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债练习题库_第1页
公债练习题库_第2页
公债练习题库_第3页
公债练习题库_第4页
公债练习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债练习题第一章

判断题:1.从公债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公债的规模大小主要受到财政赤字状况和社会闲置资金两大经济条件制约和影响。(T)

2.按可流通或转让性的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和中长期公债(F)

3.从纳税人角度来看,公债是一种誉为“金边债券”或“银边债券”的重要投资工具。(F)

4.公债的本质是一种公共信用,但不完全等同于公共信用。(T)

单选题:

1.按(C),公债可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政府公债

A.借债地域

B.借债期限

C.借债主体

D.举借形式

2.按(C)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A.利率确定方式

B.利息偿付方式

C.借债期限

D.债务本位

3.(B)是指低于债券的面额的价格发行的公债,将来债务人按面额偿还的公债。

A.附息公债

B.贴现公债

C折实公债

D.特种公债

4.从(D)来看,公债资金也是一种公共资金,并会产生类似于税收的负担。

A.债务人

B.投资者

C.宏观运行

D.纳税人

5.从(C)来看,公债时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稳定的重要“杠杆”。

A.债务人

B.投资者

C.宏观运行

D.纳税人

6.从(A)来看,公债是政府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A.债务人

B.投资者

C.宏观运行

D.纳税人

7.“公债即公共债务,是政府向团体、公司、个人或别的政府所借的债务,它也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是哪一位经济学家对公债概念的阐述。(D)

A.陈共

B.邓子基

C.谢作诗

D.蒋洪

多选题:

1.按债权债务关系是否自愿为标准,公债可分为(BCD)。

A.

一般性公债

B.自由公债

C.

强制公债

D.准强制性公债

2.按借债主体的不同,公债可分为(BD)。

A.国内公债

B.中央政府公债

C.国外公债

D.地方政府公债

3.公债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D)。

A.学以致用,一以贯之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关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注重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合。

C.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发展规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互为补充。

D.有比较才有鉴别,注重比较分析法。

4.公债的“三性”包括:(ABD)

A.自愿性

B.有偿性

C.强制性

C.灵活性第二章1.连接西方各经济学家的的公债理论

亚当·斯密

坚持公债有害的观点,但提出和赞同政府在过剩闲置资本的前提下发行公债、非命令式政府干预的理论主张。

大卫·李嘉图

公债具有生产性,并且公债有利于信用经济的发展。

约翰·S·穆勒

公债将生产资本转换为非生产性支出,从而不利于社会资本的

形成和积累,因而有害。

卡尔·迪策尔

坚持“自然秩序”、“廉价政府”,总体上反对公债存在和发行,认为公债有非生产性甚至破坏性。

凯恩斯学派

公债会产生代际负担,会扩大在权衡财政预算决策时成本与收益两方面的不一致,产生公债负担幻觉,最终导致公债规模的不断膨胀。

詹姆斯·M·布坎南

公债是政府干预经济和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公债不会造成下一代的负担,公债只是象征性被偿还。

判断题:

5.总体上穆勒认同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公债理论观点,即限制公债发行,节约财政支出。(T)

3.李嘉图认为税收与公债具有相同的经济效应,因此他主张公债的发行(F)

9.布坎南等公共选择学派主要从征税还是借债这个角度对公债负担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揭示

了公债负担在代际间转移到可能性。(T)

10.梁启超是第一次系统论述外债问题的中国人,否定借债“有伤国体”,肯定借债的积极作用。(F)

15.公债理论的分歧的主要根源是公债思想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理论背后的假设条件的不同。(T)

13.陈云提出极力反对盲目自力更生而否认外援以及“企图靠借外债购买一个现代化”两种极端公债思想。(T)

单选题

1.(A)认为公债的产生根源是因为政府或君主的非节俭性、奢侈浪费以及战争的存在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学派

D.卡尔·迪策尔

2.下面不属于卡尔·迪策尔的公债理论的是(D)

A.应把国民经济与公债结合起来考察公债经济效应。

B.公债有利于信用经济发展,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C.公债具有生产性,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D.公债会导致通货膨胀以及国家破产的危险。

3.“大力主张和赞扬公债,将公债和赤字、补偿性财政政策紧密结合,将公债视为政府干预经济、稳定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是(C)的观点。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学派

D.卡尔·迪策尔4(D)批判了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公债非负担观点,指出公债通过负担的转移会形成下代人的负担。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西斯蒙第

D.詹姆斯·M·布坎南

5.(B)认为外债之本性无善恶之分,外债的结果则有善恶之分。且善恶的根源在于举债的政府本身。

A.马建忠

B.梁启超

C.李鸿章

D.马寅初

6.(D)的主要观点是利用内债的不可行性以及利用外债的优先性。

A.马建忠

B.梁启超

C.李鸿章

D.马寅初

多选题

1.以下属于李嘉图对于公债的观点的是(ABCD)。

A.税收—公债等价定理。

B.公债是政府弥补战争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但战后政府应努力偿还。

C.政府因建立减债或偿债基金制度。

D.公债不能将闲置资本转换为生产性资本。

2.以下经济学家中属于公债有害论的是(ABC)

A.大卫·休谟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凯恩斯

第三章

公债理论判断题1.托宾从利他主义的遗产动机假设的不现实性、举债替代征税会产生再分配效应、现实中的税收往往不是一次性总额税等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批判。(T)

2.曼昆的新观点和推论极大维护和推广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并对其作出了重要的丰富和发展。(F)

3.庇古效应是指公债发行会导致劳动和投资意愿下降以及资本积累减少的效应。(F)

