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及常用护理技术课件_第1页
康复护理及常用护理技术课件_第2页
康复护理及常用护理技术课件_第3页
康复护理及常用护理技术课件_第4页
康复护理及常用护理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复护理及常用护理技术第一节康复理论概述及背景2康复护理学3康复护理学概念康复护理(rehabilitationnursing,RN)是在康复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护士配合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等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进行基础护理和实施各种康复护理专门技术,以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重返社会。4康复护理对象凡是需要接受康复的对象就是康复护理的对象康复护理目的减轻康复护理对象功能障碍的程度,尽可能促进或改善各方面的功能预防或改善继发性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重复家庭,回归社会,最终提高生存质量。康复护理学概念康复护理特点康复护理内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协助实施相关的康复治疗给予心理支持强调主动护理5康复护理学康复护理特点不同时期康复护理重点疾病的早期:及时做好各种护理观察和评定,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各种继发性并发症,适时开展床边简单、有效的康复治疗。疾病的恢复期: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治疗师积极开展各种功能训练,加强心理支持,鼓励主动参与,尽可能改善器官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6康复护理学康复护理特点康复护理原则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掌握自我护理方法重视心理支持提倡团队协作7康复护理学男性病人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给予心理支持强调主动护理肺水肿、肺栓塞、急性胸部外伤、出血性疾病等。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coughtechniques)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以免诱发抓握反射而强化患侧手的屈曲900,防止足下垂的发生。④某些特殊检查前的准备,如支气管镜、纤维镜、支气管镜等。任何东西,以防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在制定间歇清洁导尿计划前进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对设定间歇清洁导尿的具体时间点及防止膀胱感染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及膀胱训练提供依据。理想情况下,导尿的尿量应控制在400ml以下。◆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coughtechniques)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现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患侧肘及前臂下垫软枕,将患侧上肢放在软枕上(图5-4).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以免诱发抓握反射而强化患侧手的屈曲900,防止足下垂的发生。不允许安排在饭后立即进行体位引流,应在饭后1~2h或饭前1h进行头低位引流,防止胃食管反流、恶心和呕吐;腕关节背伸20°~30°,MP屈曲90°,PIP和DIP均为0°,拇指外展及对掌位最大限度地提高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处于脊髓休克期间的脊髓损伤患者;8护士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病情的观察者康复治疗的实施者治疗组的协调者病房管理者第二节抗痉挛体位摆放9康复护理学●体位摆放的定义●体位摆放的目的●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位摆放●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摆放●小结内容简介10康复护理学体位摆放的定义体位是指人的身体所保持的姿势或某种位置。在临床上通常是指患者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良肢位、功能位、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的摆放等。11康复护理学体位摆放的定义良肢位多应用于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是为了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12康复护理学体位摆放的定义功能位是指当肌肉、关节功能不能或尚未恢复时,必须使肢体处于发挥最佳功能活动的体位。13康复护理学体位摆放的定义烧伤患者的抗挛缩体位是指烧伤患者应保持的正确体位,即应与烧伤部位软组织收缩方向相反的体位,这种体位有助于预防挛缩。14康复护理学体位摆放的目的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现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5康复护理学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模式16康复护理学患侧卧位:病人的头下给予合适高度(一般为10~12cm)的软枕,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支撑。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将患肩拉出一避免受压和后缩;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以免诱发抓握反射而强化患侧手的屈曲900,防止足下垂的发生。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后边的软枕上,避免放在身前以免因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而引起患侧肩胛骨或缩。健侧下肢充分屈髋屈膝,脚下放一软枕支撑(图)。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17康复护理学健侧卧位:病人的头下给予合适的软枕,胸前放一软枕。患肩充分前伸,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掌心向下。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尽量前屈900,,置于体前另一软枕,注意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软枕边缘,以防造成足内翻下垂。健侧肢体自然放置(图)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18康复护理学在临床上通常是指患者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不允许安排在饭后立即进行体位引流,应在饭后1~2h或饭前1h进行头低位引流,防止胃食管反流、恶心和呕吐;集尿袋须低于耻骨联合或膀胱水平;◆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肩关节外展90°~100°并外旋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良肢位、功能位、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的摆放等。减轻康复护理对象功能障碍的程度,尽可能促进或改善各方面的功能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coughtechniques)◆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无菌性间歇导尿(sterile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SIC)●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位摆放◆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脚下放一软枕支撑(图)。疾病的早期:及时做好各种护理观察和评定,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各种继发性并发症,适时开展床边简单、有效的康复治疗。膀胱护理的注意事项男性病人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实施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应遵守饮水计划;在制定间歇清洁导尿计划前进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对设定间歇清洁导尿的具体时间点及防止膀胱感染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及膀胱训练提供依据。仰卧位:病人使用的软枕不宜太高,以防因曲颈而强化了病人的痉挛横式。患侧肩下垫一厚软垫,使肩部上抬前挺,以防肩胛骨向后痉挛,患侧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患侧上肢放置于枕头上。患侧髋下放一枕头,使髋向内旋,患侧臀部、大腿外侧下放一枕头,长度要支撑整个大腿外侧以防下肢外旋膝关节稍垫起使微屈并向内。足底不放任何东西,以防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图)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19康复护理学床上坐位:当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尽早在床上坐起。但是床上坐位难以使病人的躯干保持端正,容易出现半卧位姿势,助长躯干的屈曲,激化下肢的伸肌痉挛。因此在无支持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这种体位。

