2个;原料仓库2个;办公区(两层)共计4个2泡沫灭火器2个9L生产区1个;成品区1个3喷淋(员工急救时用)3个大于1.1L/s生产区3个4事故水池(消化水池)3个3*10立方生产区1;车间外2个5应急闸1个--办公室前的雨水收集管上6火灾报警装置2个--建筑物内(4)企业针对本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企业为了安全生产、较少事故发生,针对本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成品检验规程》、《生产线作业指导书》、《进料检验》、《岗位人员入职要求》、《仓库管理制度》等等。(5)人员培训、持证上岗企业定期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目前企业现有的证书情况如下表3-11表3-11现有证书情况序号证书名称数量1安全管理负责人1个2安全管理采购员1个3安全管理员个4危险化学品从业操作证1个5危险化学品作业操作员1个6危险化学品仓管员1个3.5.2风险事故预防措施3.厂区绿化采用多水分的树种。生产装置与道路(尤其是消防车道间)不宜种植绿篱或茂密的灌木丛。厂区绿化不应妨碍消防操作;根据生产特点和安全卫生要求,总图布置按照功能分区进行布置。原料罐区、化学品库区和主生产装置区分区布置。分区内部和分区之间的间距按有关防火和消防要求确定,并按规定设计消防通道。原辅料储桶、成品库与车间、办公室、配电房之间设置安全距离,满足GBJ16-87的标准要求。3.工程设计采用可靠的控制系统。对重要的参数设计自动调节以及越限报警和联锁系统,确保生产装置和人身安全。采取特殊结构的反应器设计,消除火灾和爆炸条件;设计和安装防爆装置等。系统设计采用耐腐蚀材料,并避免明火,防止爆炸。本项目所原料桶(氨水等)属于危险品,可燃可爆或具有强腐蚀性,应注意检查原料桶日常安全,以杜绝事故风险发生。厂内应制定应急预案,对发生事故时产生的泄漏、爆炸、火灾等制定相应对策,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劳动保护:增加劳动保护措施。工作人员工作时穿防护工作服,戴防护面罩。配应急洗眼器和喷淋装置。应设置雨水应急闸,一旦项目发生事故,应将雨水管网排放口关闭。严禁外排事故污水外排。主体生产装置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采用封闭式设备和管道化生产,都必须确保生产装置安全和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过压保护设施: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或压力设备、管道按规定设计安全阀或防爆膜等作为过压保护设施。3.5.2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及排放。车间无清洗水产生,项目用抹布擦拭车间的地面,然后废抹布交××利群固废处理中心处理。项目的原料、空桶区均有雨棚遮挡,无污染水产生。事故状态下产生的事故废水及消防水收集到事故应急池中委托××利群固废处理中心处理,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⑴目前本项目设置3个废水事故池(合用消防水池)共计30m3。但是小于本项目预测的应急水池(合用消防水池)的容量。所以要求企业扩建应急水池或者单独新建消防水池。并能将应急水池内的废水做到及时清运处理。⑵设清下水排口设置切断装置(应急闸),当发生物料泄漏事故时,及时切断清下水排口,收集泄漏的物料进入废水事故池,确保泄漏的物料不外排放。⑶一旦当本项目发生物料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消防液进入附近了河道(吴松江)的重大风险事故,应及时上报化工集中区管理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时在吴松江上采取切断阻隔措施,将风险事故的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⑷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开展事故应急监测,对吴松江水质进行跟踪监测。3.5⑴电气安全对策措施①采购电气设备时,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②对于生产、转运或贮存过程中,易燃液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可燃液体等的电力装置、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必须符合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③对于易燃、易爆的生产区、仓库区,应配置相应的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防爆等级电气设备(包括线路导线、接地装置)。防爆电气设备的配置应符合整体防爆要求。④电气线路应采用电缆及电缆沟埋地敷设,并应避开可能受到机械磨损伤、振动、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如:电气线路在护套或镀锌管子内敷设。⑤生产车间和危险化学品仓库所有电气设施应由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检测内容包括低压照明装置、低压变配电装置、电气开关、插座、低压动力装置、电气线路敷设等项目。⑥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与防止直接雷击的接地装置应分开设置。此时,接地电阻值应取其中最低值。配电房应双重接地。⑦必须完备防触电设施:设置警示牌、安装漏电保护器,对如加热电源、运转设备、电机等电源接头要作隔爆处理,设置安全屏护,明确规定安全距离等。⑵防静电对策措施工艺装置、设备及管道防静电措施必须依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上班要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准穿带铁钉鞋,操作中控制物料流速,减少飞溅,防止夹入水份、灰尘和气体;严禁撞击、摩擦和晃动,开、紧物料桶盖时要用不产生明火的工具。3.5.2属于有毒和易燃易爆物料、强腐蚀性物料。其采购、贮运应严格执行相关法令和规定,并向当地有关公安管理部门备案。3.5.2管生产者必须管安全,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三同时”、“五同时”,逐步推行现代安全管理。制定并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此规程除开车、停车和正常操作运行外,还应包括:(1)紧急停车;(2)停车后短时间再开车;(3)可能预见异常情况即其处理方法;(4)定期检修的周期、程序和批准手续;(5)定期安全检查和整改。切实加强对工艺操作的安全管理。