4.卡尔多效应是指公债在经济不景气时具有扩大消费支出,而在经济景气时抑制消费支出的结果(F)。

5.与货币创造相比,债务创造会导致更大的财政幻觉(T)

6.公债幻觉的存在肯定了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的可能性(F)

7.李嘉图等价本质上阐明了公债中性的经济学思想。(T)

8.托宾利用“具有利他主义的遗产行为动机”理论假设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了扩充和发展。(F)

单选

1.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表述错误的是(A)。

A.公债有利于战争筹款,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B.政府筹措财政经费采用征税和举债无差异。

C.在举债筹资时为公债支付利息不会减少国民财富,只有分配效应。

D.举债和征税引起的消费支出下降是相同的。

2.(B)在有限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出由于发债带来的减税效应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

A.巴罗

B.莫迪利阿尼

C.托宾

D.曼昆

3.明确提出公债资产效应的是(C)。

A.巴罗

B.李嘉图

C.勒纳

D.曼昆

4.(A)从消费者的短视、借债约束和代际财富再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巴罗-李嘉图等价不成立。

A.曼昆

B.巴罗

C.托宾

D.莫迪利阿尼5.(B)认为:在一个跨时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在特定假设(如完备的资本市场、一次总付税、代际利他和债券不能超越经济增长)下,如果公众是理性预期的,那么不管是债券融资还是税收融资,政府所采用的融资方式并不影响经济中的消费、投资、产出和利率水平。

A.曼昆

B.巴罗

C.托宾

D.莫迪利阿尼

多选题:

1.以下各点属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假设前提的是(ABCD)。

A.无论是利用税收或公债进行融资,初始时期的政府支出总是不变,

B.资本市场是完全的,个人和政府的借贷利率是相同。

C.所有税收都是一次总付税。

D.个人既是现实的纳税人又是未来的纳税人,对现在和将来的收入预期是确定的。

2.导致公债幻觉的的直接因素有(AB)。

A.经济人的有限理性。

B.未来复杂税制导致的不确定性

C公债负担可预期

D.未来收入确定

第四章

国债经济效应一、名词解释

(一)当代负担论

国债还本付息的负担有享受国债所带来利益的当代人负担。

(二)下代负担论

国债还本付息的负担不是由享受国债所带来利益的当代人负担,而是由下一代负担

二、简答题

(一)举借国债对民间需求有什么影响?

1、举借国债对民间消费的影响

举借国债肯定会导致民间消费的增加。

2、举借国债对民间投资

(1)民间投资对利率无弹性;民间储蓄对利有弹性,在此情况下,民间投资不变。

(2)民间投资对利率有弹性;,民间储蓄利率无弹性,其结果带来民间投资减少。

(3)民间投资和民间储蓄对利率均有弹性,其导致民间投资减少,其减少小于民间消费的增加。

举借国债,一方面带来民间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会通过均衡利率的上升减少民间投资,相比之下,民间投资的减少小于民间消费的增加额,其影响是民间需求的扩张。

(二)举借国债对政府支出的影响有哪些?

1、举借国债与偿债费支出

(1)国债利息支出

(2)国债还本支出

2、举借国债与预算约束弱化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曾在解释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政治行为的基础上,分析过政府财政支出的发展趋势,并得出追求公共机构权力极大化的政府必然带来财政支出规模的极大化的结论。

(1)举借国债使得政府的预算约束弱化。

(2)举借国债所带来的政府预算约束的弱化,对政府财政支出有扩张之效。

举借国债通过引致政府债务支出并弱化政府预算约束,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有扩张之效。

三、论述题

举借国债对社会总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影响。

(一)

举借国债与社会总需求(总量)

1、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并不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的等量增加

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和财政支出乘数

从总量上看,举借国债带给民间消费,民间投资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在内的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是扩张的。

(二)

举借国债与社会总需求(结构)

1、认购国债的资金来源

2、举借国债收入的投向

3、来源与投向的综合

从结构上看,举借国债使得整个社会消费和投资结构中,发生了有利于社会总消费的变化。

第五章

公债的负担与风险判断

1.公债依存度指公债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F)

2.公债负担率指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和比率。(F)

3.公债偿债率指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和比率。(T)

4.公债危机是因政府丧失债务信用、出现债务违约行为时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或损害性影响。(T)

单选

1.(A)是指公债的偿还会造成政府财政负担。

A.直接负担

B.间接负担

C.短期负担

D.实际负担

2.(B)是指公债发行和偿还所引起的一系列负担问题。

A.直接负担

B.间接负担

C.短期负担

D.实际负担

3.(C)是指在一定物价水平下,人民为了政府偿债而缴纳的一定货币数量的税收。

A.直接负担

B.间接负担

C.名义负担

D.实际负担

4.(D)是指人民因为政府债务税收化而遭受的生活水平下降、消费行为扭曲、不公平分配、生产效率损失等各种社会经济负担。

A.直接负担

B.间接负担

C.名义负担

D.实际负担

5.关于公债危机的理解错误的是(B)。

A.公债危机本质上是政府丧失了公众信任而出现的信用破产。

B.公债危机不可能在局部地区存在。

C.公债危机往往带来不良后果和损害性影响。

D.公债危机是现实存在的,即由债务风险预期变成了债务违约现实。

6.关于公债风险和公债危机的区别错误的是(B)。

A.公债风险是政府举债后产生的不良后果或违约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公债危机是政府因违约出现的信用破产。