取床上坐位时,病人背后给予多个软枕垫实,使脊柱伸展,达到直立坐位的姿势,头部无须支持固定,以利于病人主动控制头的活动。患侧上肢抬高,放置于软枕上,有条件的可给予一个横过床的可调桌子,桌子放一软枕,让病人的上肢放在上面。髋关节屈曲近900;患侧肘及前臂下垫软枕,将患侧上肢放在软枕上(图5-4).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20康复护理学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位摆放上肢功能位:肩关节屈曲45°,外展60°(无内、外旋)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间位(无旋前或旋后)腕关节背伸30°~45°并稍内收(即稍尺侧屈)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稍屈曲,由示指至小指屈

曲度有规律地递增;拇指在对掌中间位21康复护理学下肢功能位:下肢髋伸直,无内、外旋膝稍屈曲20°~30°踝处于90°中间位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位摆放22康复护理学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摆放烧伤患者常常感觉非常不适,多采取长期屈曲和内收的舒适体位,极易导致肢体挛缩畸形。

23康复护理学烧伤部位可能出现的畸形抗挛缩体位头面部眼睑外翻,小口畸形戴面具,使用开口器颈前部屈曲挛缩去枕,头部充分后仰肩上提、后撤、内收、内旋肩关节外展90°~100°并外旋肘屈曲并前臂旋前肘关节处于伸展位手背部MP过伸,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掌弓变平(鹰爪)腕关节背伸20°~30°,MP屈曲90°,PIP和DIP均为0°,拇指外展及对掌位手掌部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MP、PIP和DIP均为0°,拇指外展,腕背伸20°~30°脊柱脊柱侧凸,脊柱后凸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以预防脊柱侧弯,尤其是身体一侧烧伤者髋屈曲、内收髋关节中立伸展位;如大腿内侧烧伤,则髋关节外展15°~30°膝屈曲膝关节伸直位踝足跖曲并内翻踝关节背屈90°位,防止跟腱挛缩烧伤患者的抗痉挛体位24康复护理学第三节排痰技术●排痰技术的定义●排痰技术的分类内容简介25康复护理学排痰技术的定义排痰技术又称为气道分泌物去除技术(secretionremovaltechniques),具有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维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反复感染的作用。排痰技术主要包括体位引流、叩击、振动等方法。26康复护理学排痰技术的分类有效咳嗽训练(effectivecoughtraining)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coughtechniques)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叩击(percussion)振动(vibration)

27康复护理学◆有效咳嗽训练(effectivecoughtraining)将患者安置于舒适和放松的位置,指导患者在咳嗽前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快速打开声门,用力收腹将气体迅速排出,引起咳嗽。咳嗽训练可在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或餐前半小时进行。

