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广元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广元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广元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广元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高职单招2021-2022年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

B.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感,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

C.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地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

D.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2.下列词语中括号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旋)(xuán)涡按(捺)(nài)蜜(饯)(jiàn)稍纵(即)(jí)逝

B.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

C.(混)(hùn)搭盘(桓)(huán)(喷)(pèn)香(扛)(káng)鼎之作

D.(潜)(qián)伏佝(偻)(lóu)(拙)(zhuó)见(戛)(jiá)然而止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①2011年,该镇在镇区南出口购入景观石,对镇区所有路灯实行了吊式花盆美化,提升了小城市建设_____________②正是靠忠诚的支撑,这样一部难度颇大的理论专著才最终得以完成;正是因忠诚的____________党的理论创新之树才更加生机盎然。③访问中在被问到写作的目的以及对畅销书的看法时,郭敬明说:“完全为了市场写作、亦步亦趋____________读者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红的。”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分别是:()由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______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只有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经过实践的_____,才能证明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______真理的办法。”A.证明考验验证B.证实检验考验C.证明考验检验D.证实检验验证

5.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C.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D.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

6.下列括号中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胡(髭)(zī)(媲)美(bì)名(讳)(huì)清(荇)(xìng)

B.(炽)热(chì)(怵)目(chù)装(殓)(liǎn)袅(娜)(nuó)

C.果(蠃)(luǒ)滟(滪)(yù)啁(啾)(jiū)(戕)害(qiāng)

D.漫(溯)(shuò)嘉(猷)(yóu)(寥)阔(liáo)(眩)惑(xuàn)

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那座山峰壁立千仞,像一把利剑直指天空,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

B.他使这个濒临破产的工厂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不能说不是个奇迹了。

C.在这场篮球比赛中,我队虽然积极调整战术,但屡试不爽,未能取胜。

D.明天将进行新产品试验的最后一战,大家都希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8.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日前,“青涩的邂逅一成都七中高2013级原创诗歌朗诵大赛”在学校音乐厅举行,各班选手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将精彩的表演带给了大家。

B.随着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阶段,各大车企都感受到”冬”的寒意。但是,”冬天”并不可怕,可以【等闲视之】。

C.独立橘子洲头,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沧海桑田】,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回忆起以前自己在这里战斗的峥嵘岁月。

D.”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时下某些选秀节目的金科玉律,以致违背了它的艺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宗旨,渐渐滑落到【娱乐至上】的地步。

9.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B.对于自己的处女作《过客》,吴宇森用心去拍,也满心憧憬着影片会带来可观的票房。没想到【一语成谶】:《过客》竟成了电影院的过客!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10.下列作家与他们的字、号、谥号、别称一一对应有误的一组是()A.李白—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

B.杜甫—子美柳宗元—子厚苏轼—子瞻

C.范仲淹—文正陆游—放翁柳宗元—柳泉居士

D.陶渊明—五柳先生韩愈—昌黎先生李清照—易安居士

二、填空题(10题)11.采菊东篱下,

。(《饮酒》陶渊明)

12.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1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

16.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17.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8.中国古代对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每月的最后一天叫()。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0.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基础知识及应用(5题)2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秋佳节各地开展了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为群众送去温暖和祝福。

B.对于“莫兰蒂”和“马勒卡”带来的台风灾害,国家有关部门及东南沿海各省份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和制定次生灾害预防计划。

C.翠绿的植被、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无时无刻都在展现着柳州的美。

D.“三门江上空惊现UFO”“外星人造访地球”等字眼频繁地出现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网民热烈地讨论和关注。

22.下列词语书写和划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皇四维空间概率(lǜ)摇曳(zhuài)多姿

B.懊恼衣锦还乡发酵(xiào)握手言和(hé)

C.衣襟大学学历残羹(gēng)迷惑(huò)心智

D.罗绮随声附合

储(chǔ)存

婉(wǎn)转回旋

23.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哪项用得不正确()A.我家阳台上种的迎春、月季、石榴、木桃……等,花开不断。

B.于是,有关人员各就各位,研究航线,研究空投,向部队发出命令……一切都办得神速。

C.时隔不到一昼夜,这里又发生一次泥石流……不过这一次规模不大,只淤平了前一次形成的大坑和陡坎。

D.在拉法格的回忆录中写道“马克思……引证的任何一件事实或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得到最有威信的权威人士的实证的。”

2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比喻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偶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比

2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片戈壁滩荒无人烟,方圆几十里连一棵像样的绿树也没有,冷风刮过,令路过的人毛骨悚然,不禁感叹再也不敢来这个不毛之地了。

B.1999年,五个不同的研究团队不期而至地发现了这种酵素,其含量在脑神经元里头特别丰富。

C.敌人表面上耀武扬威,实际上已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了。

D.根据该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孕激素会干扰口头表达能力,让你语无伦次,思路混乱。

四、现代文阅读(5题)26.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27.对本文第⑤段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本段主要以描写和叙述为主来表现与传言不一样的木心。