B.公债风险是一种现实结果,而公债危机是指向未来的。C.公债风险影响较弱,公债危机影响较大。

D.公债风险涉及主要是政府财政收支活动,而公债危机涉及面较广。

多选

1.关于公债负担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

A.公债负担是指生产资本的损失。

B.公债负担指公债的本息支付。

C.公债负担指公债利息的支付。

D.公债负担指由于公债存在而引起的产量的损失。

2.目前普遍采用的衡量公债规模是否适度的指标有:(ABC)

A.公债依存度

B.公债负担率

C.公债偿债率

D.CPI

3.按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公债风险可分为(ABCD)。

A.公债违约风险

B.公债再融资风险

C.公债流动性风险

D.公债市场风险

4.按风险表现的不同公债风险分为(AB)。

A.直接公债风险

B.或有公债风险

C.宏观公债风险

D.微观公债风险

5.按风险运行的层次公债风险分为(CD)。

A.直接公债风险

B.或有公债风险

C.宏观公债风险

D.微观公债风险第六章货币的发行、偿还与流通连接以下不同经济学家的经济周期理论杰文斯

乘数-加速动态模型

诺德豪斯

理性预期周期说

凯恩斯

技术创新周期说

萨缪尔森

太阳黑子说

卢卡斯

政治选举说

熊彼特

有效需求不足说

判断题

1.萨缪尔森认为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主要有三大基本心理因素,即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构成。(F)

2.公债政策不可能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基本保持一致,其经济作用力与两大政策所追求的调控目标必然相悖。(F)

3.建立发达完善的公债发行和流通市场,是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政策操作平台。(T)

4.公债政策有时会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生矛盾和冲突问题。(T)

5.货币学派理论将经济周期归因于货币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认为货币才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T)

单选

1.与公债政策相联系的货币政策不包括(D)。

A.公开市场业务

B.利率调节政策

C.法律准备金调整

D.自动稳定器机制

2.与公债政策相联系的财政政策不包括(C)。A.自动稳定器机制

B.税收调节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支出调节政策

3.(A)包括对发行方式、发行对象的选择,以及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

A.公债发行政策

B.公债流通政策

C.公债使用政策

D.公债偿还政策

4.(B)指公债发行后的交易、买卖或转让政策,它涉及公债流通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公债交易方式的创新和完善、健全交易的清算和托管等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法规的健全。

A.公债发行政策

B.公债流通政策

C.公债使用政策

D.公债偿还政策

5.(C)是对公债收入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的决策。

A.公债发行政策

B.公债流通政策

C.公债使用政策

D.公债偿还政策

6.(D)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政府经济目标和财政金融形势,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间偿还公债本息。

A.公债发行政策

B.公债流通政策

C.公债使用政策

D.公债偿还政策

多选

1.按调节和控制角度公债政策可分为(AB)。

A.公债总量政策

B.公债结构政策

C.公债使用政策

D.公债偿还政策

2.公债政策发挥作用的影响条件(ABCD)。

A.公债期限品种的多元化

B.公债和其他金融品种之间的结构匹配性

C.公债规模的适度性

D.较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持

3.公债偿还过程中的货币效应包括:(ABD)

A.货币发行条件下的偿债货币效应

B.发行新债还旧债条件下的偿债货币效应

C.中央银行作为公债认购主体条件下的货币效应

D.增税还债条件下的偿债货币效应

简答题

(一)

国债偿债资金来源有哪些?

1、预算结余

预算结余是国家预算执行结果收大于支出的余额,即财政结余。

是指政府用上年的财政结余来支付本年应偿还的公债本息。

2、偿债基金

是由政府设立的专门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即政府每年根据预算安排,从公共收入中拨出一笔专款设立基金,有特定机关管理专门用于偿还国债,且在公债偿还之前,每年的预算拨款不能减少,以期逐年减少债务。故又称减债基金。

3、举借新债

政府通过发行新债为到期的债务筹措偿还资金,这种资金来源也被称为“借新还旧”

4、投资收益

政府将发行公债所筹资到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然后用投资所得来进行债务的偿还。

5、预算列支

是指在经常性预算中,用经常性预算收入安排当年应偿债债务支出。

(二)

公债还本方式有哪些?

1、直接偿还法

是指政府发行国债后,在约定的时间,直接向国债持有者偿还本金。

2、购销偿还法

也称市场购销法是指国债到期之前,政府在国债流通市场上买入国债而销却债务。

3、调换偿还法

是指政府发行新国债来换回国债持有者手中的旧国债而注销债务。

(三)公债付息方式有哪些?

1、按期分次支付法

是指将债券应付的利息,在债券存在的期限内分几次支付。

2、到期一次支付法

是指将债券应付的利息同偿还本金结合起来,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支付,而不是分几次支付。

(四)政府偿债基金的功能是什么?

1、平衡偿债高峰对政府预算的压力。

2、提高政府偿债信誉。

3、有利于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果。第7章地方公债

一、单选

1、我国地方公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体制原因和管理原因,其中体制原因包括财政管理体制问题、投资体制问题、(

A

)和金融管理体制问题。

A

社会保障体制问题

B

法律法规体制问题

C

劳动保障体制问题

D

证券投资体制问题

二、多选

1、从国际经验来看,地方公债一般具有的几个基本特征是(

ABCDE

A

信用较好

B

融资成本较低

C

限定使用范围

D

期限较长

E

良好的流动性

2、地方公债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

ABCD

A

促进地方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

B

平衡地方财政收支

C

利于地方经济调控

D

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完善债券市场体系

3、比较国外地方公债管理政策,不同点有(

ABCD

A

举债的具体方式不用

B

地方债的用途限制存在差异

C

资金来源不用

D

筹资成本有差异

4、显性的直接负债包括(

ABCD

A

国债转贷资金

B

历史欠账资金和未弥补的政策型亏损

C

地方政府承担的外债

D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支出缺口

5、隐性的直接债务包括(

AC

A

社会保险资金负担

B

地方政府担保所形成的债务

C

失业救济负担

D

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

6、隐性的或有债务包括(

AD

A

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B

地方政府担保所形成的债务

C

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

D

国有企业为弥补的亏损

三、判断

1、地方公债是地方政府为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承担还本付息责任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向社会举借的债务,其中以债权形式发行的地方公债称为地方政府债券(简称地方债券)。(

