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研究论文(硕论)_第1页
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研究论文(硕论)_第2页
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研究论文(硕论)_第3页
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研究论文(硕论)_第4页
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研究论文(硕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z第一章绪论41.研究问题的提出42.本文所涉及的概念52.1景观及景观规划的概念界定52.2城市融合自然的概念界定63.本篇论文写作的意义63.1深入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63.2探讨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73.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方向84.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84.1研究目标84.2研究思路和内容84.3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8第二章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理论和实践101.农业时代的"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101.1西方农业社会的结合自然景观的城市规划101.2我国农业社会的"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102.工业时代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142.1带形城市〔LinearCity142.2田园城市〔GardenCity、卫星城镇142.3广亩城市〔BroadacreCity152.4绿色城市〔GreenCity163.后工业时代的生态城市的规划思想163.1设计结合自然163.2生态城市〔Ecocity、绿色城市〔GreenCity163.3景观生态学173.4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173.5山水城市174.现代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184.1莫斯科184.2平壤194.3伯克利休闲公园194.4XX市珠江口城市设计20第三章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方法论研究211.基于文化审美的景观形态学研究221.1自然景观审美的三个原则221.2东西方景观美学的差异导致城市中自然景观的审美差异22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规划研究232.1人体的感官知觉对城市空间的感受242.2城市融合自然的意象研究253.基于生态的景观生态学规划研究273.1自然景观对于城市的生态作用273.2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物多样性的要求283.4城市融合自然的最佳生态结合方法283.5"反规划"理论对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规划方法304.小结30第四章我国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现状和规划研究311.我国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建设现状311.1传统自然审美观念的丢失311.2城市缺乏可意象性321.3城市缺少与自然交流的公共场所321.4自然景观的破坏导致城市生态问题332.我国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问题的背景剖析352.1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环境恶化352.2经济实力表面增强,短期经济利益驱动352.3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全球化363.探讨我国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研究363.1培养传统的自然审美情趣363.2利用自然景观以增强城市的可意象性373.3融合自然景观建设人性化场所373.4完善城市自然景观的生态体系384.探讨现代城市开发与自然保存的矛盾解决方式——自然式城市394.1自然式城市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394.2自然式城市建设的内涵和特征414.3自然式城市的演化机制434.4自然式城市的规划方法。44第五章实证研究:XX玄武湖及其周围地区的景观现状471.玄武湖景区研究的对于XX城市景观的意义481.2历史文化意义481.3城市形态意义481.4生态意义492.玄武湖景观演变的历史过程492.1玄武湖历史沿革492.2自然审美的皇家园林502.3与玄武湖相关的主要人物和事件523.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和现状调查523.1XX生态环境现状523.2历史上的XX生态环境544.玄武湖及其周边城市景观的现状调查554.1玄武湖公园的现状调查564.2玄武湖周边自然山水的现状调查574.3玄武湖周边城市用地的现状调查595.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的问卷调查情况总结616.分析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现存问题62第六章实证研究:XX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景观规划研究641.玄武湖景观规划的基本定位642.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规划研究652.1玄武湖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652.2宏观生态调控原则663.玄武湖公园规划研究684.玄武湖与周围自然山水环境694.1与紫金山的联系694.2南侧与紫金山余脉的联系694.3北面与红山的联系705.玄武湖与周围城市用地705.1东北岸705.2西岸716.玄武湖空间的拓展727.小结73第七章结论与讨论741.研究总结742.本文创新之处743.探讨21世纪城市与自然景观融合的规划74参考文献76附表1XX玄武湖历史演变表〔根据《首都志》、《六朝文化》78附表2玄武湖景区风貌调查问卷统计表81第一章绪论1.研究问题的提出二十一世纪,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高速发展期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中国城镇化从1990年的18.9%上升到20XX的37.7%,而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内,将达到65%左右〔吴良镛,20XX。而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又将使中国的城市扩张和城市形态不同于西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和城市扩张模式。同时,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也已经开始,并日益严重〔周一星,孟延春,20XX。"后城市"〔AftertheCity,Lerup,20XX现象已经出现,这意味着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城市地域扩张,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的扩大,新的城市地域、城市景观的涌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大地景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城市的外延扩张,城市景观逐渐与自然景观融合起来,城市面临着城市近郊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开发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这些融入城市的自然景观的规划建设逐渐重视,也制定和实施了一部分的措施和方案。建设部开展的园林城市建设活动,环保局开展的国家21世纪绿色工程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区的活动以及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活动都反映了人们对保护自然景观,建设良好人居环境的努力和希望。例如20XX重新编制的XX市总体规划已经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中现存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城市与自然相结合的人居环境。