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PAGE1《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品味文中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伟大”、“悲剧”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人物崇高的品质,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难点: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及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课文【教学活动】一、导入:(展示图片)师:同学们,这是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师:这是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这是遇难队员生前的照片。师: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前夕解体时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七名宇航员上飞机前讲话时的照片。师:同学们,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太多太多了,但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跟随英雄们去重温那段悲壮的探索之旅。二、学习目标(屏幕出示,学生齐读)1.抓住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2.体会“伟大”、“悲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三、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指名读)2.生字词语(指名读,正音,齐读)四、整体感知1.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吗?(指名说)【明确】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故事。(屏幕展示)2.大家能不能用一句话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总体感受?用“这是一个___的故事”句式来说话。【小结】刚才,大家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也谈了对文章的总体感受。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课文的标题。(生齐读:伟大的悲剧。)【过渡】师:我们知道,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又蕴含着伟大呢?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两个词组合成课文标题有何意义呢?我们先从悲处入手,聪明的你,在阅读中是否发现“悲”之所在?五、研读赏析1.“悲”之所在?(指名说)【明确】斯科特一行人的“悲”可总结为失败之悲、死亡之悲、作证之悲。(展示课件归纳以上内容)师: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为什么?【明确】悲壮。因为他们虽然上演了一幕悲剧,但其精神却是伟大的。【过渡】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整个故事中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师:下面我们回到课题。课文的题目在“悲剧”之前加上了“伟大”一词,你认识到他们的“伟大”之处了吗?2.“伟大”之所在?分组讨论:选择最感动你的人物细节,说说他身上展现出的精神品质,并有感情地读出来。(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诚实守信、坚毅执著、不怕牺牲、集体主义精神、无私、崇高的爱。3.“伟大的悲剧”的含义?【明确】(边展示课件边总结)在整个探险过程中,斯科特他们牺牲了,失败了,这确实是一个悲剧。但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勇于探索、勇于牺牲、诚实守信、集体至上、无私爱心的精神却是伟大的。五位英雄的形象永远是矗立在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过渡】师:说到这儿,同学们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了呢?能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吗?六、拓展延伸1.我说英雄: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因为_______”的句式说话。【小结】师: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这里,我想引用美国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大家一起来念一下,好吗?(屏幕出示,师生齐读)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里根2.铭记英雄师:同学们,今天,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让我们一起来高声齐读他们的名字: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七、作业学习本课后,以“我心中的英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出对于斯科特等五位英雄壮举的真实感受。学情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尤其是男生对探险类的话题较感兴趣,但由于该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人公国籍等方面都与学生差异较大,所以“悲剧”一词尚易理解,“伟大”二字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此,在学生能够指出悲剧“悲”在何处之后,我便将重心放在了解读“伟大”二字上面。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最感动你的人物细节,说说他身上展现出的精神品质,并有感情地读出来。通过“找——读——品味——情感朗读”这四步,使学生对作者的颂扬之情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伟大”二字的理解便轻而易举了。文章写的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叙述这个故事,是让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从情感价值观目标来说,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这篇文章特别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所以教学上确实难度较大。在精心研究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参的基础上,我决定将教学内容整合,长文短教,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效果分析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伟大的悲剧》,写的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叙述这个故事,是让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从情感价值观目标来说,对于中学生有一定难度。尤其这篇文章特别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所以教学上确实难度较大。在精心研究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参的基础上,我决定将教学内容整合,长文短教,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一、导入方面首先展示《美“挑战者”号升空爆炸》、《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遭遇雪崩》《美“哥伦比亚”号解体》图片,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让学生感受到在一场场悲剧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但人类不断地抗争着、挑战着,学生也在这种激发之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这一点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二、导学方面本文教学难点之一是对主题的理解,许多同学不理解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是不是矛盾了?我让让学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悲剧”和“伟大”,要求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理解虽为失败者,但他们身上的精神是伟大的。我认为这样引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三、注重教学的整合通过“追随探险者——悲剧”“畅谈探险者——伟大”“感悟探险者——伟大的悲剧”“我说英雄——精神永恒”“铭记英雄——记住名字”的环节设计,逐层深入,步步升华,将感知、研读、探究、迁移、拓展、升华,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流畅的教学流程。四、以生为本,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贯穿整节课。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讨论并发言,学生有了许多出乎人意料的发言,说明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想情感已经进入了课文情节,效果不错,很好地完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课堂一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遗憾的地方:课文篇幅较长,部分同学预习不够充分,导致概括文章内容不够精炼、全面。另外,教学情境的创设还不够到位,如果能够将一些相关视频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视觉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效果会更好。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借此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和体会斯科特探险队队员们的伟大高贵的品质,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在布置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一课时进行长文短教。《伟大的悲剧》导学案教学目标:1.抓住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2.体会“伟大”、“悲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作者资料:茨威格二.检查预习:1.拽()diān()狂lǐnliè()()吞shì()销蚀()羸()弱角()逐步履()告qìng()疲bèi()shānshān()()来迟怏怏()()不乐gū()负毋宁()()语无lún()次毛骨sǒng()然忧心忡忡()()海市shèn()楼2.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完成表格。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912.1.16白色雪原

1912.1.18南极点

1912.2.17

埃文斯死去1912.3.2

1912.3.21

三人无法离开账篷1912.3.29帐篷里

1912.10.29

1912.11.12

三.整体感知1.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吗?2.你能用一句话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总体感受吗?请用“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故事”的句式说话。四.研读赏析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在何处?“悲”:“伟大”:五.拓展延伸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吗?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六.作业:学习本课后,以“我心中的英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出对于斯科特等五位英雄壮举的真实感受。课后反思今天上完了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一课。这节课比较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美国“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图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后面的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学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较好的方面:1.能较好地体会“悲剧”与“伟大”的所在,感受到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人类探究未知的科学精神,从而学习人物的高贵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打开内心世界。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1.课堂语言不够优美。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优美的,而我,由于缺少积累,“语到用时方恨乏”,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环境。2、朗读时间不够。尽管在探究“伟大”一词时我带学生品味了语言并进行了朗读,但对于散文而言,这样的朗读是远远不够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朗读中让学生心领神会比教师讲解灌输好得多。一次比赛一步成长,一段经历一份收获!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会不断地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课标分析《伟大的悲剧》一课涉及到的课标依据有两处:1.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