2、美国州地政府长期债券主要有普通债券和收益债券。(

3、地方公债往往被称为“银边债券”,其具有性用好、融资成本低,以及灵活性、针对性和地域性较强的特点。(

四、配对题

地方公债发行的理论依据

政府职能划分理论

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

地方政府通过举债筹资将有助于提高地方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只能作用

公共产品层次性

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配置的严重扭曲,财政分权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

财政分权理论

经济建设职能的需要,地方经济调控职能

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的划分为建立地方公债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九章:中国的内债实践:从生产到发展

一、单选

1、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内债出现于清朝末年,于光绪二十年(1894)第一次效仿西洋的(

A

),被认为是近代中国最早公开发行的内债。

A

息借商款

B

西征借款

C

爱国公债

D

辛亥借款

2、清政府的第二次内债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行的(

D

A

息借商款

B

西征借款

C

爱国公债

D

昭信股票

3、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1950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第一次(

A

),其目的是回笼货币,减少赤字,制止通胀,稳定物价。

A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B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C

特别公债

D

长期公债

4、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主动放弃公债时期是(

C

A

19世纪

B

20世纪中叶

C

20世纪60-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二、多选

1、清政府“效法西洋”发行公债失败的原因有(

ABCD

A

缺乏发行公债的经济基础,这是发行公债失败的根源

B

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还比较陈旧

C

清朝政府的腐败统治

D

人们普遍对公债吧抱有任何的信任感

2、北洋政府的公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有(

ABCD

A

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B

中国民族资本的金融业得到较快发展

C

北洋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D

北洋政府的公债发行采取了经济方法,主要是由银行购买

3、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建设公债相比具有各自的特点,以下正确的是(ABCD)

A

前者为了弥补预算赤字,减少现钞发行;后者为了加快国家经济建设步伐

B

前者强调改善财政收支状况的功能;后者强调筹集国家建设资金的功能

C

前者是一种临时性措施;后者是一项持续性政策

D

前者期限为1至5年,不是很长;后者期限较长,最长的达到10年

4、一般来说,影响国债数量规模的因素或指标主要有两个:政府财政承债能力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以下四项中哪两项属于政府财政承债能力常用的主要指标(

AB

A

国债依存度

B

国债偿债率

C

国债负担率

D

居民应债能力

5、下列关于中国公债市场的作用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BCD

A

为公债的发行和流通提供有效的渠道

B

引导资金流向,调节资金的运行,促进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

C

传播和获得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

D

中央政府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市场渠道

三、判断

1、清政府第一内债的发行是为了偿还《马关条约》所规定的第四期赔款;第二次内债的发行是为了应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要。(

×

2、一国财政偿债能力越大,政府举债的承受能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公债市场是指以公债为交易对象而形成供求关系的市场,是整个证券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交易的层次可分为公债发行市场和公债流通市场。(

第十章

中国的外债变迁:从近代到现代

一、单选

1、在近代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第一笔外债是(

B

),可视作中国近代外债的起源。

A

1842年300万“行欠”外债

B

1853年上海洋商借款

C

《南京条约》

D

《北京条约》

2、(

A

)是指一个社会的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变的一种趋势,或者说是传统经济成分日益缩小,近代经济成分日益增大的过程。

A

经济近代化

B

经济现代化

C

经济传统化

D

经济国际化

二、多选

1、以下关于“西征借款”正确的是(

ABCD

A

左宗棠举借的“西征借款”与之前的地方性借款有很大的不同

B

1867年2月,左宗棠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向上海洋商商议借银120万两,这就是第一次西征借款

C

第一次西征借款不同于以前各次由各省地方当局“先斩后奏”的借款,经清政府批准后才由各海关代借

D

说明了清政府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对外债由默许转变为赞同

2、甲午战争后晚清外债的徒增对财政的影响有(

ABCD

A

破坏财政收支的平衡,引发了晚清严重的财政危机

B

加剧清王朝财政的混乱和不统一

C

使中国人民和清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D

加深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危机,加速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消解

3、传统经济和近代经济如何界定,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ABCD

A

使用大机器的近代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

B

各类市场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C

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强

D

其他

4、就经济和外债方面来讲,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收获有(

ABCD

A

所有中国此前对日本的负债都被取消

B

签订平等新约,租界、治外法权等特权被取消

C

庚子赔款被取消,大部分政治性借款也部分或全部推迟

D

大大减轻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5、国民时期外债的特点(

ABC

A

在外债上就是利息较低,折扣小

B

国民政府所借外债的债券国比较集中

C

笔数不多,但每一项的债额较大

D

债项多,数额大

判断

1、北洋政府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2、在晚清外债中,最大数额是为支付战争赔款而举借;北洋政府时期的外债,最大数额是军事、行政费用借款,此外就是实业借款。(

3、利用内外债是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手段。(

第十一章

公债与战争:如影随形的“双胞体”

一、单选

1、我国的战争公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周赧王,而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公债应该始于(