确保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加强对全体职工经常性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电气消防安全、防静电、环境保护(排污、大气污染、粉尘、噪声等)、职业病、车间和仓库空气中有害浓度等的管理,并应定期请以下几个部门协同完成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应立即整改和采取有效措施,使各类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几个协作单位如下:(1)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电气消防检测部门(2)防雷防静电检测:防雷防静电部门(3)环境保护检测:环保部门检测部门(4)职业病、车间仓库空气中有害浓度的检测:卫生疾控中心生产中还应完善的管理制度或规程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危险品储运管理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工艺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厂区作业安全规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建立必要的台帐有:安全会议台帐;安全组织台帐;安全教育台帐;安全检查台帐;隐患治理台帐;事故管理台帐;安全工作考核和奖惩台帐。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及台帐有: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设备事故管理制度;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设备管理责任制度;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检修规程。严禁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发生的所有事故、异常工艺条件及操作失误等应记录在册,及时报告。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在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于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交接班,并且要立即报告给厂部领导。人为操作的管理措施:国内外许多事故案例表明,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往往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既有操作的,也有管理的。因此,提出以下措施防止人为失误:(1)人员要进行选择。要选拔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好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并定期进行考察、考核和调整。(2)对职工要加强职业培训、教育。使职工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慎密的态度,并且要熟悉相应的业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有关物料、设备、设施、防止工艺参数变动及泄漏等的危险、危害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知识和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方法,事故发生时有自救互救能力。(3)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新进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转岗、复工人员应进行转岗和复工培训和考试。对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第13号令)和《江苏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细则》,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职工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特别要重视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下紧急处理等作业。检修作业事前要有完备的作业方案;作业时要遵守各项规定(如高处作业、动火等规定),确保万无一失。(5)正确穿戴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并保管好、维护好、正确使用好。严禁穿带钉鞋进入易燃、易爆危险区域,生产区域内严禁穿短衣、短裤和赤膊等。劳动保护用品应采用不产生静电的材料制作。(6)要重视作业人员情绪、异常行为的出现,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并妥善处理。对安全防护装置应定期检验,防止失效;做好各类监测目标、泄漏点、检测点的记录和分析,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必须加强维修力量,特别是仪修力量,仪表、电气要有专人负责,保证运行正常。加强动火、设备检修等作业的安全管理。(7)冬寒、暑热、风、霜、雨、雪、雷电等,会影响操作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操作,会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因此,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采光照明、通风、噪声、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要定期进行检测,重视作业环境及条件的改善,做到清洁、文明生产。根据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按照上岗的具体人数,做好防护用品的配备和发放工作。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物和溢出物应及时适当处置,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作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学品危害的一种有效方法。(8)厂区应设置明显、标准的安全标志。建设单位对重大危险源采取如下监控措施:建立运行管理档案;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定期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至少每半年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一次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建设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3.5.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5.