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孙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语文-孙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语文-孙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语文-孙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语文-孙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我国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了解马陵之战的历史价值和意义。3.“读史明智”从中提取必要的人生感悟。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新课由“孙膑”之“膑”刑导入课文膑:夏商五刑之一,又称刖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注:孙膑被庞涓施以膑脚之刑,后世就用“膑”做他的名字。)黥: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后涂上墨,又称“墨刑”。三晋之兵:本文中指魏军。三晋:指魏、赵、韩。晋是春秋时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后来它的三家大夫分晋,成了魏、赵、韩三国。(注:《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二、梳理积累互助讨论学习。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三、检查预习1、乃阴使召孙膑2、疾之3、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4、马有上、中、下辈5、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6、及临质7、老弱罢于内8、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9、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10、乃斫大树白而书之11、乃钻火烛之翻译: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2、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3、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4、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四、鉴赏园地:(合作探究,讨论文本,分小组讨论)1、文章围绕传主孙膑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提示:⑴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⑵在掌握丰富素材的基础上,选取与人物性格密切相关的材料,既体现人物的主题风貌,又表现其性格的丰富性。具有生活化的特征,不避小事俗事。材料的安排详略得当。2.通过这些事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膑?(注意从性格和智慧两个方面分析)提示:孙膑,为谋士:足智多谋,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神机妙算,用兵如神。为人:忍辱负重,坚韧奋斗,轻信他人,不怕挫折,自强不息。3.细读文本,从马陵之战的叙述文字中,找出表现战前谋划和显示战略部署的重要语句,并进行评点。提示:战前谋划:充分了解敌我形势,知己知彼,因势利导战略部署:进兵减灶,制造假象,险隘设伏,请君入瓮深入探讨:马陵之战是战国初期齐、魏两国争霸中原的决定性战役,也是魏国继桂陵战役后失败最为惨重的战争。经此一役,魏国国力日渐衰退,从而结束了自己盛极一时的历史。由于整个三晋势力元气已伤,无力恢复,因而失去阻止秦军东进,屏蔽中原的可靠力量,为秦国势力侵入中原举行了奠基礼。——慕中岳、武国卿《中国战争史》魏、赵、韩之互斗而俱遭挫败,遂造成西方秦国东出中原之机会。——吴如嵩《中国军事通史》五、拓展延伸:通过学习《孙膑》,你有何收获或启示呢?送给小花们的话:人生不可测,在任何时候,都要抱有希望。——董卿生活就是不停的战斗,他的武器是他的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巴金《做一个战士》人的一生,总是在寻找一种平衡,忠贞的人,永远会得到忠贞;勇敢的人,最后也是用勇敢来结束。——麦家学情分析本课面向高二年级的同学,他们已经具备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够通过工具书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行文思路,积累文言知识,因此,疏通文意的任务就由同学们自主完成。本节课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对本文语言的鉴赏。高二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因此,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学重点,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史记》的选材艺术,了解我国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了解马陵之战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读史明智”从中提取必要的人生感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中学生对历史叙事和审美叙事的概念还是初次接触,所以引领学生通过鉴赏审美叙事的文字,感受《史记》的选材艺术。因此,想办法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本节课亟需解决的问题。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学习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越来越活跃,思路越来越开阔,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主动思考。本节课学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文言文教学,虽然说解决了字词就解决了一半,可是我们现在的教学状况是只解决文言文的字词,只要学生把字词弄会了,这篇文章就达到目的了,忽略了一篇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的真正内涵。这节课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使学生真正理解千古美文的真正价值,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也是本节课对文言文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本节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以前的文言文教学,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而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思考,思维真正动起来了,成为学习的主人,尝到学习的乐趣,提升了审美品位,提高了学生分析和阅读的文言文的能力。5、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多诵读文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加强语言积累。总之,如何做好文言文的教学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难点,更是我们要征服的制高点。在以后的教学实践,我们会努力的探索各种方式,并扎实前行。教材分析《孙膑》,节选自《史记》中的《孙子吴起列传》,是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史记》选读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话题是“决胜疆场的艺术”。学习本单元,应当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着重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感受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从而对古代战争做出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取生活的艺术,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所以,本节课,我设置了两个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我国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了解马陵之战的历史价值和意义。3.“读史明智”从中提取必要的人生感悟。鉴于本节课文字障碍较少,文章容易把握,所以疏通文本,积累文言词语,主要以展示,交流,检查为主。这篇文本的学习,我一共设置了一课时。设计思路为: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并借助工具书主动探究,自我理解,自我发现,这样既能让学生自行扫除文字障碍走进文本,又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在课上小组交流展示疑难之处,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并点拨,最后当堂检测本课的重要知识点以巩固所学。就文本而言,人物形象特别鲜明,司马迁在孙膑人生的主要经历精心选才,展现项羽性格的不同的侧面,把握人物形象特点,探究人物性格,了解我国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了解马陵之战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读史明智”从中提取必要的人生感悟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注意用法。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2.齐威王欲将孙膑

3.老弱罢于内

4.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

5.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6.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7.疾

(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2)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4)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厌恶

(5)疾风知劲草

(6)春风得意马蹄疾

(二)测评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痛恨B.老弱罢于内通“疲”疲惫C.欲隐勿见通“现”出现D.魏果去邯郸离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遂以为师B.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C.夫解杂乱纠纷者D.明日为五万灶2、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3.下面五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战略战术思想”的一组是()①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②取君上驷与彼中驷③卒得王千金④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⑤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孙膑之所以能到齐国且发挥自己的才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齐国使者独具慧眼,齐将田忌对其友善且尊重。B.孙膑教田忌赛马取胜,体现出过人的智慧。他非常自信地让田忌下大赌注,田忌相信孙膑,按照孙膑的指挥,果然取胜,赢得千金。C.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孙膑正确地分析了形势,为了迷惑魏军,故意用“减灶法”,使敌军上当,使庞涓羞愧难当,拔刀自刎。D.马陵道战役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妙谋划,掌握时间,利用地形,取得了胜利。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译文②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译文《孙膑》课后反思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之处在于:一以生为主,主体凸显。本节课把课堂还给学生,设计几个统领性的问题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文本,触摸文章最本真的美。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心灵是充实的,在不断的自我思考和交流碰撞过程中,得到了启迪。二“文”“言”并重,并驾齐驱。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言”是学习“文”的工具。本节课通过检测来强调重点文言现象,做到了稳扎稳打。同时也领悟了内容美,欣赏了形象美。孙膑的忍辱负重、不怕挫折、自强不息、坚韧奋斗的品质,学生能切实体味。三环节流畅,环环相扣。课堂组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既较为充分的朗读,又有效地积累了基础知识,还品读了人物,步步为营,稳步前进。四把握文本,重视品读。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和感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映照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课堂出现生命的律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架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让他们在对文本的理解上逐渐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吸取对自己人生有意的启示。不足之处是文章朗读不够充分,但在引领学生从文本中挖掘人物身上的可贵之处时,较注重分析透彻,应再接再励。课标分析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孙膑》作为鲁人版选修第四单元“决胜疆场的艺术”的第一篇文言文,无论在引导学生积累整合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