C

A

宋朝

B

明朝

C

近代清政府

D

现代

2、美国的战争公债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

C

)年美国大陆会议决定发行的公债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公债。

A

1771

B

1774

C

1776

D

1791

3、美国第一次以战争名义发行长期战争公债是在(

B

)时期

A

独立战争

B

南北战争

C

越南战争

D

海湾战争

4、新中国公债的开端是(

C

A

北洋政府公债

B

国民政府公债

C

革命根据地公债

D

现代公债

二、判断

1、战争造成一国财政紧张,而通过征税来筹集资金往往周期较长且数额有限,于是战争各方均倾向于通过借贷来筹措军费,于是,战争催生了公债,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2、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公债的发行直接促成了美元的产生,对美国金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战争公债扩大投资,降低储蓄倾向,促进了一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不会增加政府的长期负担,对战后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第十二章,外债的积极利用与风险管理

一、单选

1、马克思对外债性质的认识的阐述首先把它看作是一种(

B

A

生产资本

B

生息资本

C

人力资本

D

流通资本

国际上经常使用的衡量外债规模的指标有偿债率、负债率、债务率和外债增长率。其中偿债率反映了(

A

A

反映一国债务信用的高低,衡量一国还债能力的强弱

B

考察一国对外借债与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指标,衡量一国可以维持债务总规模的尺度

C

反映当年一国对债务的承受能力,衡量一国外债总体水平是否超过客观还债能力

D

反映一国外债的增长速度情况

3、外债的偿还期限结构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债务是指使用期限在(

C

)的债务,一般用于中期的生产建设项目。

A

5年以上10年以下(包括10年)

B

3年以上5年以下(包括5年)

C

1年以上5年以下(包括5年)

D

1年以上3年以下(包括3年)

4、亚洲金融危机的本质是(

D

A

生化危机

B

环境危机

C

科技危机

D

外债危机

多选

以下关于外债的概念中哪两项属于内涵外债(

AB

A

指中央政府对外承担的债务,又称为国家外债或公共外债

B

指一国居民欠非居民的债务,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借款是同中国外债

C

指一个国家的外贸逆差,没有偿还以前其构成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负债

D

包括外国对一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和一个国家银行的外国分行在国外吸收的存款等

外债是指对非居民用本国或外国货币承担的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此定义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是(

AC

A

属地性

B

属人性

C

契约性

D

无偿性

3、生息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BCD

A

生息资本与资本的现实再生产过程无关

B

生息资本为现实资本再生产做准备

C

还本付息是生息资本的基本前提

D

生息资本是一种虚拟资本,而“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的运动”

外债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两者的不同点表现在(

ABCD

A

举债要承担还本付息的负担,在经济政治上受限;FDI不会形成还本付息的负担,在经济政治上受限较少

B

外债的资金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三权”分离;FDI的“三权”是相对统一的C

举借外债的主动权比较大;FDI的主动权掌握在国外投资者中

D

举借外债的稳定性较好,不存在资金突然抽走的问题;FDI的稳定性较差,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外商可以立即抽走资金

5、确定借用外债规模的原则有(

ABCD

A

外债的增长速度不能长期超过GDP的速度

B

国内资本积累和借用外债要同步增长

C

建立使经济周期良性循环的“债务周期”

D外债的增长要和政府预算支出保持适宜的比例

三、判断

1、外债和内债都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一种信用形式,都是一种要求还本付息的经济行为。(

2、一般来说,双边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利率高、风险大;而商业贷款利率低、风险小。(

×

3、亚洲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外债危机,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债时,必须慎重。(

四、配对题

美国学者纳科斯(Nurkse,1953)

“永久依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B.Chenery)

“债务周期理论”

20c70s费舍尔(Fischer)等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埃及阿明、阿根廷普雷维什等

“两缺口”理论第一章

国债导论

一、名词解释

(一)公债

公债是公共部门作为债务人,按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向另一个经济主体承担一定行为的义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国债

一国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向其他经济主体承担一定行为的义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简答题

(一)国债是如何分类的?

1、按照契约形式分类:债券型国债和非债券型国债。

2、按照发行地域分类:债券型以地域为标准分为国内国债和国外国债;合同型国债以债权人国别为标准分为国内国债和国外国债。

3、按照购债意愿分类: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

4、按照计量单位分类:实物国债和货币国债。

5、按照是否担保分类:担保国债和无担保国债。;

6、按照利息决定分类:固定利率国债和浮动利率国债。

7、利息报酬分类:有息国债和无息国债。

8、按照流通条件分类:流通国债和非流通国债。

9、按照偿还期限分类:有期国债和无期国债。

10、按计息方式分类:附息国债和贴现国债

(二)为什么说国债是财政收支的特殊形式?

1、国债是凭借信用原则取得的有偿性收入

2、国债还本付息是财政支出的特殊形式——附属性;无伸缩性。

(三)国债与债券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同属于债务范畴;

(2)发行数量相互制约;

(3)发行条件同向变化。

2、区别:

(1)发行主体不同;

(2)发行目的不同。

(四)国债与股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同属有价证券;

(2)都是筹集资金手段;

(3)收益率相互影响。

2、区别:

(1)权力不同;

(2)目的不同;

(3)期限不同;

(4)收益不同;

(5)风险不同。

(五)简述国债的职能。

1、弥补财政赤字

(1)从公债产生的原因分析

(2)从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分析

2、筹集建设资金

(1)从公债发行目的分析

(2)从公债实际使用分析

3、调节经济

(1)调节供给与需求的总量与结构

(2)发行公债可以增强财政用于宏观调控的财力

(3)公债的发行及其收入的使用对经济生活发生诸多的影响

(4)公债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对象

第二章

西方国债理论

一、名词解释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

政府选用征收一次总赋税还是发行政府公债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对居民的消费和资本生成的影响是一样的。换言之,从最终效应来看,政府为其支出筹措资金而选择的特定的融资方法是无关紧要的。