但是,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加快的大背景下,许多城市建设流于表面形式,称为城市化妆或包装工程,成为某些人追求政绩的工具〔俞孔坚,1999年;尤其是"广场化"、"景观大道"等热潮对融入到城市中自然景观进行人为地填埋、铲平或是人工化的建设。这些对自然景观的不合理开发和建设既埋没了城市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特性,造成了城市的"千篇一律"和个性的丧失;也严重破坏城市的生态系统,使未来城市建设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对融入到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的规划在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中也日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来。以XX为例,目前已经融入XX城中的自然景观非常之多,如紫金山及其余脉、幕府山、玄武湖、秦淮河、莫愁湖等。而这些自然景观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莫愁湖面积缩小迅速,其北岸受到垃圾的严重侵吞;紫金山上由于游人络绎不绝、保护措施不够及时,致使树木逐渐减少,鸟类逐渐消失,生态破坏严重;幕府山的北侧完全被采石场挖空,昔日的险要的幕府山已经成为满天沙石的荒凉地带……这些令人心痛的自然景观不断被城市建设侵吞,自然资源不断破坏,生态功能逐渐消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如何保护城市中自然景观、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尝试提出可行的规划研究方法。本篇论文以XX市玄武湖为例,对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规划演化和发展做出科学分析,综合国内外各种规划方法,提出自己的规划设想,以供规划部门参考。2.本文所涉及的概念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问题势必涉及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景观设计被看作是参与景观最积极的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先讨论景观尤其是自然景观以及景观设计的概念问题。2.1景观及景观规划的概念界定在西方,景观〔Landscape一词源于德语Landschaft,意为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根据韦氏字典,景观指的是"一眼所能看到的自然景象"。从韦氏字典的解释来看,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眼"、"自然景象"。从这两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到景观是人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看到景观时,我们所观察到的要素〔elements通过智力,使人的头脑产生了想象。Meining〔1979所说的:"任何景观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还包括我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JonRodiek认为:"景观设计为是自然力和人类文明的创造力的产物。"而在我国景观作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辞海,1995。我国的景观学家对景观的概念也有自己的研究。俞孔坚〔1998从四个层面探讨了景观的含义:〔1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2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我一体;〔3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4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刘滨宜认为景观包括两大类要素:其一是资源性的,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海洋和所有的生物;其二是结构性的,即上述各种成分在时空中的分布和位置关系,即景观结构。它们是构成景观不可或缺的内容。景观有两类功能:一是硬功能,即景观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载体,它在与人类的物质文化系统作用时表现出来;二是软功能,是景观与人类的精神文化系统相互作用时的功能表现,包括景观作为审美信息源的功能,人们观光旅游所得到的美的感受,就是这一景观软功能的表现。真正的景观设计出现在20世纪初。弗里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将"景观〔Landscape"和"建筑〔Architecture"两个词结合起来,产生景观设计一词〔LandscapeArchitecture,指的是对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综合设计的工作。对大尺度的景观改造进行功能性的规划,一般称为"景观规划〔LandscapePlanning"。2.2城市融合自然的概念界定本文中所研究的对象是融合于城市中的自然景观〔LandscapeinCity,主要是指位于城市内部的自然物质以及由这些自然物质所组成的系统,并且与城市中的居住者相互产生的关系,其中包括:水体、山体以及他们的衍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应该包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例如城市中的山体、河流、湖泊以及湿地等。这些自然景观表现了自然特性,尊重自然界的定律。第二层是这些自然环境是作为景观存在于城市当中的,是经过人们的认识和感受而存在的。第三层是自然景观与城市相结合,对城市景观、城市形态、城市文化甚至于城市经济都具有独特的作用,这是作为城市融合自然景观最为重要的内容,也将对我们建设未来城市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针对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规划研究,应该从它的自然特性和景观属性着手,并且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使之既能适合人类的居住又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特性的环境——便是本篇论文研究的中心内容。3.本篇论文写作的意义3.1深入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在自然界景观演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的诞生以及发展,最终成为影响自然环境变迁的重要力量。人类在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影响越来越显著。人类可以改变大范围的地貌、水系、土壤、植被和气候,也可以改变某些外力作用的过程,甚至于干扰某些物质能源循环过程。特别是大城市和密集的城市群体的出现,对于自然地理景观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城市化进程活动的影响〔humanimpact已经成为目前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果。虽然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口号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此却带来了自然界的报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消亡等一系列的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界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改造的客体,而是一个有着自己客观发展规律的有机整体。而城市中的自然景观正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遇的矛盾集合体。在这个矛盾集合体上既能体现处于人工环境之中的人为影响,又能体现仍残留自然特性的自然景观。这种自然景观在历史上曾经是自然环境中的景观,但是在城市建设中成为人工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其兼具自然特性和人工特性。因此,城市中的自然景观正是我们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人和自然关系的着重点,对城市中自然景观的研究将能深入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3.2探讨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城市环境质量急剧下降。汽车的急剧增长,空气污浊,阳光被遮蔽,城市环境急剧恶劣,造成了人们生理上的病变、心理上的扭曲。现代城市与自然的脱离已经造成了人类身心健康的损害。美国的斯罗尔·利奥〔SroleLeo等人1962年发表的《大城市地区的精神健康:曼哈顿时中心研究》认为,曼哈顿市中心20%的人和精神病院里的人没有区别。