(一)氨水⑴事故的处置方案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⑵氨水外泄处置措施①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构筑围堤、事故废水池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②)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③储罐区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④当泄漏液难以收集,必须筑堤或引流至安全地点,集中收集,严禁沿明沟外流至水体或土壤。(二)氨气⑴事故的处置方案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⑵外泄事故处置方案①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②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③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3.5.(1)应急救援人员在现场指挥或公司指挥部人员的指令下,各负其职,有秩序、有目的的进行施救,救援原则是:先救人,救援的重点是:切断事故源,控制事故,转移易燃、易爆物品、贵重仪器仪表、设备部件、防止连锁反应。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办法,消灭事故,控制事故,避免事故扩散。(2)侦察防化人员到达执行任务的地点后,将侦察的结果及时提出防护意见,通知污染区域人员撤离,指导群众采取措施。事故现场如有人中毒,应立即抢救伤员脱离险区,交医疗队处理。3.5.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后,应根据有毒物品的种类和中毒症状,以及烧伤情况及时利用现有药品和器材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对于中毒患者长时间观察。若现场物资以及医疗条件不能满足救治工作,在作好事前急救的同时,将患者送医院抢救。当有毒气体可能影响全公司员工安全时,应及时组织员工疏散到安全地区。3.5.3(1)抢救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切断事故源(堵塞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管道、阀;门等泄漏处),迅速排除易燃易爆物质,防止事故扩大,同时积极抢救贵重物品、仪器仪表,对破坏的设备进行抢修。(2)消防清洗人员到达现场,立即切断火源,使用正确的消防器材和灭火手段,、迅速有效的扑灭火灾,同时协助抢险抢修分队排除最危险的易燃易爆物品,防止连锁反应,火灾扑灭后,根据污染情况及时进行清洗;(3)恢复阶段:事故完全控制后,应解除警报,侦察防化,消防洗清、医疗救护分队应撤离现场,抢修抢救分队抓紧时间抢修和调试设备,尽快恢复生产,由于受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各救援分队撤出现场后,应对人员和器材进行洗清,防止交叉污染发生事故。为防止再次事故发生,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救援方案。3.5.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是及时有效的开展应急救援的保证,必须作好以下工作:(1)救援。组织调整落实救援组织,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中和便于开展救援的原则组成,每年适时进行调整。(2)救援器材维护、保存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分队根据担负的任务要准备所有器材、药品和交通工具,每月检查保养,各种化学救援器材和重点目标救援器材要重点保管,以便急用。(3)具体应急器材摆放地点应急照明由各车间摆放,应保证电力充足,无损坏。通讯联络,各车间岗位区域内电话联系,必要时可用个人手机联系。隔离式防毒面具由相关岗位配套保管,仓库备存。抢修、抢救用劳动防护用品由车间保管,摆放在事故柜内,以便发生事故时及时配用。抢险/抢修工具由相关人员个人保管。氧气袋,应急救援药品担架等由医务人员保管,药品必须在有效期内。应急交通运输车辆由公司办公室调动。消防器材由所在岗位、车间保管,安全消防保卫部负责检查更换药剂,确保使用。(4)建立各项制度值班制度:公司化学事故救援预案指挥部实行昼夜值班,指挥部值班由生产调度兼任,遇有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检查,对应急救援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进行检查整改。会议制度,结合公司安委会布置演练工作,解决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对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加以实施。总结评比:训练、演练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对存在问题加以改正,对先进个人予以表彰。(5)外部救援:当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和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实施《上海市物业管理合同》和《上海市物业服务合同》
- 2025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员工续签的合同范本
- 2025年设备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个性化一对一投资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籽仁类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计量标准器具:化学计量标准器具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放射性污染防治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刮墨刀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五章
- DB36∕T 1720-2022 牧草裹包青贮技术规程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用与探讨
-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系统故障恢复与优化方法研究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营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导学案)(原卷版)
- VR游戏中心:虚拟现实的娱乐新趋势
- 四川省德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