(二)公债有害论

20世纪30年代大衰退以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经济学家们一般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经营的。反映在公债理论上,那一时期的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大多对公债持否定态度,强烈地反对公债的发行,即坚持“负债有害论”。

二、简答题

(一)简述亚当·斯密的公债理论。

1、国家之所以要举债,是因为当权者奢侈而不知节俭。

2、公债的用途是非生产性的,因而举债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3、他承认在战时维持紧急经费支出的筹集办法是发行公债。

4、公债的原本形态预借赋税收入。

(二)简述瓦格纳的公债理论的主要内容。

1、构成公债来源的资本有三种类型。

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公债,然后将它与赋税相比较。他按照构成公债源泉的资本种类,将公债分为类:

来自国民经济中现实处于自由资金状态的资本公债;(一)简述19881992年我国国债市场的特点。

这一时期,中国公债市场建设起得了突破性进展。

1、允许公债自由流通。

1988年4、6月两次在61个城市试点;1910年12月上交所成立;1991年3月地市级公债市场建立。

2、公债期限仍为中期,但公债品种增多。

2、3、5年国库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公债、特种公债、保值公债。

3、实物券公债和记账式公债并存。1992年记账式公债开始。

4、公债发行仍带有行政摊派性质,发行期较前一阶段明显缩短。

(二)简述19982004年我国国债市场的特点。

1、公债发行数量急速攀升。

2、实行扩张的公债政策,以国家信用支持银行信用。

3、用公债政策进行经济的“反周期”调节。

4、随着中央银行恢复公开市场操作,公债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

5、以记账式公债为主,公债流动性下降。

6、推出了混合式招标方式。

7、采用直接方式发行了电子记账凭证式公债。

第四章

国债的发行市场

一、名词解释

(一)承购包销法

是指由政府和承购包销团通过平等协商确定发行条件,签订发行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的一种发行方式。

(二)招标方式

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竞标方式来确定发行条件推销国债的方法。

(三)价格招标

是由发行者先确定国债发行量和券面利率,然后由投标人报出其愿意接受的发行价格和认购额,再由发行者从最高报价开始依次选定认购者,直到售完预定的发行额。

(四)收益率招标

是由发行者先确定国债发行量和国债券面额,然后由投标人报出其愿意接受的券面利率和认购额,再由发行者从报出的最低利率开始,依次选定认购者,直到售完预定的发行额。

(五)多种价格招标

即投标人通过递交加封标书来表示其愿意购买的国债数量与价格,发行者则根据预定国债发行量决定中标者,然后各个中标者要按照投标时自报的价格或利率来认购国债。

(六)单一价格招标

即投标人通过递交加封标书来表示其愿意购买的国债数量与价格,发行者则根据预定国债发行量决定中标者,所有中标者都按最后一个中标者的中标价格或利率来认购国债。

(七)国债发行市场

是指国债发行将新的国债销售给投资者的有形和无形场所总称。

(八)一级自营商

所谓公债一级自营商是指在公债市场建立稳定的公债中介组织(

具备一定资格条件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直接向作为公债发行体的财政部承销公债,

然后通过自己的融资活动开展分销与零售,将公债券最终推销给投资者,协助国家完成以公债形式筹措资金的计划;当公债券进入流通市场后,公债一级自营商要在二级市场上承担做市商义务。

(九)公债一级自营商制度

为了明确公债一级自营商的权利与义务,制定的相应的规章制度,称之为“公债一级自营商制度”。

(十)平价发行

平价发行就是政府债券按票面值出售,认购者按公债票面值支付购金,政府按票面值取得收入,到期亦按票面值还本。

二、简答题

(一)承购包销的概念,其有何特点?

1、含义:是指由政府和承购包销团通过平等协商确定发行条件,签订发行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的一种发行方式。

2、特点:

(1)发行条件固定;

(2)发行期短;

(3)发行成本较高;

(4)活跃证券市场。

(二)招标方式的概念,其有何特点?

1、含义: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竞标方式来确定发行条件推销国债的方法。

2、特点:

(1)发行期短,发行频率高;

(2)发行条件有竞争决定;

(3)适用于中短期国债发行。

三、计算题

政府某次国债招标票面总额为200亿元,品种为五年期附息债券,采用多种价格招标,投标标的为收益率,如果最高收益率上的投标额,大于剩余招标额时,采用比例配售方式募入。设有A、B、C、D四个投标人,他们在不同标位上的投标情况如下:

A

B

C

D

8%

9%

10%

40

60

50

60

60

30

20

40

50

40

40

40

中标额

请计算每位投标者各自的中标额、票面利率、中标收益率和承购价格。

票面利率:8.2%;

中标收益率:约等于8.23%

8.17%

8.29%、8.17%;