排痰技术的分类28康复护理学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下肢髋伸直,无内、外旋每日饮水量应限制在1500~2000ml,并于6:00~20:00平均分配饮水量,每次不超过400ml;无菌性间歇导尿(sterile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SIC)取床上坐位时,病人背后给予多个软枕垫实,使脊柱伸展,达到直立坐位的姿势,头部无须支持固定,以利于病人主动控制头的活动。◆耻骨上膀胱造瘘(suprapubiccatheterization)MP过伸,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掌弓变平(鹰爪)最大限度地提高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的早期:及时做好各种护理观察和评定,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各种继发性并发症,适时开展床边简单、有效的康复治疗。◆耻骨上膀胱造瘘(suprapubiccatheterization)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良肢位、功能位、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的摆放等。◆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coughtechniques)患侧卧位:病人的头下给予合适高度(一般为10~12cm)的软枕,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支撑。◆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③潴留分泌物长期不能排清者,如支气管扩张等;排痰技术又称为气道分泌物去除技术(secretionremovaltechniques),具有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维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反复感染的作用。②内外科急、重症患者,如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健侧下肢充分屈髋屈膝,男性病人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仰卧位:病人使用的软枕不宜太高,以防因曲颈而强化了病人的痉挛横式。肩关节外展90°~100°并外旋它是根据压力量表的原理,将压力表与膀胱相通、膀胱内压力可随储量改变而对外显示的指导思想设计自制的简易装置。专科护理: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在制定间歇清洁导尿计划前进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对设定间歇清洁导尿的具体时间点及防止膀胱感染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及膀胱训练提供依据。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coughtechniques)重复家庭,回归社会,最终提高生存质量。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功能位摆放疾病的早期:及时做好各种护理观察和评定,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各种继发性并发症,适时开展床边简单、有效的康复治疗。如大腿内侧烧伤,则髋关节外展15°~30°●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理想情况下,导尿的尿量应控制在400ml以下。实施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应遵守饮水计划;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以免诱发抓握反射而强化患侧手的屈曲900,防止足下垂的发生。仰卧位:病人使用的软枕不宜太高,以防因曲颈而强化了病人的痉挛横式。一般导尿时间:起床、午餐、晚餐前、睡前男性病人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以免诱发抓握反射而强化患侧手的屈曲900,防止足下垂的发生。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任何东西,以防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代偿性排尿训练:①Crede按压法;◆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coughtechniques)排痰技术的分类29康复护理学◆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适应证:①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胸部手术后、疼痛等原因,不能有效咳出肺内分泌物者;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急性肺脓肿痰量多(痰量在300~400ml/d)且黏稠并位于气管末端者;③潴留分泌物长期不能排清者,如支气管扩张等;

④某些特殊检查前的准备,如支气管镜、纤维镜、支气管镜等。排痰技术的分类30康复护理学◆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禁忌证:①疼痛明显、认知障碍或不合作者;②内外科急、重症患者,如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

肺水肿、肺栓塞、急性胸部外伤、出血性疾病等。排痰技术的分类31康复护理学◆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引流原则:痰液的潴留部位位于高处,使次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引流

排痰技术的分类32康复护理学体位引流部位与体位33康复护理学◆体位引流(posturaldrainage)注意事项:不允许安排在饭后立即进行体位引流,应在饭后1~2h或饭前1h进行头低位引流,防止胃食管反流、恶心和呕吐;引流过程中需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排痰技术的分类34康复护理学◆叩击(percussion)

排痰技术的分类35康复护理学◆振动(vibration)

排痰技术的分类36康复护理学第四节膀胱护理

膀胱护理的概述膀胱护理的方法膀胱护理的注意事项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内容简介37康复护理学膀胱护理的概述膀胱护理主要应用于脊髓损伤、脑卒中、颅脑损伤等导致的神经源膀胱患者。膀胱护理的目的是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降低膀胱内压力,减少残余尿,控制和消除泌尿系统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8康复护理学膀胱护理的方法膀胱管理方法:间歇导尿术、经尿道留置导尿术、

耻骨上膀胱造瘘等

膀胱功能训练电刺激39康复护理学◆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定义:间歇导尿术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

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除的技术。

无菌性间歇导尿(sterile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SIC)清洁间歇导尿(clean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CIC)膀胱护理的方法40康复护理学◆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

目的:防止膀胱过度充盈;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功能;减少排尿障碍对患者活动和心理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膀胱护理的方法41康复护理学◆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男性病人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膀胱护理的方法42康复护理学◆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

女性病人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步骤膀胱护理的方法43康复护理学◆叩击(percussion)●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指导患者学会记录、观察自排尿液和导出尿液的性状;良肢位多应用于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是为了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定义:指由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穿刺进入膀胱,放置导管将尿液引流到体外的一种方法,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取床上坐位时,病人背后给予多个软枕垫实,使脊柱伸展,达到直立坐位的姿势,头部无须支持固定,以利于病人主动控制头的活动。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稍屈曲,由示指至小指屈100~200ml2~3次/天耻骨上膀胱造瘘等⑦存在前列腺炎、尿道炎或睾丸炎。肺水肿、肺栓塞、急性胸部外伤、出血性疾病等。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患侧髋下放一枕头,使髋向内旋,患侧臀部、大腿外侧下放一枕头,长度要支撑整个大腿外侧以防下肢外旋预防或改善继发性的功能障碍患侧卧位:病人的头下给予合适高度(一般为10~12cm)的软枕,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支撑。不允许安排在饭后立即进行体位引流,应在饭后1~2h或饭前1h进行头低位引流,防止胃食管反流、恶心和呕吐;膝稍屈曲20°~30°重复家庭,回归社会,最终提高生存质量。脑损伤患者的良肢位摆放④某些特殊检查前的准备,如支气管镜、纤维镜、支气管镜等。前臂中间位(无旋前或旋后)振动(vibration)◆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