人们开始渴望自然中的宁静、健康和内心的陶冶。城市与自然结合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道萨迪斯……一串长长的思想家名单,他们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反复表达着人们亲近自然的心愿。吴良镛先生对包括城市、乡村在内的人居环境的论述则代表了东方一贯的思想。他认为,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居"需要为目的,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对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促使自然景观设计〔landscapearchitecture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通过不同的途径,努力解决共同的问题,创造宜人的聚居环境。所谓宜人,不仅要求物质环境舒适,还应注意生态健全,回归自然,"走出樊笼里,覆得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吴良镛,2001。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提供人们休养生息的自然空间,真正为全体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3.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方向为了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文化景观,人们开始进行整体优化的景观生态设计,在1981年美国召开的"景观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大湖宣言"指出:自然界景观是生物丰富多样性的最后储藏所,也是研究过去人类土地利用实践历史和遗迹的科学证据,它可以作为人类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的现实样板,并为人类提供审美与享受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机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目前一般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世代长久持续利用。人类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化发展的,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将来人类文明的更大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作为地理系统中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载体,与人类物质文明系统紧密联系;一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信息源,或者是孕育文化艺术的摇篮。城市是地球的生态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而作为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的存在及其生态的完整性将为城市生态系统做出重大的贡献。因此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规划研究将联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城市生态学为重要的指导方式,以真正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4.1研究目标目标一:探求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规划方法和理论目标二:以XX玄武湖为例提出自己的规划方案4.2研究思路和内容结合国内外关于自然景观和城市环境的规划方法和理论,从多种角度对城市中的自然景观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国内外关于自然景观和城市建设的规划方法和理论的演化历程,并从传统三维空间、环境心理学、景观生态学等角度来阐述人居环境和自然景观的结合规划的方法论。分析我国城市内部自然景观的现状:自然景观经过人类长期的作用后发生演变并和人工景观相结合,发展成为目前城市中的自然景观。而我国城市中自然景观的现状令人担忧,规划方法落后,亟需改进。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内部自然景观的规划研究:以XX玄武湖为例,分析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规划方法,明确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规划细节和主要问题。4.3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问题一:分析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的历史和现状,明确其形成原因,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XX玄武湖为例,历史上的变迁使之成为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分析其周围的人工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明确目前玄武湖所存在的规划问题。问题二:分析解决目前城市中自然景观的现存问题,提出新的规划方法和思路。以XX玄武湖为例,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自己的规划方案,以供参考。第二章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理论和实践城市融合自然景观规划研究就意味着将城市规划及设计与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因此,我们应该将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上综合研究,将两者相结合的理论提炼出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城市作为人工环境最为集中的地区,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辩证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对自然认识:从远古人类的适应自然,到工业时期的征服自然,最终到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统一。因此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的过程也同样经过了农业时期适应自然的规划思想,到工业时期的征服自然的规划思想,最终发展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规划思想。1.农业时代的"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人类自有史以来,一直在景观中开创自己的生活,因此人类很早开始了景观改造的行为。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景观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文明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中,一般都有类似大禹治水等先人改造景观的传说。1.1西方农业社会的结合自然景观的城市规划现代大工业产生之前,由于城市的规模还很小,环境污染问题不突出,城市建设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主要是通过营造园林来协调的。通过造园手段基本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游憩空间的需求。当时富庶的贵族大多在城市郊外拥有大片庄园,他们将生产性的农业景观视作美丽的理想景观,并以此进行改造。此类景观的代表是英国的斯多庄园,它既作为贵族们怡情的园林,也作为农场可放养牛羊。这类英国自然式的田园风光和园林被后来的西方人视作理想景观,成为很多景观规划的典范〔Steinitz,2001。1.2我国农业社会的"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与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相比,我国自古以来城市建设都具有良好的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贯穿着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园林的设计和规划中,并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及各种人文建设领域〔汪德华,2002。因此,对我国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规划的认识应该研究其发展历史,考察城市建设变迁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为今天我们对我国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规划的持续性和完整性奠定基础。