承购价格:约等于99.88、

100.12、

99.64

100.12、

四、论述题

如何完善我国国债发行市场机制

(一)国债发行市场存在的问题

1、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法规与制度是否完善是评判一个市场成功与否的关键和首要条件,相对于中国国债市场的快速发展而言,有关法规和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主要体现在:一是缺少一个全面的、根本性法规。目前,规范国债市场运作的法规还停留在1992年的《国库券条例》上。由于该条例没有对国债发行、流通、兑付和托管结算等国债活动各环节进行相应规定,使得市场管理无法可依现象严重,制约了市场深化发展的进程。二是从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看,缺少完善的监管制度。《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是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行为的主要规定。但是,随着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机构的日益扩大和金融创新品种的逐渐推出,这些办法已无法涵盖所有的市场交易行为。从交易所债券市场看,其监管制度主要构筑在《证券法》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国债的特殊性,其发行、交易等活动不能适用《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交易所市场的国债交易行为和市场监管出现扭曲,影响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由于国债市场根本法规的缺失和市场监管制度的不足,给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2、发行品种单一。从发行品种看,受各种因素限制,中国发行可流通国债平均期限仍然偏长,超过了世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l年期以下的短期国债尚不能做到持续、滚动发行,不利于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

3、发行方式有待完善。从发行方式看,虽然记账式国债已全部实现了招标方式发行,但招标规则中的一些限制性条款仍然制约了投标机构自由投标,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完善国债发行市场的对策

1、建立固定的发行表

是指公债发行部门依据财政资金的需要,并考虑社会资金状况,将债券的发行时间、规模等信息固定公开的制度。

它使公债的发行具有规律性,可以在市场上形成稳定预期,有利于降低发行成本。美国固定发行表的特点

(1)固定性:发行品种;期限3个月至30;拍卖方式。

(2)公开性

(3)均匀性

基本条件

(1)要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财政资金的收支状况。

(2)了解社会储蓄资金的状况。

建立中国的固定发行表媒介。

4、预测宏观经济形势的晴雨表。

(二)场内交易市场的概念,其有何特点?

1、含义:它是国债流通市场的最规范形式,是经过国家批准的与一定时间按一定时间买卖上市国债的市场

2、特点:

国债交易是在有形的交易市场集中进行的;

交易所内从事国债业务者必须是经过注册的证券商且有交易所会员资格;

交易所价格形成采取竞价制;

交易所有特定的交易制度和规则。

(三)场外交易市场的概念,其有何特点?

1、含义:场外交易市场泛指交易所集中交易市场以外的国债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三种情况:场外集中性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

2、场外交易市场有三个特点:

市场组织形式灵活;

交易方式灵活;

采用议价方式。

(四)中国引进做市商制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国债交易的流动性。

做市场的功能其实是填补证券投资者买进和卖出过程的空缺以及交易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不配对和不平衡。

2、使国债市场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便于监管。

3、有助于国债市场的大宗交易。

4、有助于稳定国债的价格,避免大起大落。

在做市商制度下,每只债券由多家做市场为其报价,报价不合理的做市商的交易会受到影响。

三、论述题

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一)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1、市场分割导致效率下降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中国国债市场由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组成,两个国债市场相对独立,形成割裂的市场格局。尽管这些年来,采取跨市场发行国债等措施,部分消除了国债市场因割裂所带来的问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市场的统一。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没有获准进入交易所市场进行国债交易。两个市场国债由不同机构实施托管和结算,并且有的券种只能在单个市场交易。即使可以跨市场交易的券种,也必须办理转托管手续,而转托管又存在着效率低的问题。由于以上明显差异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国债的流动性,而且造成两市场间国债交易价格出现差异,导致市场效率下降。

2、没有针对国债的衍生工具,增加了国债交易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国债交易方式丰富多样,各种国债衍生产品的单日交易量接近于可流通国债总存量。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国债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交易方式单一问题。现阶段,中国国债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仅有现券、质押式回购以及买断式回购少数几种方式,一方面难以满足投资者多样的交易需求,另一方面投资者缺少应有的避险工具,投资者没有办法对冲利率风险,严重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大起大落的行情时常出现。

从过去的经验与教训看,国债衍生工具必须在统一的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已经形成,机构投资者从数量到交易成熟性都达到—定的基准的时候才能推出。目前我国缺乏国债期货等衍生工具,并且没有做空机制,使投资者很难管理国债风险,很多投资者选择持有债券到期兑现,影响了国债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

3、国债的流动性偏低

由于我国发行的国债中凭证式国债的比重较高,并且大部分为个人投资者持有,他们购买国债的目的就是代替储蓄,追求平稳的收益,不像投资于股票是为了获取投机收益,因此,大部分投资者都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进行兑现。另外,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的分割,也降低了债券交易的活跃程度。

4、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西方国家个人的金融资产多委托给机构投资者管理,国债市场的参与者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个人直接拥有的国债一般不会超过10%。相比之下,我国国债的持有者和交易者还是以个人为主,原因是专业性的国债投资机构规模还很小,国债市场没有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等。

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也使得交易行为具有很强的趋同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大大降低市场流动性,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出现变化、市场波动较大时,交易特别清淡,经常出现有行无市的现象。交易所债券市场由于缺少商业银行参与,在投资者的普遍性方面大打折扣,导致了市场稳定性不足,市场行情的公信力较差。

5、监管不统一造成市场缺位错位

在割裂的市场格局下,中国国债市场的监管体系也出现分割。目前,银行间市场的具体监管归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交易所市场的日常主管为中国证监会。由于不同部门在监管定位和监管思路上存在着差异,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其对银行间市场进行监管时,更多地从为货币政策服务的角度出发,倾向于将银行间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看待;而中国证监会作为交易所市场的主管部!刁,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股票市场的管理和发展上,更愿意将交易所市场作为券商的融资场所。这就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监管标准和交易规则的不一致,而且还时常导致监管重复和监管缺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国债市场健康发展。

