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
汇编-25常见碱主要性质及用途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Ag.%遒.JAgCl39一AgNCh溶液
B.H2°r>H2O.52->Ca(OH)2
C.Fe点燃>Fe2C>3耐酸->FeCL
D.NaCl溶液90HjNaOH溶液,步H;SO±FNa2sO4溶液
2.(2020・江苏无锡・统考二模)按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的是
分液
H:0漏斗
D.验证CaO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CaO
3.(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家庭小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食品级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自制汽水
B.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
C.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
D.用10%的盐酸溶液可制叶脉书签
4.(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作灭火剂
C.氢氧化钠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5.(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关于Ca(OH)2的来源和用途可用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C>3J+H2O解释的是
A.用生石灰制取
B.配制波尔多液
C.改良酸性土壤
D.作涂料刷墙
6.(2020・江苏无锡•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知识归纳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①氧气可用于炼铁,是由于氧
①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
A.性气具有可燃性
业生产需求
质与用②CO可用于炼铁,是由于B.环保
②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
途co
气体
具有还原性
C.化学①生石灰可用于食品干燥剂D.物质①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与生活②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分类②二氧化锌、氧化铝属于氧化
用氮肥物
A.AB.BC.CD.D
7.(2020.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和类别全部正确的是
A.烧碱Na2co3盐B.酒精C2H50H氧化物
C.熟石灰Ca(OH)2碱D.小苏打NaHCCh酸
8.(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走硬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去除异味和色素B.生石灰吸水,用于食品干燥剂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生铁变成钢D.鸨的熔点高,用作电路保险丝
9.(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
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10.(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以下物质俗名、化学式
及分类对应正确的是
A.小苏打一NaHCO3—盐B.纯碱一NaOH—M
C.熟石灰Ya(OH)2一氧化物D.酒精一CH3co0H一酸
11.(2021.江苏无锡•统考一模)课本中有许多“课外实验”,以下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的是
A.自制叶脉书签
B.用蜡烛自制炭黑
C.自制汽水
D.自制白糖晶体
12.(2021・江苏无锡•一模)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
是
A.N2---单质
B.SO2——氧化物
C.CaCOj——酸
D.NaOH——碱
13.(2021•江苏无锡•统考•模)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A.AB.BC.CD.D
14.(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固体氯化钠和硝酸铉加水溶解后,触摸容器外壁
B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稀硫酸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过滤
C分离碳酸钙与氧化钙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干燥
D除去锌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15.(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
正确的是
A,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C、CO、CO2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故参与反应时均具有碳的还原性
C.HC1和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浓H2so人NaOH固体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16.(2022•江苏无锡・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生石灰作干燥剂B.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石墨作电池电极D.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17.(2022•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活性炭
B除去硝酸铜溶液中少量的硝酸银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C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D干燥二氧化碳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A.AB.BC.CD.D
18.(2022・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干冰:H2OB.消石灰:CaCO3C.小苏打:NaHCO3D.纯碱:NaOH
19.(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
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
①生活中常用银制导线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氢氧化钠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表
A.AB.BC.CD.D
20.(2022.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不无砸的是
A.生石灰:CaOB.烧碱:Na2cChC.熟石灰:Ca(OH)2D.小苏打
NaHCO3
21.(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下列物质俗称、化学式相符合的一组是
A.火碱Na2cChB.熟石灰CaO
C.生石灰CaCOjD.烧碱NaOH
22.(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
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
法是()
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
C.生成CaC12的质量为H.lg
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
中置换出来,银不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氯化银不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溶液,此选项
不符合题意;
B、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选项符合题
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能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
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不能产生沉淀、气体和水,氯化钠溶液不能与氢氧化钙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用酒精灯加热,白磷与红磷距离灯焰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红磷、白磷着火点,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正确;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通过单位时间内注射器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可以
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C、图中装置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CO可以储存在原来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里,
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D、CaO和水反应放热,红墨水会左低右高,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A
【详解】A、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食品级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
自制汽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正确;
B、淬火后的钢针变脆,韧性减弱,不能制作钓鱼钩,故选项家庭小实验错误:
C、热固性塑料不能热修补,不能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故选项家庭小实验
错误;
D、不能用10%的盐酸溶液可制叶脉书签,应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家庭小实验错误。
故选Ao
4.A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干燥剂,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不
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显碱性,但是氢氧化钠属于强碱,腐蚀性很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
合题意;
D、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是因为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不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不符合题意。故选A。