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观念中国古代对自然是非常尊敬和崇拜的。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期以来以耕读文化作为我国主要文化,这种文化产生于作为基本求生方式的聚居模式和原始农业。在一个数千年来以聚居生活、收集、选择、积累、分类和贮存为基本行为方式的国家里,人们以一种不带征服色彩的方式适应自然。因此,在中国古代意识中,世界万物是相倚相伏的,并且受到认识范围外的自然力量的控制。海外仙山:我国自然景观设计的思想来源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在公元前4世纪之前的战国时代,传说着一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灵药,它是由仙山上的奇花异草炼制而成的。因此人们或者顺应自然环境、或者人造自然环境,进行了对"海外仙山"的模仿。这种模式通常中央有一个池塘或湖泊,象征着大海,在池塘的中央由三个小岛,象征了海外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这种布局是我国最为早期的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和崇拜,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地形〔山和树木,丰富了平展的水面景色〔西湖、玄武湖等。这种思想体现了人们对永生的盲目追求,也将自然和人的思想联系到了一起。道家思想:对我国的景观艺术影响最深刻的就是道家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暗示了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强调了对自然的崇敬。这种思想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的景观设计。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景观设计表现了强烈的自然品质,将山、水、植物和建筑融合在一定的区域内。"道法自然"确定了景观艺术与设计的基本途径,也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和自然结合起来奠定了思想基础。儒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儒家思想是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在春秋战火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表现了一种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儒家信奉人类的命运掌握在天的手里。而天与地的和谐建立在一种与人类社会生活平行的秩序上儒家对自然美的认识程度是建立在遵循的秩序下的,是理性的。禅宗是用中国的方式改造过的佛教信仰,认为生命是灵魂不断转世的过程。体验于自然接近的愉悦是禅宗最高境界。比如王维诗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它对自然的观念满足了文人的审美要求。无论从儒家、禅宗或是道家思想,都表现了我国古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基本观念:"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是无所不包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形成二者的根本统一。它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代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两者应该和谐共存。这种哲学观念深刻的影响了我国城市建设的过程,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国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规划演化和发展随着生产、科技、哲学文化思想的发展,古人在克服自然、地理、气象条件之中,逐步创造了体现城市规划融合自然景观的建设方法的古代规划学说。萌芽期:这个时期从黄帝时代起,经过了夏朝直至商末。在这期间,八卦的发明,为观察日月、观察自然环境以进行农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夏朝大禹治水,是对自然的适应和建设。初创期:初创期主要是周朝,包括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周易》和《周礼》奠定了我国古代城市构架体系的基础。这种带有序列、阴阳对立的"数"的概念的建立,反映了我国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我国古代城市从它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高度发展中,结合形成了理论性的规划概念。发展期:秦汉和北魏。秦统一了全国,兴建了XX和XX的上林苑、阿房宫。到了汉朝,城市规模更加追求大,建筑宏伟。但是在人们已经开始能逐步认识自然的同时,开始进入了征服自然的道路。成熟期:唐代成为了城市规划建设的最为鼎盛的时期。自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与周围自然景观达成和谐成为了可能。图2-1唐代XX规划图〔引自《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以XX为例,XX城的总体布局从北到南是"山——水——城——水——山"相间的布局模式,这种布局经历了从商都到周王城,到汉魏故城,到隋唐XX五个朝代的都城建设后形成的。例如,对于夏商周3个朝代的建设中,尚未将龙门作为考虑的范围,而到了隋唐,宇文凯规划设计时,将XX城的中轴线,对准了龙门的山口,这是城市的选址对准了自然山水的突出之处。也是自夏、商、周之后,形成于秦汉的融自然山水于一体的城市规划建设馆的重要发展。图2-1唐代XX规划图〔引自《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XX的城市建设为我们对自然景观和城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典范。XX以西湖闻名世界,但是早期的西湖却经常淤塞,使湖滩不稳定。因此XX的城市建设关键就是治水。据史料记载,XX的治水工程始于南北朝时代,到唐宋时期,西湖风景区已经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游览胜地。XX的城市布局主要特点就是依山傍水,真实自然。以西湖为主要风景地带,南北面各矗一峰,还有几座小山排列在湖的四周。湖水的治理和山峦植被的保护,堤岸的修建使得西湖和城市变成了一个整体。从城市向西瞭望,两山、三塔、三岛、十八座桥梁组成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XX正是在利用自然条件不断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上逐步规划建设的。图2-2南宋时期XX城市与自然景观结合示意图风水学说图2-2南宋时期XX城市与自然景观结合示意图对于我国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我国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风水学说。风水学说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以自然为本、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理想的"藏风聚气"的聚居模式,从而构成一门独特的中国文化景观。风水学说融合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四象、八封的哲理学说,用以指导勘察自然的山川形势、地理脉络、时空经纬,从而选定吉利的聚落基地、布局。在风水术中,理想的基地模式套用五行、四灵方位图,并将"四灵",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具体化为山、河、路、池等环境要素,形成群山环抱、背山面水的"藏风聚气"的理想聚居模式。尽管风水学说中含有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但是它也是我国的规划学说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最早最完整的理论,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工业时代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图2-3我国风水学说选址图示工业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的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且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展。早期地理大发现和实验仪器的进步加深了人类关于自然环境的认识。20世纪初,德国学者施吕特尔〔O.Schluter创立景观地理学,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图2-3我国风水学说选址图示但是随着近代大工业的产生、城市规模和数量的急剧扩大,伴生出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城市生活的舒适度。