B.通过木心的“笑”表现其作为艺术家平和的一面。

C.本段也展现了作者由担心到释然的心理过程。

D.送贝多芬四重奏CD的细节是为表现音乐的感染力之强。

2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2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荷叶帽于君那是发生在去年夏天的故事。在一家超市的二楼,一位年轻的父亲,穿着打扮显得干净体面。他领着一位一两岁的小男孩,小男孩长得浓眉大眼,聪明可人。小男孩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支荷叶。这支荷叶上面有根长的叶柄,可是叶子已经半干,软软地向下垂着。小男孩翻来覆去看这把荷叶,一脸的兴奋,喜不自禁。大概他从来没有见过荷叶,可稀罕了。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个玩法——把荷叶戴在头顶上,大眼睛在荷叶下面忽闪忽闪地看着大家,希望能得到众人的回应。孩子的爸爸也微笑着看着孩子。周围卖服装的叔叔阿姨们看样子都认识他们父子俩,因为说话很熟络。他们都看到孩子头上的荷叶,七嘴八舌地夸赞说:“这顶帽子真漂亮。”“哪儿买的这么好看的帽子?借给我戴戴吧。”“真好看!真好看!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又漂亮,戴的帽子又好看。啧!啧!啧!”小孩子在众人的夸奖声中别提多美气啦,很骄傲地跟在父亲身后,脸上全是幸福。在一步步下楼梯的时候,还特别小心地扶着他的令人眼气的“帽子”,唯恐掉了。再走出去几步就到大街上,那位父亲停了下来。也许他觉得小孩戴的这个帽子实在有些太不合适,就想把这个别致的荷叶帽从小孩子头上拿下来。可是小孩子死活不肯。他拿下来,小孩子戴上。他拿下,小孩子再戴上。再后来小孩子干脆用手捂着,不让拿。做父亲的也发了急,硬是从小孩子头上抢下来,扔在路边。小男孩跑上前去捡,父亲的脚更快,早把帽子踢得更远。小男孩还要去捡,父亲趁着小男孩还没有走到荷叶跟前,很迅速地伸出他的大脚,在荷叶上狠狠地旋转着踩下去——那片荷叶被踩得面目全非。这一切就在小男孩眼前发生,小男孩的哭声凄厉地响起来,可是还不愿放弃。小男孩想把那个烂烂的荷叶帽捡起来——可是,已经烂得拿不起来了。小男孩手拿着那支没有踩烂的叶柄,看着地上一片一片的碎叶,哭着不走。他哭着蹲下身体,看看手中的叶柄,又看看地上的碎叶,哭得更伤心了。父亲要把他拉走,可是他一直哭着不愿走。从父亲手里挣出来,还去看那个已经碎烂的荷叶帽。父亲早已不耐烦,劈手把叶柄从孩子手里夺下来,顺手扔得远远的。然后抱起孩子就走。渐走渐远,那位父亲哄孩子说:“宝宝,别哭,走,爸爸去给你买一只又漂亮又高级的玩具。”孩子仍是哭。“走,爸爸给你买一顶最最漂亮的太阳帽。”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看到这一切的我,泪水盈眶,我向远处望向那个小孩子。孩子仍是满脸泪痕,眼睛还是越过父亲的肩头,久久地看着那顶荷叶帽。文章为何以“荷叶帽”为题?

30.以下句子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不同于其他三旬的一项为哪一项A.落日比更富爱心B.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段岁月C.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D.但凡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

五、阅读理解(5题)31.阅读以下文段,回答下列问题。“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①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②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这两段文字选自《()》,作者是()

32.这两段描写中刻画了老栓怎样的性格?

33.阅读《药》(节选)。(1)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①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②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祝寿时候的馒头。(2)③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正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短发,确乎比年白得多了。(3)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4)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威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昵?”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对①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交代一下自然环境,细路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图近便,自然而然走出来的。

B.作为死刑和瘐毙的人的坟墓与穷人丛冢的自然界限“细路”,早已在“贪走便道的人”心中形成了自然的界限。

C.歪歪斜斜的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随意走出来的。

D.歪歪斜斜的细路,说明坟头很多,想走捷径也不成,必须绕来绕去地走,这也便成了自然的界限。

34.阅读下面的文段。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大船追得很紧。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节选自孙犁《荷花淀》)“那些走远了的人”指的是谁?文段中这些青年妇女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35.在画线句②中,“迟疑”一词说明什么?()A.数目太大,她怕丈夫不答应。

B.她认定答话会“招致俭省的书记立刻的拒绝和惊骇的叫声”。

C.她相信一旦回答就会引起丈夫愤怒的反应。

D.“迟疑”反映了她希望丈夫答应,并认为有可能答应但又怕遭拒绝的心理。

六、写作(1题)36.作文(50分)请以“依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CC项中“意犹未尽”指还没有尽兴。词义与语境不合。

2.BA项按(捺)(nà);C项(扛)(gáng)鼎之作;D项(拙)(zhuō)见。

3.A品位:名词,指物品的质量或作品达到的水平;品味:动词,仔细体会玩味。贯注:精神集中;灌注:浇进、注入。揣摩:反复思考推敲;揣测:猜测。

4.C

5.C

6.CA项(媲)美(pì);B项装(殓)(liàn);D项漫(溯)(sù)。

7.B

8.DA项不合语境。三人成虎,我国古代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B项固定用法,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C项望文生义。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的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本题中应为“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景象。”

9.BB一语成谶: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指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A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也作”问舍求田”。C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用错对象。D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含贬义。此处是望文生义。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10.C蒲松龄号称“柳泉居士”;柳宗元,世称河东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