间歇导尿时机和频率:残余尿量导尿次数200ml以上4~6次/天100~200ml2~3次/天80~100ml1次/天80ml以下0一般导尿时间:起床、午餐、晚餐前、睡前膀胱护理的方法44康复护理学◆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

饮水计划每日饮水量应限制在1500~2000ml,并于6:00~20:00平均分配饮水量,每次不超过400ml;睡前3个小时避免饮水;指导患者不要饮利尿饮品,如茶、汽水、糖水、西瓜等,避免引起口干的食物,如含味精的食物等;膀胱护理的方法45康复护理学饮水计划时间饮水量每隔4至6小时放小便上午6时正放小便早餐400ml上午10时正200ml午餐前放小便午餐400ml下午3时正200ml晚餐前放小便晚餐400ml晚餐后100ml睡前放小便46康复护理学◆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注意事项:间歇导尿期间应指导患者严格遵守饮水计划;指导患者学会记录、观察自排尿液和导出尿液的性状;理想情况下,导尿的尿量应控制在400ml以下。膀胱护理的方法47康复护理学◆经尿道留置导尿

定义:经尿道留置导尿是用无菌技术经尿道将大小合适的导尿管插入膀胱并长时间留置以引流尿液。导尿管末端与密闭式集尿袋相接。膀胱护理的方法48康复护理学◆经尿道留置导尿

目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经尿道留置导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流尿液,

预防因膀胱过度膨胀或膀胱内压力过高引起的上尿路损害;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留置导尿可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膀胱护理的方法49康复护理学◆经尿道留置导尿

适应证:处于脊髓休克期间的脊髓损伤患者;不适合或拒绝实施间歇导尿的患者;继发于尿失禁的尿漏导致的会阴部皮肤损伤的患者;顽固性尿失禁患者。

膀胱护理的方法50康复护理学◆经尿道留置导尿

注意事项:每日两次消毒患者尿道口和导尿管近尿道口部分,排便后清洗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留置尿管期间应鼓励患者每日摄入水分在2000ml以上,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等;定时更换集尿袋和尿管。

膀胱护理的方法51康复护理学◆耻骨上膀胱造瘘(suprapubiccatheterization)

定义:指由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穿刺进入膀胱,放置导管将尿液引流到体外的一种方法,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

膀胱护理的方法52康复护理学◆耻骨上膀胱造瘘(suprapubiccatheterization)目的:引流尿液,保持上尿路通畅,保护肾脏功能;减少尿道并发症;保持会阴部清洁。

膀胱护理的方法53康复护理学◆耻骨上膀胱造瘘(suprapubiccatheterization)适应证:①尿道异常;②复发性尿路梗阻;③导尿管插入困难;④继发于尿失禁的尿漏导致会阴部皮肤损伤;⑤心理因素,如身体形象或个人意愿;⑥希望改善性功能;⑦存在前列腺炎、尿道炎或睾丸炎。

膀胱护理的方法54康复护理学◆耻骨上膀胱造瘘(suprapubiccatheterization)禁忌证:有下腹部手术史,腹膜反折与耻骨粘连固定者。

膀胱护理的方法55康复护理学◆耻骨上膀胱造瘘(suprapubiccatheterization)注意事项:保持导管清洁通畅;每日消毒造瘘口皮肤,清除分泌物,覆盖无菌敷料,;集尿袋须低于耻骨联合或膀胱水平;每周更换集尿袋1~2次,每月更换引流管1次;每日摄入水分2500ml左右;一般2~3h放尿1次,以维持膀胱容量。

膀胱护理的方法56康复护理学◆膀胱功能训练盆底肌训练尿意习惯训练代偿性排尿训练:①Crede按压法;②Valsalva屏气法反射性排尿训练膀胱护理的方法57康复护理学◆电刺激护士可在治疗师协助下为患者进行电刺激。目前常用的电刺激有盆底肌电刺激、骶神经根电刺激等。膀胱护理的方法58康复护理学膀胱护理的注意事项

膀胱护理前要接受尿流动力学检查,以确定膀胱类型并制定安全的康复护理计划;预防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实施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应遵守饮水计划;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9康复护理学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可帮助判断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