人们日益意识到自然景观对于人类聚居的重要性,为了解决城市与乡村、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近一百年来,许多规划思想、学说和建设模式希望为人们在城市建设上实现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发展。2.1带形城市〔LinearCity带形城市理论是1882年由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ArturoSoriaYMata提出。他主张城市沿一条40m宽的交通干道发展,干道上设置有轨电车线、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地方道路,城市建筑用地总宽约500m,每隔300m设置一条20m宽的横向道路,联系干道两旁的用地。与主干道平行的次干道宽10m。用地两侧为100m宽、布局不规则的公园和林地。这种用绿地夹着城市建筑用地并不断延伸的规划方法,体现了索里亚学说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使城市居民"回到自然中去"。2.2田园城市〔GardenCity、卫星城镇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nezerHoward提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图2-4霍华德田园城市及中心城模式图解在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里,规划用宽阔的农田地带环抱城市,把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2万人左右。他认为,城乡结合首先是城市本身为农业土地所包围,农田的面积要比城市大5倍。霍华德确定田园城市的大小直径不超过2km。在这种条件下,全部外围绿化带步行可达,便于老人和小孩进行日常散步。他在城市平面示意图上规划了很大面积的公共绿地,用作中心公园的土地面积多达60ha。除了外围森林公园带以外,城市里也充满了花木茂密的里。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35m2,平均每栋房屋要有20m2。图2-4霍华德田园城市及中心城模式图解图2-5赖特的"广亩城市"规划模式示意而由此产生的卫星城镇〔SatelliteTown理论发展了田园城市理论。雷蒙·恩温建议用一圈绿带把现有的城市地区圈住,限制其发展,而把多余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疏散到一连串的"卫星城镇"中去。图2-5赖特的"广亩城市"规划模式示意霍华德等有关"田园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历史影响深远,也开创了人类开始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篇章,为后来对自然景观和绿地系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2.3广亩城市〔BroadacreCity这是著名的美国建筑师赖特〔F.L.Wright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的"城市分散主义"的规划思想。他在1932年的《正在消失的城市》和随后的《广阔的田地》中阐述,主张将城市分散到广阔的农村中去,每公顷土地的居住密度为2.5人左右。每个独户家庭周围有一英亩土地,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粮食和蔬菜;用汽车、飞机做交通工具,居住区之间有超级公路连接,公共设施沿路布置。2.4绿色城市〔GreenCity"绿色城市"的提法最早是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在1930年布鲁塞尔展出的"光明乘"规划里做出的。他设计了一个有高层建筑的"绿色城市",房屋底层透空,屋顶设花园,地下通地铁,距地面5m高的空间布置汽车运输干道和停车场网。他对自然审美很有感情,竭力反对城市居民痛自然环境割裂开的现象。但是在随后的城市建设中,自然绿地的保存困难,造成了极端的"城市集中主义"。这些城市规划理论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逐步建立和完善。思想家、规划师针对工业时期出现的问题所建立的各种城市理论都把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希望建立城市与自然相融合的城市环境。3.后工业时代的生态城市的规划思想后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发生了转变。在工业时代所划分的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日益模糊。逆城市化过程使城市居民的择居范围大大扩展,大量自然保留地被开发。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约束力在人类文明面前越来越弱小。而人类也日益感受到了工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规划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结合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3.1设计结合自然20世纪60年代,麦克哈格采用了类似的分层"千层饼"模式,分别研究景观的水平自然过程,创立了他"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ture"的理论,将自然和设计结合起来研究。这包括"人类的合作和生物的伙伴关系","最充分地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麦克哈格的这一思想为后来的生态城市的规划思想奠定了基础,麦克哈格也被尊为现代生态规划的先驱。3.2生态城市〔Ecocity、绿色城市〔GreenCity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里,掀起了"绿色城市"运动,把保护城市公园和绿地的活动扩大到保全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范围,并将生态学、社会学原理与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工作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新意的理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在规划工作中对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984年,MAB〔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基本原则:1>生态保护战略;2>生态基础设施;3>居民生活标准;4>历史文化保护;5>自然融合城市。这些关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其基本含义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事实上,人们也进行了很多的实践工作,例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的Arcosanti和俄勒冈州的CerroGordo,都是按照生态新城的规划原则建设的。3.3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由德国著名植物学家C.Troll在1939年提出来的,是景观设计领域对生态学的研究。在1998年的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的研究,它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因素,它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尺度人地系统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联系以及系统稳定的对策。20世纪90年代新城市主义的出现大大推进了城市建设中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新城市主义为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运动而出现。新城市主义认为限定城市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他们主张城镇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边界,这一边界是由自然环境容量所限定的。城市生长应以无破坏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原则。其设计思想和作品已经对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机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今北美和其他地区的城市建设。