5.D
【分析】该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A.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是利用了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合题意;
B.配制波尔多液是利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不合题意;
C.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氢氧化钙能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钙作涂料刷墙是利用了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错误;
B、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错误,要合理使用化石能源;造成酸雨的主要物
质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故错误;
C、石灰可以与水反应,可用于食品干燥剂;植物叶子发黄,缺少氮肥,故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其化学式为NaOH;而Na2c03(碳酸钠)俗
称纯碱、苏打,属于盐,故错误;
B.酒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0H)2,属于碱,故正确;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Ch;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
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把杂质和色素等吸附在
表面,去除异味和色素,此选项正确;
B、生石灰用于食品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性质,此选项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碳在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
此选项正确;
D、用作电路保险丝的金属具有熔点低的特点,一般选择熔点较低的合金,鸨的熔点很高,
不可用作电路保险丝,此选项错误。
故选D。
9.B
【详解】A、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如中子,错误;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正确;
C、单质是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而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错误;
D、含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种类很多,不一定是碱,例如H2O,错误。
故选Bo
10.A
【详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Ch,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俗名、化学式和物质分类完全对应。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
于盐,俗名、化学式及分类不对应。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属于碱,含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其俗名、化学式和物质分类不能完全对应。
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C2H50H,其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氢离子,不属于酸,俗名、
化学式及分类不对应。
故选:Ao
11.D
【详解】A、自制叶脉书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蜡烛自制炭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自制汽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自制白糖晶体过程中是晶体的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12.C
【详解】A.N?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氮气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S0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B
不符合题意;
C.CaCCh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物质而不是酸。故C符合题意;
D.NaOH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类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A
【详解】A、①用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去除油污,②用镶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③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故正确;
B、②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错误:
D、波义耳是发现了变色规律,发现了酸碱指示剂。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
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的结论;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
表,故错误;故选A。
14.A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镀溶于水吸收热量,所以加水溶解后,触摸
容器外壁可以鉴别•正确。
B,氯化钢过量,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钢,过滤不能除去,错误。
C.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变质,不能得到氧化钙,错误。
D.锌和稀盐酸反应,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除去要保留的锌,错误。
故选A。
15.A
【详解】A.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此选项正确;
B.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此选项错误;
C.酸碱之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
CO2+Ca(OH)2=CaCO3;+H2O,此选项错误;
D.浓H2sO4、NaOH固体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气体,NaOH
固体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Ao
16.A
【详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作干燥剂,利
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B、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
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C、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大理石作建筑材料,是因为大理石硬度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Ao
17.B
【详解】A、硬水遇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鉴别硬水和软水用
肥皂水。A错。
B、硝酸铜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加入过量的铜粉,得到硝酸铜溶液和生成的银、剩余
的铜,过滤后滤液即是除去硝酸银后得到的硝酸铜溶液。B正确。
C、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应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或氯化钙溶液等看是否有
白色沉淀产生。C错。
D、生石灰吸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干燥二氧化碳,应通过装有
浓硫酸的洗气瓶。D错。
综上所述:选择B.
18.C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2;故A选项错误;
B、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是:Ca(OH)2;故B选项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是:NaHCCh;故C选项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是:Na2co3;故D选项错误;
故选:Co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
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D
【详解】A、银虽然能导电,但是价格较铜昂贵,因此生活中常用铜制导线,故说法不正确;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因此可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故说法正确;故不符
合题意;
B、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是涂氢氧化钠,氢
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故说法不正确;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其难溶于水,也不与
水反应,所以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金属腐蚀会浪费很多金属资源,所以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故说法
正确;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够再生,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故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酸碱指示剂是由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现的,故说法正确;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
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故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0.B
【详解】A、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化学式为NaOH,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