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通化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通化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2.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学者______提出了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

A.海克尔B.坦斯利C.林德曼D.奥德姆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理论上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流入了第五营养级。A.1/1000B.2/10000C.1/625D.1/125

4.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A.内因演替B.原生演替C.外因演替D.次生演替

5.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

A.逐级递减B.逐级增加C.保持不变D.先增后减

6.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引入澳洲大陆后,和牛羊之间的关系属()

A.共生B.捕食C.竞争D.种内斗争

7.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

8.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

9.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以微观层次为主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C.以个体层次为主D.以宏观层次为主

10.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A.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11.下列属于同一个种群的是()

A.某一池塘中的鲢鱼和鲫鱼B.两个鱼塘中的鲤鱼C.某一森林中的山杨和柳树D.某一实验地中的小麦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土壤水分与土壤养分有关,并能调节土壤的温度

B.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

C.土壤水分过少,使土壤内的好氧性细菌氧化作用减弱,造成土壤贫瘠

D.土壤水分过多,使土壤内生物的还原反应减慢,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13.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

1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柱状结构

15.生态系统中,补充能源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总生产B.减少系统用于自我维持的消耗C.增加系统的初级生产力D.增加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16.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

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

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

17.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

18.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个体

19.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20.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生产力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A.光照B.温度C.降雨量D.风力

21.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

22.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23.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

24.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A.A>B>C>D>EB.A>B>C>D<EC.A>B<C<D<ED.A<B<C<D<E

25.生态因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类,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为因子

26.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27.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A.空间特性B.数量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

28.厄尔尼诺现象范围的扩大,导致全球大范围气候异常的原因是()

A.太阳黑子运动B.地球温室效应增强C.热带气旋D.臭氧空洞导致紫外线增加

29.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

A.紫外光B.红外光C.红橙光D.绿光

3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过程

D.能量自生物进入环境的过程()

31.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群落生态

32.下列属于正反馈的是()。A.湖泊污染一鱼死一再污染B.动物增加一植物减少一动物减少C.兔子多一草少一兔子少D.田鼠增加一粮食减少一虫子增多

33.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

34.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35.湖底淤泥中的DDT浓度为0.04mg/L,浮游藻类干物质中的DDT明显升高,最后在吃鱼的水鸟体内DDT浓度能升高到()。

A.5mg/LB.9.8mg/LC.98mg/LD.500mg/L

36.下列群落中,季相变化最大的是()

A.常绿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落叶林

37.生态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物种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难以长期共存的原因是()

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

38.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土壤圈

39.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

40.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41.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A.内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42.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A.汞B.铅C.砷D.镉

43.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食物链被破坏C.缺少光照D.植被被破坏

44.极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状、垫状等,以利于保温减轻严寒的影响,这是植物的()

A.结构适应B.行为适应C.形态适应D.生理适应

45.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来说()

A.出生率低,寿命长B.出生率低,寿命短C.出生率高,寿命长D.出生率高,寿命短

46.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

A.阴性植物B.阳性植物C.耐荫植物D.湿生植物()

47.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

A.地质大循环B.生物小循环C.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D.物质与能量的流动和循环

48.非洲鳄鱼在繁殖期产卵孵化出的小鳄鱼数量众多,但能长成大鳄鱼的却很少,原因是()

A.适者生存B.遗传和变异C.过度繁殖D.生存斗争

49.公元前200年以前,记载江淮平原沼泽植物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生态关系的我国古籍是()

A.《管子·地员篇》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尔雅》

50.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A.气候项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项级

二、填空题(20题)51.()在土壤中容易引起钾、钙、磷、镁等元素的缺乏。

52.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贮存、流动与转化,可表现为不同的能量形式,常见的有日光能、化学能、动能和______四种。

53.陆生植物包括湿生、早生和______三种类型。

54.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______自养生物。

55.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法则。

56.某昆虫种群数量在冬季最少,春季增加,夏秋季最多。种群数量的这种变动属于_______。

57.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___________,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

58.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59.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60.草原生态系统从垂直分布来说可分为______、地面层和根层。

61.豆科植物与______结合形成根瘤,能把空气中的氮带入有机循环之中。

62.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积累与消耗等均表现出有规律的昼夜变化。

63.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黏土和______3大类。

64.珍贵的大熊猫一般只以箭竹为食,大熊猫属性生物。

65.森林群落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______四个层次。

66.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67.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温度、____________和最高温度。

68.荒漠生物群落是由______占优势的地面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

69.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是以______状态通过土壤液相进入根系的,因此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植物根系营养的关系密切。