3.4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计算机图形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霍华德·菲舍尔〔HowardFisher创立了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建立的第一个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卡尔·斯坦尼兹〔CarlSteinitz和杰克·丹杰蒙德〔JackDangermond完成了第一张由计算机绘制的规划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开发出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景观生态学的兴起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为现代景观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我们更好地实现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做出了准备。3.5山水城市而我国当代,也出现了一些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城市规划思想。199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他提出,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到自然"。1993年2月,我国城市规划、建筑、园林等知名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讨论会——展望21世纪的中国城市",对这一规划思想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从模拟自然的我国古代湖泊景观到田园城市景观,到景观生态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影响着自然景观的发展。这些近代城市规划中关于城市与自然相结合的理论和研究都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逐渐认识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到对自然并不能完全的征服,而更应该和自然和谐的生存。4.现代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建设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开始被各个国家开始重视。到二战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城市重建中开始大规模地付诸实施。图2-6莫斯科"多中心片区规划结构"示意4.1莫斯科图2-6莫斯科"多中心片区规划结构"示意莫斯科市区面积约900km2,人口约900万。从1918年起,"对莫斯科周围30km以内的森林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的规定实行。1935年实施的莫斯科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在莫斯科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km宽的森林公园带,并增加城市公园面积142km2。图2-71991年的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空间结构组织原则示意主要都市化区域的组织图2-71991年的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空间结构组织原则示意主要都市化区域的组织主要自然保护区及恢复区域的组织主要农业用地组织1991年的莫斯科总体规划强调了生态环境的观念,把建设"生态环境优越的莫斯科地区",作为城市规划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4.2平壤平壤于1954年起在废墟上重建,市区面积约100km2,人口100万。城市沿XX江两岸发展,西部有普通江穿过,把市区分为东平壤、西平壤和本平壤三部分。城市绿地系统以牡丹峰公园为中心,以两江、三山为主体,将城市分隔成几个地区,形成组团式布局。普通江穿过西部主要风景区,在本平壤与西平壤之间形成一条宽阔的绿带,东接XX,西连烽火山。北部的大成山森林茂密,是主要的游览区。图2-8平壤城市与自然相结合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平壤市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范围大、面积广〔人均绿地达48km2,并且十分注重自然山水与城市景观轴线的有机结合,整个城市被誉为"花园中的城市"。图2-8平壤城市与自然相结合的布局结构示意图4.3伯克利休闲公园1865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在伯克利的加州学院与奥克兰之间规划了一条穿梭于山林的休闲公园道〔Parkway,这一公园道包括了一个沿河谷的带状公园,其最初的功能之一是在乘马车的休闲者到达一个公园之前,营造一个进入公园的气氛,并把公园的景观尽量向城市延伸〔Seans,1995。图2-9珠江口生态规划图示这种建造公园道的做法将自然山林的景观延伸到城市中,既为自然景观形成了自然保护带,又为城市中增添了自然特性,后来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街道甚至快速车行道的设计。图2-9珠江口生态规划图示4.4XX市珠江口城市设计20XX,黑川纪章等进行了XX市珠江口城市设计。在这个设计中,黑川以保护生态为原则,在生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用地规划。这种规划过程保证了生态用地和生态廊道不被城市建设破坏。这也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第三章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方法论研究人类从顺应自然、服从自然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果,但是由此却带来了自然界的报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物种消亡等一系列的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界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改造的客体,而是一个有着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有机整体。人类应该保护自然,人和自然应该协调发展、共同生存。因此我们选取了人类和自然相处的矛盾集中点:城市中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对于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城市规划方法非常得多,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都涉及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吴良镛〔2002在其《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认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是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的"建筑〔Architecture——地景〔LandscapeArchitecture——城市规划〔UrbanPlan"三位一体,并与外围学科如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心理等共同构成开放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因此我们必须综合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研究成果,并且联系其它外围学科,来探讨研究城市融合自然环境的规划方法。城市中的自然景观有着自己的生长特性,有着特有的景观组织方法。我们对城市融合自然的景观规划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这也是评价自然景观的主要的三个研究途径:第一种途径基于生态学的景观生态学规划研究。研究全人类的本身生理需要的全球及局部区域环境变迁,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景观生态学等关系到人类身体健康的问题。第二种是基于感官知觉的环境心理学规划研究。研究人对自然景观的"客观"反应从而理解人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人们的直觉反映。第三途径是基于文化审美的景观形态学规划研究。重新审视人类景观观念的变迁以发现人们欣赏和处理景观的原因及方法,对这一方面的研究通常以哲学和历史文化为基础的。当然对于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途径还有很多,比如从自然景观作用于城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三个途径从最表层的审美到人类个体的心理,到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态效益,由表及里,包含了绝大多数的自然景观的研究。