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2.8走近国际社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课标通用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2.8走近国际社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课标通用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2.8走近国际社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课标通用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2.8走近国际社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课标通用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2.8走近国际社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2-答案:①基本成员②独立权③自卫权④不干涉他国内政⑤国家利益⑥和平与发展⑦独立自主⑧独立自主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4--5--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一、主权国家主权国家的地位、构成要素、基本权利与义务-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二、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产生、地位、分类和积极作用-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三、联合国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与作用以及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与作用-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疑点微拨1.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行动。(试判断

)

点拨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每个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要进行具体分析。第二,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第三,我国支持联合国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并非无原则地支持联合国的一切行动。-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试判断

)

点拨联合国大会是由全体成员国组成的审议机构,它可以就国际社会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决议。大会通过的决议对成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但对成员国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6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国有安理会否决权。-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主权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一个国家的人权是高于国家主权的。(试判断

)

点拨国家具有主权性、社会性和阶级性等特性,但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一个国家的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起着决定作用,主权是人权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人权是主权的体现。4.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想一想

)

点拨对于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区分,我们可采用以下“关键信息法”来区分:①独立权:“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②平等权:“不分大小国家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语言文字”“法律地位平等”等。③自卫权:“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④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政权、主权和人权的比较

-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与形式、决定性因素-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提高国家实力,才能提高国际话语权,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做负责任的大国。-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疑点微拨1.国际关系的内容是竞争、合作与冲突。(试判断

)

点拨把握国际关系应该区分它的内容与形式。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关系。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内容。2.维护国家利益与维护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试判断

)

点拨国家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此,维护国家利益从根本上讲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因此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不能说所有国家都是如此。-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国家间如果存在利益对立就不能实现合作;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就不会出现冲突。(试判断

)

点拨-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理解多边主义、双边主义和单边主义(1)多边主义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发生联系的方式。约翰·罗杰将它定义为“依据普遍行为的原则,协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的制度形式”。除了这种从制度层面界定外,多边主义还表现为国家行为体之间的行为方式,以及对国际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规制的重视和遵守。作为一种着眼于发展国家行为体之间良性互动的社会性安排,协调与合作是多边主义的基本特征。(2)双边主义主要用来指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那时世界有两大对立阵营,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北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华约组织”。这两大阵营对其他国家能拉拢的进行拉拢,不能拉拢的就进行恐吓。-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单边主义是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定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单边主义的本质是无视甚至破坏现有的集体性的规则和制度,单边主义的核心是逆潮流而动。-24-题组一题组二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典例引导】(2017·北京)“90后、英语专业八级、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单位的军事骨干……”简单的勾勒,让这样一支队伍显得“高冷”而神秘,这正是中国组建的联合国首支常备维和警队。为支持改进和加强维和行动,中国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这一举措说明(

)A.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B.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是国家行使自卫权的需要C.中国通过联合国坚持以双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共同安全D.中国组建维和警队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统一D-25-题组一题组二试题剖析

-26-题组一题组二【题组真练】(2017·天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时代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表明这一理念契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顺应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故选③④;“世界范围的认同”不等于“世界各国的认可”,故舍去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是为世界各国在对外交往中提供中国方案,而不是法理依据,故排除②。答案为D项。答案解析关闭D-27-题组一题组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典例引导】(2016·江苏)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六国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

)①有助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②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体现了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合作的作用④说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28-题组一题组二试题剖析

-29-题组一题组二【题组真练】1.(2018·江苏)《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墨子》云:“义,利也。”我国将外交实践与传统智慧相结合,强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②国家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③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A.①②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