6、国债基准利率作用不明显

从国际经验看,国债利率处于一国利率体系的基础地位,利率市场化有赖于国债基准利率的形成。但是,目前我国国债利率还不能较好地发挥基准利率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市场分割,客观上致使统一的市场利率基准无法形成。二是由于现阶段中国利率体系表现为“双轨制”,即法定存贷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市场利率则受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市场供求变化相互影响而形成,因此,两者时常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债发行时,可流通记账式国债票面利率通过招标方式市场定价,不可交易凭证式国债票面利率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存款利率为基础确定,由于这两种国债机制相差很大,一旦经济发生变化,市场利率会先于央行法定利率变动,导致两个国债品种的收益率出现较大差异。由于国债利率不统一,影响到其基准利率作用的发挥,使债券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二、完善对策

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现代化国债市场将是21

世纪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目标。它应该满足4个方面的要求: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国债发行市场;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国债流通市场;建立一个有助于宏观调控、有助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作的运行机制;借鉴国际惯例,从长远看有助于国债市场的对外开放。

1、努力构建统一互联的国债市场

为实现建立全国统一互联国债市场长远目标,财政部在年内将从以下三方面努力:第一,组建全国统一的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并将逐年组建制改为年审制,全部记账式国债均采取跨市场方式发行。第二,与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在条件允许时实现商业银行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国债交易。第三,进一步促进国债转托管及交易、结算效率的提高,为建立统一互联的托管、估算体系奠定基础。

2、完善投资者结构和功能

改善投资者结构。首先,加快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工作,推动国债投资基金等专门国债投资机构发展,其次,完善承销团制度,充分发挥承销机构的批发和中介功能,在此基础上推出国债做市商制度,挖掘和发挥国债做市商流动性提供和市场稳定的功能。第三,在合理规范和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引导外资机构进入国内国债的一、二级市场进行投资。

3、

完善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机制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于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中国财政部针对目前(三)购销偿还法

也称市场购销法是指国债到期之前,政府在国债流通市场上买入国债而销却债务。

(四)调换偿还法

是指政府发行新国债来换回国债持有者手中的旧国债而注销债务。

二、简答题

(一)

国债偿债资金来源有哪些?

1、预算结余

预算结余是国家预算执行结果收大于支出的余额,即财政结余。

是指政府用上年的财政结余来支付本年应偿还的公债本息。

2、偿债基金

是由政府设立的专门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即政府每年根据预算安排,从公共收入中拨出一笔专款设立基金,有特定机关管理专门用于偿还国债,且在公债偿还之前,每年的预算拨款不能减少,以期逐年减少债务。故又称减债基金。

3、举借新债

政府通过发行新债为到期的债务筹措偿还资金,这种资金来源也被称为“借新还旧”

4、投资收益

政府将发行公债所筹资到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然后用投资所得来进行债务的偿还。

5、预算列支

是指在经常性预算中,用经常性预算收入安排当年应偿债债务支出。

(二)

公债还本方式有哪些?

1、直接偿还法

是指政府发行国债后,在约定的时间,直接向国债持有者偿还本金。

2、购销偿还法

也称市场购销法是指国债到期之前,政府在国债流通市场上买入国债而销却债务。

3、调换偿还法

是指政府发行新国债来换回国债持有者手中的旧国债而注销债务。

(三)公债付息方式有哪些?

1、按期分次支付法

是指将债券应付的利息,在债券存在的期限内分几次支付。

2、到期一次支付法

是指将债券应付的利息同偿还本金结合起来,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支付,而不是分几次支付。

(四)政府偿债基金的功能是什么?

1、平衡偿债高峰对政府预算的压力。

2、提高政府偿债信誉。

3、有利于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果。

第九章

国债管理

一、名词解释

(一)国民经济承受能力

国民经济承受能力也即国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国债余额与GDP的比值。《马斯特赫里特条约》的要求的60%的指标。

(二)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用还本付息额与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率来衡量的。国债偿债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是8%——10%。仍高于国际的警戒线标准。

(三)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全部财政支出的比率。它表示中央财政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可以间接反映偿债能力。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是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和国家财为25—30%和15—20%。

(四)财政赤字率

财政赤字率就是当年财政赤字与GDP的比值。国际公认的财政赤字比率为3%,

从以上的各项分析指标我们能够看出,国债负担率、居民个人国债负担率未超出安全警戒线,但是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和财政赤字率已经严重超标,这反映出我国财政状况已十分脆弱。此外,国债余额增长率已高于GDP增长率,国债负担也增长

(五)公债管理

政府围绕公债运行过程所进行的决策、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二、简答题

(一)国债余额成本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国债余额成本管理则侧重于比较国债余额的平均成本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高低关系,以判断国债成本增长的合理性,为国债管理的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1、发行期限、利率之间的纵向比较

按照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期限长的国债利率水平应高于期限短的,前提是在

同等的经济条件

下,通过比较不同年份的国债利率水平,如果出现期限长短与利率水平逆向变化,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寻找问题原因,一是国债发行政策与市场发展是否适应;二是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了国债期限与利率之间的逆向变化,以确保国债成本变化的合理性。

2、发行利率与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的横向比较

二级市场收益率代表着国债市场利率水平,体现着国债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就国债发行成本管理而言,发行利率与国债二级市场对应期限品种的收益率水平越接近,两者之间的利差越小,则国债发行成本越合理。

3、国债余额的平均成本和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从财务理论上讲,要提高债务资金的投资效率,确保债务筹资具有长期可持续性、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无疑是必需的。除加强国债资金投资管理外,对国债余额成本的管理,通过分析国债余额的平均成本同宏观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来评判国债余额成本管的得失。在一般情况下,国债余额平均成本低于宏观经济增长率,是国债政策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