这些研究散落在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中,因此对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的规划方法研究,我们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1.基于文化审美的景观形态学研究对城市中的自然景观来说,首先应该满足人们对景观的审美需求。这是在我们对景观最为直接的感觉。因此,对城市中的自然景观而言,形式上的审美追求成为规划设计的最为表层的方法。景观形态学〔吴家晔,2000事实上是研究人们如何选择建设、改造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喜爱、欣赏、设计这一环境的方式。当然人类对于景观的美学态度设计到对不同环境因素的感受。同时这种感受不是静态的,它随着自然和人自身的发展发生变化。1.1自然景观审美的三个原则审美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愉悦精神以增进身心健康。审美也是人类一项普遍存在且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活动。一般来说,具有真、善、美的特质的事物能得到人们的赞赏、首肯或给人以美感、愉悦精神,即:①真:审视对象自身符合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合乎自然规律,或能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能适应历史变革或环境变迁而存在或发展;②善:审视对象合乎人的功利目的,对人类社会发展能产生有益的后果;③美:审视对象能体现人类的本质力量,欣赏者能从中观照自我,表现自我的力量和价值,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例如均衡、对称、轴线等基本的形态学上的研究。因此,对城市中的自然景观而言,具有"真、善、美"特性的景观就是符合人们精神要求的景观,就是能增进身心健康的景观。1.2东西方景观美学的差异导致城市中自然景观的审美差异在文化中举足轻重的美学观点如艺术倾向、空间概念以及美学的定义对我们进行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根本区别使得中国和西方对景观上的观念也大相径庭。这种对景观美学观念上的差异也同样影响着中西方对城市中的自然景观设计的观念和态度。首先是差异存在文化取向上。中国自古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讲究的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不可分割。因此对自然景观的设计更多的是建立在对自然景观的依赖之上,同时在人的参与之下,使自然的运动最终形成完整的过程。因此我国古代先民根据自然地理来选择居住地,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之上,对自然的热爱并充满感情。这种文化取向决定了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在基本保存的基础上,并且在庭院内叠置自然山石加以拓展自然景观的范畴。西方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自然界的存在物是不完美、不稳定的,它们超出了人的力量所能驾驭地范围,因此对球体、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之类的几何形体的追求为人们改善生存环境的基本要求提供了主观的思维方式。在这种寻求完美的表达方式用以体现完美的生活状态的思想指引下,数学公里和几何形式被广泛运用到景观设计上来。这种景观设计体现了对自然的理想化的表现形式,反映了西方的自然观念。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凌驾于自然山体之上的城堡,而不是象中国融于自然山水的传统城市。其次在于绘画意境以及绘画技巧上。中国的绘画风格是一种关于画家和设计师内心感情的美学表达,以充分的表现力和象征形式来克服空间上的限制,从而达到用简单而集中的景观要素来表现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景观的目的。中国的景观设计同样重点首先在于揭示自然山水的内在联系,然后加以高度的修饰。另一方面中国绘画的透视法是以散点透视为特色的,以高和远或深和远或平和远的结合。观察和描绘风景的方法决定性的影响了中国的景观设计。例如,由于景观被假想成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的以及高度和深度和广度都是以"道法自然"的方式设计的,所以没有一个主导的视点。因此在设计这一类的风景时,设计手法集中在其连续性、多样性和转折性几个方面,体现了设计中景观和空间上的丰富安排。西方的绘画风格体现了西方经验主义哲学的重要特性:写实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西方景观设计追求心设计事业,更重视对自然体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追求。另一方面,西方的几何空间系统模式以固定的视野观察景色,因此这种正确的逻辑却造成了空间构成上生硬和限制。体现在景观设计上导致西方的景观设计习惯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去理解空间,缺乏了运动的概念。但是作为一种逻辑的、理性的视觉法则,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帮助可以在景观设计和规划等方面弥补其自身传统的不足。事实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对自然景观的不同的看法。尽管两种差异巨大,但是作为现代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在综合两种对自然景观的审美看法上的差异,探求符合我国现代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的方法。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规划研究人们对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认同来自于人们心理上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因此,有必要在景观形态学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心理学的分析。只有通过环境心理学的分析,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心理学是以研究人们的行为为目的。人的行为和反映是根据外界存在的物理环境所形成的。环境心理学则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的一门科学〔相马一郎等,1976。2.1人体的感官知觉对城市空间的感受图3-1视点、视距与景观高度的关系人的行为是在环境的空间里进行的,对空间的印象通常来自于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其他感觉多方面的知觉产生。当我们观察空间的大小时,往往运用空间周围的已知要素当作衡量的标准。已知要素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熟知的细部尺度,如门窗、桌椅等;二是人体本身的尺度。图3-1视点、视距与景观高度的关系人体的感官在感知空间方面各有所长,其中视觉在人体对空间的感知占有主导地位。一般情况下,人眼的视力功能〔视距和视野具有生理的局限性。在平视情况下,人眼的明视距离为25米,这时可以看清物体的细部;当视距为250-270米时可以看清物体的轮廓,至500米时只有模糊的形象,而远到4公里时则看不清物体。人眼的视角是一个扁形椭圆锥形,由于人眼是双眼工作,其垂直方向的外围视角为85度,水平方向的视角为140度,最敏感区的视角只有6-7度。有效运用上述视距和视野的基本原理,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空间并进行城市自然景观的设计。实际上,人在进行观察时,头和眼睛都是动态的。影响人们对空间视觉感受的因素很多,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当时的光度、光的对比度、色彩和视线集中时间,环境的空间特征等。人在有组织的空间序列中运动,既包括对空间的景观,也包括对空间的动态观察,有"点"的单体观赏,向"线"的群体运动转化。中国园林所追求的"步移景异",是时间与空间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意境深化。从这些人体对空间把握的基本知觉来看,自然景观对形成空间、限定空间范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北京北郊的明十三陵是建筑元素与自然元素巧妙结合的实例。明十三陵在群体空间的前部布置一条长甬道,甬道两旁和中心部位有节奏地排列着牌坊、石人、石兽等,在群体空间的中部布置一个十字拱亭,由此可以欣赏环状布置的十三座碑亭和碑亭后面的山峰。这种大尺度的巧妙处理活跃了群山环抱的弧形空间,为自然景观和建筑群体的组合形成了良好的序列。2.2城市融合自然的意象研究在城市中,人工环境密集的地区常常会使得城市的地形和早已存在的自然环境变得模糊不可见。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展,自然景观则成为城市中的基本特性。基本的气候条件、常见的植被、大片的水面、山脉和主要的江河系统,都成为城市中的控制因素。