70.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原生演替的顶级是森林。[]

A.正确B.错误

72.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A.否B.是

73.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74.天敌这一生态因子属于气候因子。()

A.正确B.错误

75.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

A.正确B.错误

76.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成。[]

A.正确B.错误

77.青藏高原的小麦产量高主要是受日照长度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78.虽然海洋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比较稳定,但是某些鱼类也有周期性的变动。()

A.正确B.错误

79.水体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热污染与油污染。()

80.自然稀疏是指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年龄结构的增长,森林内树木的数量被啃食而不断减少的现象。()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逻辑斯谛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

82.简述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意义。

83.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84.什么是植物的密度效应?简述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85.从不同的角度,环境可分为哪几类?

五、论述题(5题)86.论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

87.论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88.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89.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90.论述群落演替的动因及其类型

六、单选题(0题)91.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参考答案

1.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2.C

3.C

4.C外因演替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其中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等属于人为发生演替。

5.A

6.C

7.A

8.A

9.B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宏观方向发展到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微观方向主要表现为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的兴起。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生态学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生态学的科学性。

10.A

11.D

12.A

13.A

14.C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相互黏成的小团块,它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15.B解析: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过程,有消耗就得有补充,这样才能维持系统循环。故选B。

16.D

17.B

18.D

19.C日照时间必须超过某一暗期,才能转向生殖生长,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是短日照植物。这类植物通常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和菌类等。

20.C

21.B

22.B

23.D

24.B

25.D

26.D

27.D

28.B

29.A

30.C

31.B

32.A

33.D

34.D

35.C

36.D

37.D

38.A

39.D

40.C

41.A在裸岩上最先登陆的先锋群落为地衣和苔藓,以后又渐渐长出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内因演替的显著特点是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首先是它的生境发生改变。

42.A

43.B

44.C

45.A

46.B

47.C

48.D

49.A

50.A

51.酸性酸性

52.热能

53.中生

54.化能合成细菌

55.基本功能单元基本功能单元

56.季节消长

57.不均匀性

58.高斯原理

59.负

60.草本层草本层

61.固氮微生物固氮微生物

62.蒸腾作用

63.奥德姆奥德姆

64.窄食窄食

65.苔藓层

66.减慢

67.【正确答案】:

最适温度

68.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

69.离子离子

70.减少

71.B

72.N

73.Y

74.B

75.A

76.A

77.B

78.A

79.Y

80.B

81.(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

82.农田防护林生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防风效应;(2)温度效应;(3)湿度效应;(4)胁地效应。农田防护林生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防风效应;(2)温度效应;(3)湿度效应;(4)胁地效应。

83.(1)影响生物生长:温度对生物生长有一个最高、最适和最低“三基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能促进生长。(2)影响生物发育。(3)温度能制约生物的分布。(1)影响生物生长:温度对生物生长有一个最高、最适和最低“三基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能促进生长。(2)影响生物发育。(3)温度能制约生物的分布。

84.(1)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2)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密度如何植物的最后产量几乎恒定。(1)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2)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密度如何,植物的最后产量几乎恒定。

85.从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可将环境进行分类。①按环境的主体可将环境分为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②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③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从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可将环境进行分类。①按环境的主体可将环境分为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②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③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86.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演替发育过程的主要特征是结构趋于复杂和有序多样性增加功能完善以及稳定性增加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流动。幼年期的生态系统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则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接近于1净生产量减小。(2)群落结构。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均匀性趋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和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是生物种间联系盘根错节、种间竞争激烈的反映并由此导致生态位分化物种的生活史复杂化食物网复杂化。(3)营养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演替发育过程的主要特征是结构趋于复杂和有序,多样性增加,功能完善以及稳定性增加,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流动。幼年期的生态系统,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则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接近于1,净生产量减小。(2)群落结构。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均匀性趋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和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是生物种间联系盘根错节、种间竞争激烈的反映,并由此导致生态位分化,物种的生活史复杂化,食物网复杂化。(3)营养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

87.(1)组成特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2)空间特征。生态系统通常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是生物体与环境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从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3)时间特征。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4)功能特征。生态系统的代谢活动和功能过程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参与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来完成的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5)开放(1)组成特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2)空间特征。生态系统通常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是生物体与环境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从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3)时间特征。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4)功能特征。生态系统的代谢活动和功能过程,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参与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来完成的,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5)开放

88.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改变的环境条件或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而保持结构和功能的总稳定即使在上述影响改变后也会回到它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②要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功能完善、信息畅通。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表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水平上。③各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89.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