地形强化城市元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边界清晰的山丘可以划定一个区域,河流与海滨形成强烈对比的边界,确定节点的位置成为自然景观引导城市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弗朗西斯卡托和麦彬〔Francescato,D.AndW.Mebane,1973对罗马城市的研究中发现,罗马人的心理地图显示出与该市的历史建筑、山丘、台伯河沿岸等自然和历史景观相关联的地标和边缘。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自然景观的城市,对自然景观的处理方式将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可识别性和意象性。这种从人们的直接感受出发对城市的认识和理解被称为"城市意象"。城市意象是在二战后建筑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快速发展,人们在城市空间中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凯文·林奇〔KevinLynch所著的《城市意象〔TheImageoftheCity》一书。林奇从普通市民对城市的感受为出发点,研究他们如何认识和理解城市。他特别关注市民对城市的第一感受〔TheFirstInstanceonthePublicImageofaCity,通过对洛杉矶、波士顿和泽西城市民的调查,建立城市印象性〔Imageability的组成要素,并且找出人们心理形象与真实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城市设计的依据、在城市新建和改建中的意义。林奇的学术思想主要用视觉形象来讨论城市的易读性〔legibility和意象性,并开创了用意象作为对形式评价的新标准。他认为城市形象不仅由客观的物质形象和标准来判定,而且由观察者的主观感受来判定。他归纳出构成城市形象的五要素:路径、边缘、区域、节点和标志。城市意象的方法为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对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方法。因此在对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规划时,应牢牢把握这五个要素,以达到自然景观对于城市居民的可读的意象。路径: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地或可能沿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步行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人们通常在路径上移动同时观察着城市。因此,道路是对城市意象的主导因素,其他元素都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的。而自然景观在城市的路径中起到了增加可识别性和方向性的功能,比如XX的独秀峰作为对景成为城市道路的导向性标志;同时城市的路径也能通过一系列的标志物〔雕塑、山头、建筑等来获得度量性。边界:边界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线形区域侧面之间的连续边界,如海岸线、城墙等。边界意象对城市和自然景观的关系更为重要。自然景观和城市之间的主要联系通过边界产生相互作用,边界的分隔作用对于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来说,是人们对于城市意象最为敏感的区域。比如XX的西湖,公园、低矮的纪念性建筑以及堤岸将西湖和城市分隔,大部分湖岸平易近人,可将湖景尽收眼底;开敞的空间不时插入城市和湖面之间,使得人们对XX的城市过目不忘,具有了强烈的可识别性。但是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经常忽略了边界的可识别性作用。比如上海市的黄浦江北外滩一带,工厂和码头覆盖了岸线。因此,人们经常在北外滩一带失去了黄浦江的指向性,也就失去了对城市完整性和合理性的感受。区域:区域是城市空间中中等或大型尺度的一部分,具有两向性的尺度,使观察者有"进入"和"走出"的感觉。人们习惯将区域进行简单的分组,以判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决定区域的物质特性是其主题的连续性。区域之间的主题的对比,可以增加区域的独特性。自然景观在城市中通常作为单独一个区域,但在具有连续的独有的自然景观序列的区域中,自然景观也就成了区域的主题。节点:节点是城市中的战略性地点,如广场、道路的汇聚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当然自然景观同样也可以作为节点。湖滨开敞的节点空间、小山丘下绿化的游憩点都可以作为节点成为城市中的战略性地点。标志物:标志物通常是另一种点状参照物,是一种物质实体,比如建筑、标牌、店铺或山峦。标志物经常被用作确定身份或结构的线索,随着人们对旅程的逐渐熟悉,对标志物的依赖程度也似乎越来越高。具有自然景观的城市,如有山或水面,通常将山脉等自然景观作为城市的标志物,使之作为独一无二的景观。对标志物,它必须有良好的空间才能形成:一是该物体在许多地点都能看到;二是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等的变化,建立起局部的对比。比如XX市北极阁一带的紫金山余脉一直为建筑物所笼罩,而失去了其特殊地位,近年对北极阁地区周围房屋做了拆迁工作,使北极阁露了出来,成为了北京东路上重要的标志物。这种空间的退让和宜人的尺度强调了标志物的重要作用,使北京东路的视觉空间引人注目。林奇的城市意象分析法从居民的认知意象来讨论城市的客观形象,使城市分析方法超出了客体形式而联系到认识主体的人。尽管这种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不足之处,它将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的意象叠加到一起,使得对城市意象的主观感觉产生了距离错位。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城市中的大多数居民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同样也对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起到了指导的作用。3.基于生态的景观生态学规划研究在对城市的景观进行了三维空间和心理认同的研究之后,人们开始越来越意识到自然景观对于城市生态建设的普遍意义。城市环境作为生态最为薄弱的地区,需要自然景观这一改善城市生态的要素。因此探求城市与自然景观的最佳生态结合方式,成为城市融合自然景观的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一方面,景观生态学为我们指出了研究城市化地区的自然景观的生态问题的方法。3.1自然景观对于城市的生态作用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包括城市山林、河流水系和城市中的湿地系统等,它们在城市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生态调节作用。山林:城市内的山林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城市中局部氧气的供应者,比如在静风的天气条件下,人口稠密的城市近地层常会出现"逆温"现象,造成空气对流微弱、局部氧气供给受限、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人出现不舒适的感觉。而此时,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城市中的山林和绿色植物会对当地的碳氧平衡起到有效的良性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城市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因此我们对城市内部的山林应该尽量予以保存,使之发挥城市氧吧的作用。其次山林本身的生态作用。山林是在城市环境中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对动物的繁衍和自然界物质能量的交换,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图3-2自然界的水循环河流水系:河流水系是大地景观生态系统的主要基础设施,城市中的河流水系通常面临着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的三大问题。自然的河道和滨水带必然有凹岸、凸岸、深潭、浅滩和沙洲,他们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而连续的自然水际景观又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道〔SaundersandHobbs,1991。河道形态是几千几百年来各种自然作用力的结果,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态平衡能力,这对调节河水之多少、缓解旱涝之灾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并非是百年一遇的标准、裁弯取直所能够达到的生态效果。图3-2自然界的水循环湿地: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它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最重要生存环境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同时,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